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 중화행의학여뇌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6554
  • 国内刊号: 37-14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15
  • 曾用名: 中国行为医学;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杨志寅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医生对知情同意具体程序态度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卫晖;李凌江;陈树林;李功迎;张静;张燕;石长杰

    目的 分析精神科医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对知情同意具体程序的态度,以指导今后知情同意的实施.方法 所有样本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共计55名患者,46名家属,61名医生.采用知情同意态度问卷,来调查精神科医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对知情同意具体程序的态度.结果 患者、家属、精神科医生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共计有17项条目存在显著性差异.比如条目4"签写一份接受医疗服务的知情同意书,其目的是",67.4%的家属,59.2%的患者,90.2%的医生选择第3项"既保护医生又保护患者",仅21.7%的家属,26.5%的患者,1.6%的医生选择第2项"保护患者".结论 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以及精神科医生对知情同意具体程序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 慢性高原病患者脑-体生理能力的变化

    作者:马勇;李彬;张西州;崔健华;哈振德

    高原低氧是导致移居者人体生理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长期暴露在低氧环境中是慢性高原病(CMS)发生的主控因素.CMS的发生更加重了人体生理能力的低下,是机体生理能力低下演变为病理改变的开始,也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复杂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人脑-体生理能力与CMS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脑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的影响

    作者:高存友;徐扬;甘景梨;毋江;史建军;刘贵萍;孔素丽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Nicolet-bravo多功能脑诱发电位检查仪检查,观察3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前后各脑区(Cz、C3、C4、Pz)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征变化,并与32例正常组进行比较;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分别对手术组手术前后进行评定.结果 术前与正常组比较,手术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靶刺激N2(Cz、C3、C4、Pz)、P3(Cz、C3、04、Pz)、P4(Cz、C4)潜伏期延迟(P<0.01),N1(Cz、C3、C4、Pz)、P2(C4)潜伏期缩短(P<0.01);靶刺激P3波幅和非靶刺激P2波幅在各个脑区均降低(P<0.01).与术前比较,手术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靶刺激N1(Cz、C3、Pz)、P2(C3、Pz)、N2(Pz)、P3(Cz 310.7±22.1、C3 314.6±16.3、C4 315.6±9.1、Pz 308.7±13.1)、P4(Pz)和非靶刺激P2(Cz、C3)潜伏期均缩短(P<0.05或0.01),而靶刺激P2(C4)潜伏期延迟(P<0.01);靶刺激P2(Cz、C3、C4、Pz)、P3(Cz、C3、C4、Pz)波幅和非靶刺激P2(Cz、Pz)波幅均降低(P<0.01),靶刺激P4[Cz(2.7±0.6)μv、C3(2.9±1.1)μv、C4(3.0±0.5)μv]波幅升高(P<0.01~0.05).与术前相比较,术后手术组PANSS量表各因子(除反应缺乏、抑郁因子)及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 脑立体定向手术对各个脑区事件相关电位P300产生广泛影响,主要体现为潜伏期的缩短和波幅的降低,并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

  • 劳动技能训练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刁俊荣;尚修娥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始动性缺乏和社交技能缺陷,导致其出院后就业率下降甚至精神残疾.

  •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晓芳;赵柏程;刘哲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简明烧伤健康量表(BSHS-A)进行问卷调查,对80例烧伤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追踪研究,40例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简称心理组),40例常规治疗(简称对照组).结果 患者出院时,心理组在BSHS-A问卷总均分和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一般健康状况维度的分值[分别为(286.11±29.06)分,(72.96±7.22)分,(72.48±7.73)分,(68.97±7.07)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0.62±35.32)分,(67.63±8.97)分,(68.60±9.21)分,(65.41±8.4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心理功能维度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组躯体功能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6个月后,2组BSHS-A评分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心理组在BSHS-A问卷总均分和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一般健康状况维度的分值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关系维度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组躯体功能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理组下降显著的有BSHS-A总均分、社会关系和一般健康状况维度,下降非常显著的有心理功能维度;对照组下降非常显著的有BSHS-A总均分、心理功能和社会关系及一般健康状况维度,2组躯体功能维度均下降不显著.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烧伤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功能和社会关系及一般健康状况,帮助患者重返社会,但是对于躯体功能影响不明显.烧伤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有下降趋势.

