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중화로년다기관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5403
  • 国内刊号: 11-47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mode301.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范利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踝肱指数、彩色超声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评价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柴萌;张海涛;刘朝中;黄丛春;王珊

    目的 分别探讨踝/肱指数(ABI)、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怀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别进行各项无创性检查,并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得到的患肢分级及各段相应血管的分级结果相比较.结果 (1)将各无创检查按有无病变分级,并与DSA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各无创检查与DSA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ABI的准确度85.00%,敏感度85.29%,特异度83.33 %;下肢彩色超声检查的准确度80.34%,敏感度82.56%,特异度74.19%;MRA的准确度92.38%,敏感度93.33%,特异度88.89%.(2)将ABI、彩色超声、MRA检查结果精确分级后,与DSA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62.50%、70.09%和83.33%.结论 通过ABI、彩色超声、MRA检查,可基本确定病变性质、部位及严重程度,是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ABI与彩色超卢结果结合可减低误诊率,但ABI无法显示病变的具体部位,彩色超声存在低估病变的缺陷,MRA有高估病变的不足,均不能完全取代DSA检查.

  • 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及CD28和CD95的表达

    作者:王晓莲;周苏明;周静;程蕴琳

    目的 通过对健康老年人与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及CD28和CD95表达水平的比较性研究,观察衰老对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CD28和CD95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实验对象分为2组:成年组(25~59岁)与老年组(60~90岁)各20例,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和CD95的水平;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地塞米松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结果 老年组:淋巴细胞凋亡率[(14.90±4.12)%]显著高于成年组[(8.12±3.12)%];CD28+CD95-[(8.80±4.86)%]及CD28+[(36.31±10.38)%]均明显低于成年组[(23.09±3.48)%、(52.29±4.90)%],而CD28-CD95+[(53.23±8.28)%)、CD95+[(80.25±7.19)%]及CD28-[(63.69±10.38)%]明显高于成年组((33.58±4.72)%、(63.18±4.12)%、(47.71±4.90)%]CD28+CD95+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凋亡率与CD28(CD28+)呈负相关,与CD95(CD95+)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淋巴细胞凋亡率上升;CD28+表达下降.CD28-、CD95+表达上升;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与CD28+、CD95+有相关性.提示老化导致老年人淋巴细胞凋亡增加,CD28和CD95的变化与淋巴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 培垛普利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肱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刘鹏;刘宇;王枫岭;李玉珍;关怀敏;黄振文

    目的 探讨培垛普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操作所诱发的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 实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培垛普利组31例,对照组31例,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分别测量2组PCI术前及术后的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内径、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计算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MD),并运用多普勒技术测定血流速度峰值.后比较2组间及组内上述参数的差异.超声测量于PCI术前2h和术后30rain内完成.结果 培垛普利组的FMD明显改善C(5.9±0.3)%术前VS(7.7±0.4)%术后PCI,P<0.0013,而对照组明显恶化[(6.0±0.5)%术前vs(4.8±0.6)%术后PCI,P<0.0013.两组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及反应性充血血流速度峰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培垛普利可改善PCI介导的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

  •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无复流"的影响

    作者:方毅民;任法新;杨军;刘少荣;李善春

    目的 评价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血管再通后"心肌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ST段抬高型AMI随机分为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组(直接支架组)和球囊预扩张置入冠脉内支架组(预扩张支架组),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SPECT)、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呈色分级(MB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和峰值时间及6个月临床随访来评价两种方法对AMI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虽然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术后24h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6%、(48.14±4.43)%、(96.38±10.31)ml、(49.52±4.91)ml vs 92%、(47.94±4.47)%、(99.66±13.26)ml、(48.18±5.32)ml,P>0.05);但直接支架组与预扩张组比较,术后即刻MBG分级2~3级明显增高(90%vs 74%,P<0.05)、无复流发生率达10%vs 26%(P<0.05),术后24h内SPECT心肌灌注积分(MPDS)明显降低(3.68±1.52 vs 4.93±1.84;P<0.05)、CK-MB峰值明显减少[(217.2±96.86)U/L vs(260.22±97.78)U/L;P<0.05)、CK-MB峰值时间明显提前[(11.72±2.67)h vs(13.7±2.06)h;P<0.05),而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显著减少[分别为(40.48±7.18)min、(12.84±3.77)min、(134.82±55.05)ml vs(44.54±6.2)min、(15.82±5.08)min、(158.12±53.9)mbP<0.05);随访6个月后,与预扩张组比较,直接支架组LVEF明显增高[(52.19±3.36)%vs(50.2±5.32)%;P<0.053,MPDS、LVEDV、LVESV显著减低(分别为2.39±1.50、(92.2±5.8)ml、(44.76±3.28)ml vs3.11±1.74、(95.41±7.79)ml、(47.05±5.54)ml;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2级明显减少(8%vs 24%,P<0.05).结论 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可降低AMI血管冉通后心肌无复流的发生、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左室重构,并可改善远期心功能.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洗脱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原因分析

