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신경질병여정신위생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574
  • 国内刊号: 23-147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35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崔德华 吴中学 贾建平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心电图异常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桂玲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异常的疗效.方法 对60例应用抗精神病药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应用能量合剂+10%氯化钾治疗,并在治疗后14 d、28 d分别进行血清钾、镁的测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钾、镁都有明显升高,心电图改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能有效改善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心电图异常.

  • 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分裂症患者MMPI结果对照分析

    作者:宋建成;吉中孚;徐宏平;刘双臣

    目的 探讨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分裂症患者MMPI结果的特征.方法 在我院2004年~2005年鉴定中的刑事案例中,分成分裂症组34例和未见精神病性症状组30例,并设罪犯对照组和正常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完成MMPI,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四组的MMPI结果彼此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伴有危害行为的分裂症患者的MMPI结果具有特征性.

  • 大鼠脑出血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实验研究

    作者:李霞;武静;刘杰;相守武;路华;贺燕

    目的 探讨在脑出血的病理过程中大量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血管活性肽-内皮素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脑出血周围脑组织缺血损害的病理学意义.方法 实验动物为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脑出血组24只,用大鼠自体静脉血制造脑出血模型;对照组23只.分别于脑出血后4 h,8h,12 h,24 h,72 h,及7 d取血,进行选定指标的外周血测定.按照上述时间对于不同实验组动物的外周血进行血清内皮素测定.取8 h的血清测定值,两组测定值比较.所有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应用专用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在脑出血的6个时间中,4项实验指标均呈现渐升渐降的变化特征,且都在8h血样中达到高峰值,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内皮素在脑出血的早期8 h呈现高峰值,提示我们脑出血后脑内ET过度表达可能是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和继发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ET也可以作为估计预后的一种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与PAI-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白启福;张祖平;刘爱民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s)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的变化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为实验组,110名性别、年龄和种族等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无脑卒中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tHcys.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血浆中PAI-1含量.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tHcy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AI-1的平均血浆浓度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15.5±10.21)ng/ml和(38.2±5.53)ng/ml,P<0.01.结论 血浆tHcys和PAI-1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血浆tHcys和PAI-1的检测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观察和愈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 精神症状增补

    作者:喻东山

    临床上经常遇到奇奇怪怪的精神症状,无法按已有精神症状归类,迫使我们增加新精神症状名词;精神病症状学中的一些症状学名词解释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需要补充.只有这样不断增补,精神病症状学才得以不断完善.

  • 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平周;陈幼然;张强;刘少文

    目的 分析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各38例进行对照分析,使用维思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早,起病隐袭,病程迁延,以阴性症状为主,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差,Y-BOCS、HAMD、HAMA等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差.

  • 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

    作者:岳欣;韦玫;李宏翰

    青少年上网成瘾具有多种严重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外部激发因素和内部心理机制分析青少年为何迷恋网络.

  • 舒必利合并氟西汀治疗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

    作者:童建明;杨正春

    目的 探讨舒必利合并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发病期时伴有抑郁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 72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属于首发或复发病例,具有精神运动性抑制现象,或紧张恐惧、情绪低落等抑郁体验,BPRS评分≥40分,HAMD评分≥24分,且符合舒必利为主要药物治疗指征的门诊患者,在常规使用舒必利基础上随机分为加用氟西汀(20)mg/d和未加用氟西汀进行分组治疗.结果 两组在使用舒必利[(728.6±159.7)mg和(776.8±228.5)mg]及合并小剂量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帮助睡眠的基础上,联用组(合并氟西汀20 mg/d)6周时较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显效率(95.2%和70%,经Ridit分析,u=2.15>1.96,P<0.05),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恶化病例.通过BPRS和HAMD量表评分也显示不论是精神症状,还是抑郁症状都在治疗2~4周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0.01).不良反应中两组基本相似,但联用组心慌不安却显著减少(P<0.05).结论 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发病期若早期使用抗抑郁药后,不论是精神症状,还是抑郁症状都较未加用氟西汀组改善更为明显,并能更快恢复家庭或社会功能.

  • 脑器质性精神病智力状况及与脑CT异常的关系

    作者:蒋昕;郑华胜;翁赛峥;陈明森;郑润君

    目的 探讨脑器质性精神病智力状况与其脑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螺旋CT机,对先后住院的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72例,进行各脑区不同层面扫描,尤其观察第4、5、6层的变化,同时临床采用MMSE量表(简易智力筛查量表)进行评分.并与72例慢性分裂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72例中,脑腔梗32例占44.4%,透明膈变异20例占27.7%,高血压、糖尿病24例,占33.3%与临床MMSE量表分进行比较具有显著相关性,r=6.11.两组病人MMSE得分比较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回忆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对照组(慢性分裂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受教育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智力状况与脑血管及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尤其对脑血管性痴呆与脑变性更为严重的智力损伤患者,与慢性分裂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加强脑器质精神病智力测验、治疗与康复措施至关重要.

