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9
  • 曾用名: 口腔医学纵横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樊明文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咽腔影响锥束CT分析

    作者:王宏伟;王建国;蔡智芳;李创

    目的:探讨借助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咽腔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9例患者(男15例,女14例),所有患者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锥束CT扫描.分别测量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4个平面的冠状径、矢状径和横截面积以及各区段的正中矢状面积.结果:术后组与术前组相比,鼻咽段和腭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大于术前组(P<0.05);舌咽段和喉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小于术前组(P<0.05).结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咽腔的舌咽段和喉咽段有缩小的趋势.

  • P53和Mdm2蛋白在人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作者:王璐瑶;林岩;石爱梅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NOM)、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Mdm2的表达情况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OLP组织、33例OSCC组织中P53、Mdm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53蛋白在NOM、OLP及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明显的逐渐升高趋势.Mdm2蛋白在NOM中不表达,在OLP中呈现弱阳性表达,在OSCC不同病理分级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各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53蛋白、Mdm2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关系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53、Mdm2蛋白的表达与OLP及O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三段弓技术与微种植支抗技术压低和内收上切牙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旭;张栋梁;王锐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技术-三段弓技术与微螺钉支抗滑动技术,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牙齿以及骨骼的效应差异.方法:对三段弓技术组的18例患者以及微螺钉支抗组的19例患者均进行切牙的内收和压低,分析测量所有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评估两种技术的差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对两组患者上颌第一磨牙的移位和相对骨骼改变进行分析.同时在根尖周X光片上对牙根吸收进行测量.结果:U1-SN(P<0.05),覆盖、覆、PP-U1、U1水平移动(P<0.01),UL-U1(P<0.05),在三段弓组和微螺钉支抗组均有明显减小.然而,在三段弓组,U6角度(P<0.01),MP-SN、PP-U6(P<0.05)和U6水平移动(P<0.05),与微螺钉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加.两组的治疗周期及牙根吸收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反Spee曲线弓丝的微螺钉支抗滑动技术,被证明是有效地的内收并压低上颌前牙的口内支抗增强装置.与三段弓技术相比,微螺钉技术在水平(前后向)或垂直方向均未见支抗丧失.

  •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青年上前牙色度值的研究

    作者:王瑞文;王锋;崔杰;何惠宇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青年上前牙天然牙的色度值,为临床制作仿真修复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码相机及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采集、分析852颗18~25岁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青年上前牙天然牙的色度值.结果:维吾尔族青年的上颌中切牙颈、中、切的L值分别为73.27±6.43、75.51±5.59、66.92士5.58,侧切牙颈、中、切的L值分别为67.06±7.50、68.43±8.38、62.11±6.99,尖牙颈、中、切的L值分别为59.62±11.60、60.40±9.10、55.11±8.73.结论:乌鲁木齐市18~25岁维吾尔族青年的上前牙色度值从中切牙向尖牙方向均呈现明度逐渐降低,彩度逐渐增大;各个牙位的不同部位牙面的色度值也有变化,其中中1/3的明度值大、彩度值小,颈1/3的明度值和彩度值均高于切1/3.

  • 太极扣附着体与卡环式活动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张昀;张卫平;李立;吴雅昕;陈彩云;曹富春

    目的:研究太极扣(ERA)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应用中的效果.方法:结合32例应用太极扣附着体修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对其进行满意度、固位性能、咀嚼效能、舒适程度、美观性、摘戴方便满意度调查,并对临床检查基牙的牙体、牙周状况等方面的定期复查,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进行比较.结果:32例太极扣(ERA)附着体在各方面都比传统修复体有明显提高.结论:太极扣是一种简单可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的附着体.

  • 成人正畸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于维娟;刘琳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成人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正畸治疗复诊患者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8~45岁,其中男90名,女310名.采用"口腔健康状况对日常行为影响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正畸治疗对日常生活中进食、清洁、微笑的影响较大,疗程越长对患者工作学习的影响越大(P<0.05);正畸治疗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人患者影响不同,女性患者认为对口腔卫生的护理更费时间,而男性则认为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更明显(P<0.05);年轻患者(小于25岁)认为佩戴矫治器对日常生活中微笑的影响更显著(P<0.05).结论:正畸治疗影响成人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矫治初期、长疗程中表现更为明显;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成人患者对正畸治疗影响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感受各不相同.

