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9
  • 曾用名: 口腔医学纵横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樊明文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精准微创根管治疗-3D导板指引下的钙化根管疏通术

    作者:封琼;王一舟;黄雨婷;张晓蓉;江千舟;杨雪超

    目的:研究3D导板指引下采用精准微创的方法,疏通钙化根管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新技术.方法:针对根管不通的前牙患者拍摄CBCT,收集CBCT数据并结合口内三维扫描数据,三维重建确定牙根方向,精确定位根管的长度及方向.进行3D导板的设计并打印,超声工作尖在3D导板的指引下去除根管内钙化物质,疏通根管,镍钛根管预备、超声冲洗结合热牙胶充填进行根管治疗.结果:使用3D导板引导,钙化根管得以精准疏通,X线检查显示疏通根管沿固有根管方向走行,根管壁破坏小,根管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结论:CBCT测量结合3D打印导板可以安全精准的定位根管方向和深度,微创进行根管治疗,对于钙化根管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 iRoot SP牙本质小管渗透性的研究

    作者:吴於芝;林居红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评价iRoot SP牙本质小管渗透性.方法:单根管下颌前磨牙28颗截冠保留牙根14mm,机扩备根管至F2,随机数字表法将标本分为实验组(A、B组,n=12)和对照组(n=4).A组:iRoot SP+热牙胶充填;B组:AH Plus+热牙胶充填.实验组样本取冠、中、尖横截面,对照组样本取根管纵切面,SEM观察,实验组测量根管封闭剂在牙本质小管的渗透深度,对照组观察牙本质小管玷污层的去除程度.结果:实验组中,在根尖部AH Plus较iRoot SP牙本质小管渗透深度长,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在根管冠部、中部两者渗透深度相当,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根管中上段牙本质小管口明显开放,玷污层基本去除,根尖段,有玷污层未完全去除.结论:iRoot SP与AH Plus相比,后者牙本质小管渗透性更强;两者在根管中上段渗透性高于根尖部;玷污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根管封闭剂的渗透性.

  • SonicFill系统对Ⅱ类洞充填后微渗漏影响的研究

    作者:邵丽娜;韩雪;仇丽鸿;詹福良;王雪梅

    目的:探讨树脂充填系统SonicFill对Ⅱ类洞树脂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除的各类恒磨牙15例,每例样本中2个Ⅱ类洞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用SonicFill超声树脂充填系统充填窝洞;对照组:用HerculitePrécis纳米树脂斜向分层充填窝洞.500次冷热循环实验后保存于0.5%碱性品红溶液中,24 h后沿近远中向剖开,体视显微镜观察染色情况并记录评分(0-3);扫描电镜测量树脂与牙体组织间微缝隙宽度.轴壁和龈壁染料渗入深度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评估;采用两个样本t检验比较微缝隙的宽度,检验水准α设为0.05.结果:染料渗入评分结果表明:SonicFill组与对照组相比,染料渗入的深度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轴壁染料渗入深度明显少于龈壁(P<0.05).扫描电镜2000倍视野下微缝隙宽度测量结果表明:SonicFill组与对照组的微缝隙宽度存在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内轴壁与龈壁相比,轴壁微缝隙的宽度明显小于龈壁(P<0.01).结论:SonicFill超声树脂充填系统能够有效减少Ⅱ类洞树脂充填术后微渗漏的发生.轴壁与龈壁相比,轴壁微渗漏明显小于龈壁.

  • 显微超声去龋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刘元元;刘生波;王莉

    目的:评价显微超声去龋技术和传统涡轮机去龋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颗龋坏深度相似的牙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显微超声技术和涡轮机技术去龋.比较两组去龋过程中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去龋后窝洞内牙本质碎屑的形成情况及去龋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所有的患者感觉无痛或者轻度疼痛,对照组仅53.3%的患者感觉无痛或者轻度疼痛,经检验,两组患者去龋过程中疼痛感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去龋后窝洞内牙本质碎屑形成情况,显微超声组明显少于涡轮机组(P<0.01);两组去龋所需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涡轮机组较显微超声组快(P<0.05).结论:显微超声去龋技术是一种可以改善去龋过程中酸痛感,提高去龋后窝洞内清洁度的好方法.