    作者:周圣华;卢才义;张玉霄;颜伟;刘鹏;薛桥;晏沐阳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药物洗脱支架内发生亚急性血栓的原因.方法 本研究所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在行PCI治疗的464例老年ACs患者,记录发生亚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一般情况、冠脉病变特点、PCI治疗情况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分析其发生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结果 在连续464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老年ACS患者中,有3例患者(0.65%)在PCI治疗后1周内发生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有:靶病变钙化、病变复杂、多支架植入、无高压后扩张、无血管内超声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这些因素的共同特征是都可以导致支架贴壁不良.3例患者中有2例在急诊PCI时死亡,1例经急诊PCI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ACS患者行PCI治疗后发生亚急性血栓的原因可能主要与术中支架的贴壁不良密切相关.

  • 老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与溶栓治疗比较

    作者:雷斌;李方;安家晨;周玉杰;杨士伟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尽早恢复梗死相关动脉的再灌注是治疗中的首要问题.本研究旨在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分别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溶栓治疗住院及随访期间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109例65岁以上老年STEMI患者,59例行直接PCI治疗.50例行溶栓治疗.比较2组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率、左室功能指标、病死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PCI组IRA开通率明显高于溶栓治疗组,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溶栓治疗组,左室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溶栓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更高、左室舒张末径较小、室壁运动障碍率较低.随访期间比较,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和心血管病死率明显低于溶栓治疗组.结论 老年A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能够显著提高IRA再灌注成功率,保护心功能,减少再次血运重建,并且在降低病死率及心血管事件上也总体优于溶栓治疗.

  • 外科急诊中以腹痛为主诉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慧楠;林延明;许庆;赵剑平;袁梅英;郑曦;刘小鹏;康宁超

    目的 探讨以腹痛于外科急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以腹痛于外科急诊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以腹痛急诊于内科的老年AMI患者30例和以腹痛急诊于外科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0例作对照组.结果 急诊于外科的老年AMI组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史比率高于外科急腹症组,伴胸闷占43.4%、心悸17.4%、心前区不适感者30.4%,均高于外科急腹症组(P值分别为0.005、0.035、0.005);有外科腹痛史者高于内科急诊组(56.5%vs 26.7%,P=0.028);伴恶心、呕吐占60.9%,症状重,但腹部阳性体征少,心电图表现Ⅱ、Ⅲ、avF多见,常合并V7~V9改变;有就诊心电图记录者占78.3%,高于外科急腹症组、但低于内科急诊组(P值0.036、0.027);行腹B超、立位腹平片检查高于就诊于内科组(52.2%,26.1%;P值0.006、0.015).结论 以腹痛急诊于外科的老年AMI患者有其临床特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及时查心电图是避免延误治疗的关键.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俊清;宋祖军

    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易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 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解读

    作者:贺林;王新房

    超声影像技术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从初期的一维超声成像(A型和M型),随后出现的灰阶二维超声成像(复合成像和实时成像),直至三维超声(静态、动态和实时成像)应用于临床,目前技术日趋成熟.在临床诊断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1~3].

  • 缓慢心律失常继发性长QT综合征研究近况

    作者:陈琪;王士雯

    1966年,Dessertenne [1]首次报道了三度房室阻滞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s,Tdp)致患者反复发生晕厥的病例.

  • 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下肢缺血性疾病

    作者:卞剑;胡何节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持续的自我更新功能以及多向分化潜能.

  • 睡眠剥夺对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的影响

    作者:张亚晶;卢才义;高磊

    目的 观察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对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皮质醇(CORT)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笼养组(CC),大平台实验组(TC),睡眠剥夺1d、3d、5d和7d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建立睡眠剥夺模型,取大鼠下腔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中ACTH、TSH、CORT的含量.结果 选60只大鼠进行实验,后纳入48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与CC组、TC组相比较,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清ACTH、TSH及CORT含量先呈升高趋势,随后分别在剥夺睡眠第3、5、5天时达到峰值,然后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睡眠剥夺能够应激性地激活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使大鼠血清中ACTH,TSH、CORT的含量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变化产生波动.

  • 大鼠小脑共济失调模型及病理学研究

    作者:刘诗翔;张苏明;李强;胡静

    目的 建立SD大鼠海人酸(KA)损毁双侧小脑顶核制备的小脑共济失调动物模型;观察其共济失调的行为学和病理学改变.方法 采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微量注射KA损毁SD大鼠双侧小脑顶核,制备SD大鼠小脑共济失调模型.采用自制鼠共济失调检测仪观察共济失调及行为变化、病理改变(光、电镜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KA损伤SD大鼠小脑共济失调模型行为学表现为后肢体行动困难、笨拙,行走不稳,躯体向左或右侧倾倒或打转,自己难以翻正,反应迟钝,胆小,紧张等表现;病理学证实注射部位的神经元大部分坏死、脱失,出现明显的神经变性损害的病理特点.结论 SD大鼠双侧小脑顶核微量注射KA可成功制备小脑变性动物模型,其损伤的病理变化以神经元退变为主,而小脑的完整性不受破坏,适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和再生的研究.

