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中万;潘永雄;洪劲松

    目的 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用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融合的效果.方法 采用关节间隙植骨融合加钛合金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退变9例,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40~70岁.平均41.6岁.手术距原发创伤的时间2~26年,平均12.4年.同种异体骨植入关节间隙,自跟骨向胫骨逆行置钉并常规作近、远端锁钉.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7.4个月,术前、术后对患者行OFAS评分,并通过影像评价植骨融合效果.手术前后患者的AOFAS平均评分分别为44.1分(42~53分)和70分(57~86分).8例(88.9%)达到植骨完全融合.结论 植骨融合加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腹腔镜辅助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何永涛;巴明臣;崔书中;唐云强;吴印兵;王斌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laparoscopic-assisted continuous circulatary hyperthermic perfusion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LAHPIC)治疗恶性腹水的方法、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21例恶性腹水患者应用LAHPIC,每例3次,首次治疗在手术室内完成,随后2次在ICU进行,灌注速度450~600ml/min,灌注时间90min,治疗温度(43±0.2)℃,化疗药物根据原发病的不同选择5-氟尿嘧啶加丝裂霉素或卡铂,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平均手术时间80min,无与LAHPIC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19例患者腹水全部消失,2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患者KPS评分上升(P<0.01),肿瘤标志物下降,一般状况好转,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LAHPIC可保证腹腔内灌注液体均匀分布,维持腹腔内温度稳定,维持化疗药物与肿瘤的充分接触,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眼表热烧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钟晖;黄翠娥;罗畅然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眼表热烧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73眼)急性眼表热烧伤住院病人的综合治疗情况,对其临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73眼中,Ⅰ度及Ⅱ度烧伤62眼全部治愈,角膜透明,视力≥1.0(包括矫正视力);Ⅲ度烧伤7眼全部治愈,其中5眼留有角膜云翳,2眼留有角膜斑翳,睑外翻1眼,视力0.5~1.0;Ⅳ度烧伤4眼,3眼角膜遗留不同程度的斑云翳,1眼角膜白斑,2眼睑球粘连及眼睑闭合不全,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病人满意.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眼表热烧伤,可有效地促进创面的修复,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为二期手术做准备.

  • 环氧化酶-2和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康松涛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和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其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NSCLC组织(40例)和癌旁组织(40例)中COX-2及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OX-2及P53蛋白在NSCIE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OX-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越低、肿瘤体积增大、分期越高及淋巴结转移增多,COX-2表达阳性率越高.P53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随着肿瘤淋巴结转移增多,P53蛋白表达阳性率越高.P53的表达与COX-2正相关,P<0.01.结论 COX-2及P53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助于判断NSCLC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及其预后.

  • 中心静脉导管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胡建锋;许小兵;苏杭;骆实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硬膜外导管及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比较置管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导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较高,但在置管过程中均易出现下肢及会阴部异感不适等神经刺激症状,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硬膜外导管组相比,中心静脉导管组出现引流不畅、导管脱落、感染及脑脊液漏等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中心静脉管能保证引流通畅,容易控制流速和流量,适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术的需要.

  • 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名周;刘宏君;邹其昌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高血压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 对10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9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肾功能(Ser、UA、BUN)、血脂(TC、TG、HDL、LDL)进行检测和对照分析,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Logi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组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41.49%)明显高于糖尿病组(28.41%),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组的血尿酸为(357.4±95.2)μmol/L,2型精尿病组血尿酸为(276.5±109.6)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tie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高血压有关.结论 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是致高尿酸血症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高血压 尿酸 糖尿病
  • 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作者:郑剑霄;吴万垠;邓宏;龙顺钦

    目的 比较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行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照组行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3.7%(14/19);对照组总有效率40%(8/2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毒副反应未增加.0.5年、1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提高了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且不增加毒副作用.

  • 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防治窒息后出血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裕昌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出现早期及恢复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的水平和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窒息后出现的新生儿早期与恢复期血小板4项参数:①血小板计数(PLT);②血小板压积(PCT);③平均血小板体积(MPV);④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动态变化,然后分析其数值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思维.结果 窒息后出血的患儿临床PLT、PCT、MPV、PDW于早期,恢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早期平均值下降,恢复期平均值明显增高.结论 血小板的参数变化对判断窒息后出血的新生儿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着十分重要临床价值.

