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중화로년다기관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5403
  • 国内刊号: 11-47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mode301.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范利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心力衰竭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朱宝荣;杨郑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年龄≥70岁)患者329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将329例患者分为2组:发生心力衰竭组(n=53)和未发生心力衰竭组(n=276),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手术时机、手术类型、高血压、2型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偏大、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冠心病、贫血、术中输血多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易发生心力衰竭(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贫血(OR=3.030,95%CI 1.325~6.932;P=0.009)、认知功能障碍(OR=5.707,95%CI 1.346~24.097;P=0.018)和并发冠心病(OR=3.653,95%CI 1.444~9.241;P=0.006)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贫血、认知功能障碍和并发冠心病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何贤金;苏超;储全望;周勤华;金强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就诊于合肥市妇幼保健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由其他非感染诱因导致心力衰竭恶化的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采集研究组患者的痰液标本,分离培养检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CAP患者中,共培养出病原体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60.6%),革兰阳性菌21株(29.6%),真菌7株(9.9%).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普遍耐药,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史(OR=2.91,95%CI 1.13~7.44,P=0.026)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总评分(OR=0.98,95%CI 0.97~0.99,P<0.001)低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C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CAP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耐药性较高.吸烟、基础生活质量差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CAP的危险因素.

  •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欣;柳思华;洪新宇;杨煜清;施举红

    目的 调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流行病学数据,分析老年患者VTE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患者311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771例)和非老年组(<65岁,2344例).收集患者基线信息、出院后随访3个月症状性VTE的发生及VTE预防情况,比较2组发生VTE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数据类型,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 χ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 内科患者症状性VTE总发病率为2.50%(78/311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VTE发病率分别为3.11%(24/771)和2.30%(54/23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40岁的患者VTE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但各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老年VTE发病率高(42.86%,3/7),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科室(P<0.05).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高血压、基于Padua模型的高风险、活动性恶性肿瘤/化疗、糖尿病、冠心病、心脏和(或)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缺血性卒中比例显著增加,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炎症性肠病及血栓形成倾向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VTE史(OR=63.316,95%CI 19.355~207.127)及使用雌、孕激素(OR=133.278,95%CI 9.660~1838.773)是内科老年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有48.72%(38/78)的内科VTE患者及54.17%(13/24)的老年VTE患者在发病前未接受抗凝药物或机械预防.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患者VTE发病率随增龄呈增长趋势,应注意增加对老年患者尤其有既往VTE史和使用雌、孕激素患者的VTE事件预防.

  • 补充10%及20%浓度人血白蛋白对心肺转流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猛;陆璇;李程浩;孟文晴;潘正慧;赵文静

    目的 探讨10%及20%的人血白蛋白(HSA)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接受CPB心脏手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接受10%HSA组及20%HSA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给予对应浓度HSA,至白蛋白(ALB)水平>35 g/L.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相关指标、肾功能、HSA使用量、药物使用情况、尿量及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或 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后当天ALB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补充HSA后第1、2天ALB水平有所上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当天2组患者血肌酐(SCr)水平升高不明显,但术后第1、2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尿素氮(BUN)水平在手术当天、第1、2天呈上升趋势,但第1、2天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手术当天2组患者血红蛋白(Hb)显著低于手术前,术后第1、2天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前及术后2组患者各时间点ALB、SCr、BUN、尿酸(UA)、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0%HSA组比较,20%HSA组HSA用量降低[(21.20±8.81)vs(30.00±10.41)g,P<0.01],术后第2天尿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0.67)vs(2.13±0.82)ml/(kg·h),P<0.05].其他相关指标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及20%浓度的HSA对CPB心脏手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肾功能无明显不同影响,但20%的HSA使用总量少,且在增加术后尿量方面效果较好.

