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9
  • 曾用名: 口腔医学纵横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樊明文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头颈部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卢明星;杨旭东;王育新;唐恩溢;文建民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和处理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方法:对我科1998年1月至2008年7月间完成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的2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成功预防和处理头颈部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的因素.结果:本组采用5种游离组织瓣修复,共231块,包括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皮瓣、腓骨肌皮瓣、髂骨肌皮瓣;临床成功率为96.1%,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9.1%,抢救成功率为57.1%.结论:组织瓣类型及受区血管的合理选择,熟练的皮瓣制备和血管吻合技术,患者的基础情况以及术后有效的血运监测是头颈部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预防和处理的主要因素.

  • 核因子kB受体活化剂配体在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胡砚平;尤金朝;赵炜;程筠;杨海东;陈弈

    目的:明确RANKL在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表达和分布,了解牙源性角化囊肿骨破坏的机制.方法:经病理诊断的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NKL的表达及分布,用TRAP的免疫组化和降钙素受体的原位杂交明确RANKL阳性细胞的性质.结果:所有标本均显示RANKL阳性,阳性细胞位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上皮层;均显示TRAP阳性,阳性细胞位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上皮层,两种指标的阳性细胞定位类似;均显示CTR阳性,阳性细胞位于囊肿的上皮层,与RANKL和TRAP的阳性细胞定位类似.结论:RANKL在牙源性角化囊肿引起的颌骨破坏中起作用.

  • Poss复合树脂嵌体与牙体间微渗漏的研究

    作者:王喆;谢伟丽;吴晓容;陈萌萌;王冠春

    目的:比较Poss复合树脂嵌体与其余3种临床常用复合树脂嵌体与牙体间的微渗漏情况,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40颗离体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按照国际标准,备Ⅱ类洞,分别用Poss,Z250,Solidex,Solitaire2树脂制作嵌体,恒温保存,品红染色后,近远中方向剖开牙体,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每组嵌体龈壁和轴壁的微渗漏显著部位,并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Poss复合树脂嵌体与牙体间微渗漏小,其余3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oss复合树脂可以考虑作为临床嵌体材料.

    关键词: POSS 复合树脂 嵌体
  • 反向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基因

    作者:林莉;赵戬;李琛;刘静波;潘亚萍

    目的:应用反向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分布,探讨这些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者76例,记录临床指标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探诊出血及牙齿松动度,取龈下菌斑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临床采集的样本提取的DNA为探针,以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的P.gingivalis W83的特异基因片段PG0836、PG0838、PG0839为目标序列,采用Cy5荧光标记目标序列.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病变部位及非病变部位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的分布.结果: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病变部位和非病变部位中的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与牙周临床指数PD、CAL、TM相关.结论:PG0836、PG0838、PG0839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 Raypex(R) 5根尖定位仪临床应用的准确性观察分析

    作者:杨杭玲;葛久禹;梁惠霞;姚江江

    目的:观察Raypex(R) 5在临床应用中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共收集342例患者的903个根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8个根管采用Raypex(R) 5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对照组445个根管,按手感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拍摄X线片,分析比较,研究其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在X线片上恰填范围内,实验组准确率达94.32%,对照组75.06%.电测法与手感法的准确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牙髓活力,根尖骨质破坏状况,龋洞类型,牙位,牙齿形态,根管数目对Raypex(R) 5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根尖定位仪Raypex(R) 5能较为准确地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准确率比手感法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洁治和根面平整术对冠心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白介素-1β的影响

    作者:常春荣;潘亚萍;钟慧敏;张雪飞;关丽

    目的:探讨洁治和根面平整术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白介素-1β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患有冠心病并伴发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中老年患者(CHD组)、40名单纯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及50名健康者(H组),对CHD组和CP组实施洁治和根面平整治疗,进行基线及治疗后1个月的牙周专科检查、采集血清及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结果:基线时血清IL-1β在CHD组高于CP组和H组,且CP组高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和CP组的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IL-1β显著高于H组(P<0.01),而CHD组和CP组无显著性差异;CHD组和CP组经过治疗后所有病人的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清和龈沟液中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洁治和根面平整术可降低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 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颌面部良性肿物疗效比较

    作者:李敬东;李培光;李云霞

    目的: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颌面部良性肿物疗效比较.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颌面部良性肿物50例,其中皮脂腺囊肿25例、脂肪瘤10例 ,表皮样囊肿15例.将50个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一组为内镜组,在内镜引导下完成手术,另一组为传统组,常规手术切口切除肿物.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切除.内镜组平均出血量4 mL,较传统组出血量少;内镜手术术后肿物局部无瘢痕,美观效果好;内镜组手术时间平均为40 min,传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25 min,较内镜组短.结论:内镜技术治疗颌面部良性肿物美观效果好,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 XIAP、XAF1在口腔鳞癌癌周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作者:王翔;王文梅;高文信

    目的:明确人口腔鳞癌癌周角质形成细胞中XIAP与XAF1的表达与定位情况.方法:对人口腔鳞癌癌周角质形成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中XIAP和XAF1蛋白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结果:XIAP在口腔鳞癌癌周角质形成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胞浆和胞核均有分布,以胞核荧光染色更强.而XAF1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尤以核膜和核仁染色较强.结论: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XIAP可能通过过度表达和亚细胞定位的变化而发挥重要的抗凋亡作用,而XAF1表达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不能有效拮抗XIAP的作用.

