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作者:刘亚丽;徐应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近十几年来迅速攀至各大疾病之首[1],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我国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发病者约30%死亡,70%的生存者伴有偏瘫、失语、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不仅对个人造成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脑卒中防治任务十分艰巨[2-4]。因此,缺血性卒中筛查与防控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干预工程。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高危人群的发病率。实施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及干预,正是重视并加强开展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具体体现。本研究以保定市2个银行系统职工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调查为基础,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规范化管理,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该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和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金淑萍

    神经外科是院内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而下呼吸道又是主要感染部位。一旦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将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增加病死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外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5例,旨在探讨我院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而研究预防和控制措施。

  • 减剂量去甲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诱导缓解老年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作者:叶海燕;陈焯文;邓善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累及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克隆性生长导致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丧失为其特征表现。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老年 AML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患者机体状态欠佳、器官功能减退、基础疾病较多等因素,难以耐受标准诱导方案治疗,如何使这部分患者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我院根据患者情况,应用减剂量去甲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现报道如下。

  • 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孕妇29例治疗及妊娠结局

    作者:白淑芬;李萍;杨立新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并终导致死亡。CD4+T淋巴细胞的逐渐丢失和持续的免疫系统活化是 HIV 感染的重要特征[1]。由于 HIV感染孕妇不断增加,国家卫生部提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对经疾病控制中心(CDC)确诊的 HIV感染孕产妇提供相关咨询,HIV感染孕妇经过相关咨询后自愿选择是否继续妊娠,对放弃继续妊娠的孕妇给予合适方法终止妊娠,选择自愿继续妊娠的孕妇提供14周抗病毒、安全助产、人工喂养咨询的综合干预服务。有研究显示在新确认的3种不同亚型 HIV-1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不同的,以B亚型感染者为低,推测可能与 HIV-1感染途径和感染时间有关[2]。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南京市 HIV 感染孕妇收治的定点医院,现对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3月至2013年4月住院分娩的29例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6例新生儿的临床治疗、妊娠结局情况报道如下。

  • 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3例

    作者:陈礴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和左心室流出道(LVOT)狭窄,致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显著增大,引起梗阻症状为特征的心肌病。临床症状多伴有劳力性心绞痛、呼吸困难,在部分患者中导致进展性心力衰竭和猝死[1]。研究显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AM)能够显著降低 HOCM 患者跨LVOTPG,缓解患者症状[2-4],但对高海拔地区H OCM患者 PTSAM 的治疗鲜有报道,我院应用PTSMA,治疗来自高原(3000 m 以上)地区症状严重的 H OCM患者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气分析与预后

    作者:金正贤;岳彩红;张延霞

    机械通气和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基本和主要的两个支持治疗措施,然而在进行机械通气、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过程中也常会发生各种继发性的酸碱平衡紊乱[1-2]。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ICU重症患者的临床和血气资料,探讨重症ICU患者可能出现的酸碱代谢失衡,为更好地进行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任蓓;秦勤;李杨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逐年增高。现普遍认为,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其发生的基础。有研究显示,脂联素(APN)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但机制不明。且 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与CHD、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1]。本研究旨在探讨 APN、TNF-α及CRP与CHD相关性。

  •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87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国丽;苏慧勇;杨磊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皮肤黏膜溃疡或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常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为提高对恙虫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及治愈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来自大理地区的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作者:马朋朋;李伟;张春林;宗治国;苏峰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d,DF)是由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患者从皮肤到骨与关节各层组织均可受累,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需要截肢。DF处理不当会导致病情急转直下,严重致残,甚至死亡。目前对 DF人体组织神经病变病理学的研究甚少,多来源于动物实验,我们留取截肢肢体坐骨神经,观察坐骨神经雪旺细胞(SCs)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不同病程患者的表达,从而为 IGF-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关系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 妊娠期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循证诊治

