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阿帕替尼联合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兰荣;王钖;曹旸;王海存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帕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两组VEGF及凋亡相关因子P53、Caspase-8变化.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74.42%)较对照组(51.16%)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30 d联合组VEGF为(90.2±25.6) pg/ml,明显降低,P53为(140.29±11.2)%、Caspase-8为(139.2±11.6) mg/L,明显升高,治疗后30 d联合组VEGF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53、Caspase-8升高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动脉栓塞介入通过抵抗VEGF生成及上调P53、Caspase-8表达达到有效治疗肝癌的目的.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江辉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与药物疗法联合治疗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生育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40例,单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评估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及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生育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 0.05),而在其他三项指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5.0% (P<0.05);在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糖类抗原125(CA125)三项指标的比较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 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病灶无复发,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2.5%(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生育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妊娠率为27.5%,参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与药物疗法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且可促进患者生育功能的恢复,减少复发.

  •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72例诊治分析

    作者:吴彪

    目的 探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本院诊治的7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 7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有腹痛症状,其中脐周压痛49例(68.06%),右下腹压痛19例(26.39%).高频超声显示腹腔淋巴结大小为12.5 mm×6.0 mm~32.0mm×15.0 mm,直径>12.0 mm,横径>6.0 mm,纵横径比值(L/S)>2;它能有效辅助诊断和鉴别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清热散结片联合思连康片治疗后显效40例(55.56%),有效32例(44.44%),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有腹痛症状,高频超声是诊断鉴别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手段,清热散结片和思连康片联合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良好.

  • 前清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在诊断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作用

    作者:刘菊香;杨凤爱;黄宇虹;岑俏丹

    目的 探讨血清中前清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在小儿重症肺炎诊断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204例肺部感染患儿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随机选取本院同期行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重症肺炎、非重症肺炎患儿与健康儿童PAB、PCT和WBC水平的差异.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儿PCT和WB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与对照组,PAB水平显著低于非重症肺炎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肺炎组患儿PCT和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B阳性率稍低于非重症肺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Youden指数为0.415,ROC曲线下面积0.821,灵敏度63.5%、特异度76.8%,优于PAB和WBC.结论 PCT可作为小儿重症肺炎诊断的有效指标,并同时参考WBC与PAB水平变化,以便更为周全的鉴别诊断.

  •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景俊武

    目的 全胸腔镜下(c-VATS)与开胸(OT)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心胸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91例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VATS切除组48例、OT切除组43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c-VATS切除组的术后一般情况,包括拔管时间、输血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OT切除组;术后c-VATS切除组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优于OT切除组,OT切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23%,c-VATS切除组为12.50%.结论 在c-VATS下行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优于OT切除术.

  • 呼吸训练结合超短波治疗对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耿标;郭永亮;王依川;张新斐

    目的 观察呼吸训练结合超短波治疗对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脑外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超短波治疗,微热量,10 min/次,2次/d,共治疗30 d;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25 min/次,3次/d,共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痰培养结果、肺感染好转治愈率、拔管时间3方面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痰培养阴性率提高14%,肺感染治疗有效率提高16%;实验组拔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29);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训练结合超短波治疗,能够改善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并缩短置管时间.

  • 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

    作者:郝凯峰

    目的 探讨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至2014年间收治的69例乳腺癌患者,均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空芯针穿刺活检证实为腋窝淋巴结阳性,在NAC后,以亚甲兰染色法行SLNB,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所有淋巴结标本均采用常规石蜡包埋并连续切片、HE染色.结果 NAC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complete response,PCR)率为26.06%(18/69),SLNB检出率为88.41%(61/69),假阴性率为7.84%(4/51),准确率为93.44%(57/61).NAC前初始cN1期者与cN2期者相比,检出率(95.34%比76.92%)、假阴性率(2.86%比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LN检出个数1枚、2枚、≥3枚者假阴性率和准确率分别为33.33%和75.00%、33.33%和66.67%、4.44%和96.3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SLN检出率及假阴性率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化疗反应情况、病理类型及术后病理情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经过NAC后行SLNB,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可以接受,可以考虑在NAC后行SLNB确定腋窝淋巴结的状态,决定腋窝淋巴结是否需要清扫.

