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实用临床医学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南昌大学
  • 主办单位: 南昌大学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194
  • 国内刊号: 36-12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11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谢明勇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尿激酶联合选择性埋管引流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佳给药时机

    作者:吴建辉;刘小梅;杨京帆;张国伟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选择性埋管引流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佳给药时机.方法 将8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取分次引流后同时注入尿激酶,每次引流后即从引流管注入尿激酶20万U,同时封管24 h再开放引流,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无胸液流出.B组患者在埋管引流后至无胸液流出,再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U封管,24h再开放引流,直至无胸液流出.2周后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引流量、包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胸膜增厚患者明显少于B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7.5%,B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埋管分次引流后同时注入尿激酶,该方法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 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94例临床分析

    作者:图雅;娜仁满都拉;李德强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应用胃镜取异物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94例行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患者的上消化道异物经由胃镜取出,1例转入外科手术取出.结论 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方便、安全、高效.上消化道异物诊断明确,无内镜检查禁忌证者,均应首选胃镜处理.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 胃镜
  • 子宫颈癌2种不同方式放疗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永发;杨文;唐武兵;潘兴喜

    目的 探索腔内后装治疗和体外放射治疗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中,体内外放疗剂量权重的合理分配,以提高子宫颈癌的局部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为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模式.方法 将158例Ⅱb-Ⅳa期同期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按治疗的时间分为2组: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行全盆外照射50 GY/25 F,当30 GY后中央挡铅,腔内后装治疗A点50 GY的患者为挡铅组(86例);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行全盆照射50 GY,中间无挡铅,腔内后装治疗A点30 GY的患者为无挡铅组(72例).观察2组近期及远期的不良反应(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直肠阴道瘘),局部复发率及1、3年的生存率.结果 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挡铅组为74.4%,无挡铅组为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2,P=0.039).放射性直肠炎挡铅组为13.9%,无挡铅组为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9,P=0.037).挡铅组放射性膀胱炎、直肠阴道瘘及局部复发率均高于无挡铅组,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无挡铅组治疗子宫颈癌的疗效较挡铅组更好,不良反应更轻,能减少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的发生率,减少局部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 胃肠道间质瘤3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程英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良恶性参考指标.方法 对3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进行CD117、CD34、S-100、SMA、Des、Ki-67标记、分析.结果 34例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95%,CD34阳性率70%,S-100、SMA、Des局灶弱阳性或阴性表达,Ki-67表达不一.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上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中老年,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多样,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有诊断价值的依据,但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诊断须结合肿瘤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 奈达铂联合调强放疗同步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

    作者:李娅;张明;李岚;赵春芳;杨毅

    目的 探讨奈达铂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同步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3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2例)和单纯放疗组(21例).2组患者放疗均采用调强放疗(IMRT),6 MV-X线照射,大体肿瘤体积(GTV)62.5 Gy,2.5 Gy·次-1,25次;临床靶体积(CTV)55 Gy,2.2 Gy·次-1,25次;计划靶体积(PTV)50 Gy,2 Gy·次-1,25次.同步放化疗组在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奈达铂40 mg,静脉滴注3h,1次·周-1,共5周期.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完全缓解(CR)15例(68.18%),部分缓解(PR)4例(18.18%),病情稳定(SD)3例(13.64%),病变进展(PD)0例(0.00%),总有效率(CR+PR)为86.36%.单纯放疗组CR 4例(19.05%),PR 8例(38.10%),SD 8例(38.10%),PD 1例(4.76%),CR+PR为57.14%.2组CR+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调强放疗同步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 ICU患者分类管理对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

    作者:王杰林;李东华;姚淑雯;许卓谦;肖彬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类管理对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5-2011年入住ICU且时间>48 h的2 077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2005-2009年未实施ICU患者分类管理的患者(1471例)为第1组,2010-2011年实施ICU患者分类管理后的患者(606例)为第2组.对2005-2011年ICU HAP发病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HAP发病率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结果 第2组HAP发病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均较第1组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 实施ICU患者分类管理可有效地降低HAP发病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作者:谢琦玲;龚辉;毛红霞;潘永平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轻度黄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 mg,3次·d-1;茵栀黄颗粒6 g,3次·d-1,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用法及疗程同治疗组.治疗1、3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1、3周后TBIL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2组ALT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