    作者:李孔玲;罗和生;安萍;赵宇;张怡

    目的:为妊娠期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确定安全有效的循证诊治方案。方法检索 Cochrane图书馆、PubMed、美国国家临床指南交换中心、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获取当前好的证据,结合患者意愿,制定诊治方案。结果共检索出相关随机对照试验227篇、系统评价或 meta分析61篇、临床实践指南35篇。诊治方案为:入院后即行腹部超声并定期复查,第2日行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充分性补液;适时血液净化;尽早肠内营养;出现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延长孕周。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妊娠的循证诊治具有良好的效果。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脑钠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静渝;张才擎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和脑钠肽(BNP)水平改变,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50例肺癌患者、30例其他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甲状腺激素及BN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三碘游离甲状腺素(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癌症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 <0.05),并且 TT3、FT3水平随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增加而降低(均P<0.05)。血浆 BNP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P<0.01),在Ⅰ、Ⅱ、Ⅲ期患者中随分期增高而增高(P <0.05)。相关分析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BNP 水平分别与TT3、FT3水平呈负相关(r=-0.397、-0.303,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及 BNP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两者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进展。

  • 替米沙坦、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对冠心病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潘海燕;顾勇;于小红;景宏美;潘闽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在他汀和阿司匹林等治疗降脂达标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或非洛地平能否进一步获益。方法将伴有1级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3组:非洛地平组(n=51),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每日1次;贝那普利组(n=51),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替米沙坦组(n=51),替米沙坦80 mg 每日1次。连续治疗6个月后,检测降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观察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 ET-1、NO、hsCRP、IL-6及 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洛地平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ET-1下降(P <0.05),NO 上升(P <0.05),hsCRP、IL-6及 MMP-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替米沙坦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ET-1下降及 NO上升更为显著(P<0.01),且优于非洛地平组(P<0.05)。hsCRP、IL-6和 MMP-9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替米沙坦组各项炎症指标的下降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冠心病伴轻度高血压患者在降脂达标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或替米沙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优于非洛地平,替米沙坦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优于贝那普利,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

  •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陆媛;梁兴伦;陈缵珅;周文锐;夏艳

    目的: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住院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组患者178例,卒中未合并肺炎组患者15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营养状况),卒中类型、严重程度(意识水平、吞咽障碍、肢体反应)、生化指标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结果再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125),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 =1.86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OR=1.416),吞咽困难(OR=1.686),完全卧床(OR =2.008),合并高血糖(OR =1.123),低蛋白血症(OR=1.452),高皮质醇水平(OR=1.033),是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存在多种高危因素,需要早期发现和预防。

  •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

    作者:纪璘;严苏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以122例在电子胃镜及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检查后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l dissection,ESD)或外科手术(后统称为手术)的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患者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FNA)。将电子胃镜与 EU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22例 EUS(部分结合 FNA)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为91.8%(112/122),33例 EUS-FNA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为96.9%(32/33),电子胃镜检查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为77.2%(71/92)。与电子内镜诊断符合率相比,EUS有明显优势。结论 EUS能满意的对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进行初步定性诊断,结合 FNA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CT增强扫描评价急慢性门静脉系统血栓

    作者:张青;鲜军舫;燕飞;刘中林;郭鹏德;史旭波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评价急慢性门静脉系统血栓(PVT)。方法回顾性分析已证实的住院患者PVT的增强螺旋CT表现。根据症状发作时间将PVT分为急性期、慢性期,根据形态将血栓分为Ⅰ型完全型和Ⅱ型偏心型,分别评价门静脉直径、血栓位置、形态、密度、强化及伴随征象。结果 PVT形成患者19例。急性期3例,均为完全型;2例同时累及门静脉主干、左右分支、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1例累及除门静脉主干外的其他3支血管。血栓CT值平均为(39±19)Hu,2例在血栓内部或边缘可见轻度强化。均有肠壁增厚、肠腔扩张积液、肠系膜水肿、腹水及侧支循环形成。慢性期16例,3例累及4支血管,4例累及3支,7例累及2支,2例累及1支。5例为完全型,11例为偏心型(68.8%),其中8例(72.7%)血栓宽径小于门脉宽径的50%。血栓 CT值平均为(41±12)Hu,3例强化。腹水15例,肠系膜水肿10例,侧支循环形成14例。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可对急慢性PVT的累及范围及形态特点做出准确评价。