  •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疗效分析

    作者:赵红丹;白力允

    目的 研究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卵巢癌发生腹膜转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静脉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控制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0%和16.00%,对照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00%和20.0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运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方式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还能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作者:迟新建;马建黎;王小雪;李晓楠

    目的 分析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9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49眼).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前后眼压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眼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对照组患者眼压值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可有效控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并发症少,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患者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滕振娟;曲昌华;杨丽娟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的生化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SCH孕妇132例,根据是否合并GDM分为单纯SCH组78例,SCH合并GDM组54例;另外收集50例同期年龄、孕周匹配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比较3组TSH、血脂指标、炎性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单纯SCH组TSH、TC、TG、LDL-C、hs-CRP、IL-6、TNF-α、FIB水平分别为(6.1±1.7) mIU/L、(5.6±0.6)mmol/L、(3.4±0.3) mmol/L、(3.4±0.4) mmol/L、(1.9±0.2) mmol/L、(5.9±2.2) μg/L、(79.5±20.3)μg/L、(39.2±20.1) μg/L,SCH合并GDM组分别为(10.6±3.4) mIU/L、(6.0±0.9) mmol/L、(3.7±0.4)mmol/L、(3.9±0.5) mmol/L、(2.0±0.4) mmol/L、(9.0±3.6) μg/L、(98.4±15.1) μg/L、(53.4±21.6)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1.0) mIU/L、(5.2±0.8) mmol/L、(3.1±0.2) mmol/L、(2.9±0.2)mmo]/L、(1.9±0.1) mmol/L、(2.7±1.5) μg/L、(60.2±18.4)μg/L、(27.5±13.8)μg/L(均P<0.05),SCH合并GDM组TSH、TC、TG、LDL-C、hs-CRP、IL-6、TNF-α、FIB水平显著高于单纯SCH组(均P<0.05)单纯SCH组、SCH合并GDM组ATⅢ水平分别为(82.0±7.4)%、(76.2±6.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4±8.6)%(均P< 0.05);单纯SCH组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11.5%、14.1%、16.7%、10.3%、14.1%、15.4%,SCH合并GDM组分别为18.5%、22.2%、27.8%、22.2%、29.6%、2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4.0%、2.0%、4.0%、2.0%、4.0%(均P< 0.05),SCH合并GDM组升高更明显.结论 SCH合并GDM孕妇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其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其妊娠结局不良预后的风险较高,因此应加强此类孕妇甲状腺功能、脂质代谢及凝血功能方面的监测,并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申利敏

    目的 探究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本院接收的8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联合内镜下金属钛夹及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仅注射肾上腺素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于术后4个月进行随访,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呕血消失时间为(2.51±0.45)d、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为(4.21±0.25)d、胃引流液变清时间为(23.23±6.07)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引发并发症,具有安全性.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后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患儿臂丛神经康复的应用研究

    作者:万忠香

    目的 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后,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患儿臂丛神经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36例患儿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6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手功能训练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神经肌电图(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血流情况及康复总有效率.结果 早期手功能训练对各类型的损伤恢复均有较好的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每组共检测神经数目为144条,早期手部训练前,两组患儿MCV检查情况及血流情况无差异,而训练6周、12周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有显著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 肝癌化疗栓塞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肝脏储备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段梅梅;付佳佳

    目的 探讨肝癌化疗栓塞术(HACE)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行HACE肝癌患者2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仪(CDFI)评估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并采用肝实质丢失率(PHER)评价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结果 患者HACE手术对门静脉主干血管内径无影响,术后1周、4周的大血流量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同时逐渐回落,到术后6周又恢复至术前.HACE术后肝脏PHER为11.72%~49.41%,平均为(28.65±7.39)%.结论 HACE术可以改善肝癌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患者术后肝功能储备可结合PHER评估.

