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药学学报杂志

药学学报

药学学报杂志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약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13-4870
  • 国内刊号: 11-21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晓良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尼古丁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王贵彬;朱传江

    吸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广泛性远超其他任何滥用物质.尼古丁是烟草成瘾的主要成分.目前用于戒烟的方法疗效有限.一种新的方法是采用抗尼古丁疫苗,由尼古丁与蛋白载体结合组成,接种后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吸烟进入体内的尼古丁结合,阻断其进入大脑之后对奖赏系统的影响,从而帮助吸烟者戒烟.尼古丁疫苗在治疗尼古丁成瘾和防复吸方面潜力很大.本文将对尼古丁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 甲基在药物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连捷;王江;孙海峰;林岱宗;柳红

    甲基在药物分子的合理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巧妙地在分子中引入甲基已成为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的重要改造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在药物分子设计中一些合理引入甲基的应用实例.将甲基引入小分子中通过影响脂溶性和水溶性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通过诱导效应、改变分子构象以及改变蛋白-配体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药效性质;通过邻位效应、弱代谢作用以及增加稳定性来影响药物的代谢性质;同时,甲基在me-too药物研发以及老药新用研发策略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 P2X7与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淑花;袁绍鹏;侯琦

    P2X7是目前己知的ATP受体中为关键的一个亚型,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P2X7信号通路与IL-1β、IL-18等几种炎症因子的产生路径相偶联,其与炎症相关疾病的关系得到密切关注,目前以此受体为治疗靶点的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类药物表现出的疗效和安全性让人振奋.现阶段国内对P2X7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对于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特别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肺癌等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将近年来P2X7与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其结构、分布、生物学活性以及与哮喘、COPD及肺癌等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概述拮抗P2X7的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

  • 基因重组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肿瘤靶向细胞载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添源;胡瑜兰;梁文权;高建青

    近年来,基因肿瘤靶向传递系统受到广泛关注.通过这一靶向传递系统可以提高治疗基因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进而提高基因治疗的成功率和减少相应的副作用等.因此,研究设计新型基因靶向传递载体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向肿瘤部位迁移的能力,这使得MSCs有望成为一种全新而高效的肿瘤靶向传递载体.本文对MSCs作为一种肿瘤基因治疗靶向载体的可行性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有关这方面基因治疗的挑战和思考.

  • 血必净口服泡腾片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模型的影响

    作者:郭姗姗;高英杰;田雪川;金亚宏;刘方舟;崔晓兰

    观察血必净口服泡腾片对内毒素致家兔高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影响,为揭示其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激光散斑血流视频监测系统监测家兔耳廓微循环血流,采用血凝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酶联免疫法检测纤溶系统功能,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微血栓形成.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上,血必净口服泡腾片4.8、2.4及12 g·kg-1剂量组在给药后1h即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作用可持续到给药后3h,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家兔耳廓血流灌注量(54.45±14.53) PU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7.18±12.32) PU,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血必净口服泡腾片4.8、2.4及1.2 g·kg-1剂量组均可增加血流灌注量,其中1.2 g·kg-1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家兔血浆中PAI1含量(30.48 ±2.46) ng·m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93±3.25) ng·mL-1,模型对照组FIB含量(3.34±1.09)g·L 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84±1.10)g·L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4.8及2.4 g·kg-1剂量组可降低家兔血浆中PAI1含量、升高FIB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果提示,血必净口服泡腾片具有治疗感染性高热和DIC的药理作用,其机制与改善感染后微循环障碍、抑制纤溶系统激活,从而抑制凝血、减少微血栓形成有关.