  • PTE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贾慧琼;冷雪芹

    目的:研究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60例胸外科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水平。分析 PTE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分化、转移中的作用。结果 PTEN在正常食管组织(2.01±0.07)、癌旁组织(1.50±0.1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0.89±0.08)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 <0.01)。PTEN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0.87±0.08)的表达比在无淋巴结转移(0.94±0.07)的表达低;PTEN在高分化(0.91±0.06)、中分化(0.90±0.07)、低分化(0.85±0.10)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TEN在浸润深(0.88±0.08)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浸润浅(0.93±0.07)的表达低(P<0.05或<0.01)。在<60岁组与≥60岁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基因的丢失或突变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分化和浸润转移相关。

  • 皮肤交感反应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云茜;杨晓平;罗丽华;刘姚;王建林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100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10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进行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S)和 SSR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比例高于运动神经,下肢神经损害的程度重于上肢(均P<0.05);四肢NCS正常的52例糖尿病患者中SSR异常率达67.3%(35/52)。无症状组与有症状组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单独应用SSR检测的总异常率为81.5%,应用 NCS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4.0%,两种检测技术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 SSR联合NCS检测的总异常率高达90.0%,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联合检测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NCS检测的异常率(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无症状早期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均可受累,且以小纤维神经受累为主,随症状出现周围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NCS是诊断 DPN的基本检查,将其与 SSR联合进行检测,能明显提高亚临床型DPN的早期检出率。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表达及缬沙坦的干预效应

    作者:陈永清;张明旭;刘丽华;党涛;白志冬;王煜;杨鹏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s)表达,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 AT1-AAs表达阳性的 AC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未行介入治疗的 ACS患者87例和正常健康对照组60例,人工合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 AT1-AAs表达阳性率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ACS患者分为2组:AT1-AAs阳性组及阴性组,组内随机给予缬沙坦或常规治疗10天,观察 MCP-1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①ACS组及正常对照组中 AT1-A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0%(40/87)和5.0%(3/60), ACS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S组患者 MCP-1和 hsCRP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②治疗前,AT1-AAs阳性组 ACS患者 MCP-1和 hsCRP水平明显高于 AT1-AAs阴性组(P<0.01);AT1-AAs阳性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后,MCP-1和 hsCRP水平明显低于 AT1-AAs阳性常规治疗者(P <0.01),AT1-AAs阴性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后 MCP-1和 hsCRP水平较常规治疗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T1-AAs可能参与 ACS的发病过程,对 AT1-AAs阳性的 ACS患者给予 ARB药物治疗获益更大。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96周的疗效

    作者:柳雅;吴金明;陈梅琴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初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1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乙型肝炎组),均给予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持续抗病毒治疗9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48、96周时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指标、出凝血时间、Child-Pugh积分及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①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发生乙型肝炎 e抗原(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的例数逐渐增加,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肝储备功能方面,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着治疗的延长,白蛋白不断升高,总胆红素持续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减小,两组患者治疗48及96周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Child-Pugh积分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组间比较显示,白蛋白升高水平、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下降水平在肝硬化失代偿组高,肝硬化代偿组次之,慢性乙型肝炎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清肌酐增高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情况。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应答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似,同时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阶段乙型肝炎患者肝储备功能,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显著。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的临床评价

    作者:高连彬;黄红丽;黎明;成亚珍;李媛;田勇武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 EPO 治疗和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疗程1年,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6.4% vs 66.7%,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尿素氮(BUN)、血细胞比容(Hct)明显下降,分别为(2.1±0.5)mmol/L vs (1.1±0.2) mmol/L(P<0.01)及(152.6±119.1)% vs (38.8±17.2)%(P <0.01),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多效蛋白(PTN)和血红蛋白(Hb)明显升高,分别为(100.6±3.8)mg/L vs (57.0±1.5)mg/L(P<0.05)及(31.1±0.5)g/L vs (18.7±0.5)g/L(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 EPO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临床效果好、安全高。