  • 新洁尔灭调拌消毒法对藻酸盐印模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陈燕;梁又德;郭慧

    目的:研究藻酸盐印模材料与4种不同浓度新洁尔灭消毒液调拌对印模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0.05%、0.10%、0.15%、0.20%新洁尔灭消毒液调拌藻酸盐印模材作实验样本,以蒸馏水调拌相同材料制取印模做对照,分别制取15组试件印模.用超硬石膏灌模,60 min后脱模,石膏模型静置2 h后,用高精度数显游标卡尺测量石膏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模型与对照组模型尺寸稳定性无显著性变化,4组实验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结论:0.05%、0.10%、0.15%、0.20%新洁尔灭消毒液调拌藻酸盐印模材不影响印模精度,0.20%新洁尔灭可作为临床上印模常规消毒方法.

  • 树脂牙和成品塑料牙制作暂时冠的有关问题及比较分析

    作者:吴旭

    目的:采用SWIFT-TEMP树脂和成品塑料牙,制作暂时冠的一些体会以用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368例患者进行树脂牙和成品塑料牙的制作来比较和分析.结果:SWIFT-TEMP树脂牙对牙髓无刺激,边缘密合性好,美观舒适.塑料牙快速简便,但只适用前牙和单个后牙临时修复,且产生的热量会化学刺激损伤牙髓.结论:SWIFT-TEMP树脂牙制作的暂时冠较成品塑料牙制作的暂时冠在性能上能使暂时冠桥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 树脂 塑料 暂时冠
  • 儿童口内麻醉注射不同部位对疼痛的敏感性

    作者:叶宁;钱虹;黄群

    目的:调查儿童口内麻醉注射不同部位对疼痛的敏感性.方法:160名5~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对口内上下颌浸润和阻滞麻醉注射的疼痛反应,并将这些反应用声音、眼睛和身体运动(SEM)几方面来定量.结果:疼痛反应无性别差异;鼻腭神经阻滞引起大疼痛(SEM评分为10分),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后神经阻滞和下牙槽神经阻滞产生疼痛少(SEM分别为3和4);上颌局部麻醉比下颌注射更痛(约7:5).结论:注射的解剖位置是儿童疼痛反应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优先考虑疼痛反应有助于在年幼儿童的牙科治疗过程中获得理想的儿童配合.

  • 全冠边缘间隙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作者:章少萍;马守治;陈熙;童新文;李秀容;张维文

    目的:评价多种因素对粘固后全冠边缘间隙(marginal discrepancies of crowns after cementation,MDAC)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预备体完成线形态(finish line of preparation,FLP)、预备体轴壁倾斜角(taper angle of axialwall of preparation,TAAWP)、预备体高度(height from occlusal surface to ends of preparation,HP)、粘固前的全冠边缘间隙(marginal discrepancies of crowns before cementation,MDBC)以及粘固剂的粉液比例(powder/liquid ra-tios of cement,PLRC).方法:制作24种不同设计形式的预备体不锈钢代型,每种形式制作10个,总共制作240个金属代型.在每个代型上制作一个金属冠.在同一种代型上制作的10个金属冠中的5个采用粉液比2 g:1 g调和的玻璃离子粘固,另5个用3 g:1 g比例调和的玻璃离子进行粘固.测量粘固前后的全冠边缘间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前面提到的多个变量是否会对粘固后的全冠边缘间隙产生影响.结果:粘固后全冠边缘间隙显著提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FLP、TAAWP、HP、MDBC以及PLRC共同影响粘固后的全冠边缘间隙.结论:同FLP和MDBC相比,TAAWP、HP和PLRC对粘固后的全冠边缘间隙的影响则更加显著.

