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9
  • 曾用名: 口腔医学纵横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樊明文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姚声;李祖兵

    目的:分析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评估其效果.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4年5月期间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实施自体骨移植下頜骨重建手术中使用了坚强内固定技术并接受了随访的病人81例,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X线片,分析移植骨愈合情况.并对手术后病人下颌骨功能及其美观进行评估.结果:本组81例病人中共使用坚强内固定夹板367块.植骨手术成功79例(97.5%),病人下颌骨形态及其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摄片观察发现15例(18.6%)病人植骨部位存在"应力遮挡"现象,但未发现与之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在自体骨移植下颌骨重建手术中对骨愈合及其移植骨的塑形有良好的作用,存在"应力遮挡"现象,但不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可以不必在骨愈合后常规取出钛板.

  • 不同深度楔状缺损的应力分析

    作者:夏荣明;吴小斌

    目的:研究不同深度的楔状缺损及其尖部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模式图,选择4种不同深度的楔状缺损,应用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楔状缺损及其尖部进行应力分析.结果:随着楔状缺损深度的增加,缺损应力呈增高的趋势.结论:楔状缺损对牙体破坏的速度是逐渐加快的,临床上应尽早对楔状缺损进行充填修复.

    关键词: 深度 楔状缺损 应力
  • 283例食物嵌塞患者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彭敏;朱智敏;杨小民

    目的:对随机人群307人的食物嵌塞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普通人群中食物嵌塞的发病特点并进行病因分析,为食物嵌塞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307人按年龄分为4组,采用问卷结合临床口腔检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对食物嵌塞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食物嵌塞的主要病因、患者文化程度及口腔卫生习惯、嵌塞部位、类型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食物嵌塞发病率为92.2%,40~59岁组发生率高,为98.9%.引起食物嵌塞的病因多样,主要为牙周炎.嵌塞部位以磨牙间隙为主,嵌塞类型以混合型和垂直型嵌塞为主,水平型所占比例为9.7%.结论:食物嵌塞发病率高而治愈率低,其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关键词: 食物嵌塞 调查分析
  • 应用Neosono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友山

    目的:研究根尖定位仪Neosono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50个需行根管治疗的单根管牙为研究对象,以插针拍X线片计算牙的长度,将电测法和手感法测得的根管工作长度与X线片法测得的牙的长度相比较来计算电测法和手感法的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测法的准确率是94.8%,手感法的准确率是74%,电测法的准确率高于手感法.结论:手感法的准确率较低,可起参考作用,电测法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根管工作长度的常规测量,必要时可用X线片法来确认.3种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 成年女性上颌前突术后颜面部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研究

    作者:毕春英;东耀峻;杨学文;余世斌;李祖兵

    目的:探讨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矫治上颌前突畸形软组织侧貌改变,说明其稳定性.方法:对26例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成年女性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内及术后1年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上中切牙切缘点Is平均后移(6.1±2.7) mm(P<0.01),上唇突点Ls平均后移(4.6±1.6) mm(P<0.01),鼻唇角Cm-Sn-Ls平均增加(6.8±5.6)°(P<0.01),上下唇间隙Stms-Stmi平均缩小(4.5±3.5) mm(P<0.01),露齿程度Is-Stms平均减小(2.1±2.2) mm(P<0.05),上唇突度减小,上唇厚度、长度及软组织面型角G-Sn-Pgss无显著改变(P<0.05).2)术后1年颜面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稳定性;与手术后早期相比,在水平方向上,所有指标复发率均超过10%.在垂直方向上,各项指标复发率均在10%以内.结论: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矫正上颌前突,患者颜面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明显,效果稳定.

  • 乳磨牙硫酸铁牙髓切断术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胡林英;钱虹

    目的:探讨硫酸铁溶液作为儿童磨牙牙髓切断术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5岁儿童的第一乳磨牙、4~6岁儿童的第二乳磨牙共45人,80颗乳磨牙深龋近髓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甲醛甲酚(FC)和硫酸铁溶液牙髓切断,术后6个月及1年复查,分别统计两组成功率,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FC组和硫酸铁溶液组6月及1年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临床疗效看硫酸铁溶液是一种较好的牙髓切断药物.

  • 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与其倾斜角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夏永华;尚姝环;李成章

    目的:3年随防观察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与其倾斜角度的关系.方法:72名在校本科生,年龄18~20岁,共108颗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研究开始和观察3年后分别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检查下颌第三磨牙倾斜程度和萌出水平.结果:在3年观察结束时,71.4%(30/42)初倾斜角度在5°~1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33.3%(6/18)初倾斜角度在15°~2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25%(3/12)初倾斜角度在25°~3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初倾斜角度在35°及以上的下颌第三磨牙没有一颗变为直立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倾斜的角度来预测第三磨牙日后的萌出状况.有些近中阻生,倾斜角度小于35°的下颌第三磨牙经过一定时间是有可能完全萌出而不必预防性拔除的.

