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 신장병여투석신이식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98X
  • 国内刊号: 32-142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37
  • 曾用名: 肾脏病与透折肾移植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刘志红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姜黄素对急性腹膜炎大鼠腹膜Toll样受体2和6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秀丽;孙丽;樊怡;王力宁;马健飞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诱发大鼠急性腹膜炎的过程中,姜黄素对Toll样受体2和6(TLR2,TLR6)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表皮葡萄球菌制备大鼠急性腹膜炎模型,在制模前24h腹腔注射姜黄素[50mg/(kg·d)],然后分别在造模后3h,6h,12h,24h,48h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并取材,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腹膜组织TLR2和TLR6的表达;分别通过Weste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 结果:腹腔注射表皮葡萄球菌后,腹膜组织出现水肿和间皮细胞形态改变.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腹膜TLR2和TLR6的表达自感染后3~24h出现时间依赖性升高.姜黄素处理组较模型组TLR2、TLR6、NF-κB及TNF-α的表达均明显降低.此外,姜黄素处理组腹膜组织损伤轻于模型组. 结论:姜黄素能够有效下调在表皮葡萄球菌诱发的急性腹膜炎早期免疫应答过程中TLR2,TLR6和TNF-α的过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F-κB通路而发挥作用.

  • 不同剂量和模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氨基酸的清除

    作者:张凯悦;龚德华;徐斌;刘志红;季大玺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模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氨基酸的清除率. 方法:4例需行CRRT治疗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采用Edwards CRRT机器进行治疗,治疗中每隔20 min按如下模式进行切换:连续性血液静脉静脉透析(CVVHD)(2 000 ml/h和4 000 ml/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前稀释(2000ml/h和4000 ml/h)、CVVH后稀释(2 000 ml/h和4 000 ml/h).测定不同剂量及模式治疗时滤器前(置换液输入前)、滤器后、透析废液或超滤液中尿素氮(UN)、肌酐(Cr)和12种氨基酸的浓度,分别计算清除率及筛选系数(SC). 结果:天冬氨酸( Asp)和谷氨酸(Glu)的SC分别为0.5±0.04、0.48 ±0.07,其余10种氨基酸的SC均接近0.85.不同的剂量和模式下,UN与Cr的清除率基本相同;治疗剂量为2000 ml/h时,UN和Cr在CVVHD、CVVH前稀释和CVVH后稀释模式下的清除率分别为32.7/32.68 ml/min、23.95/24.69 ml/min、32.62/32.22 ml/min;剂量为4 000 ml/h时,上述三种模式的清除率分别为62.73/63.31 ml/min、45.59/48.09 ml/min、65.16/66.41 ml/min;除了Asp和Glu,其余10种氨基酸清除率较为接近.剂量为2000 ml/h时,在CVVHD、CVVH前稀释和CVVH后稀释模式下Asp和Glu的清除率分别为18.08和16.79 ml/min、13.39和13.33 ml/min、19.10和19.58 ml/min;其余10种氨基酸的清除率分别为28.31 ~ 32.18 ml/min、21.64~24.9 ml/min、27.28 ~ 32.38 ml/min.剂量为4 000 ml/h时,在上述三种模式下Asp和Glu的清除率分别为36.95和32.88 ml/min、29.37和26.86 ml/min、37.82和34.79 ml/min;其余10种氨基酸清除率分别为59.18 ~64.8 ml/min、46.71 ~50.64 ml/min、58.83~65.1 ml/min. 结论:不同透析模式对氨基酸清除率存在一定影响,但不同治疗剂量对其影响更明显.

  • IgA肾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燕;梁丹丹;杨柳;李娟;左科;周玉超;刘志红

