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实用临床医学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南昌大学
  • 主办单位: 南昌大学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194
  • 国内刊号: 36-12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11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谢明勇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32例临床观察

    作者:邹定华;胡伟勇

    多年来,笔者运用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36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凤英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筛选7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用长春西汀1片,tid;脑复康注射液8 g/d,静脉滴注;治疗组(n=36)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痰健脑汤,1剂/ d,bid.结果: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显示治疗组有效2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2.2%;对照组有效20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58.8%.根据MRI积分对照比较疗效,治疗组有效2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9.4%;对照组有效13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3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控制脑血管性痴呆的早期症状有一定疗效.

  • 全脑放疗同步VM26+DDP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

    作者:兰琼玉;刘安文;胡蓉环;蒋为明

    目的:评价全脑放疗同步VM26+DDP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全脑照射剂量30 Gy,每次3 Gy,5次/周,或40 Gy,每次2 Gy,5次/周.化疗DDP20 mg/m2,静脉滴注,连续4 d;VM26 60 mg/m2,静脉滴注,连续3 d,3~4周为1周期.全脑放疗5次后开始同步化疗.放疗结束并完成2周期化疗后复查头部CT或MRI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完成全脑放疗及2周期化疗.脑转移灶有效率68.4%,CR11例(28.9%),PR15例(39.5%).结论:全脑放疗同步VM26+DDP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较好,毒副反应不大,患者可耐受.

  •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2例临床观察

    作者:郭富成

    我们于2001年1月~2005年6月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邹安琴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60)在口服利尿剂和/或地高辛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n=60)不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行6 min步行试验.结果:左室射血分数和6 min步行距离,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应用卡维地洛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而其短期应用对心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 一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诊断

    作者:邓萍;温晓明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预激并房颤)是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部分患者可演变为心室纤颤而引起猝死.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临床的紧急处理及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本文报告1例无明显delta波的预激合并房颤的心电图诊断.

  • 恙虫病14例临床分析

    作者:熊宇;郭敏;候琳莉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由恙螨传播的急性自然免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为恙虫病东方体,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基本特征.自1996年7月~2005年11月,我院共发现恙虫病1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赵芳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治疗采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qd;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0.6 mL皮下注射,q12 h.强化治疗组6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qd.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日用量、静息心电图变化,并以难治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为观察终点.结果:治疗1周后,强化治疗组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8±5.0)次/周,对照组为(3.7±6.7)次/周;强化治疗组硝酸甘油日用量为(0.2±0.6)mg/d, 对照组为(1.8±3.9)mg/d;强化治疗组心电图改善42例(62.7%),对照组心电图改善26例(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可降低难治性心绞痛发生的风险.

  • 人工肝结合短程激素冲击疗法治疗重症肝炎一例报告

    作者:温志立;胡素梅;吴淑女;李宾;秦健斌

    江西是一个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由于乙肝病毒难以根除,使得肝炎病情容易反复,给广大乙肝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发展到重症性肝炎时,死亡率非常高,是一直困扰医务人员的一个难题.随着人工肝等一些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重症性肝炎的救治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给广大肝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人工肝费用昂贵,往往又需要多次治疗,一般病人难以承受.为充分发挥人工肝作用而又尽可能减少医疗费用,我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结合一次性人工肝和短程激素冲击疗法成功治疗了一位重症肝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 谷维素治疗高脂血症360例临床观察

    作者:蔡峰;刘冬兰;李红英;熊壮;卢小平

    目的:探讨谷维素调脂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179)口服谷维素200 mg/次,3次/d;B组(n=181)口服血脂康2片/次,2次/d.疗程均为12周.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总有效率相似(P>0.05).结论:谷维素组调脂疗效肯定,安全价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阿斯匹林致胃肠黏膜损伤126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树阳

    目的:了解阿斯匹林对胃肠黏膜的损伤作用,以减少临床实践中阿斯匹林对胃肠黏膜的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因服阿斯匹林引起消化系统症状的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或X线检查确诊.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31例(24.6%),急性糜烂性胃炎28例(22.2%),胃溃疡18例(14.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25.4%),食道炎12例(9.5%),胃肠道穿孔5例(4.0%).结论:阿斯匹林可致胃肠黏膜损伤.

  • 氯氮平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志强

    临床上,应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获得临床疗效,但有少数病人的知觉障碍即幻听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确系一棘手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此类患者在原用氯氮平的基础上加用舒必利联合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在2000年1月~2005年1月,累计141例,现报告如下.

  • 东莞市厚街医院2004年住院麻疹病例分析

    作者:齐青松;汪和明;张小静;黄石;刘志华;林淑珍

    目的:分析东莞厚街医院住院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04年1~12月厚街医院149例麻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分布在5个月~35岁之间,高发年龄为18~30岁(59例占39.60%),其次为9个月~6岁(47例占31.54%);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66例占44.30%),单月发病数高为5月,共26例;出现并发症38例(25.50%),其中肝损害27例.结论:在东莞厚街住院麻疹病人主体是成年人;麻疹流行季节有向春末夏初推移的趋势;成人麻疹易出现肝损害.

  • 盐酸托烷司琼胶囊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安文;王顺金;胡蓉环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托烷司琼胶囊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选用格拉司琼胶囊作对照组进行分析.方法:24例均接受含顺铂或阿霉素或吡喃阿霉素的联合化疗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盲法随机双交叉设计,于每组化疗两个周期中交叉用药.观察第1~8天患者恶心、呕吐控制的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国产盐酸托烷司琼胶囊和国产盐酸格拉司琼胶囊在治疗化疗药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以及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盐酸托烷司琼胶囊治疗化疗药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与国产盐酸格拉司琼胶囊相当.