  • ProTaper Next和M3在模拟弯曲根管内成形效果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天;李桂红

    目的:利用树脂模拟根管比较ProTaper Universal、ProTaper Next与M3预备模拟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选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30个,随机分为3组,PU组、PN组和M3组,每组各10个.分别用ProTaper Univer-sal、ProTaper Next和M3进行根管预备,记录根管预备时间、预备前后的形态图像.使用图像处理、分析软件测量各观测点树脂切割量,计算根管偏移程度以及根尖孔碎屑溢出量.结果:ProTaper Next、M3较ProTaper Univer-sal根管预备时间短,在多个测量点的根管偏移程度小于ProTaper Universa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Taper Next根尖孔碎屑溢出量少于ProTaper Universal、M3.结论:ProTaper Next和M3预备弯曲根管时能较好地保持原有根管形态,省时省力,值得推广.

  • 一种通用型种植导板的精度分析

    作者:徐良伟;程康杰;彭伟;姚春燕

    目的:通过CT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获得带有不同定位方式的通用型种植导板精度.方法:采用通用型导板进行种植,然后获取90颗种植体的术后位置数据,并按照黏膜支撑导板和牙支撑导板进行分类,后将该数据与术前设计数据进行比较,并以种植体颈部、顶部、深度和角度误差进行描述.结果:牙支撑导板的平均颈部偏差为1.56 mm,顶部平均偏差1.78 mm,深度平均偏差1.1 mm,角度平均偏差2.96°;黏膜支撑导板平均颈部偏差1.71 mm,平均顶端偏差1.9 mm,深度平均深度偏差1.09 mm,角度平均偏差3.19°.结论:牙支持导板与黏膜导板相比,牙支持导板精度更高;与专用导板相比通用导板在颈部误差方面要偏大,而在深度、顶端和角度误差方面则没有显著差异.

  • Hipp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YAP,Mst1,Lats1/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雪阳;周昱川;陈青立;龚忠诚;克热木·阿巴斯

    目的:研究Hippo信号通路中的相关蛋白:YAP,Mst1,Lats1/2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人组织标本51例,并通过电话随访病人术后生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收集到的组织进行染色,检测YAP,Mst1,Lats1/2在口腔鳞状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YAP,Lats1/2,Mst1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相关(P<0.05);YAP,Lats1/2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Mst1与淋巴结转移不相关,YAP,Lats1/2,Mst1与性别年龄,民族及肿瘤的远处转移不相关.结论:Hipp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对肿瘤对大小,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影响.

  • 3种桩核系统全瓷冠边缘和内部适合性比较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丹;姚远;黄丰;刘英路;何建慧

    目的:研究遮色钴铬合金桩核、氧化锆桩核、纤维桩树脂核三种牙色桩核系统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冠边缘和内部适合性的差异,为临床桩核全瓷冠修复方法和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4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在釉牙骨质界冠方2.0 mm处截冠,按临床操作程序和方法分别制作遮色钴铬合金桩核、氧化锆桩核、纤维桩树脂核各8个,均加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在100倍体视显微镜下,采用间隙印模测量法比较3组冠的边缘和内部间隙大小,应用SPSS 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遮色钴铬合金桩核组、氧化锆桩核组、纤维桩树脂核组锆瓷冠的边缘间隙测量结果分别为(96.98士3.51)、(62.34±3.22)、(59.00±3.96)μm.内部间隙为(95.71士2.52)、(73.14±2.04)、(68.52±4.08)tm.遮色钴铬合金桩核组的边缘间隙及内部间隙与氧化锆桩核组、纤维桩树脂核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锆桩核组与纤维桩树脂核组之间边缘及内部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桩核方法上制作的氧化锆全瓷冠边缘适合性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但采用氧化锆桩核、纤维桩树脂核制得的全瓷冠其边缘适合性更接近美国牙科协会标准,更值得推广应用.

