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9
  • 曾用名: 口腔医学纵横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樊明文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坚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闫寒松;赵世萍;黄长波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方法:对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2例髁突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仔细记录面形、张口受限、面神经损伤及牙合关系紊乱情况,手术前后X线曲面断层片对照骨折复位与愈合牙合状况.结果:髁突骨折X线复查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4.9%,张口受限3例,错牙合1例,钛板断裂1例,面神经暂时性损伤8例.结论:成人髁突骨折明显移位者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效果.

  • Carisolv去腐方法治疗龋齿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舒文;杨向红

    目的:比较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方法与传统车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口腔内科门诊牙体病组患者60名,每名患者有2个同颌同名的原发面龋损,分别采用Carisolv和车针去腐充填.术后记录患者对每种去腐技术的感受,操作医师则记录去腐时间、麻醉需要及牙龈反应等,并观察治疗成功率.结果:60例中80%反馈应用Carisolv治疗更舒适.Carisolv去腐时间比车针明显长;46%使用车针治疗的患者需要麻醉,而Carisolv仅6%;无一例Carisolv引起牙龈反应.追踪观察1年、2年面龋的治疗成功率:Carisolv 93.3%、87.9%,车针88.3%、82.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arisolv微创技术具有安全、有效、无痛、无害等特点.

  • 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的临床评价

    作者:胡林英;宋光泰;钱虹

    目的:评价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的去龋时间、术中疼痛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3~9岁儿童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通过临床观察比较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和常规车针去龋系统的去龋时间、术中疼痛、近期疗效.结果:窝洞制备时Carisolv较车针耗时要长(P<0.05),术中疼痛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近期疗效评价两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可用于儿童龋病的治疗.

  •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临床应用研究--附30例报告

    作者:李志来

    目的:评价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临床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30例,其中面部6例,颊部9例(伴下唇缺损1例, 口角缺损1例), 舌部9例,口底2例,磨牙后区1例,硬腭1例,上唇1例,下唇1例.术后观察组织瓣生长情况以及修复效果.结果:男性患者组织瓣上生长胡须, 2例静脉回流障碍,1例组织瓣坏死,其余成活良好.缺损部位修复后,基本恢复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结论:颏下岛状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 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抗牙菌斑和牙龈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台保军;杜民权;江汉;黄薇;郭颖

    目的:评价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抗牙菌斑和牙龈炎的临床功效.方法:遵照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原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将100名年龄在20~48岁的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和空白对照组(使用同一公司生产的普通牙膏),采用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评价受试者的牙龈健康状况.结果:试验组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与试验前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试验6周后牙龈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分别降低了58.8%和16.4%;而对照组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能通过减少龈上菌斑和减轻牙龈出血而显著改善牙龈健康状况.

  • Cerec CAD/CAM全瓷嵌体和高嵌体3年临床研究

    作者:李蓉;蒋滔;王贻宁;程祥荣

    目的:本研究描述和探索Cerec2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系统的临床应用各个环节,并对Cerec2嵌体/高嵌体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本研究运用Vita MK Ⅱ系列瓷块共制作Cerec2 嵌体/高嵌体59个,修复体用树脂粘结剂粘结完成.修复后每半年由两位医师按照改良USPHS 标准对嵌体进行检查和评价.结果:通过Kalplan-meier生存率计算法计算嵌体/高嵌体使用3~4年的生存率为93%,修复体失败的原因为瓷破裂(4例)和脱落(1例).结论:Cerec2系统可以制作全瓷嵌体,高嵌体,贴面和全冠多种修复体.它为牙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治疗方法,在一次就诊时间内完成了一种天然牙色的、高质量的全瓷修复体.

  • 作者:

    目的:比较1980~2005年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治疗的89位中国病人和在约旦医院治疗的120位病人三型口底囊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和畸胎样囊肿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囊肿位置、大小、就诊时间、手术治疗方法和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209例口底囊肿中,93例(44.5%)男性,116例(55.5%)女性.皮样囊肿66例(31.6%)、表皮样囊肿115例(55%)、畸胎样囊肿28例(13.4%).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多见于头3个10岁年龄组,20~29岁高发,而畸胎样囊肿高好发于10岁以前.约90%的患者无自觉症状.发病后6个月以内就诊者,第1组(43.8%)明显少于第2组(80%).这些先天性囊肿常发生在口底中部.就诊时第1组中囊肿直径大于3 cm 者达48.3%,而第2组中囊肿直径大于3 cm 者仅11.7%.第1组中经口外进路切除病变占58.4%,而第2组为41.7%.141例随访病例的术后复发25例,复发率是17.7%.结论:两组口底囊肿有类似的临床特点,其中表皮样囊肿较常见,畸胎样囊肿的发病年龄较小.手术切除不彻底可导致病变复发.