  • 脑梗死190例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治疗分析

    作者:杨文伟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越趋增高,且致残率高,又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根据目前已趋成熟的几种治疗方案,自2004~2005年共选取190例病人作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 重症氟乙酰胺鼠药中毒336例临床分析

    作者:詹亚平

    我院急诊科自1996年7月~2005年12月共收治重症氟乙酰胺鼠药中毒患者336例,笔者综合分析其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降低不必要的伤残死亡.

  • 狂犬病26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水林;郑晓君;陈家鸰;陈宏义;吴湛;罗杰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6例病例均来自南昌市第九医院2001年1月~2005年8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入院后均确诊为狂犬病.其中男18例占69.2%,女8例占30.8%.平均年龄37.5岁,小年龄2 岁,大年龄71 岁.10岁以下10例,占38.5%;10~20岁(包括10岁)4例,占15.4%;20~50岁7例,占26.9%;50岁以上5例,占19.2%.大部分为省内各县市散发病例,农村22例,占84.6%;城镇4例,占15.4%.

  •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序贯应用三维适行放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汪小浪;郑莉萍;熊建萍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序贯应用三维适行放射治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0)行TACE术3次后,序贯3DCRT;对照组(n=30)仅给予TACE术3次.结果:实验组、对照组近期瘤体缩小率分别为83.3%(25/30)和56.7%(17/3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血清AFP下降率分别为100%(30/30)和96.6%(29/3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2年累积生存率实验组分别是80%(24/30)和46.6%(14/30),对照组分别是53.3%(16/30)和26.6%(8/30).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其近期、远期疗效优于单纯TACE.

  •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22例

    作者:谢玮;李玲辉;张春蕾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它本身通常不是一种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但在部分患者中可使病死率增高.房颤可根据持续时间、临床表现的不同而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3型;持续性心房颤动常不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可发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2001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伤61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定贵;张一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低血压、出血、少尿或多尿等肾功能损害为特征[1].临床上,HFRS合并肝脏损害也比较常见.为进一步了解HFRS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现将61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术后ERCP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蔡军;李勇;路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段狭窄等疾病,愈来愈受到广大外科医生的关注,但是二者何者先做,意见不一.笔者对我院2003年2月~2005年12月24例采用LC和ERCP联合治疗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了分组比较,现将结果和体会报告如下.

  • 动力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临床报告

    作者:叶小华

    目的:探讨动力髋钢板(DHS)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均予动力髋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髋膝关节功能良好,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动力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疗效可靠.

  • 小肠禁锢症治疗体会

    作者:张建生;简仕宏

    小肠禁锢症是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由于胚胎发育异常,腹腔纤维组织大量渗出,使小肠被包膜包裹,肠管之间相互粘连,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所有病例均因其他疾病手术及尸检中偶然发现,2001年3月~2005年10月,我科共收治3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肠禁锢症 肠梗阻
  • 肺动脉瘤一例报告

    作者:彭金华;何雄;李勇

    肺动脉瘤是一种局限性的血管扩张性疾病,合并肺动脉壁的一层或多层的变性坏死.其发病罕见.2004年4月我科收治了1例该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动脉 动脉瘤
  • 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肾结石46例分析

    作者:廖泽伟

    目的:探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术式选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应用开放性手术方式来治疗通过一般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腔内泌尿外科手术不能解决问题的肾结石46例,其中双肾鹿角形结石16例,孤立肾结石5例;行肾切除6例,肾盂肾窦切开取石35例(占76%),肾实质切开取石4例,肾部分切除1例.结果:46例复杂肾结石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大出血1例、尿漏2例、残余结石8例.结论:对不能通过其它方法治疗的复杂肾结石,尤其在结石危及病肾、甚至病人生命时,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仍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 单轴分叶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复多手指伤

    作者:武志洪;熊龙;凌峰

    目的:介绍一种多手指外伤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应用同一轴心腹部带蒂皮带瓣,皮瓣远端剪去脂肪,直至真皮下网状血管网,即修成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远端剪成分叶状,即单轴分叶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复多指创面.术后2周夹蒂试验,血运无明显影响后断蒂.结果:应用单轴分叶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电烧伤、刨削伤手多指皮肤缺损6例14块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4年,皮瓣感觉恢复:S0级4 块,S1级5 块,S2级4 块.手功能评定:优7 例,良4 例,差3 例,优良率达78.6%,所有创面I期愈合,皮瓣不显臃肿,外形可.结论:单轴分叶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复多指创面,手术方法简便,疗效好.

  • 腹腔镜辅助下新生儿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

    作者:黄金狮;陶强;冯亮;邓庆强;徐维;谭梅军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下行Soave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进行探讨.方法:对18例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病例行腹腔镜辅助下Soave根治术,术中腹腔镜辅助下腹腔内离断拟切除结肠之系膜,经肛门拖出切除肠管.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手术时间8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20~40 mL(平均25 mL),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7.4 d,随访1个月~2年,便秘复发2例,无便失禁、直肠脱垂等,生长发育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下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可靠,手术打击小.

  • 咽后壁瓣法治疗前后静止位时舌位置的研究

    作者:许宏权;李宇;王传家;纪影畅;李国强

    目的:通过对咽后壁瓣治疗前后舌位置变化的研究,了解咽后壁瓣对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5例咽后壁瓣治疗前后舌位置的测量及舌与软腭接触关系进行研究,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了解其变化趋势.结果:对照组10例有2例,术前组15例有5例,术后组15例有12例舌腭无接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7).术后组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25,P=0.015).结论:咽后壁瓣术后舌腭接触趋向消失,舌尖向后缩,舌位变低.唇舌肌肉平衡失调,可能为面中1/3发育受限的原因之一.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6例

    作者:董凯;郑常青;雷荣福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应用、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对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36例胫骨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小切口或有限切开复位,用三维瞄准器锁定骨折远、近端.结果 36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肢体、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1%;一期骨折愈合率为89.6%.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6.8个月.结论:交锁骨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胫骨骨折的首选方法,术中应常规静力固定,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不强求解剖复位,尽量闭合复位,有限扩髓.