  • 应用PCR法对日本儿童口腔内4种牙周致病菌的检测

    作者:倪雪岩;伊田博;欧阳喈;铃木基之;井上美津子;佐佐龍二

    目的:应用PCR检测日本儿童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普氏菌以及福赛斯坦氏菌4种牙周病致病菌,并探讨检出结果与牙周临床检查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被检儿童为昭和大学齿科病院儿童牙病科就诊的儿童.随机选取全身健康的儿童37名作为被检对象,在上颌右侧中切牙和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的近中唇、颊面采取龈上菌斑,应用PCR法检测牙周致病菌;临床检查包括口腔内检查、探诊深度及牙龈探诊后出血.结果:临床检查结果显示37名儿童均未患有牙周病.牙周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Pg检出率为21.6%,Aa、Pi、Tf三菌种检出率为55%~58%.混合牙列期Aa、Pi、Tf检出率增高和恒牙列完成期检出率减低的倾向.Pg与牙龈探诊后出血之间未见相关,而Aa、Pi、Tf的检出率呈BOP阳性部位高于BOP阴性部位的倾向.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6~18岁儿童龈上菌斑中高频度存在着牙周致病菌.为早期预防牙周病,对将来患牙周病危险性高的儿童进行早期筛查,并且从儿童时期采取预防措施非常必要.

    关键词: PCR PG AA 牙周致病菌
  • 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矫治成年错(牙合)畸形的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周嫣;方志欣;陈世稳;黄敏方;欧晓丽

    目的:评价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成年患者(21~49岁,安氏Ⅰ类4例,安氏Ⅱ1类5例,安氏Ⅲ类4例;非拔牙矫治9例,拔牙矫治4例;)通过问卷调查、矫治后模型、面殆相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00%病例认为2D舌侧自锁矫治器无明显异物感;矫治后模型、面耠相的评价优良率为69.22%;安氏Ⅰ类错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安氏Ⅱ1类错(牙合)矫治前后ANB角、上前牙唇倾度、上下切牙间角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矫治前后上前牙唇倾度和上下切牙间角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时间11~19个月.结论:2D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无需排牙实验,安全、舒适、有效.能满足临床对成人轻、中度错(牙合)畸形的绝对隐形矫治需求.

  • 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作者:闫志敏;孙晓平;华红

    目的:对0.1%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开放设计,比较西吡氯铵和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念珠菌清除率的差别.结果:基线分析表明两组性别、年龄分布、临床及微生物学指标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和菌量均低于基线水平.组间比较,西吡氯铵组症状痊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西吡氯铵对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症状缓解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口腔念珠菌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 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无生长潜力唇腭裂术后患者前牙反(牙合)的机制研究

    作者:魏志强;王建国;张锡忠

    目的:比较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前后颅面结构变化,探讨Ⅲ类颌间牵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前牙反(牙合)的机制.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20名,其中男15名,女5名,平均年龄(14.36±1.06)岁.所有患者在牙列排齐和整平的基础上行Ⅲ类颌间牵引,测量前牙反(牙合)解除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上反映颅面结构的各项指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前牙反(牙合)解除后,SNB、L1-MP、OP-SN、NLA、ULP减小,ANB、MP-SN、NA-PA、U1-SN、U6-FH、L1-MP、L6-MP、ULL、LLL、LLP、UL-EP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牙反(牙合)解除前后SNA、U1-FH、LL-EP、I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恒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的患者,Ⅲ类颌间牵引在纠正上下颌牙齿及牙槽关系不调的同时,能掩饰颌骨矢状向Ⅲ类关系,使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

  • 超声骨刀在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杨萍;高永波;李绍岳;骆伟燕;周利文;韩琼

    目的:评价超声骨刀在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超声骨刀对20例患者的30颗患牙作牙冠延长术,检测术前、术后1周、术后4周患牙龈沟出血指数、缺损低处探诊深度.结果:30颗患牙在观察期内均获得良好效果,患牙达到桩冠修复的条件.结论:超声骨刀应用于牙冠延长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 桡侧双叶前臂皮瓣整复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

    作者:刘登峰;肖进;方一鸣;朱形好;赖林锋;余耀辉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桡侧双叶前臂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根据17例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形态设计双叶前臂皮瓣,分析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皮瓣修复效果.结果:17例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100%.本组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患者吞咽、语言功能及舌外形恢复好.结论:桡侧双叶前臂皮瓣对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重建,安全可靠,制备简单,是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钛纳米管表面RGD修饰工艺的初步研究

    作者:曹馨;于卫强;张富强

    目的:通过在TiO2纳米管表面构建RGD(Arg-Gly-Asp)活性肽阵列,掌握钛纳米管表面制备活性肽阵列的工艺方法.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研究化学偶联法将RGD组装在钛纳米管表面的工艺.结果: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钛纳米管预处理2 h,然后用交联剂N-琥珀酰亚胺3-马来酸亚胺丙酸酯(SMP)连接钛纳米管上的氨基和RGDC中的硫醇基将RGDC组装在钛纳米管上.结论:使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可将RGD短肽共价连接钛纳米管表面构成RGD生物活性涂层.

