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9
  • 曾用名: 口腔医学纵横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樊明文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胃食管反流病人牙齿磨耗情况的临床调查

    作者:郑创益;法永红

    目的:调查胃食管反流病(GERD)人牙齿磨耗的患病情况,为制定针对GERD患者牙齿磨耗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确诊的GERD患者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6名GERD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严格的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获得患者牙齿磨耗情况.结果:GERD患者全部牙齿平均磨耗级别是3.63级,上下颌前牙区与后牙区磨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下颌同名牙区段磨耗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上颌前牙区牙体侵蚀较为严重.结论:GERD患者牙齿磨耗不均,磨耗程度较重,须注意酸蚀症的发生和预防.

  • 不同龋状况母子间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作者:于淼;仪虹;孟玲娜;敬舒涵;吕慧

    目的:应用PCR-DGGE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20对不同龋状况母子口腔唾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多样性.方法:分别采集20名不同龋状况儿童及母亲的唾液样本,提取细菌总DNA,进行16S rDNA的PCR扩增及DGGE,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母子口腔唾液中分别检出42 、48个菌种,其共同菌种为37个,归属于16个菌属,同时,检出新菌种Megasphaera spp.,且在无龋儿童及高龋母亲唾液中分别检出Abiotrophia spp.和Olsenella spp.两个特异菌属.无龋组母子唾液中嗜血菌属的相对数量显著高于高龋组(P<0.001);无龋儿童携带的放线菌属相对数量也多于高龋组(P<0.001);而链球菌属,奈瑟菌属低于高龋组(P<0.001),而高龋组母亲口腔微生物中相对数量多的为乳杆菌属,其次为放线菌属,奈瑟菌属,与无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母子口腔唾液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且随龋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 应用颞颌关节镜治疗颞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邓永强;郑苍尚;朱耀旻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镜治疗颞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8例颞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分别采用颞颌关节镜进行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关节上腔粘连松解灌洗、单纯关节上腔灌洗等治疗方法,通过观察疼痛程度、张口度及侧向运动度的改变,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灌洗治疗后患者张口度、侧向运动度和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组和粘连松解灌洗组治疗后疼痛减少值、张口度及侧向运动度增加值明显高于单纯灌洗组.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组在张口度增加值及疼痛减少值的改变优于粘连松解灌洗组.结论:关节上腔灌洗可以作为颞颌关节内紊乱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针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颞颌关节镜下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治疗则具有更好的疗效.

  • 放射性I125 粒子术中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周何强;罗文政;徐华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性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 月至2009 年6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4 例头颈部癌患者,均于术中切除病灶,切缘及可疑残灶术中行Ⅰ125粒子植入.结果:24例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8例伴有不同程度疼痛,术后随访3~27个月,21例生存至今.结论:放射性Ⅰ125粒子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疗效确切,尤其是为那些手术后或放疗复发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安全和微创治疗手段.

  • 序列拔牙与恒牙期拔牙矫治的稳定性比较

    作者:张晓艳;李梦华;王邦康

    目的:比较序列拔牙及恒牙期拔牙矫治的稳定性.方法:20例序列拔牙矫治患者、20例恒牙期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平均戴用保持器2年.主动治疗结束时(T2)、保持结束后5年(T3)测量下颌模型6项指标、头颅定位侧位片9项指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T2时相比,两组患者在T3时下颌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牙弓长度均减小;拥挤度、覆牙合、覆盖有所增大;上中切牙与SN 夹角、IMPA、下中切牙与NB距离略有增加;上下切牙夹角减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表现一定程度的复发,序列拔牙与恒牙期拔牙矫治在观察阶段的稳定性无统计学差异.

  • 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海涛;刘建国;徐建军;王栋华

    目的:观察牙周炎导致的唇向散开前牙经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并与牙周健康的正畸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安氏Ⅰ或Ⅱ1前牙散在间隙的成人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的成人正畸患者各12例,均无需拔牙,采用MBT直丝弓固定矫治,应用Nemoceph头影测量软件测量矫治前后前牙的牙冠与牙根比值,并作配对t检验,判断其牙根吸收程度.结果:矫治后两组均有轻度牙根吸收(P<0.05),牙周炎组牙根吸收程度较牙周健康组大,但二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患者正畸治疗后牙根均有一定程度吸收,但是可接受的.牙周炎患者通过正畸关闭前牙散在间隙并不会加重牙根吸收.

