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

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림상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287
  • 国内刊号: 34-116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临床骨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戴尅戎,江曙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前路内镜辅助后路改良一期全脊柱整块切除脊柱重建术治疗胸椎肿瘤

    作者:王增平;刘林;薛文;宋玉鑫;才礼杨;舍炜;钱耀文

    目的 探讨前路内镜辅助后路改良一期全脊柱整块切除脊柱重建术治疗胸椎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前路内镜辅助联合后路改良全脊椎整块切除、脊椎重建术治疗4例胸椎肿瘤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观察局部疼痛和脊髓功能恢复以及肿瘤复发、植骨融合、脊柱稳定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250~295(269.3±39.8)min,术中出血量850~1550(1232.5±37.9)ml,输血量300~1000(675±100)ml.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1例发生胸腔积液,经引流抗感染后好转.患者局部疼痛和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肺癌转移患者术后3个月因肺癌复发死亡;其他患者术后3、6、12个月复查未见脊柱肿瘤复发,植骨融合良好,无钛网移位及脊柱失稳,无断钉、断棒现象.结论 前路内镜辅助后路改良一期全脊柱整块切除术能提高胸椎肿瘤病灶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手术安全,效果较好.

  • 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贺毅;李星晨;马海军;周红刚;杨贺军;王必胜;任莹莹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应用ULESS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行病变节段全椎管减压,包括椎管成形术、椎间盘摘除术、黄韧带及纤维环成形术.术前及术后1 d、1周、3个月、6个月采用疼痛VAS评分和ODI评价疼痛及功能障碍情况,术后6个月时应用MacNab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8个月.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d、1周、3个月及6个月时,腰腿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75分±0.75分、1.72分±0.43分、1.63分±0.72分及1.57分±0.76分,与术前8.56分±0.7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分别为10.05%±3.49%、10.90%±3.82%、11.06%±4.59%及11.12%±3.56%,与术前65.60%±7.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按照MacNab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ULESS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脊柱稳定结构所产生的破坏小,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闭合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ⅡB、Ⅲ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郑健;付美清;赵敏;周江军;肖春林;杨俊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ⅡB、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9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闭合组(39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切开组(40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3个月时Bau-mann角、提携角、肘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闭合组为(22.85±3.79)min,切开组为(34.22±2.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失血量:闭合组为(1.85±0.81)ml,切开组为(13.12±1.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患儿均无骨折延迟愈合、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时,Baumann角、提携角、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ⅡB、Ⅲ型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相似,但闭合复位创伤更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并且不影响皮肤外观.

  • 两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费兵

    目的 比较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40例采用PFNA手术治疗,32例采用DH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负重时间、去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12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较简单、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骨折复位满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 Swanson人工关节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任鹏;阿不来提·阿不拉;阿里木江·阿不来提;程二林;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目的 探讨Swanson人工关节治疗严重拇外翻、拇僵直、Freiberg病及创伤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Swanson可屈曲铰链式人工关节对14例晚期足踝关节疾病的患者(15足)实施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手术.采用AOFAS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疼痛、行走、穿鞋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等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5个月.术后11足疼痛基本消失,2足疼痛明显缓解,2足疼痛有所改善.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断裂、松动或骨髓炎.术后患者满意度评价:10例非常满意,2例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12/14.AO-FAS评分由术前48.06分±6.78分提高至术后82.45分±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37,P<0.05).结论 Swanson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拇外翻、拇僵直及Freiberg病等晚期足踝关节疾病近期疗效较好.

  •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刘建峰;王春喜;陈晓磊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膝关节镜治疗组(对照组,45例)和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组(观察组,45例),比较两组不同VAS评分及不同Kellgren-Lawrence分级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VAS评分及不同Kellgren-Lawrence分级者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10、15 d患者的血清IL-1β、TNF-α、IL-6、CAT-D、MMP-1及MMP-9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应用价值.