    目的:通过对IgA肾病(IgAN)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心血管疾病(CVD)患病情况及常见CVD危险因素的观察分析,比较这两类常见肾脏疾病患者CVD的预测指标的差异. 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住院及门诊随访的所有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及DN资料完整的患者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有无合并CVD将IgAN和DN患者分为CVD组和非CV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这两类常见肾脏疾病CVD危险因素差异. 结果:IgAN患者181例,DN患者199例,IgAN组患者较DN组显著年轻,高血压发生率、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胆固醇(TC)明显低于DN组.IgAN患者慢性肾脏病(CKD)2~5期时CVD患病率分别为8.7%,7.7%,17.2%及44.4%,总CVD患病率19.9%,其中冠状动脉疾病(CAD)患病率为0.6%,左心室肥厚(LVH)为14.9%,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5.6%.DN患者CKD 2 ~5期时CVD患病率分别为29.6%、40.0%、45.2%及72.7%,总CVD患病率43.7%,其中CAD患病率16.1%,LVH为33.2%,CHF为8.5%.DN患者CKD各期的CVD患病率均显著高于IgAN患者(CKD 2期为29.6% vs 8.7%,P<0.01,CKD3期为40.0% vs 7.7%,P<0.01,CKD 4期为45.2% vs 17.2%,P<0.05,CKD5期为72.7% vs 44.4%,P<0.05).DN患者CAD、LVH发生率均明显高于IgAN(CAD 16.1% vs 0.6%,P<0.01,LVH 33.2% vs 14.7%,P<0.01).IgAN及DN患者CKD5期CVD患病率均较CKD 2 ~4期明显升高.IgAN CVD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SCr及血磷水平明显高于非CVD组,Hb水平明显低于非CVD组.DN CVD组患者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血清肌酐(SCr)及TC水平明显高于非CVD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IgAN患者并发LVH的独立危险因素是SCr及Hb( OR值分别为1.22,P <0.05;0.67,P <0.01),而DN患者并发LVH的独立危险因素是SCr及BMI(OR值分别为1.77,P<0.01;1.36,P<0.05),并发CAD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吸烟、SCr及血LDL水平升高(OR值分别为2.96,P <0.05;1.45,P<0.01;6.93,P<0.05). 结论:DN患者在CKD各期CVD患病率均高于IgAN 患者,两组患者的CVD均以LVH常见,但DN组CAD、LVH发生率均明显高于IgAN,其中CAD患病率升高尤为明显,提示可能与DN患者CVD死亡率高有关.两组CKD 5期患者CVD患病率均迅速升高,提示CKD患者CVD 防治应及早进行.IgAN患者CVD发病可能与肾脏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更为密切,而糖尿病合并多种代谢异常等非肾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对DN患者CVD发病影响更大.

  • 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魏桂玲;刘志红;章海涛;刘正钊;陈樱花;位红兰;胡伟新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治疗过程中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699例Ⅱ、Ⅲ、Ⅳ、Ⅴ、Ⅳ+Ⅴ及Ⅴ+Ⅲ型LN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发生率、发生时期、部位及病原体种类特点.结果:(1)699例LN患者,其中男92例,女607例,平均年龄28.4±11.1岁,平均随访46月.191例(27.3%)患者共发生225例次感染,其中30例2次感染,2例3次感染.(2)225例次感染中,124例次(55.1%)发生在诱导期,发生时间2.6±1.6月;101例次(44.9%)发生在维持期,发生时间24.3±16.6月.(3)感染部位以皮肤软组织、肺、泌尿系统为主(89.3%);感染病原体以细菌常见(54.2%),其次为病毒(39.6%)和深部真菌(4%)感染.(4)诱导期感染部位主要为皮肤软组织(50.8%)、肺(32.3%)和泌尿系统(11.3%);维持期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系统(35.6%)、皮肤软组织(30.7%)和肺(16.8%).(5)诱导期病毒(50.8% vs 25.7%,P<0.01)和真菌(6.5%vs 1%,P<0.01)感染比例高于维持期,而细菌感染比例低于维持期(42.7% vs 68.3%,P <0.01). 结论:LN并发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27.3%,感染常发生于诱导治疗3月内,诱导期与维持期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均存在差异.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代谢组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旭方;李梦婕;葛永纯;秦卫松;阿基业;侯金花;谢红浪;王广基;刘志红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观察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清及尿液糖、脂和氨基酸代谢产物变化规律,并用于发现DN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选取90例确诊2型糖尿病的成年男性患者,分尿白蛋白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蛋白尿组.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25例,收集血清及尿液标本,分别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检测. 结果:不同组别DN患者血清及尿液代谢产物水平呈现完全不同的分布.多种糖代谢通路存在紊乱,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通路障碍表现为血清葡萄糖水平升高而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产物未见显著改变;蛋白激酶C通路异常活化表现为血清磷脂酰胆碱(PC)水平下降而花生四烯酸水平升高;己糖胺通路的异常活化表现为血清谷氨酰胺及尿液尿嘧啶二磷酸水平下降.血清支链氨基酸水平在尿白蛋白正常期出现升高,而蛋白尿期呈下降趋势;尿液氨基酸水平在尿白蛋白正常和蛋白尿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未见显著差异.血清必需脂肪酸在各组间未见显著差异,非必需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水平升高;脂肪酸β氧化障碍则表现为血清左旋肉碱及脂酰辅酶A水平下降.早期诊断的候选标志物有血清棕榈酸、尿PC( P-19:1( 12Z)/0:1)和十八烷二酸;而疾病进展的候选标志物有血清左旋肉碱、PC(9:0/0:0)和Dg( 17:2(9Z,12Z)/20:3(8Z,11Z,14Z)/0:0),尿液尿嘧啶二磷酸和lysoPC(16:0). 结论:代谢组学方法可展示不同时期DN患者血清及尿液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特点,为进一步发现DN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

