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临床心电学杂志

临床心电学

临床心电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Electrocardiology 림상심전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272
  • 国内刊号: 34-11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8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心电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郭继鸿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与窦性心率震荡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宜春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RS时限(QRSD)与心率震荡(HRT)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4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20例健康对照组.在心衰组根据NYHA分为轻度心衰组(NYHAⅠ~Ⅱ级,n=20),重度心衰组(NYHAⅢ~Ⅳ级,n=26).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作为心脏功能指标,常规心电图测量QRSD,与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O)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心衰组QRSD、LVDED、T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T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心衰组QRSD与LVDED、TO呈正相关,与LVEF、TS呈负相关.结论 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监测QRS时限和心率震荡,及时筛选出高危猝死患者,动态评估心衰进展程度,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干预模式.

  • 完全性房室阻滞伴双重及多重逸搏心律的心电图分析

    作者:刘兆平;时志城;唐宝龙

    目的 探讨完全性房室阻滞伴双重及多重逸搏心律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常规心电图对10例完全性房室阻滞伴双重及多重逸搏心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心电图表明:①3例逸搏心律分别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及心室两个部位,逸搏QRS波呈宽、窄交替;②3例逸搏心律分别起源于左、右心室,交替出现左、右束支阻滞形逸搏QRS波;③3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房室阻滞,逸搏心律分别起源于左、右心室,交替出现左、右束支阻滞型的逸搏QRS波;④1例表现为两个以上起源部位的逸搏,可见多种形态逸搏QRS波;⑤5例伴不同程度室性融合波,出现中间形态的QRS波.结论 确定双重及多重逸搏心律的心电图诊断,对估计阻滞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照分析

    作者:潘晓杰;洪丽;赵春月;林治湖

    目的 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原因.方法 101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患者,其中54例在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后1~2周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这54例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54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者中有1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9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5例阳性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2例,双支病变2例,三支病变1例;39例阴性中女性30例,男性9例.结论 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中男性占50%以上,值得重视;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女性占80%以上,若能进一步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还会有所提高.

  • 立体心电图分析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的电生理特性

    作者:蒋鹏;夏云龙;张树龙;洪丽;丛培鑫;王莹琦;高连君;陈善研;杨延宗

    目的 应用立体心电图(three-dimensional electrocardiogram,3D-ECG)分析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传导时间、心房除极角度和振幅的变化.方法 入选在住院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3例,对照组患者15例.分别应用立体心电图仪记录窦律下的立体心电图,分析后比较两组患者心房传导时间,P波除极振幅及角度.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超声心动图中左心房内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左心房内径无显著差异.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心房传导时间分别为123.75±11.67ms vs.111.39±13.52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心房除极角度、振幅上,两组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患者P环初始部的运行方向与泪点疏密程度无明显变化,但在P环中间至终末部分,P环运行方向及泪点疏密出现明显变化,并且可看到明显的曲折、弯曲.但在除极末20ms的振幅,房颤患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05±0.013my vs.0.036±0.014mv,p<0.05),除极末30ms、40ms处两组振幅无显著差异.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可以出现心房传导时间延长、心房除极末振幅的改变和立体三维P环运行方向及泪点疏密程度的变化,提示其相关的基质变化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立体心电图机可以对心房传导时间及心房除极角度、振幅进行无创的整体评价.

  •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儿的心电图分析

    作者:屈顺梅;武育蓉;洪雯静;邢海华;朱敏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儿的心电图.结果 27例患儿在I、aVL、V5、V6导联出现异常Q波,23例患儿在I、aVL、V5、V6导联出现不同程度ST段下移、28例患儿在I、aVL、V5、V6导联出现不同程度T波倒置,11例有左心室肥大的表现.结论 患儿尤其是早期出现心衰的婴幼儿,如果心电图出现I、aVL、V5、V6导联异常Q波和ST段下移、T波倒置及左心室肥大.高度提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可能.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分析

