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脂蛋白a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璐璐

    目的 探究血清脂蛋白a[Lp(a)]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UAER<30 mg/24 h,n=58)、早期DN组(30 mg/24 h≤UAER<300 mg/24 h,n=48)及临床DN组(UAER≥300 mg/24 h,n=44),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n=40),比较四组UAER及血清Lp(a)水平,并使用双变量直线相关分析各组UAER与血清Lp(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UAER及血清Lp(a)水平随肾脏病变进展而显著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无肾病组和早期DN组UAER与血清Lp(a)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358、0.417,P<0.05),临床DN组和对照组UAER与血清Lp(a)间无显著相关性(r=0.311、0.289,P>0.05).结论 血清Lp(a)与DN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早期DN的参考指标之一,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牛建昌

    目的 探究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FVC、FEV1/FVC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可减轻机体创伤,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纤维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张洪金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纤维化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肾功能、炎症反应、纤维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83%,高于对照组7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MP-9、PCⅢ、IVC、LN、IL-6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BUN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cr、β2-MG及UA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纤维化进程及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坤泰胶囊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慧玲

    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本院92例绝经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单纯戊酸雌二醇(2mg/次)治疗,观察组给予坤泰胶囊+小剂量戊酸雌二醇(1 mg/次)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躯体症状及严重程度(KMI评分)、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80.43%(37/46),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5/46)低于对照组28.26%(13/46)(P<0.05);治疗后两组KM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KM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SH、E2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FS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坤泰胶囊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治疗绝经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性激素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茴三硫胶囊联合胆益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苏提

    目的 探讨茴三硫胶囊联合胆益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9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胆益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茴三硫胶囊治疗.两组血浆TNF-α、β-EP、血清SOD、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比较.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血浆TNF-α、β-EP水平分别为(1.32±0.25) ng/ml、(16.37±2.85) mmol/L,均高于观察组的(1.17±0.23) ng/ml、(14.85±2.34)mmol/L,血清SOD水平为(610.67±85.74) ng/ml,低于观察组的(705.36±78.4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2.826、5.587,P< 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低于观察组的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374,P<0.05).结论 茴三硫胶囊联合胆益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浆TNF-α、β-EP及血清SOD水平,且用药安全可靠.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袁磊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AOPP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HP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HP联合CVV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死亡患者生存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比较患者生存率、治疗前后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以及治疗前TNF-α、IL-6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AOPP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中毒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

  •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拔管及烦躁的应用效果

    作者:方广;张翠红;李有华;张国强

    目的 观察评价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防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拔管及烦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06例,并随机对照试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前给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1 μg· kg-1静脉微泵灌注右美托咪定10min;对照组给予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同T0比较,MAP和SPO2水平先降后升,对照组仅在T3、T4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在不同时间点上升,拔管结束后HR水平出现回落,对照组在拔管5 min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HR水平术后在拔管(T3)及拔管1 min(T4)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SPO2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和糖皮质醇浓度与T0相比,T1、T2、T3、T4、T5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和糖皮质醇浓度在T3、T4和T5浓度显著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和糖皮质醇浓度在T3、T4和T5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躁动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3、15.309、14.134,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分级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8.653,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有效的降低躁动发生率,减少了血流动力学影响,缓解不适症状,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吴俊鹏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引流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R、ACTH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此外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免疫组化染色中不同抗原修复方法的应用探讨

    作者:魏素姣

    目的 主要探讨高压锅与微波炉抗原修复方式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收集的12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作研究对象,选用定位于细胞膜、细胞核、细胞浆的CD4、CD8、Ki67、IL17四种不同抗原做染色标记,并应用高压锅与微波炉两种抗原修复方式,对两种抗原修复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高压锅抗原修复方式下,CD4抗体阻性率高达100%,而在微波炉抗原修复方式下,CD4抗体阳性率仅达45.5%,两组相较而言,高压锅抗原修复法CD4抗体阳性率较高(P<0.05);CD8、Ki67、IL17抗体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组织不脱片情况下,选用高压锅抗原修复方式,操作简单,背景着色浅,定位清晰,结果稳定;在修复方式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情况下,建议选用微波抗原修复方式.

