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 결직장항문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西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0491
  • 国内刊号: 45-134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8-116
  • 曾用名: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结直肠肛门外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西
  • 主编: 高枫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不同运动方案肠道准备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方惠敏

    目的 观察结肠镜检查前不同运动方案肠道准备的肠道清洁效果及患者依从性情况.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102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4例.A组行常规肠道准备,B组行常规肠道准备+持续运动方案,C组行常规肠道准备+适量运动方案.比较三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结果 C组肠道清洁度、祛泡效果、患者耐受度及依从性均显著优于A组(P<0.05),C组肠道清洁度显著优于B组(P<0.05).C组不良反应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适量运动方案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有助于提高肠道清洁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IMA分型、Riolan动脉弓是否缺失与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的关系研究

    作者:石汶;喻定刚

    目的 研究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与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分型及Riolan动脉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0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观察组(发生吻合口漏)和对照组(未发生吻合口漏),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参数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探讨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90例患者中,共发生吻合口漏8例,其中6例发生于IMAⅢ型(占75%,均为Riolan动脉弓缺失和高位结扎患者).两组在IMA分型、IMA结扎部位和Riolan动脉弓是否缺失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结果 显示IMAⅢ型和Riolan动脉弓缺失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IMAⅢ型和Riolan动脉弓缺失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IMAⅢ型和Riolan动脉弓缺失患者,建议考虑采用IMA低位结扎方式,或可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辅以外源性维生素D治疗的抗复发作用观察

    作者:杨蓉;杨秀微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辅以外源性维生素D治疗的抗复发作用.方法 纳入80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随访1年,记录两组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中位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Log Rank值=7.140,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和末次随访时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防御素-2(human beta-defensin-2,HBD-2)阴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外源性维生素D用于UC患者有助于降低复发率,这可能与维生素D抑制IL-17和IL-23水平,以及调控HBD-2表达有关.

    关键词: UC 维生素D 复发 HBD-2
  • 清创术联合VSD引流术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胜

    目的 研究清创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术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60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清创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与对照组(行单纯清创术),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创次数、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肛门功能,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清创次数(1.96±0.87)次,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11.39±3.26)d、创面愈合时间(53.12±9.65)d、住院时间(59.87±6.52)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创术联合VSD引流术与单纯清创术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均不影响患者肛门功能,在改善预后方面效果相当,但前者可明显缩短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清创次数,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有一定应用价值.

  • 后侧切保留齿线术对陈旧性肛裂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立;倪秀茹;徐晨龙;田泽阳

    目的 研究后侧切保留齿线术对陈旧性肛裂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7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后侧切保留齿线术,对照组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Wexner肛门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疼痛和便血严重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w和4w时Wexner肛门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半年时肛门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后侧切保留齿线术与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均能获得满意的肛裂治疗效果,但前者术后疼痛和便血轻,有助于促进肛门功能的早期恢复.

  • 瑞巴派特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洪光

    目的 研究瑞巴派特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瑞巴派特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预后转归及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治疗1 w和治疗结束隔日,观察组高切变率全血粘度、低切变率全血粘度及D-二聚体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 0.05);观察组IL-8、TNF-α及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巴派特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UC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 近端瘘管“V”型切开加远端瘘管潜行清创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

    作者:赵高伦

    目的 探讨近端瘘管切除内口“V”型切开加远端瘘管潜行清创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近端瘘管切除内口“V”型切开加远端瘘管潜行清创引流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排便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排便疼痛轻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复杂性肛瘘患者采取近端瘘管切除内口“V”型切开加远端瘘管潜行清创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保护肛门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 SSILS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或上段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浩林;魏贤;何家杰

    目的 比较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手术(suprapubic 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SILS)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或上段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乙状结肠或上段直肠癌患者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SSILS,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总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期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与3年总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总切口长度与住院时间分别为(4.82±1.10) cm、(8.43±2.2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98%、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SSILS治疗乙状结肠癌或上段直肠癌具有较高安全性与良好肿瘤学疗效,与常规腹腔镜根治术相当,前者总切口长度减小、住院时间缩短,令患者获益更多.

