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临床观察

    作者:刘绍明;李娜;张岳阳;张修举;息金波;赵盟杰;于文晓;周广军;李潇

    目的:观察口服西药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口服盐酸坦洛新胶囊,每晚口服0.2 mg,连服100天.观察组同时采用制附子、白芥子、女贞子等药物制成的补肾通瘀油膏穴位贴敷,穴取神阙、三阴交、膀胱俞、中极、三焦俞,隔日1次,8次为一疗程,共贴敷6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排尿指数评分(IPSS)、泌尿症状困扰评分及测定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P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观察组在改善患者尿不尽感、排尿间隔<2 h、憋尿困难、间断性排尿及夜尿次数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22/23),高于对照组的85.71%(18/21,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率、泌尿症状困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贴敷补肾通瘀油膏联合口服盐酸坦洛新胶囊对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疗效较单用盐酸坦洛新胶囊显著.

  • 卒中后肩痛不同时期针刺刺法的多因素优选方案分析

    作者:陈大春;高建芸;陈璐;郝传传;范刚启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对比治疗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差异,并通过正交设计选择不同时期针刺刺法的优方案.方法:选取90例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其中9例分入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81例为进行正交设计的患者接受采用相同穴位、相同疗程的针刺治疗,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其加权值为观察指标,比较各针刺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优选第1个疗程后(早期)及第3个疗程后(后期)针刺刺法的优方案,研究包括针刺深度(A因素:AⅠ:浅<25 mm,AⅡ:中25~40mm,AⅢ:深40~50 mm)、针刺角度(B因素:BⅠ:直刺,BⅡ:横刺,BⅢ:斜刺)、行针次数(C因素:CⅠ:0次,CⅡ:1次,CⅢ:3次)、留针时间(D因素:DⅠ:20 min,DⅡ:30 min,DⅢ:60 min),分析不同时期针刺刺法各因素间及主要因素不同水平间的差异性.结果:①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无论在早期或后期均较单纯的康复训练疗效改善显著(均P<0.01);②针刺刺法优选方案:早期为AⅢ BⅢ CⅠ DⅠ,即深刺、斜刺、行针次数为0次、留针时间为20 min;后期AⅢ BⅢ CⅢDⅠ,即深刺、斜刺、行针次数为3次,留针时间为20 min;③针刺刺法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早期针刺深度与针刺角度有显著性(均P<0.01),后期针刺深度、针刺角度与行针次数有显著性(均P<0.05);④针刺刺法主要因素各水平差异分析的多重比较:早期,针刺深度中Ⅰ与Ⅱ、Ⅰ与Ⅲ、Ⅱ与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刺角度Ⅰ与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期,针刺深度中Ⅰ与Ⅲ、Ⅲ与Ⅱ、Ⅰ与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行针次数中Ⅰ与Ⅲ、Ⅱ与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早期针刺刺法优选方案为深刺、斜刺、行针次数为0次、留针时间为20 min;后期优选方案则为深刺、斜刺、行针次数为3次,留针时间为20 min.

  •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Ⅲ型前列腺炎: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吴仁定;桂永洪;林文昌;张丽琼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隔姜灸与西药坦洛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1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坦洛新组,每组55例.针灸组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针刺穴取①关元、曲骨、三阴交,②腰阳关、膀胱俞、秩边,每日取一组穴,交替使用;并于关元、秩边穴行隔姜灸,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坦洛新组口服坦洛新0.2 mg,每日2次,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液(EPS)常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EPS常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针灸组均较坦洛新组改善明显(均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针灸组NIH-CPSI评分较坦洛新组降低明显(P<0.05);针灸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0.0%(11/55)、85.5%(47/55),优于坦洛新组的3.6%(2/55)、61.8%(34/55,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对Ⅲ型前列腺炎症状改善及EPS常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优于西药坦洛新,且远期疗效佳.