  • 肾结石患者的代谢评估在饮食防治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彭双阳;袁晓春;廖钇帆;丁鹏

    目的 对肾结石患者进行代谢评估,探讨和研究通过饮食干预来预防和治疗肾结石形成和复发,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实施微创取石手术的163例患者收集其结石标本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和留取尿液行24 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进行检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实验组82例.对照组多饮水,不行特殊饮食预防;实验组根据结石成分及24 h尿成石危险因素的结果给予相应的饮食预防,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预防后对肾结石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163例肾结石患者中157例完成研究(对照组79例,实验组78例),研究脱落率3.68%(6/163).对照组预防前后24 h尿液成分分析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饮食预防前后比较,尿草酸、尿酸、尿钙指标降低,尿枸橼酸指标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尿磷、尿镁指标在预防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预防6个月后,对照组出现5例肾结石复发,复发率6.33%(5/79);实验组78例中无复发病例,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代谢评估可以发现影响肾结石发生、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而代谢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肾结石的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司霞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88.89%比68.89%),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对比

    作者:韩红燕

    目的 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不同心电图检查方法检出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对冠心病阳性检出率(58.00%比64.00%)、房性早搏(52.00%比54.00%)、室上性早搏(17.00%比21.00%)、房室传导阻滞(15.00比20.00%)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房性早搏二联、三联,室性早搏二联、三联,改良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早期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在冠心病检出率方面虽与常规心电图相当,但在心律失常检出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万古霉素缓释系统与Wright硫酸钙治疗创伤后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的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张金刚;刘大伟;宋思桐;高洪达;胡海平;李爽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缓释系统与Wright硫酸钙治疗创伤后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68例创伤后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敏感抗菌药物,观察组则采用万古霉素缓释系统与Wright硫酸钙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骨腔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清除率、再次手术率以及骨折愈合率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万古霉素缓释系统与Wright硫酸钙治疗创伤后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不仅能加快患者骨折与骨腔愈合的时间,还能提高感染清除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再次手术的概率.

  • 强化降脂治疗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田艳华

    目的 观察强化降脂治疗方案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12月治疗的88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取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IL-C、hs-CRP与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相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降脂治疗有助于调节ACI患者血脂、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机体内易损斑块稳定性,降低复发风险,进而提升临床疗效与预后,安全性较高.

  • 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韩俊杰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板开窗术;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手术指标.结果 术后两组VAS与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均能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但经皮椎间孔镜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住院时间,效果更为突出.

  • 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连仁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50/53)较对照组77.36%(41/5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比对照组高,AngⅡ、VEGF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均比对照组低,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加快,且用药安全性高.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评估

    作者:沈鹏;蒋勇;李福泉

    目的 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贲门失弛缓症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两组患者治疗前、手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临床症状评分、术后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参数、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和1年Eckardt评分较手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年的Eckardt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ESP、4S-IRP较术前均降低,LESRR、LESL均增大,且观察组LESP、4S-IRP降低和LESRR、LESL增大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内镜下气囊扩张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NGS技术对325例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高鹏;蓝惠华;金丹丹;杨明月;张玲;王厚照

    目的 通过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325例自然流产组织进行检测,探讨流产组织染色体数目畸变及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在自然流产中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送检并行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的325例自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的结果.结果 (1)325例流产组织绒毛样本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标本171例(52.62%),以染色体三体型多见(71.35%),除了1号、11号和19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有检出,其中16-三体多见(22.22%),其次为22-三体(14.04%)和15-三体(9.94%);检出双重三体7例(4.09%);45,X单体20例(11.70%),其中有4例合并三体;XNN三倍体4例(2.34%),其中有1例合并三体;检出Chr21号染色体单体3例(1.75%);检出嵌合体5例(2.92%);CNV≥5 Mb的重复或缺失10例(5.85%),其中有2例合并三体.(2)本次研究可见孕妇年龄≥35岁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68.75%)高于年龄< 35岁组(4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自然流产(孕周<12w)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自然流产(孕周≥12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既往流产次数与胚胎绒毛染色体的异常率关系不大(P>0.05);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孕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高龄孕妇胚胎染色体异常率较高,高龄人群应更注重孕早期胎儿染色体检查.

