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传染病

中华传染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중화전염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680
  • 国内刊号: 31-136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5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翁心华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中线粒体毒性指标检测的应用

    作者:兰芸;戴朝霞;黄宝国;胡凤玉;蔡卫平;唐小平

    目的:探讨 PBMC 线粒体毒性相关指标在监测艾滋病 HAART 过程中线粒体毒性的意义。方法选取线粒体 DNA(mtDNA)、线粒体胸苷激酶(TK2)和依赖 p53的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2(p53R2)为线粒体毒性检测指标,应用荧光定量实时 PCR 技术,观察22例接受以司他夫定(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为骨干 HAART 方案的艾滋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及96周 PBMC 中 mtDNA、TK2和p53R2表达水平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艾滋病患者接受 HAART 前 PBMC 中mtDNA 相对表达量为3.27±0.94,治疗48及96周表达量分别为2.16±0.85和1.66±0.6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90和-6.29,均 P <0.01);TK2相对表达水平治疗前为0.37±0.13,治疗48及96周分别为1.01±0.25及2.13±0.61,治疗前与治疗48、96周,以及治疗48周与96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0.77、8.00和3.56,均 P <0.01);p53R2水平治疗前为0.86±0.39,治疗48及96周分别为2.36±1.14和7.73±0.65,治疗前与治疗48、96周,以及治疗48周与96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27、12.26和13.25,均 P <0.01)。结论艾滋病患者HAART 过程中 PBMC 线粒体毒性相关指标 mtDNA、TK2及 p53R2发生明显变化,可作为线粒体损害的监测指标。

  • 流行性腮腺炎46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朱洪坤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1]。该病主要受累器官为腮腺,也可侵犯其他腺体和神经系统以及肝脏、肾脏等,发生严重并发症。为了解该病及其流行特征,现将2013年收治住院的4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 流行性乙型脑炎17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玉良;王媛;陈金波;王萍;马贺;李萍;孙慧莉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性反应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被发现,因此又称日本脑炎。该病流行于夏秋季,经蚊媒传播,病情轻重不一,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危害极大。现将17例乙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认识。

  • 杭州市人感染 H7N9禽流行性感冒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立;程庆林;丁华;孙昼;杨旭辉;考庆君;黄仁杰;王婧

    目的:探讨杭州市人感染 H7N9禽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转归(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2日经杭州市实验室确诊的人感染 H7N9禽流感61例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救治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探讨杭州市人感染 H7N9禽流感转归(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和 t 检验。结果61例患者中死亡20例,占32.8%,男女死亡比为3∶1;死亡组平均年龄为(63.6±3.8)岁,高于好转组的(55.4±2.2)岁(t=1.97,P =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转归(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χ2=5.16,P =0.02;OR =3.65,95%CI :1.19~11.13)、文化程度低(χ2=5.42, P =0.02;OR=4.20,95%CI :1.24~14.00)、慢性病史(χ2=4.67,P =0.03;OR =3.81,95%CI :1.12~12.69)、不良洗手习惯(χ2=4.05,P =0.04;OR =4.67,95%CI :1.04~11.56)、C 反应蛋白(CRP)≥120 mg/L(χ2=4.04,P =0.04;OR=6.00,95%CI :1.04~35.33)、首次检查中性粒细胞高于正常(χ2=3.90,P =0.05;OR=4.58,95%CI :1.01~34.22)和首次检查淋巴细胞低于正常(χ2=7.12,P =0.01;OR=7.53,95%CI :1.63~24.51)。结论影响杭州市人感染 H7N9禽流感患者转归(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受教育水平低、有慢性病史、不良洗手习惯、CRP≥120 mg/L、首次检查中性粒细胞高于正常和淋巴细胞低于正常。

  • Dectin-2基因多态性与非艾滋病相关肺隐球菌病易感性的关联

    作者:胡秀平;王睿莹;王璇;曹亚辉;陈艳琼;赵华真;吴吉芹;孙仁华;朱利平;翁心华

    目的:探讨 Dectin-2基因多态性与肺隐球菌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收集134例非HIV 相关肺隐球菌病患者为病例组,464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提取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多重 SNaPshot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对位于 Dectin-2基因5′区的位点 rs11045418进行基因分型。分别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免疫低下基础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 Dectin-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差异。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134例患者中确诊32例,临床诊断102例,其中无免疫低下基础疾病患者82例。根据感染部位分布,单纯肺隐球菌病72例,播散性隐球菌病62例。有3例患者的标本未能进行基因分型,其中1例为无免疫低下基础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s11045418 CT杂合子在131例病例组中的比例有增加趋势(59%比50%,OR =1.44,95%CI :0.97~2.13,P =0.069),在81例无免疫低下基础疾病患者中显著升高(64%比50%,OR =1.82,95%CI :1.11~2.95, P =0.017)。在肺隐球菌病患者中,单纯肺隐球菌病和播散性隐球菌病患者的 rs11045418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ectin-2 rs11045418 CT 杂合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非 HIV 相关肺隐球菌病的易感性相关,提示 Dectin-2受体功能改变在肺隐球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布鲁菌病一例

