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tomatology 림상구강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1634
  • 国内刊号: 42-11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卫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碘仿甲硝唑糊剂治疗干槽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盛军

    目的:观察碘仿甲硝唑糊剂治疗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干槽症牙槽窝清创基础上,牙槽窝填入碘仿甲硝唑糊剂40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以明胶海绵填塞清创后的牙槽窝,术后均口服抗生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5.0%,对照组有效率75.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碘仿甲硝唑糊剂用于干槽症治疗是较为理想的药物.

  •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甘红;孙菲;张富强

    目的:了解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PLS)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并调查一例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病例,进行家谱分析,对其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以严重牙周组织破坏及掌跖、膝盖、肘部等部位皮肤过度角化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年龄早,终可导致全口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改善PLS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 Forsus与口外弓矫治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Ⅱ1错(牙合)的比较研究

    作者:潘爽;张勇;郭新星;张瑾

    目的:评估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非拔牙矫治中Forsus联合固定矫治器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名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Ⅱ1错耠不拔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配合Forsus或口外弓、颌间Ⅱ类牵引进行治疗,选择21例作为生长发育对照组.对矫治前(T1期)和治疗后(T2期)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T1期3组病例各项测量值差异,以及组间治疗前后各测量值的差值,并对两治疗组间矫治疗程进行t检验.结果:Forsus组ANB、Wits值减小明显,上下颌骨长度差值增大显著.两治疗组下颌骨向前生长明显,Co-Go增加;两组病例均出现上前牙舌倾、伸长,下前牙唇倾,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口外弓组更明显.Forsus组疗程明显短于口外弓组.结论:对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Forsus矫治器可成为代替口外弓、Ⅱ类牵引有效的治疗方法.

  • 前牙区微种植体支抗改善露龈笑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燕;刘奕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改善露龈笑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安氏Ⅱ类错(牙合)、露龈微笑病例20例,前牙区配合微种植体支抗进行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的各项测量指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上齿槽缘点到X轴距离减小(P<0.01),到Y轴的距离减小(P <0.05),上颌切牙内收及压低的程度显著(P <0.01),深覆(牙合)程度显著改善.结论:前牙区微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可获得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能有效改善上颌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的露龈微笑.

  • 牙周炎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其作用方式

    作者:刘雪;刘伟伟

    近年来研究表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因子网络有密切关系.为了能对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细胞因子在牙周炎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片段弓技术用于前牙外伤再植后固定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高云;黎慧彤;谢永志;史天山

    目的:探讨方丝片段弓技术在再植牙固定中的作用.方法:用方丝片段弓技术代替传统牙弓夹板治疗外伤脱位牙再植术后的固定.结果:方丝片段弓技术用于外伤牙脱位再植术后的固定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方丝片段弓技术对再植牙固定优于牙弓夹板固定术.

  • 单侧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的体会

    作者:邢国芳;焦婷;孙健;张富强

    目的:总结单侧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的体会.方法:50例因上颌骨肿瘤行单侧上颌骨切除病例,于术后3~6月进行中空式传统硬质树脂阻塞器修复.结果: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发音清晰,鼻音明显减轻,进食时鼻漏明显改善,手术侧塌陷改善,恢复正常面部外形,赝复体的固位和稳定性良好.结论:赝复体能明显改善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咀嚼、发音等功能.

  • 15例眶上壁骨折的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刘志良;祝为桥

    目的:探讨眶上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5例眶上壁骨折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眶上区瘢痕、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移位的构成分别为86.7%、66.7%和53.3%;脑脊液漏和视力减失构成分别为26.7%和33.3%.无移位骨折及症状轻的移位骨折采取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的移位骨折采取经颅或经眶复位骨折片,修复脑膜的手术.结论:眶上区瘢痕、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移位是眶上壁骨折的常见临床表现;骨折片移位的程度和临床表现是眶上壁骨折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 眶上壁 骨折
  • 牙龈无色素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虹;陈甦;曲延刚

    目的:分析牙龈无色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该病在口腔黏膜发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报道1例牙龈原发性无色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镜下瘤组织呈小结节状,可见梭形细胞区及大部分为小圆形细胞弥漫分布区,并见有腺泡样结构,组织形态多样化.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表达HMB45、S-100、Vimentin、CK,而LCA、CD20、CD79α、Act、Myg、EMA均为阴性.结果:口腔黏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黑色素瘤,尤其是无色素恶性黑色素瘤更是罕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具有易复发、易转移、预后差的特点,病理表现形态复杂多样,临床与病理均要与口腔低分化癌、淋巴瘤、软组织肉瘤等鉴别,预后不良.