  • 注射用细辛脑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作者:孙晓婷

    目的 观察注射用细辛脑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使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细辛脑24 mg(加入250 mL 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1~2个疗程.观察患者痰菌阴转率、X线片病灶吸收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58例患者痰菌阴转率为96.55%(56/58),X线片病灶吸收率为84.48% (49/58);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0%.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细辛脑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较好,可作为临床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 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曾卫华;杨春丽;贺慧为;陈志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Gln)联合乌司他丁(UTI)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2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2组在常规给予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液体复苏、纠正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控制感染、抑制胰液分泌、解痉、止痛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热量180 kJ· kg-1·d-1,氨基酸2.0 g·kg-1).观察组在氨基酸治疗中0.5 g·kg-1由Gln提供,同时给予UTI 20 kU+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q8h.2组均7d为1个疗程.对2组患者治疗前1d及治疗后8d的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2、IL-6和IL-10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8d,观察组中LPS、TNF-α、IL-6较对照组明显下降,IL-2、IL-1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 Gln及UTI联合使用,较单纯营养支持更能有效地减轻SAP患者的炎症反应.

  • 支架和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曹铭华;江顺福;吴明超;高黎明;叶斌;毛元潮;邢小丽;曹玮;彭韩英

    目的 探讨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的疗效.方法 将2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支架辅助组(19例)和球囊辅助组(7例).对于体/颈比<2而>1的动脉瘤,选择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进行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对于体/颈比<1或瘤颈过于宽大的动脉瘤,选择支架辅助瘤颈重塑技术进行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后3个月对2组患者的预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术后6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观察预后良好率和复发率.结果 支架辅助组19例患者,动脉瘤完全栓塞12例,次全栓塞7例;球囊辅助组7例患者,动脉瘤完全栓塞4例,次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1例.所有病例手术均成功,无动脉瘤破裂出血.2组患者均进行3~6个月的随访,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支架辅助组0分16例,1分2例,2分1例,预后良好率为84.2%;球囊辅助组0分6例,1分1例,预后良好率为85.7%.术后6个月支架辅助组13例患者复查DSA,11例影像学稳定,2例次全栓塞转为完全栓塞,载瘤动脉均通畅,支架未见移位;球囊辅助组5例患者复查DSA,4例影像学稳定,1例有瘤颈残留.2组均无死亡病例,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重塑结合弹簧圈栓塞均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汪璟;丘宏伟;李远景;张德;马勇;宗世璋;刘干辉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严重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总结VSD技术在骨科损伤中的修复特点.方法 对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5例严重皮肤损伤(复杂创面)患者均使用VSD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创面均得到了完全愈合,其中28例患者行1次VSD引流术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肉芽组织红润,颗粒细小,血运丰富,行第2次植皮后植皮成活,创面闭合良好,手术均取得了成功;13例患者行第2次VSD负压引流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肉芽组织红润,颗粒细小,血运丰富,行邮票植皮后取得成功;3例骨髓炎患者,经过2次清创VSD引流后,第3次使用皮瓣转移技术后闭合创面;1例足背肌腱外露的患者因不愿做皮瓣,用VSD负压技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经过3次VSD负压引流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配用生肌膏后肌腱全部覆盖肉芽组织,植皮后创面闭合.结论 VSD技术是治疗严重四肢大面积皮肤损伤较好的处理方法.

  • 氟康唑腹腔灌注法治疗连续性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的疗效

    作者:邓晖

    目的 探讨氟康唑腹腔灌注法治疗连续性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7例连续性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200 mg·d-1,腹透液2 000 mL灌注,每2d灌注1次;治疗组用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200 mg·d-1,腹透液2 000 mL+氟康唑100 mg灌注,每2d灌注1次.治疗2周后进行腹水常规、腹水培养检查.对无效患者转做血液透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8.75%.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腹腔灌注治疗连续性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3种少见病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量;程书榜;秦颖;黄丽君;庄树彤

    目的 探讨3种少见病(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大网膜扭转、盲肠脂肪垂化脓性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及降低其误诊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3种少见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误诊患者中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4例、大网膜扭转3例、盲肠脂肪垂化脓性炎3例.其中5例为腹腔镜探查时发现并分别行回盲部切除术、坏死脂肪垂切除术和坏死大网膜切除术,5例术中均延长切口探查并行相应的处理.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腹腔炎性肉芽肿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大网膜扭转、盲肠脂肪垂化脓性炎术前很难正确诊断.行阑尾手术时如若发现阑尾正常,必须探查右下腹其他脏器,防止误治,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可以减少盲目探查和延长切口.