  • 应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磨牙

    作者:倪振宇;林新平;胡荣党;郑敏玲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在压低磨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需要压低磨牙的患者(包括3例开(牙合)患者和两例因对(牙合)牙缺失而致磨牙伸长的修复前正畸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磨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比较磨牙在矫治前后的压低量.结果:矫治结束后开(牙合)患者前牙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修复前正畸患者矫治至缺牙区能进行常规修复.磨牙平均压低3.1mm.结论:应用种植体作支抗能有效地压低磨牙,为某些错合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思路.

  • 牙源性粘液瘤26例分析

    作者:何红;陈新明;李祖兵;柳海英

    目的:探讨牙源性粘液瘤的临床、X线、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对26例经病理确诊的牙源性粘液瘤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25.9岁;在X线片上多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透光阴影;镜下可见大量蓝色粘液样组织及排列疏松的瘤细胞;4例刮治术后复发.结论:牙源性粘液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化,常需病理检查确诊.因其具有局部浸润性,手术切除不彻底易复发.

  • 前牙完整性脱位再植根管充填临床应用

    作者:许永池

    目的:评价前牙离体再植根管充填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以来收治的96例因外伤致前牙离体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 min至2 h前牙离体脱位患者20例,前牙离体脱位超过2 h患者76例.结果:76例前牙离体脱位超过2 h患者离体牙经处理后,均采用复位再植,固定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显效65例,有效5例,失败6例.30 min至2 h以内离体牙经处理后再植复位再定,术后显效14例,其中牙髓复活4例,有效4例,失败2例.结论:因外力致完整脱位的自体牙经过处理后复位再植一次性根充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脱位牙离体时间长短关系密切、脱位牙在体外的保存方式是影响成败的主要因素.采用复位再植、固定,根管充填,防止牙骨坏死,根尖感染是目前牙离体再植较理想的术式之一.

    关键词: 牙齿离体 再植根充
  •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秦霞南;龙星;李金荣;陈新明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病理特点.方法:选取30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所有获取的新鲜标本用4%的福尔马林固定,然后用5%的甲酸脱钙,梯度酒精脱水,石蜡包埋,5 μm厚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关节软骨表层纤维毛糙,排列紊乱,纤维水肿,互相分离,有的纤维断裂,出现水平裂隙及垂直裂隙;增殖带变薄甚至消失,有的软骨层明显增厚,增殖带内未分化间充质细胞较多;肥大带内可见到较多软骨细胞,细胞内有空泡形成;钙化层与非钙化层之间出现明显的潮标线;密质骨变薄,软骨直接与松质骨骨髓腔相通.结论:骨关节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增生,有时伴随软骨下骨质的破坏与改建.

  • 医用X线诊断工作者口腔扁平苔藓患病情况分析

    作者:张一兵;刘建平;施仕才

    目的:调查医用X线诊断工作者口腔扁苔藓患病情况.方法:对咸宁市三级医院300名医用X线诊断工作者进行口腔检查,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断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300名医用X线诊断工作者中口腔扁平苔藓7例,患病率为2.33%,病变主要见于40岁以上并从事X线检查工作10年以上的人员.结论:医用X线诊断工作者中口腔扁平苔藓患病率较高,可能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 唇腭裂发病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胡庆;金辉喜;傅豫川

    目的:通过对影响唇腭裂的可疑因素分析,旨在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CLP及同期省人民医院的非CLP患儿和母亲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价指标.结果:在10项指标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P)单因素分析中有4项指标具有显著意义(P<0.05),腭裂(CP)发病有5项指标具有显著意义(P<0.05),分别进入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家族史、母亲职业是CL±P发病的危险因素;患儿体重、母亲职业是C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遗传因素在CL±P 的发病中具有显著意义,怀孕期间患病、用药可导致唇腭裂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

  • 外伤性骨缺损行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洪;王新木;丁加根;章加宇;严俊梅

    目的:评价外伤性骨缺损即刻种植的临床特点及近期疗效.方法:12例患者共26个牙位在缺牙后2周或根折牙拔除时植入种植体,由于骨缺损全部同时植骨,并覆盖可吸收膜.平均5个月后行Ⅱ期手术,暴露种植体,修复牙冠.修复后追踪时间平均18个月.结果:26颗种植体完全成功19颗,基本成功7颗,修复后至后1次复查,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外伤性骨缺损行即刻种植临床方法可行,近期效果好,具有避免残留骨吸收,减少一次手术创伤,种植体位置与轴向好,修复美学效果好等特点,但要掌握其适应征.

