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临床心电学杂志

临床心电学

临床心电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Electrocardiology 림상심전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272
  • 国内刊号: 34-11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8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心电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郭继鸿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诱发阵发性房颤的房性早搏的某些特征

    作者:杨俊;陈吉丽;王玮

    目的 通过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HOLTER)检查对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及其相关的房性心律失常进行检测分析,探讨PAF发生的触发因素.方法 选择PAF组(n=47例,男20例,女27例,年龄64.89±12.70岁,其中房性早搏诱发PAF为诱发PAF组,房性早搏未诱发PAF为未诱发PAF组)及对照组(n=52例,男22例,女30例,年龄65.54±9.94岁),分别行12-HOLTER检测,分析PAF及相关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探讨PAF触发机制.结果 ①12-HOLTER共检出PAF 72阵/次;②PAF多由房性早搏诱发(91%),偶突然发生(8%)或由心房扑动所诱发(1%);③诱发PAF组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较未诱发PAF组及对照组明显缩短(490±90ms,590±140ms,630±90ms,p<0.05),房早指数明显较小(052±0.12,0.62±0.09,0.71±0.06,p<0.05);诱发PAF组的房早前周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990±280ms,940±210ms,p<0.05 );④PAF发作前2min至30s内,房性早搏频度明显增大(0.43次/分~6.00次/分,p=0.000);⑤诱发PAF组的心电长-短周期现象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诱发PAF组及对照组(50.63%,3056%,9.72%,p<0.001);⑥诱发PAF的房性早搏多起源于左心房上部(77%).结论 ①12-HOLTER可应用于阵发性房颤的检测与诊断,并可对诱发PAF的房性心律失常进行定量检测分析;②房性早搏是PAF的主要诱发因素;③诱发PAF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较短,房早指数较小,房早前周期明显延长;PAF发生前多可见心电长-短周期现象;④阵发性房颤发生前30s至2min内房性早搏频度明显增大;⑤诱发PAF的房性早搏多起源于左心房上部.

  • 右室起搏对左房容积指数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王和平;吴纲;武永元;纵亚利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房容积指数、房性心律失常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RVS起搏及RVA起搏各3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其中DDD起搏30例,VVI起搏6例,行左房容积指数、24h房性心律失常、P波离散度(Pd)及大P波时限(Pmax)检测,进行对比.结果 36例RVA起搏患者组,14例发生持续性房颤,DDD起搏9例(930),VVI起搏5例(5/6);RVS起搏患者组,DDD起搏3例(3/30),VVI起搏3例(3/6),排除持续性房颤患者,RVS起搏左房容积指数、房性心律失常例数、Pd及Pmax分别为:31±7.22ml/m2、8例、32.1±8.2ms及102±9.4ms; RVA起搏左房容积指数、房性心律失常例数、Pd及Pmax分别为:40±8.62 ml/m2、18例、50.6±13.2 ms及128±13.6ms,两组统计学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RVS起搏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优于RVA起搏.

  • 急诊PCI后ST段下降幅度与HbA1c的相关性

    作者:杨剑峰;梁毅;张鸿举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 将急诊PCI术成功后1h的18导联心电图与患者入院当时心电图比较,分别测定梗死相关导联大ST段偏移振幅,按抬高ST段下降幅度分为A、B两组.A组ST段下降≥50%,B组ST段下降<50%,均测定HbA1c,并确定是否合并糖尿病,对其相关性的观察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经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大,HbA1c数值偏低,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少,而B组患者经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小,HbA1c数值偏高(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多(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CI术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与HbA1c数值呈明显相关,可以作为早期干预的指标,并有助于进一步指导AMI治疗.

  • 缓慢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交替的心电图分析

    作者:齐治平;王泽元

    目的 探讨缓慢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交替或间歇发生的心电图临床分型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20例出现上述心电现象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DCG改变可分为3种类型:①慢快综合征15例、快慢综合征2例、变异型快慢综合征3例.三者发生机制、DCG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均不相同.结论 明确三者临床心电图分型及发生机制,对临床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均有极重要意义.

  • 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李永东;刘丹;董春花

    目的 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松龄血脉康胶囊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1.5g,3次/天,疗程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其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进行血压检测.结果 治疗组时域分析指标24h内正常窦性RR间期值的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内相邻RR间期差的平方根(rMSSD)、24h内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的百分比( PNN50%)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在降血压同时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其预后.

