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 신장병여투석신이식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98X
  • 国内刊号: 32-142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37
  • 曾用名: 肾脏病与透折肾移植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刘志红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氟伐他汀改善嘌呤霉素作用下足细胞β1整合素的表达

    作者:柴玉萍;刘佳;赵秀芬;钱军;孙彬;邢昌赢;王笑云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FLV)对嘌呤霉素(PAN)刺激下足细胞黏附分子β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永生化人足细胞分为以下四组:(1)正常对照组;(2)二甲基亚砜(DMSO,1 mg/ml)对照组;(3)PAN(1.0μg/ml)组:PAN分别培养足细胞12h、24h、48h、72h;(4)PAN(1.0μg/ml)+FLV(1×10-8~1×10-5M)组,PAN分别与不同浓度FLV共同培养足细胞48h。用Western印迹和DCFHDA(2',7'-二氯荧光素-3',6'-二乙酸酯)分别检测以上四组足细胞β1整合素和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噻唑蓝[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简称MTI]法检测足细胞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N分别作用24h、48h、72h后,β1整合素表达逐渐下降、ROS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FLV干预后,β1整合素表达水平升高、ROS表达水平下降,以FLV浓度为1×10-7M作用48h效果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AN组以及PAN+FLV组足细胞β1整合素水平与细胞内ROS表达水平成负相关。MTT结果表明DMSO以及FLV浓度为1×10-8M和1×10-7M对足细胞的存活无明显影响(P>0.05),而FLV浓度为1×10-6M和1×10-5M、PAN组、PAN+FLV组,在24h均明显抑制足细胞的活力(P<0.05)。与PAN组相比,PAN与FLV 1×10-7M共同作用48h足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PAN可致体外培养足细胞的β1整合素表达下降,FLV上调β1整合素的表达,保护足细胞。此机制与FLV抑制足细胞内ROS的表达相关。

  • 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生存及相关因素分析——单中心登记系统数据分析

    作者:俞雨生;周岩;周婷婷;陈伊文;李世军;唐政;刘志红

    目的: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腹膜透析(PD)中心长期PD患者临床数据,探讨当前PD患者临床特点、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11月登记的681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技术存活率,并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值(hazard ratios,HR),进一步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男性398例(58.5%),女性283例(41.5%),平均年龄(45.68±15.69)岁。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77.1%)和糖尿病肾病(11.8%)为主。患者平均透程(13.94±16.40)月,其中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604例(88.7%),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77例(11.3%)。1年、3年、5年及8年的技术存活率为87%、74.4%、61.85%及53%,患者生存率为94.2%、80.8%、75.3%及64.5%。除因经济因素放弃治疗及肾移植外,近三年导致患者退出PD的主要因素分别是透析超滤失败(35.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3.8%)和腹膜炎(12.6%)。此外,少数患者因导管(8.5%)及胸腔积液(4.2%)等因素退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心血管事件(37.7%)、感染(10.4%)和脑血管事件(7.8%)。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浆白蛋白血症、严重贫血等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透析不充分是导致PD患者掉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本中心PD患者有较好的生存率和技术存活率,影响PD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心、脑血管并发症及透析不充分。

  • 腹膜透析患者内脏脂肪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何莲;鲁新红;路潜;汪涛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水平与腹膜透析(PD)患者代谢综合征及大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用体成分测量仪测定186例PD患者的身体脂肪分布状况,对内脏脂肪水平的相关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及大动脉僵硬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2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内脏脂肪水平明显高于59例非代谢综合征患者(t=-2.135,P<0.05),而年龄(t=-0.496,P>0.05)、性别(k2=3.360,P>0.05)、透析时间(Z=-1.236,P>0.05)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D患者内脏脂肪水平与年龄正相关(r=0.424,P<0.01),与腰围正相关(r=0.757,P<0.01),与血HDL-C负相关(r=-0.376,P<0.01),与高血糖正相关(r=0.225,P<0.01),未发现其与透析时间、高血压、血三酰甘油水平、总尿素清除指数的相关性。内脏脂肪水平与血超敏C反应蛋正相关(r=0.209,P<0.01),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与内脏脂肪水平正相关(r=0.314,P<0.01)。结论:内脏脂肪水平与PD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及动脉硬化密切相关;PD患者的炎症状态与其内脏脂肪水平密切相关;内脏脂肪主要与糖脂代谢联系紧密。