  • 早期鼻饲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树文;李尧;陈春武

    目的 研究早期鼻饲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GCS5~8分颅脑创伤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实验组予早期(伤后24~48小时)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按传统伤后一周鼻饲流质.结果 实验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神志恢复快,上消化道出血减少.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可安全实施鼻饲肠内营养,对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减少上消化道出血,促进神志恢复十分有利.

  • 脐带绕颈对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邓志真;邹文霞;郑丽娟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7月-2008年7月脐带绕颈5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脐带绕颈周数、不同分娩方式及脐带绕颈等因素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脐带绕颈周数各组之间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分娩方式与新生儿Apgar有明显关系;脐带绕颈导致新生儿窒息率为13.01%,HIE为4.95%,死亡率为0.52%.结论 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绕颈周数越多影响越大,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也有很大影响.

  • 护理干预对减少治疗性单采不良反应的观察

    作者:谷小燕;杨青成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减少治疗性单采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95例行治疗性单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护理干预组(55例).对照组仅向患者简单介绍操作目的 、作用、方法;护理干预组采用心理干预与行为干预相结合的方法护理.观察两组单采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X2=17.65,P<0.01).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单采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保证了患者治疗安全,促进疾病康复,而且充分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人性化.

  • 颅脑肿瘤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作者:韦献萍;霍建珊;杨雯;王芳英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对12例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引入临床护理路径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体位护理、保持气道通畅、严密监测神志、瞳孔、血压及肢体功能变化、降低颅内压和脑氧代谢、脑室引流的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液情况、早期介入康复锻炼.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随访11例生活大部分自理,1例小部分自理.结论 根据循证医学引入临床护理路径,为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制定预见性的护理方案并实施,为手术并发症赢得治疗时间,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

  • 住院抑郁症患者采用开放式家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影响

    作者:邱为民;赵莉

    目的 探讨住院抑郁症患者采用开放性家庭式护理模式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开放性家庭式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使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100)作为评价工具,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QOL-100)各因子得分及总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生活、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放性家庭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及早回归社会.

  •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对策

    作者:蔡春媚;郭春花;文叶雪

    目的 了解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次为疾病相关知识,心理卫生指导,出院指导,安全换液和出口处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知识和护士的关心,均占83.3%以上.结论 通过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可以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限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玲波

    目的 观察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0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手术室中实施舒适护理,补充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真正落到实处,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为手术成功进行及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 提高男护生的专业适从性的探讨

    作者:蔡少莲

    护理教育中男护生的加入顺应了护理事业发展的要求,推动了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和进步,笔者对我校2004至2008年共招收男护生83名,为了了解他们对专业的适应程度及其相关因素,笔者对83名男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涮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

    作者:黄菊芬;王宝映;谢凤霞;陈佩芳;谢少媚

    目的 总结探讨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减少并发症,从而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总结我院近年35例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围手术期的治疗处理,术前予解除患者心理顾虑,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体位护理,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 对于高龄全髋置换患者,术前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针对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有效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使高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可明显提高高龄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大大地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 17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郭素华;周容花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总结高血糖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2002年3月至2009年2月间住院172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针对性制定护理重点并实施.结果 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著相关,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血糖含量越高;血糖越高预后越差.结论 正确血糖控制和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护质量.

  • 候诊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

    作者:林淑端;陈丽珍;林琳;陈丽苗

    目的 探讨候诊时间与焦虑程度的关系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007年12月-2008年6月在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抽取300例,测量候诊患者的焦虑系数SA-I.然后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在相同的候诊时间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系数不同,干预前患者焦虑程度相对较高,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系数降低,调查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采取缩短候诊时间,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冷沉淀制剂治疗化疗性口腔溃疡效果观察

    作者:陈嘉莉

    目的 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性口腔溃疡.方法 分别对160例口腔溃疡的患者用冷沉淀制剂与碘伏稀释液治疗溃疡面.结果 通过使用冷沉淀制剂,化疗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碘伏稀释液.结论 冷沉淀物质通过在创面形成纤维蛋白膜,对溃疡面产生机械性牵拉作用,促使溃疡面收缩,形成的薄膜对溃疡面有隔绝保护作用,阻止病原微生物和条件致病菌的侵入,减少了感染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溃疡愈合.