  •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常荣天;尚德民;蒋嘉尧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入住 ICU的 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致病因素在肺损伤中的作用,将所入选患者分为肺内源性 ARDS(primarily from pulmonary diseases, ARDSp)和肺外源性 ARDS(primarily from extra-pulmonary diseases,ARDSexp);ARDSp患者62例,ARDSexp患者101例。根据 GCs的使用量各分为3组,分析 ARDSp及 ARDSexp应用 GCs 和未应用 GCs 患者的病情改善和病死率。结果 ARDSp及 ARDSexp患者各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相当(P>0.05)。GCs治疗<30 mg/d组与≥30 mg/d组比较,病情改善时间和呼吸机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1),病死率也略低(P>0.05);GCs治疗<30 mg/d组与非 GCs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 mg/d组与非 GCs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DS患者总体病死率23.3%(38/163),其中使用 GCs治疗组病死率22.8%(34/149),未使用 GCs治疗组病死率28.6%(4/14)(P >0.05)。结论低剂量(<30 mg/d)、早期应用(24 h内)、长期疗程(>7 d)的GCs,可及时遏制炎性介质的“瀑布样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 氧自由基代谢在高原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中的意义

    作者:万顺梅;吴永胜;朱平;李婉珺;万平新;杨伟捷;潘丽

    目的:探讨高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了解高原缺氧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海拔在3500 m以上地区的某部官兵,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者65例,正常对照组66例,均进行血清 SOD、GSH-Px活性及 MDA含量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 <0.01),MDA含量显著增多(P<0.01)。结论高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自由基代谢失衡,可能与高原缺氧、抗氧化剂 SOD、GSH-Px等消耗有关,高原缺氧也是造成肝组织细胞损伤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

  • 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血清瘦素、N-端脑钠肽前体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

    作者:张宁;孔雁;姚铁柱;郑金秀;刘宇;孙芳毅;冯和林

    目的:探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血清瘦素、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二者与超声心动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术后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50例,在化疗前、第1疗程结束、第2疗程结束及第4疗程结束监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 NT-proBNP变化,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瘦素、NT-proBNP与超声心动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应用蒽环类药物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瘦素及 NT-pro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LVEF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瘦素及 NT-proBNP与 LVEF呈负相关(分别为r=-0.285、-0.342,均P <0.05)。结论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随化疗周期的延长血清瘦素水平及 NT-proBNP逐渐升高。血清瘦素水平及 NT-proBNP与超声心动图中 LVEF显著相关,在诊断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残余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价

    作者:张戈军;凌坚;蒋世良;徐仲英;赵世华;郑宏;宋会军;金敬琳

    目的:对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残余肺动脉瓣狭窄进行经皮球囊成形术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年龄1~23岁,平均(7.8±6.3)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瓣跨瓣峰值收缩压差为(81.83±23.17)mmHg(55~130 mmHg)。术后24小时、6个月及1年行超声心动图、X线平片及心电图进行随访。结果14例使用聚乙烯球囊导管进行扩张,2例使用 Inoue球囊导管,球囊平均直径(19.58±4.03)mm;扩张后肺动脉右心室收缩压差由(80.50±27.49)mmHg降至(46.25±29.19)mm(P<0.01),4例(25.0%)肺动脉右心室收缩压差仍大于50 mmHg。随访中肺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与术后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法乐四联症术后75.0%残余肺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有效降低肺动脉右心室收缩压差,从而避免二次手术。

  • Omega-3预防过敏性疾病的meta分析

    作者:靳佳欣;刘毅;熊海芮;赵晔;田金徽;杨克虎;王宝玺

    目的:评价 omega-3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并辅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13年5月,收集omega-3预防过敏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 RCT,各试验间基线均可比。Meta分析结果显示:Omega-3与安慰剂对比预防过敏性疾病(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食物性过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研究间不良反应报道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omega-3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营养物质有其独特优势,但在 omega-3预防过敏性疾病方面无明显效果。