  • 不宜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

    作者:彭育红;汝磊生;牛亚辉;赵玉英;齐书英;丁超;孙家安;王冬梅

    目的 联合使用SYNTAX及EURO评分,研究存在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但不适宜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高危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药物治疗的预后,指导临床制订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的患者逐一完成SYNTAX及EURO评分的计算,选择SYNTAX评分>27分、EURO评分>6分的115例患者,按治疗策略分组为PCI组和药物治疗组,随访18个月.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再入院、心功能减退及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检验生存时间分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01例患者完成18个月的随访.PCI组6例(11.76%)、药物治疗组17例(34.00%)发生MACE,PCI组未发生MACE的比例显著高于药物组.未发生MACE生存曲线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2组出院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1,P=0.001).PCI组和药物治疗组估算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2.7个月和9.7个月.Cox模型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治疗方法对未发生MACE者的生存时间有影响(P=0.001,回归系数B=0.882,相对危险度=2.416).结论 中期随访结果显示,对于SYNTAX评分>27分、不适宜冠脉搭桥的左主干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选择PCI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早期腹内压水平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作者:凌云;谭美春

    目的 探讨早期腹内压(IAP)水平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由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收入重症监护室的SAP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72 h内早期IAP水平,以连续2次IAP水平高于12 mmHg(1 mmHg=0.133 kPa)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腹内压(IAH)组和非高腹内压(non-IAH)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间一般资料、AKI发生情况及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比例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早期IAP水平对SAP患者并发AKI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 χ2检验.结果 IAH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ɑ[(2.30±0.79)vs(1.88±0.55)mg/ml,P=0.04]及白细胞介素-6[(217.04±77.16)vs(178.86±60.93)ng/L,P=0.02]水平显著高于non-I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AH组患者AKI[45.8%(11/24)vs 16.7%(6/36),P=0.02]、行CRRT比例[29.2%(7/24)vs 5.6%(2/36),P=0.02]明显高于non-IAH组.早期IAP水平预测SAP患者并发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OR=4.231,95%CI 1.289~13.889;P<0.05);早期IAP水平佳截断点为12 mmHg,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34.9%,具有中度准确性.结论 早期IAP水平升高对SAP患者并发AKI具有预测价值,可用于评估SAP患者的AKI发生风险.

  • CD5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蛋白-2对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健红;梁蓉

    目的 探讨CD5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蛋白-2(Bcl-2)对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被诊断为DLBCL、年龄>60岁的患者35例,对入选患者进行2年随访.收集入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预后信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5、Bcl-2表达,并分别根据CD5、Bcl-2是否为阳性表达(以肿瘤细胞染色阳性>30%)、中枢神经累及与否以及肿瘤临床分期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患者间生存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曲线间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研究终有3例失访,失访率8.6%.入选患者CD5阳性率为21.9%(7/32),Bcl-2阳性率为46.9%(15/32),CD5及Bcl-2共阳性15.6%(5/32).21.9%(7/32)患者出现中枢累及.10例患者为肿瘤临床Ⅲ期,22例为临床Ⅳ期.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8个月.1年生存率为96.9%(31/32),2年生存率为71.9%(23/3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CD5-和Bcl-2-患者比较,CD5+和Bcl-2+患者OS和PFS均较低(P<0.05);临床Ⅲ期及Ⅳ期患者PFS(P=0.055)及OS(P=0.0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中枢累及患者相比,中枢累及患者OS和PFS较低(均为P=0.004).另外,CD5+患者中枢累及率显著大于CD5-患者(57.1%vs 12.0%;P=0.026),Bcl-2+患者中枢累及率显著大于Bcl-2-患者(40.0%vs 5.9%;P=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D5阳性为影响DLB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05,95%CI 1.717~73.112;P=0.012).结论 CD5阳性表达可作为影响老年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判断和未来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愈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谢朝云;陈应强;熊永发;陈品奇;杨雪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DFUs)治愈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访观察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并治愈出院的165例老年DFUs患者2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并对可能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随访2年,患者复发率为30.91%(51/16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足病程(≥60 d)、吸烟、缺血型糖尿病足、Wagner分级(Ⅲ、Ⅳ)、多重耐药菌感染、清创不彻底、踝肱指数(<0.9)、血糖(≥11.1 mmol/L)、血浆黏度(≥1.5 mPa·s)、血清白蛋白(<30 g/L)、糖化血红蛋白(≥8%)与DFUs治愈后复发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836,95%CI 1.050~7.661;P=0.040]、缺血型糖尿病足[OR=9.796,95%CI 2.794~34.351;P=0.000]、Wagner分级(Ⅲ、 Ⅳ)[OR=4.426,95%CI 1.665~11.760;P=0.003]、 多重耐药菌感染[OR=2.756,95%CI 1.011~7.515;P=0.048]、≥8%糖化血红蛋白[OR=6.366,95%CI 2.362~17.157;P=0.000]及≥1.5 mPa·s的血浆黏度[OR=3.699,95%CI 1.332~10.269;P=0.012]是DFUs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患者全身与局部进行全面分级分类评估、早期诊断、早期彻底清创引流换药、有效控制血糖、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抗凝治疗,以及有效纠正局部缺血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DFUs治愈后复发的风险.