  • 中毒昏迷患者经口插胃管洗胃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齐凤;李妙玲

    目的 探讨中毒昏迷患者经口捕胃管洗胃的方法.方法 将40例口服中毒需洗胃的昏迷病人按洗胃先后顺序分成单数为观察组20例,双数为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经鼻腔插入胃管洗胃,观察组经口插入胃管洗胃.观察两组置入胃管过程需要的时间,置入胃管过程和置入胃管后1min各显示的血压、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一次过插胃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置入胃管时间较对照组减短,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两组患者置入胃管后1min血压,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口插胃管洗胃不仅使中毒昏迷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而且减少由于插管引起的损伤,确保护理急救技术安全应用.

    关键词: 插管法 胃管 昏迷 效果
  • 实施配偶健康教育对先兆流产患者抑郁的影响

    作者:蒋朝晖;贺琴;肖志辉

    目的 探讨配偶的健康教育对早期先兆流产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孕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法,实验组采取配偶同步实施健康教育,两组在用药(药物的剂量、种类)、文化程度、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数据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宣教前、宣教后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总分无显著性意义,而出院时两组抑郁程度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更明显.结论 同步实施配偶健康教育对消除或缓解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抑郁情绪更令人满意.

  • 高龄初产妇的护理需求与护理体会

    作者:曾建蓉;侯霞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的护理需求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评表与谈话相结合,随机调查高龄初产妇146例,了解他们的护理需求,并根据需求制订护理对策.结果 90%病人担心产前并发症占所有问题第一位.结论 按患者的需求实施护理对策比普通护理更有效果.

  • 1例极低体重儿脐肠瘘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许慧萍

    目的 总结1例极低体重儿脐肠瘘切除手术中护理配合.方法 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包括:器械护士积极配合手术,充分做好麻醉诱导前的准备,管理静脉通路,注意患儿保暧,准确估计出入量,精确计算药量,严密观察术中各项监测指标.结果 术后患儿转入NICU对症处理,病情好转.结论 合适的术中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 口腔医院特诊科预约挂号失约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严娟;陈佩殊

    目的 分析口腔持诊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的因素,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方法 采用电话回访的形式对口腔特诊门诊失约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62%的失约患者因工作忙而失约,是失约的主要原因,12%和11%的失约患者分别因忘记时间和记错时间而失约.结论 失约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工作忙、患者忘记时间、患者记错时间、医生的资历,对策对本次调查中的原因纠正有效.

  • 不同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作者:邢小兵

    目的 比较不同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1例HMD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23例,对照组18例,均给予一般治疗,明确同时均于生后12小时内气管内给予PS,分别使用不同方法给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患儿两种注入PS方法出现的合并症、心电监护参数低值、低血氧饱和度和低心率、血气分析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的注入方法能降低患儿合并症发生率,增强疗效.

  • 尿道内置导管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率测定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月英;陈泽波;孟作为;曹群朵;王薇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内置8F测压管在压力-流率测定中对尿流率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前进行自由尿流率和尿动力检查,其中逼尿肌功能收缩良好组89例,逼尿肌功能收缩无力组14例.压力-流率测定中尿道内放置8F测压导管,分析比较自由尿流率和置管后尿流率的变化.结果 103例患者自由尿流率和带管尿流率的排尿量分别为(177.68±70.55)ml和(180.90±68.34)ml(P>0.05).逼尿肌功能收缩良好组89例自由尿流率和带管尿流率的Qmax(10.2±3.1)ml/s、Qmax(7.8±3.9)ml/s(P<0.05),逼尿肌功能收缩无力组14例自由尿流率和带管尿流率的Qmax(9.1±4.1)mi/s、Qmax(5.8±3.2)ml/s(P<0.05).两组的Qmax下降值分别为(2.9±2.8)mi/s和(3.4±2.9)ml/s.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牛患者尿道内置8F测压导管可影响大尿流率测定值,有逼尿肌功能受损时可能影响更大,临床上在进行压力-流率结果分析时应充分加以考虑以便能更加客观、正确地加以评价.

  • 两种髓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康先启;周初松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两种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6例胫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32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24例采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固定.结果 随访6~10个月,交锁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是98分钟,平均骨愈合时间是22周,交锁髓内钉优良率84.34%;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骨愈合时间是63分钟和18周,优良率为9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较传统的交锁钉手术时间短,愈合时间快,功能恢复更理想,值得推广.