  •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欧阳义军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计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167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老年颅脑损伤病人中,70.0%伤前伴有慢性疾病,25.7%同时合并其它脏器损伤,38.3%伤后出现各种并发症.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受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原有的慢性疾病、合并损伤和伤后并发症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结论:老年颅脑损伤具有自身的特点.处理老年颅脑损伤病人时,应特别注意原有慢性疾病的处理和各种并发症的防治.

  • 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应用体会

    作者:梅亮;夏国义;何剑平;姜永明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应用腹腔镜对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 min.患者术后3~5 d可进流质饮食,术后5~7 d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出院后继续抗溃疡治疗,3月后复查,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饮食基本正常,体重增加1~3 kg,胃镜检查活检报告未见恶性肿瘤细胞.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脏器干扰小、腹腔冲洗方便彻底、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中的应用

    作者:刘强;杨兴龙;武彪;李学明;张永模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急性腹痛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诊治急性腹痛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急性腹痛中,80例为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7例为溃疡病穿孔,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2例为肠梗阻,其中1例中转开腹;1例为卵巢破裂出血.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对诊治急性腹痛有其特有的优势.

  • 深Ⅱ度烧伤创面削痂深度的探讨

    作者:牛亚明;严国标;李民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削痂深度.方法:以深Ⅱ度烧伤为主并有削痂手术指征的烧伤患者共14例,每例患者同一创面分为2个对照区域,分别采用传统削痂(治疗组)及薄层削痂(对照组),对愈合情况比较.结果:两组创面愈合均良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疤痕轻(P<0.05).结论:薄层削痂的手术方法出血少,止血容易,省时,易掌握,可减轻疤痕,不失为深Ⅱ度烧伤创面处理的一种有效新方法.

  • 颅脑外伤脑氧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辉清;陈东乐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基本原因.方法:根据GCS评分选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8例,于手术后6 h至术后第7天内经颈内静脉球部及颈动脉同步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脑氧摄取率.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24 h内脑氧摄取率均有明显升高(t=0.45士0.12),2~3 d后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死亡组在5~7 d左右下降幅度尤为突出,与成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氧摄取率可做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 双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加自体血清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左延卿;赵霆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加自体血清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组(n=28)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注入治疗,对照组(n=28)仅用尿激酶注入治疗.结合头颅CT及腰穿结果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22例(78.6%),死亡3例,铸型消失后形成脑积水3例,脑脊液通畅时间多在8~12 d;治疗组有效27例(96.4%),死亡1例,无脑积水形成,脑脊液通畅时间多在6~8 d.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治疗脑室出血,可以尽早促使脑脊液循环系统再通畅,使治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

  • 尿酸结石的诊断及治疗(附16例报告)

    作者:崔苏萍;朱遵伟;习海波;王武;孙庭

    目的:总结2001年9月~2005年4月对16例尿路尿酸结石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B超、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和(或)逆行插管造影及螺旋CT检查;对2例膀胱结石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均考虑为尿酸结石;所获标本均做成分分析证实为尿酸结石.全部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剂(友来特),个别加服别嘌呤醇片.调节友来特剂量使尿液pH值维持在6.8左右.结果:14例上尿路结石和2例膀胱结石均溶尽或缩小后排出.结论:结合全身情况选择碱化尿液溶石治疗安全、疗效好,为目前尿酸结石治疗的主要方法.

  • 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9例报告

    作者:何春明;杨瑞金;蒋秋华;刘祥璐;汤涛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鞘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995~2005年收治的9例三叉神经鞘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影像学所示肿瘤的位置将肿瘤分为3型,I型肿瘤位于中颅窝1例,Ⅱ型肿瘤位于后颅窝3例,Ⅲ型肿瘤骑跨中后颅窝呈哑铃形5例,各型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结果:肿瘤全切率为100%,常见并发症为外展神经麻痹共3例,其中2例为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均为一过性.结论:颅底入路及显微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佳方法.

  • 全胃切除两种代胃术式的临床比较

    作者:许建共

    目的:探讨更加符合生理学要求的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将33例行消化道重建的胃近侧部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n=16)行"P"袢+Roux-en-y间置代胃术;B组(n=17)行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体重变化;了解"代胃"排空及反流情况.结果:两组血浆蛋白与体重下降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的血液营养学指标及体重增长指标优于A组."代胃"排空时间A组平均25 min,B组平均30 min;两组均无胆汁反流及倾倒综合征.结论:食管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是胃近侧部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一种较合理术式.

  •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肿瘤手术的配合

    作者:蔡秋香;曹建萍;王燕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8例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进行经验总结.结果:16例患者手术效果显著,手术平均时间3 h,术中平均出血60 mL(40~100 mL),术后2~4 d(平均2.4 d)肠蠕动恢复,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传统结直肠手术;2例中转开腹(1例因超声刀故障,另1例因盆壁活跃性出血),无手术死亡发生.结论:术前巡回护士向患者介绍有关手术的知识,准备好各种仪器和物品,正确摆放患者体位,术中注意气腹的监视和调节,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术者操作,及时提供钛夹、切割缝合器等,严格遵循肿瘤不接触原则,是配合此类手术的关键.