  • 迈之灵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微循环的改善效果

    作者:王威;乌兰;聂皓;廖鹏志;李方达;刘端;赵瑜;张望德;卞策;党永康;郑月宏

    目的 分析迈之灵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患者微循环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 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和赤峰市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的CVI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迈之灵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迈之灵组给予迈之灵及弹力袜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弹力袜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主要疗效指标[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VEINES)/生活质量(QOL)/症状(Sym)问卷评分、经皮氧分压(TcPO2)、皮肤温度]、次要疗效指标(温控血流及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和不良反应,并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 χ2检验.结果 完成病例36例,迈之灵组22例,对照组14例.迈之灵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VEINES-QOL[(69.3±13.5)vs(76.7±11.9)分]、VEINES-Sym[(31.9±7.9)vs(36.0±7.4)分]、TcPO2[(45.2±22.3)vs(56.3±16.5)mmHg]、 皮肤温度[32.6(31.5,33.9)℃vs 31.8(31.0,32.9)℃]和温控血流[(151.4±123.0)%vs(418.0±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VEINES-QOL[(64.0±16.1)vs(69.0±16.7)分]、VEINES-Sym[(29.3±7.7)vs(32.6±7.9)分]和TcPO2[(39.6±16.8)vs(51.4±9.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迈之灵组相比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温控血流差值[(266.6±170.1)%vs(-110.1±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迈之灵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CVI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其疗效可能与其对下肢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有关.微循环指标中TcPO2、皮肤温度、温控血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VI患者下肢微循环的变化.CVI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肢微循环改变有密切关联.

  • 蛋白尿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

    作者:周靖;王剑利;李俊娟;黄金杰;陆春红;杨颖慧;吴寿岭

    目的 探讨蛋白尿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中年龄≥60岁、无心脑血管等病史、蛋白尿测定资料完整的20427例职工为观察对象.采用尿常规试纸法检测晨尿,以蛋白尿水平分3组:蛋白尿阴性组(-)17740例、微量蛋白尿组(±/+)1607例、大量蛋白尿组(≥2+)1080例,随访至2013年12月31日.采用SAS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SNK法),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事件发生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蛋白尿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 随访期间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621例,其中蛋白尿阴性组1326例,微量蛋白尿组162例,大量蛋白尿组133例;共发生全因死亡事件2824例,3组分别为2239例、293例和292例.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蛋白尿阴性人群相比,微量蛋白尿组与大量蛋白尿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16(95%CI 0.97~1.39)、1.30(95%CI 1.07~1.58),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1.32(95%CI 1.16~1.50)、2.02(95%CI 1.77~2.30).结论 大量蛋白尿是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假期的研究进展

    作者:郝鹏飞;霍建忠;季兴华

    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其具有残留作用,在用药结束后仍可发挥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的作用.尽管双膦酸盐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已被证实,但长期使用可出现一些潜在不良反应,包括非典型性股骨骨折及双膦酸盐性下颌骨坏死等,这已引起越来越多专家的注意.施行药物假期的目的是在尽可能保证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及骨密度的情况下减少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使用,以期将其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降到低.在药物假期期间,应合理监测相关骨指标,如有骨密度值明显降低或者新发骨折,即应立刻开始重新治疗.

  •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作者:徐宁;董剑宏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早癌诊治率逐年升高,近端胃切除是各指南推荐的佳切除范围.但早期采用的食管残胃吻合方式重建后反流性食管炎(RE)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因此衍生出多种重建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各种方式均有其优缺点,而哪种重建方式佳目前尚存较大争议.本文就近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历史演变及目前各种方式存在的争议作一梳理.