  • 改革开放进程中昆明市小水井村苗族人心理现状调查

    作者:阮冶;高长青;姚坚;李小龙

    目的 了解改革开放进程中昆明市大的苗族聚居村一小水井村苗族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寻求合理防御机制.方法 田野调查、问卷法.随机抽取昆明市富民县大营镇束刻办事处小水井村15~60岁苗族居民49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LES)的调查评定,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小水井村苗族除阴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低于全国常模组外,其余项目和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组,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敌对2因子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项目和因子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存在差异有显著性(P≤0.01).成熟防御机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均较高,2者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负性事件、恶性事件的强度频度评分偏高(强度评分>32分).结论 小水井村苗族居民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倾向,应在加快其自身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心理卫生服务,培养正确防御心理刺激和冲突的方式方法,减少生活事件造成的心理刺激强度,保证其身心健康.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轶;张重功;马杰

    脑梗死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但目前在临床上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近的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能够分泌一系列神经营养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对脑梗死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其治疗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 青少年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

    作者:程平;王天龙;付深省;甘红兰;陈正华;程正启;陈红光

    随着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学习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笔者通过搜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大量资料,进行调查了解,并对其诱发因素及行为特征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分析,提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以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家庭完整,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生命安全,提高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抑郁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云霞;丁素菊

    抑郁是一组异质性症状综合征,可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迟滞和植物性神经功能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 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陈英辉;赵永波

    磁共振成像技术与电生理技术为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神经导航技术、手术中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其他新技术例如软膜下多重横切术、迷走神经直接或间接刺激术也有效应用于临床.通过研究经典神经外科切除手术与采用新技术在治疗上的差异,分析了目前难治性癫痫手术的治疗结果,证实手术治疗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误诊文献资料分析

    作者:李宗起

    小儿脑性瘫痪(CP)是严重的致残性疾病,是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1].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率可达95.5%以上,甚至痊愈[2].然而由于对脑瘫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临床上误诊,从而失去了早期康复治疗的佳时机.现就脑瘫从误诊率、容易误诊的疾病、误诊的原因以及措施等做一综述与分析.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洪;许志恩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首先发现于1980年,Metcalf等在研究中发现内毒素处理过的小鼠血清或者条件培养基中的一种活性成分,这种成分具有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集落分化的功能[1],被命名为粒细胞-巨噬细胞分化因子(Granuloycyte-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Factor,GM-DF),此后研究发现它能在体外选择性地刺激造血前体细胞分化为粒细胞集落,因此将它改称为G-CSF.

  • 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张永全;熊瑜;曾祥发

    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传统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已成为共识,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ain,CRP)是血管炎症反应的一个敏感性指标,因此,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有直接关系.旨在就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精神分裂症脑结构的核磁共振研究进展

    作者:代福强

    核磁共振(MIR)成像在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中期开始应用于精神分裂症脑结构的研究.1983年,Smith首先报告了9例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比较了两侧额叶面积、两侧尾状核、侧脑室比例等多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该项工作却开创了精神分裂症脑结构研究的先河.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伟;孔繁军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因此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脑出血后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向阳;吴家幂;徐国祥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N-acetylcysteine,NAC)在大鼠脑出血(ICH)继发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入自体不凝血制作实验性ICH模型,造模后即刻和6 h后用NAC干预,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 ICH后6 h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 B开始表达,48 h达高峰,ICAM-l 12 h开始表达,72 h达高峰.各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均P<0.05);脑出血后NF-κB与ICAM-l呈正相关(r=0.868,P<0.05),NF-κB表达从开始到高峰均早于ICAM-l.NAC可明显降低ICH 24 h、72 h亚组NF-κB、ICAM-l的表达(P<0.05).结论 ICH时,NAC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下调ICAM-l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 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与正常海马组织腺苷脱氨酶性质的比较

    作者:贾栋;高国栋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腺苷脱氨酶与正常海马组织腺苷脱氨酶性质的差别.方法 以测氨法、考马斯蓝染料法、caiyong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NS-Cl法测定再灌注海马组织腺苷脱氨酶与正常海马组织腺苷脱氨酶的酶活性、蛋白含量、分子量测、N-末端氨基酸.结果 正常大鼠及假手术大鼠脑海马组织、再灌注脑海马组织ADA的热稳定性、分子量、等电点、N-末端氨基酸、免疫原性及对巯基修饰的敏感性性质基本相似.再灌注脑海马组织巯基修饰的敏感性、热稳定性、酶活性则与正常大鼠及假手术大鼠脑海马组织ADA不同.正常大鼠及假手术大鼠脑海马组织ADA在低浓度PCMB时即被强烈抑制,DTT可使被抑制的酶活性得到部分恢复,说明巯基是正常大鼠.假手术大鼠海马组织ADA活性中心必需的基团.而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ADA在低浓度PC-MB活性无明明显变化,这说明再灌海马组织ADA中巯基不是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热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ADA热稳定性较正常大鼠.假手术大鼠海马组织ADA热稳定性强.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ADA活性较正常大鼠.假手术大鼠海马组织ADA活性增强.ADA活性增强可能与热稳定性提高和活化基团不同有关.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腺苷脱氨酶性质发生了改变,这些ADA酶性质的变化可能影响腺苷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垂体微腺瘤伽玛刀治疗后远期垂体功能的评价