  • 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的比较

    作者:曾晟

    目的:比较老年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封管和肝素钠封管的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封管组及肝素钠封管组,每组68例,两组分别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完毕时采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50 U/mL)封管,比较两组患者浅静脉留置针阻管发生率及阻管发生时间.结果:生理盐水封管组浅静脉留置针阻管发生率为22.1%,而肝素钠封管组为7.4%,后者显著少于前者(P<0.05).浅静脉留置针阻管发生时间生理盐水封管组为(2.96±0.913)d,而肝素钠封管组为(6.00±0.791)d,后者阻管发生时间显著长于前者(P<0.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肝素钠封管优于生理盐水封管.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胡小妹;徐信群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强调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膳食和运动计划,了解患者遵医行为.患者出院3个月回访.结果: 通过对患者健康教育后,患者有关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自我观察的控制知识,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序.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支持疗法的护理

    作者:陈淑玲;李宇丹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十分常见,发生率约占1/3,经常处于慢性炎症、疲劳、创伤难愈合及术后康复差等危险中,导致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营养不良诱发的并发症的死亡率高于原发病或透析本身所致的死亡发生率[1].营养疗法和护理是该病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2004年10月~2006年4月我科室为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营养支持疗法与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肺癌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熊建球;何虹;付荣华;李凌

    肺癌介入治疗即经皮股动脉穿刺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己广泛用于肺癌的治疗,它不仅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命质量,而且可以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1].但介入治疗肺癌也会出现不少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咯血、胸部疼痛及肾功能损害,为了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总结了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106例肺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 改良Steffe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黄丽萍;龚玲丽;阚静

    目的:总结改良的Steffe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46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进行呼吸训练、腰背肌功能训练、床上大小便训练和体位训练.术后注意体位放置、带腰围压迫切口防止出血,密切观察切口引流情况.观察患者腰腿痛症状的改善,并给予循序渐进的康复指导.结果:46例随访时间长的2年零5个月,短的6个月,平均1年零2个月,41例(89%)腰腿痛消失,5例(11%)好转;完全复位的36例(78%),部分复位的10例(22%).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改良的Steffee手术能对腰椎滑脱起复位固定的作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得当,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调查及护理对策

    作者:李水兰;陈谷霖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415例急性白血病诱导的院内感染病例资料.结果:71例(17.1%)出现院内感染,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41例占57.7%),消化道(10例占14.1%),口腔(9例占12.6%),血液(6例占8.5%),皮肤(5例占7.04%);致病菌以绿脓假平胞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结论: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感染灶.

  • 毒鼠强中毒23例急救护理

    作者:胡爱莲;吴洁华

    毒鼠强(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是一种剧毒灭鼠药,因其对人和哺乳动物有极强的毒性,我国1991年起就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但一些不法厂家和商贩仍暗地继续生产和销售,从而造成误用、误服等中毒事件.毒鼠强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对脑干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重者则引起痫性放电,惊厥、抽搐、意识障碍[1].如抢救不及时可因反复强直性抽搐、呼吸衰竭而死亡.我院急诊科2000年1~10月共收治23例毒鼠强中毒(ATI)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改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余纪岚;章晓玉;张春珍

    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病情重、变化快,为保障抢救治疗的有序进行,监测中心静脉压而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我科自2003年10月~2006年1月进行股静脉置管37例,既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又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由此引起的护患纠纷.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胆石症合并高血压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汪耀军;麻安秀

    目的:探讨胆石症合并高血压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方法:对39例胆石症合并高血压病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术后严密监血压,及时作降压处理,及时去除应激因素等护理措施.结果:39例病人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大多愈后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胆石症合并高血压病病人手术风险大,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饶冬霞;刘伟芬;罗春妹;曾素英

    近年来,超声乳化技术的应用给广大的白内障患者带来了福音.白内障患者手术时间的确定,可根据患者本身晶状体混浊程度、对视功能影响程度、患者对视力的要求及全身状态来考虑.该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反应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特点.我院于1996年初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万水珍

    由于前列腺电汽化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无切口、疗效好等特点,使一些不适合作常规手术的高危病人也可接受,我院自1997年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以来,有102例患者是高龄、全身条件差、且伴有其它疾病的患者,笔者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周萍;魏群

    我科从2005年8月引进美国MiniMed公司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收集糖尿病(DM)患者3 d的血糖动态变化资料,监测血糖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和对患者的宣教工作.

  •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王慧;张成;应晓芦;洪琼花;郑英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120例需静脉输液达1周以上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60例采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穿刺输液.对两组静脉输液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每次留置时长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提示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出现局部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折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进行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身心痛苦,为新生儿抢救、治疗提供了及时用药的静脉通道,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的抢救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间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 三种肝素钠液用于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封管的效果观察

    作者:孙桂霞;张芹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肝素钠液封管对机体的影响,探讨合适的封管浓度.方法: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2例.肝素钠液配置:A组:肝素钠30 mg(0.6 mL)+3 mL生理盐水;B组:肝素钠50 mg(1.0 mL)+2.6 mL生理盐水;C组:肝素钠60 mg(1.2 mL)+2.4 mL生理盐水.比较3种封管液封管对患者出凝血时间的影响、管腔内血栓形成及管腔堵塞情况.结果:3组凝血四项无改变.A组病人管腔堵塞率为2周6%,4周15%,6周25%;B组病人4周内无血栓形成无管腔堵塞,6周管腔堵塞率为3%;C 组病人6周内无血栓形成无管腔堵塞.结论:肝素钠50 mg+2.6 mL生理盐水封管适合4周内短期留置导管患者,肝素钠60 mg+2.4 mL生理盐水封管适合4周以上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使用.

  • 三种常用正畸保持器的特点及应用

    作者:桑婷;伍军

    一切正畸矫治的结果都有潜在的不稳定性和复发性,拆除矫治器并不意味着正畸治疗的结束,它仅仅是一个新阶段棗保持阶段开始的标志.