  •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的特征

    作者:贺丹军;江钟立;李勇;刘莉莉;吴玉琴

    目的 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生活方式的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329例CFS患者和363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疲劳评定量表、饮食行为量表和生活习惯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饮食行为量表结果显示,CFS人群的代理摄食因子[(0.39±0.22)分vs(0.35±0.21)分]和饮食内容因子[(0.32±0.16)分vs(0.29±0.15)分]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体质认识、饮食心理、满腹感、饮食方法、饮食节律等因子积分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活习惯调查表显示,CFS人群的外出办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86±0.83)分vs(1.05±1.19)分,P<0.05],自觉体力状况良好程度[(1.26±0.64)分vs(1.41±0.60)分]和目前身体状况的良好程度[(1.16±0.70)分vs(1.28±0.6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FS人群多有便秘习惯[(0.82±0.97)分vs(0.67±0.88)分,P=0.043].结论 慢性疲劳综合征多伴有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不正确,存在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将有助于控制和预防CFS的发生发展.

  •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海洛因依赖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作者:李国荣;卢佩贤

    目的 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海洛因依赖(H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 采用YWG神经心理训练系统、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PTSD、HD、正常组单侧脑功能反应时[(849.12±325.24)ms,(821.53±263.42)ms,(497.36±198.26)ms]、汉字记忆反应时[(4521.57±1676.63)ms,(3955.43±1485.46)ms,(533.29±148.33)ms]、空间记忆位置错数[(1.47±0.76)次,(1.38±0.82)次,(0.82±0.39)次]完成测查的总应答数[(124.53±8.15)次,(121.65±9.68)次,(106.81±21.87)次]、正确应答数[(58.66±13.29)次,(54.55±19.52)次,(75.57±21.07)次]、完成分类数[(2.89±2.11)次,(2.99±1.96)次,(4.10±1.21)次],PTSD组与H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海洛因依赖患者都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两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存在共同的大脑及心理学损害机制.

  • 脑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作者:李继锋;孙圣刚;王舟;蔡高梅;顾克金;李耀群

    目的 探讨脑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人韦氏记忆测验(WMS)、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对72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及18例健康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记忆商(MQ):椎-基底动脉狭窄组[(73.29±26.77)分]较颈内动脉狭窄组[(86.38±21.96)分]减退明显(P<0.05),智商(IQ):颈内动脉狭窄组[(72.25±23.46)分]较椎-基底动脉狭窄组[(80.65±25.22)分]减退明显(P<0.05).动脉狭窄各组的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均较对照组差(P<0.05),其中颈动脉狭窄组以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符号、填图、木块图等检测减退为主,椎-基底动脉狭窄组以背数、词汇、图形拼凑等检测减退为主(P<0.01),而全脑动脉狭窄组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是全面的.结论 脑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动脉狭窄类型不同,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不同.

  •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对照分析

    作者:徐文炜;陈彩霞;季庆

    尽管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第2,3版都把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列入心因性或应激障碍的诊断类别,但有关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地位仍有异议.朴轶峰等[1]认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属于短暂性精神病,与癔症性精神病更为相似.本研究就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癔症性精神病是否为同一种疾病进行了对照研究.