    作者:钟华平;兰宁;黎圣洪;廖桂兰

    患者男,32岁。以反复发热伴关节痛20余天于2014年5月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与羊有密切接触史。接触1周后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38.5℃,以午后发热为主。关节疼痛,起初为右侧肩关节、后扩展为双侧肩关节、胸锁关节及膝关节,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生活不能自理。自服中药(具体不详)并于福建龙岩及周边多家医院就诊,症状无改善。体格检查:体温39.4℃,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音,心、腹无异常,肩周关节和胸锁关节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84×109/L,C-反应蛋白45 mg/L,心肌酶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88 mm/1 h,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降钙素原、凝血功能均正常。胸部 CT 示:①双肺下叶多发炎性改变;②双侧胸膜增厚。细菌培养示:布鲁菌属(羊群)。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布鲁菌抗体 IgM 阳性。给予利福平0.75 g,每日1次,联合多西环素0.1 g,每日2次,6周后体温恢复正常,关节痛逐渐消失,复查血培养未见布鲁菌,治愈出院。

  • 交叉感染引起的3株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产气肠杆菌同源性检测

    作者:肖伟强;沈勇;潘军;常彦敏;姚新伟;许青霞

    产气肠杆菌是一种可以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可以产生 IMP-1、VIM-2型金属酶,或结合其他的耐药机制,而表现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1],但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的产气肠杆菌极为罕见。本研究旨在对交叉感染引起的3株产 NDM-1金属酶的产气肠杆菌的同源性进行检测。

  • 钙离子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分子在创伤弧菌临床分离株 B2侵入树突状细胞中的作用

    作者:朱佳;徐水凌;张新红;朱丽

    目的:探讨创伤弧菌临床分离株 B2侵入树突状细胞(DC)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Ca2+]i浓度的改变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分子的作用。方法建立创伤弧菌 B2株与DC 2.4细胞的混合培养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侵入时间段内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荧光探针 Fluo-8-AM 观察[Ca2+]i 的改变,Western 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STAT3和磷酸化 STAT3(p-STAT3,705位点)相对分子表达量和细胞内分布。数据分析采用 t 检验。结果创伤弧菌 B2株与 DC 2.4细胞混合培养1、2、3和4 h 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10±4.72)%、(30.10±3.52)%、(46.20±15.61)%和(31.00±19.10)%,创伤弧菌1.1758株与创伤弧菌 B2株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30、22.33、4.30和4.30,P 值分别为0.040、0.002、0.040和0.040);同时细胞坏死率分别为(19.70±3.50)%、(39.20±4.60)%、(40.90±13.80)%和(62.10±8.20)%,创伤弧菌1.1758株与创伤弧菌 B2株细胞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9.93、14.09、4.30和14.09,P 值分别为0.010、0.005、0.049和0.005)。与创伤弧菌1.1758株相比,创伤弧菌 B2株能在相同时间内引起更为明显的细胞凋亡和坏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Ca2+]i 的荧光强度随着细胞凋亡的增加而增强。STAT3分子的总蛋白量有所增加,但 p-STAT3(705位点)相对分子表达量则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 p-STAT3(705位点)分子在细胞内的分布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创伤弧菌 B2株在侵入 DC 过程中,升高[Ca2+]i 的同时抑制 STAT3(705位点)磷酸化,有可能是创伤弧菌 B2株诱导细胞快速凋亡和坏死的重要机制。

  • 转化生长因子-β1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云南傣族、哈尼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性