  • 内源性胱硫脒-γ-裂解酶/硫化氢调控HepG2细胞凋亡

    作者:王天晓;时小燕;刘迎滑

    探讨内源性胱硫脒-y-裂解酶/硫化氢(CSE/H2S)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采用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亚甲基蓝法检测细胞内源性H2S的产生;PI/Hoechst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超氧阴离子及ROS水平;OxiSelectTM Total Glutathione Assay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m blotting检测activated-caspase 3、p-AKT和Nrf2表达.结果显示,CSE抑制剂DL-炔丙基甘氨酸(PAG)和CSE siRNA可明显降低细胞内H2S水平,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PAG和CSE siRNA均可明显增加HepG2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内超氧阴离子和ROS的水平,降低细胞内GSH水平.CSE siRNA引起的ROS水平升高及GSH水平降低可被重组质粒pcDNA 3.1/myc-His(-)-CSE恢复.CSE siRNA可促进caspase 3的活化,但不会影响p-AKT及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内源性CSE/H2S系统可通过氧化应激调控HepG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

  • 红景天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机制研究

    作者:陈亚男;刘辉;赵红斌;刘阳;白洁;朱晓娟;王玉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红景天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以小鼠BMSCs细胞系(D1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红景天苷诱导组.红景天苷(5、25、50、100和200 μg·mL 1)作用于细胞24 h和红景天苷(100 μg·mL-1)作用细胞0.5、1、3、6、9、12、24、48和72 h.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和Westem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细胞NSE、MAP2、β-Tubulin Ⅲ、NES和GFAP的阳性率和β-Tubulin Ⅲ、NSE、ERK1/2和AKT的表达;PD98059和LY294002分别阻断ERK1/2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后,检测ERK1/2和NSE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红景天苷诱导时间的延长,NSE、MAP2、NES、β-Tubulin Ⅲ和GFAP的阳性率明显增加,NSE和β-Tubulin Ⅲ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随着红景天苷水平和作用时间的增加,ERK1/2、AK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D98059和LY294002分别阻断EKR1/2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后,显著抑制红景天苷促进NSE、NES和β-Tubulin Ⅲ mRNA和NSE蛋白表达.结果提示,红景天苷通过激活ERK1/2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BMSCs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

  • 蜈蚣藻多糖拮抗黄药子诱导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袆博;季莉莉;王顺春;施松善;王峥涛

    本文主要观察蜈蚣藻多糖(GFP)对黄药子所引起肝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GFP,6天后给予黄药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F),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谷草转氨酶(alanine/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LT/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总胆汁酸(total bilirubin,TB),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检测肝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GSH合成酶(glutamate cysteine ligase,GCL)活性.采用蛋白电泳(Western-blot)检测GCL催化(GCL-e)和调节(GCL-m)亚单位,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结果发现:GFP (600 mg·kg-1)降低了EF诱导的ALT、AST和TB水平升高,GFP (400,600 mg·kg-1)均能降低EF增加的ALP水平.病理切片显示GFP能缓解EF诱导的肝损伤.GFP进一步升高GSH活性,逆转了EF降低的GCL活性.Western-blot结果表明:GFP逆转了EF降低的GCL-c蛋白表达,并进一步增加HO-1的表达.研究表明GFP能拮抗黄药子诱导的氧应激性肝损伤.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维力波糖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肾脏病变

    作者:刘泉;刘率男;孙素娟;申竹芳

    考察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维力波糖对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及糖尿病肾病的改善作用.链脲霉素糖尿病大鼠饲以高糖饲料喂养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尿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肾脏病变.长期给予维力波糖后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糖水平,改善多食多饮等症状.维力波糖还能够显著降低血清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和尿素氮水平,降低该模型的肾脏指数.结果表明,维力波糖通过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改善了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同时也一定程度改善了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病变,有益于缓解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米非司酮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

    作者:李婧;孙建栋;刘岩;苑玉和;陈乃宏

    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拈抗剂米非司酮的干预作用.取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组(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组)和米非司酮组(CM组).后两组采用35天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建模14天起CM组给予米非司酮50 mg·kg-1·d-1.采用旷场实验、糖水消耗量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的行为学改变;Corticosterone EIA Kit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尼氏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CUS组大鼠行为学测试显示其直立活动及水平活动减少、糖水摄入百分比减少及学习记忆力下降;血浆中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尼氏染色显示,CUS组大鼠海马CA3区细胞层变薄,细胞间隙增大,排列紊乱疏松,而CM组在上述行为学和海马形态方面有明显的改善.结果提示,CUS可导致大鼠产生抑郁症状和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米非司酮对其有改善作用,该现象可能与应激导致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血浆中CORT水平增加引起海马结构损伤有关.

