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9
  • 曾用名: 口腔医学纵横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樊明文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CPP-ACP/ACFP预处理的牙本质与树脂粘结剂粘结作用的研究

    作者:魏晓慧;刘利君;刘红;宋效庆;陈天杰;刘称称

    目的:通过设立对比实验,研究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tide-amorphic calcium phosphat,CPP-ACP)及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氟钙(Casein phosphoetide-amorphic calcium fluoride phosphate complexes,CPP-ACFP)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及对树脂粘结剂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6个试件随机分为自酸蚀和全酸蚀组,每组再分空白组、GC组、GC plus组3个亚组(n=6).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CPP-ACP和CPP-ACFP预处理牙本质1d和7d后的表面形貌改变;用能谱分析,计算钙磷比值,分析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和成份;每个试件上均堆积厚约4 mm的Z350树脂,通过万能测试机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分析CPP-ACP和CPP-ACFP预处理对粘结剂粘结强度的影响;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界面的断裂模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EM显示,经预处理的牙本质小管直径减小,经多次预处理与1次相比,牙本质小管几乎完全封闭;能谱分析表明经预处理的牙本质与空白组牙本质Ca:P比值变化并无统计学差异,新形成的羟基磷灰石结构和成份与牙本质类似;微拉伸实验结果显示,在牙本质表面应用CPP-ACP或CPP-ACFP后,可降低全酸蚀粘结剂single bond2的粘结强度(P<0.05),而对自酸蚀粘结剂ibond的粘结强度无明显影响;两者对同一种粘结剂粘结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体视显微镜观察,各组断裂模式均以粘结面断裂为主.结论:粘结前使用CPP-ACP或CPP-ACFP预处理牙本质表面,可以封闭牙本质小管,多次应用效果更加显著;CPP-ACP或CPP-ACFP预处理后对自酸蚀粘结剂粘结强度没有影响;会降低全酸蚀粘结剂的粘结强度.

  • FRⅢ矫治器矫治术后的颌面部软硬组织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孟秋菊;王磊昌;杜熹

    目的:探讨FRⅢ矫治器治疗前后患者颌面软、硬组织变化及矢状向软硬组织变化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22例为观察组,在初诊时纳入38例年龄与观察组匹配,且错(牙合)类型及骨骼形态与观察组接近的患者为对照A组,纳入42例年龄与观察组治疗12个月时相匹配,且错(牙合)类型及骨骼形态与观察组接近的患者为对照B组.分别于观察组初诊时及治疗12个月时、对照组入院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观察3组硬组织、软组织及矢状向软硬组织相关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A组相比,观察组在初诊时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B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12个月时下颌体长明显更短、后面高明显更低、ANB角明显更高、SNB角明显更低、MP/SN明显更高、OP/SN明显更高、上唇紧张度指标明显更高、鼻唇角明显更高、颏唇角明显更高、Z角明显更低,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上颌骨基骨位置及上切牙切缘位置的变化量与鼻底点位置、上及下唇突点位置、软组织颏前点位置变化量正相关,下切牙切缘位置的变化量与软组织颏前点位置变化量正相关(P<0.05).结论:FRⅢ矫治器对下颌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促进下颌后下旋转,能够增加鼻唇角、颏唇角,减少Z角;其所引起的软硬组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 miR-146a-5p在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邵丽娜;王丝墨;李晓琳;仇丽鸿;于博

    目的:比较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和健康牙周膜组织中miR-146a-5p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miR-146a-5p在慢性根尖周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例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尖周组织作为病例组,8例因正畸拔除的健康牙的牙周膜作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检测样本的炎症浸润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miR-146a-5p的表达.所有数据采用SPSS1 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可见对照组中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病损组织中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RT-PCR实验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均有miR-146a-5p的表达,且miR-146a-5p在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牙周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46a-5p与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红芪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牙周膜细胞凋亡及对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徐明;杨建斌

    目的:探讨红芪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牙周膜细胞凋亡及对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实验分为3组,依次为对照组、脂多糖组和红芪多糖组.对照组细胞用正常的细胞培养液培养细胞;脂多糖组和红芪多糖组细胞用含有脂多糖浓度为10 mg/L的培养液培养细胞;红芪多糖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红芪多糖终浓度为10 mg/L的培养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探针法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myc、β-连环蛋白(β-catenin)、Bcl-2相关X蛋白(Bax)单克隆抗体、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水平.结果:脂多糖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脂多糖组细胞凋亡率和Bax水平、RO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芪多糖组细胞凋亡率和Bax水平、ROS水平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1).脂多糖组细胞Bcl-2、c-myc、β-catenin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红芪多糖组细胞Bcl-2、c-mye、β-catenin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脂多糖组(P<0.01).脂多糖组细胞分泌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芪多糖组细胞分泌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1).结论:红芪多糖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分泌TNF-α,作用机制可与Wnt信号通路、ROS水平有关.