  • 背景材料对3种牙科全瓷底层材料饰瓷后颜色的影响

    作者:邓斌;丁一凡;刘洪臣;伊元夫;张少锋

    目的:探讨不同桩核材料背景色对3种全瓷材料饰瓷后的颜色影响.方法:采用色差计测量各组饰瓷后试样在贵金属、镍铬合金、银汞合金和树脂背景上的色度值并计算组间色差值.结果:Empress Ⅱ材料在贵金属背景色与两种非贵金属和树脂背景色之间,出现明度值和色品值的组间显著差异(P<0.05),渗透氧化铝陶瓷在不同背景色下,只出现了色品值的组间显著差异(P<0.05).4组氧化锆试样不同背景色下的色度值无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饰瓷后,Empress Ⅱ铸瓷修复体透明度较高,受背景色的影响较大,人眼可以辨别;渗透氧化铝陶瓷受背景色影响较小,人眼不能辨别.氧化锆陶瓷不受背景色的影响.

  • PLDLA接骨材料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实验研究

    作者:邓润智;胡勤刚;陈强;余国建;黄晓峰;王志勇

    目的:评价新型L/DL聚乳酸(poly-L/DL-lactide,PLDLA)接骨材料行兔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的可行性及其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学反应.方法:分别采用PLDLA接骨材料和纯钛接骨材料行兔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1、2、4、8周进行大体标本、影像学、骨生物力学测试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实验动物下颌骨骨折断端均对位良好.PLDLA组的愈合骨折力学强度测试结果与钛板组无统计学差异.PLDLA接骨板在动物机体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LDLA接骨材料对兔下颌骨骨折具有良好的内固定作用,对骨折愈合过程无不良影响.

  • 原代培养小鼠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的纯化方法研究

    作者:肖文林;石冰;李盛;鲁勇

    目的:建立纯化原代培养的小鼠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的纯化方法.方法:应用Dispase酶4 ℃消化处理离体小鼠胚胎腭突18 h,通过振荡法使上皮和间充质分离,吸去上皮片.结果: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内几乎不含上皮细胞.结论:本方法为体外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 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树突状细胞瘤苗对荷舌鳞癌裸鼠的治疗观察

    作者:韩伟;胡勤刚;王志勇

    目的:观察低剂量环磷酰胺与树突状细胞瘤苗联合应用对裸鼠体内人舌癌细胞的抑瘤作用.方法: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冻融法制备Tca8113舌癌细胞可溶性抗原并体外致敏DC,将同源人T淋巴细胞与之共同培养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的CTL,联合低剂量环磷酰胺(Cy)共同接种至荷人舌癌的裸鼠.结果:抗原致敏的DC瘤苗与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后能比单用DC瘤苗更有效的治疗荷舌癌的裸鼠,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明显抑制,生存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以冻融抗原致敏的DC激活产生肿瘤特异性的CTL联合小剂量Cy能更有效的促进荷瘤宿主的免疫反应,具有显著的体内抑制舌癌的效果.

  • 纤维粘连蛋白基因ED-B片段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王鸿琳;赵焕英;李翠英

    目的:研究纤维粘连蛋白基因ED-B片段在涎腺正常组织及其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涎腺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提取涎腺正常组织及其良、恶性肿瘤组织的总RNA,RT-PCR法扩增ED-B片段,重组于pGEM-T easy 载体, 酶切制备成模板,体外逆转录方法合成cRNA探针,通过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ED-B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ED-B-在正常涎腺及其良、恶性肿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ED-B+在正常腺体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良性肿瘤中有表达,且在恶性肿瘤中其阳性表达程度增高.结论:随着涎腺向肿瘤、恶性肿瘤方向的转化,FN基因ED-B剪切片段的表达逐渐增强.

  • 槟榔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Caspase-3活性的研究

    作者:PENG Jie-ying;彭解英;尹晓敏;高义军;方厂云;庞丹琳;夏宇

    目的:初步探讨凋亡"核心蛋白酶"--Caspase-3在槟榔碱(Arecoline)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将EC与槟榔碱共同培养,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C凋亡情况,计算凋亡百分率并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槟榔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显的细胞凋亡改变,Caspase-3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在12 h时高.结论:槟榔碱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Caspase-3可能参与了这一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

  • 双向电泳分析维生素D对牙髓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聂敏;边专;樊明文;赵心臣;Mikael Wendel

    目的:用双向电泳分析牙髓细胞分化过程中产生或分泌的新蛋白质.方法:在体外培养牙髓细胞,给予一定时间的1,25-双羟维生素D3,促使牙髓细胞分化,结合双向电泳技术分析细胞分化前后蛋白质合成、分泌的变化.结果:pH4-8 和相对分子量MW 20~90 kD范围的蛋白斑点分布较多.双向电泳凝胶图像分析软件ImageMaster 2D Platium比较分析,给予维生素D孵育24 h后,检测到77个新的蛋白点,同时有17个蛋白点消失.结论:维生素D促使牙髓细胞分化,并产生或分泌了一些新的蛋白质,维生素D和这些蛋白质对牙齿的发育、矿化的过程起调节作用.