  • 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鹏;吕林亚

    目的 分析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5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其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28例)与参照组(27例).对治疗组患者实施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各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比参照组(66.67%)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12,P< 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参照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67,P< 0.05).结论 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发挥较为显著的疗效,该手术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急诊抢救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秀云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本院急诊内科收治的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抢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4h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与对照组(1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阿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效果观察

    作者:张晓君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B-Lynch缝合,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联合B-Lynch缝合,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产后出血量、术后24h血小板计数及D-二聚体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2.8±11.7) min,短于对照组的(60.3± 13.4) min(P<0.05),术后恶露持续时间为(15.6±2.8)d,短于对照组的(25.6±3.7)d(P<0.05),月经恢复时间为(5.3±1.2)月,早于对照组的(6.7±1.8)月(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为(86.5±15.2) ml及产后24h出血量为(70.8±11.7) 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0.8±19.1) ml和(150.3±13.3) ml(均P< 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为(158.6±25.7)×109/L,高于对照组的(89.5±11.1) ×109/L(P<0.05),D-二聚体水平为(0.6±0.1)μg/ml,低于对照组的(3.1±0.5) μg/ml (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和血压升高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联合B-Lynch缝合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大出血量,减少术中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产程行胎心监护的必要性及异常图形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作者:黄漫丰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产程胎心监护的必要性,并研究胎心监护中异常图形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定期孕检的40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初妊娠.根据有无胎心监护分为胎心监护组(n=212)和无胎心监护组(n=188),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另从行胎心监护的212例患者中根据NICHD和ACOG所制定的胎心监护三级分类系统将患者分为Ⅰ类图形的对照组以及Ⅱ、Ⅲ类图形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90例,研究组1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胎心监护组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脐带异常、过期妊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羊水过多及产褥感染等妊娠及分娩并发症概率均低于无胎心监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胎心监护组顺产率高于无胎心监护组;胎心监护组剖宫产率、死胎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窘迫及新生儿NICU均低于无胎心监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妊娠产妇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异常的研究组患者顺产率和产钳助产率均明显低于图像正常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死胎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窘迫及新生儿NIC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孕妇产程行胎心监护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监护与预防,尤其是通过异常图形的判读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对提高新生儿和产妇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手术体位护理对女性甲状腺切除术生理功能及舒适度影响

    作者:陈英

    目的 围术期改良手术体位护理方案对经胸乳径路腔镜女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生理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女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仰卧位;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改良手术体位方案,包括术前2d适应性体位训练、术中改良截石位联合应用头部U型垫与楔型肩背垫、术后及时体位指导等;手术时间为切开皮肤至缝合皮肤结束截止;术中监护仪分别在气管插管后气腹前(T0)、气腹后体位改变前(T1)、体位改变后20 min(T2)连续监测HR、SBP、DBP、SpO2、Ppeak、PETCO2等参数值;术后72 h回访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术后身体及四肢舒适度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T2时研究组SBP、DBP、Ppeak、PETCO2分另别为(95.6±7.6) mmHg(1 mmHg=0.133 kPa)、(61.5±8.1) mmHg、(15.2±1.3)cmH2O(1 cm H2O=0.098 kPa)、(32.0±1.6) 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111.8±12.7) mmHg、(72.6±10.3)mmHg、(20.8±5.5) cmH2O、(34.8±3.5) mmHg,SpO2为(95.2±2.3)%,高于对照组的(90.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气腹后SBP、DBP、HR、Ppeak、PETCO2各项差值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6.08±14.37)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28±25.12) min,且术后总舒适率1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分别较对照组的51.1%、46.7%有明显优势.结论 女性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通过术前评估、体位改良放置、个体垫特异性使用及术后细节健康指导等环节监控,有效缩短手术进程,使术中肢体处于功能位,将对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的影响降至低,避免伤口愈合不良,保证术中及术后安全舒适,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利于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 母婴皮肤接触时机对初产妇女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赵筱;刘芬

    目的 探讨母婴皮肤接触时机对初产妇女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96对母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母婴接触60 min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首次出现觅食、开始母乳喂养、吸吮持续时间,两组初次母乳喂养得分以及成功率,两组产妇产后不同阶段的纯母乳喂养率,两组新生儿常见病发病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吸吮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的初次母乳喂养得分为(10.6±2.1)分、初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初次母乳喂养得分[(8.0±3.3)分]与成功率(66.7%)(均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产妇出院时、生产后6周、生产后4个月、生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母婴皮肤接触持续60 min可以促进首次母乳喂养,并提升早期母乳喂养率.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妇科病房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坷娜

    目的 分析在妇科病房中采取无缝隙护理方案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妇科病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都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案,研究组同时增加实施无缝隙护理方案;观察统计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心理情况与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心里舒适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对本身病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9.0%,对照组为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病房中采取无缝隙护理方案能显著增加患者的心理舒适度和对本身病情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并使治疗效果更快更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可用于临床护理.