  • 微创环切术对种植修复效果影响的研究

    作者:孙云;王静

    目的:研究微创环切术对口腔种植效果、疼痛程度及美观的影响.方法:90例口腔种植患者均分为2组,A组单牙位常规翻瓣植入种植体,B组微创环切术植入种植体,.对比分析2组种植效果、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美观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13.95士0.26)min、(0.63±3.65)d,低于A组(28.05±0.53)min和(3.74±0.42)d,P<0.05.2组牙槽嵴骨吸收量及牙龈乳头高度对比则无明显差异;B组美学评分为(7.46士1.25)分,高于A组(13.05±1.74)分,P<0.01.结论:相比单牙位常规翻瓣种植,微创环切术在能缩短种植手术时间、减轻疼痛程度的基础上,提高美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2种不同(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玲阁;龙星;蔡恒星

    目的:对比分析稳定型(牙合)垫和再定位(牙合)垫对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牙合)垫治疗的3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中使用稳定型(牙合)垫治疗的病例18人,再定位(牙合)垫14人,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关节弹响、疼痛程度(VAS)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及关节弹响状况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牙合)垫对关节弹响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稳定型(牙合)垫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VAS低于再定位(牙合)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牙合)垫均可有效地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再定位(牙合)垫主要用于治疗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稳定型(牙合)垫治疗关节疼痛的疗效优于再定位(牙合)垫.

  •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TGF-β各亚型的定量分析

    作者:李爽;孟晓雪;周建业;易根云;黄慧敏;张小凤;李志强;余占海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TGF-β各亚型(TGF-β1、TGF-β2、TGF-β3)的表达差异,探讨三者在慢性牙周炎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中度牙周炎组(n=9)、重度牙周炎组(n=18)和健康对照组(n=19),基于Lumninex 200多重分析仪对其血清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中TGF-β1浓度(41053.26±8318.65)ng/L及TGF-β3浓度(2454.58±552.73) ng/L含量水平均高于中度牙周炎组分别为(32112.22±7153.87) ng/L,P<0.01;(1991.11±532.22) ng/L,P<0.05)和重度牙周炎组分别为(30652.89±8245.31) ng/L,P<0.01;(1829.17±483.68) ng/L,P<0.01);TGF-β1和TGF-β3分别与CAL、PD、BOP、PLI呈明显负相关;TGF-β1与TGF-β3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中浓度较高的TGF-β1可能对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TGF-β3不仅对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可能与TGF-β1存在协同作用.

  • 疲劳循环对复合树脂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魏玉华;杨苗

    目的:通过体外加载实验观察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变化情况,分析洞缘斜面的必要性.方法:将140颗离体牙按是否制备洞缘斜面、不同疲劳循环加载次数及位点随机分为14小组.所有样本采用复合树脂(3M P60)充填,包埋后经不同疲劳循环次数(0、1×105、1.3×106次)或加载位点(颊尖、颊界面、修复体)进行加载试验,检测修复体界面染料渗透深度.结果:1.3×106次组微渗漏大于1×105次及0次组.0次加载时,不同洞缘组间差异不显著;加载1×105次后,牙体受力时洞缘斜面组的微渗漏比无洞缘斜面组小(P<0.05);加载1.3×106次后,洞缘斜面组微渗漏小于无洞缘斜面组(P<0.05).结论:体外疲劳循环(模拟咀嚼半年)后,洞缘斜面有利于减少复合树脂的微渗漏.