  • 舍曲林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晓英;赵晓玲;马建华;杨阳;钦佩;方宁远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控制血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控制血压的同时给予舍曲林(50 mg早晨顿服)持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血压的变化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结果4周后治疗组收缩压低于治疗前,(133.05±13.27)mmHg vs (166.80±16.82)mmHg,舒张压也低于治疗前(82.75±8.47)mmHg vs (94.25±7.82)mmHg(均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5% vs 57.5%,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SAS评分(32.63±4.35)分 vs (21.78±4.91)分和 SDS评分(37.7±9.75)分 vs (34.45±6.70)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

  • 心理干预基础上同伴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李喜文;王鹏华;褚月颉;焦娇;冀笑燕

    目的:探讨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同伴教育对糖尿病足(DF)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在住院治疗的DF患者进行评估,将伴有轻、中度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A组)和心理干预+同伴教育组(B组)进行干预,为期12周,两组患者均给予 DF标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SD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 SDS评分及 VAS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与 A组比较,B组 SDS评分和 VA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或<0.05)。结论在相同药物治疗基础上,与单纯心理干预比较,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同伴教育可更显著地改善DF伴发抑郁情绪患者的 SDS评分及 VAS评分。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陆晓林;朱海燕;靖彧;于力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例PCNSL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含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的方案或大剂量 MTX(3 g/m2)化疗4~5周期,每周期化疗期间给予2次腰椎穿刺+鞘内注射,疾病状态达到完全缓解,后进行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dose chemotherapy with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DC/ASCT)巩固治疗。患者1预处理方案为美罗华联合卡氮芥+依托泊苷+阿糖胞苷+注射用美法仑(马法兰)(BEAM),患者2预处理方案为马利兰+噻替哌(TB)。患者1移植后给予腰椎穿刺+鞘注维持治疗,患者2未接受维持治疗。结果患者1移植后无事件生存4年;患者2移植后2年出现疾病复发,再次给予大剂量 MTX等治疗,疗效不佳,半年后死亡。结论 PCNSL 患者经大剂量MTX 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有机会获得长期无病生存;但PCNSL 预后差,好进行移植后维持治疗。

    关键词: 淋巴瘤 干细胞移植
  • 巨块型肝癌超声检查漏诊1例

    作者:孔丹丹;李烨;赵洪燕

    患者,男,45岁,于2013年1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自我感觉无明显不适;化验提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腹部超声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不均匀,肝门部门静脉主干及其右支管径增宽,管腔内可见偏强回声充填,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提示门静脉内实性回声(血栓?癌栓?),肝硬化。CT增强示:肝右叶可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区大小约15 cm×10 cm,边界不清;动脉期:肝右叶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心呈斑片状低密度影,静脉期及平滑期:病灶强化明显减低,强化程度低于肝实质,门静脉右支内可见低密度影。诊断:肝右叶占位,考虑巨块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低分化肝细胞肝癌。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 精神心理因素与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作者:郭先文;黄丹;左国文;梁列新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近年来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等心理障碍,精神心理因素也与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相关。而心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且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对其亦有明显的疗效。因此,我们就精神心理因素与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及其目前的心理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肺结核病的诊断和控制耐药结核的新思维

    作者:张玲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第5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5.5亿人口曾感染结核,每年新发生活动性肺结核110万~150万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65万例。耐药结核仍较严重,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12万例,耐多药(MDR)率6.8%,广泛耐药(XDR)率2.1%。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控制耐药结核是降低结核发病率的有效措施。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潜伏性结核感染及结核耐药问题导致我国的结核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结核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细菌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早期正确的治疗、督导用药及耐药的尽早发现。对于 MDR-TB患者治疗期间,建议使用痰涂片和培养检查进行治疗监测。对耐药结核患者应及早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及快速结核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

  • 全球每年约3.2万名儿童感染耐多药结核病

    作者: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曾经被称为"白色瘟疫"的结核病,似乎已离我们远去。然而结核病耐药发生率呈现的上升趋势,让人们再次谈痨色变。
      耐多药结核病是由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目前一线治疗方案的骨干药物)结核杆菌菌株引起的结核病。耐一线和二线药物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出现,限制了患者获得适当的二线药物治疗。因此,应紧急行动起来治理耐多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威胁,扭转了近期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减少的趋势。虽然年龄超过15岁的儿童占全球人口的25%以上,但全球儿童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的数量至今尚无较确切的估算。