  • 帕罗西汀加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郭克锋;郭珊;闫凯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加银杏叶提取物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门诊抑郁症患者86例,按就诊及确诊顺序编号,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评定工具,分别对2组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2组的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21.23±4.25)分,(8.17±1.68)分;对照组(20.95±3.74)分,P<0.01].治疗后2组比较[研究组(8.17±1.68)分,对照组(10.34±2.17)分,(10.34±2.17)分;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因子分均有明显下降,尤以焦虑/躯体化[(2.98±0.54)分,(1.14±0.83)分]、体质量[(1.83±0.53)分,(0.86±0.77)分]、日夜变化、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为著.对照组治疗后部分因子分也有明显下降,以焦虑/躯体化[(3.02±0.66)分,(1.98±0.97)分]、体质量[(1.95±0.71)分,(1.24±0.84)分]、认知障碍、日夜变化为著.治疗后2组HAMD各因子分比较,研究组在各因子的减分上明显好与对照组,尤以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为明显.结论 帕罗西汀加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能有效改善抑郁及相关躯体症状.

  •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自杀的关系

    作者:马洪霞;张丽;孙瑞芝

    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其中有自杀意念者占40%~70%,且15%的患者终死于自杀.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个常见症状,抑郁症具有失眠、早醒的生物学特点,在精神科临床中也常遇到抑郁症患者在凌晨自杀.文献报道睡眠紊乱可影响自杀的发生[1],为此,对126例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有无自杀意念或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睡眠质量与自杀的相关性.

  • 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激惹症状的对照研究

    作者:金珠玛;袁勇贵

    目的 探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激惹症状的特点.方法 使用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对64例抑郁症患者,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7例健康人进行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内向性激惹因子[(5.09±2.88)分]、外向性激惹因子[(4.23±2.80)分]、抑郁因子[(8.78±3.56)分]及焦虑因子[(8.45±2.96)分]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组除抑郁因子分外,其余因子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抑郁症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的内向性激惹因子、抑郁因子及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激惹症状的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

  • 瑞波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作者:李乐华;张宏耕;陈晋东;赵靖平;陈晓岗;陈远光

    目的 评价国产瑞波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研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减分值作为疗效指标;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等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 共收集抑郁症病人56例,瑞波西汀组(试验组)28例,氟西汀组(对照组)28例.治疗6周后,瑞波西汀组HAMD总分减分值为(16.8±5.8)分,氟西汀组为(16.0±6.3)分,与治疗前基线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瑞波西汀组有效率(HAMD减分率≥50%)为78.6%,氟西汀组为64.3%,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甲磺酸瑞波西汀胶囊的抗抑郁疗效与氟西汀相似,不良反应轻而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抑郁药物.

  • 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治红;孟庆立;武维梅;张福英;丁伟利;郭向杰;王宇飞;李海军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0名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60例)进行对照研究.试验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临床治疗,2组患者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末及6个月未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于治疗前及6个月后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SAS[(45.45±10.26)分]、SDS[(52.85±10.14)分]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CL-90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5因子上得分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在生活质量总分、心理健康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住院1个月后接受康复心理治疗的试验组总的评价比对照组好;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vs24例).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AMI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AMI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 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统家庭治疗的疗效研究

    作者:张明廉;袁国桢;姚建军;倪素琴;张霞;安宝富;周德祥;包召华

    目的 评估系统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和对照料者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2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治疗组辅以系统家庭治疗,治疗前后评估临床疗效及亲属的心身健康状况.结果 在随访1年末,治疗组和对照组年复发率分别为19.0%和35.4%(P<0.05),随访2年末分别为15.9%和33.8%(P<0.05).治疗组出院时和随访30个月末PANSS评分分别为(60.5±7.8)分和(46.8±8.1)分(P<0.01),对照组分别为(57.5±8.6)分和(57.0±8.0)分(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DAS评分入院时分别为(17.8±3.7)分和(16.8±8.1)分(P>0.05),出院时分别为(8.1±2.7)分和(9.3±2.9)分(P<0.05),随访30个月末分别为(6.7±4.9)分和(14.5±8.3)分(P>0.01).治疗组治疗前和随访30个月末GHQ评分分别为(4.8±4.1)分和(3.1±2.6)分(P<0.01).结论 系统家庭治疗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减轻其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残疾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照料者心身健康状况.