  • 一期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

    作者:聂治军;白静静;张银刚;徐洪海;常彦海;李全义

    目的 探讨前路一期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常规抗结核治疗2~3周,待全身状态改善后均采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双钉棒内固定手术.术后继续系统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Cobb角、ESR、CRP,观察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120~225 min,术中出血量450~1060 ml.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2个月.术中切除病灶组织经病理检查均符合结核改变.末次随访时患者结核症状均消失,ESR及CRP恢复正常.植骨融合时间8~1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移位、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神经功能ASIA分级:1例B级者恢复至C级,4例C级者3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8例D级者均恢复至E级.结论 在全身有效标准化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双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疗效满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可矫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

  • 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

    作者:汤国庆;张征石;陈吉;钱红兵;陈勇

    目的 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侧组(26例)和双侧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ODI、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影像学检查:采用Brid-well方法评价腰椎融合情况;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腰椎Cobb角,评价脊柱侧凸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单侧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少于双侧组(P<0.05).术后各时间段两组ODI、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Bridwell腰椎融合评价标准,单侧组和双侧组融合率分别为88%(23/26)和93%(53/57),单侧组融合率小于双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侧凸改变:单侧组为38.5%(10/26),双侧组为12.3%(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单侧固定TLIF发生腰椎脊柱侧凸的风险更高,双侧固定TLIF是更好的选择.

  • 个性化数字模拟置钉结合通道下MIS-TLIF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

    作者:陈晶祥;周江军;赵敏;刘达;余专一;程球新;付美清;史柏娜

    目的 探讨采用个性化数字模拟置钉结合通道下MIS-TLIF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对39例相邻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通道下MIS-TLIF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采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3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5~30个月.手术时间120~230(155.89±24.57)min;术中出血量180~490(287.94±74.59)ml;术后引流量100~280(158.46±39.04)ml;住院时间5~10(7.33±0.85)d;术后下地行走时间3~7(4.05±1.07)d.VAS评分:术前为(7.66±0.66)分,术后1周为(2.97±0.67)分,术后1个月为(1.89±0.55)分,末次随访为(1.12±0.52)分,术后各时间段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以及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前为(37.28±1.99)分,术后1个月为(16.43±1.68)分,末次随访为(12.35±1.18)分,术后各时间段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数字模拟置钉结合通道下MIS-TLIF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出血少、组织破坏少、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

    作者:郭洪章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18例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和骨盆前环骨折的患者,其中5例患者辅以髂窝入路或后方K-L入路.应用Matta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切口长度6~12 cm,手术时间50~150 min,术中出血量400~10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根据Matta标准,12例解剖复位,6例复位满意.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5例.结论 改良Stoppa入路适用于前路手术的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其显露充分,骨折复位方便,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陈鹏宇;徐永清;周田华;施荣茂

    目的 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ASIA分级评估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根据影像学资料评价术后畸形矫正情况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患者均手术顺利,未发生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后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改善:术前A级4例,B级6例,C级10例,D级22例,E级18例;术后A级1例,B级3例,C级8例,D级18例,E级30例.患者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后3个月后凸Cobb角从术前的32.5°±13.2°改善至17.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假关节、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治疗效果好.

  • 经皮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陆龙卫;赵凯;王凌斌;朴民声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内镜下行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椎间孔入路27例,椎板间入路5例.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疼痛缓解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腰部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VAS评分:椎间孔入路27例,术前为(9.19±0.74)分,术后1个月为(1.37±0.69)分,术后3个月为(1.52±0.58)分,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入路5例,术前为(9.40±0.55)分,术后1个月为(1.00±0.71)分,术后3个月为(1.20±0.84)分,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评分总体优良率为94.5%.结论 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 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旷置术治疗慢性骨髓炎

    作者:陈校明;刘忠;唐新桥;蒋锐中;赵紫敬

    目的 探讨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旷置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旷置术治疗.结果 17例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54个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旷置时间4~38个月.切口延迟愈合1例.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肝、肾功能异常,无医源性骨折、感染复发、骨水泥植入综合征、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发生.结论 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旷置术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

    作者:汤志辉;许景红;欧阳国新;毛成鹏;李铭

    目的 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9例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入院后行清创克氏针临时固定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创面新鲜清洁后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愈合好、无感染后行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40个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成活.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时间3~8个月.患者足踝部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骨折愈合后6个月按AOFAS 踝-后足功能评分评定为70~97分,其中优2例,良5例,可2例.结论 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效果优良.

