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 아체아수아주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593
  • 国内刊号: 61-12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2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倪龙兴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牙根吸收发生早期指征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李楠;谭国琴;王艳青;曹军

    目的:针对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牙根吸收发生早期出现的尖周稀疏聚集期,研究其在牙根吸收发生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杂种雄性犬5只,以其中3只犬的全部上颌切牙和2只犬的一侧上颌切牙为实验组(共24个);以2只犬的另一侧上颌切牙和5只犬的全部下颌切牙为对照组(共36个).以种植钉为支抗,实验组牙齿施加约350 g的持续性压低重力;对照组处于非加力状态.通过X线片观察,研究尖周稀疏区在实验牙出现的情况,以及牙根吸收的发生情况.另选用实验犬3只,以A区切牙为实验组,B区切牙为对照组,按上述方法对实验组牙齿进行过大矫治力压低处理,当观察到实验组牙齿有尖周稀疏区出现时,处死动物,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尖周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21个牙齿(占87.5%)有尖周稀疏聚集期出现,出现的时间在持续性压低重力后(2.6±0.54)周;对照组则均无尖周稀疏区出现,与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牙齿继续压低处理8周,24个牙中有17个观察到有变短性牙根吸收情况.其中15个有尖周稀疏聚集期,占根尖吸收牙总数的88.2%,2个无尖周稀疏聚集期,占牙根吸收总数的11.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在尖周稀疏聚集期根尖未见明显牙根吸收,根尖所对应的牙槽骨区域则出现明显的骨吸收情况,呈空泡、脂肪样变性.结论:尖周稀疏聚集期的出现为持续性压低重力作用的结果,可能为牙根吸收发生过程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采取适当措施,可能阻断牙根吸收的发生.

  • 牙体修复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

    作者:李瑞;王青山;赵蒙蒙;王云

    目的:初步评价牙体修复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ISO评价标准中的部分体内试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动物急性毒性实验、热原实验、过敏实验、口腔黏膜刺激实验、皮肤刺激实验,根据相关标准评价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该新型材料对生物机体无致热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明显急性毒性.结论:牙体修复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机体组织无明显毒害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年龄因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培养和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璟;杨昊;高丽娜;安莹;陈发明;金岩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30岁、>50岁具有完整牙根的第三磨牙各4个,分别刮取根面残留牙周膜进行PDLSCs分离培养,观察其细胞克隆形成能力、MTT方法检测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分子,并进行体外成骨、成脂诱导,对比分析PDLSCs多向分化能力.结果:两组第三磨牙中均可培养出具有明显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特性的PDLSCs,但>50岁组获得的PDLSCs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5),其增殖、分化能力亦较<30岁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年龄因素对PDLSCs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具有明显影响;PDLSC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到病人年龄因素.

  • 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鲁红;田宇;吴织芬;王小勇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纳米羟晶/胶原仿生骨材料( nHAC)作为生长因子载体和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的可行性,观察评价其对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人牙周膜细胞(HPDLLCs)接种于nHAC三维支架上复合培养,体外扫描电镜观察HPDLCs在nHAC支架上的附着、生长情况,并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nHAC复合植入动物人工牙周组织缺损,表面覆盖聚四氟乙烯(e-PnFE)膜,以空白对照组和单纯置膜组作为对照.术后8周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测量,分析评价其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扫描电镜可见nHAC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PDLCs在nHAC支架上贴附紧密,生长旺盛,伸展充分,动物实验结果显示nHAC/bFGF/膜复合植入组较空白对照组和单纯置膜组有更多新生的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生成,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HAC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和细胞相容性,与bFGF复合植入牙周缺损后可显著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提示nHAC有望成为理想的生长因子载体和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妊娠中期因子在牙周炎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

    作者:王丽;焦晓辉;李晓红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因子( midkine,MK)在牙周炎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用于正常对照,另40只采用结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后,再次分为炎症组、恢复组,炎症组不作任何处理立即处死并取材;恢复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于术后6周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MK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MK阳性产物位于牙龈上皮、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细胞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偶见胞核中亦有表达.炎症组MK的表达主要集中于棘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表达量为弱阳性和中强阳性;恢复组中MK的表达主要集中于棘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表达量为强阳性和中强阳性;对照组中MK的表达较少.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MK在恢复组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K同时具有致炎和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在牙周炎治疗前以参与致炎为主,治疗后以促进组织修复为主.