  • 广州市南沙区城乡成年糖尿病高危人群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

    作者:唐元;杜梓华;杨燕君

    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糖尿病(DM)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为制定宣教、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月至4月,采用糖尿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知识、态度、行为评价量表(HLIKAB)和评价方法,对广州市南沙区786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市糖尿病高危人群HLIKAB总分(54.86±21.81)高于农村糖尿病高危人群(49.80±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4,P<0.05).城市、农村糖尿病高危人群HLIKAB得分达总分60%分数(45分)以上者分别有205人(占52.30%)和195人(占4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4,P<0.05).城市糖尿病高危人群HLIKAB总分(t=3.384,P<0.05)及知识(t=4.480,P<0.05)、态度(t=5.248,P< 0.05)与行为(t=2.085,P<0.05)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糖尿病高危人群.结论 城乡DM高危人群DM知识、态度与行为有待提高,应建立针对性的DM相关宣传、干预策略,提升防治工作成效.

  • 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磁共振成像在梅尼埃病中的显影效果及成像时间窗的初步探讨

    作者:付佳;区永康;高志娟;刘彤;汪欣;杨燕珍;祝晓芬;许耀东

    目的 通过研究梅尼埃病患者在钆喷酸葡胺(Gd-DTPA)咽鼓管给药后使用3D-FLAIR检测耳蜗、前庭显影效果,探讨3D-FLAIR检测耳梅尼埃病内耳增强的佳时间窗.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例梅尼埃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咽鼓管注入Gd-DTPA后分别在4、12、24 h对受试者进行内耳3D-FLAIR MRI扫描.比较该序列下患侧耳蜗和前庭的信噪比以及显影情况.结果 鼓室注射7倍稀释的Gd-DTPA后24 h内前庭的信号强度持续增加,其信号峰值为24 h,而耳蜗的信号峰值为12h,耳蜗信号均在24 h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3D-FLAIR检测中,注入对比剂Gd-DTPA 24 h后前庭部显影佳,而耳蜗注药后12 ~ 24h进行扫描均可.

  • 肠道肿瘤3.0T磁共振临床研究与炎症鉴别

    作者:沈海平;郑晓林;邹玉坚;王刚;范宪淼;杨沛钦;李德维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MR)在肠道肿瘤和肠道炎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诊治肠道病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患者均完善3.0T MR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少部分病例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结果诊断,判定3.0T MR在肠道肿瘤和肠道炎症中诊断价值差异.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满意的诊断图像.3.0T MR诊断肠道肿瘤灵敏度为79.17%,特异性为95.83%,阳性符合率为84.72%.3.0T MR与病理在肠癌、淋巴瘤、间质瘤、炎性病变及良性增生中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在肠道肿瘤和炎症疾病中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 基于刘爱民临床经验论“经方”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要点

    作者:徐胜东;韩冰莹;刘爱民

    基于刘爱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皮肤病的经验,结合经方的原始经典方证规律,剖析经方的脉证并治要点,并就具体病案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概括出“病-证-因-用-方”五字要点,便于刘爱民诊治皮肤病经验的传承和进一步的学术交流.

  • 肾穿术后患儿制动时间的研究

    作者:张洁;张玉粉;宋玉丽

    目的 研究肾穿术后患儿制动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科行肾穿术后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肾穿术后制动24 h,观察组患儿肾穿术后制动6h,观察两组肾穿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舒适度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肾穿术后患儿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等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缩短肾穿术后患儿制动时间,不会增加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的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肾穿术后患儿排尿困难、排便困难、皮肤发红、腰背疼痛、肢体麻木、夜间累计睡眠时间等舒适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缩短肾穿术后患儿制动时间,降低排尿、排便困难,减少皮肤发红、腰背疼痛、肢体麻木的发生,增加夜间累计睡眠时间,提高患儿舒适度.结论 肾穿术后患儿制动时间为6h,降低了肾穿术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儿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保留前叶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勇;林阳彦;邱春明;张国飞

    目的 观察评价保留前叶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5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PKRP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PKEP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5.98±7.13)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4.86±7.08) min(t=4.962 5,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3.82±12.27) 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6.91±18.79) ml(t=8.051 4,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5.67±0.2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48±0.53)d(t=6.1705,P<0.05).治疗前两组IPSS评分、RUV、Qmax、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术后IPSS评分、RUV、Qmax、QOL评分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7 5,P<0.05).结论 保留前叶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具有疗效满意、创伤更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可靠,更易恢复.