  • 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措施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光;毕树雄;胡鹏;张晓芸;霍世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手术量逐年增加.TKA术中的松质骨截骨和软组织松解会导致患者血液丢失,甚至造成术后贫血,给患者造成头晕等不适症状,且影响患者及患肢功能的快速康复,常需行同种异体输血治疗.而输血又存在传播疾病等风险,因此,减少TKA围手术期的失血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减少TKA围手术期失血的常用措施包括术前贫血的治疗、术中氨甲环酸的使用、术后引流管的使用等.

  • 高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张少岩;李月红

    高龄(≥80岁)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年龄是透析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关高龄ESRD患者治疗时机与治疗方式选择的报道较少.本文从保守治疗与肾脏替代治疗对高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透析时机对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选择、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差异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以期为高龄ESRD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因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戴亚楠;赵翠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是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使窦房结细胞及其周围组织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起搏功能及传导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上除了应用电子起搏器治疗外,药物治疗研究较少.有报道称人参皂苷及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能够调节心肌细胞代谢,改善窦房结功能,是药物治疗SSS的有效方法.本文拟对SSS发病机制、病因及相关药物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参考.

  • 高龄低钠血症1例的诊治经验及文献复习

    作者:柏云;朱蓓;高飞;张涛;裴小华;郭露露;袁海川;万里红;赵卫红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0 岁,因"反复乏力纳差 1 年余,加重 1 周"于 2017 年 7 月初收住入院. 2016 年初,患者自觉乏力纳差明显,未予重视,2016 年 7 月 22 日因无诱因晕厥 1 次,外院急诊查电解质:钠 113.3 mmol /L,静脉补钠后次日复查血钠125.7 mmol /L. 出院后患者乏力反复发作,门诊予"甲泼尼龙片 8 mg,口服,1 次/d"长期口服. 后定期随访,血钠维持在125 ~130 mmol /L 左右. 1 周前患者自觉乏力较前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查电解质:钠 121.5 mmol/L,予静脉补钠对症处理. 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 病程中,患者无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无浮肿,精神差,饮食欠佳,尿量约1600 ml/d,易腹泻,睡眠一般,近期体质量轻度下降.

  • 超声诊断胰腺炎后并发肝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作者:倪景远;姚璐;邵玉;戴婷;孙志霞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 岁,长期饮酒,胰腺炎多次治疗后,于2017 年 8 月 21 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呈间歇性疼痛,向腰背部放射,无寒颤发热,伴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治疗后疼痛稍缓解. 2017 年 9 月 29 日腹痛复发,就诊于当地医院, CT 提示:慢性胰腺炎、胰头占位. 给予抑酶、抑酸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 2017 年 10 月 10 日为求进一步诊治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治疗. 常规超声示:胰腺轮廓欠清,胰头部实质明显变薄,体、尾部厚径分别为 2.3 cm 和1.8 cm,实质回声明显减低、不均匀,主胰管迂曲扩张,较宽内径 1.4 cm. 距肝总动脉起始部长约 1 cm 处,可见宽径3 mm动脉分支,走形迂曲,距该分支起始部约1.5 cm 处管壁回声中断,中断处宽约0.5 cm,包绕其周围可见混合性回声包块,范围 7.3 cm ×9.0 cm ×6.0 cm(图 1A),包块内可见范围 3.3 cm ×2.4 cm,无回声,边界清晰,该团块位于胰头及钩突部后下方,与胰头及钩突部无界限.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肿块内可探及动脉血流频谱,且呈旋流(图 1B,1C). 超声提示:慢性胰腺炎、紧邻胰头及钩突部混合性回声包块,考虑肝总动脉分支来源的假性动脉瘤. 后该患者行介入治疗,术中行动脉造影,见瘤体内血管丰富呈团块状,诊断为肝总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再次造影确认,明确后以弹簧圈栓塞.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腹痛缓解后出院.

  • 胃异位胰腺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贺红艳;孙菁;韩辉;田万管;黄先勇;孟庆义

    异位胰腺(HP)是一种少见疾病,是指与正常胰腺完全分离的孤立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间没有组织、神经和血管相连.胃HP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常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由于病变多位于黏膜下层,胃镜病理活检很难确诊,诊断依赖超声内镜及内镜治疗术后的病理结果.HP与黏膜下肿瘤如胃肠道间质瘤难以区分,常行外科手术切除.本文报道了1例胃镜检查示胃部肿块后确诊为胃HP的病例.

    关键词: 胰腺 胃镜检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