  • 500例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脑电图分析

    作者:张惠云;黄荣成;袁源香

    目的 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抽取500例门诊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在MECT治疗前、后脑电图的状况.结果 500例精神病患者经MECT致脑电图异常者为286例,发生率为57.20%,MECT致脑电图异常种类分轻度异常(57.2%)、中度异常(38.5%)、重度异常(4.2%).分析异常程度需考虑MECT的次数、频度及MECT疗程长短有关,以及个体差异.结论 MECT 安全性高,患者的痛苦小,但可导致不同程度脑电图异常,值得临床关注.

  • 序贯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顾钊雄;余韶伟;刘奕芳;钟伟林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序贯疗法根除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6例Hp阳性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序贯治疗组前5天予奥美拉唑0.8mg/(kg·d)+阿莫西林40mg/(kg·d),每天2次口服,后5天予奥美拉唑0.8mg/(kg·d)+克拉霉素20mg/(kg·d)+呋喃唑酮5mg/(kg·d),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予奥美拉唑0.8m/(kg·d)+阿莫西林40mg/(kg·d)+克拉霉素20mg/(kg·d),每天2次口服,疗程7天.4~5周后复查14碳-尿素呼吸试验(14C-UBT),记录药物副作用.结果 序贯治疗组、对照组按治疗意向(ITT)分析的根除率为78.13%、75.00%,按完成随访病例分析(PP)的根除率为89.29%、81.82%(P<0.05),副作用发生率为9.38%、10.71%.结论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天序贯疗法根除小儿Hp感染较标准的三联方案根除率高,无明显副作用.

  • 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锦润;孙昂扬;肖胜捷

    目的 探讨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原因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我院外科自1997年9月以来36例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误诊,误诊时间1~13d(平均6.5d);22例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术;14例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其中6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脓肿溃破行腹腔引流术,3例脓肿进行性增大行脓肿引流术.结论 早期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状态相似,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积极观察,不能过分依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且对临床上酷似阑尾炎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均应积极剖腹探查.

  • 102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作者:连燕燕;张翠兰;罗小琴

    目的 分析近5年剖宫产手术指征,找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9月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5年剖宫产率维持34%左右,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疤痕子宫、脐带因素、社会因素、臀位为前6位,占80%.结论 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的孕期及产程处理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期保健工作,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 18例乳腺派杰氏病的X线诊断分析

    作者:姚国燕;黄伟康;姚文青;张璘

    目的 探讨乳腺派杰氏病的X线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乳腺派杰氏病患者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 18例患者中,X线诊断为乳腺癌6例,乳腺派杰氏病10例,X线平片可见钙化的有13例,其中沿导管走形的针尖样、短杆状钙化6例,成簇分布的针尖样钙化3例,散在针尖样钙化4例;平片可见肿块的有4例,其中2例可见针尖样钙化,边缘毛糙的有3例,16例均可见乳晕皮肤不同程度增厚,8例乳头有不同程度的回缩固定,7例晕后导管增粗.结论 临床结合乳腺X线检查对早期诊断乳腺派杰氏病意义重大.

  • 腹腔镜下超声刀行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体会

    作者:李苏明;邓伟均;邱培才;雷晓东;章晓路;利民;周志球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及超声刀技术行改良Soave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价值.方法 2003年8月-2008年8月,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对20例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改良Soave术.结果 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3~280分,平均手术时间162分,出血5~20ml,随访3月~5年,无并发症发生,排便控制在1~4次/天.结论 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具有安全可靠,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按摩联合葱水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房胀痛效果观察

    作者:刘汉嫦;戴光明;黎慧清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联合葱水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I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用乳房按摩联合葱水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房胀痛;对照组80例给予温开水湿热敷乳房后挤奶治疗乳房胀痛,观察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间疗效、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乳房按摩联合葱水湿热敷是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内镜色素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何东凌;冯青

    目的 评价和探讨内镜色素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4例胃镜下粘膜异常表现患者,104例局部美蓝染色后活检,120例单纯活检.结果 美蓝染色组104例,有81例有不同程度染色,病理示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75例,早期胃癌6例,其中原位癌4例.单纯活检组120例,14例存在轻度至中度不典型增生,36例慢性胃炎伴肠化局灶性肠化.结论 内镜色素染色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昂扬;李锦润;肖胜捷

    目的 探讨使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14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使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进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s角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s角有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使用Sky的后凸成形术止痛效果良好,能纠正后突畸形,有效恢复并保持椎体高度.

