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针灸临床杂志

针灸临床

针灸临床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침구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779
  • 国内刊号: 23-13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4-17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针灸临床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孙申田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耳穴贴压配合电针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志勇;陈家凤;黄臻;高燕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能否增强电针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耳穴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SF-MPQ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RI感觉、PRI情感、PRI总分、VAS、PPI共5个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RI感觉、PRI情感、PRI总分、VAS及PP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能增强电针治疗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灸加易筋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广英;班艳红;张燕丽

    目的:观察以针灸疗法结合传统运动功法易筋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时间的先后,将2012年5月~2013年9月就诊的病例,以应用针灸疗法加易筋经练习治疗方法为治疗组,以内服筋骨痛消丸药物治疗的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1)。结论:针灸疗法加易筋经练习治疗方法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针灸 易筋经 肩周炎
  •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志勇;赵见文;杨京花;张颜伟;宋书昌;康伟格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使用无差别的神经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针刺内关穴加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

    作者:胡文科;潘国良;郭亚芳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组。中药组口服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针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两组均5~10天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比较,针药组患者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90%。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内关穴配合中药旋复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症状。

  • 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立;刘淑秀;邢艳丽;王艳;关莹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刺治疗、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法,共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康组与康复组及头穴丛刺组的MoCA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5),康复组和头穴丛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针康组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针康法能较好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纯的认知功能训练与单纯头穴丛刺组。

  • 电针配合 COX-2抑制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影响

    作者:周光辉;薛爱国;廖仲波;梁桂生;汪天波;梁逸仙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COX-2抑制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电针组( B组)、电针配合COX-2抑制剂组( C组),每组各6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 VAS)、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别对患者疼痛和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对A、C组比较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止痛效果和临床疗效B、C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C组低于A组。结论:电针配合COX-2抑制剂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无症状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作者:刁永红;刘文娟;马华;吕美珍;张新慧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无症状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查体发现的60例无症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电针加中药治疗,口服中成药:胆舒软胶囊,2粒/次,3次/天,电针取穴:期门(右)、日月(右)、阳陵泉、支沟,电针治疗60 min;对照组仅口服胆舒软胶囊,用法同上。结果:治疗组排石率为86.7%,对照组排石率为6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彩超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66.7%。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无症状肝内胆管结石疗效肯定,较单用中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 刺血、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胡晓阳;张双良;朴圣爱;刘庆华

    退行性膝关节炎( OA)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进而导致的一类退行性骨关节病。中老年人常见,尤其老年肥胖女性发病率更高。主要表现为关节压痛、肿胀、骨摩擦音、膝内翻畸形以及活动障碍等症状。临床治疗无特效方法,西医多采用对症支持治疗[1],中医多用温针灸、火针、中药等治疗[2-4],也有三金穴单纯刺血治疗膝关节疼痛的报道[5],临床报道较多。笔者跟随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针灸科刘庆华主任医师学习期间,观察其采用刺血疗法治疗该病,为系统观察其疗效,自2011~2012年,刘庆华医师应用三金穴刺血及刺血加内服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现报告如下。

  • 醒脑开窍配合通调督脉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

    作者:张芸;邱蕊;吴文宝;汤永龙;阙彬福;连清清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配合通调督脉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予醒脑开窍配合通调督脉法治疗作为治疗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醒脑开窍配合通调督脉法组同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脑电图正常者增多,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醒脑开窍配合通调督脉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脑电图情况,并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 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性高血压病的机理探讨与临床研究

    作者:张天民;龚重九

    目的:观察比较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性高血压的疗效,探讨其治疗该病的机理。方法:将诊断明确的颈性高血压患者84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2位患者,实验组采取针刀整体松解术共3次治疗,对照组采取颈部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以及颈部疼痛改善程度,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来确定针刀闭合治疗颈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性高血压病,通过松解颈椎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和瘢痕,恢复其力平衡,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压状况以及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针刀治疗面神经茎乳孔卡压的解剖研究