  • 慢性牙周炎龈组织中Smac和Bax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冯利;董跟喜;孙晓玮

    目的:通过检测Smac和Bax蛋白在慢性牙周炎龈组织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在细胞凋亡中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慢性牙周炎测试组27人,健康对照组27人,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构,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组化检测Smac、Bax在龈组织不同区域的表达.结果:光镜观察慢性牙周炎龈组织中存在有凋亡细胞;电镜观察凋亡细胞中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慢性牙周炎龈组织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健康组比较,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牙周炎组中Smac和Bax在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表达增加,与健康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Smac、Bax二者的表达在慢性牙周炎龈组织具有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龈组织中有凋亡细胞存在;Smac、Bax的表达在慢性牙周炎组中呈明显正相关,表明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协同作用,这与牙周组织破坏有关.

  • 根管预备后的牙本质壁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黄杨;李康婧;陈文霞

    目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改变根管内壁的微环境,观察根管内壁微环境的改变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患根尖周炎的离体牙,感染根管采用3种方法进行预备:A组机械预备后封三联抗生素,B组机械预备后封氢氧化钙,C组单纯化学预备后封氢氧化钙.将预备后的根管内壁分别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进行体外培养,扫描电镜观察,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3组均有细胞粘附于根管内壁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染色,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A组为2.39%、B组为32.59%、C组为31.10%.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根管经过机械预备或单纯化学预备后的牙本质壁上贴壁生长,氢氧化钙可促进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 硅和氟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刘振华;王铎;宫艳红

    目的:评价硅、氟对离体恒前磨牙釉质脱矿的影响.方法:收集123个正畸拔除的恒前磨牙,制备釉质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1 mg/L硅(si)组、1 mg/L氟(F)组,每组41个.将3组标本分别置去离子水、1 mg/L硅溶液、1 mg/L氟溶液预处理8h、取出标本浸泡于酸蚀凝胶中,随后测定脱矿后7个时间点凝胶中的钙溶出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24、168 h脱矿釉质表面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不同脱矿时间,Si组钙溶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组钙溶出量低于Si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各组釉质表面随脱矿时间的延长呈现进行性破坏现象,F组表面破坏程度轻,168 h后3组蜂窝结构底部均见球状沉积物,Si组沉积物数目较F组多.结论:在体外条件下,1 mg/L Si溶液对前磨牙釉质无明显抑制脱矿作用,1 mg/L F溶液则可明显抑制釉质的脱矿.

  • 表皮生长因子在牙齿萌出通道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刘宗霞;王建;李纾;杨春俞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牙齿萌出过程中,是否参与软、硬组织通道的形成.方法:①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出生后13、15 d以及成年小鼠下颌第一磨牙萌出部位口腔黏膜的表达变化;②原代培养Wistar大鼠牙囊细胞,选择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MTT法筛选EGF作用于牙囊细胞的较佳效应浓度.将第3代牙囊细胞以1×105/孔接种到培养皿中,加入佳浓度的EGF孵育0.5、1、3、6h后,Trizol一步法分别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同一浓度的EGF作用不同时间后,牙囊细胞MCP-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牙萌出时,EGF在萌出牙齿冠方黏膜的上皮层呈弱阳性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腔上皮全层呈强阳性表达.而牙萌出后,EGF的表达集中于口腔黏膜的固有层,EGFR的表达集中于上皮基底层;②在EGF浓度为5~10 ng/mL时,对牙囊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其中10 ng/mL促进作用强.牙囊细胞与10 ng/mL的EGF共同孵育0.5、1、3、6h均能明显促进牙囊细胞MCP-1 mRNA的表达(P<0.05),其中3h时促进作用强,以后逐渐恢复,但仍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EGF及其受体可能促进萌出牙齿冠方实性上皮团的形成;适当浓度的EGF能显著增加牙囊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上调牙囊细胞中MCP-1 mRNA的表达.

  •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管1例

    作者:王建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管非常罕见,作者治疗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管1例,报道如下.病人男,42岁.因右侧上颌后牙冷热刺激痛来我院就诊.检查:病人牙15缺失14、15和16固定桥修复体,14、15为烤瓷全冠修复体,16为铸造全冠修复体,16修复体远中(牙合)面龋损,冷诊(+),延时痛约5s.遂去除固定桥修复体,见16远中(牙合)面大面积龋损,质软,探痛(+),已穿髓,叩(±),无松动,牙龈无异常.诊断:16慢性牙髓炎.