  • 1990~2010年中国结核患病率下降超一半

    作者:

    1990~2010年,中国的结核患病率降低了一半以上,从170/10万降到59/10万。这个无与伦比的成功得益于一个规模庞大的督导短程化疗(DOTS)策略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这个策略仅覆盖了一半人口,到2000年后覆盖了整个国家。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宇教授等在The Lancet发表了这个为期20年的全国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 异烟肼预防性治疗可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

    作者:

    虽然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减少结核病的风险,但结核病还是多见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来自英国和南非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 HIV-1感染者中,异烟肼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4年5月14日的The Lancet。

  •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耐药结核安全性良好

    作者:

    多药耐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结核病,常常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及治疗效果不佳相关。对于此类结核病,人们迫切需要能有新的治疗选择。此前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治疗,可以将患者机体内的慢性炎症转化为有益的免疫反应,并进而改善其临床预后。

  • 活禽交易不止禽流感威胁不息

    作者:

    活禽交易一直是中国民族特征的一部分。从小村庄到大城市,人们把不同的禽类集中在农贸市场一起销售。这是中国的饮食文化的核心。不幸的是,这个传统需要改变。
      2013年,一种新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株 H7N9病毒,在中国引起144例感染,其中死亡47例。现在,全国正在经历第二波病毒的袭击,截止到2014年4月8日共有258确诊病例,99例死亡。

  • 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应用化疗方案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立伟;王子珍

    目的:探讨应用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转阴率。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MDR-TB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强化期采用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5种药物)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巩固期采用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利福喷汀3种药物进行治疗,疗程为15个月。治疗过程中每月进行痰结核菌检查,并定期复查胸片、肝肾功能等。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轻度肝肾损伤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自愈,未合用其他药物治疗。结论观察组化疗方案对于 MDR-TB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青岛市胸科医院2010~2012年痰标本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周伟杰;窦泽燕

    目的:了解青岛市胸科医院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方案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使用绝对浓度法对住院的1950例痰标本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的肺结核患者耐药性进行测定。结果1950例痰标本阳性肺结核患者中,全敏感1120例,耐药830例(42.5%)。其中原发耐药425例(51.2%),获得性耐药405例(48.7%)。在3年中各药原发耐药率分别为:异烟肼47.3%,利福平24.0%,链霉素41.4%,乙胺丁醇24.2%,对氨基水杨酸4.5%,阿米卡星0.7%,丙硫异烟胺5.6%,左氧氟沙星9.4%,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0.7%;在425例原发耐药病例中,单耐药结核病253例(59.5%);多耐药结核病101例(23.7%);耐多药结核病71例(16.4%)。结论青岛市胸科医院住院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仍十分严重,加强对全市结核防控工作管理,加大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实现抗结核防治方案的统一管理,全程督导化疗势在必行。

  •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DNA诊断肺结核价值

    作者:魏巍;覃林珍;刘守江;王健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DNA检测、血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TB-SA)抗体检测、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等。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DNA检测、血清 TB-SA 抗体检测、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65.2%(75/115)、50.4%(58/115)、20.9%(24/11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 TB-DNA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显著高于血清 TB-SA抗体、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均P<0.05)。结论采用 F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TB-DNA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 板式抗结核组合药物不良反应调查

    作者:金韬;吴红辉;王仪;张远涛;丁守华;谢靖

    目的:调查板式抗结核组合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淮安市结核病防治机构收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07例,均采用板式抗结核组合药物治疗,用药后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研究对象服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分成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有无并发症、初复治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采用板式抗结核组合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皮肤过敏、关节疼痛等,发生率为33.0%(233/707)。80.7%(188/233)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强化期,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相比,发生不良反应组年龄较大、体质量较轻、并发症患者比例较大(P<0.05)。结论板式抗结核组合药物治疗肺结核在起到良好的抗结核疗效,同时不良反应也较多,尤其是在抗结核治疗的强化期。患者年龄、体质量及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治疗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7A的检测