  • 钛制腭托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洁;杨洁;骆小平;宋雍康

    目的:观察钛制腭托全口义齿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无牙牙合患者采用二次印模法,取功能性印模,常规制作钛腭托全口义齿,并进行1~3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临床应用观察得知,钛制腭托全口义齿固位好,异物感小,基托轻薄,没有金属味,抗折力强.尤其以前曾戴用过PMMA全口义齿的患者更换钛制腭托全口义齿后感觉更舒适,适应期明显缩短.其满意度达85%.其中3例患有轻度口腔干燥症的患者对钛制基托全口义齿满意度明显高于PMMA全口义齿,钛制腭托在3年的使用过程中尚未发现基托折裂现象.但是有40%的患者钛腭托磨光面使用后出现色素沉着,这可能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以及义齿加工质量有关.

    关键词: 全口义齿 钛金属
  • 暂时修复树脂冠提高种植义齿美观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玉娟;鲍旭东;刘志清

    目的:观察暂时修复树脂冠,扩张龈缘袖口,提高种植义齿美观性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上前牙单个种植义齿修复的病例,25例作为实验组,在修复烤瓷冠前,基桩上先修复树脂冠,约2周后再修复种植义齿烤瓷冠.25例作为对照组,直接在基桩上修复烤瓷冠.记录各组烤瓷冠边缘的位置及龈缘色泽的美观效果.结果:实验组烤瓷冠边缘的位置更合适,龈缘色泽的美观效果更好.结论:暂时修复的树脂冠能扩张龈缘袖口,指导基桩边缘的设计、制作,克服了因愈合基台所成型的龈缘袖口与天然牙颈部不一致导致的修复体修复后龈缘处可能出现透金属色或微露基桩的缺点,提高了种植义齿的美观效果.

    关键词: 种植义齿 树脂冠
  • 内镜辅助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病因分析

    作者:郑凌艳;俞创奇;杨驰;沈宁;张军;恽白

    目的:通过内镜技术了解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导管内在表现和阻塞病因.方法:应用涎腺内镜对48例(53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的导管进行观察,了解其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以明确发病原因.结果:4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导管口过细,导致涎腺内镜的无法导入,故内镜检查失败;其余45例患者共进行了50侧腮腺导管的内镜检查,成功率为93.75%.其中,镜下有38侧导管内有出血、充血点,30侧导管狭窄与扩张,26侧导管内有纤维样物质,23侧导管内壁增生明显,12侧导管内有黏液栓子,6侧导管内有息肉,3侧导管内有结石.结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内镜下表现较复杂,以充血、出血和狭窄为主,涎腺内镜能直接观察其阻塞原因,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基础.

  • 骨密度测量在评估骨支架材料促成骨作用中的意义

    作者:叶茂昌;周来生;李素梅;陈梅梅;王来平;李容新;张震东;康然刚

    目的:用预制型无机诱导因子复合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实验山羊的下颌骨角部大型箱状缺损施行骨重建再造,应用骨密度测量来评估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构建骨修复中的价值.方法:15只雌性山羊按每组5只以4、8、12周时间点分为3组,手术制备30 mm×25 mm×10 mm大型箱状缺损,左侧置支架材料,右侧空白对照.分别于4、8、12周处死1组5只山羊,行骨密度的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X线光密度法(XBMD)检测. 结果:DXA和XBMD检测,实验侧和对照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侧的骨密度系数呈递增式上升,证明本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的骨诱导作用.对照侧的骨密度系数维持较低水平,提示自发性成骨现象欠佳,在12周前的骨缺损区尚未明显出现自我修复痕迹.骨密度测量可作为术后动态监测组织工程化骨构建存活与否的指标之一.