  • 不同麻醉方式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刘民强;马明飞;王艳丽;何俊永;石浩文;何仁亮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HIV感染患者行手术治疗79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A组)、局部麻醉(含局部浸润麻醉及外周神经阻滞,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组).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及术毕(T3)各时点HR、MAP和SpO2及术前CD4+T细胞计数、手术切口类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余2组高,ASA分级较其余2组低(P<0.01);B组麻醉时间较A组短,术后发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其他2组低(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T1-T3时点HR较快、MAP较高、SpO2较低;C组HR T1时点较快、T3时点较慢,T1-T3时点SpO2较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B组T2、T3时点HR较快,T1-T3时点MAP较高、SpO2较低(P<0.05或P<0.01).结论 3种麻醉方式均可安全用于HIV感染患者,但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围术期生命体征较平稳,局部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回盲部肿瘤误诊阑尾炎15例原因分析

    作者:李慧群;李平

    目的 分析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阑尾脓肿的原因,探讨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 对15例误诊为阑尾炎、阑尾脓肿的回盲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误诊为阑尾炎而行急诊手术,术中诊断为回盲部肿瘤;3例误诊为阑尾脓肿而先行抗感染保守治疗延期手术,延误诊断和行根治手术的时间.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3例,未分化腺癌2例.住院时间10~72 d,14例痊愈出院,1例未行根治手术行结肠造口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对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要仔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观察是否有贫血、消瘦、大便改变等症状,警惕有回盲部肿瘤的可能.

  • 乌司他丁治疗炎性肠梗阻的疗效

    作者:卓浩;董功航;郝俊;李应军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炎性肠梗阻的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 腹腔镜探查在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李留柱;钱燕;陶国全;翁翠芳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在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7例实施腹腔镜探查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术中均明确诊断,腹腔镜完成诊治45例(95.7%),中转开腹2例(4.3%).手术时间25~105 min,平均43 min;出血量为10~200 mL,均未输血.住院时间为4~16 d,平均7.6 d.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比开腹手术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普外科急腹症理想的诊治手段.

  • 26例中晚期不典型肾结核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刘孝华;张银高;梁骏;吴建华;谭大清;杨名

    目的 探讨中晚期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中晚期不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行肾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肾结核.2例行膀胱扩大术的患者,术后容量达到180~220 mL.手术及药物治疗的患者腰部不适及排尿疼痛、尿频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尿液检查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肾结核的确诊率,抗痨治疗和患侧肾切除术能够明显改善排尿异常表现.

  • 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罗来斌;黄湖南;郑马亮;邱卫明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根据术中探查发现及术后病理结果确诊,将215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36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17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类型、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直径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病有关(OR=3.103,95%CI:1.495~6.609).结论 肿瘤的浸润深度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3种不同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作者:叶茂;王春国;黄敬东;张敏

    目的 探讨3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5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内固定系统[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GSS组,32例)、脊柱复位内固定器AF钉棒系统(AF组,32例)和脊柱复位内固定器RF钉棒系统(RF组,31例)]进行治疗,对3组患者的复位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神经恢复和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GSS组的手术时间短于AF组和RF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少于AF组和RF组(均P<0.05).3组患者经手术复位后的Cobb角、矢状面位移和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而GSS组的改善情况较之AF组和RF组更为显著(P<0.05).3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均明显好转,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SS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复位力大、复位效果好、固定牢度高的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 盐酸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作者:邱郁群;王玉玲;陈艳;黄梅

    目的 探讨盐酸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单胎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术后视疼痛情况肌内注射哌替啶,观察组术后接含0.125%盐酸罗派卡因+0.5 μg·mL-1舒芬太尼镇痛液的镇痛泵,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且日哺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观察组的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盐酸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明显减少因疼痛引起的泌乳功能下降,对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母乳喂养有利.