  • 心肌细胞中AE蛋白的功能及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

    作者:万先英;钟丽萍;许剑峰;何明

    心肌细胞中存在阴离子交换蛋白(Anion Exchanger,AE),其主要作用是转运Cl-/HCO3-,调节细胞内pH和细胞内[Cl-],从而维持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决定心脏的整体电学特性[1].

  • 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作者:李国明;何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烧伤、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药物和毒物中毒等损伤,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以至在无干扰治疗的情况下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综合征,但不包括慢性疾病终末期发生的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一旦发生MODS,其病死率在60%以上[1],如同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死率将更高.肾功能衰竭是MODS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

  • 川崎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张文辉;吴星恒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由日本人川崎富作于1967年首次完整描述和报道[1].该病是一种儿童急性自限性血管炎,以发热、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黏膜炎症、肢端改变、皮疹以及颈淋巴结肿大为其临床特征.目前该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全世界多数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位原因.未经治疗的儿童中约15%~25%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或猝死.其病因至今未明.但经过30多年的努力,非特异性的针对病理生理及后遗症等的治疗已有相当的发展.本文对近年来在川崎病治疗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川崎病 治疗 进展
  • 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曾皓;余玲;吕农华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急腹症,常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近年来虽然对SAP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文献报道病死率仍达10%~30%;特别是起病后24~48 h内出现休克和/或MODS的SAP,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可达80%甚至更高,故又称为暴发性胰腺炎.因此在治疗SAP的过程中,如何防治MODS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 作为一种成熟的血液净化方法, 能清除大量的炎症介质、稳定内环境,已进入MODS的治疗领域, 并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HF预防及治疗SAP引起MODS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并颅内出血21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卫萍;朱友荣;袁爱群

    目的:对21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并颅内出血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方法:对明确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有颅内出血的21例患儿行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并研究.结果:21例患儿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均有异常.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颅内出血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否有因果关系尚待更多的临床研究.

  • 皮质激素长期吸入治疗对哮喘患儿的骨代谢影响

    作者:黄跃海;付四毛;何晓玲;郑伯强;阮健;汪叶红

    目的:探讨在儿童哮喘治疗中,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GC)对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随机抽取5~8岁哮喘患儿50名设立治疗组.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分级阶梯方案,选择辅舒酮每日吸入治疗,剂量在200~800 μg/d,疗程1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清骨钙素(OC)和I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异啉交联肽(ICTP).选取同期儿保门诊中50名健康体检儿童设立对照组,于体检时做血清OC、ICTP测定.结果:治疗组吸入皮质激素前、后血清OC、ICTP均数值与对照组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不会对患儿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肌兴奋治疗仪在脑瘫儿童SPR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吴云娟;万卫红

    应用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治疗痉挛型脑瘫已有近10年时间.我院从2005年4月开始开展SPR手术.该手术对解痉有肯定的疗效,大多数患者术后的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影响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因素主要有:(1)肌张力改善情况;(2)关节畸形及程度;(3)术后康复质量.术后肌力的提高是康复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使用肌兴奋仪对部分术后肌力较差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未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的儿童进行比较.

  • 胰岛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应激性高血糖

    作者:卢文青;王启新;何玲;江英;陈丽萍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新生儿高血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2年12月~2005年2月收住院的28例应用胰岛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9例,女9例;日龄1 h~7 d,平均日龄16.8 h;日龄<24 h 21例;胎龄29+3~42+2周,早产儿11例,足月儿15例,过期产儿2例.入院时血糖及半小时后复测血糖均在16.80~42.56 mmol/L(300~760 mg/dl),且无下降趋势,平均23.86 mmol/L(426 mg/dl),所有患儿均予正规胰岛素0.1 U/(kg·h)静脉泵入,降低葡萄糖的输注速度为1~2 mg/(kg·min),监测血糖浓度降至8.40 mmol/L(150 mg/dl)以下时停用胰岛素.结果:24例患儿血糖均降至正常,明显下降3例,无效1例;平均用药时间6.1 h;总有效率达96.4%.结论:胰岛素为新生儿重症应激性高血糖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 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

    作者:汪雪梅;刘菲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晚期浅前房的疗效.方法:对抗青光眼术后晚期浅前房患者26例26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术后26眼眼压全部控制在2.0~2.8 kPa,24眼前房形成良好,2眼有改善,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晚期浅前房的有效方法之一.

  • 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不填塞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雅凌;张敏;胡晓勋;李涛;胡伟;童务华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不填塞法与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术后鼻腔不填塞,45例患者术后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不填塞组术后鼻腔局部疼痛及头胀痛等症状比凡士林纱条填塞组明显减轻,且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后不填塞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硅橡胶软衬材料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张洪斌;付玉林;肖芳

    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由于牙槽骨的吸收降低形成低平牙槽嵴或刃状牙槽嵴,临床常出现的问题是咬合疼痛和固位不良.利用软衬材料衬垫在义齿基托组织面上,可以弹性缓冲咬合力,使咬合力均匀地传递到牙槽嵴上,减少或消除压痛;同时,可提高义齿基托与牙槽嵴的密合性,并可利用组织倒凹,加强固位效果.

  • 乳突分型与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关系

    作者:何政;兰梅香;黄妍雯;汪国武

    目的:探讨乳突气化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120耳)乳突摄许-梅氏位片,用Diamant法估算X线片显示的乳突几何学面积;经耳咽管吹张术(导管法),鼓室内注入药物治疗后,观察其预后.结果:120耳中气化型乳突(面积≥6 cm2)67耳,10耳(14.9%)预后不良;板障型或硬化型乳突(面积<6 cm2)53耳,33耳(62.3%)预后不良,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乳突气化不良是影响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因素之一.