  • 针刺治疗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晟;王军;白鹏;赵琪;谭程;王宝凯;张佳佳;赵吉平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4例)和西药组(32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先取俯卧位,针刺大椎、肺俞、脾俞、肝俞、肾俞,留针20 min;再取仰卧位,针刺百会、印堂、迎香、太冲、合谷,留针20 min.隔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8周.西药组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每次1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鼻症状总分(TNSS)、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ERSG)评分和鼻腔结膜炎患者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1个月TNS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针刺组治疗2个月TNSS较治疗1个月低(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针刺组TNSS较西药组低(P<0.05).(2)两组治疗2个月ERSG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均P<0.05);针刺组治疗2个月ERSG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较治疗前、治疗2个月较治疗1个月RQLQ评分均下降(均P<0.05);针刺组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RQLQ评分均较西药组低(均P<0.05).(4)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1.2% (31/34),西药组90.6% (29/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在疗效的持久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 火针温通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作者:钱洁;徐文琦

    目的:比较火针配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火针组(30例)和针刺组(30例).两组均以毫针针刺风池、百会、神庭、足三里、阳陵泉,每次留针30 min.火针组于痉挛处阿是穴采用火针点刺不留针,针刺组于痉挛处阿是穴采用单纯针刺留针.前两周均每日1次,治疗5天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2周,共针10次;从第3周开始,改为隔日1次,每周针3次,再针20次.痉挛止即停用痉挛处阿是穴火针及针刺.两组于治疗15次、30次后面肌痉挛程度和频度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面肌痉挛程度和频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火针组较针刺组降低明显(均P<0.05);治疗15次、30次后,火针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针刺组[治疗15次后,20.0%(6/30) vs 10.0%(3/30),80.0%(24/30) vs 63.3%(19/30),均P<0.05;治疗30次后,33.3%(10/30) vs 20.0%(6/30),93.3%(28/30) vs 80.0%(24/30),均P<0.05].结论:运用火针温通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温针灸冬夏并治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谢怡琳;万文蓉;赵银龙;叶志英;陈晖阳;洪秀瑜;吴蕾;王瑞雯;杨进贵

    目的:探讨温针灸冬夏并治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三伏三九针刺组(三伏三九组)、非三伏三九针刺组(非三伏三九组)及西药组,每组80例.两个针刺组取穴均为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肾俞.三伏三九组在三伏天的头伏日起和三九天的第一天起分别进行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分别连续治疗15次,一年治疗30次;非三伏三九组在三伏天及三九天以外的时间进行温针灸,隔日1次,一年治疗30次;西药组口服西替利嗪,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3组均1年为一疗程,次年起为第2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以及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各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日常生活、非鼻/眼症状、行为问题、睡眠、眼部症状、鼻部症状以及情感反应7个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三伏三九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非三伏三九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后3组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三伏三九组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非三伏三九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三伏三九组总有效率为92.3%(72/78),优于非三伏三九组的80.5%(62/77)以及西药组的69.7%(53/76,均P<0.05).结论:温针灸冬夏并治疗法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IgE的水平有关.

  • 钩活术联合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对患者IL-6、NO的影响

    作者:高志成;刘雪芳;余文惠

    目的:探讨钩活术联合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为腰三穴,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组在局麻下采用巨钩针对腰三穴进行钩治,然后于腰三穴注射红花注射液,6~7天治疗1次,若疗效不满意,可行第2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M-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1);观察组愈显率为76.7%(23/30),总有效率为96.7%(29/30),均优于对照组的43.3%(13/30)、70.0%(21/30,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IL-6、NO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均P<0.01).结论:钩活术联合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降低外周血炎性因子IL-6、NO含量有关.