    作者:宋素景;舒景;马春会;吴江利;李丽华;周春英;范书平;宋淑霞

    目的:检测隐性结核感染者、活动性结核患者及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IL)-4和 IL-17 A水平。方法选择已确诊的活动性结核患者、隐性结核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且所有入组者均注射过卡介苗。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清中的IL-4和IL-17 A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隐性感染组比较,活动性结核组血清中的IL-4及IL-17 A水平明显降低:IL-4(1.85±1.43)μg/L、(1.77±1.16)μg/L和(0.85±0.94)μg/L(P<0.05);IL-17A(1.06±1.29)μg/L、(0.91±1.08)μg/L和(0.09±0.16)μg/L(P<0.01);但正常对照组与隐性感染组之间IL-4、IL-17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产生 IL-4和 IL-17A的水平来区分活动性结核感染和隐性结核感染及健康人群。

  •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楠;刘秋月;韩芬;骆宝建

    目的:探讨序惯性机械通气在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肺结核继发呼吸衰竭并接受有创通气(n=46,单纯有创通气治疗组)与序贯机械通气(n=23,序贯治疗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基本情况、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死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为(8.3±5.2)天 vs (15.2±6.7)天,气道损伤8例 vs 28例,VAP发生率为26.1% vs 52.2%,死亡2例 vs 14例(P<0.05)。但在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降低有创通气天数,气道损伤,VAP发生率及病死率。

  • 利福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低并肝功能异常1例

    作者:白大鹏;孔伟利;李丽

    患者,男,30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咳嗽10余天,加重1天”于2013年8月27日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5年,8个月前初次确诊菌阳肺结核,坚持“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规律抗结核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8℃,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5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腹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胸部 CT:两肺结核伴感染,右上肺空洞形成。痰结核菌涂片(++);诊断:①继发性肺结核右上中涂(+)培(未)复治;②肺炎;③2型糖尿病,拟定标准化复治方案(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每日1次,共2个月,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每日1次,共6个月),给予异烟肼0.3 g 每日1次,乙胺丁醇0.75 g每日1次,利福平0.45 g每日1次,吡嗪酰胺0.5 g每日3次,链霉素0.75 g每日1次肌肉注射抗结核,头孢西丁2.0 g静脉滴注每8小时抗感染治疗并化痰、营养支持、降糖等治疗,症状好转,后于入院第8天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65.9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9.4μmol/L,不除外利福平致肝功能异常,停用利福平,加用熊去氧胆酸、多烯磷脂酰胆碱、谷胱甘肽护肝治疗,4天后(2013年9月6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WBC)6.37×109/L,红细胞(RBC)4.18×109/L,血红蛋白(Hb)132 g/L,血小板(Plt)352×109/L,肝肾功能、尿常规正常出院。

  • 7种实验方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广红;朱蕾;高漫

    目的:评估直接涂片法、浓集涂片法、结核分枝杆菌罗氏培养法、BACTEC MGIT960系统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扩增法、结核分枝杆菌 IgG抗体检测等7种方法对临床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72例肺结核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的痰标本用7种结核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672例患者中检测阳性率分别为直接涂片法17.0%(115/676)、浓集涂片法25.6%(173/676)、改良罗氏培养法32.2%(218/676)、BACTEC MGIT960系统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法45.7%(309/676)、实时荧光定量 PCR 90.1%(609/676)、SAT 扩增法96.4%(652/676)、结核分枝杆菌 IgG 抗体检测法65.4%(442/676)。对照组只有荧光PCR法和结核抗体法检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1%、12.9%。涂阴标本经罗氏培养法+结核抗体法+SAT法联合检出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结论涂片法操作简便、快速和价格便宜,但阳性率低,在长时期内其依然是基层医院诊断结核病的主要检测手段;结核分支杆菌培养能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仍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但周期长;结核抗体法方便,简单,仍是结核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区分感染与发病;荧光PCR扩增法快速,灵敏,有较好诊断价值,但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易污染;SAT法快速,灵敏,要求较荧光 PCR扩增法低,可以辅助诊断结核病。同时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率,并满足不同临床需要。

  • 临床荟萃2014年作者样刊温馨提示

    作者:《临床荟萃》

    关键词: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