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9
  • 曾用名: 口腔医学纵横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樊明文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颌骨软骨肉瘤(附8例病例分析)

    作者:徐立群

    目的:分析、探讨颌骨软骨肉瘤.方法:复习我科近年来诊治的8例颌骨软骨肉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颌骨软骨肉瘤下颌骨多于上颌骨,病理类型以高、中分化型(一、二级)多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可伴牙列的松动、张口受限、下唇麻木.治疗上应采取大块根治性外科切除术,无须行选择性颈清.复发与病理分级、术前化疗无关(P>0.05),主要取决于外科治疗的彻底性.结论:颌骨软骨肉瘤是一种以局部侵袭为主的恶性肿瘤.术后病人应建立长期随访.

    关键词: 软骨肉瘤 颌骨
  • 磷酸钙骨水泥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辉;魏笑凯;颜安

    目的:研究CPC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颗髓室底穿孔患牙随机分为CPC组(46颗)和对照组(22颗),均先行根管治疗,然后穿孔处分别采用CPC和氢氧化钙充填修复,并作永久性充填,所有治疗牙均随访观察18~24月.结果:CPC组成功43颗,失败3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医源性和龋源性穿孔之间,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PC是修复髓室底穿孔较好的一种材料,其疗效与穿孔大小有关.

  •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作者:胡晓文;吴学礼;欧阳喈;赵彤霞

    目的:对钢丝结扎内固定及小夹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对86例下颌骨骨折进行上述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手术方案由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制定.术后追踪随访6周,记录术后咬牙合关系不良及开口时颞颌关节疼痛的发生情况,将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与内固定方法、术者经验及骨折情况等因素一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双处骨折中,小夹板内固定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钢丝内固定组.两组医生完成的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主治医师完成的小夹板内固定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副主任医师组.片层状断面或合并有片层状断面的骨折术后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结论:影响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有许多,选择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 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祖兵;赵怡芳;张文峰;李宏礼;傅玉川;龙星

    目的:回顾性调查我院1980年以来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的临床资料,与病人建立长期随访关系,以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术后定期复查,根据面部外形恢复满意程度、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变化情况对术后效果进行分级,各组间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各种方法行下颌骨缺损修复均可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但在面部外形恢复的满意程度上存在差异.结论:根据下颌骨缺损及周围软组织情况选择适应证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

    作者:张漫;程祥荣;贺红

    目的:有效地将Twin block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正器联合以矫治复杂的AngleⅡ类错牙合.方法:本实验将传统的Twin block矫治器加以改良,通过改变固位装置,去除上颌唇弓,能较好地与方丝弓矫治器协调,在临床上矫治了1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Ⅱ类错牙合.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正、侧面轮廓明显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AngleⅠ类.结论:改良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方丝弓矫正器能迅速、有效地矫正AngleⅡ类错牙合.

  • 正常牙合少年儿童颅颌面硬软组织结构相互关系评价

    作者:龙红月;兰泽栋;陈远平;孙新华;梁傥

    目的:研究颅颌面硬软组织结构相互间的关系.方法:用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方法计测104名正常牙合少年儿童X线头影测量侧位X线片,得出17项测量值,对其中的硬软组织项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得出136项相关方程,其中硬软组织结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27个.结论:颅颌面硬软组织结构相互间存在补偿与均衡发育机制.

  • 颌周结扎固定在儿童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田涛;钱雯

    目的:探讨颌周结扎固定在治疗儿童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自1995年起收治的12例儿童下颌骨骨折中的7例,采用颌周结扎固定术,观察其疗效.结果:颌周结扎固定方法对儿童下颌骨骨折进行治疗创伤小,不损伤恒牙胚,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稳固、不影响进食,便于口腔清洁.结论:颌周结扎固定是治疗儿童下颌骨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 口腔粘膜鳞癌顺铂诱导化疗剂量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叶茂昌;陈传俊;朱祖武;李容新;程靖;张震东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顺铂诱导化疗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1986~2000年6月间行计划性高剂量(100~120 mg/m2)顺铂诱导化疗的99例治疗经验.以同期非常规剂量(50mg/m2)的27例作对比研究.结果:高剂量组和对比组的近期疗效分别为85.85%(85/99)和55.55%(15/27),经统计学处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毒副反应(肾、血液和胃肠毒性)本组实验的对照观察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剂量和疗效之间呈正相关和正态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组的100~120mg/m2的剂量是合适和符合人体耐受的,毒副反应尚未影响到本疗法的临床应用.