  • 环氧合酶-2和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桃姣;熊斌;陈建刚;龚玲玲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分析COX-2和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COX-2表达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OX-2表达阳性率为47.5%(19/40),VEGF表达阳性率为60%(24/40).COX-2和VEGF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Ⅲ期与Ⅰ、Ⅱ期比较,原发灶中COX-2和VEGF表达率有升高趋势(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原发灶中COX-2和VEGF表达率有升高趋势(P<0.05).COX-2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COX-2阳性组与COX-2阴性组比较,原发灶中VEGF的表达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COX-2和VEGF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关,COX-2可能通过诱导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浸润、转移,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COX-2和VEGF的表达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螺旋CT对磁力Twin-block矫治器矫治过程中TMJ变化的研究

    作者:吴建勇;刘剑;林久祥

    目的:用螺旋CT研究磁力Twin-block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的TMJ改建以及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的变化.方法:11名Ⅱ类骨性错(牙合)患者,经磁力Twin-block矫治器平均治疗7.4个月,在治疗前、中、后及结束1年后拍摄螺旋CT.结果:治疗中11位患者双侧髁突的后上部都出现了"新月形"影像, 5位患者的螺旋CT片可以看到关节窝的改建,治疗结束一年后髁突及关节窝的影像与治疗前相似.结论:磁力Twin-block矫治器能有效的刺激髁突的生长,髁突改建的部位主要在髁突的后上部,而关节窝的改建不明显.

  •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龙洁;樊瑜波;田卫东;郑晓辉;吴玲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骨段间张力强度的变化特征.方法:8只山羊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并牵张后,对牵张期的每个工作日内的牵张前骨段间张力值﹑牵张时张力值和牵张后张力值进行测量分析,同时对固定期内的骨段间张力也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牵张期内骨段间张力值逐日显著增高,牵张期结束时达到峰值;固定期内张力值逐周显著下降,至骨皮质切开术9周后与施加牵张力前正常状态时骨段间张力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骨段间延长区组织所承受的张力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这可能与骨周组织的适应性增长和新骨强度的逐渐增高有关.

  • IFRD对牙科合金细菌粘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华;李四群;程祥荣

    目的:研究氟化物控释装置(IFRD)对细菌在牙科常用合金表面粘附的影响.方法:将抛光后的Co-Cr合金和Ti合金试样各均分为8组,测定表面粗糙度后在无IFRD环境中(A、B、C、D组)和IFRD环境中(A1、B1、C1、D1组)进行细菌粘附实验,并分别于1 h、4 h、8 h、24 h取出,测定各组样本表面细菌粘附面积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Co-Cr合金A、B、C、D、A1、B1、C1、D1各组样本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171±0.012) μm、(0.169±0.013) μm、(0.171±0.015) μm、(0.172±0.012) μm、(0.170±0.011) μm、(0.168±0.009) μm、(0.174±0.015) μm、(0.172±0.010) μm,其细菌粘附面积比分别为(19.56±5.75)%、(30.12±6.48)%、(48.94±5.37)%、(79.28±8.19)% , (10.82±3.13)%、(13.04±4.36)%、(17.96±4.86)%、(24.38±5.89)%;钛合金A、B、C、D、A1、B1、C1、D1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292±0.003) μm、(0.295±0.014) μm、(0.289±0.011) μm、(0.290±0.010) μm、(0.291±0.009) μm、(0.290±0.013) μm、(0.294±0.016) μm、(0.291±0.011) μm,其细菌粘附面积比分别为(24.36±5.59)%、(35.28±6.87)%、(51.45± 5.82)%、(82.03±7.69)%. (16.15±4.31)%、(18.34±4.95)%、(22.59±6.90)%、(31.17±4.27)%.经统计学分析表明,无论是Ti合金还是Co-Cr合金使用IFRD后细菌粘附面积比均显著少于未使用IFRD组(P<0.01).结论:IFRD对细菌在金属表面的粘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少菌斑的附着.

  • 机械牵张后大鼠颅缝成骨样细胞Ets1和Cbfa1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邹淑娟;戚孟春;胡静;陈扬熙;罗颂椒

    目的:探讨大鼠颅骨缝成骨细胞在张应力作用下Ets1和Cbfa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揭示骨缝牵张成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缝成骨样细胞,应用四点弯曲细胞加力装置对其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力,并通过SYBR Green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Ets1和Cbfa1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ts1和Cbfa1的mRNA水平分别在机械张应力作用后6 h及12 h内显著增高,随后,mRNA水平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Ets1先于Cbfa1表达,在加力后表达立即升高,并在0.5h达到高水平,而Cbfa1则首先经历一个短暂的潜伏期,后表达逐渐升高,在6 h达到高水平,Cbfa1的高表达水平约为Ets1的2.58倍.结论:Ets1和Cbfa1在骨缝牵张中对成骨细胞合成分泌骨基质蛋白可能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而它们的功能具有时序性.高频率的牵张 (>2次/24 h)更有利于Ets1和Cbfa1的佳表达.