  • 牙列重度磨损并伴有牙缺失修复治疗的研究

    作者:王遵新;张晓蕾;洪婷凤

    目的:回顾性研究了牙列重度磨损并伴有牙缺失修复治疗的方法,探讨颌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7年7月于我院进行颌重建修复治疗的牙列缺损并伴重度面磨损患者48例,根据不同的缺损类型,制取修复后义齿模型,随访6个月至5年,观察修复治疗效果.结果:修复重建后患者的面部外形、发音、咀嚼肌群功能均明显改善;面下1/3垂直高度和咬合高度均得到适当的恢复.结论:颌重建修复对于牙列重度磨损并伴有牙缺失患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 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群来;程德新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18例腮腺混合瘤的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面神经麻痹、涎瘘、Frey's综合征、复发为其常见并发症,其中术后面神经麻痹45例(38.1%),涎瘘21例(17.8%),Frey's综合征5例(4.2%),复发3例(2.5%).结论:明确解剖层次,轻柔细心操作,术后处置及时妥善可有效减少和防止术后并发症.

  • 改良型金属烤瓷高嵌体(冠)修复中重度磨牙缺损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蕾;程祥荣

    目的:观察改良型金属烤瓷高嵌体(冠)修复中重度磨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患者共22颗中重度缺损磨牙采用改良型高嵌体(冠)修复,即制作方法与常规金属或非金属高嵌体(冠)不同,采用金属烤瓷形式,内层为贵金属或非贵金属,表面烤瓷,修复完成后第一年及第二年进行回访观察.结果:改良型金属烤瓷高嵌体(冠)在2年观察期内未见损坏,余留患牙未见继发龋及基牙的折裂,边缘密合且在观察期内无明显改变.修复结束时有6颗修复体与患牙或相近邻牙颜色有轻度不匹配,2年观察期内修复体颜色无变化.结论:改良型金属烤瓷高嵌体(冠)用于中重度缺损磨牙的修复效果较理想,兼顾了修复体的强度与美观, 在选好适应症的情况下,是一种临床疗效较理想的修复形式,但由于本研究观察期较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3个中国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遗传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尹伟;邓双;叶晓茜;边专

    目的:探讨中国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HED)的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的方法,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3个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结果:两个家系为X连锁隐性遗传,另一个家系遗传方式不能确定.男性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女性携带者有轻中度临床表现或无症状,家系间严重程度不一致,表现度差异大.结论:HED外显率高,表现度差异大,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利军;王雪;张广耘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在临床修复中的制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修复科68例牙列缺损患者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观察其固位力和咀嚼效率.结果:安放磁体后义齿的固位力及咀嚼效率显著大于磁体粘固前(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能有效地利用残冠残根,且制作简便、美观耐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改良式颈阔肌肌皮瓣在口腔内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程晓兵;马秦;杨耀武;田磊;李云鹏;胡晓光;雷德林

    目的:对比传统的和改良的颈阔肌肌皮瓣手术方法,探讨两种方法的颈阔肌肌皮瓣在修复口腔内软组织缺损中的优缺点和适应症.方法:对18例经过改良的颈阔肌肌皮瓣修复的口腔内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术中术后分析,对该皮瓣的适应症和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和传统的手术方法对比.结果:18例病例中痊愈且无并发症者15例,皮瓣尖端坏死1例,口内皮瓣区伤口裂开1例,术后6个月局部肿瘤复发1例.结论:和传统的方法相比较,改良的颈阔肌肌皮瓣增加了供区皮瓣的面积,术后颈部形态好,能够更大范围地修复口内软组织缺损.