  • 穴位注射配合火针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作者:王甜甜;程凤宽;任红;邱超;赵春香;陈言蓓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配合火针与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及皮下注射转移因子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8例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观察组选取心俞、脾俞、足三里,穴位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各1 mL,每周3次,共治疗2周;火针点刺溃疡面及周围黏膜,每日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片100 mg、维生素B2片20 mg,每日3次;皮下注射转移因子,每次2 mL(3 mg),每周2次,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后溃疡愈合时间、溃疡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73/79),优于对照组的77.2% (61/79,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VAS疼痛评分减少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3.87±1.01)天vs(6.22±0.53)天,P<0.0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2.7%(17/75) vs 50.0%(36/72),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火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口服维生素及皮下注射转移因子,止痛效果好、见效快,可改善相关症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且疗效巩固.

  • 多路疏通加调脏理脊法治疗神经性皮炎18例

    作者:朱守应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神经障碍性皮肤病.此病迁延难愈,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烦恼.笔者采用多路疏通加调脏理脊法治疗该病1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来源于1992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广西靖西54261部队医院、广西那坡54247部队门诊、广西靖西54247部队驻德保门诊及湖北省武汉警备区青年路干休所门诊.

  • 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乳腺增生症30例

    作者:李玉婕;骆悠;樊莉

    乳腺增生症作为女性患者的常见病,其本质上是乳腺组织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在中医学又称为"乳癖".乳腺增生症尤其是非典型增生被认为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1-2].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乳腺病变同侧乳腺周围、背部乳腺对应区域及肘内侧有细小瘀络分布者,多为经络同病.自2011年以来,笔者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 面口三针透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80例

    作者:庞勇;刘慧梅

    目的:观察面口三针透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对8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采用面口三针透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取患侧口禾髎向牵正方向、夹承浆向下颌角方向、颊车向地仓透刺,在患侧面口处形成三条内外侧相对刺入的平行透刺线,再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证型选择相应配穴,并用艾条灸阳白、牵正、地仓,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依据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痊愈30.0%(24/80),显效40.0%(32/80),有效26.3%(21/80),无效3.7%(3/80),总有效率为96.3%.结论:面口三针透刺法治疗面瘫后遗症是一种有效方法.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敏化类型施术方法选择临床观察

    作者:付勇;章海凤;张波;康明非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不同敏化类型腧穴分布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艾灸组(A组)、热敏腧穴针刺组(B组)、力敏腧穴针刺组(C组)、力敏腧穴艾灸组(D组),每组20例.A组选取2~3个热敏腧穴行艾灸治疗,B组选取2~3个热敏腧穴行针刺治疗,C组选取2~3个力敏腧穴行针刺治疗,D组选取2~3个力敏腧穴行艾灸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共10次.记录患者热敏腧穴、力敏腧穴分布规律及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LDH患者热敏腧穴高发区主要分布在腰阳关、大肠俞、至阳、关元俞、委中穴;力敏腧穴高发区主要分布在肾俞、大肠俞、天枢、归来、委中穴.治疗后,A组与B组热敏化腧穴、C组与D组力敏化腧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各组治疗后M-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A组M-JOA评分较B组降低更明显(P<0.05),C组M-JOA评分较D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LDH患者存在不同类型敏化腧穴,不同类型敏化腧穴高发穴区有所不同;不同的刺激形式均会促进穴位功能状态的转变,热敏腧穴更适宜艾灸刺激,力敏腧穴更适宜针刺刺激.

  • 子午纳支针法运用于胃经的fMRI研究

    作者:陈日

    为探讨子午流注纳支针法运用于胃经的核磁共振成像(fMRI)脑功能区状态变化情况,将健康志愿者10例,采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分别采集按时按穴、非时按穴和按时非穴的fMRI数据.按时按穴组于辰时(北京时间上午7:02:53-9:02:52)针刺足三里、冲阳穴,非时按穴组于申时(北京时间下午3:02-5:02)针刺足三里、冲阳穴,按时非穴组于辰时针刺足三里外1~2 cm和冲阳外1~2 cm非穴点.利用SPM5软件分析各组脑区fMRI数据,并对按时按穴、非时按穴和按时非穴的fMRI数据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分析.发现按时按穴组主要表现为小脑扁桃体、右侧岛叶激活;非时按穴组主要表现为右侧中央前回的负激活;按时非穴组主要表现为右侧岛叶的激活.组间对比显示:3组存在不同的脑区变化情况.认为子午纳支针法运用于胃经可能引起小脑和岛叶等脑区的功能状态激活,从而对痿证和胃部疾病患者起到积极作用.