  • XFT-8001型便携式心电计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敬和;何小莲;谢慧文;张瑾

    目的 评价XFT-8001便携式心电计的诊断功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患者40例,分别以XFT-8001便携式心电计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机(ECG-9320)进行检查,对比分析P、QRS、T波时限及QT间期,同时进行诊断结果比对.结果 XFT-8001心电计(4种不同操作方法)测量P、QRS、T波时限及QT间期数值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机测量值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心电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 XFT-8001型便携式心电计作为一款家庭用小型心电计及心电监护存储仪,其应用于心电诊断准确率高、安全性好,值得在家庭中推广应用.

  • 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异常心电图分析

    作者:石茂静;刘元生

    目的 研究垂体功能减退症女性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199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女性患者组36例,平均年龄52.5岁(19~80岁),男性患者组14例,平均年龄为49.5岁(29~76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 女性患者组与男性患者组相比,血浆GH、FSH、LH、ACTH、雌激素、PRL、TSH、FT3、FT4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异常表现中,女性患者中有8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房室阻滞,1例房性早搏(房早),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1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1例室性早搏(室早),1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1例心室颤动(室颤),1例右束支阻滞,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男性患者中有2例右束支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房早,1例室早.两组相比,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男性相比,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女性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及尿酸水平低(p<0.05).36例女性患者中有6例合并心血管疾病,而14例男性患者中有8例合并心血管疾病,两组相比,垂体功能减退症女性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p=0.012).两组患者的血电解质水平也无差异.结论 垂体功能减退症女性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与男性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女性比男性患者低,可能与女性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及尿酸水平低有关.

  • 阵发性房颤患者心电图P波形态的分析

    作者:王新;王德国;朱红军;陈静;王安才;汪祥海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 选择52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及47例无PAF的对照组患者,测定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P波离散度(Pd),大P波时限( Pmax),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及aVR导联P波面积和振幅,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PAF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与无PAF组相比,PAF组Pd和Pmax均显著增加,aVR导联负向P波振幅,P波面积及Ptfv1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max>100ms预测PAF的敏感性76.92%,特异性68.08%;Pd≥40ms预测PAF的敏感性80.77%,特异性78.72%;Ptfv1 ≤-0.03mm·s预测PAF的敏感性67.31%,特异性61.70%;aVR导联P波面积预测PAF的准确性69.70%,P波振幅预测PAF的准确性67.68%.LAD增大(>40mm)者,仅aVR导联预测PAF的准确性无下降.结论对心房无显著增大患者,Pmax和Pd预测PAF较准确;对心房显著增大患者,aVR导联P波面积和振幅预测PAF的准确性较好.

  •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发生率及心电图特点

    作者:何达菊

    目的 观察受检者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发生率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记录和分析86621例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分别统计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及右束支阻滞(RBBB)的发生情况及心电图特点.结果 检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 170例,占0.19%;检出RBBB3243例(男2252例,年龄4~98岁;女991例,年龄2~ 96岁),占3.74%;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 1587例,占1.83%.RBBB是CLBBB的19倍.有1806例RBBB合并其他心律失常,占55.7%.结论 RBBB较常见,CLBBB不多见.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须慎重.

  • 房室结自律性心动过速1例

    作者:王宏治

    患者男、28岁,患有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术后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呈无休止性.图1、图2是患者外科术后一次心电图记录.

  • 乌头碱中毒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作者:李烨芳

    患者男、74岁.因“误服中药乌头碱(约10g)7h”入院,患者感觉全身麻木、耳鸣、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流涎、腹泻.入院时查体:体温36.8℃,心率62bpm,呼吸21bpm,血压70/50mmHg,急性病容,精神差,两瞳孔等大等圆约3.5mm,对光反射存在,口唇紫绀,颈软,两肺呼吸音粗,律齐,无杂音,腹平软,上腹部压痛阳性.血常规示:WBC:13.0×109/L、N:87.6%、RBC:5.19 × 1012L、HB:162 g/L.

  •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致心脏停搏1例

    作者:李桂云;徐肇元;张萍

    患者男、14岁,反复发作胸闷、心悸、晕厥5年.患者上述症状常发生在活动中或运动后,多数伴情绪激动,发作时心悸、乏力,可伴晕厥、意识丧失,小便失禁.每次晕厥20s至5min不等,可自行恢复神志.就诊时心电图正常,脑电图未见异常.动态心电图示:慢心率47bpm,其他无特殊异常.自行在家服中药治疗.3个月后再次晕厥、意识丧失并住院治疗.

