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 결직장항문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西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0491
  • 国内刊号: 45-134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8-116
  • 曾用名: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结直肠肛门外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西
  • 主编: 高枫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PPH合并手术的临床探讨

    作者:金淳民;毛洁松;范春生

    目的:探讨PPH合并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PPH合并手术治疗49例Ⅱ~Ⅳ度痔,其中部分合并肛裂、息肉、肛乳头肥大、低位单纯性肛瘘、血栓等,与同期单纯PPH手术55例作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没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PPH合并手术可以弥补单纯PPH手术的局限性,可以拓展其适应范围.

  • 保留肛垫缝悬内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民生;陈晓岚;盛光;郑凯;徐民;秦颖;文剑峰

    目的:探讨保留肛垫缝悬内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外痔分段切除、痔动脉根部缝扎及悬吊、内痔注射的手术方法,对照组分别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MM术).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出血、大便失禁发生率低于外剥内扎术(P<0.01),创面愈合时间较外剥内扎术缩短(P<0.01).观察组术后肛门坠胀、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于PPH术.结论:该方法具有更好的保护肛垫及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优点.

  • 炎性肠梗阻15例诊治体会

    作者:孟强;孟荣贵;廖秀军;喻德洪

    目的:探讨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5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15例经保守治疗,其中1例因肠扭转缺血损伤严重,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致多脏器衰竭死亡外,其他病例均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6 d.结论:炎症性肠梗阻由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应用小剂量激素减缓炎症反应,抗生素防止肠道菌群易位,经内镜逆行置入肠减压管及营养支持治疗,多数病例可保守治愈.

  • 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对结肠癌根治术D3式淋巴结清除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彩云;宋越;张耀明

    目的:探索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生存率以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寻找评价预后的简单有效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74例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结肠癌住院资料和随访结果,调查了根治术D3式淋巴结清除术的阳性淋巴结率以及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以及术后生存率和病理参数特点.结果:结肠癌根治术+D3式淋巴结清除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35.6%(62/174).阳性淋巴结率在1%~20%的5年生存率70.7%(29/41),大于20%的5年生存率为23.3%(31/133),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全组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为(6.3±2.5)个,1~5个阳性淋巴结的5年生存率为66.0%(31/47),6~10个阳性淋巴结的5年生存率为28.8%(19/66),大于10个阳性淋巴结的5年生存率为19.7%(12/61),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淋巴结率以及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与肿瘤部位无关.和瘤体直径介于0~4.0 cm相比较,>4.0 cm肿瘤的阳性淋巴结率以及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明显增加(P<0.05).和局限于黏膜的肿瘤相比,浸润肌层或穿透浆膜后,阳性淋巴结率以及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明显增加(P<0.05),而肿瘤浸润肌层和穿透浆膜之间不存在差异.结论:准确计算阳性淋巴结率及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结合肿瘤浸润深度来评定结肠癌病人的预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APC基因突变的DNA测序分析

    作者:李卫;高枫;梁君林;唐宗江;唐卫中

    目的:探索广西地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的突变类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扩增APC基因的相应片段,以制备DNA测序的模板,然后用DNA自动测序仪进行测序.结果:共检出5种APC基因突变类型,即,密码子1322(GGA>TAA)、密码子1379(GAG>TAG)、密码子1396(-TT)、密码子1414(-G)和密码子1429(CAA>TAA).结论:这5种突变中有3种为无义突变,其余2种为移码突变,从而使终止密码提前出现,APC蛋白的生物合成提前终止,由此产生无功能的截短APC蛋白.

  • 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术治疗重度环肛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健雄;梁均乐;梁瑞英;阮国标;莫国威

    目的:探讨更加完善的治疗重度环肛混合痔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术,治疗重度环肛混合痔50例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5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一次性治愈、肛门外观满意度、皮桥水肿、术后小便、大便困难、肛门皮赘残留方面(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术治疗重度环肛混合痔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 结肠损伤诊治体会(附27例报告)

    作者:马鹏飞;陈羽;孟荣贵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诊治经验.方法:对1990~2004年收治的27例结肠损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折.结果:闭合性损伤19例,开放性损伤6例,医源性损伤2例.其中多发伤或多脏器伤14例,合并休克3例.手术确诊21例,术前确诊6例.行一期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22例,结肠造瘘2例,修补外置1例.死亡2例(术中、术后各死亡1例),切口感染2例,肠瘘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早手术、仔细探查、选择正确术式是结肠损伤治疗的关键.