    作者:吴鹏;哏二所凹;李响;欧阳兰巍;雍刘军

    目的:通过对成人头部标本茎乳孔及其周围结构解剖与观察,为临床针刀治疗面神经茎乳孔卡压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在正常成年人的尸体头部、颅骨标本上进行茎乳孔解剖观测并行模拟针刀治疗,观察茎乳孔、面神经及周围结构关系,确定进针部位、方向、角度、深度、层次结构等。结果:茎乳孔分为单孔、双孔或三孔,其中单孔30侧(占75%),双孔8侧(占20%),三孔2侧(占5%);绝大部分边缘整齐、光滑无赘生物;孔形状有24侧呈卵圆形(占60%),16侧呈圆形(占40%),且其中2例双侧均呈圆形。33侧茎乳孔位于茎突后外侧,占82.5%,5侧位于其后侧,占12.5%,2侧位于其内侧,占5%。结论:茎乳孔位于茎突根部后外侧者为多,乳突尖可作为体表标志,在乳突下缘向后平行1 cm处定点,即为针刀进针部位。

  • 孙氏腹针一区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远征;于添

    目的:观察孙氏腹针一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孙氏腹针一区配合常规针刺疗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为加强疗效,两组均配以电针,起到持续刺激穴位的作用。1个疗程10天,两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 P<0.05)。结论:孙氏腹针一区方法治疗失眠效果显著。

  • 穴位埋线法主要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征;仝肖文;张超;刘鹏;安洋;王海燕;邹文静;陈伊

    穴位埋线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较简单便捷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较长时间刺激相应腧穴,加强穴位治疗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近年应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胃腑疾病、癫痫、慢性支气管哮喘、中风偏瘫、单纯性肥胖及失眠症等主要临床应用做以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 经络腧穴特异性研究进展

    作者:马鼎;孟智宏

    通过查阅2005年6月~2013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发表的有关经络特异性的文献,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现代科学技术3方面进行综述,发现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肯定了经络特异性的存在,但目前的研究在系统性、科学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 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刘坤;陈理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通过回顾近5年来中医外治法干预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初次进食时间及术后胃肠道症状等方面,总结中医外治法的疗效。结果: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具有一定优势,较常规治疗能显著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论:目前研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应严格控制可能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采用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指标,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以提高临床疗效。

  • 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雪;徐天舒

    本研究总结近10年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科研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从治法联合的多样性、放血量的控制、刺血手法的选取、实验研究等方面,对近10年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发现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方法各异,但机制研究缺乏,还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 针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模型大鼠 RAMP1、5-T H1 B受体的影响

    作者:王爱成;李柏;刘春燕;王瑜;周培娟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对RAMP1和5-HT1B受体的作用,探讨风池穴对偏头痛CGRP和5-HT信号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针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膜中动脉RAMP1和5-HT1B受体的影响。结果:电刺激大鼠硬脑膜可引起脑膜中动脉RAMP1增多、5-TH1B受体减少,无论是在造模前针刺风池穴还是在造模后针刺风池穴,RAMP1表达显著减少,而对5-TH1B受体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偏头痛发作期,存在着CGRP作用的激活和5-TH作用的抑制,针刺风池穴显然能影响偏头痛发作过程中的血管反应,而其主要作用可能是通过CGRP途径实现的。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电针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晓莉;覃建洋;尹昌浩;张忠敏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联合电针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PN)坐骨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DPN大鼠模型,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BMSC组、电针加BMSC组。电针组取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行电针治疗。 BMSC组尾静脉注射BMSC细胞悬液,电针加BMSC组联合电针和BMSC移植治疗。造模14天后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坐骨神经中NGF和NT-3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BMSC组和电针加BMSC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高( P<0.01),坐骨神经中NGF和NT-3 mRNA表达显著增加( P<0.01)。其中电针加BMSC组较电针组和BMSC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更为显著,坐骨神经NGF和NT-3 mRNA表达显著增高( 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电针促进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联合治疗协同促进NGF和NT-3等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关。

