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 신장병여투석신이식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98X
  • 国内刊号: 32-142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37
  • 曾用名: 肾脏病与透折肾移植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刘志红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6、10水平的影响

    作者:周巧玲;成小苗;杨敬华;陈立平;邓声莉;张军;汤天凤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0h,8h,24h和48h后肾功能及血浆白介素6(IL-6)、IL-10水平变化,探讨CRRT治疗M0DS的可能机制.方法:用CRRT方法治疗MODS患者71例,观察CRRT治疗前及治疗8h、24h和48h后患者肾功能及血浆IL-6、IL-10水平变化.结果:MODS患者除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异常外,其血浆IL-6和IL-10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均<0.01),CRRT治疗8h,24h和48h后MODS患者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BUN 0h/(26.15±13.60),8h/(19.45±8.63),24h/(17,22±6.11),48h/(16.36±7.86)mmol/L,与CRRT 0h比较均P<0.01;SCr0h/(552.63±348.44),8h/(386.95±231.96),24h/(328.19±106.53),48h/(369.38±222.98)μmol/L,与CRRT0h比较均P<0.01)],患者血浆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h/(469.44±288.75),8h/(386.95±231.96),24h/(398.45±98.89),48h/(316.89±60.70)ng/ml,CRRT 48h与0h比较P<0.05;而血浆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0h/(3.34±2.12),8h/(3.18±1.88),24h/(5.87±4.77),48h/(7.71±5.23)ng/ml)],CRRT 24h、48h与0h比较P<0.05.结论:CRRT是MODS的有效治疗方法,提示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炎性介质是CRRT治疗MODS的可能机制.

  • 大黄酸和辛伐他汀对db/db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紊乱和肾脏保护作用的比较

    作者:贾忠辉;刘志红;郑敬民;曾彩虹;黎磊石

    目的:比较大黄酸和辛伐他汀对糖尿病db/db小鼠脂代谢紊乱的影响以及它们对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周龄的db/db和db/m小鼠分为四组:A:db/m正常对照组;B:db/db糖尿病对照组;C:db/db糖尿病大黄酸[150mg/(kg·d)]治疗组;D:db/db糖尿病辛伐他汀[20mg/(kg·d)]治疗组;于不同治疗时间测定各组体重、血糖、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E)、血肌酐、24h尿白蛋白水平.肾组织病理切片行HE、PAS染色,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对肾小球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行半定量分析.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以及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结果:治疗12周时大黄酸治疗组血糖较糖尿病对照组下降、体重减轻,治疗8周时大黄酸和辛伐他汀治疗组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载脂蛋白E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明显下降,二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8周时大黄酸组24h尿白蛋白排泄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辛伐他汀组在治疗12周时尿白蛋白排泄方有所下降.治疗12周时大黄酸组肾脏肥大、基质增生明显改善,辛伐他汀组肾组织病理也有所改善,但大黄酸治疗组效果更加明显.大黄酸组肾组织TGF-β、FN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TGF-β、FN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酸治疗后明显降低db/db小鼠血糖,减轻体重,而辛伐他汀对于血糖和体重无明显影响;大黄酸和辛伐他汀均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的脂代谢紊乱,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异;大黄酸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量以及稳定肾功能的作用比辛伐他汀更加明显;大黄酸减少肾小球肥大以及细胞外基质增生的作用比辛伐他汀更为显著;大黄酸对TGF-β、FN表达的下调作用也明显强于辛伐他汀;大黄酸是一种不同于辛伐他汀的新的降低血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 糖尿病肾病肾组织胰淀素沉积及其致病意义

    作者:龚伟;刘志红;彭艾;陈惠萍;曾彩虹;周虹;黎磊石

    目的:观察胰淀素(amylin)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组织的沉积和分布特征,探讨肾脏Amylin沉积的致病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49例经肾活检证实的2型DN患者,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Amylin的沉积,同时行肾组织ApoE检测及电镜观察.竞争性ELISA方法检测血浆Amylin水平,结合患者肾脏病理和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选择同期经肾活检确诊的肾淀粉样变性、肥胖相关性肾病、轻链沉积病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者作为相关疾病对照组.结果:72例DN患者(48.3%)肾组织Amylin染色阳性,Amylin主要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而扩张的系膜区、K-W结节内、增厚的球囊壁和病变的血管壁.肾组织电镜可见无分支、长直线形丝状结构,随意分布于肾小球系膜区、内皮下或基膜内,直径(10.30±1.77)nm.DN患者肾组织Amylin沉积者其肾小球系膜增生,结节病变及肾小球硬化的发生率较无Amylin沉积患者明显增高而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亦较无Amylin沉积患者重(P<0.05).肾脏Amylin沉积DN患者24h尿蛋白定量、高血压、肾小管功能受损以及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和贫血均较无Amylin肾组织沉积组更加严重(P<0.05).DN患者血浆Amylin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但Amylin肾组织染色阳性和阴性组二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N患者血浆Amylin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肾脏可发生Amylin沉积.肾组织Amylin沉积不仅可加重肾组织损伤,而且还与疾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联系.Amylin在肾脏的沉积参与了DN组织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 霉酚酸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伴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的初步临床观察