  • Mimics软件在髁突体积和表面积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刘琦;魏小二;邹德荣;俞律峰

    目的:运用Mimics软件测量正常人群髁突体积、表面积和MI值,探讨不同位置、性别、年龄的髁突形态特点,为确立正常人群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参考值提供参考.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就诊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00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组1(18~24岁),组2(25~34岁),组3(35~44岁).每组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然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运用Mimics17.0软件对双侧髁突进行三维重建,计算髁突体积、表面积和MI值.结果:左右侧髁突体积、表面积和MI值均无明显差别,男性髁突体积、表面积都要大于女性(P<0.05),但男女之间髁突MI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个体之间髁突的体积和表面积未见明显差别,而35~44岁个体的MI值要大于18~24岁个体(P<0.05).结论:Mimics软件可以有效地测量髁突的体积和表面积,并为确立正常人群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参考值提供参考.

  • 基于CBCT的体绘制可视化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觧鑫;王铁梅;刘澍;牟永斌;林梓桐

    目的:研发基于CBCT容积数据的体绘制可视化技术,并对拟行上颌磨牙区种植的患者的种植区域进行三维演示,以期提高对此类患者种植区骨量及上颌窦情况术前评估的直观性.方法:将经临床筛选的13例上颌后牙种植患者使用CBCT扫描所获得的原始DICOM数据分别导入NNT 2.19(J.MoritaManufacturing Corp.)软件及本项目组研发的三维可视化软件(TooMax 1.0),分别测量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高度(H1)、种植区牙槽骨颊腭向宽度(H2),对两种软件测量的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在TooMax中使用体绘制可视化技术显示上颌窦形态及位置以及二维骨量测量值在牙槽骨内的空间位置.结果:用两种软件测量的13例上颌后牙种植患者的骨量测量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可视化技术可以将不同测量值在上颌骨内的三维空间位置实时显示及变换,便于医患交流,并辅助种植方案的设计.结论:体绘制可视化技术提升了CBCT技术对种植骨量评估的直观性,具有一定的种植模拟的效果,有助于实现可视化临床治疗目标.

  • 三维有限元分析唇侧矫治器的位置改变对上前牙组牙阻抗中心的影响

    作者:吕志鹏;张翼;王超;黄倩倩;王华桥;张赫

    目的:探究唇侧托槽位置改变对上前牙组牙阻抗中心的影响.方法:建立唇侧片段弓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模型包括3个不同托槽位置高度的子模型.弓丝设置为刚性体.以上颌中切牙之间的弓丝平面为起点,通过正中矢状面分别施加平行于咬合平面的内收力,每向上0.5 mm增加一组内收力,当上颌前牙切缘中点的位移与根尖的位移比值接近1时,则认为上前牙发生了整体移动,该施力点的方向通过上颌前牙的阻抗中心,从而确定阻抗中心垂直向的高度;以同样方式在上颌前牙组牙的正中矢状面施加垂直压入力,确定阻抗中心矢状向的位置.结果:上颌中切牙唇侧托槽距离切缘4 mm时,阻抗中心位于上中切牙切缘根方18 mm,腭向13 mm;距离切缘5 mm时,阻抗中心的位置位于上中切牙切缘根方16.5 mm,腭向13 mm;距离切缘6 mm时,阻抗中心的位于上中切牙切缘根方17.5 mm,腭向12 mm.结论:唇侧托槽位置高度改变时,内收上前牙体系中的上前牙组牙阻抗中心位置变化较小.

  • 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对牙周炎患者唾液代谢轮廓的分析

    作者:王辉;库莉博;徐国权;赵志华;马莉

    目的:运用基于氢谱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牙周炎患者的唾液,寻找差异代谢物.方法:通过血常规检测选取符合条件的受试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收集唾液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结合代谢图谱,利用模式识别分析得出区分健康个体和牙周炎患者贡献较大的差异性变量,将同时满足VIP> 1.0和单维统计P<0.05的代谢物确定为终的差异代谢物.结果:基于氢谱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个体.终的差异代谢物有葡萄糖、丁酮酸和亮氨酸.绪论:这些差异代谢物的变化可能会对牙周炎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代谢组学方法有望在早期牙周炎的诊断中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 不同正畸力对上颌尖牙移动速率影响的分析