  • 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水平对抗牵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赵之淼;卢志有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水平对抗牵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水平对抗牵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0例,其中伸直型31例,屈曲型9例.结果 40例患儿经过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水平对抗牵引治疗,拆除外固定后随访12~40个月,所有患者均愈合.其中优31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结论 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水平对抗牵引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效方法,其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性高,且费用低.

  • 丙氨酰胺对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营养作用

    作者:徐建军;丁健民;濮亚斌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GLn)对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营养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11例肠梗阻手术患者分为谷氨酰胺组59例和对照组52例,GLn组在术前保守治疗(2~10 d)和术后1周补液或静脉营养中加入谷氨酰胺10 g,1次·d-1治疗,对照组未使用GLn.分析手术肠切除两端黏膜标本的黏膜层厚度及基底细胞层的连续性,以及临床营养指数.结果 GLn组肠切除两端黏膜标本的黏膜层厚度及小凹深度均较对照组大(P<0.05).基底细胞层的断离个数和系膜淋巴结个数均较对照组少(P<0.05).NRI营养风险测评GLn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谷氨酰胺促进肠梗阻患者肠黏膜再生,提高肠黏膜的有效营养吸收面积和维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加快术后愈合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

    作者:张家国;傅东明;阎峰;那键

    目的 分析老年腰椎退变性侧凸症(DL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治疗疗效.方法 68例患者中12例单节段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行后路充分减压后,于横突间行植骨融合.56例多节段侧弯合并椎管狭窄伴椎体旋转的患者有9例行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邻近病变节段潜行减压后在小关节后外侧及横突间行植骨融合,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同时作椎体的去旋转处理;42例采用多节段双侧椎板间开窗减压,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5例一侧椎板切除,另一侧椎板开窗减压,间盘突出严重者行间盘切除,充分减压,cage椎间融合,同时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于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72个月,平均42个月.术后平均侧弯平均矫正率为51.5%,1年疼痛改善率为83.3%,术后3年疼痛改善率为80.2%.92.6%(63/68)的患者认为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生活基本能够自理;77.9% (53/68)的患者间歇跛行得到缓解.无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无融合器移位.结论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人DLS的有效方法.

  • 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作者:钟修庆;吴国忠;覃知

    目的 探讨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直吻术式,观察组30例给予袋吻术式.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失禁次数、便秘人数、排便排气感障碍及排便不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近期应用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 P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

    作者:李经堂;汤晓正;严亮;熊龙;曾建华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4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16例采用P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27例采用PLIF联合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以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scale,VAS)和JOA评分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融合率及优良率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JOA、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JOA、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手术优良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期临床结果表明单侧椎弓根固定能够提供和双侧固定同样的疗效,且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

    作者:欧阳根;徐爱玉;冯志;夏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及是否服用中药治疗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联合中药组、传统手术组及传统手术联合中药组4组,每组50例.传统手术联合中药组及腹腔镜联合中药组于术后第2天口服大黄牡丹汤100 mL,2次·d-1,连用5d.对各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血量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4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病例.腹腔镜手术组及腹腔镜联合中药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及传统手术联合中药组明显降低,术后肛门排气、体温恢复正常、住院时间及出血量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及传统手术联合中药组(均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及术后切口平整美观等的优点,效果优于传统的经腹阑尾切除术.

  • 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开颅在急进型高血压病脑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翟玉平;张卫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开颅在急进型高血压病脑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开颅治疗急进型高血压病脑出血30例(显微手术组),小骨窗开颅治疗急进型高血压病脑出血30例(对照组),根据术后24 h患者GCS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血肿清除率和血肿复发来评价.结果 2组术后并发症以及血肿清除率和血肿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手术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急进型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视野,并且提高病变的放大视觉效果,能够直视下清除血肿,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了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无菌贴膜减少留置导尿管内侧壁菌落数的效果

    作者:周长红

    目的 探讨使用无菌贴膜减少留置导尿管内侧壁菌落数的效果.方法 将50例行留置导尿患者按随机数字事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首次导尿及每次更换集尿袋后,以无菌操作方法使用无菌贴膜将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进行密闭保护;对照组按照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处理.2组均在留置导尿第3、7、10及14天更换集尿袋,在每次更换尿袋时以无菌操作技术于导尿管与集尿袋衔接口内侧壁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并对2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留置导尿管内侧壁的菌落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无菌贴膜的应用可减少留置导尿管内侧壁的菌落数,从而降低留置导尿患者上行尿路感染率.