  •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疲劳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小波;李宗信;陈文强;王明越;张春燕

    目的 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疲劳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75.例CFS患者和68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疲劳量表(FS-14)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患者疲劳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CFS患者FS-14得分在因子1和总分上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S因子1:(5.13±1.55)分vs(3.75±1.96)分,P<0.0l,FS总分:(7.80±1.74)分vs(6.45±2.24)分,P<0.05];SF-36得分在一般健康状况(GH)和精力(VT)上显著低于健康对照[GH:(55.20±19.25)分vs(73.85±17.94)分,P<0.01,VT:(58.33±16.11)分vs(68.42±17.96)分,P<0.05];CFS患者的FS-14因子1,2及总分分别与SF-36量表中GH、VT及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机能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CFS患者的疲劳程度对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

  • 分区化管治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作者:罗明强;高镇松;秦才来;林素英;李章;陈政雄;吴民吉

    目的 探讨分区化管治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对27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分区化管治,分析管治前后的治疗情况、病情变化、依从性、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并与79例未实施分区化管治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结果 分区化管治4年效果显著,研究组每年新参与的康复人数(年增长率20.5%~72.0%)和治疗依从性(从29.1%提高到6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而复发/恶化率逐年对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全劳力从2.9%提高到38.1%)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社会影响(从36.3%降到0%)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分区化管治模式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队伍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减少资源浪费,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 阿立哌唑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对照研究

    作者:徐乐平;纪菊英;施辉;瞿发林;张斌;邵亚琴;孙剑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抗精神病药物(APS)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PS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维持原APS治疗方案.随机分组后,分别加用阿立哌唑5mg(30例)及安慰剂(30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检测催乳素(PRL);观察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对原APS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研究结束时PRL[(27.5±8.2)μg·L-1]较基线[(148.7±45.5)μg·L-1]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安慰剂组研究结束时PRL[(122.4±72.2)μg·L-1]与基线[(134.4±58.8)μg·L-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月经恢复(27/28)、自发泌乳消失(16/16),安慰剂组则均无改善.2组不良反应均轻,总体发生率相当,对原APS治疗的疗效均无不良影响.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高泌乳血症有效、安全.

  •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研究

    作者:聂兵;张永俐;程小平;曾祥刚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住院资料、简明精神病量表、智商、脑电图等因素,记录每次攻击行为并对有和无攻击行为患者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流行率为19.6%,每例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比率为2.6次.攻击行为组具有既往攻击行为史者(69%)明显多于无攻击行为组(41.29%),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无攻击行为组比较,其年纪较轻、文化程度较低、无职业及单身者较多(均P<0.01),攻击行为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敌对猜疑、激活性因子评分[分别为(4.12±1.23)分,(2.25±0.85)分]高于无攻击行为组[分别为(3.73±0.96)分,(1.06±0.69)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流行率较低,但提示对攻击行为预测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 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心理及功能磁共振的研究

    作者:赵燕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脑功能状态及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心理学检查及磁共振波谱、功能磁共振成像(MR)检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记忆功能总体下降,记忆商显著降低[糖尿病组(94.95±13.82)分,对照组(118.50±17.30)分,P<0.01],手眼协调能力降低,焦虑抑郁程度较高(P<0.05),糖尿病组fMRI成像反应时长[(1029.00±105.55)ms,(886.35±82.40)ms,P<0.01]、正确率低于对照组,2back减去0back任务时双侧额叶、顶叶及底节小脑激活强度明显减低.结论 2型糖尿病人认知功能的降低与fMRI检查结果相一致.