  • 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

    作者:邓凌;张少容;刘红兵;刘月辉

    鼻窦炎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因病程长,易复发,常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导致其休息及生活困难,影响学习,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4年1月接受鼻内窥镜手术(ESS)治疗,并完成随访6个月~1年的136例儿童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的手术疗效和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借以提高本病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 根管治疗术后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观察

    作者:蔡云峰;徐学良

    目的:比较根管充填治疗术后口服激素与不服用激素的疗效.方法:选择根管充填治疗患者12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n=59)术后口服头孢拉定胶囊0.5 g,tid和甲硝唑片0.4 g,tid;治疗组(n=70)加用地塞米松0.75 mg,tid.均口服3 d.根充治疗为局麻下拔髓备根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结果:术后急性发作,治疗组5例占7.1%,对照组11例占18.6%.术后1年优良率,治疗组95.7%,对照组84.7%,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根管充填术后口服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术后急性发作率,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水肿等不良反应,提高术后1年优良率.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37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清霞;曲红

    泪小管断裂在眼睑外伤中常见,但泪小管直径仅0.5 mm,吻合有一定的难度,但如不及时吻合,可导致长期溢泪.1999年2月~2005年8月,我们对我院门诊37例眼睑裂伤合并下泪小管断裂患者行Ⅰ期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晚期肺癌多次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周雪春;徐仁根;邓利群

    目的:探讨多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 (BAI)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36例晚期肺癌患者均行多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用Seldinger's方法选择性插管至参与肿瘤血供的支气管动脉,并注入化疗药物.其中有33例行2次BAI,3例行3次BAI.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总有效率(CR+PR)69.44%.其中,有3例患者在第2次BAI术后选择手术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转移等 .结论:对于晚期肺癌及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 多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前超声诊断

    作者:林华;曹晓玲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妇产科等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超声在产前胎儿脐带绕颈检测中的应用.

  •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小平;龙建新

    目的:探讨肝脏小血管瘤的多期CT增强表现特征,提高对其不典型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肝小血管瘤23例,对其CT平扫及增强图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血管瘤平扫21例表现为低密度,2例表现等密度,无1例出现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4例表现整体均匀强化;10例不均匀强化;7例轻度强化,密度仍低于肝脏;但所有病例延迟期均呈等或略高密度;1例早期呈不规则中度强化,延迟期呈略低密度;1例不强化,似囊肿,但壁稍厚.结论:肝脏小血管瘤的CT表现多样,但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小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东平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3DTOFMRA)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2例颅内动脉瘤病例术前的3DTOFMRA表现.结果:3DTOFMRA发现42例颅内动脉瘤大部分发生于颅底动脉环,其中前交通动脉18例,左后交通动脉8例,右后交通动脉6例,右侧大脑中动脉2例,颈内动脉眼段6例(7个),基底动脉2例,大瘤体直径达26 mm,小瘤体直径3 mm.16例经DSA检查, 其中2例显示欠清晰.42例颅内动脉瘤经手术治疗,3DTOFMRA表现与手术所见相似, 3DTOFMRA 对42例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为100%.结论:3DTOFMR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核素示踪显像和护理监测家兔断肢再植术后血供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晓芳

    目的:比较Na99mTcO4示踪显像(TTI)和临床护理方法(CNM)监测家兔断肢再植术后动脉血供的效能.方法:(1)40只健康成年家兔施行后肢断肢再植术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25)术后20 min在伤口局部冷敷(<50 ℃)10 min后制备成血管危象(VC)动物模型,B组(n=15)局部热敷(40~45 ℃);C组为5只正常对照家兔.3组均由耳缘静脉注射Na99mTcO4 74 MBq 2min后行SPECT静态显像,计算并分析再植部分和正常肢对应部分的放射性摄取比值(T/NT).根据术肢放射性聚集程度将显像结果分为0级(T/NT<0.25)、Ⅰ级(T/NT=0.25~0.65)和Ⅱ级(T/NT>0.65),将0级作为再植术后VC的定性和半定量诊断标准.(2)核医学医师和护理监测小组双盲判断术肢是否并发VC.(3)对TTI为0级的家兔进行手术探查,对TTI为Ⅰ、Ⅱ级的家兔随访7d.结果:(1)27只TTI为0级的家兔中有22只再植血管血栓形成,5只血管痉挛;18只Ⅰ、Ⅱ级家兔中有1只再植肢坏死,17只再植肢愈合良好.(2)A、B、C组TTI判断为VC者分别为25、2和0只,CNM判断为VC者分别为11、0、0只.TTI诊断VC的灵敏度(96.4%)明显高于CNM(39.3%)(P<0.01).结论:TTI较CNM更能直观而准确地反映再植末端的血供状况,能早期无创性地监测断肢(指)再植术后VC的发生.

  • Sysmex XE-2100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与手工法计数网织红细胞的比较

    作者:甘文;魏明;叶倩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的结果.方法:利用Sysmex XE-2100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与传统的手工方法比较网织红细胞计数的结果.结果:两种方法计数网织红细胞差异极其显著(P<0.001),但相关性好(r=0.935).仪器法高于人工法(偏差11.25),而偏差随网织红细胞数的减少而明显增加.结论:用Sysmex XE-2100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标准化程度高.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改良

    作者:李清华;徐萍;陈令全;陈江;刘丕;吕农华

    目的:探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诱导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相关技术的改良.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8)和假手术组(n=18),应用经胆胰管近十二指肠开口端逆行刺入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两组均在模型诱导后3、6、12 h检测血淀粉酶、胰腺组织含水量,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变化,光镜下进行胰腺病变程度Kusske评分.结果:模型组在模型诱导后3、6、12 h血淀粉酶、胰腺组织含水量、胰腺大体病理的Hughes评分和胰腺组织学Kusske评分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此大鼠模型是SAP大鼠模型诱导方法的有效改进,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存活时间长、模型诱导成功率高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SAP动物模型.