  • 经直肠超声三维成像诊断肛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李岗;闫娟;郭瑛

    目的 研究经直肠超声三维成像(3D-TRUS)用于诊断单纯型肛周脓肿、肛瘘、复合型肛周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手术干预的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D-TRUS检查,与手术结果比较,分析3D-TRUS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手术证实,单纯型肛周脓肿49例,肛瘘13例,复合型肛周脓肿8例,3D-TRUS诊断单纯性肛周脓肿、肛瘘及复合型肛周脓肿分别为48例、14例及8例,与手术结果一致性高(Kappa值=0.787).3D-TRUS技术在诊断单纯型肛周脓肿、复合型肛周脓肿及肛瘘三种肛周感染性疾病的敏感度差异显著(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性肛周脓肿、复合型肛周脓肿及肛瘘的超声回声特点差异显著(P<0.05).经ROC分析显示,3D-TRUS诊断单纯性肛周脓肿、肛瘘及复合型肛周脓肿具有较高应用价值(AUC=0.813、0.823、0.819).结论 3D-TRUS用于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预扩容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姚喆;邓挚玺;张晓峰;廖华山

    目的 研究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用于麻醉诱导前预扩容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7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予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预扩容,对照组给予聚明胶肽预扩容.比较两组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两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及术后复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及每搏输出量(SV)在麻醉前30 min(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麻醉诱导后10 min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变化(均P> 0.05),对照组各指标水平在各时间点波动显著(P<0.05).观察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麻醉诱导前预扩容有助于术中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低血压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且不影响麻醉效果.

  • CT与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吴强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术前行MRI和CT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基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直肠癌的检出率,以及MRI和CT在术前T及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MRI对直肠癌诊断符合率为100% (65/65),CT对直肠癌诊断符合率为95.38 (6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分期方面,CT检查的Kappa=0.892、P=0.000,MRI检查的Kappa=0.979、P=0.000;在N分期方面,CT检查的Kappa=0.269、P=0.002,MRI检查的Kappa=0.907、P=0.000.结论 CT与MRI在对于直肠癌的检查率均较高且两者相当,两者在术前T分期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MRI在术前N分期诊断方面相比于CT具有显著的优势.

  • 粪便miRNA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韦皓棠;陈利生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粪便中miRNA的表达情况,评价粪便miRN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并手术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粪便标本、术中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同时收集2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粪便作为对照组.分别提取所有组织及粪便中的RNA,用RT-PCR检测各标本中10个miRNA (miRNA 17、miRNA18a、miRNA21、miRNA31、miRNA92a、miRNA96、miRNA143、miRNA181b、miRNA221、miRNA222)的表达量,选出CRC组织与癌旁组织、CRC患者及健康人群中表达存在差异的miRNA,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miRN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癌组织中的miRNA-17、miRNA-21、miRNA-31、miRNA-92a、miRNA-96、miRNA-221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miRNA-143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miRNA-21、miRNA-31、miRNA-92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5),miRNA-143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miRNA-21 +miRNA-143二者联合对结直肠癌的AUC为0.998,敏感度为0.975,特异度为0.953.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之间、CRC患者与健康体检人群之间均检测到miRNA-21、miRNA-31、miRNA-92a、miRNA-143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miRNA-21 +miRNA-143二者联合对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环形切除联合肛缘皮桥弧状切除缝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翔;薛昶

    目的 观察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环形切除联合肛缘皮桥弧状切除缝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A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B组行痔上黏膜吻合器钉合术,C组行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环形切除联合肛缘皮桥弧状切除缝合术.比较三组治疗疗效、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三组手术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A、B两组(P<0.05).B、C两组患者术后1d、3d及1 w时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和A组(均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三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环形切除联合肛缘皮桥弧状切除缝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 PPI联合FOLFOX方案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金万;宫玉霞;范治军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联合FOLFOX方案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86例Ⅱ、Ⅲ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于术后4w内应用PPI联合FOLFOX方案,对照组仅应FOLFOX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癌患者的V-ATPase表达,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年、3年、5年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V-ATPase阳性率分别为67.44%、74.42%(P> 0.05).观察组2年、3年、5年DFS率分别为76.74%、65.12%、55.81%,对照组为58.14%、48.84%、3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期患者的2年DFS率为78.26%,高于对照组(P<0.05),V-ATPase阳性患者的2年、3年DFS率分别为75.86%、65.5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Ⅱ期患者DFS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PI联合FOLFOX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Ⅲ期结肠癌及V-ATPases阳性患者根治术后的DFS,使患者远期获益.