  • 底层冠的计算机辅助初步设计与制作

    作者:刘清;俞青;景建龙;戴宁;程筱胜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工底层冠.方法:用Atos Ⅱ光学坐标测量仪采集牙颌模型三维数据, Geomagic软件构造曲面,UG软件进行底层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轴高速数控机床加工.结果:通过上述过程实现了底层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结论:所选方法可行,为自行开发修复CAD造型软件提供了的有益的参考.

  • 牙科氧化锆陶瓷与Vitadur alpha瓷及自制饰面瓷热匹配性能的研究

    作者:何帅;陈吉华;金磊;王光耀;苗鸿雁;张斌;王辉

    目的:检测牙科氧化锆陶瓷与Vitadur alpha、两种自制饰面瓷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应用.方法:采用粉浆涂塑法将Vitadur alpha及两种饰面瓷材料按照烧结程序分别烧结于氧化锆陶瓷上,检测界面抗剪切强度,并进行抗热冲击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结果:Vitadur alpha、两种饰面瓷材料G-1、G-2与氧化锆烧结后,在给定温度范围内未出现开裂现象,G-2与氧化锆陶瓷界面抗剪切强度(36.22±5.77) MPa高于Vitadur α组结果(27.83±2.75) MPa及G-1组结果(30.76±3.81) MPa,各组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itadur alpha、饰面瓷材料G-1和G-2能够与氧化锆陶瓷支架材料匹配,可以作为饰面瓷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 组织工程用于修复慢性牙周组织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闫福华;郑碧琼;林敏魁;肖殷

    目的:应用细胞型和/或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牙周组织移植修复慢性牙周缺损的动物实验,探讨其用于牙周再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人工构建5只成年杂种狗慢性牙周缺损病变模型,分别随机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富血小板血浆+BioOss(GTR+PRP+BioOss)、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 富血小板血浆+BioOss +自体牙周膜细胞(GTR+PRP+BioOss+PDLCs)、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自体牙周膜细胞(GTR+PDLCs)和GTR治疗,其中GTR组6颗牙,其余3组各为8颗牙.12周后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动物实验发现GTR组的新生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高度分别为(0.52±0.21) mm、(0.8±0.13) mm、(1.9±0.10) mm.而另外3组的新生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高度分别为GTR+PRP+BioOss组:(1.36±0.17) mm、(1.92±0.18) mm、(2.62±0.16) mm;GTR+PRP+BioOss+PDLCs组:(1.42±0.22) mm、(2.07±0.19) mm、(2.68±0.20) mm;GTR+PDLCs组:(1.39±0.19) mm、(1.82±0.16) mm、(2.55±0.12) mm,这3组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的修复再生效果均明显优于GTR组(P<0.05),而它们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应用GTR技术结合组织工程可显著促进狗牙周组织缺损的再生.

  • 牙髓状态对Root ZX根尖电测仪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邓蔓菁;刘鲁川;安建平;岳玲;王金川;陈瑶;陈渝斌

    目的:评价牙髓状态对Root ZX根尖电测仪测定根管长度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根尖发育完全,因正畸、牙周疾病及义齿修复需拔除的单根牙,利用活力检测仪测定牙髓状态,获得活髓牙及死髓牙各31例.开髓,分别在保存牙髓及拔除牙髓后,Root ZX根尖电测仪测定根管长度,然后拔除该牙测定根管实长,比较牙髓存在前后测量长度与实际长度间的差别.结果:活髓牙牙髓存在时根管测量长度为(19.95±1.77) mm,拔髓后测量长度为(20.04±1.79) mm,拔牙后根管实际长度为(20.39±2.01) mm.死髓牙拔髓前根管测量长度为(19.72±1.77) mm,拔髓后测量长度为(19.80±1.76) mm,拔牙后根管实际长度为(20.12±1.74) mm.拔髓前/后与实际长度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0.5 mm准确标准,活髓牙拔髓前/后准确率分别是61.29%和64.52%,死髓牙拔髓前/后准确率分别是64.52%和67.74%.拔髓前/后及活髓/死髓牙准确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髓状态及牙髓存在与否对Root ZX根尖电测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 (牙合)重建对偏侧咀嚼大鼠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晓光;于肖鹏;王延秀;刘太生;高德安;高静;张丽

    目的:研究(牙合)重建对偏侧咀嚼大鼠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影响.方法:4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所有动物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实验1组第3周、实验2组第9周停止磨除牙冠,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牙合关系.对照组不停止磨除牙冠,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10周末、实验2组磨除牙冠后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TMJ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切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对照.结果:实验1组双侧TMJ基本恢复正常,实验2组双侧TMJ结构有受损病理变化.对照1、2组双侧TMJ均出现受损的病理变化.结论:早期牙合重建可恢复偏侧咀嚼大鼠TMJ的损害.