  • 芍倍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二期内痔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驱

    目的:探讨芍倍注射液用于出血性二期内痔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采用芍倍注射液对50例出血性二期内痔行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并结合随访结果,分析其疗效.结果:有效率100%,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芍倍注射液用于出血性二期内痔注射,是一种简便、痛苦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 铜离子治疗仪治疗内痔43例体会

    作者:黄若晨;李长海;孟庆斌;王霆

    痔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于痔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多种学说和方法,各具优缺点,疗效亦不一致.我院自2004年11月开始,使用铜离子治疗仪治疗内痔4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附5例报告)

    作者:魏晓岗;赵海剑;罗华友;黄风昌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采用改良经腹直肠前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5例确诊为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的患者采用改良经腹直肠前切除术.结果:5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 d.随访8~15个月无复发.结论:改良的经腹直肠前切除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比较满意.该手术方式不仅可以治疗直肠本身以及乙状结肠病变,而且可以纠正肠外因素,降低手术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

  • 老年结直肠癌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张文勇;李华炎;伍传新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对28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限期手术22例,急诊手术6例.治愈率71.4%(20/28),好转率25%(7/28),病死率3.6%(1/28).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2例,泌尿感染2例,真菌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无酮症酸中毒.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给手术带来不利因素,但强调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作好必要的肠道准备,合理使用抗生素,选择合理的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有效的营养支持,是获得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对减轻嵌顿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志球;刘暄

    目的:观察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对预防及减少嵌顿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环状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术后3 h、24h及第一次解大便时作疼痛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对减少术后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可明显减轻嵌顿痔术后疼痛及相应并发症,疗效确切.

  • PPH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内脱垂22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平;陈文平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PPH)配合消痔灵注射在直肠内脱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直肠内脱垂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治愈18例(占81.8%),好转4例(占18.2%),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和消痔灵注射术在直肠内脱垂的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并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的优点.

  • 骶尾部藏毛窦诊断与治疗

    作者:朱勇

    藏毛窦(pilonidal sinus)为一种少见疾病,多见于白人,黑人和黄种人发病罕见.男性多见,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病,肥胖和毛发浓密的者易发病.1847年Anderson和1854年Warren首后报道此病.1880年Hodges正式采用藏毛窦这一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军人发病率较高,这些患者都有长时期乘坐吉普车经历,故有"吉普车病"之称[1].内藏毛发是其特征,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反复发作.

  • 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局部切除的体会(附32例报告)

    作者:陈邑岐;何雯玉;邵万金;谷云飞;奚学荃

    低位直肠在解剖上与膀胱、尿道、生殖器及肛管相毗邻,低位直肠肿瘤,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治疗时颇为棘手.过度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将会给患者带来难以接受的排便、排尿和性功能障碍[1~3],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方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回顾分析我科近5年来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肿瘤32例,结果提示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行局部切除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现报告如下.

  • 激光加扩肛术治疗肛裂102例疗效观察

    作者:黄敬

    目的:为观察激光加扩肛术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对102例肛裂患者在局麻下行激光加扩肛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愈时间7~11d,平均9.5 d,随访时间3~6个月,近期治愈率100%.结论:结果显示激光加扩肛术治疗肛裂具有疗效好、出血少、痛苦小、愈合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

    关键词: 肛裂 激光术 扩肛
  • 直肠黏膜多点结扎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脱垂(附34例报告)

    作者:李富强;杨熊飞

    目的:直肠黏膜脱垂是肛肠外科较为严重且常见的疾病,探讨成人直肠黏膜脱垂手术治疗的有效方式.方法:采用直肠黏膜多点结扎加肛门环缩术的联合术式,治疗Ⅱ度、Ⅲ度直肠黏膜脱垂34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4例患者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短肛门功能恢复好.结论:应用直肠黏膜多点结扎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痛苦小、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黏膜脱垂的理想途径.

  • 闭合式切除术治疗血栓性外痔895例

    作者:王晓雷

    1995年9月至2004年6月,我院对895例血栓性外痔患者采用闭合式切除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95例,男628例,女267例;年龄16~72岁;病程1~10 d,平均4.6 d;全部病例均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

  • 维生素B12与布比卡因联合用药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止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珏;应焕业;方士文

    目的:为观察维生素B12与布比卡因联合用于肛肠手术术后止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肛肠疾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74例,分别采用维生素B12联合布比卡因和亚甲蓝联合布比卡因对照,从术后创面是否疼痛及排便、换药等刺激后创面是否疼痛进行观察.结果:维生素B12联合布比卡因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止痛效果与亚甲蓝联合布比卡因相近.而临床常见不良反应及所耗费用均较亚甲蓝联合布比卡因少.结论:治疗组具有较好的临床镇痛效果.

  • 先天性肛门异位畸形3例

    作者:王文锋

    患者均为女性患儿,小10 d,大3岁.因出生后即排便困难,肛门异位为主诉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肛查:视诊可见正常肛门位置皮肤正常,有放射性皮肤皱纹.正常肛门位置前2 cm,1 cm不等,可见有一烟头大小之狭窄开口排出粪便.开口紧在阴道后部.触诊:正常肛门位置触之有空虚感.辅助检查:3例均行结肠钡灌检查示:直肠未见异常.心电图、胸透、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入院诊断:前庭肛门.