  • 小剂量连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苏醒延迟1例

    作者:葛颖杰;李美花

    咪达唑仑是一种水溶性苯二氮革类药物,是手术麻醉的基础镇静药,亦常用于危重患者的镇静.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及治疗

    作者:陈良安

    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目前老年肺炎已经成为每天必须面对的临床难题.

  • 老年急性肾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李文歌

    近30年来,伴随着我国大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我国人群的平均寿命显著提高,早在1999年我国已迈入了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

  •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时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应用

    作者:田慧

    老年人在某些诱发疾病的影响下迅速发生的多器官功能不全/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MOFE)是威胁其生命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病前存在的基础病和发病后脏器病变的数量越多预后越差 [1].

  • 左旋卡尼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和春芳;万启南

    左旋卡尼汀是较常用的心肌能量代谢治疗药物.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左旋卡尼汀可通过改善心肌代谢治疗冠心病.

  • 老年人回盲部肿瘤并发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

    作者:王雅丽;卢忠生;古艳芳;刘晓琴;幸彩云;王霞;周雪梅;樊蓉淑

    结肠肿瘤在老年人较多见,而回盲部肿瘤可以以阑尾炎作为首发症状与阑尾炎并存 [1].

  • 2型糖尿病伴脂肪肝对肝血管瘤超声显像的影响

    作者:张丹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超声图像表现为强回声型、等回声型、低回声型、混合回声型.2型糖尿病伴脂肪肝对肝血管瘤显像有一定影响.

  • 两种尿微量蛋白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作者:闫宝臣;宋海宏

    高血压病并发肾损害发病率为42%,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占透析与肾移植患者的1/3.高血压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治对预后极为重要.本文探讨尿微量白蛋白(AIb)、α1-微球蛋白(α1-MG)测定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

  • 单倍体相合CIK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老年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

    作者:杨波;卢学春;朱宏丽;韩为东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5岁,主因"间断牙龈肿痛、出血伴鼻衄3个月"于2007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7月间断牙龈肿痛、出血,未系统治疗,后出现鼻衄.

  •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74例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魏丹霞;刘明;姜莉芸;顾力华;蔡瑞锦;任亢宗;陈斌

    目的 通过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本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进一步为临床防治MODSE奠定基础.方法 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274例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 诱发因素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35.77%);总衰器官、首衰器官发生频率亦以肺居于首位(74.09%、38.32%);胃肠道在总衰器官发生频率中居第二位(73.72%);外周循环功能不全或以休克诱发MODSE患者的病死率、OR值、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累积衰竭器官的数目与死亡危险度呈正相关;MODSE衰竭期死亡率明显高于衰竭早期.结论 老年人肺部感染为MODSE主要诱发因素,此与文献报道相一致.临床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积极加强雾化及排痰护理,配合使用清热化痰的中药汤药或制剂,"菌、毒、炎"并治,对切断MODSE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MODSE病程中胃肠功能不全普遍存在,故临床注重调整胃肠功能应是干预救治MODSE的关键环节;外周循环功能不全是导致MODSE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纠正外周循环功能不全对阻止MODSE的进行性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 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

    作者:谭清武;李庆华;王春英;唐静怡

    目的 研究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肺部感染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驻石家庄地区60岁以上的师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病历资料,调查各年龄段及各分界年龄上下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相关关系,采用四格表X2检验分别比较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r=0.232,P<0.001),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70岁以上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岁是影响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明显分界年龄,70岁以上老年人是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高危人群.结论 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齐海宇;阴赪宏;王超;文艳;苏强;张淑文

    目的 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病特点.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七所三级甲等医院545例MODS患者(老年373例,非老年17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老年和非老年MODS患者的患病特点.结果 老年组MODS患者的病死率、既往有慢性基础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5.1%vs 47.1%,81.5%vs41.9%,均P<0.001).老年组住ICU时间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5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78.6%vs70.3%,P=0.037).老年组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75.1%vs62.8%,P=0.003).老年组发生肺,胃肠、脑、心、肝、肾、凝血系统功能障碍的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结论 老年MODS患者病程迁延,病情重,病死率高,多合并慢性基础病,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

  • 老年与青中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对照研究

    作者:彭友;陈汉娜;杨宇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9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50例)与青中年组(15~60岁,46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青中年组相比.在严重感染为诱因的病例数及器官功能衰竭的数目及病死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为严重感染,尤以肺感染为多,衰竭脏器数和基础疾病数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