  • 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

    作者:桂绍珍

    目的 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5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抚触组2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护理常规护理,抚触组在按照早产儿护理常规护理同时予以抚触.观察抚触前后患儿摄奶量、体质量、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 观察20 d后,2组摄奶量、体质量、睡眠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抚触可以增加早产儿摄奶量,加快体质量增长,延长睡眠时间,有助于改善早产儿一般情况,促进生长发育.

  •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熊万银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方法 对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在首选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应用、脱水剂降颅内压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的基础上,做好一系列护理措施(用药、相关检查、心理护理,饮食和生活指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12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2例,治愈好转率为83.3%.结论 及时到位的精心护理有利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康复.

  • 系统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虹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南海桂城社区5年及5年以上病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共200眼),均进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资料管理档案.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100眼),2组患者均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对照组未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随访1年半,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情况.结果 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DR分期提高1级10眼,提高2级4眼,恶化率为14%(14/100);试验组DR分期提高1级2眼,恶化率为2.0% (2/100).2组恶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认识,正确指导饮食、运动、用药和定期检查等,可有效控制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程度.

  • 12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观察护理

    作者:俞旺娣;袁莉华;欧阳利群

    目的 总结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化学消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中12例术后24 h内出现不同程度心律失常,经过及时抢救治疗成功,未再发.结论 精心做好围术期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对护士的培训,熟练配合医生电除颤,积极配合抢救,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成功救治的关键.

  • 1例心尖球形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作者:祝玲娟;金春莲

    心尖球形综合征(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ABS)是1991年日本Dote等[1]首次报道的一种心肌病,其临床特征为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T波深倒置、心肌酶学升高、左心室造影类似与捕捉章鱼的鱼篓,故称为Tako-Tsubo心肌病.患者发病前有明显的心理或躯体应激情况,又称为"心碎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其病因被认为是应激导致交感兴奋和血浆儿茶酚胺水平过度升高,从而引起心肌运动障碍[2].

  • 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

    作者:吴琼君;付丹;梅珍

    目的 探讨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呼吸道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75例开胸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7)采取常规护理,如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做好基础护理(口腔、皮肤护理等)、饮食指导、管道和心理护理,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总量,预防院内感染及遵医嘱执行的相关治疗护理等.研究组(n=38)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呼吸道管理,深呼吸术前教育及训练,正确咳嗽方法及术后排痰等措施.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肺炎发生率分别为5.26%、10.80%,肺不张发生率为2.63%、8.10%;研究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2.63%、13.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强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前呼吸道准备及术后呼吸道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发生.

  • 母婴同床新生儿的临床护理

    作者:曾亮芳

    目的 探讨母婴同床对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的影响,为今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分娩出生的260例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和母亲分开,在婴儿室由护理人员照顾,出生后30 min内开始母乳喂养,母亲每天可探视1h.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和母亲同处一床,并在出生后30 min内开始母乳喂养,由母亲亲自照顾新生儿的喂养、睡觉、洗澡及换尿布等.对2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理性黄疸、皮肤感染、鹅口疮)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腹泻、病理性黄疸、皮肤感染及鹅口疮的发生率分别为3.08%、2.31%、2.31%、0.76%及2.31%,对照组分别为10.00%、10.77%、6.92%、6.15%及8.4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新生儿出生后,将新生儿与母亲同处一床可明显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

  • 基层专科医院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俞海燕

    目的 探讨基层专科医院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丰县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66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06例初产妇中行剖宫产术666例,占34.9%,且剖宫产率每年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009年为15.1%,到2011年上升至50.3%).引起剖宫产的原因中社会因素(无任何剖宫产指征,而产妇及家属自己强烈要求行剖宫产术)占首位(31.8%).结论 剖宫产手术对母婴均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做好产前护理宣教、产时人性化护理,可减少产妇剖宫产的发生率.