  • GDNF及其受体Ret在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和细胞增殖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郑善川;梁丽;张玉茹;朱晓虹;李宏捷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及其受体Ret的表达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嗜神经侵袭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对42例SACC、5例腺泡细胞癌、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GDNF和Ret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GDNF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浆、肿瘤周围的神经纤维和正常腺体的导管中呈阳性表达,而在腺泡细胞癌和正常腺泡组织中均不表达.Ret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浆和正常的导管上皮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在神经纤维中弱阳性或不表达,腺泡细胞癌中不表达.Ki-67在SACC细胞的胞核中呈阳性表达,靠近神经和远离神经的肿瘤细胞中阳性表达并无差异.有神经侵袭组Ki-67的阳性表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但无统计学差异.GDNF与Ret表达间呈正相关(r=0.489,P<0.05),但GDNF与Ki-67的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r=0.278,P>0.05).结论:GDNF及其受体Ret在SACC中高表达,GDNF在周围神经组织内也高表达,提示SACC中存在GDNF的自分泌,GDNF和Ret可能在SACC嗜神经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SACC细胞的增殖活性与神经侵袭的发生、GDNF的表达间关系可能不大.

  • 应用全颌曲面断层片对中国东北地区汉族青少年第三磨牙发育的研究

    作者:商维荣;顾娴;赵刚

    目的:通过全颌曲面断层片对中国东北地区汉族青少年第三磨牙的发育进行研究,为口腔基础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拍摄217张全颌曲面断层片,对第三磨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拍摄的所有样本中出现第三磨牙的年龄小为7岁,未见有7岁以下出现第三磨牙,即表明7岁时在曲面断层片上才可见第三磨牙牙胚.下颌第三磨牙发育早于上颌;女性16岁、男性15岁时仍有Ⅰ级第三磨牙牙胚出现.17岁时男、女均未见有Ⅰ级第三磨牙牙胚.结论:第三磨牙牙胚发育的研究对口腔各专业学科均有参考价值.

  • 髁突骨折开放手术方法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韩前超;徐正茂;晏全红;邓末宏

    2003年1月到2007年9月共有254例患者因髁突骨折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69例,女性患者85例.260例采用耳前切口(包括耳前直切口238例,耳前手杖形切口22例),单纯颌下切口37例,耳前颌下联合切口28例,全、半冠状口9例,口内切口2例.336例手术关节肿,263例采用内固定形式,包括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钢丝结扎固定和长螺钉固定.单纯骨折片摘除61例.陈旧性髁突骨折行髁突成形术12例.

    关键词: 髁突骨折 手术 回顾
  • 两种根管消毒药物体外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政权;李俊;高原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制剂ApexCal、2%洗必泰(CHX)及两者配伍制剂对感染根管内常见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实验测定ApexCal、2%CHX及ApexCal与2%CHX1∶1混合对粪肠球菌、粘性放线菌、牙髓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普氏菌形成的抑菌环直径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洗必泰的抑菌作用显著高于ApexCal,ApexCal/2%CHX的抑菌作用显著低于2%CHX,但对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ApexCal.结论:2%CHX和ApexCal/2%CHX可以作为有效的根管消毒剂,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下颌第二磨牙根形态与根管形态的研究

    作者:程志刚;赵燕艳

    目的:探索成人下颌第二磨牙根形态、根管形态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将96颗成人下颌第二磨牙用透明法显示其根管空间形态,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根管数目、形态与该牙根形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该牙的根形常见为双根和融合根,融合根形达42%且其根管有4种分型,双根形的近中根31%为双根管.结论: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形态较复杂,根之外形与根管形态、数目间有关联.

  • 西北地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构成分析

    作者:陈嵘;郭涛;冯雪;丁寅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构成.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03~08五年间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回顾性研究,分析骨性Ⅲ类患者在矢状向与垂直向的构成.结果:矢状向主要表现为上颌正常,下颌发育过度;其次为下颌正常,上颌发育不足.其它类型占比例较低.垂直向主要表现为高角或均角,低角较为少见.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研究其构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此类错牙合的成因,并对其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 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评价

    作者:朱丽红;刘文芳;马丽辉;林爱娟;赵素萍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例前牙冠修复所致牙周病患者共208颗患牙,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后再行全瓷冠修复,分别于基线点、术后8周、修复后3个月分别记录探针出血(BOP)、探诊深度(PD)、患者满意度,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8周BOP、PD较基线点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后3个月BOP、PD与冠延长术后8周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修复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1.7%.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有利于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治疗,且冠延长术解决了生物学宽度的问题,确保了牙周健康的长期稳定.

  • 单侧唇裂下三角瓣的整复技巧

    作者:王伯钧;韦进;蒋才丽

    目的:根据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畸形特点,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对95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阐明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手术设计思路和操作要点.结果:随访例数93例,85例整复效果满意,较好恢复上唇三角形两侧唇部的对称性,占90%以上.结论: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整复效果.