    关键词: 颈阔肌 皮瓣 口腔 缺损
  • 腮腺腺样囊性癌中HIF-1α和MMP-7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德超;董洪宇;于丽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7,MMP-7)在腮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A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21例ACC及1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 PA)、15例正常腮腺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 SG)检测HIF-1α和MMP-7.结果:HIF-1α和MMP-7在AC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和76.19%,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有关(P<0.05),二者呈正相关(rs=0.458,P<0.01).结论:HIF-1α和MMP-7在ACC中高表达,与ACC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单侧隐性唇裂整复方法的研究

    作者:金邵华;李一民;吕洁;陈建

    目的:探讨单侧隐性唇裂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5例单侧隐性唇裂患者采用改良唇裂修复术进行手术治疗,C瓣中的肌肉向外旋转与鼻翼基底的口轮匝肌缝合,为了恢复唇弓的对称性,患侧唇峰上方设计三角形皮瓣.结果:25例患者中,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唇弓和上唇的形态恢复良好,患侧人中嵴较明显,鼻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唇裂修复术治疗单侧隐性唇裂可以有效地恢复上唇的对称性和丰满度.

  • 影响牙颌畸形青少年正畸求诊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王娥;于吉冬

    目的:研究影响牙颌畸形青少年正畸求诊意愿的主要因素.方法:对2136例牙颌畸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类整理后抽样600例,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12个因素是正畸求诊意愿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个因素是正畸求诊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中,与单因素分析显示其余8个因素中的7个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的4个因素存在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家长对孩子正畸治疗需要的感知、家长对孩子正畸治疗费用的考虑、青少年对正畸治疗疼痛的恐惧心理、青少年对正畸医师的信任度是影响牙颌畸形青少年求诊意愿的主要因素.

  • Protraction Archwire: effectively protruding incisors and alignment

    作者:段少宇;Fang Yu;张栋梁

    目的:探讨唇倾排齐弓丝在临床治疗中唇倾并排齐下前牙的效率和效果.方法:临床筛选36例(19例女性, 17例男性)适应病例, 分为两组:唇倾弓丝组和镍钛丝排齐组.按照唇倾弓丝组的排齐时间计算,分阶段留取牙颌石膏模型, 并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 分别测量石膏模型尖牙宽度, 磨牙宽度和牙弓宽度.同时在侧位片上测量术前术后的下前牙与下颌平面的倾斜角度.以α= 0.05为基准,采用Stata统计软件对上述测量数据进行显著性比较分析.结果:唇倾弓丝完成唇倾并排齐下前牙的时间显著性少于镍钛丝排齐组,唇倾弓丝的排齐效率为0.106 mm/d, 镍钛丝的排齐效率为0.047 mm/d. 模型测量和侧位片测量表明,唇倾弓丝对于尖牙宽度, 磨牙宽度和牙弓宽度和下前牙与下颌平面夹角的改变较镍钛丝排齐更显著.结论:与镍钛丝排齐相比, 唇倾弓丝唇倾并排齐下前牙的效率更好, 临床操作更简便.

  • 两种预备方法对根管再治疗清洁效率的临床评价

    作者:毛小泉;黄茜

    目的:评价临床NiTi机动根管预备系统和手用K锉进行根管再治疗的清洁效率.方法:选择临床上进行过牙胶充填,需重新进行根管治疗的病例20例,随机分为两组.10例使用NiTi机动根管预备系统;10例使用手用K锉预备根管.根管预备前后拍X线片,观察牙胶清除的情况,分别打分,统计学处理.结果:NiTi机动根管预备系统和K锉预备根管后均不能完全清除充填的牙胶,二者秩和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Ti机动根管预备系统和手用K锉均不能彻底清除再治疗根管内的牙胶.

  • 3种抛光方法对6种复合树脂的抛光效果比较

    作者:郝晓星;朱松;刘红

    目的:比较3种抛光方法对6种常用的复合树脂的抛光效果.方法:6种树脂分别为Venus、Solitaire 2、Te-Econom、Charisma、Composan LCM和Swiss TEC.使用统一的模具制作试件,每种树脂制作15个,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松风Composite Polishing Kit CA 0310、松风super-snap抛光系统、金刚砂抛光钻修形后再用橡皮杯蘸抛光膏抛光.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试抛光面的表面粗糙度.结果:Composite Polishing Kit抛光组和super-snap系统抛光组的Ra、Rz和Ry值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平均Ra值都小于0.2 μm;金刚砂抛光钻修形后再用橡皮杯蘸抛光膏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平均Ra值在0.442~0.548 μm之间.所有6种树脂使用Composite Polishing Kit和super-snap系统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Ra、Rz和Ry值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松风Composite Polishing Kit CA 0310和松风super-snap抛光系统都可以获得理想的抛光效果.临床上常用的金刚砂钻修形后再用橡皮杯蘸抛光膏抛光的方法不够理想.本研究中的6种树脂具有近似的抛光性能.