  • 不同冻存方法对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厚轩;闫福华;刘建国;林敏魁;詹暶;赵欣

    目的:比较不同冻存方法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Beagle犬股骨抽取骨髓,培养,传代,至第4代时将其以不同细胞浓度(1×107/L、1×108/L、1×109/L)、不同浓度冻存保护剂DMSO(5%、10%、15%)、不同降温方式以及消化或原位等方法进行冻存, 细胞复苏后传至第7代,观察冻存对其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各种方法冻存的BMSc均保持了较高的增殖、分化能力.高细胞浓度、10%DMSO的冻存保护剂有利于细胞活性的保存(P<0.05),3种降温方式对BMSc的生物特性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80 ℃原位冻存时BMSc仍保存了较高的增殖、分化能力.结论:较高的冻存细胞浓度、选用含10%DMSO的冻存保护剂、适宜的降温方式有利于冻存.-80 ℃原位冻存可作为BMSc短期的保存方法.

  • 外置式下颌骨牵张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作者:杨东伟;高晓辉;王邦康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用于下颌骨的新型种植型骨牵张器.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钛合金材料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机械加工制成,植入山羊的下颌骨完成牵张实验.结果:山羊的下颌骨成功延长15 mm,牵张器稳定性良好.结论:该牵张器结构轻巧、操作简便,克服了以往牵张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TLR4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吴安平;束蓉;李昊妍;张秀丽;殷德民

    目的:探讨TLR4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LR4蛋白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TLR4基因的表达及0.1 ng/mL牙龈卟啉菌脂多糖刺激24 h后细胞内TLR4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中有TLR4表达,0.1 ng/mL牙龈卟啉菌脂多糖刺激24 h,其TLR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TLR4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有表达,牙龈卟啉菌脂多糖成分可刺激TLR4基因上调,提示与该细胞参与牙周免疫应答有关.

  • 侵袭性牙周炎龈沟液中白介素-8 的检测

    作者:邹韵秋;徐铁华;秦念红;杜珙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P)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IL-8)的总量和浓度并探讨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滤纸条法收集侵袭性牙周炎实验组患牙(T1)和健康牙(T2)各位点及正常对照组(C)各位点的龈沟液(GCF)样本,用ELISA法检测各样本中IL-8的总量和浓度.结果:3组受检牙龈沟液中IL-8的总量和浓度不同.侵袭性牙周炎患牙组GCF中IL-8总量高于健康牙位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而3组中IL-8浓度差异也有显著性,侵袭性牙周炎患牙组GCF中IL-8的浓度高于健康牙位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虽然GCF中IL-8浓度与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OP)、附着丧失(AL)无相关关系;但IL-8总量与以上牙周临床指标相关.结论: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8是参与牙周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

  •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下牙槽神经间接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任常群;周树夏;刘瑞峰;田磊

    目的: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直径6.0 mm、质量0.88 g的高速投射物(不锈钢珠)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分别于伤后6 h、24 h、3 d、7 d、2 w及4 w处死实验犬,用透射电镜观察伤侧下牙槽神经距离弹着点0.5 cm处、2.0 cm处及对侧下牙槽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伤侧下牙槽神经距弹着点0.5 cm处损伤较重,且超微结构变化出现较早;2.0 cm处损伤相对较轻,且超微结构变化出现较迟;对侧下牙槽神经仅有轻度一过性损伤.结论: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间接损伤均有损伤范围较广,损伤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递减,损伤具有不均匀性等特点.