  • 疤痕子宫中期引产的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王丙娟

    目的 通过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在疤痕子宫中期引产患者中的应用对比,为临床疤痕子宫患者中期引产选择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在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对疤痕子宫进行中期引产的患者1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后出血、胎盘残留、不良反应及产后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135.76±21.12) ml,胎盘残留1例,不良反应2例,产后满意79例,满意度为98.75%;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180.94± 31.5) ml,胎盘残留6例,不良反应4例,产后满意70例,满意度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疤痕子宫中期引产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既能减少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手术室患者紧张度缓解中实施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可行性

    作者:贺莉;李萌

    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患者紧张度缓解中实施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并与基础值比较.结果 进入手术室前,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入手术室后,对照组患者血压、心率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实验组.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出现降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趋势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为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条件,促进了患者康复.

  • 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

    作者:游丽芳

    目的 研究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总结其术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将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分析其疾病相关资料,对其使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情况并总结护理要点,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例患者手术成功经护理后治愈出院,1例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表现,需继续接受治疗,成功率为6例(85.71%),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实施全面护理措施,重点针对并发症做好预防措施,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进行穿刺皮肤护理工作,做好抗凝用药、及时复查、定期检查,做好出院后家庭护理指导工作,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脂溢性皮炎患者治疗作用的影响分析

    作者:潘宁;王立新;梁凤兴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治疗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8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制定的情志护理措施.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95.0%,对照组62.5%;干预组治疗有效率87.5%,对照组5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对脂溢性皮炎患者进行中医情志调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消除焦虑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 一体化管理体系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中的实践应用及效果

    作者:阮志英;黄华珍;黎兰珍;范瑞娟;冯清华

    目的 研究一体化管理体系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中的实践应用及效果.方法 本院自2015年8月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至今,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作为实施前组,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作为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器械包合格情况、手术时间情况、采样结果情况、手术情况及满意度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后,器械功能、器械清洗质量、包装完整性及包内指标卡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施前平均手术时间(27.15±3.74)min,实施后平均手术时间(21.63±2.18)min,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后,物体表面及手术器械采样情况较实施前组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施后感染发生率及护理差错率较实施前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5)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后,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一体化管理体系应用于手术室与供应室有助于提高手术器械包合格率,减少手术时间,强化消毒效果,降低手术感染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医患满意度.

  • 舒适护理在福利院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雪琴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福利院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本福利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60例上呼吸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并作舒适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18例,总有效率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生理以及环境舒适度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福利院患儿在进行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时,由护理人员及患儿信任的照看者一同进行,从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全方面给予患儿舒适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结果,提升护理舒适度.

  • 不同护理方法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马同英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在防治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症上的差异,对比两种护理效果,改善重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方式,辅助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评估后选出200例符合试验标准的受试者进行试验.试验前,使用数字发生器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预防性护理组(n=100)和循证护理组(n=100).预防性护理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组进行循证护理,终分析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发生并发症的状况.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相比之下,预防性护理患者治疗过程并发症明显低于循证护理组,患者的治愈率也明显高出循证护理组;但循证护理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预防性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起到了一定的缓解和减轻的作用.两种护理模式各有所长,如果能够充分采取这两种护理模式各自的优点,合理设计护理工作,应该能使病人更好地享受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无偿献血宣传在血荒应对中的作用

    作者:陈春玲;周华友;姚湘骅;刘映;孔文兵;施志敏;刘芊羽;苏明

    当前,医院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有力地应对“血荒”现象以及努力走出血荒下的用血困境,成为当前社会关注、医院发展、患者关心的共同课题.本文所解决的问题包括对无偿献血制度的有力执行保障、对献血群体的人文关怀、对无偿献血的强化宣传、对献血技术配套服务促进、对献血事业的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