  • 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双重血浆置换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清除的研究

    作者:龚德华;季大玺;朱冬冬;徐斌;崔俊;刘志红

    目的: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双重血浆置换(DFPP),观察其对髓过氧化物酶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PO-ANCA)清除。方法:15例临床诊断血管炎且血清MPO-ANCA阳性患者共接受44例次DFPP治疗。DFPP分三种方式,即MPS07/EC50W组合(血浆分离器MPS07作一级滤器,血浆成分分离器EC50W作二级滤器);MPS07/EC20W组合(MPS07及EC20W分别作一、二级滤器);EC50W/EC20W组合(EC50W及EC20W分别作一、二级滤器)。治疗剂量为处理2倍血浆容量,每次治疗补充人体白蛋白30~40g。其中1例患者采用MPS07/EC50W组合治疗3次,9例患者采用MPS07/EC20W组合治疗27次,余5例患者采用EC50W/EC20W组合治疗14次。DFPP采用间断弃浆方式,在弃浆前再使用生理盐水800 ml使二级滤器中蛋白再滤过后再弃浆。测定三种滤器对血浆白蛋白、IgA、IgG及IgM的筛选系数(SC),及单次治疗前后血浆这些蛋白下降百分率,MPO-ANCA下降百分率,及清除指数。结果:MPS07血浆分离器能滤过血浆中多数蛋白,SC>0.6;EC50W滤器能滤过血浆白蛋白及IgG,滤过IgA略差,IgM则不能滤过(SC 0.06),EC20W滤器只能部分滤过白蛋白及IgG,滤过IgA更少,IgM不能滤过(SC 0.03)。三种方式DFPP单次治疗对血浆白蛋白影响不明显,MPS07/EC50W组合对血浆IgM清除明显,IgA其次,IgG相对较差;MPS07/EC20W组合对三种免疫球蛋白清除都较好,尤以IgM及IgA更好;EC50W/EC20W组合对IgA及IgG清除较好,而对IgM无影响。采用EC50W/EC20W组合治疗单次IgG下降率达(43.5±13.8)%,MPO-ANCA滴度下降率(34.6±14.3)%,IgG清除指数0.47±0.15,MPO-ANCA清除指数0.34±0.09,白蛋白清除指数0.29±0.08。弃浆前采用生理盐水冲滤器可使废液中IgG/白蛋白比例提高24.2%。结论:对于清除以IgG为主的治疗,应选择EC50W/EC20W滤器组合方式以提高IgG清除的选择性,避免其他大分子物质丢失,有效降低血清MPO-ANCA滴度。

  • 直型与卷曲型鹅颈腹膜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岩;李建东;周婷婷;王好;李世军;唐政;刘志红;俞雨生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类型鹅颈腹膜透析(PD)导管的性能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探讨不同导管的佳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行PD置管手术患者358例,按置入导管种类的不同分为鹅颈直管组及鹅颈卷曲管组。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大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透析液流量、导管移位、隧道感染、出口感染、PD液渗漏等发生情况。结果:直管组231例,卷曲管组12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原发病情况无差别,两组患者PD隧道感染率和出口感染率无差别(P>0.05)。直管组患者出现导管移位7例(3.0%),而卷曲管组多达26例(20.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鹅颈直管自行复位率高,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较少。另外发现以耻骨联合上11cm定位的直管移位率低。结论:不同类型鹅颈导管各有优缺点,相比直管,卷曲管导管移位率较高。