    作者:高建梅;刘华兴;王金丽;左荣霞;严新民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哈尼族人群 HBV 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傣族、哈尼族人群血样共600份,其中每个民族包含健康对照100名,HBV 感染患者200例(包括100例 HBV 自限性恢复患者和100例 CHB 患者),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 TGF-β1基因4个标签 SNP(rs2241715、rs2241716、rs747857、rs8105161)进行基因分型,并构建单体型。结果哈尼族和傣族人群 GGCC 单体型频率分别为0.024和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5,P =0.027)。在傣族和哈尼族人群中, CHB 组 rs2241716位点 G 等位基因显著高于自限性恢复组(傣族:CHB 组 G、A 频率为0.805、0.195,自限性恢复组为0.700、0.300,χ2=5.920,P =0.015;哈尼族:CHB 组 G、A 频率为0.775、0.225,自限性恢复组为0.675、0.325,χ2=5.016,P =0.025)。在傣族人群中,CHB 组 rs2241715位点 GG 基因型和 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低于自限性恢复组(CHB 组 TT、TG、GG 频率为0.480、0.430、0.090,自限性恢复组为0.400、0.380、0.220,χ2=6.488,P =0.039;CHB 组 T、G 频率为0.695、0.305,自限性恢复组为0.590、0.410,χ2=4.800,P =0.029)。rs2241716位点在 G 隐性模式下(GG/GA+AA),CHB 组与自限性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傣族:P =0.039,OR=1.851,95%CI 为1.033~3.316;哈尼族:P =0.041, OR=1.859,95%CI 为1.024~3.373)。rs2241715位点在 G 隐性模式下(GG/TG+TT),CHB 组与自限性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OR =0.341,95%CI 为0.146~0.796)。GGCC 单体型在HBV 感染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傣族:χ2=4.389,P =0.036;哈尼族:χ2=3.867,P =0.049)。结论TGF-β1基因 GGCC 单体型可能增加傣族和哈尼族人群 HBV 感染风险,而 rs2241716位点 GG 基因型可能是傣族和哈尼族人群感染 HBV 后发展为 CHB 的危险基因。

  • 乙酰化酶基因 RNA 干扰文库的构建及其对 HepG2.2.15细胞的感染

    作者:李凤棣;刘柯慧;吴海清;汤伟亮;赵钢德;项晓刚;徐玉敏;谢青;王晖

    目的:构建人类基因组中16个组蛋白乙酰化酶的短发夹 RNA(shRNA)慢病毒载体文库,为进一步探索表观遗传学基因在 HBV 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有利工具。方法根据 shRNA 引物设计原则,针对每个基因选择8对确保干扰效率的 shRNA 序列(A~H),将引物退火后连接至 shRNA空慢病毒载体上转化,PCR 法验证菌落克隆,确认阳性克隆;对质量合格的质粒再进行单切酶验证。分别将同一基因的4个 shRNA 慢病毒质粒混合,分别包装病毒。293T 细胞转染48 h 和72 h 后收集病毒粗液,感染 HepG2.2.15细胞。感染72 h 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评估荧光细胞比例。结果针对16个乙酰化酶基因,构建128个慢病毒载体 RNA 干扰(RNAi)文库,72 h 后慢病毒感染 HepG2.2.15细胞的效率>80%。结论成功构建16个组蛋白乙酰化酶的 shRNA 慢病毒载体,从而为研究人组蛋白乙酰化酶对 HBV 复制的影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前 S2蛋白120~146片段重组酵母菌的构建及全菌体免疫效应评价

    作者:陈向敏;张跃进;田晓娟;夏平;潘唯文;夏天;俞陈慧;张丽芳;薛向阳

    目的:构建表达 HBsAg 及前 S2蛋白120~146片段(PreS2120-146)-HBsAg 的重组酵母菌,并评价其全菌体免疫效应。方法根据酵母密码子偏爱性优化 PreS2120-146区及 HBsAg 基因序列,串联后克隆到毕赤酵母 pPIC3.5K 表达载体,构建 pPIC3.5K/PreS2120-146-HBsAg 质粒,重组质粒经 BgkⅡ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至 GS115菌株中,筛选 PreS2120-146-HBsAg 重组毕赤酵母,通过 SDS-PAGE、Western 印迹、ELISA 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以表达目的蛋白的灭活酵母全菌体免疫 BALB/c 小鼠,采用 ELISA 检测其产生的 HBsAg 特异性抗体;以 HBsAg CTL 表位肽刺激免疫小鼠脾细胞,通过实时PCR 检测γ干扰素表达,分析其诱导的 CTL 反应。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PCR、酶切和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 pPIC3.5K/PreS2120-146-HBsAg 重组质粒。重组毕赤酵母甲醇诱导后,SDS-PAGE、Werstern 印迹和 ELISA 证实 PreS2120-146-HBsAg 目的蛋白表达。与 HBsAg 纯抗原免疫比较,灭活重组酵母菌免疫小鼠产生抗 HBsAg 特异性 IgG 抗体水平相当(t=0.946,P =0.381)。CTL 反应检测显示, HBsAg CTL 表位肽刺激灭活重组酵母菌免疫组小鼠的脾细胞产生更高水平的γ干扰素(t=2.305,P =0.044)。结论利用整合型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 PreS2120-146-HBsAg 目的蛋白,全菌体免疫小鼠后能诱导产生特异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投稿网址的声明

    作者:

    为维护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权益以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声誉,防止非法网站假冒我方网站诱导作者投稿、并通过骗取相关费用非法获利,现将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稿件管理系统网址公布如下,请广大作者加以甄别。

  • 新闻报道中的部分禁用词

    作者:

    1.对有身体残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瞎子”、“聋子”、“傻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

  • 2014年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作者:

    关键词: 常用词汇 直接用
  • 关于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作者:

    为维护中华传染病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统一要求,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就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①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的认定:原始研究的报告,同语种一式两份投寄不同的杂志,或主要数据和图表相同、只是文字表达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的两篇文稿,分别投寄不同的杂志,属一稿两投;一经为两个杂志刊用,则为一稿两用。会议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分别投寄不同的杂志,以及在一种杂志发表过摘要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杂志,不属一稿两投。但作者若要重复投稿,应向有关杂志编辑部作出说明。②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满2个月未接到退稿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处理中,若欲投他刊,应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③编辑部认为文稿有一稿两投或两用嫌疑时,应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并仔细核对后再通知作者,在作出处理决定前请作者就此问题作出解释。编辑部与作者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权威机构进行后仲裁。④一稿两投一经证实,则立即退稿,对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论文,2年内将拒绝在本刊发表。本刊还将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作者:

    1.统计研究设计:文稿中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何期临床试验,采用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性

    作者:

    近20年来,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持续、活跃的 HBV 复制是 CHB 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长期抑制 HBV 复制,才有可能防止疾病进展。但 HBV 在复制过程中,肝细胞核内形成 cccDNA并可持续存在[1];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主要抑制 HBV 复制的反转录环节,对 cccDNA 无直接抑制或清除作用;CHB 患者存在特异性免疫功能障碍,而 NA 无直接的免疫调节作用[2-5]。因此,现有NA 抗病毒治疗很难彻底清除 HBV,仅部分HBeAg 阳性并伴有明显 ALT 升高的患者可实现HBeAg 血清学转换,甚至 HBsAg 消失或 HBsAg血清学转换,而大部分 CHB 患者,尤其是 HBeAg阴性 CHB 和肝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6]。目前,国内外 CHB 管理指南或共识均将治疗目标确定为:大限度的长期抑制 HBV 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和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7-10]。为帮助临床医师正确认识 NA 治疗的长期性,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系统监测其疗效和不良事件并长期随访其临床转归,国内部分肝脏病学和感染病学专家根据国内外新研究证据,经过认真讨论和反复修改,终形成本文。

  • 艰难梭菌感染诊疗进展

    作者:阮巧玲;张文宏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伴随抗菌药物的使用而出现的腹泻,发生率为5%~25%,与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和时间有关[1]。艰难梭菌(Ckostridium difficike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在健康人胃肠道定植,经粪-口传播,它是导致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原菌。艰难梭菌感染(Ckostridium difficike infection,CDI)在医院内 AAD 病因中占15%~25%[2],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为自限性腹泻,重者可以发展至中毒性结肠炎,甚至死亡。近年来,CDI 的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不断增高,识别由艰难梭菌引起的 AAD 仍是临床上的一个难点,粪移植为复发型 CDI 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美国感染病学会(SHEA/IDSA)2010年[3]、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ESCMID)2009年[4]和2013年[5]、美国胃肠病学会(ACG)2013年[6]均发表了 CDI 的诊疗指南。现结合 CDI 研究的新进展与国际指南意见,就诊断和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 T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与肝脏疾病

    作者:商小波;赵彩彦

    T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Tim)-3是近年发现的与自身免疫机制调控相关的 T 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在多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展中发挥作用。现仅就Tim-3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华支睾吸虫感染致胆管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郝玉花;李玉香;孙青松;唐斌;王峰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是由华支睾吸虫(Ckonorchis sinensis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主要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全球接近3500万人感染,其中我国感染人数就高达1249万,已成为华支睾吸虫病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4年完成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在局部地区明显上升,其中华支睾吸虫为明显,流行区的31个省(区、市)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高达2.40%(虫卵检查法),推算仅流行区华支睾吸虫感染人数达1249万,平均感染率比1990年上升了75%,其中广东、广西、吉林省的上升幅度尤为明显,分别上升了182%、164%和630%[2]。

  • 微小核糖核酸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作者:杨栋强;陈芳;康谊;尚佳

    miRNA 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 RNA,其平均长度为22个核苷酸,在基因表达水平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调节作用。研究发现,miRNA 参与了机体许多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如细胞生长分化、增殖、代谢和肿瘤形成等。此外,在机体遭受病原体感染的过程中,miRNA 也扮演了重要角色。HBV 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等一系列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研究证明,miRNA 在乙型肝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中可以作为早期预警指标,现就 miRNA 在乙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概述如下。

中华传染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