  • 国产γ钉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赵志彩;李健;王剑;王东亮;石金柱

    目的 比较国产γ钉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γ钉组(38例)采用国产γ钉内固定,InterTan钉组(40例)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γ钉组32例和InterTan钉组34例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γ钉组短于InterTan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γ钉与InterTan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国产γ钉操作简单,适用于内科合并症多、需要缩短手术时间的患者;InterTan钉更适用于骨质较年轻的患者.

  •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Herbert B1、B2型腕舟状骨骨折

    作者:白云鹏;沈燕国;曹师锋;厉国定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轻微移位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Her-bert B1、B2型腕舟状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术后定期摄腕关节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VAS评分评价功能情况.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6~12周,未出现骨不愈合及骨坏死.末次随访时,Mayo评分80~100分,其中优11例,良4例;VAS评分为0~3分.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创伤小,能大程度保护舟状骨周围血供,有效避免了舟状骨坏死的发生,且固定牢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优良,是治疗Her-bert B1、B2型腕舟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Gamma3钉与InterTan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田宏宇;韩毅;蔡力;郑伟;冯枭;杨佳旺

    目的 比较Gamma3钉与InterTan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Gamma3钉组(52例)与InterTan钉组(4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Gamma3钉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X线下透视时间均少于InterTan钉组(P<0.001),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Gamma3钉组为86.54%,InterTan钉组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mma3钉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均能获得较好效果,而Gamma3钉手术创伤更小,更适合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

  • 无牵引床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陈朝伟;赵刚;金军伟;和桓德;胡付立;秦雨;尹永辉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无牵引床下的复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组(26例,LCP组)和PFNA治疗组(28例,PFNA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髋关节内翻例数进行比较,并按照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髋关节内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PFNA组高于LC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牵引床条件下使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临床疗效与LCP效果相似.

  • 髓内和髓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洪业;付国建

    目的 比较髓内和髓外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髓内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和髓外组(应用动力髋螺钉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各21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髓内组均少于髓外组(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髓内组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19/21;髓外组优13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17/21;髓内组优良率高于髓外组(P<0.05).结论 髓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髓外固定疗效更好.

  •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局部和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疗效比较

    作者:侯靖钊;包洪卫;徐鹏程;杨涛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中局部和静脉应用氨甲环酸两种方式对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局部注射组和静脉滴注组,各25例.局部注射组缝合深筋膜后于骨折端局部注射2 g氨甲环酸后关闭切口;静脉滴注组切皮前10~15 min给予1 g氨甲环酸,第1次给药3 h后再次静脉给予1 g氨甲环酸.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率以及术后1、3、5、7 d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凝血功能指标,并于术后第1、7天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 术后隐性失血、术后输血量、输血率局部注射组均少于静脉滴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 d Hb、HCT值局部注射组高于静脉滴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 d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均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局部注射和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均能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量,均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但局部注射对减少隐性失血量有优势.