  • 经皮肾脏组织穿刺活检术后不同排尿方式对术后并发症及排尿率的影响

    作者:陈丽华;钟小春

    目的 观察经皮肾脏组织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后排尿方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及排尿率的影响.方法 对356例肾穿刺后患者排尿方式进行调查,比较术后不同排尿方式的并发症及主观症状(顺利排尿、腰背部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356例患者中有41例患者肾穿刺后自行下床排尿后继续卧床,315例患者肾穿刺后卧床排尿.下床排尿组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发生率与卧床排尿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床排尿组顺利排尿率及腰背部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00.0%及21.1%,卧床排尿组顺利排尿率及腰背部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1.7%及86.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肾穿刺术后卧床24 h(卧床排尿)的传统护理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

  • 36例皮瓣移植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余福梅

    皮瓣移植是指将某一部位带有血供的皮瓣转移到另一部位,达到消灭创面、整复畸形和缺损的目的,是治疗创伤、瘢痕挛缩畸形等主要治疗手段,它能恢复受皮区外形和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整形外科中被应用广泛,而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九江市石化医院对36例患者成功实施皮瓣移植术,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电话回访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作者:黄茶英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初治肺结核出院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均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建立回访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出院日期及化疗方案及诊断)及制定回访记录表(回访日期、复查、服药、饮食、休息及活动、心理状况及规则完成疗程情况等).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电话回访护理干预,每月回访1次,回访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6个月后进行一次电话回访.6个月后对2组遵医行为及规则完成疗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按时复查、规则服药、合理饮食、合理休息及活动、心理状况良好)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规则完成疗程率为96.0%,对照组规则完成疗程率为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回访护理干预提高了初治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同时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龙炳风;张春华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常见发热、咳嗽、哮喘、气急等.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居小儿科患病首位,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小儿肺炎治疗的关键措施.

  • 足月剖宫产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曹晓梅

    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

  • 正畸力作用下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

    作者:顾小军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与牙骨质,牙周膜由含丰富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rtrix,ECM)组成,二者的附着是细胞行使功能的基础[1].正畸牙移动是牙周膜受到应力的作用,诱发牙周组织改建,进而产生牙齿的位移.ECM的降解与合成是牙周组织改建的具体表现方式[2-3].

  • 盐酸氨溴索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

    作者:雷军;潘丽华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喘息性疾病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15 mL、复方异丙托溴铵1.25 mL+生理盐水2 mL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2.5 mL、糜蛋白酶4 000 U+生理盐水2mL雾化吸入.每次雾化时间为15~20 min,2次·d-1.5~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的疗效,临床主要症状(喘息、咳嗽)、体征(喘鸣音)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喘息、咳嗽及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6,P<0.05).结论 小儿喘息性疾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盐酸氨溴索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 小儿不同CRP水平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李小红;黎文清;冼增炎;李长秀

    目的 研究小儿不同C反应蛋白(CRP)水平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住院患儿,每月随机抽取50例,合计600例,记录下患儿的年龄、发病季节、入院时诊断,并在入院时检测患儿CRP与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水平,分析比较不同CRP水平下不同呼吸道疾病组、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MP-IgM阳性率)情况.结果 CRP正常组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CRP异常组(P<0.05).CRP正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较年长儿组高,秋季组与冬季组较春季组高,支气管肺炎组(肺炎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毛支组)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上感组)高,毛支组较急性支气管炎组(支炎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异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与年长儿组及不同季节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较上感组与支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正常水平下,婴幼儿、秋冬季、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CRP异常水平下,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临床上均要加强检测,及早诊断与治疗,以减少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并发症.

  •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刘云;徐汉云

    目的 分析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 对江西省儿童医院79例通过双盲食物激发与回避实验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患儿表现为迁延性腹泻病26例(32.91%);慢性腹泻病10例(12.66%);呕血15例(19.00%);便血7例(8.86%);呕吐9例(11.39%);腹胀6例(7.59%);夜间哭闹3例(3.80%);湿疹2例(2.53%);咳喘1例(1.27%).35例存在营养不良,30例存在轻中度贫血,15例患儿IgE阳性.22例行电子胃镜检查,其中13例十二指肠球部可见滤泡样隆起,病理检查示轻-中度慢性炎;另9例病理检查:1例示嗜酸性食道炎,2例嗜酸性胃炎,6例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儿均于改变饮食后2周左右临床症状缓解出院.结论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及消化道出血,且上述临床表现常混合存在;双盲食物激发与回避实验是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通过电子胃镜及胃、十二指肠黏膜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饮食回避是主要治疗方法.

