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胫股旋转对线不良的研究

    作者:向湘松;李永平;李峰;蒲丹;肖业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股旋转对线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80个正常成人膝关节的CT资料,测量临床上采用不同的股骨假体旋转参照轴可能引起的潜在的胫股旋转对线不良的角度.结果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各自独立地确定胫骨假体、股骨假体,其中股骨假体旋转分别以上髁轴线、前后轴线的垂线、后髁轴线外旋3°的直线来确定,可能产生的胫股旋转对线不良交角的平均值分别为4.54°、7.26°、4.88°.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各自独立确定胫骨假体、股骨假体的旋转对线会导致胫股旋转对线不良的产生,而上髁轴线及相对于后髁轴线外旋3°的直线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 脉压及夜间血压下降异常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作者:梁汝琼;张惠云

    目的 评估脉压(pulse pressure,PP)及夜间血压下降异常(Impaired nocturnal BP decline)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尿白蛋白/4肌酐比值大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组37例(A组)和肾病组117例(B组),其中肾病组(B组)又分为早期.肾病65例(B-组)和临床肾病52例(B2组)两个亚组,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BMI、HbAIC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脉压及夜间血压下降异常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呈显著相关(95%CI,1.248~3.262;1.468~3.682).结论 脉压及夜间血压下降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素,临床上应及早进行干预,降低收缩压的同时防止舒张压过度降低,平稳降压,减小血压波动,对降低肾损害可起到积极作用.

  • 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晓

    目的 探讨GDM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妊娠结局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住院的7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24~28周内确诊并接受规范化治疗,血糖控制满意的38例作为观察组,另36例血精控制不满意的(包括在34周后才确诊的或孕24~28周确诊但不配合调控饮食治疗的)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妊娠结局母婴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手术产率、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较对照组明显偏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大,早期干预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 肠道内输入高渗盐水并静脉输注大量激素冲击治疗重度低钠血症41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侯蕴祈

    目的 了解肠道内输入高渗液并静滴氢化可的松冲击治疗重度低钠血症与传统疗法在疗效和住院天数问的差异.方法 回顾我院2004年月1月-到2009年4月共收治的符合诊断的重度低钠血症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给予传统的单纯静滴高渗盐水的方法,后者给予肠道内输入高渗盐水并静脉输注大量激素冲击疗法.结果 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9例,并发症5例,死亡3例,达好转标准平均天数3.31天,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7例,并发症1例,死亡0例,平均好转天数2.11天.结论 应用肠道内输注高渗盐水并同时静滴大剂量氧化可的松冲击治疗重度低钠血症优于传统单纯静滴高渗盐水的方法 .

  • 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黄宝泉;张庆武;曾维英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在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螺旋CT表现.结果 CT平扫中1例病灶呈稍高密度,10例为等密度,4例为略低密度,1例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皮质期12例强化程度高于或相当于正常肾皮质,2例强化低于肾皮质但高于肾髓质,1例强化程度等于肾髓质,1例囊实性病例囊壁明显强化.肾实质期扫描肿瘤密度迅速减退,肾盂期扫描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结论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痛是可靠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特别是小肾癌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表现,有重要的定性意义.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艳;谢景华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常年性变应性鼻炎84例,治疗组42例在注射予卡介菌多糖核酸的第1天行SHP-Ⅱ射频治疗1次,以后隔天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3个月为总疗程.对照组42例只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结果 近期疗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总有效率92.8%,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6个月再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90.48%,对照组85.7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控制远期复发亦有明显效果,且联合射频治疗对短期症状改善更为突出,值得推广.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建英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 .方法 在控制好血糖、感染的前提下,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 20例糖尿病足除1例截肢外.其余经3周~3个月治疗均愈合.结论 应用全身治疗和护理相结合,有效缩短了溃疡愈合时间,减少了截肢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护理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区的微生物污染控制管理

    作者:张向群;林红宁;陈罕;梁瑜;关银华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洁净区微生物污染原因,进一步完善洁净区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序及相关管理制度.方法 2005至2008年,在PIVAS洁净区面积与室内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管理要求下每月1次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部、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细菌监测,每半年1次对洁净区相关室间进行沽净度监测(包括尘埃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计数,并将监测结果 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序的部分环节,继续追踪考察所有监测数据,判断整改措施是否有效.结果 通过完善、落实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序,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从78.5%升至95%;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从90%上升至99%.结论 该措施能有效预防微生物污染和保障静脉药物配置的安全.