  • 母乳喂养与4~5岁儿童气质发育的关系

    作者:刘芳;周建芹;衣明纪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与4~5岁儿童气质各纬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NYLS 3~7岁儿童气质量表和自制的儿童气质影响因素问卷,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淄博市的8所幼儿园的737名4~5岁儿童进行调查,其中男孩399人,女孩338人.对气质各维度与生后4个月内喂养类型、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气质各纬度为因变量,以生后4个月内喂养类型、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气质维度适应度与生后4个月内主要喂奶粉有关(r=0.084),规律性和注意分散与只喂奶粉有关(r=-0.087,-0.075),活动水平与只喂母乳和母乳与奶粉量相等有关(r=0.084,-0.077),趋避性与主要喂母乳有关(r=-0.097).气质维度规律性、情绪本质、活动水平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4~6个月相关(r=-0.082,-0.102,-0.153),情绪本质、活动水平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9个月相关(r=0.089,0.088).校正了家庭结构、父母亲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适应度、反应强度、规律性、活动水平、情绪本质、趋避性、注意分散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主要喂奶粉、母乳喂养持续时间4~6个月和主要喂母乳、母乳喂养持续时间7~9个月和只喂奶粉、母乳与奶粉等量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7~9个月、只喂奶粉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7~9个月、主要喂母乳和母乳与奶粉等量、主要喂奶粉.结论 婴儿生后4个月内喂养类型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4~5岁儿童气质维度发展有关,在气质培养与干预中应充分考虑母乳喂养的作用.

  • 流浪儿童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付慧鹏;霍军;孔德荣

    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1].本研究对流浪儿童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造成儿童流浪的家庭养育因素,为儿童流浪问题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人员的心理状况

    作者:吴茂旺;许亚军

    本研究对102例道路交通事故受伤致残人员进行调查回访,初步探讨该类伤残人员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

  • 青少年容貌、体质量自我评价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作者:刘丹;傅茂笋;吴国兰

    目的 调查青少年容貌和体质量感觉的性别特征及其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孤独量表和自设问卷包括容貌和体质量自我评价,对59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34%的男性和30%的女性青少年对他们的容貌感到满意,女性(12.4%)比男性(8.7%)对容貌感到不满意;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感觉到体质量较胖(31.4%vs 24.7%).(2)在不同容貌水平上,青少年抑郁[(36.7±6.0)分,(39.4±6.3)分,(43.7±6.9)分]和孤独得分[(37.4±9.7)分,(40.3±9.4)分,(46.7±10.9)分]都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感觉超重女性的孤独得分[(42.1±10.2)分]高于低体质量[(38.4±9.4)分]和正常体质量组[(39.0±8.9)分](P<0.05).结论 感觉超重的女性青少年体验更多的孤独感,而容貌比体质量自我评价对青少年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大.

  • 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恩;吕望强;陈建民;俞巧湘;徐晓青;汪丽敏;张载福;陶征;邓丽芳

    目的 探讨在校高中生的网络成瘾倾向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在校高中生,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网络成瘾自评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卡特尔16PF量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进行测查.结果 在校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6.60%,男女学生之间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6.60%,6.70%)差异无显著性.网络成瘾倾向者与正常使用网络者在总体幸福感量表[(70.21±12.12)分,(78.78±9.96)分]、情绪-社交孤独问卷、领悟支持评定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等量表评分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网络成瘾倾向者16PF的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性、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及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等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正常使用网络组(P<0.05),在敏感性、怀疑性、紧张性等因子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使用网络组(P<0.05).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总体幸福感、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社交孤独、恃强性、紧张性、学校及母亲温暖理解等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总体幸福感、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和网络成瘾倾向严重程度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网络成瘾的防治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应进行早期干预.