    关键词: 献血 宣传 血荒 应对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吴娜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现患率,从而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18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结合病历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 调查住院病人共1104人,实查1099人,调查率为99.54%,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09%,例次现患率为1.09%;内科组现患率高,为50.00%;下呼吸道感染占75.00%;抗菌药物使用率41.49%.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能更好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医疗安全.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大面积烧伤削痂植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岑相如;黎达锋;岑俏丹;黄华佑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大面积烧伤削痂植皮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拟行削痂植皮术的患儿4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仅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并比较48 h后两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8 h观察与评估,观察组Ramsay评分静态(3.8±0.5)、动态(3.1±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2)和(1.3±0.3)μg;观察组动静态镇静率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和41.7%;观察组的舒芬太尼用量(41.47±3.26)μ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2±3.79);观察组补救镇痛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可显著改善大面积烧伤患儿削痂植皮术后的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 孟鲁司特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IL-6与IL-8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雪莲;张宏江;马海燕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儿科中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酮、西咪替丁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孟鲁司特口服药物.比较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痊愈率(30%)、显效率(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7.5%比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孟鲁司特能够明显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自拟健脾益肺汤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分析

    作者:袁毫

    目的 探究自拟健脾益肺汤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DC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健脾益肺汤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54.7%比34.4%,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改善率为7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 (P<0.05).观察组Ⅲ~Ⅳ度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 (P<0.05).结论 自拟健脾益肺汤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进一步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效果

    作者:李明寿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入院的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酚妥拉明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与复发率、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AST、BUN、Cr与UA水平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意义.

  • ED方案与CEF方案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朱燊;郭春锋

    目的 探讨ED方案(表柔吡星+多西他赛)与CEF方案(环磷酰胺+表柔吡星+5-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198例,随机分为ED方案组和CEF方案组,各99例.ED方案组采用表柔吡星+多西他赛治疗方案;CEF方案组采用环磷酰胺+表柔吡星+5-氟尿嘧啶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结束后,ED方案组KPS评分明显高于CEF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356,P=0.0002).ED方案组总体有效率为79.80%(79/99),CEF方案组为73.74%(73/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9,P=0.313).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柔吡星+多西他赛治疗治疗进展期乳腺癌近期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与CEF方案相近,但经过此方案治疗后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用药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分析

    作者:赵丹华

    目的 研究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用药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择期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直肠内置入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958.2±125.6) ml]和产后2h出血量[(81.3±13.1) ml]均显著大于观察组[(558.7±86.5) ml和(42.6±10.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缩宫素联合直肠米索前列腺醇对剖宫产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止血效果,且用药方法较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晓波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入院的72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二甲双胍+达英35联合治疗,实验组二甲双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与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空腹胰岛素[(9.55±1.47)μU/ml]、餐后2h胰岛素[(56.83±9.54)μU/ml]、总胆固醇[(1.17±0.3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24±0.21) mmol/L]、促黄体生成素[(6.61±0.37) mmol/L]、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1.39±0.44) mmol/L]、睾丸酮[(0.13±0.06)mmol/L]与垂体泌乳素水平[(52.04±13.58 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33±2.03)μU/ml、(80.64±10.78)μU/ml、(1.43±0.31)mmol/L、(2.55±0.26) mmol/L、(7.09±0.43) mmol/L、(3.05±0.71)mmol/L、(0.39±0.16) mmol/L、(80.16±11.4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排卵率(75.00%)与妊娠率(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胰高血糖素样肽l受体激动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 亚砜咪唑与诺森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民

    目的 探讨亚砜咪唑与诺森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100例,其中92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将该92例设为对照组,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亚砜咪唑;另选择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100例,其中89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将该89例设为观察组,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诺森;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9%和6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由100.0%下降至2.2%,对照组由100.0%下降至16.3%,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1±0.2)分,对照组VAS评分为(3.3±0.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值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更趋于正常值,效果更理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分别为86.5%和5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和4.3%,观察组略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森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安全性高,优于亚砜咪唑,效果确切.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秦连发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塞患者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眠安宁颗粒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的临床价值评估

    作者:赵红

    目的 观察眠安宁颗粒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神经衰弱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眠安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情况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时间、入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眠安宁颗粒治疗神经衰弱患者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时机注射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凌广晓

    目的 探究不同时机注射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5例接受分娩而且可能有出血倾向的产妇,根据患者注射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再根据注射欣母沛的时间不同,将观察组又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对照组仅给予缩宫素20 U进行常规治疗;早期组在胎儿分娩后立即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和注射欣母沛治疗;晚期组则先使用20 U缩宫素后,当产妇出血量> 300ml时,再注射欣母沛.比较分析三组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各项监测指标.结果 观察组中早期组出血量[(289.2±24.3) ml]明显低于晚期组[(435.3±31.9) ml] (P<0.05);早期组分娩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10.23±1.02) g/dL]低于晚期组[(11.62±1.06) g/dL] (P<0.05);观察组中早期组第三产程时间[(7.73±2.16) min]也明显短于晚期组[(9.13±2.56) min] (P<0.05).结论 在胎儿娩出后尽早注射欣母沛预防和降低产后出血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临床效果