  • 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情况调查

    作者:杨连爱;陈娟婷

    目的 调查我院医务人员对职业感染防护的认知情况,为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职业感染的防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我院1000名医务人员对职业感染防护的认知情况,职业暴露情况及其职业感染防护行为情况.结果 回收963例有效问卷中过去1年中有753人发生过感染性职业暴露,占总数的78.19%;大部分的医务人员都对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有所掌握和了解,但是仍有17.24%的医务人员不清楚"标准预防"的内容和方法 .感染的防护行为凋查中接触传染病病人是否穿隔离衣,冬春季门诊接触病人是否戴口罩二个项目中回答没有的人数多于回答是的人数(P<0.05).结论 少数的医务人员对职业感染防护意识不强,某些错误或不当的行为都可能是导致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锦坚;李春梅;刘莉萍;黄少娴;吴燕梅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住院日、禁食时间、医疗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病情加重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患者住院日、禁食时间、医疗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病情加重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路径患者,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慷舒灵凝胶在褥疮治疗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曾顾梅

    目的 探讨慷舒灵凝胶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30例(48处创面)褥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5例(20处)在局部常规换药基础上加敷凡士林纱块,治疗组15例(28处)在局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加用慷舒灵凝胶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9.3%,对照组治愈率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慷舒灵凝胶,联合强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褥疮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两种胆囊取石术的护理方法

    作者:何颜英;张凤群;张凤霞;李春梅;刘莉萍;曹伟胜

    目的 比较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3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术后治疗情况及术后不适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伤口疼痛、发生胆漏等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恢复快、护理简单,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 对产妇实施延伸性服务的体会

    作者:陆少霞;粱燕华;吴秀娥

    目的 了解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需求,给予及时适当的健康指导.方法 分院内访视和产妇出院后电话回访两种方式.产妇顺产分娩后在出院前由责任助产士进行院内访视,顺产、负压产出院后第7天和11天,剖腹产后第10天和14天分别行电话回访.结果 第二次电话回访的健康问题明显比第一次电话回访的要少,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通过对健康问题的构成比分析,婴儿在脐部护理、黄疸、吐奶,产妇在伤口疼痛、伤口愈合欠佳、乳汁不足等方面较多.结论 助产士回访具有深远意义,能及时了解母婴情况,解决产妇实际困难,确保母婴顺利度过产褥期,体现助产土优质的延伸性服务和人性化理念,值得推广.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叶影顺;杜海红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开展的62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术后平均住院4天,手术效果好,病人恢复快.结论 腔镜甲状腺手术不仪需要手术医生熟练的手术技术,还需要充足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是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的保证.

  • 病房搬迁中的护理风险管理

    作者:谢运娣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病房搬迁中的应用.方法 评估病房搬迁中的护理风险,建立风险共担的医患关系;准备充足的物品,完善物品标识,熟悉环境,消除陌生心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机制,保证转运通道畅通;加强护士急救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士抗风险能力;制定完善的转运流程,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结果 共用3小时20分钟,完成了15层新大楼的搬迁工作,270名病人,50余台贵重抢救设备等均安全转运.结论 在病房搬迁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保障病人安全,确保病房整体顺利搬迁.

  • 高龄骨折患者合并臀部皮肤真菌感染的护理

    作者:吴素莲

    目的 探讨高龄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发生皮肤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对45例高龄骨折卧床合并皮肤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及护理.结果 45例患者全部痊愈.结论 护理方法 得当与否,可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发病及发病后恢复时间.

  • 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琳;严惠群

    目的 探讨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因行剖宫产而产后出血量达600~2200ml的患者9例,均应用B-Lynch缝合止血,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9例患者中8例行B-Lynch缝合术止血成功,子宫得以保留,1例因止血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愈率88.89%,术后无不良反应,子宫复旧良好.结论 剖宫产产后出血行B-Lynch缝合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 ,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输尿管再植术中插入式方法 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志坚;陈敏坚;刘肇华;余明年;吴炳权;刘锡海

    目的 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插入式方法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2年,所有病例未发现尿漏和膀胱输尿管吻合段狭窄梗阻,2例膀胱造影发现有轻度反流,但未见肾功能损害.结论 插入式输尿管吻合方法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狭窄率低、有一定的抗反流作用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式.