  • 无痛胃镜检查下冠心病心电监测的观测

    作者:程艳春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下冠心病和无心脏病的患者心电监测的情况.方法 同期筛选的冠心病患者113例,无心脏病患者115例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两组患者于检查开始前5min至结束后5min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并在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各打出一份心电图.结果 冠心病组在心率、心律、P波、QRS波、ST-T以及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变化不大,而无心脏病的患者在心率、心律、P波、QRS波、ST-T等心电图异常情况上均有所增加,但血压、血氧饱和度在榆查前后变化不大.结论 无痛胃镜技术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但须注意无痛胃镜检查的心电监测.

  • 多西环素治疗潜伏梅毒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能云

    目的 观察多西环索治疗潜伏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2例潜伏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转阴40例,占95.2%;对照组RPR转阴28例,占7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多西环素治疗潜伏梅毒的RPR阴转效果优于苄星青霉素.

  • 含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邓文全;刘炼庆;梁东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以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为主,联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照组以氧氟沙星和链霉素为主,联合药物同治疗组,疗程均为21个月.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4%,对照组痰菌阴转率60%,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显著吸收率50%,空洞闭合率68%,对照组病灶显著吸收率27%,空洞闭合率4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含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化疗方案治疗MDR-P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主要选择方案之一.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化特性探讨

    作者:雷伟华;梁秀莲;谭敏华;梁宏;简乐乐;胡志雄;邹绮嫦;成卓梅;邓超桦;刘丽萍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11例LGESS进行Vim、CD10、ER、PR、CD99、Iinhibin、CK、EMA、Des、SM、CD117、CD34等抗体成分检测,分析瘤组织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关系.结果 临床表现停经后阴道流血6例,月经增多3例、下腹痛2例.肿瘤直径2~10cm,6例息肉样突入宫腔,5例肌间结节状.镜下瘤组织南梭形细胞构成,弥漫束状排列,类似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呈舌状浸润性生长,可见丛状分布薄壁螺旋动脉样血管,核分裂数<10个/10HPF,可见泡沫细胞.伴有平滑肌、性索样分化各3例,经典型、腺样分化各2例,混合型1例.免疫组化:Vim(11/11)、CD10(10/11)、PR(8/11)、ER、SM(7/11)、CK(6/11)、EMA、Des、S-100(3/11)、CD99、Iinhibin (2/11)、CD117、CD34、LCA均阴性.结论 LGESS是一种以梭形细胞为主,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可以向平滑肌、性索样等组织分化.多向分化特性致使瘤组织形态易误诊为平滑肌肿瘤、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结合临床,免疫组化有助于病理诊断.

  •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的调查研究

    作者:谢佐卿;罗彦明;姚春花;罗文容

    目的 了解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主要工作压力源,采取有效对策,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自评式问卷调查法,对汕头市3所三甲医院和3所二甲医院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抑郁和焦虑阳性率明显高于我国正常人群;主要压力源为工作量太大、高风险职业的压力、经常倒班、各种待遇低.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和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护士也应注重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心理适调能力及应对技巧.

  • 广东新兴地区致病性A组链球菌病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黎国强;李云;谭志伟;欧国生

    目的 了解致病性A组链球菌(GAS)在广东新兴地区的病种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间,采集新兴地区学龄期儿童咽拭子、脓液等标本2063例,共分离出致病性GAS菌株85例,药物敏感性试验用含5%去纤维羊血的M-H琼脂培养基.按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结果 85株致病性GAS菌株中急性咽炎36株,化脓性扁桃腺炎25株,急性风湿热5株,急性肾小球肾炎6株,银屑病4株,其他病种9株;对红霉素等大环内酯为耐药达77.65%以上,除克林霉素外,GAS对其他类抗生素耐药率与大环内酯类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急性风湿热与化脓性扁桃腺炎、急性咽炎病例中的GAS对头孢菌类耐药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地区致病性GAS分布较广泛,治疗或预防GAS感染仍宜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