  • 无反应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病原学调查

    作者:黄锡坤;郭伟洪;缪卓峰;夏秀琼;林宇鹏;陈维;黄大钡

    目的 观察分析无反应肺炎(NRP)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病原学调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科住院收治的无反应肺炎患者87例,并同期选择正常反应肺炎住院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结果.结果 无反应肺炎组高龄(O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慢性肾功能不全(CRI)、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脑血管疾病(CD)与正常反应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06、8.281、9.334、23.071、9.103,P<0.0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低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CRI)、脑血管疾病(CD)是独立危险因素,无反应肺炎组发热、胸闷气短及啰音与正常反应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73、7.441、5.529,P< 0.05),无反应肺炎组WBC、N%、PCT、CRP、血沉与正常反应肺炎组(P<0.05),无反应肺炎组多肺叶浸润及胸腔积液间与正常反应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71、33.645,P<0.05).无反应肺炎患者87例共检出88株病菌,其中肺炎链球菌45株占51.14%(45/88),G-阴性杆菌37株占42.05%(37/88,包括克雷白杆菌17株,大肠杆菌14株,流感嗜血杆菌6株),军团菌4株占4.55%(4/88),其他病原体2株占2.27%(2/88).结论 慢性基础疾病和特殊病原体感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危险因素.CAP患者初始治疗时常常表现炎性反应较为严重.多肺叶浸润及胸腔积液可以明显的提早识别CAP,为患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作者:梁海英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首次实施剖宫产分娩再次妊娠分娩自愿实施阴道分娩且符合相关指征的产妇315例为本次观察组,同时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无剖宫产指征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300例为本次对照组,对两组产妇阴道分娩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为20%,存活率100%,较比对照组18.33%的剖宫产发生率、存活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分娩成功产妇产程、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对于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实施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有保障,利于产妇的恢复,医院在保障急救基础上对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再次妊娠的产妇可实施阴道试产.

  • 吉非替尼联合DP化疗方案同步3D-CRT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SCCAg、b FGF水平及生存周期的影响

    作者:郑一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DP(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本院5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行DP化疗方案同步3D-C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人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生存质量,随访3年,统计两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 (1)临床疗效: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68.97%(20/29)与对照组的48.28%(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疾病控制率89.66%(26/29)高于对照组的65.52%(19/29)(P<0.05).(2)血清SCCAg、b FGF水平:治疗前两组血清SCCAg、b F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SCCAg、b F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生存质量: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且生存质量改善率51.72%(15/29)高于对照组24.14%(7/29)(P<0.05).(4)生存率: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0.7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9个月.观察组1年生存率82.76%(24/29)高于对照组58.62% (17/29) (P<0.05),2年生存率48.28%(14/29)、3年生存率31.03%(9/29)与对照组2年生存率34.48%(10/29)、3年生存率13.79%(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DP化疗方案同步3D-C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SCCAg、b FGF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

  • 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李文;宋吉杰

    目的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患有乳腺癌的患者经过保乳手术,再通过联合放射治疗后,治疗效果的显著性.方法 将80位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后,再进行联合放射治疗.对经过治疗的患者观察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复发率,对疾病的预后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复发的人数,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有乳腺癌的患者经过保乳手术治疗后再进行联合放射治疗,可以降低癌症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应用Smith公式评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姜克萍;杜志顺