  •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中朗格汉斯细胞的研究

    作者:王丽;汪说之;陈新明;李原

    目的:报告两例罕见的含朗格汉斯细胞的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中心型及周边型各一例.方法:两例肿瘤行常规HE染色及PAS、刚果红组织化学染色;CD1а、CD 68、HLA-DR、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1例新鲜肿瘤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肿瘤以小条索/巢状结构为主,可见较多透明细胞,嗜酸性均质状物质极少发生钙化.4种标记朗格汉斯细胞的抗体在瘤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透射电镜发现有些透明细胞的胞浆有朗格汉斯细胞特征性的Birbeck颗粒,细胞核分叶卷曲.结论: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例肿瘤为含朗格汉斯细胞的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 用旋转生物反应器体外再造骨组织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晓兵;陈富林;毛天球;胡晓光;杨耀武;侯锐;孙沫逸

    目的:将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聚乙醇酸支架中,在旋转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动态培养,观察骨组织的形成情况.方法:分离、培养、扩增猪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长满后用地塞米松诱导,收集细胞,按5×107/mL的浓度50 μL接种于聚乙醇酸支架中,静态培养5 d后,移入旋转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动态培养,2月取材,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检查观察新骨的形成情况,以静态培养作为对照.结果:细胞接种后1 d,即可以贴附于材料表面,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良好.连续培养2个月,形成质地坚硬的组织;组织学检查可见新形成的骨样组织,厚度约100 μm,而对照组中在材料表面有纤维组织形成.结论:旋转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动态培养是体外再造骨组织的有效手段.

  • 酸蚀时间对IPS-Empress 2牙科陶瓷与树脂粘结剂之间粘结强度的影响

    作者:费健;骆小平

    目的:观察9.6%氢氟酸溶液酸蚀不同时间对IPS-Empress 2牙科陶瓷与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试验所需的IPS-Empress 2陶瓷试样:高3 mm直径分别为5 mm(A组)和6 mm(B组)的盘状陶瓷块各36块.打磨抛光后A、B组试样各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块,分别给予9.6%氢氟酸酸蚀0 s、10 s、20 s、30 s、60 s、120 s后将A、B各酸蚀相同时间组的陶瓷块用复合树脂成对粘结.37 ℃水储24 h后用INSTRON万能测试机进行剪切实验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果:酸蚀处理显著提高了陶瓷与树脂的粘结强度,酸蚀20 s组的试样显示出高的剪切粘结强度(35.54±2.86) MPa.结论:9.6%氢氟酸酸蚀20 s能使IPS-Empress 2陶瓷与树脂之间达到大粘结强度.

  • 口腔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69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胡雁;章小缓;李梅;曾翔舒;许曼波;艾伟健

    目的: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CD69分子的表达,探索口腔肿瘤患者的T细胞的活化功能.方法:实验对象10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8位口腔良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Ⅰ;10位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患者为实验组Ⅱ.每位实验对象在实验的当天,抽取10 mL的静脉血.用Ficoll-Paque剃度离心法分离PBMC.将PBMC悬浮液分别与TCM,Con A和PHA培养4 h和20 h,分别收获细胞,用双色和单色单克隆荧光抗体CD4-FITC/CD8-PE和CD69-PE标记,CD69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和相应的分析软件SYSTEMTMII SOFTWARE分析.结果:在PBMC经Con A刺激4 h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CD69表达的增长率(44.5%) 明显低于对照组(67.8%)和实验组Ⅰ(70.8% ),P<0.05.同样,经PHA刺激后4 h,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CD69表达的增长率也低与其他两组(P<0.05),而且,PBMC的CD69表达率也低与其他两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这种免疫反应力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淋巴细胞的活化或增殖功能低下的原因.由PHA诱导的PBMC的CD69表达可能成为口腔癌患者免疫监视系统的指标之一.

  • 添加抗菌剂的藻酸盐印模材料抗菌性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奕;陈吉华;方明;徐修礼;熊宇;王辉

    目的:对分别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醋酸洗必泰,三氯新3种抗菌成分的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为口腔抗菌印模材料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1%的添加比将3种抗菌成分加入藻酸盐印模材料中,采用薄膜密着法,分别测试添加抗菌成分后印模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醋酸洗必泰,三氯新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85%,99.75%,99.91%;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83%,99.44%,99.89%.经检验,3种材料对两种菌株的抗菌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1%的比例添加3种抗菌成分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采用薄膜密着法对藻酸盐印模材料进行抗菌性能的评价具有可行性.