  • 左主干缺血

    作者:赵笑春

    随着对冠脉病变认识的提高和深入,左主干病变已成为一个新的能被独立诊断的冠脉病变的新类型.临床医生凭借心电图“6+2”的特征已能诊断左主干病变.

  • 右房解剖的左手模式

    作者:张萍

    有心房的解剖因涉及到上下腔静脉、右心耳、冠状窦、卵圆窝等,使其结构十分复杂.近十年来,右房在心脏电生理和起搏治疗中越显重要.在X线影像,右房各部分解剖的位置较难界定,尽管有了三维标测技术,但在起搏器、ICD以及CRT的植术人中,熟练掌握右房的解剖越来越重要.为此,Duytschaever等提出了一个直观、简洁反映右房解剖的“左手模式”,现简介如下.

  • DDI起搏心电图

    作者:郭继鸿

    临床应用的心脏起搏器有单腔(VVI、AAI)、双腔(DDD)和三腔(CRT)等类型,并相应派生VVI、AAI、DDD和CRT起搏心电图.目前,临床没有专门的DDI起搏器,其只是双腔DDD起搏器可以程控的一种特殊工作模式,并具有相应的DDI起搏心电图.

  • Timothy综合征

    作者:高英

    1989年,1例反复晕厥的儿童来到了犹他大学Timothy教授的办公室,Timothy教授发现这个孩子不仅有心律失常和心电图中的QT间期延长,还有并指/趾,随后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报道,此后,人们以Timothy教授命名了这一疾病,称为“Timothy综合征(Timothy Syndrome,TS)”,也称为长QT综合征8型.

  • 食管心脏电生理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心律学会;中国心电学会

    引言1906年,Gremer首先记录到食管导联心电图,结合1970年问世的心脏程序性刺激技术,终形成了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至今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已经历了40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对食管心脏电生理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当属Zoll、Monotoyo等心脏电生理大师.1952年,Zoll应用脉冲刺激仪经食管对心脏进行电刺激,首创经食管起搏心脏.1973年,Monotoyo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进行了较全面的心脏电生理检查.

  • 学为泰斗 人为师表——怀念恩师毛焕元教授

    作者:马建群

    2011年7月25日11时,我在心内科查房后刚打开手机,一条由师兄程龙献从武汉发来的让我心碎的短信闯人眼帘“恩师毛教授已于今日上午8时0分仙逝,望师弟获悉后速回电”.霎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险些晕倒,两行热泪像断线的珍珠扑簌簌地直往下掉.7月1日,我在京参加中国心律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华诞庆典时,还向杨均国教授询问导师您的近况,并设想明年相邀师兄弟们在汉为您庆祝88岁寿辰呢.可转眼20余天刚刚过去,您我就阴阳相隔,怎不让我心如刀绞,悲痛万分.恩师走了,永远地走了……可我仿佛觉得他并没有走,因恩师的音容笑貌总浮现在我的脑海、进入我的梦境.

  • 大爱无言三十年——追思恩师毛焕元

    作者:郭继鸿

    我在恩师毛焕元的膝下共十年,那是从国家恢复研究生学制的1978年始,一直到1987年毕业并从同济医科大学心研所调到北京工作.那是朝夕相见,向恩师求学问道的十年.随后又是二十四年,从1987年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开始,直到2011年7月老师的溘然辞世.这是相隔千里之迢,却是朝夕思念、心心相印的二十四年.

  • AMI伴束支阻滞的多面性与临床意义

    作者:黄元铸

    近年研究发现,与不合并束支阻滞(BBB)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相比,合并束支阻滞者的院内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其中持续性束支阻滞患者的死亡率高于间歇性束支阻滞者;AMI发病后新出现束支阻滞者不仅其死亡率增高,且易并发心衰、心源性休克与室性心律失常.

  • 心内膜垫缺损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作者:赵文萍;张萍

    赵文萍住院医:患儿女、13岁,因“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后11年,间断胸痛、胸闷1月余”,以“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人院.患儿于11年前(2岁)以“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单心房,动脉导管未闭,左上腔入左房,肺动脉高压”行“心内膜垫矫治术+房间隔重造术+动脉导管未闭闭合术+左冠状静脉人左房矫治术”治疗,术后肺动脉压力下降.

临床心电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