  • SSRO术前后髁状突骨密度测定

    作者:唐恩溢;金友仁;杨旭东

    目的:探索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SSRO)术后髁状突骨组织改变情况,以了解正颌手术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数字图象系统,在手术前后不同时期X片上,将髁状突分成四个大致相等的测量区域,分别测量统计各区的骨密度值.结果:在不同因素下,髁状突骨密度有所不同.术前:2、4区高于1、3区,右侧高于左侧.术后:骨密度下降,可以不同方式表现.结论:髁状突位置发生改变后,其骨组织将起代偿作用.计算机数字图象系统可使髁状突骨密度测定更为准确,也使得髁状突病变能早期发现.

  • 酸蚀处理影响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的研究

    作者:安洁

    目的:采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估酸蚀处理对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酸蚀处理后用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牙160颗,不酸蚀处理直接用Dyract修复142颗,用改良的USPHS系统对2年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成功率为92.5%,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0.98%.两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成边缘密合性和边缘着色指标上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用Dyract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前用酸蚀处理牙釉质和牙本质可以改善修复体与牙齿的边缘密合程度.

  • 牵张成骨延长山羊下颌骨后下齿槽神经的组织学变化

    作者:唐正龙;胡静;邹淑娟;王大章;李继华;高占巍

    目的:研究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不同时间内下齿槽神经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对8只成年山羊行双侧下颌体骨皮质切开术,经口外安置自行研制的下颌牵张器,以每天1mm的速率向前牵引延长其中6只山羊的下颌骨10mm.于牵张结束后第2、4、8周各处死2只动物,取双侧下齿槽神经作组织学检查,另2只未牵张的山羊作对照.结果:下齿槽神经受牵张力作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沃勒变性,主要表现为髓鞘肿胀、碎裂及轴索数目减少.但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受损神经纤维逐渐得以再生.结论: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下齿槽神经发生了轻度的退行性变,但这种退行性变在适宜的速率牵张下是可逆的.

  • 正畸牙齿移动牙周膜血管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成伟;刘宣华;候景秋;付军;翟孝雅;姜海英;孙新华;孙宏晨

    目的: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正畸牙齿移动牙周膜(PDL)血管变化的规律.方法:21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7组.光镜下观察兔正畸牙PDL血管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应用血管灌注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PDL血管密度和面积的变化.结果:压力侧和张力侧PDL血管变化规律不同.经图像分析压力侧PDL血管密度和面积高峰值在受力后第7天出现,分别为27 个/mm2 和71 021.00μm2,张力侧高峰值出现在受力后的第14天,分别为28个/mm2 和91 339.44μm2.结论:在正畸力作用下,牙齿压力侧和张力侧PDL血管发生一系列变化,变化规律与牙周组织骨改建周期一致.

  • 作者: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基因转染对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包含BMP2 cDNA全长编码序列的表达载体转染至NIH3T3细胞,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BMP2在NIH3T3细胞内的稳定转染和表达,同时观察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成骨标志物包括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力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含量的变化.结果:BMP2只在转染细胞内表达.与未转染细胞相比,BMP2基因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而ALP活力和OC含量增加.结论:结果表明BMP2基因转染能够衣导成纤维细胞的体外成骨潜能.

  • 种植义齿部件松动的试验研究Ⅰ.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基台螺丝疲劳寿命的测定

    作者:李四群;郭华;徐东选;王贻宁;程祥荣

    目的:探讨种植义齿部件松动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建立标准力学模型,在计算机软件控制下,用Instron 8511.20型材料测试机以13次/s的速度将15kg循环力施加于修复体上,每20万次停机一次,测定修复体松动度(PTV),当试验结束时,计算机记录下总循环次数,再次测定PTV,并在预应力设置后72h及试验完成后分别测量基台螺丝的伸长量.结果:随循环次数的增加,修复体松动度增加,到试验结束时,平均循环次数为15.3×106次,此时基台螺丝PTV为9.4,预应力设置后72h及试验完成后,基台螺丝伸长量分别为11.5μm和76. 3μm.

  • TGF-β1在不同发育阶段胎儿髁突软骨中的表达

    作者:王健;陈新明;汪说之

    目的:研究β转化生长因子-1( TGF-β1)在胎儿髁突软骨中表达,探讨该因子在软骨发育中的作用.方法:30例13~33周胎儿分为A、B、C和D四组,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观察髁突软骨TGF-β1的表达.结果:TGF-β1在所观察各组髁突软骨各层中均有表达,成软骨细胞层表达强,主要在胞浆.TGF-β1积分光密度在上、中、下三层之间存在差异(P<0.05).平均灰度和平均光密度在不同胎龄组间存在差异(P<0.05).A组与B 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髁突软骨不同发育时间、不同分化阶段TGF-β1的表达水平不同.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皮下局部注射影响大鼠背部随意皮瓣成活的实验性研究

