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중화로년다기관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5403
  • 国内刊号: 11-47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mode301.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范利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早期他汀序贯治疗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津津;张海涛;张颖;罗惠兰;于心亚;王俊华;黄丛春

    目的 评价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85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随访观察治疗前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CK)、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等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LDL-C和TC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1周时LDL-C和TC的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L-C:31.2% vs 12.5%;TC:29.2% vs 13.1%; P< 0.05),1个月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L-C:43.0% vs 17.6% ; TC:41.3% vs 22.3%;P<0.05).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间LDL-C和TC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序贯治疗组1周、1个月、3个月时LDL-C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周:48.2% vs 25.9%;1个月:77.6% vs 60.0%;3个月:81.2% vs 68.2%;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可显著降低hs-CRP的水平,序贯治疗组1周和1个月时hs-CRP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序贯治疗组治疗前(8.17±5.69) mg/L,1周时(4.23±2.43) mg/L,1个月时(1.96±0.77) mg/L;常规治疗组治疗前(7.75±4.31) mg/L,1周时(4.87±2.70) mg/L,1个月时(3.21±1.27)mg/L;P<0.05].序贯治疗组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5.9% vs 15.3%,P<0.05),序贯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风险进一步降低了9.4%.序贯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序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患者的临床预后.

  • 血浆脑钠肽及去甲肾上腺素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

    作者:范新丽;秦俭;吴燕川;邢绣荣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动态变化,研究二者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对117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入院第3天、出院时抽血测定血浆BNP和NE浓度,分析患者血浆BNP和NE浓度的变化,出院后随访3个月心脏病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使用ROC曲线分析出院前血浆BNP及NE水平对事件发生的预测能力.结果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NE水平在心力衰竭治疗后第3天均明显下降[BNP:( 781±580) vs( 1368±939) ng/L; NE:163( 109,281) vs 295( 174,509) ng/L;P<0.0 5],但之后BNP变化不明显,NE持续下降(P<0,05):出院前血浆BNP和NE浓度与患者预后相关,事件组出院前BNP和NE浓度均高于非事件组(P<0.05).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NE为0.739,二者对事件发生的预测准确性中等,NE略优于BNP.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组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急性心力衰竭组(P=0.008,P=0.035).结论 出院前血浆BNP和NE水平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NE略优于BNP;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血浆BNP及NE水平均显著高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且具有更高的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

  • 脂联素基因SNPs+45T>G和SNPs+276G>T与老年非糖尿病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史凯蕾;朱毅;缪应新;郭新贵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脂联素基因SNPs+ 45T>G和SNPs+ 276G>T与老年非糖尿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行冠状动脉造影、年龄≥65岁的非糖尿病患者68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96例和对照组292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方法检测多态性位点.结果 SNPs+ 45T>G基因表型为突变型GG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TT型者显著增加( OR=2.65,P<0.01);SNPs+ 276G>T基因表型为GG型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TT型者显著增加( OR=2.36.P<0.01);杂合子GT型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也较TT型者显著增加(OR=1.66,P<0.05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NPs+ 45T>G基因表型为GG型,SNPs+ 276G>T基因表型为GG和GT型是冠心病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SNPs+ 45T>G和SNPs+ 276G>T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脂联素基因SNPs+ 45T>G基因表型为突变型GG型者SNPs+ 276G>T基因表型均为GG型,而SNPs+ 276G>T基因表型为突变型TT型者SNPs+ 45T>G基因表型均为TT型,即GGGG基因表型和TTTT基因表型,且SNPs+ 45T>G和SNPs+ 276G>T位点基因表型为GGGG型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显著高于TTTT型者(OR=4.77,P<0.01).结论 在老病非糖尿病者中,脂联素基因SNPs+ 45T>G基因表型为GG型者和SNPs+ 276G>T基因表型为GG或GT型者可能是冠心病的易感人群.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和耐药菌临床分析

    作者:王选琦;聂书伟;王小丽;李陕区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菌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03次痰培养检测中,培养出病原菌182株,包括细菌139株和真菌43株.139株细菌中包括革兰阳性球菌48株(35.5%)和革兰阴性杆菌91株(65.5%).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根据经验治疗的有41例与药敏结果相吻合,感染控制差的68例患者根据痰培养结果更换或联合用抗生素后多数控制了感染,另有17例耐药明显,终死于严重感染,住院病死率13.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有明显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药物滥用是预防细菌耐药的关键.