  • 三种泵抑制剂对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筛选的比较

    作者:彭湘明;赖艳榕;刘少娟

    目的 比较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利血平、奥美拉唑三种泵抑制剂对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筛选效果.选择适合的主动外排抑制剂.方法 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环丙沙星对7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分别检测在加入主动外排抑制剂:CCCP、利血平、奥美拉唑后,MIC的变化情况,MIC降低4倍以上的菌株为外排泵阳性.结果 加入CCCP、利血平、奥美拉唑三种泵抑制剂后均可不同程度地减少菌体对环内沙星的外排作用,降低环丙沙星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三者的MIC50、MIC90分别为16 μg/ml、64 μg/ml,32 μg/ml、168 μg/ml,32 μg/ml、168 μg/ml,三者检出外排泵阳性率分别为26.3%、10.5%、9.2%.结论 CCCP、利血平、奥美拉唑均可不同程度地减少菌体对环丙沙星的外排作用,但CCCP更适合作为筛选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的抑制剂.

  • 698例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王军;李灵发;陈忠;郑连友;彭海涛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正确诊断及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0月间,我院住院及门诊698例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尿路感染病原菌283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698例泌尿系感染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0种283株,其中以真菌光滑念珠菌高,占13.43%.其次是白色念珠菌占11.31%,链球菌占10.60%.结论 近几年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泌尿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用时间长、使用次数较频繁的抗生素已对细菌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所以临床医师必须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 抗原诱导兔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早期磁共振表现

    作者:方挺松;彭加友;黄钰坚

    目的 建立抗原诱导兔关节炎模型并分析其早期磁共振表现.方法 7只新西兰兔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后于右膝关节注射相同抗原进行关节炎动物模型的诱导,观察诱导后第5、15天膝关节磁共振表现并作病理对照.结果 6只兔右膝关节炎诱导成功,平扫见关节滑模增生、关节积液增多,T1WI均显示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显示为不均匀高信号,两者不易区分,经Gd-DTPA增强扫描后关节滑膜显示为明显强化而关节积液未见明显强化.与第5天图像比较,关节内注射后15天滑膜增生更明显.组织学观察可见右膝关节滑膜增厚、衬里层细胞的增多,衬里及衬里下层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大多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细胞.结论 从发病机理、病理表现及磁共振影像等各方面看,抗原诱导兔关节炎模型都是一种较理想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

  • 支原体培养基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袁明生;田一娟

    目的 探讨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在作支原体培养鉴定的同时,同步检测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可行性.方法 对400例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结果检验的阴道炎患者同时取三份标本,分别进行盐水湿片法、沙保弱氏培养基真菌培养法和支原体培养法检测阴道白色假丝酵母菌.结果 阴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法检出率29.8%与常规湿片法的检出率15.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阴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法检出率29.75%与传统白色念珠菌培养法的检出率30.5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支原体培养基可用于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一种培养基可用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阴道炎病原菌的培养,简化了操作,节约了成本,同时为病人节约了费用,具有临床和社会意义.[关健词]支原体;培养基;白色假丝酵母菌

  • 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测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顾敏;刘佳强;蒋最明

    目的 采用SERODIA-MYCOII肺炎支原体诊断试剂盒榆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抗体效价,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患者静脉血,血清作倍比稀释,用日本富上肺炎支原体诊断试剂盒SERODIA-MYCOII作颗粒凝集试验,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64例被检血清中,血清抗体阳性者505例(效价>1:40),阳性率为43.27%.<5岁组阳性率为23.85%,且抗体效价较低,以1:40和1:80多见;5~14岁阳性率为60.57%;>14岁阳性率为35.74%,且抗体效价较高,多在1:160以上.结论 SERODIA-MYCOII检测血清中Mp抗体效价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作为实验室筛查Mp感染的常规方法.

