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 결직장항문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西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0491
  • 国内刊号: 45-134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8-116
  • 曾用名: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结直肠肛门外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西
  • 主编: 高枫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壁悬吊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邱玺鹏;邢志亮;张建民;王华;赵伟

    目的 观察腹壁悬吊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壁悬吊腹腔镜组(悬吊组)和气腹腹腔镜组(气腹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距切缘距离、肛门排气时间及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1d和术后1周CD3+、CD4+及CD8+水平,随访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腹膜种植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悬吊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气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及肿瘤距切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术后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高碳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组术后1d和术后1周CD3+、CD4+及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悬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腹膜种植转移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悬吊式腹腔镜用于结肠癌较传统气腹安全性更高,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两组术后2年预后基本相当.

  • 结直肠癌术后应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项慧;马驱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本科室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照组予奥沙利铂联合5-FU/LV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化疗前后CEA、CA199变化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34.8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为26.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24.7个月,对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19.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CEA及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治疗组CEA、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奥沙利铂联合5-FU/LV方案相比,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良好.

  • 高分辨率MRI及MR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作者:陈馨;莫云海

    目的 比较高分辨率MRI与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63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行MRI检查,比较单纯高分辨率MRI及高分辨率MRI联合DWI的T分期准确率及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 高分辨MRI联合DWI的T分期准确率为88.89%,高于单纯高分辨MRI的73.02%(P< 0.05).粘液腺癌与腺癌不同分化程度(高、中、低)患者的ADC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分化程度越低,ADC值越低;粘液腺癌低分化、中分化及高分化患者的ADC值均高于腺癌患者(P<0.05).结论 与高分辨率MRI相比,高分辨MRI联合DWI总体T分期准确率更高,且ADC值与直肠癌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有关.

  • hMLH1基因甲基化与微卫星不稳定在散发性结肠癌中的意义

    作者:张丽;杨景文;郝东明;张庆怀

    目的 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散发性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60对散发性结肠癌手术切除新鲜肿瘤组织及自身正常黏膜组织,提取DNA并PCR扩增检测hMLH1基因甲基化水平和MSI状态,分析二者间的表达、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MSI与甲基化关系.结果 60例研究对象中,肿瘤组织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表阳性率为30.0%(18/60),正常组织中无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表达阳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发病年龄及肿瘤部位有关(P<0.05).MSI阳性率为23.3% (14/60),正常组织中无MSI表达阳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8例甲基化肿瘤组织中MSI阳性率为55.6%(10/18),而在42例非甲基化肿瘤组织中MSI阳性例数为4例(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LH1基因甲基化和MSI在散发性结肠组织癌与自身正常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MSI有关.

  • 结肠癌伴轻度肝功能异常根治术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德利;陈春明;符坤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结肠癌伴轻度肝功能异常根治术患者复合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伴轻度肝功能异常的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行开腹根治术,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组麻醉前预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并以0.2tμg/(kg·h)的剂量维持静脉输注.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1h与拔管即刻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术中不同时点的血浆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比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麻醉前后T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997.54±64.22) m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t3时刻的E与NE浓度均下降,低于t0时刻(P<0.05),对照组t2时刻的E与NE均升高,高于t0时刻(P<0.05).观察组t2、t3时刻的E与t1、t2、t3时刻的NE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的30.23%(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结肠癌伴轻度肝功能异常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

  • 直肠前突修补联合PPH术对直肠前突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

    作者:高杨

    目的 分析直肠前突修补联合PPH术对直肠前突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60例直肠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观察组予直肠前突修补联合PPH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Longo Ods评分、排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Longo O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排便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Longo Ods评分,排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刺激感、尿潴留及暂时性急便感情况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相比,直肠前突修补术联合PPH术的治疗直肠前突、改善患者的排便情况更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 柳氮磺胺吡啶加用低分子肝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高凝状态的影响观察

    作者:杨帆

    目的 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高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4例UC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SASP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SASP+LMWH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内镜检查(EI)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两组EI评分、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均有好转(P<0.05),治疗后治疗组EI评分(3.17±1.56)分、血清CRP(8.11±2.52) mg/L、D-二聚体(212.65±92.07) μg/L、血小板计数(201.71±34.85) ×109/L,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SASP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提升UC治疗总有效率,对改善高凝状态有良好效果,安全性良好.