  •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分型与sFas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慧慧;涂梅峰;杨碧云;汤爱萍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sFas)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法)检测37例再障患者血清sFas,采用微量甲基纤维素法对30例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进行粒-单系祖细胞(CFU-GM)的培养,对再障发病机制进行体外分型.以20例健康献血员静脉血清为正常对照.结果:重型再障(SAA)和慢性再障(CAA)患者血清sFas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1),且SAA组较CAA组显著降低(P<0.05);骨髓增生Ⅱ~Ⅲ级、Ⅳ~Ⅴ级AA患者血清sF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骨髓增生Ⅳ~Ⅴ级AA sFas显著低于Ⅱ~Ⅲ级AA患者(P<0.01);AA患者骨髓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60%组和<60%组sFas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P<0.01),≥60%组sFas显著低于<60%组sFas (P<0.05).干细胞缺陷型AA、免疫介导组AA sFa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微环境缺陷组sFa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免疫介导型、微环境缺陷型与干细胞缺陷型相比P>0.05、P<0.05;免疫介导型与微环境缺陷型相比P>0.05.结论:血清sFas水平降低可能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凋亡因素之一.

  •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测定和意义

    作者:欧少雯;廖湘晖;殷丽萍;刘红杏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探讨CRP及sICAM-1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73例冠心病患者分成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20)、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25)、急性心肌梗塞(AMI)组(n=28),并将SAP组定义为非活动性冠心病组,UAP和AMI组定义为活动性冠心病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n=20);分别测定其血清CRP、sICAM-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1)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RP、sICAM-1水平均有增高(P<0.05),且活动性冠心病组CRP、sI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冠心病组(P<0.01).(2)AMI组患者血清CK、CK-MB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患者的CRP、sICAM-1水平分别与CK-MB浓度呈正相关(r=0.678,P<0.01;r=0.643,P<0.01).结论:炎症参与了冠心病发病的整个过程,而CRP及sICAM-1在此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液及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新福;宋勇林

    为了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液及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我们对10例正常对照组的膝关节液,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及40例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作HA浓度测定,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罗昊;谭玮

    目的:探讨新生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MRS)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控制MRS提供帮助.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新生儿病区患儿葡萄球菌感染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96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K-B法检测.结果:86例新生儿感染葡萄球菌,MRS的检出率为51%(43/84).其中血液标本中的MRS检出率为77.5%(31/40),脓液中为14.3%(4/28),咽拭子为50%(8/16).3种标本中脓液中MRS检出率明显低于血液和咽拭子标本.血液标本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80%(25/32).43株MRS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全部耐药;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则全部敏感;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林霉素、SMZ+TMP、氨苄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结论:MRS菌株已经成为新生儿科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血液中MRSA感染呈上升趋势.MRS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均敏感,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

  • 辐照氟银脐动脉的研制及抑菌效果观察

    作者:曾元临;张道坤

    目的:观察辐照氟银处理脐动脉的抑菌效果.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剥离健康新生儿脐动脉并将其随机分为4组,即新鲜脐动脉组(Ⅰ组),冷冻组(Ⅱ组)、辐照组(Ⅲ组)、辐照氟银组(Ⅳ组).对辐照氟银组脐动脉进行含银量测量、细菌培养及抑菌实验并与其他3组进行比较.结果:辐照氟银脐动脉组含银(249.7±16.8)μg/g,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抑菌实验证实辐照氟银脐动脉具有抑菌作用,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别显著(P<0.01).结论:辐照氟银脐动脉富含抗菌物质(Ag+),体外抑菌实验证实具有明显抗菌作用,可用来预防移植后感染导致的手术失败.

  • 2004~2005年南昌地区淋病奈瑟菌质粒谱型研究

    作者:黎帆;宋况余;莫冰

    目的:研究南昌地区淋病奈瑟菌质粒谱型的分布情况.方法:(1)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淋病奈瑟菌质粒;(2)采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质粒分子量大小,并对菌株的青霉素耐药现象与4.5 Md质粒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18株淋病奈瑟菌中有206株菌携带质粒,质粒总检出率为94.50%;质粒谱共分7型,以4.5 Md+2.6 Md和24.5 Md+4.5 Md+2.6 Md为主,分别占30.73%及24.77%,未检出3.2 Md的R质粒.结论:南昌地区淋病奈瑟菌质粒谱型的分析对该地区淋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4.5 Md质粒与青霉素耐药密切相关.

  • 女性癌症治疗后性功能状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章宝妹;李诚信

    性是整个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生物本能,而且能充分地表现出精神和肉体的相互作用;不仅受性激素的影响,而且要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患有女性肿瘤的患者,对性问题更敏感,性功能障碍更易发生.本文对我科20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性功能状况作调查分析并进行必要地咨询和指导,报告如下.

  • 娱乐场所服务女性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力薇;李蓉;徐小文

    目的:了解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萍乡市安源区娱乐场所服务女性梅毒、艾滋病的感染现状.方法:2004年7月~2005年1月,应用立意抽样方法抽取了402名娱乐场所服务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检测其血清中HIV抗体及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娱乐场所服务女性梅毒感染率为1.0%,未发现HIV感染者.性知识得分及格与否、安全套使用情况与梅毒感染无相关性.结论:南昌市青山湖区和萍乡市安源区娱乐场所服务女性梅毒感染率高,未发现HIV感染者.