  • 腰阳关穴简易定位法质疑

    作者:刘慕清;杨佃会;杨文龙

    腰阳关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穴位,使用频率极高,故其取穴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针刺疗效及操作安全.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学院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中描述:"腰阳关,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法两髂嵴高点连线的中点下方凹陷处."《针灸学》:"腰阳关,位置,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两髂嵴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关键词:
  • 浅谈从"枢折"角度论治肩周炎

    作者:刘传强;张娜;郭新;于岩瀑;马玉侠

    "枢"在《辞海》中释为门户的转轴,或事物的重要部分或中心部分;"折"为功能失常."枢折"则门不能转动、事物无法有序进行[1].《灵枢·根结》:"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说明了"枢"的功能正常则能纲维筋骨,功能失常则出现筋弛骨繇(摇)的病症.

    关键词:
  • 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宗保;王晨光;陈娇龙;王红;王亚东;马富强

    目的:探讨艾灸胃经穴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癌前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对照点组、维酶素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余组复制CAG癌前病变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捆绑30 min;胃经穴组和对照点组大鼠每天捆绑,分别艾灸胃经穴("梁门""足三里")或对照点30 min;维酶素组每天灌胃维酶素,均每天1次,共20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胃黏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protein of nucleolar organizer reigons,Ag-NOR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出现异型增生,胃黏膜细胞EGF、TGF-α、PCNA、VEGF、Ag-NORs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经穴组、对照点组、维酶素组大鼠胃黏膜渐趋恢复,胃黏膜细胞EGF、TGF-α、PCNA、VEGF、Ag-NORs表达渐趋下降,其中胃经穴组大鼠胃黏膜修复和胃黏膜细胞增殖因子表达下降尤为显著(均P<0.05).结论:艾灸胃经穴能明显降低CAG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因子的表达,抑制胃黏膜细胞的异型增生,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 电针不同穴位对模拟失重效应大鼠HPA轴相关激素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张鹤;赵国桢;汪德生;赵百孝;嵇波;宋艳;张平;刘亚利;李莹辉

    目的:探寻电针不同穴位对失重条件下机体内分泌轴及相关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40只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尾吊组、电针内关组、电针三阴交组,每组10只.尾吊组、电针内关组、电针三阴交组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效应.正常组常规饲养;尾吊组尾吊28天;电针内关组大鼠尾吊的同时,予以电针双侧"内关"30 min,隔日1次,共治疗14次;电针三阴交组大鼠尾吊的同时,予以电针双侧"三阴交"穴30 min,隔日1次,共治疗14次.均于4周后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血清中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及下丘脑中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尾吊组大鼠垂体组织ACTH含量降低(P<0.05),下丘脑中5-HT含量明显降低(P<0.01);电针"内关"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RH、5-HT的含量降低(P<0.01,P<0.05);电针三阴交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RH、5-HT的含量降低(P<0.01,P<0.05),血清中CORT的含量降低(P<0.05).与尾吊组比较,电针内关组垂体组织ACTH含量降低(P<0.05);电针三阴交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RH含量、垂体组织ACTH含量、血清中CORT含量亦降低(P<0.05,P<0.01).与电针内关组比较,电针三阴交组大鼠血清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以调节尾吊大鼠下丘脑中5-HT的含量,抑制尾吊大鼠HPA轴的兴奋状态,电针"三阴交"较电针"内关"抑制作用更明显,但对NE、DA的作用并不明显.