  • ZNF281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辉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281 (ZNF281)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于本院就诊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以及淋巴结中的ZNF28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ZNF281蛋白高表达患者有74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高表达30例,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41例,癌组织以及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程度相比于正常组织明显要高(P< 0.05).远处转移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中ZNF281蛋白表达情况明显高于非远处转移患者(P<0.05).结论 ZNF281蛋白表达和结直肠癌密切相关,表达越高,预示患者病情越重,尤其是出现远处转移患者,ZNF28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 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东平;葛骖;周庚仁;黄建伟;陈曦;陆文强;高书荣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在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行DG-HAL术,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排便排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术后1d、3d及7d时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G-HAL治疗混合痔疗效可靠,能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内镜下黏膜切除、剥离术治疗直肠早期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王明贵;高金海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剥离术治疗直肠早期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 将本院8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切除术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剥离术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每组各43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整块切除率、组织治愈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切除术组手术时间短于剥离术组,创面直径小于剥离术组(P<0.05).剥离术组整块切除率、组织治愈性切除率及病灶≥20 mm的整块切除率、组织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切除术组(P<0.05).两组病灶< 20 mm的整块切除率、组织治愈性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剥离术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位置与手术时间是发生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灶<20 mm的直肠早期癌,内镜下黏膜切除、剥离术治疗效果均较好,但前者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于病灶≥20 mm的直肠早期癌,内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更好,其并发症发生率与病变位置、手术时间有关.

  • 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史乃民;李勇;吕树振;吕翠翠

    目的 研究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基本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进入随访,记录两组3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失访1例,复发3例,共死亡5例,3年总生存率为88.24%,无事件生存率85.29%.对照组失访2例,复发9例,共死亡8例,3年总生存率81.82%,无事件生存率为66.67%,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侧中间入路较常规中间入路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有助于提升术后3年无事件生存率,前者手术时间更短且有利于彻底清扫第253组淋巴结.

  • 直肠癌黏膜下浸润癌与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理特征比较

    作者:王霞

    目的 比较直肠癌黏膜下浸润癌与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集的直肠肿瘤性病变黏膜活检标本240例资料,经病理确诊为浸润性腺癌标本161例(观察组)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标本79例(对照组),对比两组HE染色处理后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可见黏膜肌结构的标本占比分别为39.1%(63/161)、31.6%(2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可见黏膜肌且未穿过黏膜肌层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常腺体结构,包括筛状结构腺体、锐角形腺体及腺性结构消失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腺体分支出芽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黏膜间质病理化改变特征,观察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黏膜间质病理化改变特征,其中观察组标本间质纤维化、厚壁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直肠肿瘤性病变标本中出现的腺体呈筛状结构变化、黏膜间质纤维化等特征,对于鉴别直肠癌黏膜下浸润癌与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MSCT诊断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环周切缘状态的价值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管升留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hi-slice spiral CT,MSCT)预测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环周切缘状态的临床意义,并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2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证实直肠癌,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MSCT扫描,判断患者直肠系膜浸润程度与环周切缘状态,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并探究其判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参照,MSCT预测直肠系膜浸润的符合率为94.57%(87/92),MSCT测量环周切缘状态的符合率为95.65%(88/92),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SCT预测直肠系膜浸润、环周切缘状态均与患者肿瘤直径、T分期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有关(均P< 0.05).结论 MSCT预测直肠系膜浸润、环周切缘状态价值较高,且其判断结果其与患者肿瘤直径、T分期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

  • 利尿后延迟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直肠癌盆腔局部复发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强