  •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压与超滤量的关系

    作者:陈萍;唐利军;孔祥雷;许冬梅

    目的:探讨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在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容量状态及指导超滤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5例病情稳定的MHD患者,采用前后对照的配对设计,利用6个月时间观察记录单次血液透析(HD)前后CVP、超滤量设定、血压、心率、及低血压、肌肉抽搐发生率,HD间期体重增长、非透析日清晨血压、心力衰竭发生率、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住院率、心胸比(cardiothoracic ratio,CTR)变化等指标,其中前3个月为对照组,未监测CVP,后3个月为观察组,监测CVP变化,分析监测CVP后各指标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HD中低血压发生率、肌肉抽搐发生率、透析间期心力衰竭发生率、非透析日血压等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监测CVP前后心胸比、因心脑血管事件住院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单次透析过程中,CVP下降值与矫正超滤量呈正相关(r=0.598),CVP每下降1 cmH2O对应矫正超滤量为(9.89±3.57)ml/(kg·cmH2O),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为(8.26±2.84)ml/(kg·cmH2O),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为(11.51±4.08)ml/(kg·cmH2O),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监测CVP有助于MHD患者的容量状态评估和矫正超滤量,达到干体重,减少超滤不当相关并发症。

  • 组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胆红素吸附系统在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朱冬冬;龚德华;徐斌;刘志红;季大玺

    目的:观察组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胆红素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与传统血浆分离灌流治疗进行对比。方法: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共接受55例次胆红素吸附治疗,所有患者首次治疗均采用常规血浆分离后灌流(常规法),血流量100~12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30~40 ml/min;其后采用组合式CVVH-胆红素吸附治疗(组合法),血流量200~25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90ml/min;分离血浆成分经CVVH血滤器(AV600)滤过,超滤率66 ml/min,浓缩血浆成分再经BRS-350吸附柱吸附后回输体内。同时应用前稀释方式在EC40W血浆成分分离器前输入碳酸氢盐置换液(4 000 ml/h)。治疗时间均为8h。治疗中检测治疗前、后血生化和凝血四项,及治疗开始后0.5h,2h,4h,6h及8h血浆分离器前、吸附柱BRS350前后血及血浆生化。记录患者临床生命体征。同时进行单次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Glasgow昏迷评分及肝功能MELD评分。结果:常规法单次治疗后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L),间接胆红素(IDBL),总胆汁酸(TBA)下降率分别为(46.1±8.3)%,(47.3±8.0)%,(40.7±24.8)%,(36.5±5.2)%,组合式CVVH-胆红素吸附单次治疗后TBL,DBL,IDBL,TBA下降率分别为(54.4±5.2)%,(54.2±5.3)%,(63.8±7.2)%,(47.6±14.7)%。常规法治疗开始后0.5h,2h,4h对TBL清除率分别为(22.3±2.2)ml/min,(12.2±4.4)ml/min,(9.0±2.8)ml/min;组合法对应的时间对TBL的清除率分别为(28.7±13.1)ml/min,(21.9±9.1)ml/min,(16.1±4.3)ml/min,至治疗结束时,两种方法对TBL清除率分别为(8.3±3.0)ml/min,(9.3±4.1)ml/min。两种方法对TBL,DBL,IDBL的清除率(ml/min)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常规法单次治疗后总蛋白(TP),白蛋白(ALB)较治疗前降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较治疗前延长。组合法单次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有下降,对TP,ALB,凝血功能无影响。组合法治疗后患者收缩压、心率,临床APACHEII有所改善,MELD评分改善显著。患者ICU 30d存活率达69%,出院存活率56%。两种方法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组合式CVVH-胆红素吸附疗法是一种新型有效的人工肝支持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改善生化检查指标及部分临床症状,且患者耐受性好。相较血浆分离灌流方法(常规法),其对患者的白蛋白及凝血功能无影响,且可改善患者APACHE Ⅱ及肝功能MELD评分,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人工肝支持疗法。