    目的 探析应用Smith公式评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风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600例的临床资料,对全部产妇均采用Smith公式和Grobman公式进行阴道试产风险的评估,分析两个公式对分娩方式风险预测的价值.结果 600例产妇仅10例产妇试产失败,按照Smith公式预测阴道试产的风险度,校正前,≤40%的产妇试产成功率100%,>40D%的产妇试产成功率44.44%;校正后,≤40%的产妇试产成功率100%,>40%的产妇试产成功率33.33%.校正前后预测风险与阴道试产结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Grobman公式预测风险:<75%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99.29%,≥75%的阴道试产成功率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Grobman公式,Smith公式更适合我国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阴道试产风险评估中,而且Grobman公式涉及到人种问题,不适宜我国产妇;当然Smith公式虽然在预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风险上有一定价值,但是却并不是判断阴道试产的绝对标准,临床医师还需结合产妇的阴道试产条件等合理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保证分娩的顺利,改善母婴结局.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分叶解剖性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作者:范伟洪;郑少波

    目的 探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分叶解剖性前列腺剜除术(PKERP)及前列腺电切术(PKRP)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BP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60例行PKRP治疗者设作对照组,60例行PKERP治疗者设作研究组,比较两组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Qmax、IPSS、RUV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6.67%比23.33%)(P<0.05).结论 BPH在PKERP术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尿道功能以及前列腺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对心绞痛患者血清IL-6、IL-10、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

    作者:文倩;陈春玲;陈雪营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WHO诊断标准选入100个稳定型心绞痛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实施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和反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维、ACEI/ARB、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CCB类等,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疗程均为1年.结果 经不同的治疗,两组患者的IL-6、IL-10、TNF-α、hs-CRP水平均出现明显改变,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反搏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均P< 0.05).反搏组的24 h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使用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前后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查,治疗后两组代谢当量与本组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反搏组较对照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压低幅度、运动时间、运动行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反搏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心绞痛效果显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PCR-RFLP和PCR-SSCP在食源性感染致病菌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谭炜炜;董进浪;吕建辉

    目的 探讨PCR-RFLP和PCR-SSCP在食源性感染致病菌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将鉴别靶基因设定为食源性感染14种常见致病菌的23S rRNA基因,扩增时运用通用引物PCR(UP-PCR),并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分析PCR产物的酶切片段.结果 针对23S rRNA基因片段的Hpa Ⅱ酶切产物的RFLP分析表明,不同种属的致病菌表现的RFLP图谱相似;SSCP分析显示,SSCP图谱具有较大的变异性,能够为细菌鉴定提供有效依据.结论 PCR-SSCP技术能够快速鉴定食源性感染致病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龙喜;冯丹;胡朝耀;朱沛荣

    目的 探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Cervical hypertension,C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康复医学科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门诊及住院颈源性高血压患者79例,全部患者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并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VAS评分(6.82±0.16)分,治疗后VAS评分(0.89±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53 6,P<0.05).治疗前SBP为(157.19±9.01) mmHg,治疗后SBP为(131.87±9.03)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2 8,P<0.05);治疗前DBP为(99.01±6.52) mmHg,治疗后DBP为(88.69±7.0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1 9,P<0.05).本组79例患者,治愈42例占53.16%(42/79),显效19例占24.05%(19/79),有效14例占17.72% (14/79),无效4例占5.06%(4/79),总有效率为94.94%.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具有较为理想的稳定治疗作用,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 整体护理对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评分及治疗费用的影响

    作者:姚瑶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对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评分及治疗时间、费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消化不良症状评分、治疗时间和费用以及患儿及家属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1.43±0.55)比(3.31±0.98)],观察组治疗时间[(3.06±0.57)d]、治疗费用[(290.27±39.75)元]均低于对照组[(4.20±1.12)d、(364.34±51.4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用药依从性为92.0%、更换尿布及臀部护理为100.0%、合理饮食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86.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可有效降低症状评分,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加快患儿康复.

  • 医护卫联合门诊在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涂丽芳;宁红晖;李玉平

    目的 评估社区医院开展医护卫联合门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纳入本中心医护卫联合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并且分析实施1年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96例成功随访,随访率96%.相比医护卫联合规范管理实施前,管理后的收缩压显著降低[(124.5±12.1) mmHg比(151.5±15.3) mmHg],舒张压也显著低于管理前[(72.4±8.5) mmHg比(95.6±10.1)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遵医嘱服药、每次自测血压的比例、每日摄盐量和每周活动量上比较管理后也显著优管理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结论在社区医院开展医护卫联合门诊,可以更有效地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 系统性气道湿化管理方式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中的应用

    作者:王荣华;张晓云;崔萍萍

    目的 探讨系统性气道湿化管理方式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本科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喉癌并接受手术治疗行气管切开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气道湿化管理即湿化器调节湿度+双层湿润纱布持续覆盖套管口+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气管套管内滴药的湿化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后1~7d湿化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湿化满意率达到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术后第2d吸痰次数、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护士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系统性气道湿化管理方式能够保证湿化效果,减少吸痰次数,降低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士满意度,值得推广.