    作者:冯岩;董敏;许潾于

    目的:通过测量上颌尖牙在不同时间内不同正畸力值作用下牙齿移动的距离,探索牙齿移动和适力的关系.方法:选取32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依组别分别对其上颌右侧的尖牙给予50、100、150、250 g的远中移动的初始力.对侧尖牙不加力,为对照组.测量不同时间内全部样本左右侧尖牙移动的距离.结果:尖牙受力后不同时间内牙齿移动速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力值作用下的各组牙齿移动速率也不同(P<0.01),二者有交互作用.结论:对于上颌尖牙,当正畸加载力小于100 g时,移动速率随着力值的增大而不断增加.但当超过100 g后,随着力值的增加,牙齿移动速率增加不明显.

  • 白细胞介素-1β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甲成;李晓燕;孙凤;夏凌云;曾宪涛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白细胞介素-1β(IL-1p)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5月26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后,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8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5种基因模型均未发现IL-1β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敏感性分析证实总体结果稳健性良好,亚组分析与总体研究的结果也基本一致.结论:当前证据尚不能证实IL-1p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 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瑞涵;刘佳;郭冉;刘奕杉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Drimer,PCR-SSP) DNA分型技术对40例新疆维吾尔族高龋儿童和40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儿童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研究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结果:高龋组与对照组在HLA-DRB1座位共检出13个特异性基因位点.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相同之处,均表现为HLA-DRB1 *01基因表达高(≥47.5%),HLA-DRB1*08和*09基因表达低(≤12.5%);高龋组中HLA-DRB1*11和*1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0.0%和47.5%)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和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别为3.143和3.619);而HLA-DRB1*04和*0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0%和17.5%)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7.5%和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别为0.294和o-212).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LA-DRB1*11和*13等位基因可能是该人群的龋病易感基因,HLA-DRB1*04和*07等位基因可能是该人群的龋病保护基因.

  • 多联抗生素糊剂与Vitapex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房瑞贞;高磊;吴礼安

    目的:系统评价多联抗生素糊剂与Vitapex用于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CNKI及VIP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到2016年6月30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比较多联抗生素糊剂与Vitapex治疗乳牙牙髓及根尖周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12.0进行发表偏倚的衡量.结果:终纳入16个研究3852颗牙齿.Meta分析结果显示,整体成功率[RR=1.02,95%CI(1.00-1.04),Z=1.85,P=0.06]及12个月成功率[RR=1.01,95%CI(0.98-1.03),Z=0.60,P=0.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成功率RR=1.02,95 %CI(1.00-1.04),Z=2.15,P=0.03]及24个月及以上成功率[RR=1.07,95%CI(1.01-1.12),Z=2.42,P=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乳牙根管治疗,多联抗生素糊剂与Vitapex具有可比性,且随访2年及以上的长期效果较Vitapex更稳定.

  • Er∶YAG激光联合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杀菌效果的研究

    作者:段睿;王婷;赵颖煊;林松杉

    目的:比较掺铒钇铝-石榴石脉冲(Er:YAG)激光联合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杀菌效果的研究.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建立粪肠球菌根管感染模型75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5.25%次氯酸钠单独冲洗;B组:Er:YAG激光+5.25%次氯酸钠冲洗;C组:1%次氯酸钠单独冲洗;D组:Er:YAG激光+1%次氯酸钠冲洗.E组:空白对照.采集5组根管内的细菌进行培养计数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结果:A、B、D三组均能完全杀灭根管内的粪肠球菌;C组未能完全杀灭根管内的粪肠球菌.15个培养皿中有11个可见粪肠球菌菌落.A、B、D三组间杀菌效果无差异且均显著优于C组.结论:高浓度次氯酸钠可以完全杀灭根管内的粪肠球菌,低浓度次氯酸钠不能完全杀灭根管内的粪肠球菌;Er:YAG激光可以显著增强低浓度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