    目的 观察利尿后延迟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直肠癌盆腔局部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术后复查的患者54例,均予以CT扫描与PET发射扫描,且扫描前予以插入导尿管、注射1500 mL的0.9%氯化钠溶液、口服葡萄糖20 min后推注速尿等进行膀胱准备,采用CT图像重建及PET图像重建并用CT图像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分析患者的CT及PET/CT融合图,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18F-FDG PET/CT与CT诊断直肠癌术后盆腔局部复发的准确率.结果 54例患者病理结果证实共49例发生盆腔局部复发,复发率90.74%.利尿后延迟18F-FDG PET/CT与CT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00%、28.57%与96.08%、91.43%,无明显差异(P>0.05).利尿后延迟18F-FDG PET/CT诊断直肠癌盆腔局部复发的敏感性、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6.30%、100.00%,均显著高于CT(均P<0.05).结论 利尿后延迟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直肠癌盆腔局部复发具有较高准确率,效果优于传统强化CT,值得推广应用.

  • GI-pill检测支持的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旋转盲肠与直肠吻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永兵;孙万驹;张根福;李刚;徐斌;郑君华;庄杨

    目的 评价GI-pill消化道压力检测支持的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后旋转盲肠与直肠吻合术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择需行结肠次全切除手术的慢传输型便秘病例31例,以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盲肠或升结肠外旋180°后与直肠中段吻合,充分游离残端后固定系膜确保血管不发生扭曲卡压;术前和术后半年GI-pill智能胶囊结合结肠运输试验评价慢传输型便秘的程度,并分析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半年复查GI-pill检测显示胶囊在体时间从(128.81±25.84)h缩短为(25.35±7.91)h,平均收缩压从(8.73±1.58) kPa提高到(12.82±2.15) kPa,生理响应比32.19%提高到56.23%,结肠运输试验耗时从(145.25±13.92)h缩短为(24.57±4.83)h,上述指标在手术前后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患者总体排便情况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术后腹泻和肠梗阻发生.结论 GI-pill消化道压力检测可较好评价慢传输型便秘程度及疗效;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术中升盲肠残端向外侧旋转,再与直肠吻合降低了吻合张力和卡压小肠引起术后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的潜在风险,该术式的改进将令患者获益更多.

  • 结肠水疗与常规灌肠在混合痔TST术前肠道准备效果对比

    作者:孟繁会

    目的 比较混合痔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术前结肠水疗与常规灌肠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择期TST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灌肠组组及肠道水疗组,每组各70例.常规灌肠组应用温生理盐水500~1000 mL,于术前晚7:00~8:00之间和术晨6:30~7:00之间各清洁灌肠4~5次和2~3次;结肠水疗组采用CL300型结肠水疗仪,于术前下午反复灌洗10~15次.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术中观察肠道清洁程度(术者反馈)、处理后腹胀程度(患者自评).结果 常规灌肠组平均操作时间为(95.31±12.89) min,结肠水疗组为(40.05±5.38) a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灌肠组肠道清洁总有效度为100.00% (70/70),结肠水疗组为60.00% (42/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道清洁程度总体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重度、中度及轻度腹胀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腹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混合痔TST术前肠道准备中,结肠水疗较常规灌肠相比更为简便、省时、安全、舒适,清洁更彻底.

  • 藏线缝合修补术治疗中低位直肠阴道瘘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李一兵;邢国良;郭文涛;方丹琴;陈小岚

    目的 观察现代中医外科新术式藏线缝合修补术在中低位直肠阴道瘘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深圳市福田区肛肠专科医院采用藏线缝合修补术治疗28例中低位直肠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会阴术口外观满意度.结果 在28例患者中,手术时间为(40.00±7.32)min,术后均无需使用止痛药,切口愈合时间(13.40±2.06)d,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会阴术口外观满意度(9.46±0.74)分.28例术后均痊愈,手术一期成功率100%,术后随访2~26个月,症状均有好转,复发4例,手术远期成功率78.57%.结论 藏线缝合修补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愈合快,症状改善明显,创口小,会阴外形无改变,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针对中低位直肠阴道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cT4bN0M0及cT4bN1~2M0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miR-141、TSGF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阳;刘文;刘念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cT4bN0M0及cT4bN1~2M0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miR-14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r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结肠癌cT4bN0M0及cT拈N1~2M0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1),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前进行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治疗情况,两组KPS (Kamofsky,KPS)评分以及三组miR-141、TISGF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率(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P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KP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根治性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iR-141、TSG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及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治疗后miR-141、TSGF水平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肠癌cT4bN0M0及cT4bN1~2M0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较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降低miR-141及TSGF表达水平.