  • 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合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作者:詹伦娟;卢蔓芳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159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n=80)给予米非司酮50 mg,2次/d,同时加服桂枝茯苓胶囊4粒,3次/ d,服至月经复潮则停止;乙组(n=79)单一米非司酮50 mg,2次/d.两组米非司酮服药天数视血β-HCG水平而定,长服药天数7 d.观察两组疗效及与治疗前血β-HCG水平的关系和两组月经恢复及盆腔包块吸收时间、输卵管通畅试验.结果:127例(79.87%)保守治疗有效,甲组成功69例(86.25%);乙组成功58例(73.41%),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含量越高,保守治疗成功率越低(P<0.05).两组月经复潮及盆腔包块吸收时间,甲组分别为(34.45±7.86)d、(39.42±12.32)d,乙组分别为(39.12±8.67)d 、(48.65±13.89 )d;输卵管复通畅甲组35例,乙组2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2例保守治疗失败,手术证实多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量较大.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无出血或少出血的早期异位妊娠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

  • 产后阴道壁血肿30例分析

    作者:李勤;欧阳吁

    产科临床工作中,阴道壁血肿虽为较少见的分娩并发症,但血肿范围仅限于阴道旁组织,外观难以发现,疼痛常与会阴侧切的疼痛混淆,易误诊,有时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时才发现.本文回顾性分析30例阴道壁血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中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作者:余晖

    目的:探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中西药三联疗法的疗效.方法:将53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6)口服米非司酮25 mg/次,2次/d,连续3 d,同时予以氨甲喋呤100 mg一次性肌肉注射.治疗组(n=27)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三棱、莪术、赤芍、甘草、香附、延胡、丹皮、生黄芪、天花粉、川楝、青皮,1剂/d,2次/d,连服1周.结果:对照组成功20例,成功率为76.92%,治疗组成功24例,成功率为88.89%.治疗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加用中药治疗成功率高.

  • 剖宫产后5年内妊娠可行性及再分娩方式探讨

    作者:肖鸣盛

    由于国家援外任务的需要,笔者有幸参加上海驻摩洛哥王国荷赛马省默罕墨德V世医院援外医疗队的工作.由于当地民众信奉伊斯兰教,从不进行计划生育,因而接触到很多多次剖宫产的病例,有的患者剖宫产术多达5次,也有很多剖宫产术后5年内经阴道分娩的患者,这在国内是很难见到的.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6年5月摩洛哥王国荷赛马省默罕墨德V世医院380例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及分娩资料,以探讨剖宫产术后5年内妊娠可行性及再分娩方式的选择.

  • 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陆欢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出血患者151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萎缩、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4.91%、85.71%、75%、60%.结论: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萎缩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 剖宫产术后麻痹性肠梗阻1例报告

    作者:黄敏;谢祝英

    1 临床资料患者30岁,G3P2,因停经39+周,阵发性腹痛数小时,胎心不规则,于2005年3月30日在外院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出血较多,输悬浮红细胞6个U,全血400 mL.术后第2天出现腹胀,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给予头孢噻肟钠、甲硝唑静滴,肛门给予开塞露、肌注新斯的明等处理后,腹胀无缓解,且进行性加重,伴高热39.4 ℃,于2005年4月3日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T39.2 ℃,P90次/min,R26次/min,BP120/90 mmHg.腹部膨隆,不能平卧.腹部B超示:巨大子宫,腔内积液、积气,少量腹水,肠管扩张.腹部X线示:左髂骨重迭处高密阴影,肠梗阻.血生化检查示:K+2.83 mmol/L、Na+128 mmol/L、Cl-9.8 mmol/L、Ca2+1.76 mmo/L、白蛋白22.7 g/L.RBC2.6×109/L、HGB62.8 g/L.给予静滴头孢他啶、活塞克、白蛋白、平衡液,并禁食、胃肠减压、中药灌肠,16 h后腹胀明显减轻,自解大便,72 h后腹胀完全缓解,拔除胃管,住院半月后痊愈出院.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玮;付芬;周娅菲;刘佩蓉

    目的:总结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经验,以减少临床上的误诊误治,提高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侵蚀性葡萄胎17例,绒毛膜癌15例.根据血HCG、病理、胸片、CT、彩超、脑脊液等检查确诊及发现转移病灶.32例治疗均以化疗为主,其中单纯化疗者25例,化疗+手术治疗者7例.侵蚀性葡萄胎治愈率为100%(17/17).Ⅰ~Ⅲ期绒毛膜癌治愈率为100%(9/9);Ⅳ期绒毛膜癌6例,治愈5例,好转1例,治愈率为83.3%.结论: 临床上将病理与血HCG有机结合起来使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得以早期诊治,其化疗效果可靠.

  • 双胎妊娠新生儿62例结局分析

    作者:王招秀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年发生的双胎妊娠62例进行总结,综合分析.结果:62例双胎妊娠中,早产30例,发生率48.39%;新生儿窒息17例,发生率13.71%;新生儿死亡2例,发生率1.61%.而阴道产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剖宫产,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一旦双胎妊娠,必须严密监护,加强产前检查,完善保健措施,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以剖宫产为宜.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明芳;郑健林;黄春牡;李隆玉;李凌

    目的:探讨宫颈五区域小组织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修水县宫颈癌高发地区30~49岁妇女共2 500例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13种高危型HPV检测、5%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对其任何一项检查阳性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部分病例进行五区域活检(宫颈四项限多点活检加宫颈管刮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2以上的宫颈高度病变包括CIN2、CIN3、原位癌和可疑微小浸润癌患者中自愿参加治疗的72例常规首选宫颈锥切术(LEEP或CKC),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决定终止治疗、定期随访或进一步扩大治疗范围.结果:宫颈锥切术后病理与阴道镜下活检相符者39例占55%,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癌者16例,CIN2升级为CIN3者5例,原位癌升级为早浸癌1例;术后病理比阴道镜下活检减轻者11例,两者不符合率为45%.结论:(1)子宫颈癌筛查应推广应用五区域小组织病理学检查;(2)对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临床上应给予积极治疗;(3)对病理检查为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者应首选宫颈锥切术作为诊断性治疗.

实用临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