  • 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对术后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作者:张永萍

    目的 观察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对术后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指标、免疫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总蛋白、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C3、C4以及L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吻合口漏病例,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呕吐以及腹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营养治疗,可利于减少手术对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不利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对高位性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春梅

    目的 探讨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对高位性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肛肠外科收治的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肛肠动力学检测结果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率为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大收缩压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及肛管大收缩压进行比较,对照组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肛门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高位性复杂性肛瘘的疗效确切,治愈时间短,且对肛门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开腹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对腹膜溶解能力的影响

    作者:温志华;王旺河;田勇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对腹膜溶解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于手术开始时、术毕切取大网膜标本并采用ELISA法检测腹膜组织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水平,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长度、清除淋巴结个数.结果 腹腔境组术毕时t-PA、MMP-3分别为(1384.11±107.29) pg/mL、(986.29±15.44) pg/mL,均低于本组手术开始时、高于开腹组术毕时(P<0.05);腹腔境组术毕时的PAI-1、TIMP-1分别为(2210.77±160.33) pg/mL、(2762.10±178.22) pg/mL,均高于本组手术开始时、低于开腹组术毕时(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均P< 0.05),两组切除长度与清除淋巴结个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清扫效果,且出血少,腹膜损伤轻,更利于保持腹膜溶解功能.

  • 凝血指标TAT、vWF水平预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短期疗效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王玉转;张娇珍;黄莹太

    目的 分析凝血指标TAT、vWF水平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预后中的评估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海口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52例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疗效分为良好组(n=108)和不良组(n=4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TAT、vWF对短期疗效的预测效果及佳界值.结果 治疗前,两组TAT、vW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疗效良好组TAT、vWF水平均显著低于不良组(P<0.05),良好组治疗后TAT 、vWF正常率显著高于不良组(P<0.05).vWF预测疗效佳截断值132.5%(敏感度:81.8%,特异度:92.6%),TAT预测佳截值2.2 μg/L(敏感度:95.5%,特异度:89.8%).结论 在接受同等干预措施后,不同治疗效果IC患者血浆TAT、vWF对IC患者治疗3月后疗效有一定预测作用,当vWF>132.5%、TAT>2.2 μg/L时疗效欠佳.

  • 术前免疫肠内营养对结肠癌癌细胞脱落、增殖活性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汪康;张泊;杜娟;何岸江

    目的 观察术前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免疫及营养指标、癌细胞脱落、肿瘤增殖活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1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5例且术前均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3分),分别采取术前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及标准肠内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免疫、营养指标水平,观察腹腔和肠腔癌细胞脱落情况,通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观察细胞增殖指数(PI),记录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CD4+/CD8+、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前1d、术后7d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1d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I指数均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术后2年复发、远处转移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术前免疫、营养状况,且未见促进癌细胞增殖,可降低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阳性率,但对预后并无显著改善.

  • 盐酸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肛门直肠畸形术后镇痛镇静的应用

    作者:卓海珍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肛门直肠畸形矫正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 以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行择期肛门直肠畸形矫正术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骶管麻醉,麻醉维持期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术毕观察组静脉自控镇痛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及托烷司琼,对照组予舒芬太尼及托烷司琼.观察术后30 min、1h、2h、4h、12h及24 h各时点两组患儿脸谱疼痛评分(faces pain scale,FP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分别记录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30 min、1 h、2h、4h、24 h的FPS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观察组F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4分,未见过度镇静病例,观察组2h及4h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病例,两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肛门直肠畸形矫正术骶管麻醉术后可获得较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刘慧

    目的 观察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4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术前两组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状况(SF-36),分析观察组手术前后的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术前两组的肛门功能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肛门功能优良率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5),术后12个月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前两组的肛门直肠静息压(ARP)、大缩榨压(MSP)、肛门直肠抑制反射(RAIA)及大耐受容量(MT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ARP、MSP、RAIA、MTV均显著高于术后3、6个月(P< 0.05).术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和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可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虽对术后不同时点的肛门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但肛门功能的呈良性恢复趋势.

  • 局部高浓度氧疗应用于单纯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昆

    目的 观察局部高浓度氧疗对肛周脓肿术后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单纯肛周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前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头孢类);治疗组手术前后均不予抗生素治疗,每日使用肛门局部高浓度氧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术前与术后第3、6、9d白细胞计数及术后第1、3、6、9d切口分泌物情况及切口面积.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9d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1%、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第3、6、9d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d及第3d的切口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第6d、第9d切口面积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同一时点切口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脓肿术后予以局部高浓度氧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利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

  • 沙利度胺对结肠癌放疗的增敏效应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刘涛;刘勇峰;张汝一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结肠癌放疗的增敏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结肠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放疗期首周每晚给予沙利度胺100 mg/d,第二周加至200 mg/d,比较两组干预2周后临床疗效,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s growth factor,bF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并记录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RR)为57.14%,对照组为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EGF、bFGF、MV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NF-α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及IL-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TNF-α及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晕发生率为35.71%(15/42),对照组为9.52%(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倦怠、嗜睡、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辅助放疗治疗结肠癌具有增效作用,考虑与抑制血管新生有关,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可基本耐受.