  • 利用种植体支抗远移下颌磨牙的效果评价

    作者:郭军;法永红;蔡兴伟

    目的:研究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远移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6例成人患者,将32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压缩后置于下颌第一前磨牙与下颌第一磨牙之间,推磨牙远移.通过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在近远中方向、垂直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4.5 mm,疗程5.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 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3.9°.下颌中切牙位置基本无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磨牙被远移到了恰当的位置.未见前牙支抗丧失.种植体作支抗推下颌磨牙远移的过程中,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临床操作较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舌根癌全舌切除临床治疗(附2例报告)

    作者:王月红;唐瞻贵;苏彤;尹乒;方小丹;全宏志;赵丽莉;卢若煌

    目的:探讨舌根癌全舌切除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例舌根癌患者分别行保留少量舌根组织的全舌切除加游离腹直肌肌皮瓣舌再造术及全舌、会厌切除加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全舌再造术.结果:两种皮瓣均可有效修复全舌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再造舌的形态满意.2例病例均获成功,19个月后复查皮瓣成活良好且肿瘤无复发,保留部分舌根患者语音及进食恢复较好.结论: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及游离腹直肌肌皮瓣均可作为全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保留舌根与否及保留组织的多少对再造舌术后的功能有较大影响.

  • 正畸牵引在牙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蒋建兴;彭雪姣

    目的:本文描述了通过正畸牙合向牵引治疗下前牙拥挤伴严重牙周病患者的方法.方法:通过牙合向牵引计划拔除的严重牙周病患牙从而增加局部硬组织骨量,为后续邻牙排齐提供足够的牙槽骨,改善术后软组织结构和形态.结果:12例患者牙齿排列整齐,间隙关闭,牙齿松动度无增加,龈缘整齐,X片显示排入拔牙间隙的牙齿牙周附着可.结论:通过牵引进入稳定期的牙周病患牙,可以增加局部牙槽骨高度,改善龈缘软组织外形,为后续邻牙排入提供好的牙周条件,达到牙列美观,龈缘整齐,治疗效果稳定的目的.

  • 微螺钉或横腭杆支抗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敖妮娜;华先明;孙培培;韩光丽

    目的:研究以微螺钉种植体或横腭杆作支抗,治疗成人双颌前突患者,通过比较其颜面软硬组织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6名平均年龄为20.96岁的双颌前突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横腭杆(组1)、横腭杆结合种植钉(组2)为支抗,应用直丝弓技术行减数正畸治疗,对头颅侧位片行头影测量,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不同支抗术前术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差异.结果:组2的上唇美线距LS-EP、上颌磨牙水平位置U6-VP、上颌磨牙垂直位置U6-HP、上唇突距LS-VP、上切牙水平距U1-VP治疗前后的差值较组1显著减小;两组其他测量值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横腭杆结合微螺钉作支抗较横腭杆能更多地内收上切牙并改善上唇突度,支抗作用更显著.

  • MTA和Vitapex糊剂治疗成人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孔闭合不全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阗;周会喜;徐平平;黄洁

    目的:比较三氧化物多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和Vitapex糊剂应用于成人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闭合不全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人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孔闭合不全的恒牙共38颗,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根管显微镜下用MTA严密封闭根尖开放部位,硬固后根管行热牙胶充填;对照组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在根尖部有硬组织形成后行根管充填.两组术后均定期复查,评价临床效果及X线片结果.结果:经过2年的复查,实验组所有病例在治疗后均无临床不适症状,X线片显示患牙11颗根尖阴影完全消失,8颗明显缩小,1颗无变化,有效率95%.对照组2颗磨牙因冠根折拔除,8颗根尖有硬组织形成,8颗根尖无硬组织形成,有效率为4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TA 治疗成人根尖孔未闭合恒牙是一种较理想的根尖诱导成形材料,短期临床疗效好,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骨性下颌偏斜患者翼外肌形态的MRI研究

    作者:彭震雯;郭涛;丁寅;齐顺

    目的:研究下颌偏斜患者双侧翼外肌形态的差异,探讨翼外肌形态变化与下颌偏斜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0例下颌偏斜患者与10例正常牙合对照闭口位、大开口位双侧翼外肌长度、厚度及面积进行测量,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结果:闭口位翼外肌上头长度、厚度及面积均呈现出偏斜对侧高于偏斜侧,同时高于正常对照(P<0.05);翼外肌下头长度、面积偏斜对侧均高于偏斜侧(P<0.05),而3组间厚度无明显差异.大开口位,下颌偏斜患者翼外肌上、下头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长度、面积偏斜对侧均高于偏斜侧(P<0.05),而3组间厚度无明差异.结论:下颌偏斜患者双侧翼外肌形态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双侧髁突位置、形态的不对称造成的,也可能是偏斜侧与偏斜对侧长期咬合不对称造成的.

  • 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韩成敏;吴国民;高尚;张茹慧

    目的:检测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化的OSCC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52例OSCC及20例正常的舌黏膜组织中Bag-1蛋白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Bag-1蛋白在病理分级的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50.00%、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76.19%、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93.33%,三者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临床分期为早期(Ⅰ级+Ⅱ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55.55%,晚期(Ⅲ级+Ⅳ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2.35%,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g-1蛋白的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发展关系密切,并且检测该指标有助于OSCC的早期诊断.