  • 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重建及测量上颌窦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兴;庾晓伟;陈松龄;陈建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重建及测量上颌窦的方法,为上颌窦辅助诊断、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60例正常成人(男30例,女30例)颌骨进行薄层容积扫描,将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辅助软件Simplant,重建上颌窦,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窦前后径均值为(35.12±3.47) mm,上下径均值为(39.58±2.96) mm,左右径均值为(32.14±2.50) mm,上颌窦容积均值为(15187.16±596.12) mm3.左右侧上颌窦径线值和容积无显著差异.男女性上颌窦径线值和容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该方法获得的上颌窦重建影像和测量数据可以为上颌窦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 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犯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顾玲;步荣发;朱光明;孙璐;朱国雄

    目的:研究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犯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对4例正常神经、6例癌变组织未侵犯及侵犯到的神经样本进行光镜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分析.结果:10例神经超微结构表现不一,与正常神经相比,2例癌变组织邻近神经虽肉眼观正常,但已出现一定的神经变性病理学变化;2例增粗变性神经,虽未发现肿瘤细胞,但已失去神经正常结构,出现网状变性;2例已受侵犯神经发现肿瘤细胞沿神经周侵犯的特点,电镜显示肿瘤的神经周侵袭表现为肿瘤细胞占据神经束膜内间隙,两侧结缔组织及基底膜细胞保持连续完整.结论:腺样囊性癌的神经侵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该肿瘤嗜神经侵犯的超微结构特点,对其生物学特性的了解有一定的帮助.

  • 三叉神经分支皮层诱发电位及其与瞬目反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娜;庞蕾;许维刚;李希吉;王雨生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电刺激眶上神经,记录瞬目反射R1、R2和R2'相关数据,应用SPSS统计程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q检验.结果: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和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相关性不显著,呈低度相关.各分支诱发三叉神经皮层电位P1、N1、P2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2、P3、N3、P4、N4、P5、N5各波潜伏期三支差异不明显,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各波较其他两支延迟.结论:TSEP与BR具有不同的传导通路,各波潜伏期无明显相关性.不同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早期波的潜伏期具有差异,与神经传导通路相适应;后续各波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综合分析以判定神经功能状态.

  • 舌鳞状细胞癌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作者:赵尔杨;丁立春;王姗;施磊;方明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的候选基因.方法:采用包含有4096个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技术,分别对3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结果:3例标本共同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26条,其中Ratio>2的明显上调基因11条,而Ratio<0.5的明显下调基因6条.结论:生物信息分析显示: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与肿瘤的发病机理存在相关性.

  • 下颌磨牙根管锥度对垂直加压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的影响

    作者:吴俊;樊明文;范兵;彭彬

    目的:研究在下颌磨牙不同锥度的根管中,垂直加压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与根管充填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30颗近中根为单根的下颌磨牙,其根管有两个独立的根管口与根尖孔,截去牙冠及远中根后将近中两根管分别预备为0.06与0.10锥度,采用垂直加压充填技术进行充填.运用染色透明法观察根管封闭效果及根管充填质量.结果:0.06锥度根管微渗漏平均为(1.20±0.70) mm,0.10锥度根管微渗漏平均为(0.43±0.29) mm(P<0.01).0.06锥度根管组超充8例,0.10锥度根管组超充1例(P<0.05).结论:在下颌磨牙采用垂直加压技术时0.10锥度根管能得到更好的充填效果.

  • 三维分析下颌乳中切牙髓室

    作者:马金兰;石四箴

    目的:利用micro-CT三维探讨下颌乳中切牙髓室的解剖学特征.方法:收集拔除的牙冠完整的下颌乳中切牙标本41颗,用micro-CT扫描和重建其三维影像,测量髓室体积,髓室高度、髓室不同部位的近远中径、唇舌径等解剖指标.结果:下颌乳中切牙髓室体积及高度的增龄性变化显著,6岁组髓室/牙冠总体积的比值小于5岁组(P<0.05);髓室高度/牙冠高度比值6岁组明显较5岁组低(P<0.05);髓室近远中径和唇舌径随年龄的增长减小,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micro-CT可以三维观察及分析下颌乳中切牙髓室的解剖特征,随着年龄增加下颌乳中切牙髓室高度及体积明显减小.

  • 伴放线放线杆菌cdtC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pET15b-cdtC的构建

    作者:王晓茜;李璐;徐艳

    目的:本实验设计克隆Aa CdtC亚基蛋白的编码基因cdtC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 15b-cdtC,为研究CdtC亚基对CDT全毒素功能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厌氧培养Aa ATCC 29523,提取Aa基因组DNA,PCR反应扩增cdtC基因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入pMD 19-T Vector,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Xho I酶切得到粘性末端cdtC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15b中.结果:产物经PCR初步鉴定后进行DNA序列分析,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一致性达100%.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cdtC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pET 15b-cdtC.为深入研究CdtC亚基以及CDT全毒素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 自制氢氧化钙糊剂与临床常用根管消毒剂抗菌效果及细胞毒性的实验室性能比较