  • 茶多酚对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大鼠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梁文红;刘建国;郭玉苏;程茜;吴家媛;何奎芳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发病机制的关系及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对RAU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免疫方法建立SD大鼠RAU动物模型,将RAU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溃疡糊剂组和3个TP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模前后及用药前后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数量及比值.结果:实验大鼠溃疡模型成模后外周血CD4+及CD4+/ CD8+较成模前显著降低(P<0.01),CD8+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茶多酚各治疗组外周血CD4+、CD4+/CD8+回升,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茶多酚各治疗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AU的发生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有关,TP对大鼠RAU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其免疫调节作用与给药方式无关.

  • Survivin基因和EphB4基因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mRNA表达及意义

    作者:卢恕来;高文信;王云龙;车彦海;欧阳红生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和EphB4基因表达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动态癌变的动物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survivin 和EphB4 在各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在正常组、上皮单纯增生组、上皮异常增生组和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加,除正常组与上皮单纯增生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任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phB4 mRNA在以上任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转录水平, survivin的表达与口腔黏膜从正常到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而EphB4则与之无关.

  • 人类疱疹病毒6型与口腔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杨婕;朱玲;王芳;姚堃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的感染与口腔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巢式PCR技术,对40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唾液、癌组织、正常组织及4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液、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DN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唾液中HHV-6 DNA阳性率分别为85.0%、45.0%,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液中HHV-6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7.5%、22.5%,其差别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唾液中的阳性检出率均大于血液.癌组织阳性检出率(78.95%)显著大于正常组织(10.5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唾液腺是HHV-6长期潜伏和增殖的部位,唾液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为临床简便有效诊断提供参考.HHV-6感染与口腔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参与肿瘤发生、细胞癌变的过程.

  • 人基因重组骨形成蛋白-2对牙周韧带细胞群成纤维表型的影响

    作者:谢成婕;王贻宁

    目的:探讨人基因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牙周韧带细胞群(PDLC)成纤维表型的影响.方法:PDLC在含不同浓度的rhBMP-2的培养液中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检测,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EGFR表达的强弱.结果:rhBMP-2作用下,PDLC的EGFR的表达有变化(P<0.05),25~100 μg/L组EGFR的表达减弱,100 μg/L组弱,随rhBMP-2浓度上升,EGFR的表达又有增强的趋势.结论:rhBMP-2对PDLC的成纤维表型产生了影响,合理剂量的rhBMP-2应用可以保证PDLC成纤维表型的较高表达,使种植体周牙周韧带的构建成为可能.

  • 胶原基纳米骨的遗传毒性及对体外培养细胞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鹏;毛天球;刘冰;岳进;雷德林;杨耀武

    目的:体外研究胶原基纳米骨的遗传毒性,及对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兔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Ames致突变试验、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法,测定不同浓度胶原基纳米骨(nHAC)的浸提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的影响和对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及兔成骨细胞的影响.结果:nHAC的浸提液各剂量组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均小于2,nHAC不会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的回复突变数增加.不同时间点用不同浓度浸提液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正常增殖,浸提液不影响兔成骨细胞的功能表达.结论:胶原基纳米骨无遗传毒性,不影响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兔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是一种组织工程骨支架的良好材料.

  •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Kusa-A1成骨分化中Notch信号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作者:王胜朝;KAWASHIMA Nobuyuki;SAKAMOTO Kei;SUDA Hideaki;史俊南

    目的:检测骨髓基质细胞系Kusa-A1成骨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分析Notch信号途径在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培养小鼠Kusa-A1细胞,在常规培养和诱导培养(添加维生素C和β磷酸甘油)条件下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Delta1、Jagged1、Notch1、CBF1、HES1基因的表达变化.同时也检测了成骨标志基因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变化.结果:常规培养下Kusa-A1细胞汇片后0~5d,OPN表达有轻微下调,Notch相关分子表达维持不变或有轻微下调.诱导培养条件下细胞汇片后0~5d,OPN表达上调,而Delta1、Jagged1、Notch1、HES1表达大幅度下调,惟有CBF1表达有轻度上调趋势.结论:Notch信号分子表达与Kusa-A1细胞成骨分化负相关,Notch信号对细胞成骨分化可能有抑制作用,而CBF1则可能对成骨细胞分化有正向调节作用.