    作者:朱少辉;孙芸芸;戴海蓉

    目的 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震荡(HRT)的特点.方法 从2000年10月~2007年11月就诊的DCM患者中选取符合HRT分析条件的31例患者(DCM组),同时选取同期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分析TO、TS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M组中,TO>0且TS<2.5者8例(25.8%),TO>0且TS>2.5者8例(25.8%),TO<0且TS<2.5者7例(22.6%),TO<0且TS>2.5者8例(25.8%).两组TO值分别为-0.06±0.03、0.04±0.02,TS值分别为37.2±17.6 ms/RRI、11.8±9.7 ms/RRI,两组间比较TO、TS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SDANN、LVEF、LVEDD等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DCM组TO值与LVEF、SDNN、SDANN之间呈明显负相关,与LVEDD呈明显正相关;TS值与LVEF,SDNN、SDANN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与LVEDD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DCM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或消失,HRT指标与SDNN、SDANN、LVEF、LVEDD等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DCM患者预后指标之一.

  • 体表心电图计算左室射血分数的方法与价值

    作者:安春生;严激

    目的 比较公式计算出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超声心动图LVEF的结果,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判断射血分数的作用,并进行危险分层.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6例,对照组为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9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采用公式LVEF=β1aVR(R波和S波振幅之和,mV)+β2年龄(β2=0.264,β2=0.645),计算LVEF值并与其超声心动图LVEF进行比较.三组患者年龄与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公式计算的LVEF与超声心动图LVEF无统计学差异,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二者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公式LVEF=β1aVR(R波和S波振幅之和,mV)+β2年龄(β1=0.264,β2=0.645),从体表心电图计算LVEF,早期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或NSTEMI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并进行危险分层,力争短时间内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治疗,使患者获益大.

  • 急性心梗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与左室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巢胜吾;樊济海;顾秀莲;王玲;王丽娜;潘瑞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情况与左心室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根据入院心电图将急性心梗患者分成QRS终末变形阳性(QRS+)组(n=22)与QRS终末变形阴性(QRS-)组(n=46),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2周与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术后6个月时QRS-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室壁活动异常积分(VWMA)明显小于QRS+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QRS+组(p<0.05).结论 心电图QRS终末变形可作为急性心梗后左室重构和左室功能变化的预测因子之一.

  • 急性心肌缺血致猝死动态心电图1例

    作者:杨庆君;万书平

    患者女,52岁,因近1周每天或隔日夜间出现持续2~3min的胸骨后疼痛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控制未达标.常规心电图大致正常.为明确诊断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从监测开始至第2天凌晨4:22,心率在47~117bpm之间,单发室性早搏166次.

  • 房室结双径路伴1:2房室传导1例

    作者:夏伟;李乔华

    患者男、68岁,因"阵发心悸1年余,发作心动过速2天"入院.查体:BP:11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60hpm,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为进一步明确心动过速的诊断,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图1A、B).图1为心动过速发作时肢体导联(图1A)、V1(图1B)、ESO导联(图1C)心电图.

  • 心电向量图在室内阻滞诊断中的优势

    作者:李中健

    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在诊断室内传导阻滞方面各有优势,但心电图遇有室内传导阻滞合并心室肥大、预激综合征、心肌梗死时不易诊断,而心电向量图则能明确诊断.因此,心电向量图在室内传导阻滞诊断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室内传导阻滞与其合并症的诊断方面.其原因是心电图仅能反映心脏电活动的形态、电压、时限,而心电向量图更能从空间角度反映心脏电活动各环瞬间及综合向量方位、运行方向、速度,因此,心电向量图诊断可以弥补心电图的不足.下面就有关内容予以阐述.

  • 心电向量图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优势

    作者:王永权

    心电图(ECG)在临床上应用已逾百年历史,心电向量图(VCG)进入临床只有50余年.由于ECG掌握容易,诊断标准明晰,被人们的认知程度极高.但了解向量图的专业人员极少,导致了VCG检查有逐渐被冷落的趋势.笔者根据从事心电专业30余年来的经验认为,ECG和VCG都是从体表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特别是在临床上对于某些ECG难以诊断的领域VCG具有独到之处,可显著提高ECG的诊断水平,前人已经给予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关VCG的临床资料,我们更应充分地发掘使用这一检查项目.