  • 高玉瑃教授针灸治疗头痛经验撷要

    作者:崔林华;邢潇;薛维华;王艳君;徐策君

    总结"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流派"主要创立者之一高玉瑃教授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高教授认为,头痛的治疗应以祛邪止痛为要;在辨证方面应以经络辨证为主,尤其注重对足三阳经及肝经、肾经的调节;选穴组方重视对后天脾胃功能的培固;提倡子午流注针法;重视针刺顺序与人体气机的配合;用针手法上,重视押手的功能及补泻时对刺激量和留针时间的把握,推崇呼吸补泻法.

  • 林国华教授穴位埋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作者:李晶晶;裴文娅

    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症候为基础,分析并总结了林国华教授临床上治疗本病的独到见解和治疗方式.林教授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筋痹""骨痹",病性本虚标实,结合本病证候特点,强调从肺肾论治,并将金属金与穴位埋植法相结合,旨在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一种独特、效优的方法.

  • 风市穴简便取穴法准确性之探析

    作者:李知行;张海华;李素荷

    为探讨风市穴简便取穴法之准确性,通过对古代及近代资料的研究,对针灸医籍进行分析和整合,比较历代医家对风市穴定位的异同,结合现代解剖学,明确表明今之风市穴简便取穴法即古之风市穴起源之传统取穴法.认为风市穴简便取穴法符合中医"以人为本"的思维,医者在选穴治疗时,应尊重穴位产生之本质、患者间的个体差异而加以发挥使用,并提倡运用简便取穴法结合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来选取风市穴.

  • "筋针"的作用机制探析

    作者:刘农虞

    为了探析"筋针"的作用机制,笔者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分析,认为"筋针"诊治疾病主要集中于经筋病变所致的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经筋类似于皮下浅深筋膜,与卫气密切相关;筋病乃卫气不足,邪气郁结卫气所致.筋针以浮而浅刺、定向透刺、无感得气为特点,治疗筋病以宣导卫气、疏调经筋为取效关键,使卫充邪去,从而实现治疗筋病的目的.

  • 鼻内镜手术中应用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临床观察

    作者:赵文胜;赵娴;李进进;方剑乔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药物全麻在需要控制性降压的鼻内镜手术中,TEAS是否可以减少控制性降压药物的用量、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是否有助于患者血压和心率的控制.方法:选择在药物全麻和控制性降压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TEAS组、假TEAS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选择在双侧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曲池贴上电刺激电极,接韩氏电刺激仪(Hans-200),TEAS组刺激强度为3~5 mA,频率2 Hz/100 Hz,以患者舒适为宜.假TEAS组有穴位贴,但不予电刺激.干预30 min后开始全身麻醉诱导,电刺激维持到手术结束.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监护完成、安静10 min后(T0)、电刺激干预30 min后(T1)、全麻诱导后(T2)、手术开始30 min后(T3)、手术开始60 min后(T4)、拔管后30 min(T5)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统计手术中维库溴铵、丙泊酚、硝酸甘油的用量,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苏醒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T0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比较,TEAS组T2、T3、T4、T5,假TEAS组T3、T4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TEAS组T2、T5时间点低于假TEAS组(均P<0.01);与T0时间点心率比较,TEAS组除T2时点(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假TEAS组T2至T5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间术中维库溴铵、丙泊酚、硝酸甘油的用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苏醒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有利于患者血压和心率的控制;对控制性降压药物、全麻药物的用量、手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和术后镇痛的影响不明显.

  • 基于团队导向的问题教学法在《经络腧穴学》中的应用及案例解析

    作者:马睿杰;林咸明

    问题教学法为国际上各高校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重要手段,将其与团队导向学习法相结合,将成为适合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本文从《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分析了问题教学法和团队导向学习的概念与特点,设立了基于团队协作的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通过引用《备急千金要方》的一段原文设立关于"十三鬼穴"的问题教学法案例并加解析.