  • 彩超引导下肿块的穿刺活检125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卫东;李灿

    目的 探讨彩超结合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各种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5例肿瘤患者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供情况,获得各项指标,并结合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肿块做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结果 本组125例肿瘤中,其中恶性肿块98例,良性肿块27例,各种病变诊断准确率达到96%,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彩超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肿块进行检测,能有效地进行良恶性的鉴别及组织学诊断,明显提高其诊断率,是诊断肿瘤极有价值的方法 .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59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鸿云;黄秀珍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59例病例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优点和手术操作要点.结果 35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用止痛药物的172例,占47.9%,24h内均恢复进食并下床活动,无意外出血,无1例切口感染;术后7 d内出院的241例,占67.1%,住院时间长者11d,手术时间短38min,长135min,平均52min,术后349例7~24h离床活动,252例未行术后镇痛.术后出院时间4~20d,平均随访6个月,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几胆囊切除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瘢痕小,其操作要点易于掌握,只要掌握MC的适应证,排除Calot三角处严重水肿、粘连,大多数病人均可行MC手术.

  • 3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罗海军;谢永灿;高毅;潘明新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38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10例(20.31%)术前诊断明确,本组无手术后死亡病例;1例Ⅰ型患者月日囊切除术后出现月日漏;1例胆囊切除+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后10个月再次出现胆总管狭窄;1例Ⅳ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5年再发肝内胆管结石并感染;38例中1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4例由于腹腔镜手术中解剖困难、出血中转开腹.结论 手术前诊断及术中注意Mirizzi综合征的存在能降低手术胆道损伤率.

  • 重复异位妊娠55例临床分析

    作者:袁渊

    目的 探讨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次异位妊娠间隔时间≤1年15例,占27.27%;1~2年35例,占63.64%;2~5年5例,占0.09%;输卵管保守性手术18例,患例输卵管切除术37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于同侧10例,发生于对侧45例,其中41例行输卵管切除术,4例行MTX药物保守治疗,3例获得成功,1例治疗失效,再次行输卵管切除术.52例手术患者中,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结论 重复异位妊娠发病与盆腔炎症及前次异位妊娠有关.

  • 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作者:覃文;程德志;郭文邦;岑燕茹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的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56例老年完全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56例行手术治疗,入院至手术时间为3小时至5天.术中诊断13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其中5例术前做出诊断,符合率38.5%.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死亡3例,病死率5.4%,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死亡2例.结论 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能够早期并准确地认识到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分析

    作者:易培训

    目的 了解我院2008年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量(DDD)法,对我院2008年口服降糖药的使用频度、销售金额和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08年在5类常用口服降糖药中,销售金额排在前2位的是糖苷酶抑制剂和磺酰脲类.按DDDS排序,列前5位的是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和格列喹酮.结论 2008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 黄芪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范波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合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临床9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肝黄组和肝素组.肝黄组49例,采用黄芪注射液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肝素组45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NIHSS和ADL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 肝黄组的NIHSS和ADL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较单用低分子素治疗优越.

  • 罗哌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的剂量观察

    作者:陈国强;杨文科;张欢楷;方晓珊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不同剂量对麻醉平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适合行椎管内联合麻醉的妇科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三组,0.75%罗哌卡因20秒匀速注入,A组为10mg;B组为15mg;C组为20mg.并记录麻醉阻滞平面达T10时间;腰麻高平面时间;腰麻后30分钟MAP;需追硬外麻用药例数.结果 3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穿刺部位、体位相同,均为同一人操作.B组麻醉效果佳,阻滞平面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无需追加硬外药.结论 椎管内联合麻醉中腰麻罗哌卡因注药剂量以15mg为宜.

    关键词: 剂量 罗哌卡因 麻醉
  • 安宝与硫酸镁在晚期流产和早产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谭燕玲

    目的 探讨安宝在晚期流产和早产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安宝与硫酸镁治疗晚期流产和早产,观察安宝与硫酸镁抑制宫缩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和妊娠结局.结果 应用安宝治疗晚期流产和早产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晚期流产和早产患者应用安宝治疗,与硫酸镁比较,对延长妊娠时间及患者的妊娠结局差异有显著性.对硫酸镁治疗无效或出现不良反应时,改用安宝仍有明显延长妊娠时间的作用,且患者的妊娠结局良好.