    作者:刘春丽;刘志辉;朱镇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在其背部形成3cm×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给予如下处理:在其远蒂端6.5cm以及5.5cm处选择四个对称的注射位点,VEGF组每一位点给予10ng/100μl的VEGF溶液100μl;BSA组每一位点给予0.1%BSA溶液100μl;生理盐水组每一位点给予医用生理盐水100μl.术后6h、24h重复给药.术后7d将动物处死,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及皮瓣组织活性.结果:术后3d皮瓣成活率:VEGF组为(98.70±1.04)%,BSA组为(64.20±2.92)%,生理盐水组为(63.85±2.87)%,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7d皮瓣成活率:VEGF组为(96.78±0.98)%,BSA组为(64.03±2.96)%,生理盐水组为(63.68±2.89)%,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组远蒂端7.5~4.5cm范围内细胞存活百分比高于其他两组相应部位(P<0.01),VEGF组远蒂端7.5~4.5cm范围内SDH含量高于其他两组相应部位(P<0.01).结论:VEGF皮下局部注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方法,它不仅能够提高皮瓣的成活率,而且能够适度地提高皮瓣远端的组织学活性.

  • 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的烧结研究

    作者:赵克;巢永烈;杨世源

    目的:探讨干压成型、低温烧结制备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的工艺方法.方法:采用Al2O3-CaO-MgO-SiO2系统来研制纳米氧化铝陶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比较了不同MgO含量、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对氧化铝陶瓷的密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1.29wt% MgO试样组的陶瓷晶粒均匀且发育比较完全;随着粉料成型压力的升高,烧结后瓷体的密度及维氏硬度均增大;在1 300℃烧结后,晶体发育差且气孔较多,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增大,在1 450℃时可见瓷体晶形发育较完全.结论:选择适当的复合烧结助剂、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可制得较理想的纳米氧化铝陶瓷.

  • 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分离株耐酸性实验研究

    作者:刘艳玲;刘正;冯希平;周静

    目的:确定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株的耐酸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较猛性龋、非猛性龋、无龋儿童变链菌(各6株)和远缘链球菌(猛性龋儿童6株,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各3株)临床株在体外不同初始pH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初始pH 4.5~5.5条件下,各组变链菌生长抑制程度均明显大于远缘链球菌(P<0.05).初始pH 4.5条件下,猛性龋儿童远缘链球菌分离株耐酸性明显强于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分离菌株(P<0.05).结论:远缘链球菌的耐酸性强于变链菌;猛性龋儿童远缘链球菌分离株耐酸性强.

  • 间接性颞颌关节损伤后滑液中前列腺素E2含量的变化和意义

    作者:胡开进;周树夏;戴毅敏;程晓兵

    目的:通过测定间接性羊颞颌关节(TMJ)损伤后TMJ滑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探讨内源性PGE2在TMJ损伤后导致TMJ骨关节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自制撞击装置间接性造成25只山羊双侧颞颌关节损伤,分别于伤后2h、7d、1个月、3个月取材,抽取关节液.以正常TMJ滑液中PGE2含量作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羊TMJ损伤后TMJ滑液中PGE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伤后关节出现了骨关节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结论:内源性PGE2在TMJ损伤后导致TMJ骨关节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新型高分子合成树脂类义齿粘附剂的研制

    作者:程祥荣;赵克;李志安;程汉亭;肖群

    目的:研制一种新高分子合成树脂类义齿粘附剂.方法:用正交设计法设计出12种不同的粘附剂配方,以粘结抗张强度为评分标准,运用方差分析对影响其粘度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粘附剂的佳配比.结果和结论:聚醋酸乙烯酯和纤维素醚的具体含量对粘附剂粘结抗张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乙醇及CMC-Na所占比例对其粘结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间有交互作用.

  • 中药NZ有效部位ZD的提取分离及抗炎免疫作用

    作者:王茜;樊明文;边专;彭彬;范兵

    目的:提取中药NZ的有效部位(简称ZD),进行初步的结构鉴定实验;对ZD的抗炎及免疫实验进行初步实验研究.方法:以小鼠耳肿胀模型,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评价ZD的抗炎作用;利用小鼠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评价ZD的免疫作用.结果:ZD对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在小鼠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显示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结论:ZD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增加免疫作用.