    作者:王静;胡伟新;谢红浪;章海涛;陈惠萍;曾彩虹;刘志红;黎磊石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对Ⅳ型狼疮性肾炎(LN)伴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NNV)的疗效.方法: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肾活检确诊为Ⅳ型LN伴间质NNV,分别采用激素联合MMF(MMF组,n=9)或激素联合CTX静脉冲击疗法(CTX组,n=11),MMF剂量1.5~2.0g/d,;CTX剂量为0.75~1g/m2BSA,每月静脉滴注一次.两组患者基础病情相似,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尿蛋白定量<0.4g/24h,尿红细胞(RBC)计数<10万/ml,无管型及白细胞尿,血清白蛋白≥35g/L,血肌酐(SCr)正常]和部分缓解(尿蛋白下降超过基础值50%且<2g/24h,尿红细胞计数及SCr下降超过基础值50%,血浆白蛋白≥30g/L).结果:MMF失访1例,CTX组失访2例.诱导治疗6月MMF组3例(37.5%)完全缓解,而CTX组无一例完全缓解,P=0.08,部分缓解例数分别为MMF组3例(37.5%)和CTX组3例(33.3%).尿RBC<10万/ml比例MMF组高于CTX组(75% vs 0,P<0.01).尿蛋白转阴(尿蛋白定量<0.4g/24h)比例MMF组亦高于CTX组(62.5% vs 11.1%,P<0.05).治疗前MMF组5例、CTX组6例SCr增高,治疗6月两组均有1例SCr未降至正常.MMF组1例(12.5%)并发带状疱疹,CTX组5例(55.5%)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3例),白细胞减少(1例),肝酶升高(1例).结论:激素联合MMF对伴NNV病变的Ⅳ型LN近期疗效优于CTX,但需要扩大病例数长期随访,并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亲属供肾血管三种影像学方法的评价

    作者:陈恕求;陈明;张古田;彭涛;孙则禹

    目的:对照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数字化减影肾血管造影术(DSRA)评价亲属供肾血管准确性.方法:28例亲属供肾者,16例采用DSRA,6例采用MRA,6例采用MSCTA评价其肾血管情况.将三种影像的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对比.结果:28例供者共显示肾动脉60支,16例DSRA检查中,13例显示双肾单支动脉血供,2例左肾单支极血管,1例右肾单支极血管;6例MRA检查中,均显示双侧单支肾动脉血供,但手术证实有1例伴左肾上极动脉和1例左肾动脉早期分支;6例MSCTA检查中,1例右肾单支上极动脉,另1例左肾动脉早期分支.结论:本组资料显示术前采用DSRA及MSCTA进行供肾血管评价与手术所见一致,准确性较MRA高;MSCTA可作为亲属供肾术前血管无创评价的首选方法.

  • 免疫吸附治疗脂蛋白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占锦峰;刘志红;李世军;王庆文;陈惠萍;曾彩虹;龚德华;季大玺;黎磊石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治疗脂蛋白肾病(LPG)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17例LPG患者,8例接受葡萄球菌蛋白A(SPA)免疫吸附治疗.比较免疫吸附和非免疫吸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肾功能、血脂水平和病理改变及对肾功能的远期保护作用.结果:(1)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尿蛋白、血清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载脂蛋白E(Apo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重复肾活检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脂蛋白栓子显著减少或消失.(2)复发患者重复行免疫吸附治疗不仅能取得与第一疗程治疗相同的效果,并使疾病缓解期延长.(3)治疗后半年、1年及2年随访资料显示,吸附治疗组患者尿蛋白改善较非吸附组明显,且血清肌酐上升速度较非吸附组缓慢.吸附组血清肌酐上升50%的中位时间为67个月,非吸附组为6个月.结论:免疫吸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使尿蛋白减少,肾功能改善.长期随访显示,吸附治疗有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对LPG患者定期行免疫吸附治疗有益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 抗菌药物的肾毒性问题

    作者:肖永红

    肾脏血供丰富,药物浓度高,大多数药物经肾排泄,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靶器官.抗菌药物是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关抗菌药物引起的急性、慢性肾功能损害较为多见.我国部分临床医师认为抗菌药物安全性高、毒性及不良反应少.因此随意使用抗菌药物的做法十分危险.