  • 述评:再论心电向量图临床应用的价值及现状

    作者:何秉贤

    虽然早在1920年就已对心电向量图(VCG)有了初步认识,但其临床应用应以1956年Frank导联体系提出之后,此后在全球曾有一度辉煌阶段,因为在此阶段无创检查尚不发达.此阶段美国出版多部VCG专著,日本和欧美均生产甚佳的记录仪.在我国七十年代之后,VCG临床应用也可谓遍地开花,有我国自己生产的仪器和专著[1].

  • 心电向量图在预激综合征诊断中的优势

    作者:刘仁光

    一、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循序出现的瞬间综合心电向量的顶端连线所构成的环形轨迹称空间心电向量环(P-QRS-T环).心电向量环在额面、横面和侧面上的投影形成心电向量图(额、横、侧面).平面向量图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形成各导联心电图.心电图中的P-QRS-T波是心房除极、心室除极和复极产生的P-QRS-T向量环二次投影的结果.

  • 心电向量图在宽QRS波鉴别诊断中的优势

    作者:卢喜烈

    心电向量图上QRS运行时限超过120ms者,称为宽QRS波.宽QRS波见于预激综合征、束支阻滞、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等.

  • 心电向量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方法及优势

    作者:何秉贤

    心电图(ECG)诊断心肌缺血,主要依靠ST段的改变,虽T波异常也有诊断意义,但这方面的经验与T波提供的讯息并不多.心电向量图(VCG)诊断心肌缺血,对ST段的观察就比不上ECG,然而T环的改变,却明显优于ECG.两者结合则可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

  • 心向量图在电轴左偏鉴别诊断中的优势

    作者:姚丹

    心电图中常规测量的心电轴(axis)是指额面QRS平均电轴即额面各瞬间综合心电向量总和所指的方向.心电轴相当于向量图(VCG)额面QRS环半面积向量,通常和大向量方向一致.

  • 心电向量图在左室肥厚诊断中的优势

    作者:何红

    在临床工作中,诊断左室肥厚(LVH)常用的无创方法有:心电图(ECG)、心电向量图(VCG)和心脏超声(UCG).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ECG虽简便、常用和较廉价,其诊断的敏感性不理想,但其特异性尚可,这也就是说,ECG用来诊断LVH,漏诊率很高,其原因是因为ECG诊断LVH主要是依靠电压,而影响电压的因素颇多,例如性别、年龄、民族、胖瘦、肺气肿和营养状态等,应用统一的电压标准就甚不合理.

  • 颠簸样三相T波(58)

    作者:陈琪

    2007年Ian等报道,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继发性长QT综合征并伴发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患者中,59%患者的心电图胸前导联可出现"正-负-正"三相T波(triphasic T wave),如果其QT间期>510ms、Tp-Te间期>80ms时,患者80%以上的几率将发生Tdp、室颤和心脏骤停.由于该T波的形状类似"前方颠簸"的交通路标,故将其形象地称为"颠簸样"三相T波(bump ahead triphasic T wave).

  • Cornell 指数(57)

    作者:刘元生

    以往曾有30多种不同的心电图指数做为左室肥大的诊断标准,而今仅有6种还在应用,包括Sokolow-Lyon指数、Cornell电压指数、Cornell乘积指数、Gubner指数、Novacode指数和Romhilt-Estes指数等.其中,Cornell电压指数和Cornell乘积指数是90年代出现的新标准,其不仅对左室肥大的检出率和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高,而且计算方法简单,更适合临床应用.