  • 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

    作者:沈鉴清;吴惠娟;陈红卫

    目的 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环境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81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9名、女生102名)进行测评.结果 儿童行为量表中男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道德宗教观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22,r=-0.224,P<0.05),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M1)、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F5)呈显著正相关(r=0.228,r=0.219,P<0.05);女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86,r=-0.212,r=-0.216,P<0.01或P<0.05),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23,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对男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女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良好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及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 高三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作者:黄立芳;颜红;陈清刚;张新军;李鸿娜

    目的 研究高三教师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状况及两者关系.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337名高三教师.结果 教师的SCL-90在躯体化[(1.54±0.58)分]、抑郁[(1.57±0.51)分]、精神病性[(1.35±0.43)分]和阳性项目数[(44.11±25.68)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人际关系敏感显著低于常模;教师EPQ中N量表与SCL-90总分及所有因子分显著正相关,P量表与SCL-90总分及7个因子分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度L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 应对高三教师加强健全人格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242名男性罪犯人际信任水平调查分析

    作者:龚艺华

    犯罪行为是由社会、心理、生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格与犯罪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1].

  • 应对方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作者:王玲凤

    目的 探讨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应对方式对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Achenbach学前儿童行为问题量表和情境故事评价的方法对204名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测量.结果 3~5岁学前儿童突出的行为问题是注意问题,其次是攻击行为和焦虑/压抑,外显行为问题[3岁,(0.63±0.23)分;4岁,(0.51±0.16)分;5岁,(0.50±0.26)分]多于内隐行为问题[3岁,(0.41±0.21)分;4岁,(0.29±0.15)分;5岁,(0.28±0.17)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逐渐减少.问题趋向应对对学前儿童的内隐、外显行为问题和行为问题总得分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部分学前儿童存在行为问题,问题趋向应对可以减少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

  • 抗阿片肽血清对脊髓内催产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作者:孔庆胜;刘文彦;孔令斌;张向阳;宋朝佑

    目的 探讨脊髓内催产素(OT)与内源性脑啡肽和强啡肽A1~13在痛觉调制中的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观察向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强啡肽A1~13血清和OT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 脊髓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强啡肽A1~13血清后,大鼠痛阈与注药前相比分别变化(-23.32±2.81)%~(-12.11±2.13)%和(-26.33±5.42)%~(-13.2l±2.32)%,与对照组相比痛阈明显降低;但在注射OT前预先注射抗甲-脑啡肽血清或抗强啡肽A1~13血清,大鼠痛阈较注药前增加(8.96±3.02)%~(70.22±6.16)%和(5.56±2.63)%~(61.21±5.21)%,抗甲-脑啡肽血清或抗强啡肽A1~13血清均不能完全阻断OT的镇痛效应.结论 脊髓内OT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不完全依赖于脊髓内的内源性脑啡肽和强啡肽A1~13.

  • 枸杞山茱萸水煎液增强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能力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传功;王申广;林丽文

    目的 研究枸杞山茱萸水煎液对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强迫游泳法测定小鼠的游泳和力竭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法测定小鼠的存活时间,小鼠断头缺氧试验测定小鼠张口喘气停止时间和呼吸次数.结果 枸杞山茱萸水煎液连续灌胃给药,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高剂量组(51.18±19.7)min、低剂量组(29.45±11.69)min、NS组(15.24±3.85)min]、常压缺氧下的存活时间[高剂量组(21.04±7.63)s、低剂量组(18.34±6.33)s、NS组(15.87±1.64)s]和断头喘气时间[高剂量组(29.33±4.76)s、低剂量组(22.50±4.83)s、NS组(19.17±2.86)s]增加呼吸次数[高剂量组(13.88±2.53)次、低剂量组(15.17±1.47)次、NS组(10.17±2.79)次](P<0.05,P<0.01).结论 枸杞山茱萸水煎液能增强小鼠的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提高动物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

  • 菟丝子水提取物对脑缺血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作者:嵇志红;张晓利;董连峰;顾莹莹