    作者:胡珂;陈智

    目的:依据ISO7406技术报告和中国医药行业标准YY0268-1995,前期实验室研制一种便于临床使用的氢氧化钙糊剂,与目前临床使用的根管消毒剂的抗菌效果及细胞毒性进行性能比较.方法:通过琼脂扩散法、培养基稀释法和四唑盐比色法(MTT)比较所研制的氢氧化钙糊剂(CHCM)与氢氧化钙/生理盐水、氢氧化钙牙胶尖(Roeko,Calcium Hydroxide Plus)、45%苯甲酚溶液(Ⅰ)和45%甲醛甲酚溶液(Ⅱ)的抗菌性和细胞毒性.结果:45%甲醛甲酚溶液(Ⅱ)的抗菌效果好,氢氧化钙糊剂(CHCM)次之,氢氧化钙牙胶尖和氢氧化钙/生理盐水糊剂抗菌效果不如其他实验组.45%甲醛甲酚溶液(Ⅱ)在2、3、4d的细胞毒性程度为2级,在5 d为3级.氢氧化钙/生理盐水的细胞毒性程度为0级.氢氧化钙糊剂(CHCM)、氢氧化钙牙胶尖和45%苯甲酚溶液(Ⅰ)的细胞毒性程度为1级.结论:研制的氢氧化钙糊剂其生物安全性符合ISO7406技术报告和中国医药行业标准YY0268-1995中的有关要求,与氢氧化钙/生理盐水、氢氧化钙牙胶尖、45%苯甲酚溶液(Ⅰ)和45%甲醛甲酚溶液(Ⅱ)相比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和生物安全性.

  • 中试防龋DNA疫苗pGJA-P/VAX免疫小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亚萍;闵志鹏;樊明文;张爱华;闭兰;黄丽;苑艺芳

    目的:评价中试防龋DNA疫苗pGJA-P/VAX诱导小鼠体内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分别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中试制备和实验室采用德国Qiagen公司去内毒素质粒大量提取试剂盒手工提取防龋DNA疫苗pGJA-P/VAX;两种方法制备的质粒分别于0周,2周经肌肉、鼻腔免疫小鼠,并以鞭毛蛋白作为黏膜佐剂与质粒同时经鼻腔免疫小鼠,PBS及空载体pVAX1作为对照.免疫前开始每两周收集小鼠血清和唾液样本,ELISA定量检测血清及唾液中特异性抗体含量.结果:中试质粒和手提质粒肌注时均能够诱导血清特异性IgG,但诱导唾液特异性sIgA的能力较为有限.在与黏膜佐剂鞭毛蛋白同时滴鼻时,中试质粒可诱导较为明显的血清特异性IgG和唾液特异性sIgA.在相同的免疫条件下,中试质粒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低于手提质粒组,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试防龋DNA疫苗pGJA-P/VAX能够诱导小鼠体内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 组织工程骨促进犬牙槽骨再生的体内研究

    作者:谭丽思;林晓萍;刘尧;魏巍

    目的:探讨以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Bio-Oss小牛无机骨粉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结合Bio-Gide胶原膜促进犬牙槽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在3只犬的口腔里人工制作12个三壁骨缺损,每只犬的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植入组织工程化骨;对照组:单纯植入Bio-Oss骨粉.手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HE, Masson染色)检测骨缺损的再生效果.结果:术后8周,实验组X-ray 可见缺损区新生骨骨量明显增加,切片HE染色见新生牙槽骨已充满骨缺损处,骨小梁成团状,Masson染色为红色;对照组X-ray可见骨缺损区阴影变浅,HE染色骨小梁排列凌乱,Masson染色为蓝绿色.结论:组织工程化骨促进犬牙槽骨再生是可行的.

  • 电化学阻抗法研究口腔含氟环境中纯钛的腐蚀行为

    作者:于卫强;邱憬;张富强

    目的:电化学阻抗法研究钛修复材料在口腔含氟环境中的腐蚀性能.方法:采用高级电化学分析仪获得钛在人工唾液和含氟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利用EIS-Nyquist图、EIS-Bode图及等效电路的拟合解析,系统研究F-对钛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当人工唾液中F-浓度为0.1%,钛表面氧化膜的阻抗值及相位角无显著变化,当人工唾液中F-浓度达到0.2%时,钛表面氧化膜的阻抗值显著下降,而低频区的相位角下降到30°.结论:电化学阻抗法可以用来研究钛在口腔含氟环境下的腐蚀性能,较高浓度的氟可以对钛产生严重的腐蚀作用.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骨钙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小恒;余占海;张国英;杨倩;杜建东;何福德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大鼠牙周炎模型的牙周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骨钙素水平(Bone gla protein,BGP)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的基础上,注射 TGF-β1进行治疗,并先后将治疗1、2、3、4 周的大鼠处死,取牙周组织标本作切片,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状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6、BG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牙周炎组牙周组织中IL-6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BGP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时间段牙周炎治疗组牙周组织中IL-6表达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BGP水平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5).结论:TGF-β1能抑制大鼠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同时对BGP的表达起促进作用.