  • 兴安升麻中一个新的酚类酰胺苷

    作者:张帆;韩立峰;潘桂湘;彭双;Andre Ndagijimana

    从兴安升麻根茎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cimicifugamideA (1)和4个已知化合物trans-feruloyl tyramine 4-O-β-D-glucopyranoside (2)、(+)-isolariciresinol 3-O-β-D-glucopyranoside (3)、cimidahurine (4)和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pyranoside (5).化合物3为木脂素,首次从升麻属中分离得到.通过IR、UV、HR-MS及NMR等波谱方法对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 二芳基胺类抗肿瘤先导物的结构修饰和活性评价

    作者:王生彪;王晓锋;谢蓝

    对二芳基胺类抗肿瘤先导物1~3进行多位点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18个二芳基胺类衍生物,并在人肿瘤细胞系A549、DU145、KB和KB-vin上进行了抗肿瘤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A6和B2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GI50 1.55~2.10 μmol·L-1),化合物A9可选择性地抑制KB,KB-vin和DU145肿瘤细胞生长(GI50 1.10~2.00 μmol·L-1).获知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 新型含嘧啶环二芳基醚类Pin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作者:席月月;金晶;孙艳;陈晓光;宋宏锐;徐柏玲

    Pin1是一种肽-脯酰胺键异构酶(PPIase),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靶标.本文基于二苯酮类Pin1抑制剂先导结构,设计合成了含有嘧啶环的二芳基醚类新结构化合物.采用胰凝乳蛋白酶偶联实验,评价了化合物5a~5d及6a~6i对Pin1酶抑制活性,发现了6个化合物对Pin1酶具有抑制活性.采用分子对接探索了上述化合物与Pin1的结合方式,为阐述构效关系和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了依据.

  • 新型含芳基哌嗪的苯并噻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作者:刘文虎;常晋霞;刘毅;罗杰伟;张建武

    应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两类共24个含芳基哌嗪的苯并噻唑衍生物.采用MTT法评价了化合物对4种癌细胞和2种正常细胞的抗增殖作用.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于癌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2、Ⅱ3、Ⅱ6和Ⅱ7对HepG2和HeLa229细胞具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6~4.5 μmol·L 1和2.5~5.3 μmol.L-1;苯环对位引入氰基的化合物(Ⅰ4、Ⅰ8、Ⅰ12、Ⅱ4、Ⅱ8、Ⅱ12)对AsPC-1细胞具有较好的抗增殖作用,IC50值为5.2~11.3 μmol·L-1,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缬沙坦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考察

    作者:李非;宋双双;刘韵;郭迎新;潘卫三;杨星钢

    为提高缬沙坦体外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制备了缬沙坦纳米混悬剂.采用辅以超声处理的反沉淀技术制备缬沙坦纳米混悬剂,通过预实验发现有机相中药物、助稳定剂的浓度及水相中稳定剂的浓度对制剂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上述3种因素为考察因素、制剂粒径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优化,进行了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采用Origin 8.0软件绘制三维效应面图和二维等高线图,得出优处方区域,并对其进行粒径、zeta电位和体外释放考察,且通过冻干将制剂固化,进而提高其稳定性.缬沙坦纳米混悬剂的优处方的平均粒径约为216.6 nm,zeta电位为-57.7 mV.与自制微米混悬剂和市售制剂相比,其溶出速率明显提高.结果表明,自制的缬沙坦纳米混悬剂溶出速度快,生物利用度可能提高.