    作者:李丹丹

    目的 观察和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病理为难治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病理为难治性膜性肾病的患者32例,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50 mg,2次/d,至尿蛋白转阴后再应用12周后减量为50 mg,1次/d,维持半年停用.无效者长服用24周停药.观察时间为24周.结果 24 h尿蛋白从治疗前(8.14±3.09)g降至(1.42±1.86)g(P<0.01);血浆白蛋白从治疗前(29.15±6.35) g/L升至(37.02±3.96) g/L(P<0.01).大部分病例开始显效时间在8~16周,完全缓解31.25%(10/32),部分缓解53.13%(17/32),总有效率为84.38%.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效果明显,副作用轻微,为难治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苯海拉明薄荷乳膏的制备及在手部湿疹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姚启焦;李润祥;罗育武;梁碧华;万长兰;黄久遂;龙惠

    目的 探讨苯海拉明薄荷乳膏的制备方法和治疗手部湿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确定该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评价其用于52例手部湿疹患者的疗效.结果 该制剂质量稳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38%;其中,在疗效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评级中,治疗组疗效多为痊愈及显效,对照组多为有效.结论 本制剂工艺简单、技术成熟,用于治疗手部湿疹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术后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孙贺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胸腔镜下食遁癌根治术术后目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生理盐水术后自控镇痛,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术后自控镇痛.对比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1h、4h、12 h、1d,研究组VAS评分分别为(2.29±0.46)分、(2.01±0.39)分、(1.32±0.26)分、(1.17±0.2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h、4h,研究组Ramsay评分分别为(3.11 ±0.40)分、(2.71±0.40)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6%)明显低于对照组(3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术后自控镇痛中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及舒芬太尼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镇痛及镇静效果,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滋阴活血汤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洪林;律正严;李海蓉

    目的 探讨滋阴活血汤、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药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滋阴活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追踪随访入选患者,比较两组肝纤维化指标、乙肝病毒标志物情况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3.5%、83.7%、89.8%和9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3.5%、79.6%、85.7%和9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5%比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滋阴活血汤、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鼓膜穿刺结合龙胆泻肝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湿热型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刘小晶;文凤妮;杨勇;唐利衡;朱原;陆扬光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结合龙胆泻肝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湿热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分泌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鼓膜穿刺结合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及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龙胆泻肝胶囊口服治疗,均治疗7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x2=4.1625,P<0.05),观察组含积液率为78.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49%(x2=0.8398,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及积液中PAF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及积液PAF含量较对照组降低而更为显著(均P< 0.05).结论 鼓膜穿刺结合龙胆泻肝胶囊能显著消除SOM肝胆湿热型患者中耳积液,降低血清及积液中PAF含量,促进听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快速诊治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学文;陈伯棠;陈子广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 对2008至2015年本院收治的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8例患者,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4例,动脉内血栓形成4例;其中5例行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取出术,6例行动脉取栓加肠段切除术,4例在介入下行支架植入术,3例放弃手术自动出院;病死率为50.0%.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解除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叶酸受体介导宫颈特殊染色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丹;李丽琴;龚翠梅;计灿华;郭小玲

    目的 探讨叶酸受体介导宫颈特殊染色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1000例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妇科检查后均进行TCT检测、FRD检测,并对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然后观察两种检测的诊断结果.结果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FRD检测的灵敏度为64.86%,特异度为53.19%,阳性预测值为52.17%,阴性预测值为65.79%;而TCT检测的灵敏度为56.76%,特异度为51.06%,阳性预测值为47.73%,阴性预测值为60.00%;FRD检测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CT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RD在临床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基于其检测费用低,而且操作简单,适用于检测设备落后的偏远地区.

  • 国产与进口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学评价的Meta分析

    作者:曾靓;施榕

    目的 对国产与进口阿卡波糖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决策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国产和进口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所有药物经济学评价,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两种方案采用药物经济学中CEA和小成本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合计70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国产与进口阿卡波糖片剂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OR合并=1.03,95% CI=(0.68,1.56),P=0.88]和[OR合并=0.70,95% CI=(0.46,1.07),P=0.10].CEA和小成本法分析均表明,国产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性优于进口阿卡波糖.结论 国产与进口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国产阿卡波糖具有较高的经济优势.