  • 住院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医疗费用、疾病预后的相关研究

    作者:郭延召;杨小平;那微;刘建琴;蒋元菊;彭红菊;贺建华;许樟荣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入院时不同血糖水平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入院的4868例患者,按入院24h内测得的血糖水平分为非高血糖组3429例、高血糖组1439例,后者包括糖尿病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非老年组(年龄< 60岁)2532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2336例;其中278例冠心病患者再分为高血糖组120例和非高血糖组158例.各组间进行有关数据比较.结果 高血糖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总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高血糖组(中位数住院日:15 vs 10d,P<0.01;中位数医疗费用:14064.7 vs 8980.9元,P<0.01;死亡率:2.92% vs 0.61%,P<0.01).按年龄分组后,无论是非老年组还是老年组中糖尿病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患者,住院日明显延长;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非老年组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患者,但与糖尿病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老年组糖尿病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患者.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与非高血糖患者的年龄无明显差异,前两组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住院日更长(分别为14,15和12d)、死亡率更高(分别为6.41%,7.14%和0.63%).结论 入院时高血糖水平预示患者有更高的医疗花费、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死亡率.

  • 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压节律及心率变异

    作者:张维强;吴云波;张健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S)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卫局保健处和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91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及OSAS分为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病合并OSAS组.比较3组之间非勺型昼夜血压曲线的比例、HRV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夜间平均血氧水平以及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差异.结果 高血压病合并OSAS组患者呈非勺型昼夜血压曲线的比例以及HRV时域指标值与频域指标值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1 ),并且夜间平均血氧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AHI则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OSAS导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呈非勺型、HRV增强、夜间平均血氧水平下降、AHI明显增加,是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

  •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的技巧

    作者:张永珍

    冠状动脉压力测定是辅助心脏介入医师做出正确临床决定具有前景的方法,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可在心导管室获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功能学信息,操作简单、快捷、安全;FFR项目易于实施,只需在数个病变进行短期的培训.本文主要介绍FFR的操作技巧,并对FFR测定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加以讨论.

  •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分解催化剂对衰老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权琳;王可;杜芸辉;王洁;吕婷婷;徐海波;刘慧荣

    目的 利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分解催化剂FeTMPyP探讨衰老大鼠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成年组(3~4月,n=8)、衰老组(18~20月,n=8)及给予FeTMPyP的衰老组(n=6);制备离体胸主动脉环,观察血管舒张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组织中可代表ONOO-生成的标记物3-硝基酪氨酸(3-NT)的表达.结果 与成年组大鼠比较,衰老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10-9~10-5 mol/L累积浓度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剂乙酰胆碱(Ach)的大舒张程度显著下降[(29.74%±8.28%)vs(69.52%士5.51%),P<0.001];对10-9~10-5 mol/L累积浓度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剂硝普钠(SNP)的大舒张程度也显著下降[(92.01%±3.19%) vs( 99.26%±1.33%),P<0.001].与成年组大鼠比较,衰老组大鼠血管组织中3-NT蛋白表达增加(P<0.05).给予FeTMPyP后,衰老大鼠血管组织中3-NT蛋白表达下降(P<0.0l):抑制ONOO-的生成后,衰老大鼠胸主动脉环对累积浓度Ach的大舒张程度显著升高[(65.96%±11.36%) vs( 29.74%±8.28%),P<0.001],对累积浓度SNP的大舒张程度也显著升高[( 98.15%±2.79%) vs( 92.01%±3.19%),P<0.001].结论 FeTMPyP改善了衰老大鼠血管舒张功能,提示ONOO-可能在衰老大鼠血管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