  • 口腔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巨噬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戴泰鸣;马洪;宋宇峰

    目的:通过检测巨噬细胞在口腔鳞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浸润情况,探讨其在口腔鳞癌中的功能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CD68 和CD34在42例口腔鳞癌、15例淋巴结转移灶和10例口腔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CD68在口腔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且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P<0.01).同时CD34在肿瘤原发灶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灶和正常组织(P<0.01),而淋巴结转移灶和正常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巨噬细胞在口腔鳞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浸润情况并不一致,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巨噬细胞的功能可能与原发灶中有所不同.

  • 4~6岁幼儿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牙合)颌骨生长发育特征的研究

    作者:李朝晖;邹晖;刘远林

    目的:探讨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牙合幼儿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特征.方法:对15名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牙合患儿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与正常值对照并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内倾型深覆牙合患儿下颌骨明显后缩,且有发育不足,但上颌骨生长基本正常;患儿上下面高比例失调.结论:重度内倾型深覆牙合在乳牙期即能引起幼儿颌骨生长发育障碍.

  • 预聚合纳米填料对丙烯酸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

    作者:郭永锦;程辉;李秀容;吴维青;赵伟

    目的:考察经硅烷化处理及MMA(甲基丙烯酸酯)预聚合的纳米二氧化钛对甲基丙烯酸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用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对纳米二氧化钛粉末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考察其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在MMA悬浮液中的分散情况,并考察聚甲基丙烯酸树脂的挠曲强度、挠曲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的变化.结果:预聚合处理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2%添加浓度时复合材料的挠曲强度、挠曲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为(95.992±3.947) MPa、(2.195±0.223) GPa和(4.048±0.290) J/cm2.结论:预聚合处理的纳米TiO2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能,纳米TiO2/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高.

  • 咬合重建大鼠三叉神经节CGRP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研究

    作者:李晓光;王艳春;李月秀;王延秀

    目的:研究咬合重建对大鼠三叉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及CGR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3个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动物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有2组分别第3周、第9周停止磨牙,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合关系.双侧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切片行CGRP免疫组织化学反应(SABC法) 和原位杂交反应.光镜观察拍片,并用Image Pro 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定.SPSS10.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单侧咀嚼实验组咀嚼侧和非咀嚼侧TG 内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 其非咀嚼侧明显低于咀嚼侧(P<0.01),而CGRPmRNA阳性神经元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非咀嚼侧明显高于咀嚼侧(P<0.01).晚期恢复咬合实验组TG内CGRP和CGRPmRNA表达情况与单侧咀嚼实验组一致.结论:早期恢复咬合关系TG内CGRP和CGRPmRNA表达可恢复正常,晚期恢复咬合关系其表达不能恢复正常,CGRP和CGRPmRNA参与了单侧咀嚼引起的颞颌关节病的病理变化过程.

  • 尼古丁上调口腔鳞状细胞癌抗氧化蛋白Prx1的表达

    作者:赵艳华;汤晓飞;张敏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抗氧化蛋白Prx1与烟草诱导的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尼古丁作用相同时间(48 h)不同浓度(0.1、1、10、100 μmol/L)及同一浓度(1 μmol/L)不同时间(24、48、72 h)对Tca8113细胞Prx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尼古丁可诱导Tca8113细胞Prx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rx1表达增高可能与烟草诱导的氧化应激有相关性,在烟草诱导的OSCC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不同pH值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抗菌效果的体外研究

    作者:李慧;刘漪;张行炜;黄辉

    目的:研究不同pH值2.5%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观察pH12(A组)、pH9(B组)、pH7.5(C组)、pH6(D组)4种不同pH值2.5%次氯酸钠溶液和生理盐水(E组)对粪肠球菌的的抗菌效果,并分别测量其抑菌环直径的大小(mm).结果:5组抑菌环直径从小到大依次为E组、A组、B组、C组和D组,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D组与A组、B组、C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E组与A组、B组、C组、D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随着pH值的降低,2.5%次氯酸钠溶液抑制粪肠球菌的效果逐渐增强,且pH为6时抗菌作用强.

  • 不对称性颌间牵引作用下BMP2在成年SD大鼠髁突关节下骨中的表达

    作者:吴拓江;许跃;李煌;瞿灵丽;陈扬熙

    目的:通过观察不对称牵引引起的成年大鼠髁突关节下骨中与骨改建密切相关的BMP2的表达情况,了解关节下骨对不对称机械应力的反应.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220只(分轻力组104只、重力组104只、对照组12只),实验组动物使用关节外固定加力装置,分别施加0.39N、1.18N(轻力组和重力组),加力第28天拆除加力装置.在加力后3、7、14、28 d以及停止牵引后3、7、14、28 d分别取得左右侧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结果进行计算机辅助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的关节下骨也有BMP2的表达,内源性BMP2的表达增加与机械应力有关,BMP2表达的量受到力量的大小的影响.结论:BMP2参与不对称牵引引起的重塑过程.