  • 纯钛表面电火花沉积中间层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作者:姜涛;胡江;周健;唐长斌;高勃

    目的:探讨在铸造纯钛表面电火花沉积技术制备中间层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个纯钛试件平均分为4组,分别用硅、锆及钴铬合金电极通过电火花沉积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中间层,对照组不作沉积处理,喷砂后测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参照ISO 9693(1999)Amd.1 2005(E)标准在试件中份烧结Ti-22瓷粉,测钛瓷间的三点弯曲结合强度.对钛瓷结合界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能谱分析.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硅电极组中间层的结构.结果:喷砂后各组试件表面粗糙度差异无显著性,硅电极组钛瓷间的三点弯曲结合强度高,为(33.38±3.67)MPa.较其他3组结合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3组间钛瓷结合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各组试件钛瓷结合界面均未见明显氧化层,硅电极组可见中间层与钛基材间有约15~20 μm的过渡层.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提示硅电极组中间层中有TiN、Ti5Si3及TiSi2生成.结论:通过电火花沉积技术用硅电极在铸造纯钛表面制备中间层可提高其钛瓷结合强度.

  • 脑溢安对大鼠舌下神经压榨伤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

    作者:唐艳萍;涂玲;张春香;刘良奎

    目的:观察大鼠舌下神经压榨伤后,舌下神经核内nNOS的表达变化及中药脑溢安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舌下神经压榨伤模型,脑溢安治疗组用脑溢安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用灭菌生理盐水灌胃.采用NADPH-d组化+中性红复染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于第1、4、7、14天检测舌下神经核内nNOS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两侧舌下神经核内均未检测到nNOS免疫阳性细胞;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脑溢安治疗组损伤后第4、7、14天损伤侧舌下神经核内阳性细胞数少,细胞成活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溢安降低大鼠舌下神经压榨伤后神经元胞体nNOS的表达.

  • 大孔孔径对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的影响

    作者:姚金凤;李晓宇;张筱薇;梁芮;包崇云;陈治清

    目的:研究不同孔径大小对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的影响.方法:经过工艺改良制备出大孔孔径可控的骨诱导性磷酸钙陶瓷.对不同孔径的磷酸钙陶瓷诱导异位骨形成的时间分布和骨量进行了确切的比较和分析.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200~400 μm相对于600~800 μm和1000~1200 μm的孔径,有利于骨诱导现象的发生,600~800 μm次之,1000~1200 μm差.结论:大孔孔径对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有显著影响.本实验为高骨诱导性的陶瓷材料的优化设计和研发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骨诱导现象相关机理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 静止期牙周炎正畸牙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东红;郑嵘;曹作宏;吴立鹏

    目的:对比分析IGF-Ⅰ在静止期牙周炎牙移动和正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表达变化.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分为牙周炎牙移动及正常牙移动1、3、7、14、21 d组及对照组,近中移动各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分别测量牙齿移动距离并进行IGF-Ⅰ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在既定时间内,牙周炎组大鼠牙移动距离大于正常组;牙周炎牙移动组的IGF-Ⅰ含量低于正常牙移动组,加力第1、7、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Ⅰ作为局部调控因子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在慢性炎症环境下,IGF-Ⅰ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牙移动组.

  • OsstellTM换能器变幅杆方向对牙种植体扭转振动行为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作者:翟敏;李德华;汪昆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OsstellTM换能器变幅杆方向对牙种植体扭转振动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UGS NX和ANSYS软件建立骨一种植体一换能器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OsstellTM换能器变幅杆方向对牙种植体扭转振动模态、共振频率及整个系统变形程度的影响.结果:4种骨质类型中换能器变幅杆在0°~90°不同方向影响下,扭转振动模态共振频率增加趋势较弱,而种植体、骨块的大位移呈明显减小趋势.结论:OsstellTM换能器变幅杆方向变化对骨一种植体一换能器系统扭转振动共振频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当换能器变幅杆垂直于牙槽嵴长轴时,扭转振动行为对骨块和种植体变形的影响较小.