    关键词: 安宝 硫酸镁 早产
  • 三种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成明建;朱志俏;黄齐慧

    目的 探讨暖宫贴配合甲硝唑等方法 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68例采用暖宫贴配合甲硝唑、地塞米松等灌肠治疗(方案A);第二组68例采用微波配合甲硝唑、地塞米松等灌肠治疗(方案B);第三组68例采用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静脉滴注(方案C).运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并进行评价.结果 三组成本分别是400元,365元和169元;有效率分别是81.8%,60%和30.8%;成本-效果比分别是4.89,6.08和5.48;敏感性分析的成本-效果比分别是4.89,6.14和5.10.结论 采用暖宫贴配合甲硝唑、地塞米松等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187例文献分析

    作者:彭云;林小群;邓惠娟;陈清好;伍俊妍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187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占25.67%),消化系统反应占(20.86%),血糖波动(占17.11%),神经系统反应(占11.76%)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主要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宁观林;李冬华;吴世东

    目的 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UK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9.5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颅内出血;观察组有1例颅内出血,1例皮肤有少量出血点,1例牙龈出血.结论 综合治疗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

    作者:王擎;彭文要;夏俊梅;汪和明;付文金;罗毅;余继超;陈柏秋;邵纯玲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方法 30例严重烧伤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而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分时段采血,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伤后5~12小时处于低水平,在12~24小时出现升高,然后在烧伤1周后保持至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出血组与非出血组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胃泌素水平与烧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街切相关.

  • 炎症因子与糖尿病前期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关健华;季兵;叶艳彬;刘娟;何智敏;李延兵;赵雅红

    目的 探讨三种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糖尿病前期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94名35~70岁志愿者被纳入研究,其中61名糖尿病前期者和33名正常血糖者.对纳入研究者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量;计算BMI、腰臀比;行口服糖耐量试验(CGTT);检测血脂、尿酸、hsCRP、IL-6,TNF-α等.比较糖尿病前期组与正常血糖组hsCRP、IL-6、TNF-α及上述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分析hsCRP、IL-6、TNF-α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前期组hsCRP(2.17±0.39)mg/L、IL-6(3.11±0.66)pg/ml、TNF-α (3.10±0.37) pg/ml,均高于正常血糖组hsCRP (1.99±0.42)mg/L、IL-6(2.82±0.47) pg/ml、TNF-α (3.09±0.28) pg/ml,两组比较hsCRP、IL-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OGTT2h血糖、甘油三酯、尿酸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hsCRP(y1)水平的主要因素为腰臀比(a1)、甘油三酯(b1)、收缩压(c1)、舒张压(d1)、肿瘤坏死因子(e1)、OGTT2/b时血糖(f1).回归方程:y1=-5.428+3.507a1+0.068bh10.009c1 + 0.009d1+0.21le1+0.033f1.在调整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hsCRP(OR=3.715,P<0.05)、IL-6(OR=2.647,P<0.05)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生相关.结论 糖尿病前期者hsCRP、IL-6水平高于正常血糖者.hsCRP、IL-6、TNF-α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发生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

  • 2006至2008年英德市HPV16、18型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刘俊峰;冯素花;陈传华;胡志愿

    目的 对2006年至2008年英德市HPV(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病毒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探讨HPV16、18型病毒的各年度、各年龄组感染情况.方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6412例宫颈拭子标本,观察各年度、各年龄组中HPV16、18型病毒的感染率.结果 HPV16、18型病毒三年的感染率分别为3.14%、3.67%、5.54%,总体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其中HPV16型的感作者单位:513000 英德市人民医院染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在6412例被检标本中,HPV16型阳性患者190例,感染率为2.9%,其中20~35年龄组阳性率2.5%(71/2817);36~49年龄组阳性率3.2%(100/3109);50以上年龄组阳性率为3.9%(19/486);HPV18型阳性患者78例,感染率为1.2%,20~35年龄组阳性率1.17%(33/2817);36~49年龄组阳性率1.09%(3413109);50以上年龄组阳性率为1.02%(5/486);在英德地区HPV16型的感染率大于HPV18型的感染率.结论 在宫颈癌的筛查中,荧光定量PCR检测HPV16、18型病毒感染结合巴氏染色检查、病理检查、阴道镜及临床检查,筛选出高危人群,定期复查,积极治疗,对宫颈癌的发生率、病死率的降低有很好的作用.