  • 半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徐云梁;何兴川;熊伟;李威;肖翔;陈述涛

    目的 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种方式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高龄Evens-Jensen分型Ⅱb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半髋关节置换(30例)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30例)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半髋关节置换组优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可作为体质较差、预期寿命周期有限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

  • 关节镜下治疗65岁以上老年肩袖损伤

    作者:李嘉;戴海峰;赵杨;刘莎莎;徐丛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65岁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65岁肩袖撕裂患者行全关节镜或肩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VAS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及ASES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6(28.6±2.8)个月.术后无感染、切口不愈合、二次撕裂等并发症发生.患者的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分别由术前的(8.1±0.2)分、(27.8±12.5)分、(17.7±0.6)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0.9±0.1)分、(76.4±10.3)分、(33.8±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65岁老年肩袖损伤术后疼痛缓解满意,肩关节功能恢复明显.

  • 旋股外侧穿支皮瓣桥接血管移植修复复杂前足损伤

    作者:胡志强;葛华平

    目的 总结旋股外侧穿支皮瓣桥接血管移植修复复杂前足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同时存在皮肤、血管缺损的前足复杂损伤采用旋股外侧穿支皮瓣桥接血管移植进行修复.结果 8例前足及9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前足及皮瓣出现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证实静脉危象1例、动脉危象1例,1例经手术解除危象,另1例血管危象未解除,皮瓣坏死.2例出现术后感染,其中1例前足及皮瓣均坏死,经坏死前足截肢、坏死皮瓣清创、VSD持续负压吸引,腓肠神经营养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后创面愈合;另1例前足坏死、皮瓣成活,经创面换药、创面新鲜后应用成活皮瓣覆盖残端创面.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6个月.成活皮瓣质地良好,修复前足及皮瓣外形满意,前足恢复负重行走功能.结论 旋股外侧穿支皮瓣桥接血管移植修复前足同时存在皮肤、血管缺损的复杂损伤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创面愈合及血浆CRP、WBC的影响

    作者:黄鹤;杨波;许新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创面愈合及血浆CRP、WBC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VSD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纱布换药处理,VSD组患者给予VSD技术处理.统计两组换敷料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二期手术闭合创面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感染率、多重耐药感染率;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两组患者舒适程度;检测两组患者术后血浆CRP、WBC水平.结果 换敷料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二期手术闭合创面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感染率、多重耐药感染率VSD组明显少(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的GCQ量表评分VSD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的血浆CRP、WBC水平VSD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可减少创伤性骨折患者换敷料次数、抗菌药物使用和感染的发生,可促进创面愈合和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手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

    作者:申强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和个体差异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20例MasonⅡ型骨折采用Herbert螺钉固定,12例MasonⅡ型及9例MasonⅢ型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固定,7例MasonⅢ型骨折采用桡骨近端微型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4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1~30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有2例出现肘关节异位骨化.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评分为72~94(88.6±5.3)分,其中优22例,良20例,可6例,优良率87.5%.结论 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和个体化差异选择适宜的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和降低内固定失败率.

  • 双Endobutton与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作者:高峰;王秀会;周小小;夏胜利;易存国;付备刚;王明辉

    目的 比较锁骨远端钩钢板与双Endobutton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126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使用锁骨远端钩钢板(钩钢板组,66例)或双En-dobutton技术(双Endobutton组,60例)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1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钩钢板组l例浅表组织感染,双Endobutton组2例内固定物移位.术后12个月时,患肩肩锁关节间隙宽度、肩峰上缘-锁骨远端垂直距离、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组32例出现肩锁关节退变表现,双Endobutton组15例出现肩锁关节间隙增宽,两组影像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锁骨远端钩钢板与双Endobutton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各有优势,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医疗条件、术者对不同手术方法的熟练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 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家赵;孙建皖;王叙进;李守民;尚希福;孔荣;方诗元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9例高龄A2.2、A2.3、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采用VAS评分评估术后髋部疼痛;采用JOA评分评估术后优良率;按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假体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5~96(78.5±15.3)min;术中失血量150~350(240.2±15.6)ml;术后引流量80~150(70.8±12.2)ml;输血量200~800(300±60)ml;下地负重时间为术后0~2(0.5±0.1)d.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无骨水泥综合征、切口感染及假体周围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2.8±0.2)年.术后2年VAS评分1~4(2.1±1.2)分.术后2年JOA评分54~95(92.1±4.5)分,其中优48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术后2年X线检查结果显示假体位置良好、骨折均愈合.结论 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A2.2、A2.3、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获得一个允许早期锻炼、无痛的、功能良好的关节,且并发症少.