  • 高糖对小鼠胰岛和胰岛β细胞株INS-1E的长期作用

    作者:张艳玲;邹本良

    目的 探讨高糖对胰岛β细胞INS-1E和小鼠胰岛的慢性作用.方法 雌性NMRI小鼠,6~10周龄,苯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应用胶原酶技术消化胰腺分离胰岛.传代培养的INS-1E细胞和分离的小鼠胰岛分别于含11.1,25.0mmol/L葡萄糖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72h,然后于含3.3,16.7mmol/L葡萄糖的Krebs-Ringer缓冲液中培养60min,留取上清液行胰岛素测定.INS-1E细胞在含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培养72h,提取其总RNA,合成相应的eDNA,再行RT-PCR检测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形盒-1(Pdx1).胰岛素1(Ins1),胰岛素2(In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2)的基因表达.结果 高糖培养后INS-1E细胞和小鼠胰岛的基础INS分泌增加[INS-1E细胞:(10.47±0.78)vs(7.71±0.59) ng/10000细胞,P< 0.01;小鼠胰岛:(3.85±0.26)vs(2.18±0.21) μg/L,P< 0.001],糖刺激的INS分泌减少[INS-1E细胞:( 17.11±1.98) vs( 30.76±2.20) ng/10000细胞,P< 0.001;小鼠胰岛:(14.78±1.03)vs(20.46±1.49) μg/L,P<0.01]:高糖处理后INS-1E细胞的Pdx1.Ins1,Ins2和Glut2的mRNA水平下降.结论 高糖对胰岛β细胞具有慢性毒性作用.

  • 靶向干扰细胞周期检验点激酶2增强5-氟尿嘧啶对鼻咽癌细胞SUNE-1的毒性作用研究

    作者:潘宇;蔡飒;朱杰宁;林秋熊;余细勇

    目的 探讨靶向抑制细胞周期检验点激酶2( Chk2)对5-氟尿嘧啶(5-FU)抗鼻咽癌鳞状上皮细胞SUNE-1的增敏作用.方法 根据Chk2基因设计siRNA干扰序列,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其干扰效果;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观察Chk2 siRNA对SUNE-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检测Chk2 siRNA是否影响SUNE-1细胞对代谢类抗肿瘤药5-FU的敏感性;采用Annexin V/PI双染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采用的siRNA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SUNE-1细胞中Chk2表达,验证了该siRNA的干扰效果;Chk2 siRNA对SUNE-1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增强5-FU的细胞毒作用(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Chk2 siRNA显著增加5-FU引起的SUNE-1细胞凋亡水平.结论 尽管Chk2对SUNE-1细胞生存和增殖不发挥关键作用,但在5-FU引起的细胞损伤中对细胞起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5 -FU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因此Chk2可成为在鼻咽癌治疗中增强5-FU的疗效的靶点.

  • 老年糖尿病合并鼻脑毛霉菌病1例诊治过程分析

    作者:何瑞;曲颖

    毛霉菌可侵犯鼻腔、鼻窦、眼眶乃至颅内,且起病较隐袭,早期易被忽视,一旦侵犯颅内,则预后不良,死亡率很高.如能及早确诊,给予手术清除及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可以治愈.本文报告了1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鼻脑毛霉菌病,就其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 膝关节骨关节炎腘窝囊肿的关节镜手术探讨

    作者:姜军;倪磊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常形成腘窝囊肿,引起膝关节后方症状.有学者认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腘窝囊肿与关节腔相通,且与关节积液密切相关,当关节积液减少时囊肿会自行消失无需手术[1],但我们的临床经验表明,保守治疗患者通常不满意;另有学者主张手术治疗,采用的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似的原理,在腘窝后方在关节镜下进行囊壁剥除进行微创治疗[2],但这种方法对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须避免损伤神经血管.本文中采用了关节镜下囊肿内引流而不是囊肿切除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通过消除囊肿的成因,减轻了临床症状.