  • 天然膨胀性基质作为渗透泵片推动剂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伍丽;李海燕;殷宪振;李颖;陈建秀;胡容峰;张继稳

    本文以聚氧乙烯(WSR-N 10和WSR-303)为对比,测定源自胖大海的天然膨胀性基质(SMS)的糖组成、静态膨胀性、吸水特征与黏度.以SMS为渗透活性物质,采用水溶性药物利巴韦林和难溶性药物格列吡嗪为模型药物,分别制备单层与双层渗透泵片并进行药物释放度测定,判断SMS作为渗透泵片推动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SMS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组成;SMS的膨胀性强,吸水600 s时基质压制片的崩解物覆盖面积为初始值的20.1倍;具有较低的黏度,25℃时0.5% SMS水溶液的黏度为(3.66±0.03) mPa·s.以其为渗透活性物质制备的利巴韦林和格列吡嗪渗透泵片具有典型的渗透泵释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渗透泵片推动剂,天然膨胀性基质SMS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N-精氨酸壳聚糖对药物透皮促渗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作者:程凤仪;张振海;周建平;吕慧侠

    以壳聚糖为母体,在其侧链氨基上引入阳离子型氨基酸——精氨酸,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仿穿膜肽结构的壳聚糖衍生物——N-精氨酸壳聚糖(N-arginine chitosan,ACS),并将其作为吸收促进剂,研究其对不同模型药物的透皮促渗作用.通过FT-IR、1H NMR以及元素分析法确证了ACS的结构,同时采用MTT实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表明:ACS在0~10 000 mg·L-1内安全性能良好.采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光谱(ATR-FTIR)技术研究ACS对皮肤角蛋白的二级结构以及角质层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CS改变了角质层分子的有序性排列,使角蛋白的堆积结构变得疏松,同时还增加了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细胞流式仪考察角质形成细胞对ACS的摄取,结果表明:ACS进入细胞的荧光量是壳聚糖的4~8倍.分别采用荷负电、电中性以及正电性的药物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盐酸特拉唑嗪为模型药物,考察ACS对这些不同电性药物的透皮促渗作用,结果表明:ACS对负电性药物阿司匹林具有明显促渗作用,对电中性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有一定促渗作用,对正电性药物特拉唑嗪的透皮吸收反而有抑制作用.活体成像技术研究结果表明:ACS能明显增强自发荧光的阴离子型药物——桑色素在活体小鼠体内的荧光量.以上实验结果表明:ACS作为一种新型的透皮吸收促渗剂,可以改变角质形成细胞的结构,并具有模拟穿膜肽的促吸收功能,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同时对药物也有一定的选择性.

  • 球晶化长效干扰素的自组装及其体内外性质评价

    作者:石凯;崔福德;毕洪书;蒋艳博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延长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体内半衰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前沿课题.蛋白质结晶化为改善此类药物的稳定性和在体内传递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以干扰素为模型药物制备了蛋白质的球形晶体,对其进行理化性状表征及体外释放特性考察,并进行家兔皮下注射给药的体内药动学评价.所得干扰素晶体外观呈单分散球状,回收率>80%,平均粒径约为16 μm,结晶度23.2%.体外释放2h时突释量为21%,累积释放时间可维持72 h,且在释放过程中能较好地保持原有抗病毒生物活性.家兔皮下注射溶液型和结晶型干扰素(剂量分别为7.5×106和1.5×107 U·kg-1)后,血药达峰时间(Tmax)和消除半衰期(t1/2)分别由(1.80±0.45)h和(1.35±0.35)h延长至(13.20±2.68)h和(10.68±1.97)h,相应血药峰浓度由(1 411.10±575.28) U·mL-1降为(721.37±206.55)U·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87±20.30)%.本文研究结果对提高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促进生物大分子传递系统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硫酸氢氯吡格雷多晶型研究

    作者:刘毅;黄海伟;吴建敏;施亚琴;杨腊虎

  • 芍药苷活化Nrf2/ARE通路减轻Aβ(1-42)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作者:钟树志;马世平;洪宗元

  • 巴曲酶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作者:郑子华;朱晓霞;甘慧;顾若兰;吴卓娜;孟志云;窦桂芳