  • 宫内发育迟缓大鼠软骨生长板生长轴变化的研究

    作者:沈振宇;黄越芳;苏喆;邓红株;杜敏联

    目的 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长骨牛长、骨骺软骨生长板形态学和IGF-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生长轴受损的机制.方法 采用母鼠妊娠期饥饿法建立IUGR动物模型.根据新生鼠及其生后第4周时体重和身长分为有生长追赶IUGR组、无生长追赶IUGR组和正常对照组;测量4周龄时各组幼鼠下肢长骨长度并比较胫骨生长板形态学,免疫组化法测定生长板IGF-1表达量.结果 两组IUGR鼠生长板各指标(胫骨长度、股骨长度、胫骨生长板宽度、胫骨增殖期每柱细胞数)和生长板增殖期软骨细胞IGF-1表达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无生长追赶IUGR组更甚.结论 IUGR鼠存在生长板局部GH/IGF-1轴受损伴骨生长板纵向生长障碍,无生长追赶者受损更甚,是其导致矮小症的主要机制.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铅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刘灵辉;谷素英;曾细嫦;卓盈

    目的 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铅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为实验室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液中铅的浓度,同时构建数学模型,对各部分分量进行分析.结果 对于尿样中铅浓度为25.15 μg/ml的样品,取包含因子k=2,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2 μg/ml,终报告尿铅含量(334.5±12.0) μg/L;同时对影响测定结果 的不确定度的各部分因素进行了量化,标准储备液及稀释校准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U(sta)为5.13×10-3;样品制备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u (pre)为4.56×10-3;标准曲线拟和引入的不确定度U(Co)为0.018 7;重复条件下的标准偏差u(-ω)为3.60×10-3.结论 影响尿铅测定结果 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工作曲线拟合引入的误差.

  • 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建彬;邱森灵;李玉莲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念珠菌种类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以及生物梅里埃试剂盒API 20 CAUX进行鉴定分类,ATB FUNGUS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共分离出280株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173株占61.8%;热带念珠菌48株占17.1%;光滑念珠菌29株占10.4%;近平滑念珠菌10株占3.6%;克柔念珠菌9株占3.2%;季也蒙念珠菌5株占1.8%;皱褶念珠菌4株占1.4%;葡萄牙念珠菌2株占0.7%.药敏结果 显示: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敏感率高,分别为96.4%、95.7%;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82.5%;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敏感率分别为50.4%、62.8%、59.3%.结论 临床念珠菌属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较常见.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对念珠菌耐药率较低.

  • BNP在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严瑾;陈朝轩;戴伟良

    目的 探讨B型利钠肽(BNP)在慢性肾衰竭(CRF)并发心血管疾病(CV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是否并发心血管疾病分为有并发心血管疾病组(52例)和无并发心血管疾病组(38例),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体外定量测定血清BNP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比较三组的血清CRP、BNP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BNP水平为(59.9±26.5)ng/L;无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BNF,水平为(269.68±131.29)ng/L,有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BNP水平为(20 737.52±1 068.32) ng/L,有并发心血管疾病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有并发心血管疾病组BNP浓度升高程度与同期测定的血清CR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利用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BNP水平检测,对于提示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与定性检测的对比研究

    作者:周涛;袁炜华;朱洁好;冯月平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检测乙肝病毒(HBV)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方面的关系及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TRFIA法和ELISA法分别对102例随机血清样本进行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 TRFIA法检测结果 出现了比ELISA法更多种类的模式,且TRFIA法检测结果 每项阳性例数均多于ELISA法.结论 在检测乙肝病毒(HBV)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方面,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模式更加符合患者真实情况,而且TRFIA法可定量、具有试剂稳定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更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中药热敷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

    作者:吴小娟;许素瑜;卢建英

    目的 探讨中药热敷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进行腰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热敷.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中药热敷结合牵引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1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学群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以常规西药配合益气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补肾中药汤剂(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1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进行随机对照,主要观察疾病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改善心电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调节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肿一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7例体会

    作者:蔡润婵;岑宝英

    目的 探讨肿一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流行性腮腺炎肿胀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服用中药治疗;治疗组6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肿一散外敷治疗,并对两组进行跟踪观察.结果 两组腮腺胀痛程度均得到缓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86.2%,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肿一散外敷治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退热快、病程短、合并症少.