  • 重视老年人群的脑血管病

    作者:王宪玲;李存江

    随着老年人群的迅速增加以及老年人群中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高,老年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老年人群中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高、症状重、预后差、容易复发,长期存活者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和抑郁的发生率高,寻找老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急性肺栓塞1例

    作者:金博;白小涓

    1 病例摘要姚某某,女,80岁,因“反复发作意识障碍1天”入院,入院前1天,患者口服降压药并排尿后突发意识不清,近1min,无抽搐、排尿、排便失禁及舌咬伤,神志自行恢复.但自觉乏力、冷汗、胸闷气短,遂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急诊心电图、心肌酶正常.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患者拒绝急诊留观.回家后上述症状再发5次.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胸闷30年,血压高达170~180/80~90mmHg(1mmHg=0.133kPa),平素应用缬沙坦维持血压于130~140/70~80 mmHg;双下肢静脉曲张50余年.

  • 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的相关研究

    作者:郭志强;吕清泉;张劲松

    肺炎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免疫系统在脑卒中后肺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脑卒中后免疫抑制被认为是引起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脑卒中后一系列炎症与免疫应答改变包括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减低,诱导抗炎因子生成,促进淋巴细胞凋亡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改变.其机制可能是免疫抑制信号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肾上腺素轴和副交感神经系统3种途径作用于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发生改变,免疫功能下调.也有实验证明,脑卒中后免疫抑制具有脑保护作用.脑卒中后免疫抑制客观存在,其机制仍不清楚.对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的进一步研究,对减少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 中国老老年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社会经济学特点、危险因素及卒中亚型差异性研究——CNSR全国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作者:宋田;石玉芝;王春雪;王安心;赵性泉;王伊龙;王拥军

    目的 比较中国老老年与老年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人口和社会经济学特征、危险因素及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的差异.方法 选取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间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纳入的老老年患者858例,老年患者3818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和社会经济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种类;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冠心病、糖尿病、房颤、吸烟、卒中家族史、高脂血症、大量饮酒等.结果 老老年组与老年组患者在人口和社会经济学特征方面差别明显,除家庭月收入之外,平均年龄、性别、婚姻、居住状况、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人群首位危险因素均为高血压,老老年患者非代谢性危险因素如房颤的比例更高(P=0.0002);而代谢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生率,与行为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大量饮酒明显降低(P<0.01);另外TOAST分型中,老老年组患者心源性栓塞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患者(P<0.0001).结论 与80岁以下老年人相比,80岁以上的卒中人群的性别组成和危险因素存在差别,应当更加关注老老年女性的卒中风险,并在重视血压达标的基础上,提高对老老年患者房颤及心源性栓塞的识识,以降低卒中再发的风险.

  • 小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作者:郑梅;孙阿萍;孙庆利;张晖;樊东升

    目的 探讨小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血管病变特点.方法 收集178例小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 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按DWI上病灶部位分为小脑分水岭梗死和非分水岭梗死.根据MRA/CTA检查结果将椎一基底动脉狭窄部位分为四种类型:颅内段、颅外段、混合性和未发现狭窄,比较小脑分水岭梗死和非分水岭梗死患者血管病变的特点.结果 178例患者中42例符合小脑分水岭梗死;小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起病时症状较轻,预后良好,但血管狭窄发生率为90.5%,高于小脑非分水岭梗死(74.3%);颅内段、颅外段、混合性、未发现狭窄4种血管病变类型在小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中分别占14.3%,52.4%,23.8%,9.5%,在小脑非分水岭梗死中则分别为33.8%,16.2%,24.3%,25.7%.结论 尽管小脑分水岭梗死患者有着更为良性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但大血管狭窄,尤其是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发生率高,应早期进行血管内干预治疗.

  •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作者:兰晓阳;杨国锋;谭纪萍;王鲁宁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VD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致病过程,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烟酒嗜好、心脏病、贫血、ApoE基因、高同型半胱氨酸等.VD为目前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积极预防其危险因素,可以减少VD发生,因此探索VD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VD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605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作者:邱峰;戚晓昆

    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候,是各医院门诊就诊的常见症状之一.但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对于头晕的诊断很不规范,缺乏科学性.虽然头晕的病因是多样的,但因其表现类似,所以相当一部分医师不能对其病因加以区分,以致于有时盲目选择多种检查手段,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同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根据常见头晕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在日常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快速进行筛选及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605例头晕患者的病因进行全面筛查,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神经内科医生对头晕的常见病因的理解及诊断与治疗水平.

    关键词: 头晕 眩晕 诊断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