    对巴曲酶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进行联合研究,以阐明其关联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首先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巴曲酶的血药浓度.其次,比格犬静脉滴注1.4、5.7和22.8 mg·kg-1 3个剂量巴曲酶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本,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药物浓度,分析血药浓度经时间变化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同时,检测血浆样品的血凝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mer,D-D)的变化,分析其与血药浓度变化的相关性.比格犬单次静脉滴注巴曲酶后5.7~22.8 mg·kg-1剂量内在体内的的消除可能呈现线性药代动力学的特征,1.4、5.7和22.8 mg·kg-1等3个剂量的t1/2为(2.27±0.42)、(10.65±2.19)和(11.01±3.51)h;Cmax为(11.9±1.72)、(54.53±12.38)和(172.14±47.33) ng·mL-1; AUClast为(29.38±3.69)、(148.43±72.85)和(599.22±359.61)ng·h·mL-1.给药后Fib含量明显下降,48 h后基本恢复;给药后血浆中PT、TT、APTT明显延长,48 h后3个参数基本恢复正常;静脉滴注巴曲酶后比格犬的血浆药物浓度与其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呈同步变化,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可作为巴曲酶溶栓药物治疗的监控指标.

  • 熊胆粉中3个新胆汁酸的结构研究与确定

    作者:简龙海;毛秀红;王柯;季申

    为了研究熊胆粉中的新胆汁酸结构,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LC-QTOF/MS)结合化学反应进行分析.首先取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对照品,经氯铬酸吡啶氧化后,以LC-QTOF/MS对氧化产物进行分析,可确证所有4个氧化产物的结构,其中含3个同分异构体.再取熊胆粉样品,以甲醇提取后进行LC-QTOF/MS测定,并与上述氧化产物的结果进行比较,可推断熊胆粉中含其中3个氧化产物.

  • 甘草酸单铵盐原料药主成分异构体及其与有关物质同时分离检测和结构确证

    作者:赵燕燕;刘丽艳;韩媛媛;李月秋;王艳;石敏健

    建立简单、灵敏、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酸单铵盐原料药中主成分异构体进行分离以及同时与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并对各待测物结构进行鉴定.参考欧洲药典7.0版(EP7.0)、英国药典2012版(BP2012)、中国国家药品标准(WS1-XG-2002)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流动相的组成进行选择,通过优化流动相中盐的浓度、水系溶液的pH值、有机相的加入比例、柱温及流速等参数,确定了佳的色谱条件:采用Durashel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01 mol·mL-1高氯酸铵(氨水调至pH 8.2)-甲醇(48∶52)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50℃,进样量10 μL.利用质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光谱和液相色谱等实验技术对获得的18α-甘草酸、18p甘草酸、有关物质A、有关物质B对照品结构进行确证,以保证其结构的准确无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法定机构提供的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进行定位,并采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测定各待测物色谱峰的纯度.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18α-甘草酸、18β-甘草酸、有关物质A和B在0.50~1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15、0.10、0.10和0.15 μg·mL-1.本方法检测灵敏、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甘草酸单铵盐原料药主成分异构体及其与有关物质的同时分离检测.在EP7.0、BP2012收载的甘草酸单铵盐质量标准中,对主成分异构体的分离以及对色谱图中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2的物质的结构归属有待商榷.本方法能够为甘草酸原料药、制剂以及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控制及结构鉴定提供依据.

  •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佛手散对血虚小鼠的养血补血作用机制

    作者:李伟霞;黄美艳;唐于平;郭建明;尚尔鑫;王林艳;钱大玮;段金廒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佛手散对血虚小鼠代谢的作用机制.采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复制血虚小鼠模型,通过UPLC-QTOF/MS分析血虚小鼠血浆样品的代谢指纹图谱,质谱数据采用MarkerLynx软件处理,然后采用偏小二乘判别法分析正常组、血虚模型组和佛手散给药组之间的代谢物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选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合质谱信息和数据库检索对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将鉴定到的生物标志物输入MetPA数据库中构建代谢通路.结果表明,3组小鼠的血浆代谢物谱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发现并鉴定了2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与硫胺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类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根阴离子代谢、组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糖代谢、酪氨酸代谢和柠檬酸循环等11条代谢通路相关.这些代谢通路在血虚小鼠体内发生紊乱,而给予佛手散后可使之逆转并向正常状态转归.该研究对血虚小鼠模型代谢组及佛手散的养血补血作用机制进行了阐释,说明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能整体反映生物体的生理及代谢状态,可用于中药及方剂药效评价与相关机制研究.