  • 奥美拉唑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作者:龙博文;华锋;唐建新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1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2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对照组2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止血敏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0%.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奥美拉唑、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用药方便、价格便宜.

  • 人工流产后使用人工周期使子宫内膜恢复的临床应用

    作者:曾伟菁;舒玉兰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后使用人工周期对患者子宫内膜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86例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均由同1位主治医师进行人流术.观察组人流术后24 h服用戊酸雌二醇1片,1次·d-1,连服21 d,后5d加服黄体酮100 mg,1次·d-1;对照组不服用激素.对2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10 d阴道B超复查子宫内膜厚度、术后第1次月经的来潮时间及月经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术后出血量比自身月经量减少,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复潮时间分别为(6.00±1.86)mm和(28.09±2.04)d,对照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复潮时间分别为(4.83±1.25)mm和(36.86±3.58)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工流产后采用人工周期可使子宫内膜得到早期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妊娠期妇女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意义

    作者:徐文瑜;陈彦明;黄月娇;陈宇洪

    目的 对妊娠期妇女进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检测,探讨妊娠期妇女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意义.方法 采用罗氏e-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452例孕妇血清FT3、FT4、TSH水平,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52例孕妇中甲状腺功能正常391例(86.6%),甲亢4例(0.8%),亚临床甲亢6例(1.3%),甲减19例(4.2%),亚临床甲减30例(6.6%),低甲状腺素血症2例(0.5%).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中患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比例大.结论 检测血清FT3、FT4、TSH,有助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的诊断和及早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 中药带线棉栓对宫颈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干预

    作者:黄烨

    目的 探讨中药带线棉栓对宫颈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0例宫颈HPV感染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中药带线棉栓(以鸦胆子、紫草、薏苡仁为主要成分)每次1枚宫颈用药,对照组用奥平栓每次1粒(6万U·粒-1)宫颈用药.2组均隔天1次,7次为一疗程,每个月经周期用药一疗程,共三疗程.在疗程全部结束后,分别于第1、3、6次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复查,根据临床症状积分统计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第1-3次复查时有效率分别为85.3%、60.0%,93.4%、73.4%,93.4%、76.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清热解毒利湿可有效改善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症状.

  •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多发肌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欧阳云雁;彭德新;刘岚;王索宇

    目的 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多发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均行双侧UAE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MRI,对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肌瘤大小及血供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3个月MRI检查示,子宫肌瘤大径(6.24±0.78)cm较术前(8.36±0.92)cm明显缩小(P<0.05).子宫肌瘤血液供应减少,69.4%(25/36)患者瘤体内部血流消失.25.0%(6/24)的患者月经量减少,经期较术前规律,75.0%(18/24)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87.5%(14/16)的患者下腹部坠胀症状缓解,58.3%(7/12)的患者尿频尿急症状好转,60.0%(6/10)的患者贫血症状改善.结论 行双侧UAE治疗子宫多发肌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江西省吉安地区农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

    作者:白永泉

    目的 探讨对江西省吉安地区农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江西省吉安地区农村5 013位50岁以上人群进行PACG筛查,共筛查出高危人群290位,按收治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n=145),双号为干预组(n=145).干预组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在术后3、6、12、18、24个月行青光眼相关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0位高危人群中,男性∶女性=1∶2.54,高危人群的比例及眼压均随年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术后3、6、12、18、24个月,干预组慢性PACG的发生率分别为0.68%、2.06%、1.38%、2.06%、2.06%,总发生率为8.27%;而对照组分别为2.06%、4.83%、6.90%、5.52%、5.52%,总发生率为24.83%.随诊的5个时间点慢性PACG的发生率干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ACG高危人群行激光虹膜周切术可以显著降低2年内慢性PACG的发生率.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作者:吴慧玲;董盛宇;叶耀耀;林子玲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A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0.35 mg,肌内注射,隔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SHP-Ⅱ型射频1次治疗.对2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及89.7%,对照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4%及62.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对AR患者改善短期症状及控制远期复发均具有显著的效果.