  • 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滑膜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晓光;杨光;王延秀;周宝琴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滑膜的影响.方法:3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对照组末做处理,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4周末、实验2、3组磨除牙冠后10、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TMJ进行光镜切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对照.结果:实验1、2、3组双侧颞下颌关节滑膜均出现受损的病理变化.结论:偏侧咀嚼可引起颞下颌关节滑膜损伤,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之一.

  • 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徐小方;曹云新;刘斌;李焰;关素敏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株(MEC/5-FU),为研究其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联合大剂量冲击诱导方法,建立稳定的MEC/5-FU.应用MTT法、RT-PCR、罗丹明123蓄积试验等方法检测该细胞株的耐药性能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MEC/5-FU耐药性能稳定,对5-FU的耐药倍数达到36.11,并且对其他几种化疗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RT-PCR显示耐药相关基因ABCA2、ABCB1、ABCB11、ABCC1、ABCC4等ABC家族基因在MEC/5-FU细胞中明显高表达.罗丹明123在MEC/5-FU细胞中的蓄积量远低于MEC细胞.结论:MEC/5-FU具有多药耐药特性,为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耐药机制和耐药逆转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

  • 人工唾液中氯化钠浓度对钴铬、镍铬、含钛镍铬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作者:苏润刚;李春英;孙立静

    目的:在人工唾液中氯化钠浓度升高的条件下,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3种牙科常用合金(钴铬、镍铬、含钛镍铬合金)腐蚀行为的变化.方法:测定在人工唾液中氯化钠浓度分别为0.9%、2%、3%的条件下,3种合金的电化学阻抗谱,将各体系中合金界面电容和电荷转移电阻拟合,分析其腐蚀机制和耐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随着氯化钠浓度升高,3种合金的界面电荷转移电阻(Rt值)都分别减小,界面电容(Qdl)增大,腐蚀反应过程加剧,抗蚀能力降低.但钴铬合金的Rt值是大的.结论:在高氯环境中,3种合金腐蚀反应加快,抗腐蚀能力均降低,但钴铬合金抗腐蚀能力相对较强,这将影响它们的使用寿命.

  • Alendronate对骨质疏松兔种植体骨整合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王林;周延民;李春艳;李娜;宫琳;周悦

    目的:研究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模型种植体周围骨整合的影响.方法:27只5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单纯卵巢切除组(OVX组),伪手术组(S组),卵巢切除+阿仑膦酸钠组(ALN组).其中OVX组和ALN组摘除双侧卵巢,而S组去除卵巢旁等量的脂肪组织.卵巢摘除后12周,双侧股骨远心端、胫骨近心端植入两枚种植钉,AL组腹腔给予Alendronate,OVX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4、8、12周处死动物,制作标本行扫描电镜观察,测定骨性结合率.结果:在种植钉植入4周后,3组的骨性结合率都未达到40%,在种植钉植入8周后,S组和ALN组的骨性结合率达到60%以上,而OVX组的骨性结合率仍然未达到50%,在种植钉植入12周后, ALN组的骨性结合率达到90%以上,S组的骨性结合率达到95%,OVX组的骨性结合率达到63%.结论:Alendronate的全身应用对骨质疏松兔的种植体周围的骨性结合率有着促进作用.

  • Beagle犬后牙完全性纵折粘结再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政;杨卫东;朱雅男;何琴;王文梅

    目的:探讨建立Beagle犬后牙完全性纵折口外粘结再植模型方法.方法:选取32颗Beagle犬前磨牙,劈裂牙冠后完整拔出,体外完成根管治疗,Super Bond C&B粘结剂粘结两纵折片,植入牙槽窝,Ribbond弹力纤维固定实验牙.通过大体检查和X线放射检查观察实验牙8周.结果:劈冠后拔牙口外粘结再植成功率为71.9%.结论:Beagle犬前磨牙可作为建立后牙完全性纵折口外粘结再植的动物模型.