  •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问题探讨

    作者:刘菲

    目的 探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6月于本院儿科临床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PBL(以问题为基础)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PBL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实习医学生[理论成绩(90.71±6.04),操作成绩(91.23±7.24)]课程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84.41±7.08),操作成绩(85.26±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观察组实习医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满意度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其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值得在临床实习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广州某区脑卒中患者延迟就诊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高俊英;陈秀梅;向莉;高庆春

    目的 调查广州某区脑卒中患者延迟就诊及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70例脑卒中患者就诊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患者就诊延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延迟就诊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70例脑卒中患者中,434例(占64.78%)发生延迟就诊.患者职业、学历、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就诊方式、医疗费用支出方式、生活方式、对卒中了解程度、发病次数是影响延迟就诊主要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延迟就诊发生率较高.加强脑卒中患者疾病医院和社区健康教育,落实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管理工作,对降低脑卒中患者延迟就诊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加减知柏地黄丸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者骨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黄桢;曾博煌;朱秀梅;张泳;卢靖怡;王修银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骨相关指标异常的规律及加减知柏地黄丸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不同年龄水平的性早熟女童进行N-MID骨钙素片段(N-MID OCT)、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ⅢNP)和胃促生长素(Ghrelin)含量的测定,将各项指标与正常同龄儿作比较,以探讨患儿骨骼发育异常的规律.其中60例患儿随机单盲分成两组,分配无差异,经加减知柏地黄丸治疗和亮丙瑞林西药对照组治疗,病情缓解后观察骨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N-MID OCT、PⅢNP、Ghrelin分别为(110.51±11.16)、(31.73±0.30)、(2.73±0.04),治疗6个月,N-MID OCT、PⅢNP分别为(92.22±3.80)和(29.46±0.88),都出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Ghrelin为(2.74±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N-MID OCT、PⅢNP分别为(61.49±4.64)和(23.14±1.47),均下降Ghrelin为(2.86±0.03)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加减知柏地黄丸可改变ICPP患儿骨相关指标N-MIDOCT、PⅢNP、Ghrelin的水平,抑制成骨细胞过度亢进活动.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35例

    作者:曾维铨;吴起浩

    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加味方内服外敷、手法联合飞针加电针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飞针加电针配合手法,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加味方内服外敷、手法联合飞针加电针.2组均治疗3次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有效率均为100.0%,治疗组治愈率为74.3%,对照组治愈率为54.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桂枝加味方内服外敷、手法联合飞针加电针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疗效显著.

  • 心理资本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反刍思维的影响研究

    作者:陆映霞;梁晓瑜;邓咏仪

    目的 调查了解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心瑾资本和反刍思维的临床现状,并探讨心理资本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资本量表和反刍思维量表(RRS)对佛山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08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7术后患者的RRS褥分为(3.27±1.09)分,总分及各维度褥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均P<0.05),心理资本得分为(3.11±1.12)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均P<0.05);患者的RRS得分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资本不足是导致反刍思维产生的重要原因,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提升患者的积极心理状态,以纠正患者的负性思维方式,改善心理健康.

  • 责任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男性患者夜尿症效果的影响

    作者:谢慈妹;刘洁珍;马胜利;段仕生;齐丽丽;周亮

    目的 探讨责任制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改善老年男性患者夜尿症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老年男性夜尿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住院的老年男性夜尿症患者6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泌尿外科夜尿症护理常规要求给予护理,实验组在此护理措施基础上,由具备夜尿症专科疾病护理知识的护士结合老年患者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和患者夜尿特点针对性给予健康指导和饮水计划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夜间排尿次数、排尿量、第1次睡醒时间,评价两组夜尿症疾病护理知识的掌握和执行计划的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夜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量、第1次睡醒时间和执行计划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0、13.491、-19.448,x2=5.688,均P<0.05);实验组对夜尿症护理知识和防跌倒知识掌握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3、-6.466,均P<0.01).结论 责任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减少老年患者夜间如厕频率,提高患者执行治疗护理措施依从性、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

  • 胸水腺苷脱氨酶检测联合PPD皮试与内科胸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杜春鲜;郝光旭;向常娥;李长城;彭承环;罗晓春

    目的 探讨胸腔镜检查与胸水腺苷脱氨酶(ADA)联合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试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56例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胸腔积液患者,均行胸腔镜检查及ADA、PPD皮试,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胸水ADA、PPD皮试联合内科胸腔镜诊断敏感性高,其次为内科胸腔镜,均显著高于ADA联合PPD皮试敏感性(均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联合胸水ADA、PPD皮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要高,但检测成本高,胸水ADA联合PPD检测成本低,且检查简便、快速,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式.