  • 尼古丁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丽;刘琪;葛颂;何权敏;钟雯怡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尼古丁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尼古丁作用于培养至第6代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通过四唑盐比色法、流式细胞仪研究尼古丁能否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结果:四唑盐比色法证实当尼古丁浓度在0.05~4 mg/L之间时,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提示,当尼古丁浓度在0.5~4 mg/L之间时,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尼古丁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通过抑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加重对周膜的破坏.

  • 体外复合抗菌粘接剂的抑菌性能测试和银离子释放浓度测试

    作者:付春茂;何大为;孙新华

    目的:观察不同含量的十六烷基吡啶化硫代硫酸银(CTS)丙烯酸树脂粘接剂的体外抑菌活性和银离子释放浓度.方法:将不同含量(质量比0,2.5%,5%,7.5%,10%,15%,20%)十六烷基吡啶化硫代硫酸银(CTS)的丙烯酸树脂粘接剂制成4 mm直径,2 mm厚的圆盘,加入3ml蒸馏水,每周更换1次,预定每2周检测1次浓度,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度法测定银离子浓度,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并用抑菌环法试验对粘结剂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银离子释放量在浸泡第2周时银离子释放多,浸泡8周后银离子释放渐趋稳定,CTS含量为10%~20%时复合抗菌树脂粘接剂浸泡第8~24周银离子释放浓度无明显差异.含不同比例CTS的树脂粘接剂聚合盘均在树脂周围都出现明显的抑菌环,CTS含量为7.5%、10%、15%、20%的树脂粘接剂的抑菌环范围在8~24周时保持相对稳定.结论:含CTS的树脂粘结剂能有效的长时间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繁殖.

  • AHPlus和EndoREZ根管充填糊剂根尖封闭性能的体外研究

    作者:宫佳乐;吴雪;牛卫东

    目的:采用体外离体牙实验,研究根管充填糊剂EndoREZ、AHPlus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收集60颗离体前牙,用镍钛旋转器械Protaper预备根管后,依据根管充填糊剂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A、B两组为实验组,分别用EndoREZ、AHPlus作为根管充填糊剂;C组为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ZOE)作为根管充填糊剂,3组均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恰充填根管.将根管充填后的全部标本置于India Ink染料中进行根尖微渗漏实验,用染料渗透法结合透明牙体标本制作技术,检测染料渗透线长度,评价3种糊剂的根尖封闭性能.结果:A、B、C 3组均有染料渗入根尖,渗透线长度分别为(1.13±0.24) mm,(0.94±0.18) mm,(1.79±0.12) mm;A、B、C 3组间的染料渗透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树脂类根管充填糊剂AHPlus、EndoREZ的根尖封闭性能均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 POSS纳米填料对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王冠春;谢伟丽;陈萌萌;王喆;吴晓蓉;于天亮

    目的:评价自制POSS纳米填料复合树脂经冷热循环后粘接强度的变化,为新型树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60颗人类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牙体近中面牙本质预备后选用Prime&BondNT粘接剂分别粘接5种复合树脂(自制POSS纳米复合树脂、未添加POSS填料复合树脂、FiltekTM Z250、FiltekTM Z350、DURAFILLVS).80个试件经10000次冷热循环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所有试件粘接强度.结果:冷热循环前后粘接强度测试结果分别为: POSS纳米树脂组(27.84±2.19,27.01±2.19) MPa,无POSS填料树脂组(26.73±3.37,20.28±3.30) MPa,FiltekTM Z250(27.56±1.95,26.77±2.74) MPa,FiltekTM Z350(27.68±2.28,24.47±3.04) MPa,DURAFILL○RVS(27.40±1.83,21.49±2.92) MPa.冷热循环前五组树脂粘接强度差异无显著性,经冷热循环各组材料粘接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种复合树脂牙本质粘接强度差异显著,添入POSS纳米树脂组冷热循环前后粘接强度均优于未添入组,其耐温度老化性能优于部分临床常用复合树脂.

  • 雌激素对老年大鼠脂肪干细胞体外诱导成骨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昕;丁寅;蔡川;代媛媛;温丽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对老年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雌激素水平和增龄变化与骨代谢相关性.方法:选取18月龄雌性SD大鼠ADSCs,雌激素刺激浓度为10-7 mol/L,采用MTT法,茜素红染色及生化检测雌激素对ADSCs体外增殖与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骨诱导21 d镜下观测含雌激素组茜素红染色阳性面积大于常规诱导组,非诱导组染色阴性.RT-PCR半定量检测显示含雌激素组较常规诱导组OCN表达强烈.结论:雌激素能增强老年大鼠ADSCs体外增殖与诱导成骨分化能力.