  • 穿戴式除颤器

    作者:郭继鸿

    中国有句古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猝死肆无忌惮吞噬着人类生命,并逐年增加着对人体健康与生命威慑的当今,人类从未停止过与其顽强抗争.1980年,第一例ICD(全自动体内除颤器)植入人体,吹响了人类征服猝死的进军号,1999年,美国FDA批准了AED(公共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临床应用,这是人类征服猝死的又一里程碑.2002年,美国FDA又批准了WCD技术(全自动穿戴式除颤器)投入临床应用,显然,这是人类征服猝死的又一把利剑.本文专题介绍穿戴式除颤器技术.

  • 群英献策众志成城——记2008年《临床心电学杂志》第五次编委会

    作者:

    关键词: 临床心电学杂志
  • 房性早搏引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0)

    作者:

    预激综合征患者伴发的室上速是经典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具备折返的三要素时才能发生:①激动传导方向上存在双径路;②一条径路出现前传阻滞;③另一条径路出现缓慢的前向传导.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之间的传导除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外,还多了一条异常的房室旁路,二者形成了房室或室房之间激动传导的双径路.

  • 室性早搏引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1)

    作者:

    对预激综合征患者,室性早搏也同样可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本图为室早诱发心动过速过程的示意图.

  • 心电图诊断能力大比武(征解13答安,征解13结果公示)

    作者:

  • 心电图诊断能力大比武(征解14)

    作者:

    征解14患者男、53岁.图A为射频消融术前心电图,图B为心动过速心电图,图C为消融术后心电图,请对心电图和心动过速机制做出诊断

  • 犬交感神经末梢、Cx43的分布与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亚艳;张萍;Guo Jihong

    目的 探讨房颤的发生率与交感神经末梢和缝隙连接蛋白分布的关系.方法 测定犬右心耳(RAA)、左心耳(LAA)、左房(LA)、右房(RA)、左上肺静脉(LSPV)、左下肺静脉(LIPV)、右上肺静脉(RSPV)和右下肺静脉(RIPV)的不应期(AERP),并给予诱发房颤.随后取上述组织做成石蜡标本,HE染色确定基本结构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交感神经末梢、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分布.结果 犬的房颤诱发率与缝隙连接蛋白分布数量有关.交感神经与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逢隙连接蛋白的空间分布不均性及其表达,排列方式的变化,是房颤发生的基质,交感神经可能通过影响缝隙连接蛋白43来促进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 2008年度《临床心电学杂志》工作总结

    作者:胡立群

    2008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都经历了抗击冰雪和抗震救灾的考验,也分享了北京奥运的喜悦,同时,<临床心电学杂志>也迎来了她的十八个春秋.十八年来,<临床心电学杂志>已从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她的根已深深地扎入了心电学工作者的第一线,已成为全国心电学工作者交流学习的重要园地,正如郭继鸿主编在2009年卷首篇里所形容的,<临床心电学杂志>凭根深叶茂,枝冠已成荫.

  • 心电学术动态(1)

    作者:

    关键词: 心电
  • 早期复极与心室颤动及猝死

    作者:

    传统观点认为早期复极属于良性改变.2008年,Hai ssaguerre等入选206例因特发性室颤植入ICD的患者,发现其中64例有早复极(发生率31%),而正常对照组412患者中有21例(发生率5%).64例患者中8例J波仅出现在下壁导联,6例仅出现在侧壁导联,而30例患者在下壁和侧壁导联均可见J波.18例患者在心动过速发作过程中记录到J波振幅增加,J点抬高从2.6±1mm增高至4.1±2mm.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房扑动迅速转复1例

    作者:张云

    本例患者女、59岁,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伴阵发性心房扑动8年,本次发生的心房扑动已持续2月,先后推注胺碘酮300mg,改用静脉2mg/min维持而未能成功转复,随后改为口服200mg/次,3次/d,2周后减为2次/d,治疗2个月仍未能奏效转到我院.

  • 窄而高的QRS波是否是猝死新的预测指标

    作者:杨延宗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一些心脏电生理参数的变化或异常能成为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基础.本文探讨室内传导速度的加快是否具有这种意义的心电图指标.

临床心电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