    目的 探讨菟丝子水提取物(CCL)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配合腹腔注射硝普钠降压方法建立脑缺血大鼠动物模型.Y迷宫及跳台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生化测定脑组织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 Y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达标所需的训练次数[(93.4±17.3)次]显著高于对照组[(57.8±15.7)次](P<0.01),而治疗Ⅰ组、Ⅱ组达标所需的训练次数[(68.6±15.1)次,(64.5±13.8)次]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跳台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错误次数及受电击时间[(4.0±1.6)s,(26.05±9.63)s]显著高于对照组[(2.1±1.0)s,(11.97±5.67)s](P<0.01),而治疗Ⅰ组、Ⅱ组的错误次数及受电击时间[Ⅰ组:(3.1±1.5)s,(21.82±8.34)s;Ⅱ组:(2.6±1.3)s,(14.21±6.48)s]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及P<0.01).模型组SOD活力[(53.71±9.86)U/mg]显著低于对照组[(76.76±6.24)U/mg](P<0.01),MDA含量[(3.43±0.19)nmol/mg]显著高于对照组[(1.63±0.09)nmol/mg](P<0.01);治疗组SOD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及P<0.01).结论 CCL可显著改善脑缺血所致大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菟丝子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 低浓度酒精对成年大鼠空间位置的记忆及海马CA1区BDNF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丹;李昌琪;卢大华

    目的 探讨低浓度酒精摄取对成年大鼠空间位置记忆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低浓度酒精摄取后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给予连续3 d Morris水迷宫训练,然后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动物给予5%(V/V)酒精为唯一饮料喂养,对照组动物以自来水代替酒精.在给与酒精喂养后的3,7,14,21,30d行Morris水迷宫行为观察.动物在水迷宫行为学观察后,取脑、冰冻切片,用ABC法行BDNF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用Motic 3.2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平均灰度值.结果 给予低浓度酒精喂养3 d与7 d后,动物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分别为(8.93±1.38)s,(9.66±1.04)s]与对照组[分别为(8.24±2.94)s,(10.07±0.71)s](P>0.05),酒精喂养14,21,30d后,动物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分别为(9.19±1.81)s,(10.45±0.97)s,(12.37±1.81)s]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7.14±3.66)s,(18.83±1.25)s,(21.41±2.73)s],差异有显著性(P<0.05).BDNF的免疫组化反应显示低浓度酒精喂养3 d时BDNF在海马CA1区的表达平均灰度值(145.3±14)与对照组(143.8±1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低浓度酒精喂养7 d、14d与21d时,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25.6±17,127.4±15,130.7±14)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7.5±13,142.7±10,145.8±16)(平均灰度值与阳性产物的多少成反比)(P<0.05);酒精连续喂养30d后,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平均灰度值(146.2±11)接近于对照组(144.5±14),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短期内低浓度酒精摄取有助于成年大鼠空间位置记忆的保持,其机制可能与低浓度酒精摄取上调BDNF在海马CA1区的表达有关.

  • 伴攻击行为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5-羟色胺水平的研究

    作者:周朝昀;沙维伟;丁兆生;张晓斌;刘进文;王万章;从小兵;袁佩云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4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攻击行为量表(OAS)评定并分组,分别在入院次日和第4周给予OAS量表、PANSS量表评分,测定血浆5-HT的浓度.结果 治疗前攻击组患者血浆5-HT的平均浓度为[(214.29±45.17)ng/ml],而非攻击组平均浓度为[(277.22±63.16)ng/ml],2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患者攻击行为消失(OAS量表高分均<5),攻击组患者血浆5-HT的平均浓度为[(224.34±73.11)ng/ml],非攻击组平均浓度为[(237.85±48.72)ng/ml],2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血浆5-HT水平有关.