  •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吕文律;滕杰;钟一红;邹建洲;王一梅;汤颖;龚邵敏;丁小强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死亡原因,探讨影响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HD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998-01-01~2008-12-31HD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同期HD患者共811例,死亡237例,死亡患者透始中位年龄岁67(19~87岁),男性占60.8%,中位生存时间9.6月(0.1~96.6月)。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20.3%)、脑血管疾病(16.5%)、感染(24.9%)[与非心脑血管疾病死因患者相比,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HD患者女性比例(43.7%vs36.7%,P<0.05)、糖尿病肾病的比例(25.0%vs11.1%,P<0.05)、HD前有左室肥厚史的比例(9.6%vs4.7%,P<0.05)、充血性心衰病史的比例(23.3%vs13.4%,P<0.05)较高,体质量指数(BMI)(21.1 kg/m2vs23.6 kg/m2,P<0.05)、eGFR(7.6 ml/min·1.72 m2vs10.0 ml/min·1.72m2,P<0.05)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较低、透析前有充血性心衰史和左室肥厚史是H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非感染死因患者相比,死于感染的HD患者透始年龄较大(66岁vs62岁,P<0.05)、透析前血白蛋白较低(30.2g/Lvs33.1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始年龄大、透析前低白蛋白是HD患者死于感染的危险因素。33.3%患者于HD开始3月内死亡,其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38.0%)、心血管疾病(22.8%)、脑血管疾病(11.4%)。HD开始3月内死亡患者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比例(20.6%vs36.2%,P<0.05)、透析前血钙(1.91 mmol/Lvs2.18 mmol/L,P<0.05)、血白蛋白(29.2g/Lvs34.7g/L,P<0.05)、CO2-CP(18.52 mmol/Lvs22.15 mmol/L,P<0.05)、eGFR(7.55 ml/min·1.72m2vs10.29ml/min·1.72m2,P<0.05)均显著较低,HD前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的比例(19.4%vs16.3%,P<0.05)、Charlson并发症指数(CCI)=5~10的比例(25.4%vs13.5%,P<0.05)显著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前低白蛋白血症、eGFR较低、充血性心力衰竭史、CCI≥5是HD 3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H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在HD开始3月内死亡风险较高,尤其是透析前血白蛋白较低、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CCI≥5和开始透析时机较晚的患者。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等并发症、适时开始HD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早期生存率。

  • 残余肾功能在腹膜透析中的重要性及保护策略

    作者:倪兆慧;陈雅

    残余肾功能(residualrenalfunction,RRF)指健存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和内分泌功能。RRF的作用涵盖于容量平衡、钙磷代谢、炎症状态、营养状态、中分子和其他物质清除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在腹膜透析(PD)患者中尤其突出。研究发现RRF是影响患者生存率及技术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RF的保护策略包括透析方式的选择、控制血压、容量平衡、避免肾毒性药物、合理饮食、避免腹膜炎、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液等方面。

  • 残余肾功能状态是选择腹膜透析的关键

    作者:俞雨生

    近十多年来,无论是血液透析(HD)还是腹膜透析(PD)均在自身技术上有了飞速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观察发现两种透析模式在不同类型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疗效相差甚远。对于残余尿量较多的ESRD患者,PD不仅能充分发挥其透析效能,而且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存活率与HD患者类似,甚至更优。此外,PD较HD更长时间地维持残余肾功能(RRF)状态。但RRF丧失或低下的患者,其透析效能无法与HD相比。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也已证明ESRD患者的RRF状态是决定PD效能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此,临床上如何合理选择PD适应证以及保护PD患者的RRF是专科大夫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 腹膜透析患者与残余肾功能

    作者:汪涛

    尽管大量研究表明,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患者相比长期存活率并无差别,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注册资料均显示,PD治疗2~3年后,患者退出率明显高于 HD,其主要原因是随着透析年限的延长,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逐渐下降,导致患者清除水及毒素的能力下降。

  • 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王兆星

    随着造影剂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造影剂肾病(CIN)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KI)的常见病因。早期诊断CIN可指导及时有效地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有可能早期诊断CIN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胱抑素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白细胞介素18、肾损伤分子1、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等。本文对近年来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中被人们所关注的各种CIN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做一综述,通过横向对比,进一步探讨适合用于CIN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 肥胖相关性肝肾疾病的新机制