  • 重组人白介素-1α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RANKL和OPG影响的荧光定量RT-PCR研究

    作者:陈良娇;兰泽栋;刘嵘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α(rhIL-1α)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和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来探讨牙槽骨改建的调节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rhIL-1α (0、5、10、20 μg/L)作用于体外培养HPDLFs,于24 h后收集细胞,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RANKL mRNA和OPG mRNA的表达.结果:rhIL-1α同时上调HPDLFs表达RANKL mRNA和OPG mRNA,但RANKL/OPG的比值增加,这种调节作用在10 μg/L的作用浓度时明显.结论:rhIL-1α可在体外影响HPDLFs表达RANKL mRNA和OPG mRNA,调节RANKL/OPG比值,与牙槽骨改建密切相关.

  • 局部注射VEGF对皮瓣抗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辉;张景华;张松林;郭万厚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皮瓣抗菌力的影响.方法:选用100只SD大鼠,制作背部6 cm×4 cm任意皮瓣的动物模型.术中VEGF组局部注射VEGF 1.0 μg/瓣,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即刻注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术后第3天实验组bFGF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术后第4天中段和远段皮瓣SDH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白细胞吞噬指数明显升高;细胞内杀菌率较对照组高,术后第11天皮瓣存活面积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一时相内肉眼及光镜观察,实验组皮瓣各段的病理改变较轻,真皮层发现较多毛细血管,炎细胞浸润较少.电镜观察见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好.术后第11天实验组IL-1β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皮瓣在100低倍镜视野计算血管密度实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VEGF能改善皮瓣微循环、促进血管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任意皮瓣成活、抗感染作用.

  • 无机活性元素支架材料对颌骨缺损骨创面骨祖细胞的生物诱导作用

    作者:龚飞飞;周来生;李容新;王来平;黄婕;叶茂昌

    目的:应用颌骨术后缺损骨创面周围骨松质分离培养鉴定成骨细胞,并将其与无机活性元素支架材料在体外复合生长,探讨无机活性元素支架材料对骨祖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生物诱导作用.方法:应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出成骨细胞,并用碱性磷酸酶(Burstone偶氮偶联法)染色法、茜素红染色法、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等对其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形成情况、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生长周期进行鉴定,然后将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与无机活性元素支架材料体外复合生长,对复合体进行形态学、扫描电镜、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变化的测定,评价细胞与材料的相容性.结果:颌骨术后缺损骨创面周围骨松质分离出的成骨细胞具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且有大量的钙结节形成,透射电镜观察其具有良好的分泌细胞特性,此成骨细胞与无机活性元素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14 d,分布于支架材料的成骨细胞增殖良好,分泌细胞外基质并形成钙结节,细胞周期未见明显改变.结论:颌骨术后缺损骨创面周围骨松质中含有大量的骨祖细胞,具有较强的向成骨细胞分化和繁殖能力.无机活性元素支架材料均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与成骨细胞共同培养有望获得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组织工程骨.

  • TEGDMA纳米囊粒径调控的研究

    作者:潘秋华;欧阳小百;裴丹丹;黄翠

    目的:探讨包覆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纳米囊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如细乳液预备方法、反应温度、超声时间、搅拌速率及芯材量等对纳米囊粒径的影响,摸索适合的反应条件.方法:运用细乳液界面缩聚法制备纳米囊,分别选取不同的细乳液预备方法、不同反应温度(30 ℃、40 ℃、50 ℃)、不同超声时间(1~30 min内取15个时间点)、不同搅拌速率(200 r/min、300 r/min、400 r/min)以及不同芯材TEGDMA量(4.44 g、6.66 g、8.88 g、11.1 g), 使用激光散射粒度仪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纳米囊粒径及分散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温度40 ℃、超声时间为6 min、转速为300 r/min及芯材量为6.66 g时,纳米囊具有较好的粒径分布及分散性.结论:不同反应条件对于纳米囊粒径产生影响,摸索适合的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 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咽旁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杜传亮;田超;初铁楠;黄绪友;宫肇林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PPS)肿瘤发病率较低[1],暴露咽及咽旁间隙(PPS)肿瘤的大障碍是下颌骨.不少学者先后应用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及颅底肿瘤[1~3],均获满意效果.2002~2008年期间,采用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11例.现将报道如下:

  • 多次烧结遮色瓷对金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

    作者:陈林;李春林;刘建国;王航;范芹

    探讨金属烤瓷修复体颜色匹配和色泽稳定性,提高金瓷修复体质量,一直是临床烤瓷修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实验拟利用光谱扫描色度仪测试多次烧结遮色瓷层后金瓷修复体色相、明度、彩度的变化,探讨烧结变色规律及对金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为临床上金属烤瓷修复体的制作提供实验依据.

  • 两种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甘继红

    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分别采用FX-Ⅱ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化学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对68例164颗楔状缺损患牙进行修复治疗,经过半年、1年、2年的回访观察,比较两种材料修复的成功率.