  • 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蛋白7及Gremlin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燕;常保超;陈卫东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TW)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Gremlin表达的干预,阐明TW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行高糖高脂饮食,并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N组和TW治疗组.治疗组经(日)灌胃TW(50 mg/Kg·d),第2、4、8、16周称鼠重并查24h尿蛋白定量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第16周处死大鼠抽取血液,观察血清生化指标,摘除肾脏行组织切片,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内TGF-β1、BMP-7、Gremlin的表达,借助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肾组织内TGF-β1、BMP-7、Gremlin核酸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TW能减轻模型鼠蛋白尿,改善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下调模型鼠肾组织内TGF-β1、Gremlin的核酸及蛋白表达,上调BMP-7的核酸及蛋白表达.结论:TW可延缓肾组织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TW抑制促纤维化TGF-β1及下游细胞因子Gremlin的表达,上调抗纤维化因子BMP-7的表达相关.

  • 血清胱抑素C对老年肾功能评估的价值

    作者:裴小华;何娟;孙姝;朱蓓;赵卫红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C,CysC)对老年肾功能评估的意义. 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18例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60岁为界,将其分为非老年组和老年组.使用99mTc-DTPA清除率作为肾小球滤过率(GFR)参考值,同时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分别运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对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检出率等统计方法,对CysC和SCr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CysC与GFR的相关性及其诊断CKD的ROCAUC和敏感度都明显高于SCr; CysC在CKD2期和3期中对CKD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SCr,上述优势在老年人群中更明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r受性别的影响(P<0.0l),而CysC与GFR均与性别无关. 结论:CysC能准确反映GFR,与SCr相比,CysC受干扰因素少,能更敏感、可靠地筛查出CKD患者;该指标用于评估老年人群肾功能优势更明显.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单药治疗及联合应用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表达的影响

    作者:章晓燕;於佳炜;刘春凤;滕杰;钟一红;丁小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单药治疗及联合应用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循环和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表达的影响及差异.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24例CKD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予贝那普利20 mg/d、缬沙坦160 mg/d、贝那普利10 mg/d和缬沙坦80 mg/d治疗8周.记录随访过程中的血压、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并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和尿RAS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血、尿RAS 组分活性以及三组间的差异. 结果:治疗8周后贝那普利组的尿蛋白定量[(0.61 ±0.25) g/24h vs (0.35±0 20)g/24h,P<0.05]、尿血管紧张素原[(60.76±28.05 )ng/(mg·Cr) vs (23.09±14.74) ng/(mg·Cr),P<0.05]低于基线;缬沙坦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线[ (99.17±10.56) mmHg vs (84.63±9.33) mmHg,P<0.05],血浆肾素活性(PRA)高于基线[(1.33±0.76) ng/(ml·h) vs (6.02±2.59)ng/(ml·h),P<0.01].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蛋白尿下降>30%)分别为87.5%、12.5%和62.5%,贝那普利组显著高于缬沙坦组(P<0.05).治疗8周后贝那普利组PRA[(3.20±1.25) ng/(ml·h) vs (6.02±2.59)ng/(ml·h),P<0.05)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53.32±11.13)pg/ml vs (105.61±59.49) pg/ml,P<0.05)低于缬沙坦组. 结论:贝那普利短期治疗可有效降低CKD患者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和蛋白尿,而缬沙坦可较贝那普利更显著升高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

  • 老年肾移植受者的预后及相关因素

    作者:孙启全

    随着透析技术的改进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生存时间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他们对改善生存质量的诉求日益突出,导致越来越多的患者加入到等待肾移植的队伍中来.

    关键词: 肾移植 老年 预后
  • 影响高龄肾移植受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作者:马麟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龄已不再是肾移植的障碍.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多数学术组织将高龄受者定义为年龄≥65岁,然而70岁以上接受肾移植的受者也已不足为奇.