    作者:陈慧梅

    肥胖是肥胖相关性肾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组织内的血清胎球蛋白A和脂联素,以及5'-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的协同作用是肥胖相关性肝肾疾病的共同机制,在肾脏足细胞和肝实质细胞的损伤中发挥枢纽作用,引发组织炎症、纤维化,以及终末期硬化。深入研究该早期共同通路,有助于发现肥胖相关性疾病治疗的新靶标。

  • 肾脏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及发展方向

    作者:仲芳;王伟铭

    遗传因素在许多常见的肾脏疾病(如多囊肾病、Alport综合征、Fabry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数十年里,研究者为寻找这些常见肾脏疾病的基因变异,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通过连锁分析和定位克隆等技术研究明确了Alport综合征、Fabry病等单基因病的致病机制。但是,对临床上更为常见的复杂性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的基因研究进展却非常缓慢。近五年发展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为寻找这些疾病的易感基因提供了有力工具。

  • 皮肤淤斑、血小板减少伴肾功能损害

    作者: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47岁男性患者,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补体C3减低,血浆ADAMTS 13活性极度缺乏,肾活检证实病理改变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大剂量血浆及甲泼尼龙(累计5g)治疗后血液学缓解,ADAMTS 13酶活性恢复正常,但病情反复,肾功能继续恶化,8个月后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机体代谢紊乱

    作者:王旭方

    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其发病关系密切。塑料、杀虫剂、二噁英等物质均可引起代谢紊乱,这些物质通过激素受体、外源性化合物受体和代谢受体等多种受体干扰正常机体代谢。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间质性肾炎

    作者:徐峰;曾彩虹

    49岁女性,主要表现为乏力、贫血、肾功能不全,无蛋白尿、血尿,无咯血等肺部表现,血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阳性,弹性蛋白酶ANCA阳性。肾活检组织学表现为间质性肾炎,伴肾小球废弃,非废弃肾小球病变轻微。免疫病理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经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治疗后,血ANCA转阴,重复肾活检肾小管间质急性病变亦明显减轻,肾功能明显改善,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组织学特点,终诊断为ANCA相关性间质性肾炎。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腹膜透析

    作者:陈伊文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可引起腹膜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造成腹膜透析效能下降。本文综述了RAAS在腹膜损伤中的作用机理及阻断RAAS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和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 肾组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新方法

    作者:张明超;郑春霞;黄倩;马怡;王伟伟;曾彩虹;LIU Zhi-hong

    目的:探讨高温修复联合酶消化法在肾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及其在病理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肾小球疾病的患者:狼疮性肾炎、抗肾小球基膜肾炎、致密物沉积病、轻链沉积病(κ)及淀粉样变性(λ)各4例,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各6例,IgA肾病12例。采用高温修复(EDTA 8.0高压锅加热)联合酶消化(胃蛋白酶)法对肾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1q)、轻链(κ、λ)染色,并将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与冰冻切片进行比较。结果:石蜡切片经高温修复联合酶消化法进行免疫荧光染色,IgG、IgA、Clq阳性率、分布部位和强度与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相一致。石蜡切片IgM和C3染色分布部位与冰冻切片无差别,阳性率和染色强度略低于冰冻切片,但不影响诊断。κ、λ轻链沉积的阳性率、分布部位和染色强度与冰冻切片一致,轻链沉积病和淀粉样变性患者石蜡切片染色部位显示得更加清晰。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达100%,且结构更清晰,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较冰冻切片容易判断。结论:石蜡切片高温修复联合胃蛋白酶消化法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为肾活检冰冻组织无肾小球提供可靠的替代方法。

  • 组合式体外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危重病症救治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志红;龚德华

    1977年Kramer等首次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这一技术应用于患者,标志着血液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开始进入临床。随着后来泵驱动系统及双腔导管的引入,在克服了CAVH本身缺陷的同时,也使这项技术更趋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治疗技术,被统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