  • 后牙隐裂误诊48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淑华

    后牙隐裂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非龋性疾病.由于隐裂早期牙冠表面裂纹细小,尤其是口腔内同时存在其他病患牙时,常常被误诊和漏诊,导致隐裂牙的劈裂,直至拔除,现将2000~2009年接诊的牙隐裂误诊48例报道如下.

  • 粘附肽复合骨诱导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帅;周延民

    生理性骨组织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能否满足此过程所需无机、有机及细胞成分成为衡量人工骨诱导材料优劣的主要指标.目前,已经有许多生物活性蛋白与各类支架材料复合应用研究的报道,如rhBMP-2-聚乳酸复合材料[1].但是蛋白质和支架材料的吸附与缓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物活性蛋白只有缓慢的释放才能大程度发挥其生物活性,并且蛋白质在体内容易被蛋白酶降解而失活、天然蛋白质有免疫原性、重组蛋白的成本高昂及活性问题都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粘附肽保留了相关蛋白中发挥生理作用的主要成分,参与启动细胞内部信号转导,促进细胞粘附、增殖、分化;空间构象相对固定,活性改变较小,合成简单,因而将其复合不失为提高骨替代材料或骨活性的一个途径.综合国内外文献,本文对报道较多的RGD序列、P-15多肽等复合骨诱导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白介素-6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晓丽;王雷;蔡研;孙宏晨

    细胞因子是当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细胞因子被发现,越来越多的细胞因子的新功能被证实.白介素6(IL-6)属于细胞因子家族,IL-6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IL-6在机体免疫应答、血细胞生成、炎症反应以及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1,2].目前研究认为IL-6是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细胞因子及肿瘤疾病的预后因子.本文对IL-6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 块状骨应用在上置法植骨术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娜;周延民

    种植技术作为修复牙列缺损及缺失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但长期缺牙、外伤及肿瘤等各种原因造成的种植区的牙槽嵴高度或(和)宽度不足限制了种植技术的应用.近十多年种植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骨量不足时的种植修复成为可能.上置法骨移植技术因其不仅能增加牙槽嵴宽度,而且在增加高度方面的突出表现,而受到关注.同时,植骨材料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口腔种植技术中块状植骨材料在上置法植骨术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原发性下颌骨中心性腺样囊性癌1例

    作者:王文锋;周剑虹;任常群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汉族,已婚,闽惠安县螺阳镇农民,因"右下颌骨包块1年,生长加快并伴下唇麻木3个月",于2009年1月入院.

  • Dandy-Walker综合征继发三叉神经痛1例报告

    作者:张文豪;陈敏洁;张伟杰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颅内病因主要是颅中窝和颅后窝占位性病变[2],占2%~5%[3].Dandy-Walker综合征(Dandy-Walker Syndorme,DWS),又称为第四脑室中,侧孔先天性闭塞,以运动智力发育障碍,小脑共济失调、癫痫及头颅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DWS继发的TN极为罕见.我科近期曾治疗1例.现报道如下.

  • 上腭部皮赘1例

    作者:赵宗富

    皮赘发生于口腔腭部较为罕见,现将我院2008年8月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因"上腭部结节半年余"入院,患者无疼痛等不适感.口腔科体检:上腭部硬腭肿物,乳头状突起,直径约0.5 cm,表面颜色较正常,黏膜浅,质软,类圆形.

  • Warthin瘤粘液表皮样癌癌变1例

    作者:白宇;张泽兵;赵轩一

    Wartlbin瘤为一种由腺上皮构成的肿瘤,在涎腺良性肿瘤中发生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5%~10%.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和腮腺的淋巴结,偶见于下颌下腺及小涎腺.Warthin瘤癌变是极为罕见的,近年偶见Warthin瘤有癌变的报道.现将我科1例Warthin瘤恶变,报告如下:

  • 口腔医学生临床前离体牙及人工根管根管治疗教学研究

    作者:何帅;王光耀;王少海;汪大林;黄云兴;汤佰熙

    目的:通过离体牙、人工根管培养实习医生了解并掌握根管治疗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方法: 选择正畸患者拔除离体牙36颗、牙髓病及牙周病拔除离体牙42颗,人工根管4颗,分组采用常规改良逐步后退法、冠向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处理、预备及充填,观察实习医生根管治疗掌握情况及模拟治疗效果.结果:离体牙采用改良逐步后退法时,前牙根管治疗成功率>前磨牙>磨牙(P<0.05);离体牙磨牙组中,采用冠向逐步深入法成功率高于逐步后退法(P<0.01).结论:采用人工根管可以直观的辅助实习医生体会弯曲根管的治疗,结合离体牙进行根管治疗训练可以提高加深实习医生对根管解剖结构、不同根管治疗方法的了解,对于实习医生临床前培养有明显效果.

  • 关于《口腔医学研究》启用在线投稿系统的启事

    作者:

口腔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