  • 五倍子牙膏对釉质矿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陈菲菲;汪大照;张向宇;李金娥;郭卯丁

    目的:评价五倍子牙膏抑制釉质脱矿和促进人工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方法:检测五倍子牙膏处理离体牙前后乳酸盐缓冲液中磷离子浓度的变化,计算出牙釉质溶解度降低率(enamel soly rate,ESR),评价五倍子牙膏抑制釉质脱矿作用;制作人工龋釉质块模型,体外药物pH循环,检测五倍子牙膏处理前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恢复率(enamel micro-hardness recovery,EMHR),扫描电镜观察再矿化后的釉质表面结构,评价五倍子牙膏对釉质再矿化的作用.结果:五倍子牙膏组的牙釉质溶解度降低率与空白牙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倍子牙膏组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恢复率与空白牙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五倍子牙膏组与空白牙膏组釉质表面为较疏松蜂巢状孔隙结构.结论:五倍子牙膏具有抑制釉质脱矿作用.

  • 面中部严重多发性骨折的救治体会

    作者:梁学军;严翔

    面中部严重多发性骨折是颌面部骨折常见的一种形式,多伴有全身合并症,骨折范围常涉及眶、鼻等,伤情复杂.如果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易造成生命危险和遗留面部畸形及机能障碍.

  • 数字化牙片在根管治疗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谢宏新

    数字化牙片成像技术是现代口腔医学放射影像学中一项快捷、方便的诊断技术.我科于2009年4月购置了一台德国DURR VistaScan Plus影像系统,它是一种使用影像板技术的数字化X线影像系统,借助影像板可完成几乎所有口腔放射影像,如曲面断层、头颅侧位片、根尖片、咬合片等,本文仅仅探讨本系统数字化牙片在根管治疗中应用的优势.

  • 组织工程构建骨血管再生的研究

    作者:朱伟政

    组织工程学在种子细胞培养、细胞外基质的体外构建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而组织的血供及新生血管化问题已成为组织工程构筑三维结构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

  • 陶瓷修复材料磨耗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刘晶莹;刘哲文

    牙科陶瓷材料因具有与天然牙相似的色泽和半透明性、生物相容性好、抗腐蚀、抗老化、耐磨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牙科修复材料还应满足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与天然牙釉质相近的磨耗性能,不对釉质产生非生理性磨耗.

  • 左上颌第一磨牙两颊根变异1例

    作者:何孔炎;郑建新;杨艳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以"左上颌后牙反复牙龈溢脓3月余"为主诉求诊于我院门诊.门诊检查示:左上第一磨牙(以下记录为26)颊侧牙龈见一瘘管,压迫有少许黄白色脓液溢出,咬合面深龋及髓,探痛(-),叩痛(+).

  • 多发性多生牙1例

    作者:张玉苹

    患者,女,24岁,身高160 cm,体重49 kg,出生地广东.因右下颌新萌出的牙磨腮1个月,要求拔除.自述:曾经在家乡拔过两颗右侧上颌多生牙,小自己2岁的弟弟也同样有多生牙,并且拔除2颗.否认父母有类似多生牙.

  •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学实习中的应用

    作者:杜格非;李成章;尚姝环;徐学义;陈汉正;周刚

    病例导入式教学是以一系列典型临床病例作为引导,学生在这些模拟临床医疗实践的场景中,合理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临床病例,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模式,为将来真正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本文分析了在口腔黏膜病学实习教学中,采用这种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探讨了推行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关键环节,并列举了一个典型临床病例作为范例.

  • 论唇腭裂的治疗属性

    作者:石冰

    为了有效提高对唇腭裂患者的治疗效果,作者从与唇腭裂治疗属性相关的治疗方案、外科行为、医患沟通和医疗服务模式几个方面总结和阐述了现行唇腭裂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入探讨唇腭裂的治疗属性问题是使目前的治疗朝着终使患者满意的方向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唇腭裂 治疗 属性
口腔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