  • 对偶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解剖复位法在单侧面横裂矫正术中的应用

    作者:米热古丽·图尔荪江;何慧君;傅豫川;徐玉丽;陈慧兰;柯金;孟庆功;金辉喜;钦传奇;李健

    目的:探讨对偶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解剖复位法在单侧面横裂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2016年运用对偶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解剖复位法矫正单侧面横裂畸形的12例病例.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6月~3年,静态和动态时口角外形基本与对侧对称.各项指标术前及术后的比较结果表明术后口角对称性得到了良好的恢复.1例患者术后3年复诊,患侧口角与健侧对称.结论:运用对偶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解剖复位法矫正单侧面横裂可以恢复面横裂患者口角的形态与功能,术后远期效果良好.

  • Er∶YAG激光处理对牙本质与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

    作者:宋丹丹;邱大鹏;方慧敏;俞青

    目的:探讨Er∶ YAG激光处理对牙本质表面性能及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0颗无龋坏、无修复体的人离体磨牙,用高速涡轮手机在流水冲洗下磨除釉质层.每个牙冠以髓腔为中心沿近远中向切开成颊/舌两部分,终选取50个样件,按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随机分为5组(A~E组),每组10个样件.每组2个样件扫描电镜观察,其余8个样件分别在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粘结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剪切强度测试.结果:C组高,为(7.11±1.73)MPa,E组次之,E组与A、C、D组无统计学差异,B组较低,其中B组与C、D、E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扫描电镜观察:酸蚀组可见部分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管径未增大;管周牙本质与管间牙本质界限不明显.激光+酸蚀组可见牙本质表面清洁,牙本质小管开放,周围白晕环绕.激光组可见牙本质表面清洁、粗糙,无玷污层,呈片状、蜂窝状外观,管周牙本质与管间牙本质界限清晰.结论:Er∶YAG激光处理能增加牙本质与树脂的剪切粘结强度,但是合适的能量参数有待进一步研究.

  • miR-30a在雷帕霉素刺激人炎症牙周膜干细胞后的表达情况及其与Beclin1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的研究

    作者:邵江红;陈芳;孔宇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中miR-30a的表达的影响,并验证其与Beclin1的靶向调控关系,探讨miR-30a与自噬途径在牙周膜干细胞的炎症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并分别进行50 μg/L雷帕霉素作用2h,10 nmol/L 3-甲基腺嘌呤(3一MA)作用12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30a的表达水平;应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30a与Beclin1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雷帕霉素刺激细胞后,细胞内的miR-30a的表达升高;qRT-PCR、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miR-30a对Beclin1的mRNA及蛋白均有抑制,且与Beclin1的3'UTR具有靶向抑制作用.结论:miR-30a可靶向抑制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表达,并参与人牙周膜干细胞的细胞自噬过程.

  • 显微镜下与直视下超声洁治的根面情况比较研究

    作者:陈冠廷;廖海清;张慧慧;曹正国

    目的:观察比较在显微镜下与直视下超声洁治后的离体牙的根面情况.方法:选择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患牙10颗,每颗牙随机一面在显微镜下进行超声洁治,另一面在直视下超声洁治,然后用亚甲蓝染色分析.选择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单根牙6颗及因正畸拔除的单根牙2颗,随机分成显微镜组,直视组,未处理组和正畸牙组,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直视组和显微镜组结石残留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显微镜下结石去除效果较好.结论:显微镜有助于提高超声洁治的清洁效果.

  • 磷酸二酯酶4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夏冬景;黄莹莹;李海朋;芮航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D(PDE4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3例OSCC患者标本和5种OSCC细胞株,55例正常健康标本及2种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对照,利用qRT-PCR检测其中PDE4D mRNA表达水平;分别利用CCK-8,细胞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PDE4D抑制剂Rolipram对SSC25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结果:OSCC患者组织中PDE4D mRNA相对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OSCC细胞株中PDE4D mRNA相对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分化程度越高,PDE4D mRNA相对水平越高(P<0.05);Rolipram显著抑制SSC25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PDE4D在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

  • 颧牙槽嵴区骨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

    作者:陈立艳;刘志杰;苑芳连;张苗苗;王兰珠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影像.测量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上颌窦底高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实验组颧牙槽嵴区域均为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骨宽度大,且每层的5个测量值均表现为随测量点向颅方移动骨宽度值逐渐减小.两实验组各层颧牙槽嵴区骨宽度与窦底高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成年人组各位置骨宽度平均值及皮质骨厚度平均值均较青少年组相应位置大.颧牙槽嵴区骨宽度随窦底高度增大而增大.2组样本上颌窦个体差异均非常大,植入微种植体前需拍摄CBCT以确定是否满足植入条件.