  • 牙周组织工程研究新进展

    作者:孙路

    牙周炎是累及4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现在包括GTR手术等传统的牙周治疗手段通常不能实现已破坏的牙周组织完全再生.近年来,大量的促进牙周再生方面的研究集中在牙周组织工程方面.本文就牙周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牙齿酸蚀症实验室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鹤

    牙齿酸蚀症是指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仅由化学作用而导致的牙齿硬组织不可逆性丧失.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各种饮料的流行,牙齿酸蚀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因此,牙齿酸蚀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有多种研究技术被用于牙齿酸蚀症的评估.本文就牙齿酸蚀症实验室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翻瓣术在楔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郭涛;陈冲;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有报道指出使用排龈术有助于修复龈壁位于龈下的楔形缺损,但笔者发现对于有些龈壁较低的缺损,排龈后效果也不理想.本文对排龈术与翻瓣术在辅助充填楔形缺损中的效果进行比较.

  • 漂白后牙本质颜色改变对牙齿体部与颈部颜色变化不同的影响研究

    作者:齐晓宇;杨德圣;王晓暄;吴理晖;张辉;安英杰

    目的:探讨漂白后牙齿体部与颈部颜色变化不同的原因.方法:将36个新鲜拔除的人前磨牙沿唇(颊)舌方向中央剖开、去髓,随机分成3组,联合漂白组(A):380 mL/L过氧化氢(HP)45 min/d×1次+150 g/L过氧化脲(CP)8 h/d ×4次;诊室漂白组(O):380 mL/L过氧化氢(HP) 45 min/d×2次;家庭漂白组(H):150 g/L过氧化脲(CP)8 h/d×14次.3组分别于漂白前、后用Crystaleye电脑比色仪测量牙齿唇(颊)面靠近剖面中线区体部、颈部及相对应剖面靠近釉牙本质界牙本质漂白前后的△E值.结果:3种漂白方案疗程结束后,体部、颈部牙齿颜色及与其对应的剖面牙本质均出现了颜色变浅(P<0.05),但体部牙齿颜色改变程度超过颈部(P<0.05).体部、颈部牙本质颜色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部、颈部牙齿表面与其分别对应的剖面牙本质颜色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漂白剂对牙本质的颜色改变不受釉质厚度的影响.牙本质颜色变化和漂白后体部、颈部牙齿表面颜色变化不相关.牙齿体部颜色改变慢于颈部可能是体部釉质厚度大于颈部及半透明性改变产生的.

  • 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平平;章锦才;元佩燕

    目的:评估米诺环素在辅助治疗急性牙周脓肿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牙周脓肿病人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例,采用生理盐水5~10 mL牙周袋内冲洗和20 g/L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袋内注射;对照组32例,采用生理盐水5~ 10 mL牙周袋内冲洗和局部上碘甘油并口服3d抗生素.分别于基线和处理后第3天检查记录疼痛程度、脓肿大小、松动度、探诊出血、脓性渗出分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疼痛程度、脓肿大小、牙松动度、探诊出血、脓性渗出分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0),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减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87.9%,对照组有效率83.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2例在进行盐酸米诺环素牙周袋内注射时诉感疼痛;对照组有5例在服用抗生素后诉有胃肠道不适.结论:米诺环素局部使用辅助治疗急性牙周脓肿可达到传统治疗方法的疗效水平,从而减少口服抗生素的使用.

  • PBL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朱庆林;孔辉;余擎;田宇;尤苏霞

    医学教学领域广泛采用PBL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针对牙体牙髓病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独立性操作要求高,知识更新快等特点,探讨了运用PBL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在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集中讨论、临床操作和归纳总结几个环节的方法和特点.分析了PBL教学运用于牙体牙髓病学研究生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病人和教师所带来的益处,为牙体牙髓病教学以至口腔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 上海地区159名成人根尖周炎患病率调查

    作者:褚敏;陈炯;梁景平

    目的:了解并分析上海地区人群的根尖周炎患病特征.方法:观测159名病人的全景片,评价除第三恒磨牙外的3452个牙齿的根尖周组织健康状况.结果:根尖周炎的个体患病率约为68.55%,不同年龄组间的患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根充牙齿的根尖周炎患病率高达59.18%.结论:上海地区人群的根尖周炎患病率较高,而根充牙齿的根尖周炎患病率近60%.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