  • 坐骨直肠窝脂肪瘤1例

    作者:葛大胜;裴云;周田勇

    患者,女,62岁,52岁绝经,2年前发现肛缘右侧有一包块,隆起于肛旁,初始仅有蚕豆大小,未曾就诊.随病情发展,包块日渐增大,现自觉有乒乓球大小,行走时感不适.病程中包块无痛,无肛门疼痛,无排便异常,包块大小与排便动作也无关系.检查:肛缘右侧,截石位9点位方向,距肛缘1.5~5.5cm可见一隆起于皮肤的包块,肤色正常,无溃口,无条索状硬索,包块大小约为4 cm×3 cm×2 cm,质软,活动可,无压痛,肛内指诊及肛镜均无异常.入院初步诊断为右侧坐骨直肠窝脂肪瘤.

  •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敏;唐宗江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尤以低位直肠癌发病率高,约占直肠癌的75%.在其治疗方面,外科手术目前仍是主要、有效的手段.但术后仍有相当高的复发率.目前对直肠癌的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近些年,新辅助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已为广泛研究并用于低位直肠癌当中,美国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认为,直肠癌术前联合新辅助治疗已逐渐成为一种标准疗法[1].

  • 慢传输型便秘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徐爱忠;彭洪云

    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在儿童和成人身上有很高的发病率,可以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胀,甚至肠穿孔,以及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STC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了解STC的病因有助于我们针对STC的发生、发展采取直接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由于STC的病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现将慢传输型便秘病因学的一些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雌激素受体β(ERβ)与结直肠癌及肝转移

    作者:吴全;高枫;张森

    自上世纪70年代在乳腺癌组织中发现雌激素受体,以及抗雌激素在乳腺癌治疗中有效,雌激素与癌症关系的研究已不鲜见.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种常见多发恶性肿瘤,男女均好发,但是在发病率方面CRC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性发病率更高,Franceschi等的研究表明绝经后的妇女患结肠癌的风险较绝经前妇女为高,Nanda报道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减少绝经期妇女患结肠癌的风险,约30%~40%(Franceschi,2000;Nanda,1999).

  •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

    作者:李秀东;叶伟坤;黎曙练;林冰

    目的:探讨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216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通过加强术前心理辅导,积极肠道准备;术后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积极治疗伴发的全身性疾病,注意心肺功能及血糖的监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2例,肠粘连11例.结论:加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能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Ferguson痔切除术:远期效果和病人满意程度

    作者:

  •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李德川;刘勇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多伴有重要脏器病变,各系统功能低下,由于晚期和进展期病例多,合并内科疾病和肠梗阻者较多,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因此我们就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处理进行探讨.

  • 结直肠癌与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作者:陈春生;丛进春

    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来源于"寄生"于宿主的肿瘤的代谢,所以外科的介入非常重要,营养不良不仅会导致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增加而且会引起患者的抑郁,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为了阻止或纠正这种营养不良的进程,营养支持就非常重要.目前对结直肠癌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观点都不尽相同,甚至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争论.

  • 上海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介绍

    作者:

    长海医院肛肠外科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外科重点学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肛肠外科专科中心、第二军医大学肛肠外科中心.学科建设坚持‘立足专业,服务军民'的宗旨,坚持结直肠疾病与肛门部疾病相结合、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相结合、诊断与治疗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指导方针,逐渐发展壮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 COX-2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治疗意义

    作者:徐晓东

    结直肠癌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病死原因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正逐年增高.新一代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及伊利替康(开普拓)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但每年全世界仍有5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随着对发病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现肿瘤预防及治疗的新靶点,从而能够开发新型的有效药物.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被认为是与结直肠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够抑制结直肠肿瘤的发生进程[1].本文就COX-2在结直肠肿瘤发病中的作用以及COX-2抑制剂对结直肠肿瘤治疗意义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 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汉涛;屠岳;孟荣贵;傅传刚;徐洪莲;于恩达;崔龙;喻德洪

    目的:探讨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1994年至2005年手术治疗6例,其中全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4例,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术后随访6月至10年,4例患者无便血,2例患者有少量的间歇性大便带血.结论:肠镜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结直肠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手术是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 造口旁疝的非手术治疗

    作者:徐洪莲;王汉涛;傅传刚

    目的:探讨肠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和非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采用非手术治疗的36例造口旁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的效果.结果:36例造口旁疝患者使用造口腹带后,28例(77.78%)患者能坚持使用造口腹带,5例(13.89%)因造口旁肿块大于15 cm和3例(8.33%)因造口旁疝伴有脱垂,不能坚持使用腹带.使用造口腹带能减轻造口周围不适症状,缩小腹部肿块,改善体形变化,减少造口袋渗漏.结论:造口旁疝非手术治疗时,长期佩戴造口腹带治疗效果更明显.

  • 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途径

    作者:王颢;孟荣贵;傅传刚

    遗传性结直肠癌是指有家族遗传史或家族遗传背景的一类结直肠癌.遗传性结直肠癌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5%~20%,其中1%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4%~5%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其他为"家族性结直肠癌".近来有学者将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也列为遗传性结直肠癌的一种.遗传性结直肠癌由于其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为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提供了极佳的模型.对FAP、HNPCC、PJS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在分子水平揭示其发生,指导其临床治疗,而且可以揭示散发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

结直肠肛门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2 03 04 05 06
2013 0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