  • pH值对HAPw-nmZnO-nmCaO复合生物材料形貌影响的研究

    作者:孙士家;赵强;袁艳波;何武书;张文云;陈庆华;苏军

    目的:探讨不同pH条件下,纳米氧化锌(nmZnO)和纳米氧化钙(nmCaO)对羟基磷灰石晶须(HAPw)表面改性形貌的影响.方法:在温度为70℃,pH分别为6.0、6.2、6.4、6.6、6.8、7.0条件下,硝酸锌和硝酸钙溶胶-凝胶法改性HAPw,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仪(EDX)分析材料的物相组成和表面形貌.结果:在不同pH条件下,nmZnO和nmCaO颗粒在HAPw表面的分布存在差异.nmZ-nO颗粒为六方晶型,nmCaO为圆形颗粒状,颗粒与晶须通过化学键相互结合.结论:在pH为6.2和6.4时,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实现nmZnO和nmCaO对HAPw的较优改性.

  • EPO对唾液腺放射性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越;孙宾;马晓周;柳康;杜宝霞;于阳;张伟

    目的:通过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下颌下腺放射性损伤的防护作用,为临床进一步探索唾液腺放射性损伤的预防和保护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拟照射+注射盐水)、单放组(照射+注射盐水)、给药组(照射+注射药物).大鼠头颈部一次性接受15 Gy大剂量放射线照射,给药组放射前30 min腹腔注射EPO,照射后隔日给药,持续2周,药物剂量为每次3000 IU/kg.放射后第90天测量大鼠唾液流率,测量完毕后取大鼠颌下腺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Masson染色,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切片PCNA表达情况.结果:给药组大鼠唾液流率大于单放组,组织学观察给药组腺体损伤程度较单放组明显减轻,每高倍视野(×400)给药组PCNA阳性细胞数多于单放组.结论:EPO对唾液腺放射性损伤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 CD16参与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及痛觉过敏的研究

    作者:丛芳;倪慧珍;李维佳;樊帆;金海威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神经损伤过程中CD16在三叉神经节的动态表达和分布,探讨三叉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免疫反应参与外周神经损伤及痛觉过敏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眶下神经慢性压榨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标记观察CD16在三叉神经节的表达和分布,通过与CGRP的相关性分析,检测痛觉过敏过程中CD16的参与作用.结果:大鼠眶下神经压榨性损伤72 h后,三叉神经节初级感觉神经元CD16的表达显著性增强,5d后达峰值,且神经元内CD16的表达与CGRP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三叉神经系统初级感觉神经元细胞表达CD16,并参与外周神经损伤和痛觉过敏过程.

  • 镁离子对人牙周韧带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

    作者:姜雨汐;张佳;魏凌飞;曲伟栋;刘玲玲;石方玉;江久汇;李翠英;刘树泰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Mg2+对hPDL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为后续牙周组织再生实验选择合适的Mg2+注入浓度提供依据.方法:取P3-P5代hPDLCs于Mg2+浓度分别为0、10、15、25、35、50 mmol/L条件中常规培养,用CCK-8法检测hPDLCs增殖情况.成骨诱导后比较各组ALP活性差异及茜素红矿化结节着色情况,进行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Coll、OPN及Bglap的表达差异.采用SPSS16.0软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15、25 mmol/L Mg2+浓度可促进细胞增殖并提高ALP活性,35、50 mmol/LMg2+浓度抑制细胞增殖及ALP活性.结论:适宜浓度镁离子(0~25 mmol/L)可促进hPDLCs早期成骨分化并抑制矿化.

  • 周期性流体静压力对BMSCs细胞增殖活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潘景光;赵萤;刘岩正;张旻

    目的:观察周期性流体静压力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细胞增殖活性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采用自主研发的流体静压力加载装置对大鼠BMSCs进行力学加载,加载压力为0~45 kPa、0~90 kPa,加载频率为0.1 Hz,时间1h,连续加载2d.对照组细胞不加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BMSCs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0~45 kPa、0~90kPa周期性流体静压力作用下BMSCs增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0~45 kPa作用下BMSCs细胞内质网轻度扩张,胶原合成量增加.而0~90 kPa作用下细胞出现了大量胶原及凋亡小体.结论:适宜的周期性流体静压力作用下可提高细胞的增殖活性,但过高的压力刺激可诱导细胞产生凋亡.