    关键词: 中药 抗炎 免疫
  • 不同牵张速率对下颌骨延长后新骨生成的影响

    作者:李继华;胡静;王大章;唐正龙;高占巍

    目的:研究不同牵张速率延长下颌骨时对新骨生成的影响.方法:将12只山羊随机分为三组,行双侧下颌体骨皮质切开术后以三种不同牵张速率(0.5mm/d,1mm/d,2mm/d)向前延长下颌10mm.牵张完成后第2、4周各处死2只山羊,取双侧牵张间隙内新骨组织作X光片、组织学、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结果:以0.5mm/d和1mm/d牵张下颌骨后形成的新骨质量要好于2mm/d.结论:在牵张延长下颌骨时,1mm/d可能是适宜的速率.

  • 碧兰麻在拔牙术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晓军;郝志红;王国庆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 215例患者的1 565颗患牙,其中男性785例,女性30例,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46.5岁,上颌前牙120颗,上、下颌双尖牙364颗,上颌磨牙470颗,下颌磨牙455颗.

  • 改良式生物调节器在阻断性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银凤

    替牙期变化复杂,此期各种类型的错颌畸形就更多地表现出来.此时若利用患者颌骨的生长发育潜力,对患者颌骨的生长施加影响,纠正或改善颌骨畸形,则可以降低恒牙期正畸治疗的难度和减少外科正畸的可能性.作者在临床上采用改良式生物调节器治疗21例替牙期患者,现介绍如下:

  •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护理

    作者:汪明

    我科自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8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从儿童牙科就诊原因分析谈健康教育

    作者:曾勇

    儿童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素质构成了牙科治疗中的一个特殊而极其重要的群体.如何将牙科工作的重点,从治疗为主逐渐转移到以预防为主,提高儿童及其家长对口腔健康教育的认识,终达到人人享有口腔健康将是口腔医务工作者今后面临的巨大任务.本文通过对3 648名儿童牙科就诊原因的统计分析,探讨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象、内容和方法,以期寻求一种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口腔健康良策.

  • 压低辅弓在牙弓整平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侃;陈国新

    在伴有深覆牙合的错牙合畸形矫治中,成功矫治的关键是牙弓是否整平.特别是对高角型及生长发育已停止的深覆牙合病例,如何控制磨牙伸长,尽量压低前牙达到整平效果,

  • 4例舌根部急性出血的救治体会

    作者:颜德权

    1 临床资料舌根部位于呼吸入口处,解剖部位隐蔽且危险,一旦发生急性出血,患者自救乏力,可能因救治困难或不及时,导致窒息或休克致命.本文报告了我科经治的4例较典型的舌根部急性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施救措施,以供借鉴.

  • 以茶多酚为盖髓剂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丁苑;徐伟健

    茶多酚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功能的茶叶提取物.近年来在食品及预防医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用其作为盖髓剂进行活髓保存用于口腔临床,目前尚无报道.对于深龋近髓、穿髓及意外穿髓的治疗临床上通常是用氢氧化钙作为盖髓剂.本文总结了22例患者,用茶多酚作为盖髓剂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 颅颌面损伤的颌骨骨折治疗48例临床分析

    作者:严翔;杜少甫

    本文对我院自1995年9月以来收治的48例颅脑损伤并颌骨骨折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针对颌骨骨折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 常规法与注射法取模的比较

    作者:罗黎;严华华

    全冠,固定桥基牙对印模精确度要求高.本文采用注射法取模,其模型准确、清晰、无需修整.和常规法进行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更有利于冠桥的修复.

  • 18例下颌磨牙半切术治疗体会

    作者:袁峰;马晓萍

    牙半切术是将下颌磨牙病变严厉重侧的牙根连同半个牙冠一并切除的方法.临床上鉴于下颌第一磨牙单个根的根周牙槽骨严重破坏、根分叉病变以及冠根纵折,常规治疗远期效果不佳.如不能有效切断感染途径,常使整个牙丧失治疗时机.故及时行半切术,有利于保留牙剩余功能.作者近三年来对18例下颌第一磨牙行半切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颞下颌关节塑化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

    作者:邱明国;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CT、MRI等影像学手段对颞下颌关节病变进行诊断[1,2].由于断面切片技术的限制,作为影像诊断和治疗基础的薄层断层解剖学研究却很少涉及,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本实验采用先进的生物塑化技术[3],对颞下颌关节闭口位的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断层解剖形态进行观察和测量,以期为颞下颌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提供详细的断层解剖学依据.