    关键词: 肾毒性 抗生素 防治
  • 浅谈抗菌药物的肾毒性

    作者:翁心华

    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多世纪,虽然对其特有的抗菌活性治愈众多的感染性疾病为大家所公认,但药物的毒性反应,尤其是肾、神经系统、肝脏、血液、胃肠道等毒性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 肾毒性 抗生素 防治
  • 抗生素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作者:王金泉

    抗生素肾损害常见,部分起病隐匿,容易漏诊和误诊,若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恢复,反之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以外的选择

    作者:龚伟;章海涛

    "肾小球肾炎"一词早由Klebs等[1]提出,现在用来代表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肾脏改变(表1).这些疾病的基础为免疫性因素介导的肾小球损伤,包括炎症效应阶段及随后发生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这是应用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治疗的理论基础.影响肾小球肾炎的各个免疫调节环节均可作为治疗的干预点(表2),并成为针对免疫反应各阶段进行治疗的指导原则.

  • 活性维生素D3与肾脏病

    作者:王文姬;陈楠

    维生素D,特别是其活性代谢产物--活性维生素D3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平衡的重要激素.近年来研究表明,它还对许多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系统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近期研究活性维生素D3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细胞周期调控与肾小球疾病

    作者:孙骅;郑敬民

    肾小球疾病是引起慢性肾脏疾病与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构成肾小球的三大固有细胞包括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足细胞及内皮细胞,它们各自对损伤机制产生的不同反应决定了肾小球损伤的不同病理类型,包括增生、分化、肥大、老化、凋亡及坏死,而这些反应类型又取决于细胞周期水平的调控差异.

  • 狼疮性肾炎患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并发肺出血

    作者: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病史摘要病史患者女性,13岁,因"面部红斑、水肿、尿检异常4年,加重半月"于2006-04-08入院.

  • 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作者:王金泉;唐政

    丙肝病毒(HC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病,也可导致严重的肝外损害,包括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MC)、淋巴增生性疾病和肾脏疾病.HCV相关性肾炎的传统治疗为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抗病毒;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或)进行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需要免疫抑制治疗.选择性抗B细胞单克隆抗体--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rituximab)疗效等于或优于传统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安全性好,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血浆置换与激素冲击也用于MC相关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急性期治疗.本文就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尤其是MC相关性MPGN的治疗作一综述.

  • 药物性肾损害的机制及其临床表现

    作者:孙海鸥;胡伟新

    由于大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体外,所以许多药物会导致肾损害.研究显示药物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或急性问质性肾炎(AIN)的发生率高达18.3%[1],抗生素肾损害的发生率达36%.多种药物可能损伤肾脏,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肿瘤及抗凝血药物等等,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直接损伤细胞和组织、介导组织炎症反应和影响肾脏排泄功能,导致肾功能和结构的损害.由于不同药物损伤机制不同,损伤肾脏的部位不同,导致肾脏损伤的表现也不相同.本文主要介绍临床常用药物导致肾脏损伤的机制和临床表现.

    关键词: 肾脏损害 药物 机制
  • 抗体介导的移植肾排斥

    作者:孙启全;季曙明

    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antibody-mediatedrejection,AMR)又称为体液性排斥,主要由受者体内的抗供体特异性抗体(DSA)介导的一类排斥反应.AMR临床症状重,救治困难,对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无效,预后很差,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重要原因.AMR是国际移植界近期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就肾移植中AMR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现状进行综述.

  • 葡萄球菌蛋白A免疫吸附的临床应用

    作者:陶静;谢红浪;季大玺

    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是一种新型血液净化技术,是指以抗原-抗体或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作为配基,与固相载体相结合制成吸附柱,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血中致病物质,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缓解病情的目的.近年来多种不同的免疫吸附柱被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救治,其中以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i protein A,SPA)IA为常用,本文将对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低钙腹膜透析液对肾性骨病的影响

    作者:张炯;俞雨生

    肾性骨病(renal osteodystrophy,ROD)是慢性肾衰(CRF)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腹膜透析(PD)后,虽然氮质血症得到改善,但ROD发生率并未明显下降.不仅如此,在透析治疗过程中,ROD的疾病谱发生了改变,而且常常并发转移性钙化(metastaticcalcification)和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等并发症.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否与透析液配方有关引起临床极大的关注.本文就低钙腹膜透析液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对ROD的影响作一综述.

  •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作者:陈惠萍

    病例摘要病史患者女性,40岁,因乏力、食欲减退二十余天,2004年12月入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