    关键词: 腮腺炎 肿一散 外敷
  • 2006-2008年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分析

    作者:黄广泰;谭少华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希望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8年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均逐年减少,总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AARG分别为-13.33%和-11.65%.总用药频度DDDs为1 785.42万日,总用药金额为27 427.14万元.左氧氟沙星位于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的第一位,分别占喹诺酮类药物总DDDs的42.02%和总用药金额的32.72%.结论 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虽逐年减少,但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 水通道蛋白9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燕燕;张秀果

    水通道蛋白作为水分子通过磷质双分子层的一种膜蛋白,已经在动植物尤其在哺乳动物被发现并得到鉴定.AQP9(aquaporin9)是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特殊的一员,对水和多种中性溶质均具有转运活性.现已发现,AQP9分布在多种器官组织中.其在机体中组织器官的特异性分布情况及在蛋白分子牛物学遗传、结构方面的研究也口渐深入.研究AQP9的分子结构,生化特性,病理生理变化对于了解水代谢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指导临床水代谢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AQP9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五维B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欧阳吉德;吴美香;谭智艳;卢艳风

    目的 建立检测五维B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对五维B颗粒中的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ODS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甲醇-5mmol.ml-1庚烷磺酸钠(含0.5%冰醋酸+0.1%三乙胺)(28:72),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1.0ml.min-1.结果 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烟酸胺=241 702C+255 124,r=1.000 0,n=3;A维生素B1=19 1550C-1 691.3,r=1.000 0,n=3;A维生素B2=266 250C-3 098.3,r=1.000 0,n=3;A维生素B6=14448C+139.4,r=1.000 0,n=3;线性范围分别为:105.25~631.50 μg.ml-1;40.05~240.30 μg·ml-1;21.35~128.10 μg.ml-1;4.15~24.90 μg.ml-1.结论 该方法 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质量检验的定量方法 .

  • 深圳市新闻工作者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廖淑萍;孙岩;陈虹

    目的 了解深圳市新闻工作者身体健康状况及发病特点,为该人群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8年3254名某报业集团职工的健康检查,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参加体检的3254人中,发现129种疾病,20 196种次项目异常,人均异常项目种次为6.20,主要疾病依次为高BMI(35.34%)、脂肪肝(19.39%)、高尿酸血症(14.63%)、高血脂症(12.29%)、高血压(10.26%)、高血糖(3.44%)和恶性肿瘤(0.061%).结论 新闻工作者主要疾病检出率较高,与其职业和工作特点以及生活方式有关,须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

  • 不同人群的婚检行为相关因素分析和干预策略研究

    作者:黄廖森;郑少敏;许仰信;陈锦胜;张杰

    目的 探讨不同恋爱、婚姻、生育阶段以及中学生人群对婚检制度的认识现状及干预策略.方法 对702名研究对象进行婚检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未参加婚检的有高达80.6%(54/67)的人认为婚检是必要的.未参加婚检的仅有19.4%(13/67)的人认为婚检是不必要的;已恋爱人群认为婚检必要的比未恋爱人群(x2=8.42,P<0.01)高;中学生调查方面:"觉得婚检有必要"占94.8%;已生育人群认为婚检必要的比欲生育人群高(x2=5.70,P<0.05).结论 受调查者认为婚检是必要的,应在婚姻登记处张贴温馨提示,告知"若不参加婚检,需要在结婚证上标明"等干预措施.

  • 子宫单纯性囊肿1例报告

    作者:李茂珍;夏迎春

    报告1例子宫后壁肌层单纯性囊肿,认为是子宫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手术摘除,预后良好.

    关键词: 子宫 囊肿 囊肿摘除
  • 现代药学实验室建设与改革

    作者:王广发;张嘉杰;饶进军

    从药学实验室仪器的购置、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建设适应现代药学发展的实验室、培养符合现代药学发展需要的药学人才.

  • 参麦对内毒素型急性肺损伤家兔血清TNF-α、IL-6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远新;黄伟青;谢玉宝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内毒素型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血清TNF-α、IL-6的变化,评价参麦对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单纯急性肺损伤(ALI)组和参麦治疗组(内毒素型ALI+参麦治疗),采用内毒索(LPS)制备成急性肺损伤(ALI)家兔模型后即进行参麦治疗,观察不同时段的血清TNF-α、IL-6的变化及左肺叶组织湿质量/干质量(W/D)值.结果 参麦注射液可明显缓解内毒素所致肺损伤,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IL-6活性、血氧分压有明显改善,经参麦治疗后,W/D值明显下降,渗出减轻.结论 TNF-α、IL-6在家兔内毒素型急性肺损伤(ALI)炎症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6过量分泌,减轻肺损伤,具有防治ALI作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