  • 温阳活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电阻的影响

    作者:安贺军;朱宏;张波;郭雁冰;李玉华;王普艳;李洁;许继宗

    目的:观察中药温阳活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电阻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临床证型,应用体表电阻测量法测定双侧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丰隆、足三里、梁丘诸穴电阻,之后以温阳活血为法给予中药汤剂口服,2周后再次测定患者上述穴位的电阻,并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患者诸穴电阻呈上升趋势,肝脾失调型、胃络瘀血型患者诸穴电阻呈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调节胃经诸穴气血的虚实,从而促进疾病痊愈。

  • 涌泉穴治疗慢性咽炎的机理探讨

    作者:张洁;张玲霖;李德华;赵凌;梁繁荣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病程长,迁延难愈,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选取涌泉穴采用穴位敷贴、针刺、艾灸或按揉等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根据中医理论探讨涌泉穴治疗慢性咽炎起效的作用机理认为:慢性咽炎的根本病机是肾虚,肾经经气循行于咽喉,涌泉为肾经井穴,具有滋阴降火、平衡阴阳的功效,故刺激涌泉穴能够治疗慢性咽炎。并且该法操作方便简捷,值得临床推广。

  • 针刺背俞穴与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郑祖艳;王烁;苗永新

    目的:比较针刺背俞穴与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针刺背俞穴(30例)、耳穴贴压(30例)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疗效。结果:针刺背俞穴与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效,二者疗效相当( P>0.05)。但显效率以针刺背俞穴较好( 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安全有效,疗效以针刺背俞穴较好。

  • 火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龙翔;孙绍裘;李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火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疏密波)治疗,两组针刺穴位均为阿是穴、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所有患者均每周治疗两次,连续治疗4周。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VAS评分及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愈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治疗网球肘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十二透刺法联合火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川;王麟鹏

    目的:观察十二透刺法联合火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十二透刺联合火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采用简化的Fugl-Meyer偏瘫肢体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十二透刺法联合火针法较常规针刺法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增高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李建武教授运用傍刺、齐刺、合谷刺配合电针治疗痹症举隅

    作者:刘爱娇

    通过搜集整理古代针刺法相关文献及临床报道的基础上,结合导师的临床实践,探讨运用傍刺、合谷刺、齐刺配合电针治疗痹症疗效体会;古代针刺治疗一些特殊疾病在刺法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电针个体化使用特定参数有提高临床疗效的特点,提出古代针刺法配合电针增加疗效的这一治疗方式,进行了临床实践应用举隅分析,并对此提出己见。

  • 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应用之商榷

    作者:李昆珊;王佳丽;任钟门

    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疗效显著,是针灸临床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常用之法。但是通过整理分析近10年有关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临床报道文献,发现无论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是研究领域均缺乏对该疗法适应症筛选的重视及出血量标准的确定。重视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适应症筛选和放血量的控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对“自编式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临床研究”一文的商榷

    作者:朱之云

    对“自编式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临床研究”一文中,有两处地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加以修正,同时叙述了“天人合一”的理论根据。对纳甲法的开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百会穴及配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处方运用规律研究

    作者:寇任重;翁晟捷;卢圣锋

    目的:分析百会穴及其配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运用规律。方法:对以百会穴为主要刺激点、针灸或针灸为主作为治疗方法的现代临床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百会穴单穴及配伍腧穴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频次,分析百会穴及其配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运用规律。结果:常用的配穴依次为神门、印堂、太冲、内关、神庭、三阴交、四神聪、足三里;配穴以督脉、肝经、心经为主,其中头面颈项多,下、上肢部其次;不同穴位配伍存在临床效应特异性。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主要采用百会配伍督脉、肝经、心经穴位,并根据症状进行优化。

  • 近11年来产后缺乳中医治疗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作者:胡赟;钟宇富;李万瑶

    目的:了解中医对产后缺乳治疗的文献特征、研究情况。方法:确定检索主题词,通过对数据库的检索,记录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文献信息和特征,然后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检索期内,共检索出有效文献169篇,近11年来产后缺乳常见的辨证分型为气血亏虚/气血不足/气血虚弱、肝郁气滞/肝气郁结,当归、王不留行、黄芪、柴胡是产后缺乳中常用的4味中药,发现使用自拟方的文献居多,临床取穴体现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原则。结论:中医药在治疗产后缺乳方面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治疗体系,疗效显著。

针灸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