  • L型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下段AO-B1型骨折

    作者:付峰;周亮;郭长勇;林剑彪;林伟斌;林秀贞;朱聪;丁真奇

    目的 探讨L型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闭合胫骨下段AO-B1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L型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44例闭合胫骨下段AO-B1型骨折患者.结果 44例患者骨折端均达到稳定固定.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均无骨折畸形或延迟愈合,无关节或骨折端疼痛、骨及软组织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4例.结论 L型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闭合胫骨下段AO-B1型骨折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骨折端复位好、固定稳定、软组织及骨折愈合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 跗骨窦入路结合空心螺钉固定植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作者:余斌;刘德印;杜晓龙;童兴

    目的 评估跗骨窦入路结合空心螺钉固定植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闭合性骨折采用跗骨窦入路结合空心螺钉固定植骨治疗.测量手术前后B?hler角及Gissane角,按照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9例获得随访,时间12~14个月;4例失访.随访患者均骨性愈合,时间为2~4个月.B?hler角及Gissane角:术后及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64~96分,其中优19例,良7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66%(26/29).结论 跗骨窦入路结合空心螺钉固定植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可靠,且具有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软组织损伤小等优势.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姜潇;陈方民;张西兵;宋钦勇;王春晓;谭江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269椎)行PKP治疗.对可能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根据影像学检查将骨折类型分为:N型9椎(3.3%),A型180椎(66.9%),E型25椎(9.3%),H型39椎(14.5%),K型16椎(5.9%).根据椎体压缩程度分为:轻度压缩188椎(69.9%),中度压缩54椎(20.1%),重度压缩27椎(10.0%).结果 175椎(65.0%)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椎基静脉型(74椎,42.3%)和节段静脉型(70椎,40%)发生率较高,皮质缺损型(34椎,19.4%)和椎间盘内渗漏型(58椎,33.1%)发生率较低.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及椎体压缩程度与骨水泥渗漏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节段静脉型渗漏,椎体压缩程度是重要的保护因素,而对于皮质缺损型和椎间盘内渗漏型渗漏,骨折类型及椎体压缩程度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骨折类型和椎体压缩程度是骨水泥渗漏的重要影响因素.

  • 解剖锁定钢板辅助复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沈政;余润泽;陈涛;张彪;于水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HALP)辅助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疗效.方法 对22例肱骨近端骨折应用PHALP辅助复位固定.术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30个月.X线片提示患者骨折在术后6个月皆达到影像学愈合标准.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为65~95分,其中优5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结论 应用PHALP辅助复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稳定,效果良好.

  • 急诊有限开放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

    作者:冯琼华

    目的 观察急诊有限开放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7例胫骨远端闭合骨折患者行有限开放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55例骨折正常愈合,时间7~13个月;2例延迟愈合,分别于术后20、22个月愈合.末次随访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8例,良15例,中4例,优良率93%.结论 急诊有限开放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的疗效确切.