  • 68例复杂肛瘘患者行分段挂线引流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恩;刘传渊;钟武

    目的 观察分段挂线引流术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观察组采用分段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肛门功恢复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31±3.59)d、(10.65±3.9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正常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6% (P<0.05).结论 在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治疗中,分段挂线引流术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缩短肛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利于促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正常.

  • 结肠癌根治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清华;陈依红

    目的 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548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记录5年无病生存率,采用COX模型探讨影响5年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并对有预测价值的因素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准确性.结果 经COX模型分析发现TNM分期、CEA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CEA对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预测价值的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敏感度为0.994,特异度为0.783.结论 TNM分期、CEA水平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根治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的高危因素,CEA水平对预测术后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降落伞式、单荷包缝合及双荷包缝合在重度混合痔PPH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宋默;刘继攀;王向丽;席姗姗;王艳玲

    目的 比较降落伞式及单、双荷包缝合在重度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35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行PPH术,A组采取降落伞式缝合,B组单荷包缝合,C组双荷包缝合.比较三组患者痔上直肠黏膜切除的宽度、完整性、均匀性,术后出血、疼痛、吻合口狭窄、肛门坠胀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的痔核再次脱出率.结果 A组直肠黏膜切除宽度为(3.65-±0.72) cm,完整性与均匀性分别为97.78% 、93.33%,均高于B组与C组(P<0.05).三组术后出血、疼痛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肛门坠胀发生率低于B组与C组(P<0.05).随访期间A组出现痔核再次脱出1例(2.22%),低于B组的17.78%(P< 0.05).结论 与单荷包缝合及双荷包缝合相比,降落伞式荷包缝合用于重度混合痔PPH可增加直肠黏膜环切宽度,切除的完整性与均匀性均更佳,痔核再次脱出发生率较低.

  • 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对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邢志亮;邱玺鹏;侯文林

    目的 观察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对肛周脓肿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行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n=38)和对照组(行单纯多切口引流术,n=37).比较两组术后肛门功能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后7d肛门功能正常占94.74%,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肛门部分失禁及完全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能够较好保留肛周脓肿患者的肛门功能,疗效良好.

  • 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学斌

    目的 分析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47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24,行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与对照组(n=23,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3个月、6个月、12个月肛门功能及肛门失禁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肛门功能评分、肛门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肛门功能评分及肛门失禁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治疗组肛门功能评分及肛门失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中,与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相比,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改善患者术后肛门失禁及肛门功能更优.

  • 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曾理;蒋利华;张保荣

    目的 探讨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疑为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并与术后分期的结果为标准,评估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91.11%(82/90),单纯经直肠双平面超声的总体符合率77.78%(70/90),两者诊断总体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经直肠双平面超声相比,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 低分子肝素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玉霞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甲氨喋呤(MTX)用于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refractory ulcerative colitis,RUC)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140例R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均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加予LMWH联合MTX,对照组加予MTX.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凝状态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结束时PLT和D-D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LT和D-D在治疗第2周及治疗结束时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上述时点PLT和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第2周和治疗结束时IL-1、IL-4、CRP及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上述时点IL-1、IL-4、CRP及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转氨酶升高及血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半年内复发率为2.96%(2/70),对照组复发率为12.8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美沙拉嗪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联合MTX用于RUC疗效较单用MTX更优,安全性良好,半年内复发率低.

  • 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顾建华;刘芳;周静;苗恩君;赵朱军

    目的 研究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27例接受结肠镜息肉摘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观察组(发生迟发性出血)和对照组(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纳入基本人口学因素、病理因素及治疗因素作为单因素分析项目,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探讨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 结肠镜息肉摘除术后共发生31例迟发性出血,发生率13.67%(31/227),出血量(18.24±10.04) mL.高龄(≥70岁)、息肉形态(有蒂)、大小(直径≥10 mm)、位置(升结肠)、术中出血量(≥120 mL)及并发高血压病是迟发性出血的高危因素(P=0.026,0.031,0.004,0.000,0.016及0.002).结论 高龄、结肠形态、大小、位置、术中出血量及并发高血压是结肠镜息肉摘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高危因素,术前应积极控制血压,提高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有助于降低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

  • 挂实线术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伟;覃麟

    目的 观察挂实线术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瘘管部分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挂实线术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治疗后肛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0 d肛门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0 d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3% (5/43),对照组为27.91%(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肛门功能失禁发生率为13.95%(6/43),对照组出现肛门功能失禁发生率为23.256%(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6个月复查,对照组肛瘘形成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瘘管部分切开术相比,挂实线术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总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更优,利于保护肛门功能.