  • (牙合)垫对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口颌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倩;于世宾;何惠明;王晓瑞

    目的:研究耠垫对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口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牙合)垫恢复10例牙齿重度磨耗患者的垂直距离,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咬合平衡性、咬肌及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颌位及(牙合)的稳定性以及边缘运动的平滑度及对称性的变化.结果:①咬合平衡性、颌位及(牙合)的稳定性以及边缘运动轨迹的平滑度及对称性在治疗后呈逐渐改善趋势,治疗6个月后80%的患者恢复正常;②治疗后各组的息止位肌电幅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正中颌位紧咬时肌电幅值在治疗后3个月组和6个月组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通过6个月的治疗和观察,(牙合)垫对重度磨耗患者的口颌功能的影响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 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对上颌切牙牙根外吸收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杨一可;彭友俭

    目的:评价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在正畸治疗中对牙根外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矫治结束的固定正畸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36例采用自锁托槽,36例采用传统托槽.对不同托槽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根据正畸治疗前后全颌曲面断层片和记存模型,测量计算出不同托槽的牙根外吸收量,进一步以牙根外吸收量为因变量,对临床相关因素包括托槽的类别、疗程、性别、减数与否、年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间的疗程、性别、减数与否、年龄的临床统计资料,其两组间分布无差异;治疗疗程对牙根外吸收的影响有显著意义,自锁托槽在对牙根外吸收的影响方面与传统托槽相比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6).结论:无论是自锁托槽还是传统托槽,均可造成切牙根外吸收,治疗疗程对牙根外吸收的影响有显著意义,自锁托槽对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外吸收的影响与传统托槽相比,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

  • 双源CT在颌面部肿瘤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照中;刘学;张恒;李焱;王杨;孙辉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在颌面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例颌面部肿瘤病人通过双源CT检查,将数据发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结果,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中所见肿瘤部位与周围神经、血管、软组织及硬组织关系均与双源CT检查结果一致.结论:双源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的特点,在工作站上三维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从不同角度观察肿瘤与周边血管、神经、软组织及硬组织的关系,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准确信息.

  • 冷光美白结合微磨损技术治疗氟斑牙疗效初探

    作者:郑幼洋;张加理;杨岚;陈奔;孙伟莲

    目的:观察并评估冷光美白结合微磨损技术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中度氟斑牙分别采用:A组单纯Beyond冷光美白治疗(5例);B组Beyond祛氟剂处理结合冷光美白(10例);C组酸蚀、微量打磨着色部位后冷光美白(13例).观察美白效果与牙敏感情况.结果:临床美白效果C组>B组>A组(P<0.05),总有效率96.4%.牙敏感发生率C组>B组>A组(P>0.05).结论:Beyond冷光美白技术联合应用微磨损技术,在中度氟斑牙的美白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和根管封闭剂根尖微渗漏的研究

    作者:彭澜;陈建钢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和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选择150颗近期拔除的单根管牙,选取140颗分为A、B、C、D4组(每组35颗),其它10颗随机分为E组:阳性对照组(n=5)和F组;阴性对照组(n=5),采用手用Pro-taper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分别采用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加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A组)、AH plus 根管封闭剂加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B组)、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加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技术(C组)、AH plus根管封闭剂加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技术(D组)进行根管充填,采用染料渗透法检测根尖微渗漏,对染料渗透的长度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和B组、A组和C组、C组和D组的染料渗透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D组的染料渗透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术的根尖封闭效果好于冷侧压充填术,AH-plus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性能好于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