  • 浅析华佗对针灸学的贡献

    作者:蔡荣林;胡玲

    梳理华佗对针灸学术的贡献,如创立了华佗夹脊穴、绘制脏腑经络图像、提出"观眼识病"、注重灸法的临床应用,首用膈俞穴治疗头痛,取穴精要、注重治神等等.认为华佗在针灸领域的贡献卓著,其诸多贡献至今仍对针灸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古代针灸治疗尿失禁的用穴规律

    作者:章薇;谭志高;曹卷舒;龚后武;覃佐爱;钟峰;曹越;魏艳蓉

    以《中华医典》(4版)针灸古籍文献为主,检索收集其中有关针灸治疗尿失禁条文,建立数据库,采用Weka数据挖掘软件,运用多层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古代针灸治疗尿失禁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检索得到尿失禁治疗条文356条,涉及41个腧穴,共364频次.分析发现,①重视手足三阴经腧穴,阴经取穴数是阳经的2.6倍,阴经又以足厥阴肝经取穴多;②重视足太阳膀胱经穴,足三阳经中,足太阳膀胱经的取穴54次,占65.85%(54/82);③取穴部位偏重人体下肢部和腹部;④取穴以上述诸经的特定穴为主,特定穴个数和频次分别占73.2%(30/41)和79.4%(289/364);⑤古代医家治疗尿失禁不取膀胱经募穴中极,与现代文献数据相异.结果提示,尿失禁属于"前阴病",阴病要治阴,多选阴经,偏重特定穴,中医临床上要继承与创新并重,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于针灸古籍文献研究,可以为针灸临床提供经典理论依据.

  • 基于SCIE和GoPubMed的针灸学文献统计分析

    作者:思金华;赵晨;刘妮波;商洪才

    采用文献计量法,调查2003~2013年被SCIE和PubMed收录的针灸学文献,统计分析年发文数量、国家分布、机构和地区分布,作者、期刊、学科类别、高频主题以及H指数等,阐明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关于针灸继发感染病例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青;沈莉

    对针灸继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病例进行分类描述,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枝杆菌、肝炎病毒以及其他一些散发的病原体感染,针对针灸继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和病例进行总结,旨在全面揭示针灸继发感染病例的特点,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从而达到在医疗工作中有效预防感染的目的.

    关键词: 针灸 感染 继发性 预防
  • 高热后枕大神经痛案

    作者:高希言;史智君

    患者,女,36岁.初诊日期:2015年1月19日.主诉:右侧枕后区疼痛1周.10余天前感冒发热至39.1℃,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输液(头孢类药物),每天1次,共治疗5天后热退.翌日于家中休息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后枕区疼痛,痛如针扎并伴有紧箍、麻木感且痛无定时,发作时疼痛难忍.

    关键词:
  • 僵人综合征案

    作者:孙桂萍;于学平

    患者,男,30岁,因"全身肌肉僵硬7天"于2012年5月23日到我科就诊.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躯干肌肉僵硬,逐渐发展至四肢及面部肌肉,如木板样僵直,头颈及四肢活动受限,不能翻身、起坐,并且呈阵发性加重,经常于行走时突然跌倒,面部肌肉紧张,张口受限,不能咀嚼,但吞咽不受影响,症状持续存在,睡眠时症状可减轻,既往健康.

    关键词:
  •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案

    作者:潘萍

    患者,男,18岁,在校大学生.初诊时间:2014年4月17日.主诉: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麻木20余天,伴足趾、手指末端疼痛.病史:20余天前突然出现双侧示指指尖麻木,逐渐发展至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麻木,伴足趾、示指末端疼痛.曾于手指麻木前2周患"肠胃型感冒",经附近医院静脉点滴抗病毒类药物(具体用药不详)治疗1次后病情得到缓解,而后出现双手掌指关节麻木,渐至肘以下麻木,同时伴双下肢膝关节以下麻木.现肘、膝关节以下麻木,伴足趾、示指末端疼痛,尤足趾夜间痛甚,影响睡眠,痛时服"芬必得"可缓解,日间汗出,汗臭味严重.