  • 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和钙磷—壳聚糖涂层在兔股骨内的长期效应研究

    作者:王玉琛;孙琛;王家伟;王贻宁

    目的:观察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和钙磷-壳聚糖涂层在兔股骨内的长期效应.方法: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种植体表面制备钙磷涂层和钙磷-壳聚糖涂层,将两种涂层的种植体和未作涂层的种植体随机植入兔双侧后腿股骨干骺端内,使种植体上半部分与骨组织之间存在1 mm的间隙,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取样,观察涂层降解情况和不同区域的骨形成情况.结果:两种涂层在术后6个月时大部分均已吸收,术后12个月时基本完全吸收,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吸收较慢.术后6个月时电化学沉积钙磷-壳聚糖涂层凹槽内的骨形成情况明显低于其它两组,术后12个月时已无明显区别.扫描电镜发现3种种植体表面均为骨基质,无涂层.结论: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和钙磷-壳聚糖涂层在兔股骨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可逐步完全降解,降解对种植体-骨结合未产生不利影响.两种涂层在12个月后的骨整合效应无明显差别.

  • 扩张力作用下大鼠腭中缝组织成骨现象的连续观察

    作者:巫云霞;王林;张卫兵;马俊青;吴蓉宁;张文健;宋冬生

    目的:观察扩张力作用下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新骨形成情况,探讨扩弓后腭中缝组织的反应和新骨形成方式.方法:选用4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5组、对照组6组,采用两眼簧后牙扩弓器扩张大鼠上颌腭中缝组织,分别于0 d、实验1、2、4、7、11 d取材,标本常规进行石蜡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骨钙素(OCN)免疫组化.结果:扩张1 d后即可见腭中缝明显增宽,并可见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扩张2 d和4 d后可见软骨细胞带外侧有新骨沉积;固定3 d后可见骨缝边缘内外侧均有新骨沉积;固定7 d后,可见两侧陈旧的软骨细胞带内侧有大量类骨质形成,两侧骨缘呈指状嵌合.结论:扩张的腭中缝新骨改建主要发生在腭中缝骨缘,并由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向膜内成骨方式进行转变.

  • Effect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Extract on Cariogenic Activity of Mutans Streptococci

    作者:黄冰冰;樊明文;HAN Ding-xian

    目的:从中药厚朴中提取抗变链活性成分,并研究其对变形链球菌致龋特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薄层层析,萃取分离,硅胶色谱柱层析等现代中药化学实验方法,从生药厚朴中提取出有效成分MO2,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对MO2的敏感性.以S. mutans MT703 和 S. sobrinus B13为实验菌株,分析MO2对其细胞表面疏水能力和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能力的影响.结果:MO2能降低细胞表面疏水率,抑制葡糖基转移酶催化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随着MO2浓度的升高,细胞表面疏水率下降; 80 μg/ml的MO2对S. mutans MT703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的抑制率为45.4%,对S. sobrinus B13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的抑制率达43.5%.结论:厚朴提取物MO2对变形链球菌致龋能力有较强抑制作用.

  • c-Fos和RANKL在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菁;彭彬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病变过程中c-Fos和RANKL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将25只Wistar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分别于术后0,7,14,21,28 d取下颌骨,制备组织切片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Fos和RANKL的表达与分布.结果:c-Fos和RANKL在正常根尖周组织中偶见表达;术后14 d两者表达上升至高峰;术后21~28 d两者数量明显减少.自0~28 d,c-Fos和RANKL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Fos和RANKL在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病变中表达呈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根尖周炎的病变过程.

  • 不饱和螺环原酸酯与牙科树脂基质的化学固化反应的研究

    作者:贾芳;付静;张杰魁;邱静;刘小青

    目的:研究一种不饱和螺环原酸酯与牙科树脂基质在室温化学固化条件下的引发体系、聚合性体积收缩率、聚合转化率、开环反应率以及固化时间.方法:MTOSN 膨胀单体与Bis-GMA或BisS-GMA树脂基质单体混合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BPO)或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热分解型引发剂进行热固化反应;加入由BPO或DTBP引发剂和N,N-二羟丙基对甲苯胺(DHPT)、N,N-二甲基对甲苯胺(DMT)、对甲苯亚磺酸钠(TSS)促进剂进行室温化学固化反应.用红外光谱仪以内标法测试固化物的聚合转化率和开环反应率,用示差热量扫描仪测定固化时间,用膨胀计法测试聚合性体积收缩率.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BisS-GMA实验组的性能均优于Bis-GMA实验组.DTBP只能做热分解型引发剂,不能做氧化还原引发剂.BPO∶DHPT=1∶1时,MTOSN/BisS-GMA组有较高的聚合转化率与开环反应率,有较低的体积收缩率和固化时间.加入TSS后,能明显降低开环反应率和固化时间.加入MTOSN膨胀单体,能明显降低体积收缩率.结论:当BPO∶DHPT=1∶1时,MTOSN膨胀单体和BisS-GMA树脂基质能发生室温化学固化反应,有较低的体积收缩率,可以作为新型口腔复合树脂的基体树脂.