  • 大圆肌转位修复重建大龄产瘫肩外展功能

    作者:阿不来提·阿不拉;任鹏;买买提明·赛依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目的 探讨大圆肌转位修复重建大龄产瘫患者肩外展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大圆肌转位修复重建术治疗17例大龄产瘫后遗肩外展功能障碍的患者.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62个月.术后6个月,Gilbert分级1级2例,2级3例,3级5例,4级7例;Mallet评分7~8分3例,9~10分4例,11~14分10例;肩关节外展活动度30°~90°.结论 大圆肌转位是治疗大龄产瘫后遗肩关节内旋挛缩畸形和外展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涂宏亮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手术指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切口长度5~12(8.03±3.06)cm,手术时间32~52(40.55±8.00)min,术中出血量40~60(55.50±10.05)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4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末次随访时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闭合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手术创伤小,对骨折断端的血运保护较好,利于术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尤其对于粉碎性、螺旋形胫骨骨折,更能体现闭合复位对血运及骨折愈合的重要性.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郭张宏;翁润民;王伟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态髋螺钉联合转子稳定钢板(DHS+TSP)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0例初次接受手术的不稳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30例)和DHS+TSP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去拐行走时间PFNA组均明显少于DHS+T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术后1个月时DHS+TSP组明显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低于DHS+T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FNA组比DHS+TSP组减少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去拐行走时间,且短期疗效优于DHS+TSP组.

  •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作者:薛娜;王晖;王志华;王仿;吴丽

    2015年3月~2016年5月,我们选择60例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观察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进行对照,报道如下.

  • 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畸形

    作者:高宪斌;蔡水华

    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科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17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7 例(26 足),男2 例(3 足),女15 例(23 足),年龄21 ~65 岁.中度拇外翻10 例(15 足),即20°≤拇外翻角(HVA)≤40°或11°<第1 ~2 跖骨间角(IMA) <16°;重度拇外翻7 例(11 足),即HVA >40°或IMA≥16°.合并第2 趾锤状趾3 足,跖痛症3足,平足症4 足.

  • C臂机下闭合复位联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Bennett骨折

    作者:孙灵通;陈娟

    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科在C臂机下闭合复位联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15例Bennett骨折患者,疗效确切,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3~58岁.均为Bennett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3~5d.

  • 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骨折

    作者:王治君;张宇;杨明田;杨正鼎

    2003年3 月~2016 年12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12例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2 例,男8 例,女4 例,年龄18 ~65 岁.患者均为新鲜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骨折,右侧7 例,左侧5 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 ~14 d.

  • 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

    作者:邓雄伟;华水生;胡和军

    2009年1月~2016年1月,我科采用锁定钢板治疗36例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25~68岁.左侧17例,右侧19例.1例为陈旧性骨折,伤后1个月手术;其余为新鲜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8d.

  • 术中不使用止血带对跟骨骨折切口愈合的影响

    作者:王忍;汪心毅;钱志艺;杨亚东;姜世涛;严振忠

    2014 年4月~2017 年3月,我科将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为不使用止血带和使用止血带,探讨术中使用止血带对切口愈合是否有影响,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46 例, 男38 例, 女8例,年龄22 ~50 岁.均为新鲜骨折.骨折Sanders 分型: Ⅱ型20 例, Ⅲ型23例, Ⅳ型3 例.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术中不使用止血带)和对照组(术中使用止血带),每组23 例.

  • 近端楔形截骨远端软组织平衡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畸形

    作者:谢昌宏;赵常清

    2009年5 月~2013 年12月,我科采用第1跖骨近端楔形截骨远端软组织平衡治疗16例中重度拇外翻畸形患者,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6 例17 足,女14例,男2 例,年龄35 ~60 岁.术前拇外翻角(HVA)为33°~43°,第1、2 跖骨间角(IMA)为15°~20°.

  • 单侧跟骨疲劳骨折1例

    作者:侯黎升;白雪东;葛丰;何勍;程实;阮狄克;李海峰;王庆军

    患者,男,19岁,新兵.正步训练后出现右足跟痛不适4周.来诊前6周开始正步训练,间断长跑;训练1周后出现右足跟部隐痛,休息后消失,晨起明显;4周前疼痛变为持续性,随站立及行走时间延长加重,影响正步训练,外敷膏药无效.2016年11 月25日来诊.查体:跛行入诊室,右跟骨后结节周围压痛,内侧明显,疼痛VAS评分7 分,内侧轻度肿胀,跟骨DR片报告未提及异常.但读片发现跟骨后结节前下缘偏内侧局部密度增高区及线样透亮影,见图1.怀疑跟骨疲劳骨折,因不能确切诊断,行MRI检查.影像报告:胫骨远端、距骨及跟骨斑片状低T1 WI及长T2 WI信号,提示胫骨、距骨及跟骨多发骨挫伤.但阅读MRI发现,跟骨后结节前下方尚可见波浪状T1 WI 及 T2 WI 低信号影,见图2.