  • 胎盘组织液-CPC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姜文茹;赵红艳;李延武

    目的:研究胎盘组织液-CPC(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方法:在Wistar大白鼠切牙远中牙槽骨处做骨缺损模型,缺损处植入胎盘组织液-CPC复合物为实验组、生理盐水-CPC复合物为阳性对照组和缺损区不加任何物质为空白对照组.同等条件饲养下,分别于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病理组织观察分析.结果:经组织学观察与分析,术后2、4、8周实验组的成骨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对照组,它们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胎盘组织液-CPC复合体能够积极地促进修复骨缺损.

  •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成蛋白2(BMP2)体外联合诱导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

    作者:朱奇;樊明文;张旗;陈智;边专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和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鼠牙乳头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17 d胎龄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胰蛋白酶消化分离牙乳头,置半固态培养基培养6 d,半固态培养基中单独加入重组TGFβ1、BMP2,或分别与肝素联合,或TGFβ1和BMP2联合,组织学观察牙乳头的形态学变化.结果:TGF-β1或BMP2 单独加入时未见细胞极化, 但基质分泌增加.TGF-β1或BMP2 加肝素可诱导牙乳头周边细胞发生极化,并分泌胞外基质.半固态培养基中同时加入 TGF-β1和BMP2的牙乳头培养6 d后,牙乳头周边细胞出现极化和功能性分化,牙乳头周边胞外基质沉积明显,且可见牙乳头尖形态的维持及从牙乳头尖至牙乳头基底部成牙本质细胞分化梯度的维持.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在没有内釉上皮和完整的基底膜存在的情况下,TGF-β1和BMP2加肝素可诱导培养的牙乳头出现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并促进胞外基质的分泌.TGF-β1和BMP2 均能诱导成牙本质细胞的细胞学分化和分泌功能,二者联合应用可协同发挥作用增强诱导效果.

  • 3种根尖倒充填材料对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岗;孙卫斌;叶莺

    目的:观察3种根尖倒充填材料对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从而指导材料的选择.方法:用材料直接接触细胞并计数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变化.结果:3种材料接触培养后细胞生长速度减缓,3种材料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细胞内超微结构显示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结构均有改变.结论:本实验的3种根尖倒充填材料对牙周膜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其中光固化复合树脂和银汞合金毒性较强,而化学固化玻璃离子粘固剂毒性较弱,临床使用较好.

  • TZ-3Y-E粉体的烧结及力学性能实验分析

    作者:黄慧;张富强;孙蕾;孙静;靳喜海;高濂

    目的:对纳米氧化锆TZ-3Y-E粉体的烧结及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分析.方法:TZ-3Y-E粉体200 MPa等静压成型,于不同温度下烧结,测试烧结体密度并检测其线性收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氧化锆的烧结密度和线性收缩呈上升的趋势,在1 300 ℃时体积密度达到6.09 g/cm3,大线性收缩率为21.41%.1 400 ℃时的机械性能好,三点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 536.37±85.49) MPa, (5.07±1.34) MPa*m1/2.结论:TZ-3Y-E粉体能在低温下烧结,力学性能优良,能够满足口腔全瓷修复材料的要求.

  • 牙种植的影像检查

    作者:鄢荣曾

    种植义齿影像学检查可对牙种植术前颌骨的骨量和骨质及重要的解剖结构进行精确的评估,并保证手术按设计方案实施,提高牙种植的成功率.

  • 60例正畸病人后牙段腭弓高度的测量

    作者:顾泽旭;李文;唐丽君;李变瑢

    腭杠作为临床常用的正畸附件广泛使用.腭杠的作用有:维持和调整磨牙间宽度,纠正扭转磨牙,磨牙的控根,增加支抗等[1,2].临床上制作腭杠大多采用两步法,首先试用带环,取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弯制腭杠,焊接,病人第二次就诊佩戴.虽然市场上已经有了成品的腭杠附件,但是仅仅是在直弓丝上弯制了Ω曲,使用时依然需要两步法.近期在临床上尝试一步法制作腭杠,在带环的腭侧点焊腭管,然后用0.8 mm的不锈钢丝弯制腭杠,末端插入腭管,见图1、图2.为了节省临床操作时间,要能够预先弯制完成0.8 mm的不锈钢腭杠,且这些预成的腭杠要适用于大多数的正畸患者.腭杠合适与否与腭杠是否符合患者腭部形态有关,而腭部的高度决定了腭杠的形态.本研究旨在探求正畸病人后牙段腭弓高度的规律,为预成腭杠的制作提供理论基础.

  • 论面部组织结构间的形式美学关系

    作者:章宏毅;孙莹;唐祎;倪红英;柯伟

    1 颌面部的左右对称关系在美貌与正常牙合人群中,面部的左右两侧体现出来的都是基本的对称平衡关系,上下不同部位的左右侧平衡点都须与中线重合,体现出向心性,由于这些平衡点前后位置的不一致性,中线又表现出凹陷与突出两个主题形成对比,使面部左右单调的对称平衡关系表现出了多样性而生动活泼.