    作者:梁军潮;徐波涛;吴鸿勋;覃子衡;宁琼芳;王伟民

    目的 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垂体瘤在临床已经广泛应用,但治疗垂体微腺瘤的报道仍较少,而且伽玛刀治疗远期对垂体功能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尤其引起垂体功能损害的情况仍令人担比.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远期对垂体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引起垂体功能低下的情况.方法 随访应用Leksell伽玛刀治疗的垂体微腺瘤患者,获得完整资料1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随访时间超过5年,平均(89.40±14.43)月.结果 33例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垂体功能低下,治疗后28例恢复正常(84.8%);本组有8例目前存在垂体激素水平低下,但只有1例与本次治疗有明确关系,5例目前无自诉症状,有症状而且需要激素替代治疗有3例(2.7%).结论 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远期引起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率极低,而对改善垂体功能低下有明确的效果.

  • Alpha-synuclein基因多态性与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钟望涛;赵斌;陈煜森;山县英玖;三木哲郎

    目的 探讨α-synuclein基因多态性、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α-synucle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在180例病理确诊的日本人痴呆患者,包括99例迟发型AD(late-onset AD,LOAD,29例路易氏体病(lewy body disease,LBD)与52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tia,VD)和99例非痴呆对照组中观察α-synuclein基因及APOE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并分析其与各痴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1)α-synuclein基因内含子3上的+8945上一2-bp(CT)D/I即缺失/插入突变多态位点的D/D基因型在AD,LBD,VD中均明显增高,尤其在LBD中具有显著性差异;(2)进行男女分层分析后发现D/D基因型在女性患者中具有显著性差异,而男性患者中无显著性差异,且风险等位基因D相关于AD,LBD,VD;(3)排除APOE基因型对AD风险的影响后发现D/D基因型患AD风险为非D/D基因型的3.04倍(95%CI:0.81-11.5).结论 α-synuclein基因内含子3(CT)D/I缺失/插入突变多态位点有意义地相关于痴呆患病风险的增加.

  • 颅面分离的外科治疗

    作者:薛雷;刘海生

    目的 探讨颅面分离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5年10月~2000年10月间诊治的颅面分离患者2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28例病人中21例为外伤性颅面分离,8例为非外伤性颅面分离.外伤有眼眶并发症者37例次,颅内并发症者29例次,其中脑脊液鼻漏占42.9%.外伤骨折复位固定术式为经面部创口进路者9例,经面中部掀翻进路4例,颅面联合进路4例,多切口骨膜下隧道贯通进路4例.非外伤性颅面分离者均在切除颅底沟通瘤时一期进行了颅面骨的固定与颅面分离的修复.结论 颅面分离是颅面外科一种特殊类型疾病,采用适宜的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溶血磷脂酸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分析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的关系

    作者:龚爱平;荣良群;陈新军;魏秀娥;董申琴;张亚萍;朱本亮;杨森;袁勇;王虎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二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揭示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的预警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62例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脑梗死早期(CI)组3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组(TIA)32例,并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ELISA法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用有机溶剂抽提法测定溶血磷脂酸(LP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早期组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和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短暂脑缺血发作组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组相比,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水平较高(P<0.05).急性脑梗死早期组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和ox-LDL之间比较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血浆中LPA和ox-LDL活性增高,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水平较急性脑梗死早期组增高,LPA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前景,ox-LDL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也密切相关.

  • 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Akt、NF-κB变化规律的影响

    作者:黄杰;赵瑞波

    目的 通过检测Akt及NF-κB蛋白的表达,探讨亚低温对局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 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缺血组分别缺血2 h、6 h,再灌注4 h、24 h、72 h、1周、2周后处死,亚低温组于缺血后13~14 min实施病灶侧亚低温持续4 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kt、NF-κ B蛋白的表达.结果 相同缺血再灌注时间点,亚低温组比常温组缺血侧Akt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NF-κBP65核内移明显降低(P<0.01).结论 病灶侧亚低温通过促进缺血半暗带脑组织Akt表达,抑制NF-κB的核内移,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