  • 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临界值的设定

    作者:刘云锋;刘海英;陈曲波;关启鸿;蒋涛;张建

    目的 探讨使用浓度为10mIU/ml的乙肝表面抗体定值质控品作为乙肝表面抗体ELISA结果判断临界值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6种国产主流HBsA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对86例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已知HBsAb浓度的标本进行检测,以浓度为10mIU/ml、30mIU/ml的乙肝表面抗体定值质控品和试剂盒标准为判断标准,分别比较不同浓度段和OD值段ELISA结果与化学发光法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浓度分段比较显示:在5~10mIU/ml浓度段以质控品10mIU/ml和30mIU/ml的OD值为临界值符合率较高,分别足92.21%和91.07%.在10~30mIU/ml段以试剂盒判断标准、质控品10mIU/ml的OD值为临界值符合率较高,分别是80.49%和88.05%,在30~100mIU/ml段和≥100mIU/m段时,各判断标准的符合率大敛相同;以目前广州地区各实验室常用的临界值将OD值分段比较显示:在0.05~0.105段和0.105~0.21段,以10mIU/ml为临界值符合率较高,各试剂平均符合率达到74.39%,其余各段符合率大致相同;ELEISA OD值处于临界值±20%附近的符合率显示:以10mIU/ml的OD值为临界值平均符合率较为77.62%.以30mIU/ml的OD值为临界值时,平均符合率较为69.21%,CO-20%平均符合率比CO+20%平均符合率高.当以试剂盒标准为临界值时,平均符合率较为59.86%,CO+20%平均符合率比CO-20%平均符合率高.结论 使用10mIU/ml的定值质控品作为乙肝表面抗体ELISA结果判断依据得出的结果与化学发光结果符合率比使用试剂盒标准和30mIU/ml的定值质控品作为标准得出的结果高.浓度为10mIU/ml的乙肝表面抗体定值质控品应作为儿童乙肝表面抗体ELISA结果判断阴阳性的依据.

  • 早期电针阳明经穴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及PAC-1和CD62p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海科;谭峰;黄涛;张忻;万赛英;丁德权;王金良;陈文霖;方美凤

    目的 探讨早期电针阳明经穴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及PAC-1、CD62p和D-Dimer表达影响.方法 将5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用Barthel指数、NIHSS量表和Fugl-Meyer法评估,观察治疗前后PAC-1、CD62p和D-Dimer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NIHSS及简化的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变(P<0.05).电针组简化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两组治疗后CD62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电针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CD62p水平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针组PAC-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PAC-1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D-Dimer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二者均P<0.05).但电针组D-Dimer水平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电针阳明经穴治疗能显著并改善ACI患者瘫痪的下肢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减缓纤溶系统激活速度相关.

  • 抗痨丸联合化疗治疗80例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作者:谢新建;赖映君;邹国强

    目的 了解中药制剂抗痨丸对治疗肺结核病的辅助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抗痨丸辅助治疗组和纯化疗对照组,观察分析中药制剂抗痨丸对治疗肺结核病的辅助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抗痨丸辅助治疗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缩小、主要症状缓解等疗效高于纯化疗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制剂抗痨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肺结核的治愈率,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

  • 葡萄糖酸锌配伍古汉养生精片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夏薇;康佳丽;苏宁;王维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配伍古汉养生精片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男性不育患者162例,随机分为3组:A组45例,单纯给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B组67例,单纯给予古汉养生精片治疗;C组50例,给予葡萄糖酸锌片配伍古汉养生精片同时治疗.三组患者均以30天为一治疗周期.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常规主要参数(包括精子密度、a级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等)的变化及三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的精子密度、a级精子比例及(a+b)级精子比例与服药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但C组比A组及B组各项指标提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中以C组疗效佳.C组疗效与A、B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疗效较B组疗效稍高,但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葡萄糖酸锌配伍古汉养生精片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葡萄糖酸锌片及单用古汉养生精片治疗,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育不孕症,可优势互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单纯透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66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雷;柳海峰;刘建全

    目的 分组对比观察单纯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与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166例206膝,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单纯透明质酸钠组,单纯透明质酸钠+中药熏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病情评分进行分析评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单纯透明质酸钠+中药熏洗组总有效率与单纯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在改善疼痛、压痛、畏寒肢冷等方面,两组比较P<0.01;在改善肿胀、功能活动等表现方面两组比较P>0.05,疗效相当.结论 单纯透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防止病情复发上有明显优势,是非手术中西医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的方法.

  •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医辨病、辨证分布规律

    作者:宋苹

    目的 探讨四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开展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科研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转录生成SPSS13.0统计软件包数据库.采用捕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年龄分段中儿童和青、中年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比例较高,老年患者发生阻塞性肺系疾病和肺炎的比例较高,住院患者分年龄疾病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医辨病以乳蛾排在第1位,占27.19%,中医辨证以风热证多,占57.53%;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患者中医辨病均以咳嗽排在第1位,分别占47.89%、45.54%,中医辨证均以风热证多,分别占211.39%、25.08%;阻塞性肺系疾病住院患者中医辨病以肺胀排在第1位,占89.49%,中医辨证以肺脾两虚多,占41.50%.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中医证候主要为风热证,以实证为主,阻塞性肺系疾病中医辨证多以虚证为主,且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病、辨证存在不规范.