  • 颞下颌关节CT影像测量与解剖测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孟凡文;胡开进;宁文德;孔亮;杨想春;刘昌奎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形态的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 影像测量与解剖测量的相关关系.方法:MSCT对4具成人和4具儿童尸体TMJ扫描,经多层面后重建处理,对反映TMJ形态的参数进行测量,并在标本上进行相应部位相应参数测量,两者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有关TMJ骨性部分的参数两种测量结果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关节盘厚度的测量,两种方法间有较大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可以利用MSCT对TMJ形态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 Pro/E的自适应功能在建立螺纹型牙种植体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

    作者:马攀;李德华;宋应亮;李皓萍;孔亮;刘宝林;黄达文;姜惠娟

    目的:探讨利用Pro/E软件自适应功能建立包含不同螺纹形态、不同螺距牙种植体的下颌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为不同螺纹界面的力学分析,螺纹的优化设计提供分析平台.方法:使用pro/E软件建立包含不同螺纹形态、不同螺距的牙种植体的下颌骨骨块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9.0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单元划分、初始应力的验证分析,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螺纹角度、尺寸与设定相同,形状同真实螺纹完全一致,力学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探索了基于Pro/E软件自适应功能建立含有不同螺纹形态、不同螺距牙种植体的下颌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提高了建模的准确性,灵活性和速度,所建模型能够满足不同螺纹界面应力的力学分析的要求,也为螺纹的优化设计提供分析平台.

  • 不同引物检测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中齿垢密螺旋体

    作者:古丽波斯坦.吐尔逊;阿达莱提.哈斯木;林仁勇;王星

    目的:利用两个不同引物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患病部位及相对健康部位龈下菌斑中齿垢密螺旋体(Td)进行检测,以了解Td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不同部位的分布及Td检出率与牙周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5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患病部位及相对健康部位龈下菌斑标本,利用PCR分别扩增53 kDa外膜蛋白表达基因tdpA片段及16 s rRNA保守区片段.结果:58个患病部位龈下菌斑标本中tdpA及16 s rRNA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58.6%和81.0%,而相对健康部位龈下菌斑标本中PCR 阳性率分别为8.62%及15.5%,患病部位Td检出率高于相对健康部位(P<0.001),16 s rRNA基因片段引物检出率高于tdpA基因片段(P<0.05).临床附着丧失≥5 mm的患牙龈下菌斑标本中Td的检出率高于临床附着丧失<5 mm标本(P<0.05),不同牙周袋深度及牙龈指数标本的Td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牙周炎患者活动部位龈下菌斑中Td检出率高于相对健康部位;Td感染与慢性牙周炎关系密切;利用16s rRNA保守区片段对齿垢密螺旋体进行检测检出率高于tdpA基因片段.

  • 自制简易充水水囊在上颌窦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易鸿;鄢潮海;李和平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经我科确诊的慢性上颌窦炎,上颌骨囊肿,断根进入上颌窦的患者共38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29.8岁,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

  • EMS超声洁牙机的临床应用与维护

    作者:侯丽娟;王跃武;骆国志

    1 EMS超声洁牙机的临床应用操作者应戴口罩、帽子、护目镜,避免患者唾液、血液溅入眼内.洁治前接吸唾管,检查是否通畅,将治疗巾围于颌下.打开电源,将输出功率调至适当,脚踩开关试机,观察工作尖是否喷出雾状水滴,无水雾或水雾较小感到工作尖发热时禁止使用.

  • 双侧喙突切除改善一侧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后开口度的探讨

    作者:李运良;刘金兵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病例收集1995年来我科收治的6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行关节成形术后仍张口受限,切除对侧喙突后张口度获得正常的病人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4~32岁,病程短12年,长30年,均为颌面部外伤后出现张口困难,根据宋氏分类,Ⅲ型强直4例,Ⅱ型强直2例.

  • Palodent在修复牙体邻面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苟玲芳;宋海清;张志勇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Palodent成形片系统(Palodent成形片、Palodent圈和Palodent钳 ),传统的成形片系统(成形片、形片夹)、楔子、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等.