  • He-Ne激光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韩德昌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以往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口腔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本病病因复杂,且多属于功能性紊乱,因此,临床上早发现、早行保守治疗效果好,意义重大.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He-Ne弱激光局部照射治疗TMD,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牙槽脓肿36例

    作者:魏萍;于加友;郭宏翔

    我们自1996年以来,自拟清热泻火汤用于治疗急性牙槽脓肿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较口服抗生素类药物疗程短、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 根管给药治疗颌骨囊肿术后大型骨腔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章宏毅;周先略;胡晓华

    囊肿术后遗留下的大型骨腔,在愈合过程中,易引起感染而影响骨腔的愈合[1,2],一旦感染发生,临床上还尚未见到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近三年来,我们对来我院就诊涉及牙根的颌骨囊肿术后遗留下的骨腔感染12例病例,采用根管给药法进行处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髁状突骨折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冬仙;张印斗;柳新华

    本文对我院1995~2000年间收治髁状突骨折24例(32侧)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 根管超充诱发三叉神经痛1例报告

    作者:刘胜利;郭梅凤

    我科诊治1例由于根管超充而诱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现报告如下:

  • 鼻尖部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道

    作者:刘洪伟;刘丽萍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面部皮肤、唇、舌、颊、牙龈、腭等处,但发生在鼻部海绵状血管瘤少见,现报告我院诊治的一病例.

  • 罕见龈瘤1例报道

    作者:高征;卢元桂;陈秀娟

    患者女,71岁.于2001年6月1日以“下前牙龈处肿块九年余”来本科诊治.患者九年前发现下前牙唇侧牙龈处生长一肿物,并渐增大,且21|随肿块增大而松动脱落.近1个月来感肿块疼痛,咀嚼受限,故来就诊.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家族无此病病史.入院查:21|缺失,间隙宽,21|123 唇侧牙龈处有28mm×22mm×10mm肿块,质硬、色暗红、表现光滑、基底较广、触之不易出血、咬合时上切牙压挤肿块而留有齿痕且感疼痛.血、尿常规、胸透、心电图均正常.下颌骨后前位片可见骨质部分吸收.取部分活组织送病检,结果为:纤维型牙龈瘤.

  • 埋伏阻生智齿伴龋坏1例报告

    作者:谭春萍

    患者女性,60岁.半年来感觉左侧下磨牙区疼痛不适.近两个月来症状加重伴颊侧牙龈肿痛并流脓,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自服消炎药物症状减轻,停药后又复发.专科检查:|7缺失,|56无龋坏、无叩痛及松动,磨牙区颊侧牙龈红肿,触痛,牙龈有瘘口,挤压有浓液溢出,张口不受限.追问病史10年前曾因左侧下牙疼痛而将|7拔除.X线检查见下颌骨内一阻生智齿,呈近中埋伏阻生,牙冠部已发生龋坏.诊断为:|8阻生伴龋坏;处理:给于头孢氨苄、替硝唑口服抗感染治疗,漱口液漱口清洁口腔.炎症控制后,在2%利多卡因+1‰肾上腺素阻滞麻醉下将|8拔除,并仔细刮除牙槽窝内炎性增生组织及残留骨碎片,缝合牙龈创口,术后给于抗感染药物.

  • 高锰酸钾粉致口腔粘膜烧伤1例报告

    作者:齐杰;沈国华;张晋;陈继忠

    患者男,32岁.因与家人发生口角后情绪不稳定而吞服高锰酸钾粉约15g,以“急性高锰酸钾中毒”收住我院消化内科.入院3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口腔科专家会诊.会诊时所见:口腔内舌背、下颌龈颊沟、龈唇沟及口底粘膜可见膜状棕黑色附着物,不易擦去,粘膜水肿明显伴烧灼痛,周围约0.5cm范围内粘膜红肿触痛,未见水泡形成.根据查体所见给予诊断为“口腔粘膜Ⅱ°烧伤”.治疗措施:①立即以维生素C生理盐水漱口(25%维生素C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每次15ml,含漱5min后吐出.如此反复进行直至30min后棕黑色附着物脱落,可见烧伤之粘膜呈黄白色.②高锰酸钾膜脱落后再改以复方洗必泰含漱液漱口每日4~5次,同时嘱患者进流食或半流食,防止感染使创面加深.10d后,坏死的粘膜组织全部脱落显露鲜红色粘膜下组织,此时应用口腔溃疡贴膜,剪成创面大小贴敷,25d后创面愈合,无明显瘢痕形成.

  • 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及头影测量评价

    作者:贺红;韩光丽;张漫;华先明;陈方俊

    目的: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应用Pendulum矫治器对18例平均年龄为11.9岁的牙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其对牙颌面的影响.结果:Pendulum矫治器能够远中移动上颌磨牙致磨牙关系为Ⅰ类或偏近中,未见开牙合及明显前牙支抗丧失.结论:应用Pendulum矫治器不拔牙治疗牙性Ⅱ类错牙合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口腔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