  • 钉固位和粘结固位银汞合金用于后牙大面积修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明;吴保华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在门诊选择后牙大面积缺损的患者67人,共74颗龋齿,所有龋齿为活髓,均无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症状,并经X片证实未穿髓,根尖无暗影.其中,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18~62岁.根据计算器随机抽取数字,分为钉固位、粘结银汞合金两组,钉固位组35颗,粘结银汞组39颗.牙体预备时尽量保留牙体组织,不作机械固位形的扩展.对粘结银汞处理组,牙体预备后,按厂家使用说明严格操作,先使用牙本质激活剂处理牙釉质和牙本质,喷水冲洗、吹干.再在牙体上涂布粘结剂,用气枪吹均匀后保持10 s.在研磨银汞合金的同时,调和Amalgam Bond (Parkell公司)粘结剂,在调型四壁均匀涂布一层,再充填银汞合金;对于牙本质钉固位组,牙体预备后,先放置牙本质钉,一般缺损一个牙尖放置一个牙本质钉,其深度为1.5~2 mm,再按常规充填银汞合金.充填后常规打磨、抛光.

  • 应用带蒂颊脂垫修复口腔组织缺损

    作者:童永青;施更生;王予江

    1 材料与方法收集2001~2004年行颊脂垫修复口腔组织缺损患者,共计36名,年龄6~72岁,男15例,女21例,使用指征如表1所示:其中4例口腔-上颌窦瘘,3例行一期修复,1例为颊部滑行瓣修复失败后二期修复.缺损部位上颌牙槽区4例,硬腭8例,硬软腭交界及软腭21例,下颌磨牙后区1例,颊黏膜2例.

  • 丁香油明胶海绵预防干燥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汪文银;何文霞

    笔者自1997年以来对智齿拔除后的牙槽窝行丁香油明胶海绵填塞以预防干燥症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收集1997年至今1 000例男性下颌近中中度阻生智齿患者,年龄20~35岁,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0例,对照组500例.

  • 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馥菲;何春梅;黄健

    楔状缺损是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之一,其治疗主要采用牙色材料充填修复.作者应用复合体材料并改良传统方法治疗楔状缺损,其疗效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临床上收集患牙158颗,其中上颌牙119颗,下颌牙39颗.将患牙随机分为两组,若同一患者对称患有楔状缺损则分别放入两组,各组消毒隔湿,深楔状缺损用Dyract适量盖髓.传统组直接涂布Prime/BondNT牙本质粘结剂光照10 s,Dyract复合体充填.改良组先磨除楔状缺损表面,暴露新鲜牙本质层,再采用牙釉质酸蚀凝胶酸蚀牙釉质层30 s后,同上法Dyract复合体充填修复,并给予调牙合.

  • 两种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焱;陈波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3例病例,共75颗牙,术前X片显示根尖孔未封闭.其中男43例、女30例,年龄8~13岁,75颗牙中,切牙63颗,前磨牙12颗,前牙均为外伤及龋坏引起的感染,前磨牙为畸形中尖折裂及引起的感染.诊断为牙髓炎(48颗)、根尖周炎(27颗).选择根端形态大致相同的同名牙分为抗生素糊剂41颗和氢氧化钙糊剂组34颗.

  •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舌下神经损伤

    作者:张春香;涂玲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Rita Levi-Montalcini 与Hamburger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是发现早、典型、研究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NGF不仅可促进发育中的交感神经元及感觉神经元的分化、发育和成熟,维持成年交感神经的正常功能,而且对运动神经元有作用,成熟的躯体运动神经元具有NGF受体表达潜能[1].研究发现,NGF与周围神经系统关系密切,NGF是周围神经系统维持正常发育和功能的必要因素,并在周围神经再生和损伤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实验[2]证明NGF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对神经元具有抑制凋亡等重要生物学作用,显示了他们在神经系统中的重要性.舌下神经是周围神经,是舌的运动神经,在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扎、切断颈内静脉上端以及在颌下区、舌下区手术时,易伤及舌下神经,导致舌麻痹或功能受限,造成患者言语不清,饮食困难,因舌向后缩入咽腔而引起呼吸困难,所以,一旦舌下神经受损,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另外,舌缺损修复方法已发展到功能性舌再造阶段其关键是,使再生的舌下神经重新支配剩余的舌肌和移植肌,因此,研究NGF及其受体在舌下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为寻找一种能促进舌下神经损伤修复的方法有重要意义,可指导临床工作,本文就NGF及P75在舌下神经损伤及修复的作用进行综述.