  • A型钾离子通道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晓艳;程俊;许华丽;毛亮;聂敏海

    目的:探究A型钾离子(Potassium,K+)通道抑制后对舌鳞状细胞癌株(Tca8113)细胞的影响.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和分析A型K+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4-AP)对Tca8113细胞K+电流的影响;MTT检测A型K+通道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在终浓度为2 mmol/L 4-AP作用下,A型K+电流的峰值从(267.04士13.84) pA降到(124.81±5.24) pA.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4-AP能抑制Tca8113细胞在体外的增殖,且抑制程度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结论:A型K+通道参与Tca8113细胞增殖的过程,且A型K+通道阻滞剂能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

  • 下颌后越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治疗髁突低位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光明;邹智荣;王卫红;许彪;曾琳

    目的:探讨下颌后越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低位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利用5具国人成人男性标本,对颞下颌关节及腮腺区解剖进行观察.结合局部解剖,对18例髁突低位骨折患者采用下颌后越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达腮腺筋膜表面,沿腮腺筋膜表面向前解剖分离到腮腺前缘,将腮腺组织向后牵开显露咬肌表面,钝分离咬肌,暴露骨折断端,用一块L型钛板复位固定骨折.结果:18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无1例患者出现面瘫.术后3个月复诊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对于髁突低位骨折,应用下颌后越腮腺穿咬肌入路,操作简单,创伤小,利于保护面神经,术野清晰,便于复位固定.且切口隐蔽,术后瘢痕不明显.熟知颞下领关节及腮腺区的解剖可明显减少手术刨伤及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水溶性石墨烯转染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作者:王玥;邵博;龚忠诚;杨萌;胡鑫;刘慧;胡露露;王冰

    目的:探究水溶性石墨烯转染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的效果及各组间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差别比较.方法:将传代培养到第3代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培养基内加入浓度为25 mol/mL的水溶性石墨烯在37℃的条件下培养24 h,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培养37℃24 h,405 nm激发波长下的激光共聚胶显微镜下观察石墨烯是否成功转染滑膜干细胞.各组间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细胞培养24 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细胞质可见发光的荧光点,细胞核的光强度较弱.各组克隆形成率均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石墨烯容易渗透到细胞质但没有进入细胞核,可以猜测石墨烯在进入活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后没有发生遗传的中断.

  • 骨皮质切开术通过促进成骨影响大鼠牙齿快速移动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朱绍跃;刘宗响;李晓明;刘浩;王鹏来

    目的:研究骨皮质切开术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及其组织学改建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骨皮质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组大鼠行骨皮质切开术,对照组大鼠行对照手术后,构建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0、1、3、7d分别处死2组大鼠各6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备组织学切片行HE染色、骨钙素及Runx2免疫组织化染色.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骨皮质切开组大鼠在移动3d后牙移动速度大于假手术组大鼠(P<0.05).牙移动第3天和第7天,手术组大鼠张力区新骨面积大于假手术大鼠(P<0.05),同时,此时手术组张力区骨钙素阳性成骨细胞增加(P<0.05).手术组大鼠牙移动3d及7d时张力区Run2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同时促进牙周组织成骨活性,这可能是保障牙移动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 软骨上清液与转化生长因子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对比研究

    作者:邵博;贺多敏;龚忠诚;王玥;杨萌;林兆全

    目的:对比使用软骨上清液和转化生长因子两种方法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方法:分别采用消化法获取SD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体外扩增.实验组一:通过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实验组二:通过软骨诱导液(TGF-β1,ITS+ Premix,2-磷酸抗坏血酸等)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培养21 d后通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生物学特性,RT-PCR检测诱导后产物Ⅱ型胶原RNA含量.结果:2种诱导方法均能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在形态学可见2组诱导后产物成软骨样结构,呈乳白色,质地韧.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的微团表达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结论:两组实验组均能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对比两种实验方法,使用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能力更强.