  •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联分析

    作者:赵爱玲;苏林雁;贾福军;罗学荣;张玉虎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 抽取139例ADHD患儿(病例组)、62个ADHD核心家系(家系组,共186人)及115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ADHD与5-HTT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的关联分析.结果 中国汉族人群中5-HTTLPR除了表现为S等位基因(484 bp)、L等位基因(528 bp)外,还发现比L等位基因长约88bp的超长片段(简称xL).患者组5-HTTLPR的S/S、S/L、L/L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2.5%,41.7%,5.8%)和S、L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73.4%,26.6%)与对照组(S/S、S/L、L/L基因型分别为58.3%,32.2%,9.5%;S、L等位基因分别为74.3%,25.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62个核心家系的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度分析(H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未发现等位基因与ADHD存在关联和传递不平衡.结论 本研究结果不支持5-HTTLPR与ADHD存在关联.

  • 烧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素玲;孙月吉;林春雷;蒋大伟;林铁梅

    烧伤通常是一件具有长期身体和心理影响的灾难性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一直是烧伤病人心理研究领域里常见的课题.

  • 海洛因成瘾的心理干预进展

    作者:谢文婷;唐建良;李国荣;朱婉儿

    海洛因成瘾不单纯是躯体依赖,更主要的是心理依赖,即使躯体依赖消除后,心理依赖仍然顽固存在.在目前的戒毒治疗中,高复吸率仍是一大难题.

  • 抑郁症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志远;刘明辉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持久抑郁心境、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 自杀的遗传与环境因素

    作者:李琪

    自杀的原因是复杂的,自杀是心理、社会和生物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另一角度,自杀也可以认为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遗传-环境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1],对于一个大样本双生子研究的再次分析结果显示,自杀行为有43%的可变性可以由遗传学的原因来解释,而剩下的57%归于环境因素[2].本文就此加以综述.

  • 和谐分析在青少年性健康行为监测指标建立中的应用

    作者:吴静;熊光练;杜利利;石淑华

    目的 以青少年性健康行为监测指标的制定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和谐分析对选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估,以使讨论者尽量达到一致意见且不增加太多的工作量.方法 应用专题组讨论、选题组讨论方法并运用和谐系数指标等统计学方法判定监测指标.结果 经过专题讨论初步建立青少年性健康行为监测指标体系;四轮选题讨论后,所有类指标的和谐系数均达到0.5以上,经x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参加者意见达成一致;对第四轮选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监测指标体系.结论 结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运用专题组讨论及选题组讨论这些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定性研究的主要结果,可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可信性.

  • D型人格量表在儿童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信度效度研究

    作者:张勇;张亚林;邹韶红;李恒芬

    目的 评价D型人格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将D型人格量表译成中文,并回译.205例情绪障碍儿童和少年,正常儿童和少年组156名完成D型人格量表,EPQ人格问卷测评.结果 D型人格量表中文版内部一致性α系数0.88,重测信度0.76,分半信度系数为0.82;探索性因素分析证实了两个主要因子:消极情感和社会抑制(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53.65%);负荷量≥0.4的共有13个条目,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实证效度好.总量表与艾森克E、N分量表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56,相关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该量表中文版经初步测试,信度、效度符合要求,可用于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人格测查.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与预后关系

    作者:许红霞;许洪青;徐晓霞

    目的 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78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进行2年持续性个体化自我护理教育.将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与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年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3.961,P<0.01);血压[收缩压(138.32±11.03)mm Hg,舒张压(85.94±8.24)mm Hg]、血糖[(5.41±0.91)mmol/L]、血脂[总胆固醇(5.04±1.14)mmol/L]等与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147.73±11.19)mm Hg、(91.74±7.65)mm Hg、(6.86±1.78)mmol/L、(5.31±0.74)mmol/L]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心绞痛和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其他各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

  • 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

    作者:郭秀珍;西登彬;李秀玲;刘庆海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往往带有冲动性,难以预料,导致的受害人数逐年增长,发生率占各种精神疾病之首[1],而攻击行为多发生在入院前后.本研究观察出现攻击行为的新入院患者的特征,将本研究报告如下.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3 04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