  • 槟榔碱对口腔癌患者及小鼠肝脏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莹;于大海;王涛;温琦涛;邓桂祥;黄康

    目的:通过比较有、无槟榔咀嚼史的口腔癌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并与槟榔碱诱导小鼠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模型的肝脏损伤比较,探讨槟榔碱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有、无咀嚼槟榔史各50名口腔癌男性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肝功能指标差异;将45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停药组、不停药组,每组15只.配制1000mg/L槟榔碱溶液分别持续自由喂养停药组、不停药组2周后,停药组改用实验室灭菌水自由喂养2周,不停药组继续槟榔碱溶液喂养2周;对照组用实验室灭菌水自由喂养4周.检测各组小鼠不同时间段上述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无咀嚼槟榔史患者相比,咀嚼槟榔的肝功能指标AST、TBIL显著升高(P<0.05),ALT、ALP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停药组和不停组随用药时间增长,ALT、AST、ALP显著升高(P<0.05),而停药组停药2周后ALT、AST、ALP显著下降(P<0.05),TBIL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显示肝脏均出现损伤,但不停药组小鼠损伤更为明显.结论:槟榔的成分对肝脏有损伤,其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槟榔碱.

  • Satb2过表达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杨旭;何丽娜;潘爽;李艳萍;牛玉梅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Satb2 (special AT-rich binding protein 2,Satb2)感染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观察Satb2过表达对人牙髓干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Satb2过表达慢病毒感染人牙髓干细胞,通过筛选得到稳定过表达Satb2细胞克隆.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Satb2对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微管的变化.结果:过表达Satb2的人牙髓干细胞相比对照组增殖能力增强(P<0.05),微管更粗大,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结论:过表达Satb2能使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

  • 正畸间接粘结技术进展的研究

    作者:常琳;张端强

    间接粘结技术是一种先将正畸托槽及附件粘结在患者的工作模型上,再通过转移托盘将托槽及附件粘于口内的技术.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托槽的精确定位、转移托盘的制作和粘结剂的比较作出综述.

  • 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突组织工程研究现状

    作者:滕彬宏;赵艳红;杨强

    采用组织工程修复颞下颌关节缺损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但是颞下颌关节组织工程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集中在关节盘或髁突组织再生修复上.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这两种组织结构相关的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本文分别对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突组织工程研究现状做一论述.

  • 乳头状涎腺瘤恶变1例

    作者:刘德裕;翦新春;徐普;黄谢山

    乳头状涎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外生性涎腺肿瘤,乳头状涎腺瘤发生恶变者非常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牙龈的乳头状涎腺瘤恶变病例,通过对该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

  • 纳米无定形磷酸钙对渗透树脂显微硬度及抛光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浩;孙卫斌;苗雷英;葛久禹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中加入纳米无定形磷酸钙后对树脂显微硬度及抛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脱矿液建立人工龋模型,分别使用渗透树脂及加入纳米无定形磷酸钙的渗透树脂对龋模型进行渗透,使用显微硬度测试仪计算努氏硬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釉质抛光表面探究无定形磷酸钙加入渗透树脂后对树脂显微硬度及抛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微硬度测试后发现,渗透树脂组(C组)与脱矿组(B组)相比,显微硬度提高(P<0.05),但较正常釉质组(A组),硬度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纳米无定型磷酸钙渗透树脂组(D组)与正常釉质组(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渗透树脂组(C组)及纳米无定形磷酸钙渗透树脂组(D组)经过相同步骤的抛光后,渗透树脂组(C组)表面光滑,孔隙小而少,有少量细滑痕,纳米无定形磷酸钙渗透树脂组(D组)表面不规整,孔隙较大,较C组显粗糙.结论:渗透树脂虽然可以较好恢复脱矿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但与正常釉质存在差异,纳米无定形磷酸钙的加入,可以较好弥补渗透树脂这一缺点,但是会影响树脂的抛光性能.

口腔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