  • 改良CAD/CAM全瓷嵌体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恒;杨旭;周婷婷;刘学;刘荫;邓燕

    目的:比较传统法和改良法制作CAD/CAM氧化锆基底全瓷嵌体发生微渗漏的差异.方法:离体磨牙30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按Ⅱ类洞制备箱状洞型,实验组洞缘预备短斜面并于相应部位制作氧化锆边缘,对照组洞缘不预备短斜面,边缘用饰瓷封闭.两组样本进行疲劳循环和冷热循环试验,染色法检测微渗漏情况.结果:实验组嵌体边缘微渗漏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改良法制作CAD/CAM全瓷嵌体能有效减少边缘微渗漏.

  • 牙周炎与胎鼠生长受限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宗蕊;林垚;台保军;江汉;杜民权

    目的:在建立大鼠牙周炎及大鼠怀孕模型基础上,研究牙周炎与生长受限胎鼠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11只雌性SD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丝线结扎制作牙周炎动物模型,7只雌性SD大鼠作对照组,2周后将雌鼠与雄鼠合笼建立大鼠怀孕模型.分娩前处死孕鼠,收集孕鼠心脏血、胎鼠,测量胎鼠体重、顶臀长度,ELISA方法检测孕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牙周炎组中胎鼠生长受限的发生率为8.3%,显著高于对照组胎鼠生长受限的发生率.牙周炎组生长受限胎鼠的孕鼠TNF-α血清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孕鼠血清浓度(P<0.05).结论:牙周炎是胎鼠生长受限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与牙周局部感染引起血液中TNF-a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 CT三维重建下探讨BSSRO术舌侧水截骨线与骨劈开效果的关系

    作者:李欣欣;华泽权;王燕;李树华;张斌;张力;鲍海宏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来探讨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舌侧水平截骨线与骨劈开效果的关系,为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舌侧水平截骨位置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7例双侧下颌骨前突患者(34例),经过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术后应用三维重建观测水平截骨线及劈开效果.结果:只有10.87%的劈开结果理想(符合Hunsuck描述),54.35%的劈开效果较理想,32.61%的穿过了下颌管,4.35%穿过了其它部位.劈开的效果直接受水平截骨位置的影响(P<0.01).结论:三维CT在评价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效果方面是有效的工具,为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选择舌侧水平截骨线位置提供重要数据,并能降低不良劈开的发生率.

  • 应用数码显微镜评价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治疗萎缩性舌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敬慈;周永梅;沈雪敏;吴岚;王宇峰;唐国瑶

    目的:应用数码显微镜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辅助治疗萎缩性舌炎的疗效.方法:39例维生素B12缺乏的萎缩性舌炎患者,随机进入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采用数码显微镜,检测患者初次就诊及第7、14d复诊时舌乳头形态,同时记录舌痛、味觉改变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在初诊及两次复诊时上述3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第7d复诊,治疗组患者总体舌黏膜萎缩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舌痛存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第14d复诊,两组治疗效果趋于一致.结论:rbFGF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舌乳头生长并缩短疼痛时间.

  • 尖牙受力后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变化

    作者:董敏;许潾于;林晨欢;卢友光

    目的:通过分析上颌尖牙受不同作用力后龈沟液(GCF)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间接了解牙齿受机械力作用后牙周组织改建的生化反应过程.方法:选择28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分别对其右侧上颌尖牙施加50 g、100 g、150 g、250 g的远中移动初始力,左侧上颌尖牙不加力为对照组.分别在加力前、加力后24h、48 h、72 h、7d、14 d、21 d和28 d时收集尖牙近、远中龈沟内GCF,并检测ALP含量.结果:不同时间点、不同力值下GCF中ALP水平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而牙齿近远中侧GCF中ALP水平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CF中ALP的水平与正畸力大小及力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GCF中ALP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分析临床正畸加力大小是否合适的参考指标之一.