  • 老年肾移植受者尿路并发症

    作者:张克勤

    复杂而严重的尿路并发症是导致肾移植手术失败及移植肾带功死亡的重要原因.移植受者由于膀胱肌肉萎缩、组织纤维化明显,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加之老年男性患者多合并前列腺增生等下尿路疾病,术后易发生漏尿、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及下尿路梗阻等并发症,故需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作者:尹仕伟

    随着大量针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 AASV)临床试验的开展,一些新的循证医学结果逐渐达成共识:(1)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仍是AASV诱导期主要的治疗手段,静脉注射环磷酰胺较口服更好;(2)对早期轻症AASV,甲氨蝶呤可以替代环磷酰胺,重症患者可行血浆置换;(3)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已被证明在诱导AASV缓解方面与环磷酰胺有同样效果,对复发病例更优,有望成为标准治疗药物;(4)维持期治疗可用硫唑嘌呤;(5)随着疾病机制的不断深入,“分子治疗”被寄予厚望.本文就近年来基于主要临床试验所取得的免疫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自噬与肾脏疾病

    作者:范芸

    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的降解过程,参与清除衰老的细胞器及破坏的蛋白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自噬现象高度保守,几乎存在于所有物种,广泛作用于细胞生长、增生及肿瘤发生等过程.正常肾组织也存在基础自噬,近年有研究报道自噬异常可导致肾脏固有细胞损伤及多种肾脏疾病,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自噬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就自噬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从而为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李贵森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病常见的原因之一,但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反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近年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飞速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平台,本文将就此作一综述.

  • JAK/STAT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进展

    作者:靳远萌

    JAK/STAT通路是一条由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凋亡、细胞迁移、免疫调节及炎症等生理过程.研究证实,JAK/STAT通路可积极介导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病理性活化及损伤,对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深入研究JAK/STAT通路的作用机制,不仅进一步明确肾间质纤维化的炎症通路作用网络,还为其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癫痫、预激综合征和神经肌源性损害

    作者: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许书添;谢红浪;刘志红

    青年女性患者,肾病综合征起病,病程中逐渐出现糖尿病、癫痫、预激综合征及神经肌源性损害等多系统病变;经外周血细胞线粒体基因组检测证实线粒体DNA 8969位点G→A发生点突变,它是线粒体病的一个新基因位点突变.提示一旦高度疑似线粒体病,虽未发现经典位点基因突变,仍需检测整个线粒体基因组.警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肾外多系统受累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不要仅限于肾活检病理诊断,以免误诊、漏诊.

  •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临床实践指南:肾小球肾炎

    作者:李世军

    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 SSNS)儿童SSNS的初始治疗1.推荐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甲泼尼龙)治疗至少12周(1B).2.推荐单次口服泼尼松(1B),初始剂量60mg/( m2·d)或2 mg/( kg·d)(大剂量60 mg/d)(1D).

  • 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炎症和微血管病变

    作者:李雪

    移植肾早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对移植肾的早期恢复和远期预后均有重要影响.缺血-再灌注除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外,还导致间质炎症和徽血管病变;而后者是IRI引起肾功能障碍的关键.缺血后微血管病变以内皮细胞肿胀和随之而来的微血管闭塞为特征,导致再灌注不能顺利进行(无复流现象).阐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机制,为移植肾IR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IgA肾病合并线粒体病

    作者:黄倩;曹彩虹;刘志红

    16岁女性,典型肾病综合征起病,且足量激素治疗有效.肾活检病理组织学见肾小球节段轻度系膜增生性病变,免疫荧光IgG、IgA及Clq系膜区沉积,电镜下系膜区增宽,并见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病理诊断为IgA肾病(微小病变型).2年后患者肾病综合征复发,并出现多系统损害,血白细胞基因检测示8969G>A基因突变,符合线粒体病.尽管重切电镜标本观察到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异常线粒体蓄积,但不能证实肾脏疾病与线粒体相关,终诊断为IgA肾病合并线粒体病.

  •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的评估与控制

    作者:王涵

    心血管并发症是腹膜透析(PD)患者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中心资料显示退出PD的患者中约40%因心血管并发症.容量负荷过重直接导致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并影响PD患者的预后及死亡率.本文就PD患者高容量负荷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容量状态的判定方法及控制容量负荷的有效措施作一简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