  • 潮阳区2002-2004年肺结核发病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张泽民

    目的 了解潮阳区近几年肺结核发病的规律,探索引起肺结核发生的原因.方法 分析近3年肺结核发生的概况、发病的职业分布、发病的时间规律、发病的年龄性别划分.结果 全区肺结核发生的情况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农村人口多发于城镇居民,中老年发病率较高.结论 注重农村农民的医疗保障,加强肺结核的防病知识宣传,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是降低肺结核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肺结核 调查 报告
  • 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知晓情况调查

    作者:蔡文峰;李丹;陈惠霓;邓雪樱;何子健;刘明华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知晓情况,探讨影响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各种因素,寻求一套适合该地区开展居民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白云区石井地区抽取两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8~60岁的常住居民作为健康素养调查对象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样本总量合共800份.结果 对于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内容调查后显示:该地区居民的整体知晓率为64.9%,男性知晓率与女性知晓率相当;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知晓率随收入升高到一定水平后下降.职业、婚姻状况、家庭常住人口、居住地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总体偏低,尚未达到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的指标,应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方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增强城乡交界地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 7693例流动人口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分析与预防

    作者:林南娟;高利洁;钟继生

    目的 了解惠州市城区流动人口妇女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状况,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新柏氏膜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h-prep Cytolosy,TCT)对该地区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进行妇女普查流动人口已婚妇女及有性生活的女性进行检测.结果 细胞学阳性涂片678例,阳性率8.7%,TCT≤LsCL585例(7.0%),TCT≥HSIL93例(1.2%),病检阳性为CIN以上病变的347例(4.5%),TCTLSIL以上经阴道镜病检符合率81.43%,LSIL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都较高,总检出率4.32%.HSIL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 普及防癌知识,重视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开展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朱媛;陈曦;韦建瑞

    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血管病变的早期特征,也是引发和促进其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与临床相关疾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早期检测血管功能受损程度在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大意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是一项用于早期检测血管功能改变的新技术,目前已有较多临床实验研究,本文就ET技术的原理、测量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马贵中学风疹暴发调查

    作者:许五零;钟庆全;蔡永荣

    目的 分析2008年高州市马贵中学风疹疫情暴发流行原因及传染病来源,为防治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风疹及麻疹的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结果、现场卫生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次暴发流行始于2008年5月15日,首例病例为外地探亲返乡病例,后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008年5月23日;暴露人口1686人,发病31例.罹患率为1.84%,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分布在13~15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采集6例病例血清标本,4例风疹IgM阳性,麻疹IgM全部阴性.结论 本次暴发是一起外源性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暴发,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风疹暴发时,应急接种风疹疫苗可控制风疹流行.

    关键词: 风疹 暴发 调查
  • 透析导管相关性恶性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江杰;刘岩;周道远;覃丹平;肖笑;李彦生

    近20年来,由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使用日益增多,且留置时间延长,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及深静脉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增高,大大增加了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

  • 广东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1541C>T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作者:刘志威;黎巨成;陈盛强;陈辉

    目的 了解广东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1541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广东汉族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的Tim-3启动子区-1541C>T基因进行扩增,以BSAJ Ⅰ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计算其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文献和湖北汉族人群进行地区间的分析比较.结果 对169例广东汉族健康人群进行了检测,其Tim-3启动子区-1541C>T位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35、0.053和0.012;Tim-3启动子区-1541C>T位C,T基因频率分别为:0.962、0.038.结论 广东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1541C>T位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广东汉族人Tim-3启动子-1541C>T基囚的分布与湖北汉族人群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 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

    作者:温济英;牛健民;刘国成;彭武江

    目的 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β-纤维蛋白原-455基因,分析其基因多态性及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型长度多态性对2007年1至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96例子痫前期患者和98例正常孕妇进行不同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型分析,并观察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情况.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者(P<0.05).B-FIB-455G/A基因多态性GA+A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GG等位基因者(P<0.05),可见A等位基因与高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A等位基因频率及GA、AA基因型在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β-FIB-455G/A基因多态性A等位基因可能不是子痫前期的遗传易感基因,但与子痫前期患者血浆高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