  •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肺部CT影像学表现

    作者:黄志华;侯刚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肺部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南昌市第九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肺部CT扫描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肺部表现为多节段性斑片状影,占18.75%,其中3例呈棉花团样;22例表现为局部小片状影,占27.50%;5例表现为细网格状磨玻璃样改变,占6.25%;2例表现为两肺多发小环状影改变,占2.50%;35例合并少-中量胸水,占43.75%;其他伴发病11例,包括肺结核、纵膈占位病变、转移瘤等,占13.75%.结论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CT影像表现多样,以肺泡及间质渗出和水肿等炎性改变为主,但缺乏特征性,早期对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肺部CT扫描,有利于发现普通胸片难以发现的病灶,对其综合治疗有积极意义.

  • 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颈动脉CDFI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

    作者:张宗华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蛋白尿(MA)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关系.方法 将178例T2DM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UAER≥30~300mg·d-1为合并MA组(T2DM1组,104例),UAER<30 mg· d-1者为不合并MA组(T2DM2组,74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CD-FI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斑块情况(低/等回声、强回声及混合回声)等;实验室检查包括餐后2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UAER、尿酸(URIC)、血肌酐(CREA)、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对2组CDFI的表现(IMT、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及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数目及斑块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5,P>0.05).2组斑块检出率排序为低/等回声>混合回声>强回声(均P<0.05).T2DM1组IMT厚度、BMI、UAER、2 hPG、CREA、HbA1c、TC均高于T2DM2组(均P<0.05).2组FPG、URIC、TG、LDL、H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MT与UAER、CREA、HbA1c及病程呈正相关,(r=0.315、0.320、0.463及0.354,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病程、UAER、HbA1c是IMT增厚的独立预测因子(r=0.362、0.240、0.395,均P<0.05).结论 CDFI超声能够准确地检出T2DM合并MA患者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IMT增厚情况与UAER、CREA、HbA1c及病程密切相关.

  • 食管癌的CT诊断价值

    作者:林春;唐振国;李亮平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为食管癌患者的手术病理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食管癌患者均有食管壁增厚,其中食管壁环形增厚35例,管壁偏侧性增厚7例.邻近组织浸润17例,其中肿瘤侵犯气管7例、血管6例、纵隔胸膜3例、心包1例,其中3例是多结构同时侵犯.纵膈淋巴结肿大转移14例,肝转移3例,肺转移2例.结论 CT能显示食管癌的形态、大小,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对疾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 儿童癫(癎)综合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胡传奇;陈明霞

    目的 调查和分析儿童癫(癎)综合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相应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44例进行癫(癎)治疗的患儿中因依从性不好未综合治疗影响疗效的114例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患儿依从性差的原因.结果 114例(占治疗总例数的46.72%)因依从性不佳而中断用药或非规范治疗,影响因素依次为怀疑医生诊断51例、占44.74%,担心药物副作用40例、占35.09%,对疗效不满意35例、占30.70%,嫌治疗烦琐和漫长32例、占28.07%,心理因素14例、占12.28%,经济原因12例、占10.53%.结论 儿童癫(癎)综合治疗的依从性受到专业技术、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积极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作者:辛洪霞;黄芬;胡晓莹;梅赣红;郑国红

    目的 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提出相应措施,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通过对100例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发放问卷(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对自身相关疾病、治疗的知识了解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其依从性情况)和交谈的形式,分析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中,依从性好48例(48.0%);依从性一般33例(33.0%);依从性较差19例(19.0%).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经济情况占20%,对自身疾病及预后的认知度占33%,对治疗效果的认可程度占26%,自我管理能力占20%.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HbA1c均低于依从性一般和较差的患者(均P<0.05).结论 不同依从性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有差异性,依从性良好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血糖控制,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血糖控制也较差.应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以提高其依从性.

  • 初中生睡眠质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李文辉;陈玉宝;顾俊峰

    目的 探讨初中生睡眠现状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为保障初中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十堰市某所普通中学202名初中生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202名初中生,睡眠质量好121名,占59.9%;睡眠质量差81名,占40.1%.其中睡眠时间不足、主观睡眠质量较差的人数多,分别占57.9%、46.5%.睡眠质量差的初中生SCL-90总分显著高于睡眠质量好的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9 0,P=0.013 6).结论 初中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偏差,主要睡眠问题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和主观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可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实用临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