  • TRAF6沉默对LPS刺激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庆勇;李霞;张芳;王锦华

    目的:使用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hPDLC)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的基因,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及脂多糖刺激时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原代hPDLC,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将细胞分为TRAF6 siRNA组、control siRNA组、NONE组,脂质体法将TRAF6siRNA、con-trol siRNA分别转染入对应组中,NONE组只加入等量的转染试剂,再使用10 mg/L LPS刺激细胞,RT-PCR检测TRAF6mRNA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沉默前后及LPS刺激时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免疫组化鉴定hPDLC培养成功;TRAF6siRNA组的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与NONE、control siRNA组相比显著下降(P<0.001);TRAF6 siRNA组在转染后36、48、72 h的A值均显著低于相同时间点的2个对照组(P<0.001);使用10mg/L LPS刺激各组细胞24、48 h时,TRAF6siRNA组细胞的A值显著低于相同时间点的2个对照组(P<0.001).结论:沉默TRAF6基因能抑制LPS刺激时hPDLC的增殖,推测TRAF6可能影响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进程,是牙周炎潜在的治疗靶点.

  • 调(牙合)对前导增大的大鼠TMJ滑膜中COX-2、iNOS转归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雨轩;姚天华;白乐康;谭文宏;韩会芳;翟桐;肖敏

    目的:探讨调聆干预措施对前导增大引起的大鼠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滑膜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在大鼠上前牙粘结舌侧增大的金属冠,建立前导增大组(C),调(牙合)组在建立前导斜度增大的基础上,分别于3、7、14、21d开始持续性调黯干预,建立Ⅰ-3d、Ⅰ-7d、1-14d、1-21d调(牙合)组,所有大鼠第28天处死,取大鼠一侧TMJ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另一侧TMJ滑膜组织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TMJ滑膜COX-2和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调(牙合)组COX-2、iNOS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Ⅰ-3d调(牙合)组几乎不表达(P<0.005).结论:早期调(牙合)能减轻大鼠前导增大引起的滑膜炎症程度,同时降低其滑膜炎症因子COX-2、iNOS的表达.

  • 超短波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

    作者:宋艳艳;刘玲;周琦琪;韩祥祯;赵小琦;葛树鹏;何惠宇

    目的:探讨超短波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BMSCs,取第2~4代rBMSCs置于超短波理疗仪上进行处理,1次/d,15 min/次,于1、4、7d检测细胞增殖能力,3d后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分泌量,7d后检测成骨基因Runx2表达量.结果:每日给予超短波处理的实验组细胞经连续培养7d后,与不经超短波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其增殖能力明显提升(P<0.05),Runx2表达明显上调(P<0.05),ALP分泌量增多;结论:超短波能促进SD大鼠r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

  • 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联系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爽;易根云;李志强;周建业

    牙周炎已成为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调查显示全球约有44%~57%和10%的成人患有中度和重度牙周炎.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其主要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和在斑块破裂基础上形成的血栓.牙周炎和冠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牙周致病菌通过直接作用定植在冠状动脉;通过间接作用产生各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引起全身炎症状态、脂质异常和凝血状态;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分别形成生物性炎症、化学性炎症、免疫性炎症,终形成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形成冠心病.本文旨在对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联系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纳米支架及合成技术在神经组织再生的应用

    作者:张震;李莹;耿亚伟;徐东阳;李德志;张斌

    神经系统受损常见于不同背景、年龄的人群.当前有许多促神经组织再生的方法,其中组织工程方法应用前景为良好.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合成的功能性神经支架,可用于代替、修复受损神经.组织工程技术合成的神经支架具有高度仿生性,且重建神经功能的成功率较高.尤其是纳米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神经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创新和成功运用.本文重点讨论采用纳米生物材料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静电纺丝技术、新出现的3D打印技术和自组装技术合成具有三维结构的纳米纤维神经支架来促进神经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进展.

  • 引导探条在口腔手术围麻醉期气道管理的应用

    作者:张聃;李进杰;龚平;王丽;黄丽丽;刘可斌;朱宏飞

    口腔颌面手术患者常合并困难气道,并且需要口腔区域作为手术野,在插管时或手术过程中较易出现突发通气不足事件,严重危及患者安全.气管插管弹性探条可较好地协助更换气管导管,从而能够在围术期很好地帮助应对需要紧急更换气管导管的突发情况.

口腔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