  • 关于弥漫大B型细胞淋巴瘤CD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新阁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中CD5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DLBCL患者116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CD5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D5表达阳性同血清β2-MG水平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P=0.377),而同侵犯部位(P=0.000)、病理分期(P=0.000)、性别(P=0.000)、年龄(P=0.000)及B症状(P=0.000)存在明显相关性;在阳性组23例患者中,经化疗共计1例CR,2例PR,总治疗有效率为13.04%;阴性组93例患者中,共计29例CR,36例PR,总治疗有效率为69.89%,阴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5阳性患者同阴性患者病理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且前者往往预后较差.

  • 江门市某涂料厂汽车涂料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分析

    作者:陈锦全;谭剑明;周武

    目的 通过对某涂料厂汽车涂料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检测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调查与分析,评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法等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生产车间设置了防尘、防毒、防噪设施.防尘、防毒局部排风罩罩口(23个)风速0.34~7.26 m/s,罩口控制点(7个)风速0.26 ~ 4.90 m/s.检测结果表明,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环己酮、正丁醇、二异氰酸甲苯酯(TDI)等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检测207个点和粉尘(总尘)CTWA检测3个点,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合格率100.0%.噪声强度检测34个点,合格率91.2%.职业健康监护检出苯及苯系物职业禁忌证1人,噪声职业禁忌证1人;未发现疑似职业病者.结论 该汽车涂料项目防尘、防毒设施达到预期控制效果;防噪设施防护控制效果尚好.需加强对噪声危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吕新华;荆波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对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选取72例,包括40例尿失禁和32例器宫脱垂,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进行盆底超声检测,并分析对比其盆底形态学观察指标.结果 在静息、缩肛及Valsalva状态下,尿失禁组[(16.15±5.71) cm2、(16.48±3.71)cm2、(18.40±6.12)cm]和器宫脱垂组[(16.42±3.75) cm2、(18.16±2.97) cm2、(24.15±4.31) cm2]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90±2.10)cm2、(14.67±2.53) cm2、(17.58±3.41)cm2)];其中Valsalva状态下前者M值[(6.15±0.71)cm、(6.04±0.67) c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59±0.70) 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盆底超声可有效反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结构,通过在不同状态下对盆底结构形态参数变化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 不同时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丛涛;于丽霞;于慧丽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足月单胎妊娠的初产妇4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产后7d组151例和产后42 d组1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健康教育,产后7d组和产后42 d组除了常规产后健康教育外,分别在产后第7天、第42天开始接受为期6周的盆底康复治疗,采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的UI发生情况,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产后7d组、产后42 d组的UI发生率分别为5.3%、2.0%与15.2%、1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20.0%,均P< 0.05,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产后7d组的UI发生率明显低于产后42 d组(P<0.05),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显著高于产后42 d组(均P<0.05);产后7d组、产后42 d组产妇产后性焦虑、性交流、性体像、性态度、性反应、性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 0.05),而产后7d组改善程度较产后42 d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初产妇产后盆底Ⅰ类肌、Ⅱ类肌的肌力,降低UI的发生率及改善其产后性生活质量,而在产后7d开始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这种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临床胎儿医学——开启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大门的钥匙

    作者:俞钢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胎儿出生缺陷尤其是重大出生缺陷的防治,面临着挑战.伴随着超声出生缺陷筛查,大量胎儿异常被发现,使得常规胎儿医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100多万例出生缺陷.按照传统的出生缺陷模式,大部分缺陷都依赖临床引产解决问题,但这种模式随着临床胎儿医学的出现正悄悄发生了改变,即传统的出生缺陷二级预防模式,将变为三级预防诊疗模式,胎儿异常终止妊娠的模式将得到改变.

    关键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