  • 绝经期雌鼠舌背黏膜CK10、CK13表达的研究

    作者:高雨;杨路

    目的:研究绝经期雌鼠舌背黏膜细胞角蛋白(CK)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检测15只去卵巢大鼠和15只正常大鼠舌背黏膜中细胞角蛋白的表达部位和表达强度.结果:CK10与CK13在正常组与去卵巢组大鼠舌背黏膜基底上层都有表达,但在去卵巢组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K10与CK13的表达上调与雌鼠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 MDCT对青少年上颌窦与上颌第一磨牙解剖关系及牙移动标准值的探讨

    作者:梁海;张晓蕾;苗琪

    目的:观察不同解剖类型的上颌第一磨牙在不同力值作用下倾斜角度的变化,初步探讨上颌第一磨牙与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关系在正畸研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多排螺旋CT对62例患者正畸前上颌骨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依据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的解剖关系分为嵌顿组和非嵌顿组.根据CT图像测量上颌第一磨牙长轴与正中轴的角度,所有病例正畸过程中对上颌第一磨牙施加恒定力值,正畸治疗结束后再次对患者上颌骨进行扫描重建及角度测量,计算前、后角度之差即为倾斜角度,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数据倾斜角度的关系.结果:嵌顿组倾斜角度明显大于非嵌顿组.结论: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矫正施力设计可根据多排螺旋CT的扫描结果作为参考,嵌顿型加力或力值调整应比非嵌顿型保守.

  • OSCC中ER-α、RAR-β、MGMT及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万林;刘春利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ER-α、RAR-β、MGMT及P16INK4a启动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20例病理确诊为OSCC的组织切片,经酶消化法提取组织DNA后双硫法检测ER-α、RAR-β、MGMT及P16INK4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比较分析4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20例中,P16INK4a、MGMT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均为10%,RAR-β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40%,ER-α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55%,两株OSCC细胞系中,ER-α、RAR-β启动子均出现甲基化,而MGMT及P16INK4a启动子均未见甲基化.结论:RAR-β、ER-α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较P16INK4a、MGMTg更为常见,提示前两者可能在OSCC的发生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 三维固定式托槽的研制及性能测试

    作者:东红岗;周洪;赵信义;张莹;文星;李倩;曹征旺

    目的:探讨三维固定式托槽结合超强纤维树脂夹板对松动牙三维方向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三维固定式托槽结合超强纤维树脂夹板、方丝弓托槽片段弓及超强纤维树脂夹板技术进行单颌固定,记录牙齿三维方向位移情况.结果:在牙齿三维调控方向方面,三维固定式托槽结合超强纤维树脂夹板组与超强纤维树脂夹板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方丝弓托槽片段弓夹板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维固定式托槽对超强纤维树脂夹板在三维方向形成”锁扣”:实现了对松动牙三维方向的有效控制.

  • 烧结温度对氧化锆/饰面瓷剪切强度的影响

    作者:龚晴昕;苏晓晖;黎松龄;韦赞军

    目的: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氧化锆/饰面瓷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将70个氧化锆试件按饰面瓷烧结温度的不同随机分为7组.采用平行界面剪切实验测定各组的氧化锆/饰面瓷结合强度.结果:7组间氧化锆/饰面瓷剪切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烧结温度860℃组及低烧结温度800℃组,与标准组830℃组相比较剪切强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810℃、820℃、840℃、850℃组,与标准组830℃组相比较剪切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饰面瓷的烧结温度对氧化锆/饰面瓷的剪切强度产生影响,过高或过低的烧结温度会降低氧化锆饰面瓷试件的剪切强度.

  • 光固化自酸蚀粘结剂引起过敏反应1例

    作者:孙继军;王爱芹

    光固化自酸蚀粘结剂常用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和牙根面脱敏治疗.作者曾接诊1例因使用光固化自酸蚀粘结剂引起过敏反应病例,报告如下:患儿,女,4周岁,因右下第一乳磨牙牙龈肿胀2d就诊.诊断为根尖周炎,根管治疗后,牙体以聚羧酸粘固粉垫底,光固化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修复.

临床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