  • 桩核冠对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

    作者:戴三庆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大量应用,桩核冠技术对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措施.本人就应用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方法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 改良岛状瓣修复不完全腭裂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克义;张惠民;杨鹏;张彬;牛怀恩

    我们从1995年至今采用改良岛状瓣法修复21例腭裂患者,获得满意的软腭后退,改善了腭咽闭合功能,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22岁,其中5~12岁15例,12~22岁6例.单侧不完全性腭裂14例,软腭裂7例,全麻下测量裂隙宽者2.0 cm,21例均行改良岛状瓣法修复腭裂.

  • 拔牙断根遗留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作孝;吴绍荣

    作者总结1995年1月至2000年3月我科门诊拔牙术中所发生的断根遗留37例,并进行近远期动态观察,为临床处理断根提供资料.

  • 拔牙致断根异位存留21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斌;刘玉柱

    我科2001年7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21例拔牙致断根异位存留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病例21例,男13例,女8例,17~58岁,平均年龄28.5岁.拔牙位置、断根异位存留部位及病例数见表1.

  • 不同底板处理方法对树脂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刘松英;房伯君;高阿林;杨亚囡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收集80颗人类前磨牙,随机均分为4组,牙齿颊面抛光15 s,冲洗、干燥后待粘接.单组分粘接剂(ORTHO-ONE,美国BISCO),国产方丝弓树脂托槽,底板面积13.24 mm2,1KN电液疲劳实验机(Shimaduz Corporation,Japan),体视显微镜(Zeiss,Stemi SV11,German).

  •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韩伟;胡勤刚

    众所周知免疫反应首先应由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捕获抗原,经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机体中APC的一种,虽在体内含量甚微(仅占外周血的1%以下),但分布广泛.目前认为DC是体内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 颅颌面结构形态测量学的研究

    作者:袁峰;段银钟

    1 前言目前用于研究颅颌面结构的方法主要有:人体测量、面像测量、头影定位片测量、CT、MRI成像测量等.虽然头影片测量有内在影像失真,反映头颅复杂结构不全面等缺点[1],但它具有诊断价值肯定、普及、便宜等优势,仍被临床广泛应用.在解读X线片时,常采用传统头影测量分析法(如Downs、Steiner等),然后用单变量统计方法来看样本间是否有差异.而我们很难定量地观察这些差异的大小、分布的范围和发展趋势,也很难判断差异是由于形状、大小还是位置不同而引起的.

  • 根分叉病变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珍;饶佳;周建锋;宿玉成

    根据根分叉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同,有很多种治疗方法,但其病变的转归只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治疗成功,根分叉病变愈合,患牙得以保存并继续行使功能;二是治疗失败,病变不能完全消除,出现并发症终导致牙齿丧失.本文就根分叉病变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Toll样受体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蒋宏伟;凌均棨

    天然免疫系统作为宿主防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依赖效应细胞表面与先天免疫相关的识别受体对病原微生物起反应.新近实验资料显示天然免疫识别微生物机制可能主要归功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本文对TLRs家族结构、功能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鼻翼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

    作者:程勇;杨慧;王刚;陈卫国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以"右侧鼻翼肿物进行性生长6年余"就诊.缘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翼根部肿物,初起为扁平状,呈缓慢进行性生长,3年前增大至花生米粒大小,无痛、质韧,活动度好.无鼻塞、流涕,无涕中带血,无溢泪,无面部麻木等.1年前,肿物生长速度加快,并出现触痛,偶有同侧鼻腔少量出血,自行以纸巾填塞能止.检查示:右侧鼻翼根部一大小约3 cm×4 cm的包块,质硬,边际不清,活动度差,触痛阳性,外鼻被推向左侧.鼻前庭无狭窄,鼻中隔中断向左侧偏曲,双下鼻甲无肿大,表面光滑,上有少量粘白分泌物.中鼻甲无水肿,各鼻道未见脓性分泌物,各副鼻窦区无压痛.

  • 腮腺导管癌伴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臧光祥;王雪峰;孙宏晨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1年前发现左侧耳垂区有一蚕豆大小肿物,疼痛.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腮腺淋巴结炎,抗炎治疗无效,后逐渐长大而来我院就诊.查体见:左侧耳屏平面腮腺浅叶区皮肤突起,颜色正常,有一3 cm×2 cm大小肿物,活动,质地中等,局部有囊性感.左侧下颌升支后缘腮腺深叶区扪及约5 cm×3.5 cm大小肿物,质韧,界不清.

口腔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