  • 外泌体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与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吉秋;张森

    1 引 言外泌体是由细胞内多囊泡体与胞膜通过“内吞-融合-外排”等过程向胞外分泌的直径30~100 nm的双层膜结构囊泡,携带有蛋白成分、细胞因子、脂质、核酸等物质,几乎所有细胞都可以释放[1].经典理论认为,细胞间的通讯交流主要通过三种方式[2]:(1)细胞来源的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关受体相结合从而实现相互通讯;(2)邻近的细胞之间直接通过细胞膜接触的方式进行相互通讯;(3)邻近的细胞之间通过信号通道进行相互通讯.近年来,外泌体也被证实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的过程,作为一种能够介导肿瘤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载体,外泌体还是参与构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成员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3].

    关键词:
  •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马辉;韦瑞丽;班翠珍;李丽;梁珠明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个案管理护理.所有对象持续随访至患者出院后6个月,分别于出院时、出院1月、3月、6月时采用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测评照顾者心理韧性,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测评照顾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CD-RISC评分、ZBI评分、LSIA评分明显升高,对照组出院后CD-RISC评分明显下降,ZBI评分明显升高,LSIA评分先下降后上升,自身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出院1月、3月、6月时CD-RIS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Z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SI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这有助于减轻其照顾负荷,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 盆底肌锻炼在肛肠良性疾病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作者:刁素娟;宋福乃;汪文娟;杨美玲

    目的 探讨盆底肌锻炼对肛肠良性疾病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肛肠良性疾病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术后采用常护理,观察组术后进行盆底肌锻炼干预,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情况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d、第2d急性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d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行排尿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膀胱残留尿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两组护理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 w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肛肠良性疾病患者术后实施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降低术后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改善患者SF-36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快速康复护理措施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作者:饶雷平;周龙翔;赵登秋

    目的 探讨直肠癌保肛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行保肛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观察两组术后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为(45.62±10.31)h、(67.45±19.27)h,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42±3.6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91±4.22)d;住院费用为(3.52士0.93)万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6±1.3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可减少胃肠道不适症状.

  • 手术室联合干预对TST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俊辰;郑霞;俞美定

    目的 总结对混合痔患者提供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2例混合痔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TST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院内一般术期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重点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总结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估患者疾病恢复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观察组发生率为8.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恢复显效率为80.56% (29例),优于对照组55.56% (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排便习惯、身心舒适度、心理情绪、运动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混合痔接受TST手术治疗患者提供手术室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更快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改良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报告

    作者:乔东红;段宏岩

    目的 总结改良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以2010年3月至2016年9月于北京市肛肠医院外三病区收治的64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为例,患者均采用改良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治疗.在围术期,在做好术前、术后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改进护理方法,包括术前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术毕立即使用弹力腹带、术后早期禁止下地活动、严格控制卧床体位、指导患者床上翻身的方法及翻身活动的注意事项、严格控制饮食和排便、出院后护士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并督促患者按时复查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64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执行(发生于开展该项手术治疗早期),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伤口周围张力性水泡、2例出血、1例伤口部分裂开),经换药后二期愈合,伤口二期愈合.余58例在原常规护理基础上,改进了部分护理方法,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64例患者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 经过规范、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够减少改良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术后伤口周围张力性水泡、出血、裂开等并发症发生.

  • 品管圈活动用于血液透析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体会

    作者:邓凤平

    目的 研究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血液透析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6年2月68例血液透析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QCC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比较两组1 w平均排便次数、每次排便平均时间、大便情况积分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1 w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便情况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中躯体症状、挫折得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增加血液透析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及排便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结直肠肛门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2 03 04 05 06
2013 0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