  •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糖摄取的影响

    作者:吴璇;刘洪臣;吕娇;鄂玲玲;李振春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糖摄取的影响.方法:按照培养基中胰岛素的浓度(0,10-6mol/L),将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成骨细胞分为N、N+Ins、DM、DM +Ins 4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它们对2-脱氧荧光葡萄糖(2-NBDG)的摄取能力.结果:2-NBDG的摄取量,20 min时由大到小依次为N+Ins>DM+Ins>DM>N;40min时依次为DM>N+Ins>N及DM+Ins.结论:胰岛素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成骨细胞过高的糖摄取.

  • Pax9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腮弓中的表达

    作者:王涛;王娟;李谨

    目的:研究Pax9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腮弓中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直接克隆Pax9特异性基因片段,制作针对Pax9的基因探针,选取斑马鱼发育早期多个时段的胚胎进行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成功克隆Pax9基因,合成针对Pax9的基因探针,发现Pax9基因在受精16 h的斑马鱼胚胎中开始有特异性信号出现,还可以明显地看到腮弓上的Pax9基因特异性信号在24~72 h发育过程中的迁徙过程.结论:初步了解了Pax9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

    关键词: 斑马鱼 Pax9 原位杂交
  • 实验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PTHrP及其受体PTH1R表达的影响

    作者:付玉婷;熊利峰;于世宾;张婧;花翠;蔡淑静;王美青

    目的:探讨实验性咬合紊乱致大鼠髁突软骨异常改建过程中PTHrP及其受体PTH1R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在8周龄SD大鼠第二、三磨牙之间填塞正畸用橡皮筋推第三磨牙向远中移动,8周后取双侧颞下颌关节,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PTHrP及其受体PTH1R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髁突软骨后部明显增厚(P=0.032),且出现典型退行性变,软骨中PTHrP(P=0.034)及PTH1R(P=0.031)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PTHrP及其受体PTH1R参与实验性咬合紊乱所致髁突软骨异常改建.

  • 金属烤瓷修复体崩瓷口内修补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邱憬;陈亚明

    金属烤瓷修复体因其色泽美观、机械性能稳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瓷与金属间的模量差异、临床设计和牙体预备不良、制作不精等原因,一些金属烤瓷修复体在使用中会发生崩瓷.有研究表明,崩瓷的发生率可达2.3%~8%[1].将崩瓷修复体拆除重新制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患者痛苦.为此,近年来发展出采用复合树脂粘结直接修补瓷缺损的方法,凭借易操作、花费低等特点逐渐得到临床接受与应用.笔者采用Clearfil Repair套装对48例崩瓷患者行口内直接修补,通过随访观察,分析不同崩瓷类型的临床疗效,为该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

  • 牙颈部外吸收1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胡晓菁;杨健

    牙颈部外吸收(External cervical resorption,ECR)是破牙本质细胞活动导致的牙体硬组织丧失,通常发生在紧靠上皮附着下方牙颈部的牙根表面[1~3].本病在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因而早期较难发现,故明确诊断时多数患牙已经错过好的治疗时机.

  • 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自体牙断冠再接治疗体会

    作者:刘先庆;范立红;安厚鹏

    前牙外伤冠折在临床上很常见,多数患牙的断端都碎裂或丢失,但也有部分病人的断端牙冠仍较完整.我科选择前牙断端牙冠仍较完整的病例采用玻璃纤维桩和含氟复合树脂粘合剂行自体牙断冠再接治疗,观察6~36个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上前牙种植体即刻负重的临床分析

    作者:段昌华;关达容

    前牙缺失,特别是上前牙因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缺失时,患者往往因美观或职业的需要,要求在上前牙区即刻修复缺失牙.当患者选择种植修复时,种植体即刻负重与种植体骨愈合期是否矛盾?种植牙周围的软组织及牙冠外形的美观效果是否理想?本文就前牙美容修复中种植体即刻负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建成;郑健鸿;何孔炎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感染又导致血糖的增高,增加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形成恶性循环,给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我科治疗了15例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了2003年2月至2009年8月在我科诊治的15例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3岁.

  • 流动树脂用于畸形中央尖预防性充填治疗的研究

    作者:徐勤;王芳;张英华

    畸形中央尖是牙齿形态异常的一种疾病,发生率约为1%~5%[1],多是左右侧同名牙对称发生.本研究用流动树脂预防性充填治疗畸形中央尖,疗效令人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院儿科患者36例共78颗患牙,年龄9~12岁,中央尖高1.5~3 mm.1.2 材料和设备 流动树脂(美国登士柏公司),光固化机(法国SATELEC公司),酸蚀剂,粘结剂(美国3M公司).