  • 光学弱相干层析技术的原理及口腔应用

    作者:魏利敏;石四箴

    光学弱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将光学相干技术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门新的成像技术,与超声成像类似,只是以红外光代替声波.由于其具有分辨率高,可达10 μm,无电离辐射等优点,近几年国外一些学者为将其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作有研究,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辛伐他汀在骨合成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光红;陈远萍

    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近20年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新药,因为该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受到临床应用的重视和好评.近年来发现以辛伐他汀(simvastatin)为主的他汀类药物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骨形成增加,但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医学界开始高度关注该药在骨改建方面的应用研究,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RANKL/RANK/OPG调节系统在牙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晶;向晓明;李成章

    近年来骨吸收机制的研究发现RANKL/RANK/OPG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和骨吸收功能的关键因子,它不仅在生理性骨吸收中起重要作用,在病理性骨吸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中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牙周炎是以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至今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仍不十分清楚,随着对RANKL/RANK/OPG研究的深入,发现RANKL/RANK/OPG在牙周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引起肌肉颤抖1例

    作者:杜原宏;魏振辉;张鹏

    患者,男,45岁,2005年6月夜间因摔伤来我院就诊.检查:神志清醒,口外见面部皮肤多处擦伤,口内检查见上唇黏膜有一横向裂口,长约2.0 cm,深入黏膜下层.上前牙21|12腭侧移位,牙龈撕裂,X片示牙槽突骨折.局麻下软组织缝合、骨折复位固定.2%利多卡因3 mL局麻下缝合黏膜及牙龈,追加2 mL准备行前牙复位固定.2 min后患者出现全身肌肉颤抖,嘱其平静情绪,躺在椅位上休息,观察20 min后缓解,暂停操作.次日门诊2%利多卡因3 mL局麻下复位牙槽突骨折固定,患者无异常.

  • 上颌窦含牙囊肿1例

    作者:吴淑华

    患者,男,20岁,浙江乐清市人.左上颌后反复流脓伴疼痛1年.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颌第二磨牙颊侧流脓,脓液较多,呈黄色且有臭味,时有疼痛.曾在两家省级专科医院就诊检查,经抗炎治疗效果不佳,于2004年8月24日到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检查发现左上颌第二磨牙颊侧有一瘘管,探时有较多脓液流出,查看以前牙片未见异常.摄全景牙片示左上颌单房性密度减低影,第三磨牙牙冠位于左上颌窦内,逐以左上颌窦含牙囊肿收入院.入院后经检查一般情况好,于2004年8月31日手术摘除囊肿.术中发现左上颌窦外后侧壁骨质破坏,黏膜下及窦腔积脓,窦内可见一囊肿,囊壁完整、光滑,壁厚而坚韧,与上颌窦腔骨壁轻度粘连,囊壁内有一牙冠.手术完整摘除囊肿,刮除上颌窦内炎症肉芽组织,常规引流,给予抗炎治疗.术后伤口愈合良好,10 d后出院.

  • 下颌尖牙双根1例

    作者:庄润涛

    患者,女,72岁,2005年3月29日因"右下颌尖牙松动多日"来我科就诊.检查:患者43松动Ⅲ度,切端磨耗严重,唇侧牙颈部深楔缺伴发龋坏,叩痛(+),牙龈萎缩红肿,牙根暴露约1/4,牙周袋探深约5~6 mm.拍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长1/2,根下段向远中倾斜,根部形态未觉异常.诊断:43慢性牙周炎.处置:局麻下完整拔除43,见牙根自根上段1/3处分叉为唇、舌双根,略呈环抱状,从唇面观,二根则几乎完全重合.离体牙照片见图1、图2.

  • 氨甲喋呤至腭骨坏死1例

    作者:王晓琼

    口服氨甲喋呤过量致口腔上颌前庭腭部大面积组织坏死临床上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患者,男,47岁,主因腭部溃烂1月余,于2004年9月18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关节疼痛,2003年诊断为"类风湿",曾口服"氨甲喋呤"、"硫挫嘌呤"、"叶酸片".8个月后出现感冒症状,伴上颌牙龈疼痛.左侧面部明显肿胀,腭部出现铜钱大小灰黑色区,随后迅速蔓延至全腭部及上颌唇侧牙龈,上前牙松动,自行脱落.半月后软腭部穿孔,且饮水进食时食物返流入鼻腔,遂来我院求治.临床专科检查:双侧面部肿胀,左颧面部、眶下区麻木,痛觉不敏感,张口度30mm.上颌前牙缺失,唇侧骨面暴露,其前庭沟区黏膜肿胀,与骨面间隙可见浅黄色污秽渗出.向上探可见黏膜、骨间隙已至眶下缘水平,口内卫生差,恶臭.硬腭部黏膜完全坏死,呈灰黄、灰黑色,与其下骨面稍分离,坏死区后界达上颌结节后1cm,硬软腭交界正中可见一2 cm×1 cm大小瘘孔.暴露的骨面呈灰黑色,探无出血,双侧耳前、耳后、全颈、腋窝、腹股沟未及肿大淋巴结.

口腔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