    关键词:
  • 肌原纤维肌病案

    作者:陈莉莉;刘方铭;付江涛

    患者,男,27岁.就诊日期:2015年1月20日.主诉:进行性全身无力11年.现病史:1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无力,以双下肢为重,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曾于当地医院行肌肉活检示:伴有镶边空泡的远端型肌病,肌原纤维结构异常;肌电图示:左股四头肌、右胫前肌、右三角肌均呈肌源性损害,纤维肌病肌肉;B超示:重度弥漫性骨骼肌回声改变;肌酸激酶:768 U/L.诊断为"肌原纤维肌病",予腺苷、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关键词:
  • 顽固性头皮痛案

    作者:刘海伟;路玫

    患者,男,37岁,因"头皮疼痛,伴头皮凹凸不平多处迥沟5年"于2014年9月10日初诊.病史:5年前出现头皮疼痛,且头皮凹凸不平,有多处迥沟,状如脑皮质沟迥状.经多方医治,未见疗效.追问原因,患者年轻时常做倒立训练,头皮发生沟迥,出现头痛,现疼痛呈逐渐加重趋势,不能安然入睡,情绪急躁.经查头颅CT、颈椎X线斜侧位片均无异常.舌体尖瘦、舌质红,脉弦涩.

    关键词:
  • 右下肢静脉性溃疡案

    作者:曹文忠;陈兰兰

    患者,男,54岁,初诊日期:2012年11月14日.主诉:右足底及拇趾以上皮肤溃破、伤口不愈合1年余,伴双下肢静脉曲张10年余.病史:1年前右拇趾皮肤划破,用创可贴处理,开始有少量黑色血液渗出,2周后皮损扩大,血水混合性渗出,经清创、换药、口服头孢菌素类及甲硝唑等治疗,症状无好转,遂住院治疗.

    关键词: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案

    作者:马胜;刘志强;马永琛

    患者,男,78岁,初诊日期:2014年2月26日.患者8年前因乏力、心悸于当地医院就诊,经骨髓穿刺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先后应用干扰素、羟基脲、伊马替尼等西药及大黄蟅虫丸、人参健脾丸等中成药治疗,效果不佳,遂至本院就诊.症见:乏力、头晕、心悸,活动后明显,伴口干、口苦,纳少,眠差,小便淋沥不畅,大便稀,2~3次/天;舌淡红、苔薄黄少津,脉弦细.查体:面色(白光)白,心肺(-),腹软,稍隆,移动性浊音(+),脾脏肋下10 cm触及,质韧,无压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关键词:
  • 烟雾病合并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案

    作者:李文涛;远慧茹;于建春

    患者,男,19岁,就诊时间:2010年9月16日.主因"突发意识不清伴四肢无力、言语不利10个月"来我院就诊.现病史:2009年10月1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高体温40℃,伴全身抽搐,后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症状,送往当地医院查头颅MR示、脑干及双侧小脑梗塞,对症治疗后体温仍持续在38.5℃,并频繁癫痫发作伴呼吸困难,3日后做气管切开行雾化、吸痰,并予以抗癫痫药物,口服德巴金0.5g,每日1次,症状稍缓解.

    关键词:
  • 精索静脉曲张案

    作者:李红梅;张永臣

    患者,男,32岁,建筑工程师.就诊日期:2014年10月3日.主诉:左侧阴囊坠胀感2年余,加重2个月.因长期野外工作感受寒凉之邪引起左侧阴囊坠胀不适,未引起重视及系统治疗.近两月因在北方寒冷之地连续工作引起症状明显加重并伴有疼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建议手术治疗,因惧怕手术及并发症遂来我门诊就诊.

    关键词: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