  • 某院体检中心护理查对方法的改进效果

    作者:刘伟红;曹秀芳;贾荣娟

    目的 观察健康体检中护理查对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 建立、培训、考核“四查十对”制度,“四查”是在三查的基础上增加被检者参与查;“十对”是在七对的基础上修改为核对:体检编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或体检通知单上的相片)、体检项目、部位、是否空腹、采样管、条形码、录入的数据.①选择实施“四查十对”制度后(2016年)46 846例被检者与实施前(2015年)45 852例被检者的护理差错数进行对照.②选择实施“四查十对”制度后(2016年)随机调查的720名被检者和实施前(2015年)的692名被检者进行对比,对比被检者满意度及因差错造成的投诉情况.采用x2检验分析实施“四查十对”制度前后差错率、被检者满意度及因差错造成的投诉情况.结果 查对方法改进前(2015年)发生差错67例(0.15%),被检者满意631例(91.18%),投诉7人次;查对方法改进后(2016年)发生差错39例(0.08%),被检者满意708例(98.33%),无投诉发生;改进前后比较,差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P< 0.05);被检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78,P<0.01);投诉人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P<0.05).结论查对方法改进后,护士自觉执行查对制度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差错发生率和投诉率明显降低,被检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各级体检机构借鉴.

    关键词: 健康体检 查对 差错
  • 孕期社会心理因素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作者:欧少玲;刘妙莲

    目的 探讨孕期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护理方法对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40例(对照组)和2017年1-12月40例(观察组)均经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为产后抑郁高危产妇人群.对照组给予孕期及产后常规护理、护理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易引起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如以量化方式评估产妇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及寻找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率及其程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率较对照组低(2.50%比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1,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得分较对照组低[(32.45±7.84)比(43.23±8.12),t=7.926,P<0.05],观察组产后EPDS得分低于对照组[(5.92±3.23)比(10.21±3.75),t=7.813,P<0.05].结论 早实施孕期社会心理因素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聂宝平;邓小芳;吕文琪;陈颖

    目的 观察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支气管哮喘(BA)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予以CNP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5.735 2、17.863 5,P=0.000 0),而观察组依从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95.35%比65.12%,x2=12.3905,P=0.0000),观察组SAS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750 8、4.317 4,P=0.000 0),观察组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67%比79.07%,x2=7.242 1,P=0.000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比81.40%,x2=4.410 3,P=0.000 0).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改善负面情绪,提高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CNP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及相关遗传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姜礼双;陈健海;崔亚;卜平

    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治疗也相对棘手.目前认为食管裂孔疝、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食管动力障碍、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胃内酸袋、精神心理因素等方面参与了GERD的发病.随着对GERD研究的深入,IL-1 β、IL-1RN、CYP2C 19、GNB3、GSTs、ABAT、HLA、PAR-2等遗传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GERD的易感因素.全面理解GERD的发病机制及遗传基因多态性将有助于该病的预防及治疗.

  • 护理干预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文雅;刘东光;关小丽;林爱仙

    目的 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骨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138例,均给予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x=9.200,P=0.002);两组干预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V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t=10.108、9.108,P=0.000),且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3.37±0.99)比(4.51±1.38),P=0.000];两组干预前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WOMAC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t=16.824、10.072,P=0.000),且观察组WOMAC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1.08±0.71)比(3.25±0.69),P=0.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1%(x 2=12.641,P=0.000).结论 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安全、便捷,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骨科护理大力推广.