  • 不同剂量的0.5%布比卡因用于肛周手术的麻醉应激及耐受性观察

    作者:刘环菊;周秀姣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0.5%布比卡因用于肛周手术的麻醉应激及耐受性.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102例择期肛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0.5%布比卡因2.5 mg、5 mg、7 mg腰麻,比较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效果,记录三组注药前及注药后不同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麻醉恢复时间短于C组(P<0.05).A组注药后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P>0.05);B组给药后2 min、4 min的SBP低于基线值(P<0.05);C组注药后各时点的SBP均低于基线值(P<0.05),其中注药后4 min、6 min的SBP低于A组相应时点(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0.5%布比卡因2.5 mg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麻醉苏醒较快,给药后体征稳定,无严重机体应激表现,其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度高.

  • 多层螺旋CT在外伤性结肠破裂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玉权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早期诊断外伤性结肠破裂的价值.方法 纳入60例疑似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所有患者行MSCT检查,术后将MS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评价MSCT在外伤性结肠破裂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MSCT诊断外伤性结肠破裂发生部位和严重程度的准确性分别为96.67%(58/60)和93.33%(56/60),MSCT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结肠破裂MSCT征象可见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结肠壁增厚水肿及肠系膜损伤等.结论 MSCT用于外伤性结肠破裂诊断有典型征象,对结肠破裂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准确较高.

  • 腹腔镜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杨先铭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CME术,对照组行开腹CME术.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和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2.5%,高于对照组75.00%(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50.00%(P< 0.05).观察组3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为70.00%、47.50%,对照组分别为62.50%、3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开腹CME相比,腹腔镜CME用于右半结肠根治术疗效相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利于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 多层螺旋CT在老年性结肠多发憩室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巴图尔·吐尔地;别克木拉提·马合木提

    结肠憩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即结肠憩室是指结肠黏膜经肠壁肌层缺损处向外形成囊状突出的病理结构,在西方国家中发病率相对较高,而近年来国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这和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习惯的改变密不可分[1].通常情况下,结肠憩室是多发的,很多患者无明显症状,多是由体检发现,而当并发憩室炎时,影像学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关于结肠多发憩室的影像学诊断研究主要为低张力气钡双对比结肠造影及小肠憩室CT诊断,而对于结肠多发憩的多层螺旋CT(muh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该疾病中的应用报道较少[2].本文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经本院肠镜检查并明确诊断为结肠多发憩室的30例老年患者相关资料整理,并对老年性结肠多发憩室MSCT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影像诊断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程度.

    关键词:
  • PPH术后继发直肠口袋征的诊治体会

    作者:林梅;张扬

    随着直肠腔内吻合技术的发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逐渐成为治疗痔及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疗效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随着治疗病例数量的增多,其术后的多种并发症如直肠出血、吻合口狭窄、直肠穿孔、直肠阴道瘘等也逐渐受到关注.直肠口袋征(rectal pocket syndrome,RPS)为PPH术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国内外仅有少量文献进行了报道[1-8].近年来,本院收治PPH术后继发直肠口袋征患者5例,现总结相关诊治体会如下.

    关键词:
  • 多排螺旋CT在无腹膜覆盖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秦燕;陈晓荣;尚建敏;张勇

    病理TNM分期是临床是否给予结肠癌患者化疗的重要依据,临床按照TNM分期标准认为伴有高危因素如ⅡA期(T3N0M0)无腹膜覆盖结肠癌患者应予以辅助化疗,而另有观点认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亦可应用于上述患者,故在此种情况下采用TNM分期尚存在争议,且TNM分期未能较好反映结肠癌ⅡA期患者的预后情况[1].MDCT具有高分辨率和对比度等优点,相较传统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具有显著优势,MDCT可进行无腹膜覆盖结肠癌术前分期,且T分期可作为影响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3].本文运用MDCT影像分期法对无腹膜覆盖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CT分期,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时机选择

    作者:龙涤;张森

    肝脏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转移的主要靶器官,有约25%的CRC患者在确诊时发现合并同时性肝转移(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SLM)[1],SLM相对于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MLM)而言,具有更高的恶性程度和更差的生存预后[2].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仍是目前有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佳方法,故建议符合条件的病人在恰当的时机接受手术治疗.目前SLM的可切除标准在不断调整,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仍存在较多的争议[3].

    关键词: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结肠透析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红荣;危正南;叶艳;张莹;陈从波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结肠透析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行结肠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血尿酸(UA)水平,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并分析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腰膝酸软、恶心呕吐、乏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浮肿及总症状各项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Cr、BUN、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预前,两组SAS、SD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 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助于改善早期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

  • 延续性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ET-1、VEGF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小华;李秀婷;李雪琴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ET-1、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内皮素-1(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ET-1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T-1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管理中的总体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结直肠肛门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2 03 04 05 06
2013 0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