  • HPLC-DAD-MS/MS法快速分析布格呋喃降解产物

    作者:夏学军;贺玖明;李春;金笃嘉;刘玉玲

    利用HPLC-DAD-MS/MS对布格呋喃降解产物进行快速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以Zorbax C8(5 μm,4.6 mm×150 mm)为色谱柱,乙腈-水(78∶22)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DAD检测器联用,在线分离并检测降解产物.根据降解产物的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及MS、MS/MS数据,结合布格呋喃的可能降解反应推断降解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布格呋喃中6个主要降解产物均为布格呋喃的氧化或过氧化产物.降解产物A为布格呋喃的双键环氧化产物,降解产物B、C、D、E是在降解产物A的基础上进一步氧化形成的二级或多级产物,降解产物F为布格呋喃的过氧化产物.本文建立的HPLC-DAD-MS/MS法可快速分析布格呋喃中的降解产物,为降解产物鉴定提供重要的结构信息.

  • 北柴胡糖基转移酶基因BcUGT1的表达分析及其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

    作者:陶韵文;徐洁森;魏建和;孙晶;徐艳红;杨欣;张岩;刘娟;隋春

    本研究分析了北柴胡糖基转移酶基因BcUGT1ORF序列,预测了其蛋白三维结构,利用qRT-PCR分析了BcUGT1的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和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BcUGT1可能参与柴胡皂苷生物合成.随后,构建了BcUGT1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诱导出目标蛋白,并进行了纯化.原核表达实验中共采用了3种载体:pRSET-A、pET-28a(+)和pET-30a(+),3种宿主菌:BL21 (DE3) plysS、BL21A1和BL21-CodonPlus (DE3)-RIPL,进行了不同诱导条件的探索,包括不同诱导物(L-阿拉伯糖和IPTG)的不同浓度、不同诱导时间和温度,结果以pET-28a(+)和pET-30a(+)为载体,BL2 1-CodonPlus (DE3)-RIPL为宿主菌,0.5或1 mmol·L-1 IPTG,16℃,20 h为条件,诱导出目标蛋白.利用PrepEase(R) His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获得了目标蛋白,为后续开展BcUGT1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基于叶绿体psbA-trnH基因间区序列鉴定山东丹参为新种

    作者:李晓娟;韩建萍;李建秀;陈晓辰;张龙霏;李佳;顾正位;张永清

    为从分子水平鉴定山东丹参(Salvia shandongensis)及其近缘物种,本研究采用psb A-trnH序列对山东丹参、丹参(S.miltiorrhiza)和白花丹参(S.miltiorrhizaf.alba)共计33份材料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获得了该间隔区的完整序列.采用CodonCode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应用MEGA5.0计算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的种内、种间的K2P距离,构建UPGMA树.结果显示,山东丹参psbA-trnH序列长度约为391 bp,丹参和白花丹参psbA-trnH序列长度约为386 bp,psbA-trnH序列在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种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山东丹参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丹参和白花丹参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和0.001,山东丹参与丹参种间遗传距离为0.034~0.04,与白花丹参种间遗传距离为0.005~0.008,山东丹参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均远远小于丹参和白花丹参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聚类结果显示山东丹参与丹参、白花丹参(变型)可明显区分,这与形态分类特征相符.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确立了山东丹参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揭示了山东丹参与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山东丹参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提供DNA遗传分子鉴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psbA-trnH基因间区可作为条形码来鉴定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

药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998 01 05 06 07 08 09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