  • 老年人全身管理下拔牙临床分析

    作者:岳柏;马卫东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按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型.老年人口增加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人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医疗事故的增加.一般来说老年人对外来刺激的抵御能力降低,同时患有全身系统疾病,当遭受拔牙等对身体侵袭性较强的处置时,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高,为降低患者拔牙风险,我们讨论一种安全有效的对策.

  • Hedgehog蛋白调控骨生长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海霞;唐国华

    骨形成有两种机制: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膜内成骨是由问充质细胞直接分化为成骨细胞,如颅面骨的形成.软骨内成骨是在软骨架的基础上形成骨,如肢体骨的形成.众多生长因子在骨形成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其中Hedgehog(Hh)蛋白在骨发育中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Hedgehog基因初在果蝇的黑素原中被发现,在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并调节胚胎的发育模式[1].

  • 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微生物病因分析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欣

    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感染根管内是以厌氧菌尤其是专性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1,2],有关各种根尖周病感染根管内的细菌谱,不同门属的细菌类别与根尖周病的发生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上述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将在这里做一综述.

  • 常用根管冲洗液的浓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作者:赵燕申

    理想的根管冲洗液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有效的抗菌作用、溶解坏死组织、良好的润滑作用和对根尖周组织无毒无刺激等.影响冲洗液冲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溶液的浓度、温度、PH值、溶剂等.其中浓度对冲洗液的抗菌、清洁、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影响为关键.目前常用的根管冲洗液有次氯酸钠、螯合剂、有机酸、氧化剂等,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 RGD肽在种植体表面涂层的成骨作用

    作者:汪皖

    在种植牙治疗中,种植体植入后需经过约3~6个月的骨整合期,才能开始上部修复体制作.同时,在完成种植牙治疗后可能因骨结合欠佳而发生种植体松动脱落.因此,需通过加快种植体周围骨生成速度.来缩短骨结合时间和增强骨结合程度.人们通过对钛种植体表面进行不同涂层的方法来改善其周围骨生成速度,常规主要措施有羟基磷灰石(HA)涂层、等离子钛浆喷涂、喷砂、酸蚀或喷砂酸蚀结合等理化的方法,这些方法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作用,诱导类骨磷灰石的生成,缩短骨结合时间.但应用于骨质较差或大量骨丧失病人时,还存在骨结合速率慢和机械固位力不足等缺点[1].

  •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2例

    作者:沙烟直;翦新春;周晌辉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melanotic neuroectodermal tumor of infancy, MNTI)是发生于婴幼儿期的罕见肿瘤,自1918年至今报道300余例.我科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 患婴,男,3月龄,1月龄时发现左上颌绿豆大小肿块,逐渐增大.体查见患婴左侧鼻唇沟处膨隆,左上颌牙槽嵴有一2 cm×3 cm×3 cm肿物,表面呈暗紫色,向唇、腭两侧隆起,质韧,无触痛,见图1.CT示:左上颌骨密度减低影,边缘稍模糊.

  • 外周型成釉细胞瘤1例

    作者:王文锋;郑东昕;周建宏;任常群

    成釉细胞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颌骨中心性牙源性上皮肿瘤,但发生在颌骨外软组织的成釉细胞瘤则极为少见.近日我科收治上前牙区外周型成釉细胞瘤1例,现报告如下:典型病例 患者,男,55岁,因"发现右上前牙区牙龈肿物5年余"入院.缘于5年前患者无意发现右上前牙区牙龈突起,如米粒大小,无破溃流脓,未予关注.

  • 治疗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1例

    作者:叶忠坤;李文韦;谢红卫

    典型病例患者,男,50岁,右下后牙间歇性肿痛数年,曾在医院行根管治疗未愈,随后牙龈有瘘管出现,瘘管内偶有脓件分泌物溢出.近日咀嚼不适加重,前来就诊.口内检查:右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有充填物,颊侧牙龈充血轻微肿胀,根尖区黏膜有瘘管,轻按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叩痛(+),松动度(+).放射检查:髓腔内和根管口有充填物影像,密度不均匀,根管内呈透射阴影,根分又及根尖区阴影,牙周膜增宽,见图1a.

  • PBL复合CBS方法以及互联网在口腔正畸进修生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张栋梁;房宇;李梦华

    正畸治疗疗程长,操作复杂.如何使进修生在短时间内既掌握临床操作基本技能又有较强的正确诊断和矫治设计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一直是正畸临床教学的难点.对此,笔者经过探索,找到了一套序列化教学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针对正畸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这部分内容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2)病例讨论和诊断设计:这部分内容采用CBS(Case based study)教学法.3)进修后1年利用互联网进行临床病例远程会诊,帮助进修医生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重新体会进修期间的学习内容,弥补了口腔正畸学理论课教学时数少的局限性,从而提高了进修医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关于《口腔医学研究》启用在线投稿系统的启事

    作者:

  • 《口腔医学研究》将从2011年1月起改为月刊

    作者:

    关键词: 口腔
口腔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