  • 单侧先天性髌骨脱位1例

    作者:范亚杰;姜棚菲;郝申申;张民泽

    患者,女,15岁,10年前因摔倒致左膝疼痛,未予特殊处理.现患膝疼痛明显,且跑步、起跳、爬楼梯无力.入院摄左膝关节X线片检查:见左侧髌骨外脱位,侧位片未见髌骨脱位,轴位片示髌骨外脱位(见图1),并伴有滑车发育不良.诊断为先天性左侧髌骨脱位.查体:双下肢等长,左髌骨向外侧凸出,按压无疼痛,手法难以复位.髌骨推移试验阳性,轨道试验阳性,髌骨倾斜试验阳性,内侧支持带张力检查空虚.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过程中,其伸曲度无明显欠缺.左下肢主动伸膝力较对侧差,伴有膝关节屈曲挛缩.

  • 骨肉瘤误诊为创伤性骨折1例

    作者:于汪淞;杨庆诚;谭庆远;王黎明

    患者,男,17岁,因左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3个月就诊.3个月前打篮球时跌倒致左大腿肿痛伴畸形,于当地医院摄X线片显示左股骨下段骨折,给予左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2个月前左膝关节疼痛,左股骨内侧肿胀不适,皮温增高.

  • 手术治疗左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脱位1例

    作者:汪红亮;邢麟子;张健;刘洪业;何仿

    患者,男,37岁,因高空坠落伤入院.左肘部肿胀、畸形明显,肘后方可见长约1 cm的伤口,且有少量渗血.可触及桡动脉搏动,肢体末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左手各指及左腕关节背伸受限.X线片显示左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桡骨头前脱位,见图1A.由他科转入我科后在臂丛麻醉下手术治疗.取肘后侧入路,同时辅以外侧入路,充分暴露尺骨冠状突、桡骨近端,探查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术中见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尺骨冠状突粉碎性骨折、桡骨头前脱位.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见图1B.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胶原蛋白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

    作者:逯代锋;杨传东;董锋;周勇;严实

    目的 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复合胶原蛋白对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均取趾长伸肌腱作为移植物.实验组将aFGF/胶原蛋白复合物植入到重建的ACL腱-骨界面,对照组单纯行ACL重建.于术后第4、8、12周分别处死动物取材,将股骨与胫骨端分别固定于生物力学试验机上,测试移植肌腱的腱-骨界面抗拉伸强度,取其绝对值作比较;同时,将股骨隧道和胫骨隧道纵向剖开,取下标本组织学观察移植物界面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第4、8、12周抗拉力强度实验组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动物均在第4周时移植物与骨隧道之间均形成了纤维结缔组织.术后第12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形成了纤维软骨移行带,类似于正常的纤维软骨连接,而对照组则形成了走向与骨隧道轴向垂直的Sharpey样纤维.结论 aFGF复合胶原蛋白能促进兔ACL重建腱-骨界面的早期直接愈合.

  • CT血管造影结合数字化技术在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致勃

    近年来,穿支皮瓣移植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前明确各穿支血管走行以及可切取范围对进一步提高穿支皮瓣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数字化医学的发展,CT血管造影结合Mimics软件重建得到的图像结构清晰,三维可视化模型能真实反映动脉的分布、走行以及各穿支在体表皮肤的穿出位置,为临床设计动脉穿支皮瓣的游离移植和带蒂移植提供了精确的三维解剖学依据.该文就CT血管造影结合数字化技术在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临床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