  • 孕期综合干预对妊娠期肥胖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佳梅;何秀玲;梁燕霞;罗曼云;邹文霞;温济英;陈步云

    目的 探讨孕期综合干预对妊娠期肥胖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孕早期在本院建档并分娩的妊娠合并单纯性肥胖的足月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产检,干预组在常规产检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孕期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医学营养、体重管理、医学运动及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和血糖,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增重、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难产比例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孕妇体重增长(9.30±1.32) 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7±2.90) 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总产程(10.90±2.29)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82±1.8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产妇生育的新生儿体重(3.24±0.33) kg,明显低于干预组的(3.48±0.32) 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产后出血量(270.99±174.16) ml,少于对照组的(328.60± 108.21)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难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分别为7.78%、31.11%、2.22%、2.22%,对照组分别为18.89%、46.67%、11.11%及1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孕期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妊娠期肥胖孕妇的体重,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如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有效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的发生率,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值得进一步宣传和推广.

  •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

    作者:徐婉媚;张文华;梁少娟;刘凤英;蓝少勇;李志豪

    目的 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生活质量(QOL)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均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4周后,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健康感觉、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水平、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均P< 0.05);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6 9,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861 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x2=10.460 1,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磁共振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聂颖

    目的 分析磁共振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磁共振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的肝癌患者86例,均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6例患者术后发热、疼痛、恶心呕吐、血红蛋白尿、皮肤Ⅱ度冻伤、肝功能损伤反应性胸水等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02%、45.35%、33.72%、4.65%、52.33%、95.35%、4.65%,无内出血事件发生;治疗后,原发性肝癌病灶完全坏死率为43.84%,转移性肝癌病灶完全坏死率为53.85%;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用于磁共振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中利于降低肝癌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改善心理状态.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林雅;胡庆兰;张凯宁

    目的 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单号/双号将106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实施本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选取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d的疼痛评分(数字等级评定量表评分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周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15±0.56)、(1.08±0.2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1±0.54)、(1.93±0.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21%(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 产后女性盆底肌综合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王丹丹

    目的 探讨产后女性盆底肌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促进康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阴道分娩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康复组(50例)和常规宣教组(50例),常规宣教组产妇给予常规产后宣教,综合康复组在对常规宣教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综合康复组总有效率94.0%,常规宣教组总有效率64.0%,综合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宣教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ICI-Q-SF评分分别为(2.2±0.5)、(1.3±0.3),常规宣教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ICI-Q-SF评分分别为(3.2±0.7)、(2.5±0.7),综合康复组均较常规宣教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I-QOL评分均较康复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康复组总评分为(78.6±7.8),明显高于常规宣教组的(55.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PFDD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有助于提高了产妇产后Ⅰ、Ⅱ类肌力,改善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跨理论模型运动康复在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赵佩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心内科90例首次行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PCI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康复干预.观察入院时、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Pro-BNP浓度、6 min步行距离6 MWD、胸闷发作频率等心功能指标.采用SF-36调查表、ADL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LVEF指数、6MWD步行距分别为(60.5±6.7)%、(345.0±30.2)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5±7.5)%、(310.5±30.0)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闷发作次数、Pro-BNP浓度分别为(3.5±1.2)次/月、(92.0±27.0) 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2.2)次/月、(109.0±29.8)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分值为(8.0±1.0)、(13.0±1.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1.5)、(1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基于TTM运动康复干预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安全可行,对促进术后早期心脏康复有重要意义.

  • 变革图新铸精品迎接挑战闯难关

    作者:《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辑部

    2017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国内“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评选活动中,成绩卓著,共有19种杂志入选“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有38种杂志入选“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充分展示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整体学术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做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一员,深受鼓舞,倍感压力.编辑部专门组织全体编辑认真学习、研读了会内入选优秀期刊.通过细心研读、热烈讨论、认真总结,在学习中,梳理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吸收入选优秀期刊的成功办刊经验,化压力为动力,以变革迎挑战,要求编辑部对稿源主导性原则站在新的高度予以重视,责任编辑所有工作均须围绕对稿源的主导性展开.2018年编辑部在与编委互动、专题策划、组稿、学术交流、栏目设置等方面做了较大调整,积极适应科技期刊行业发展变化,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力争与会内入选兄弟期刊一样,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办成国内精品科技期刊,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具影响力医学期刊品牌建设增砖添瓦.

    关键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