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중국열대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影响因子: 0.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727
  • 国内刊号: 46-106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4-2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热带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海南
  • 主编: 杜建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96例女性尖锐湿疣病人的门诊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赵琳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s,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患病率迅速上升[1、2],近15年中其患病人数已增长10倍,病例数仅次于淋病,在性病中排序第二位[3],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严重问题.我院门诊从1997年12月开展外阴HPV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共治疗女性尖锐湿疣96例.本文着重对病人的门诊治疗进行探讨.

  • 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52例脑囊虫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苏林光;符健;贾杰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吡喹酮对脑囊虫病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脑囊虫病者分为2组,第1组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总量180mg@Kg-1,分8~10天服完,3个疗程,疗程间隔1~2个月;第2组吡喹酮剂量减半,疗程相同.以脑CT观察脑囊虫病者颅内病灶情况作为疗效评价.结果第1组治疗42例,治愈率为69.05%,有效率100%;第2组治疗10例,治愈率10%,有效率70%.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180mg@Kg-1治疗脑囊虫病效果好,明显优于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90g@Kg-1.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与临床分析

    作者:周升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和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EEG及临床资料.结果95例中89例EEG异常,异常率为93.68%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基本平行.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EEG早期敏感性高,对诊断有指导作用,并可作为推断本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

  • 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研究

    作者:张蕾蕾;刘裕芬

    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辅用地塞米松的临床效果.方法59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病人分为两组,在接受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一组加用地塞米松10~20mg/d,7天.结果用与不用地塞米松组痊愈率无差异,但退热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颈强直消失时间地塞米松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人辅以地塞米松治疗是有益的.

  • 甲亢性心脏病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何海武;符茂雄;许少英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病人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24例甲亢心患者按病程不同分为治疗前组(10例)、恢复期组(8例)和临床治愈组(6例),采用多导心电检测与压力传感记录系统、血气分析仪、右心微导管及肺量仪分别描计各部位的压力波形及压力,再根据Fick氏公式计算心排血量(CO),再分别计算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及肺循环血流阻力(PVR).结果甲亢心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PAP),肺循环阻力(PVR)、右心室压力(RVP)、右心房压(RAP)、中心静脉在(CVP)、CO、CI和SVI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恢复期组和临床治愈组血清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TT3、TT4、FT3、FT4)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与肺血管紧张性增加有关,其机理可能与甲状腺激素促进肺循环血管紧张素Ⅱ、心房利钠肽(ANP),或其他血管收缩因子分泌增加有关,而FT3、FT4可作为反映甲亢心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间接指标.

  • 脑囊虫病的CT诊断

    作者:王山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脑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脑囊虫病的CT表现,常规作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85例脑囊虫病中,单囊型3例,多发小囊型7例,多发结节型和环状强化型7例,脑炎型1例,脑室型4例,脑膜型4例,慢性钙化型29例及混合型30例.本组诊断的准确率达95%.结论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病灶及其分型,有利于脑囊虫病的诊断.

    关键词: 脑囊虫病 CT 诊断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诊断弓形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符生苗;阮和球;陈鑫萍;庞海云;凌奕;徐文;杨力芳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孕妇与新生儿弓形虫(TOX)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实时检测定量PCR方法,检测了产妇的血清标本和新生儿脐血标本,同时与常规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比较. 结果225例产妇中,FQ-PCR阳性28例,平均拷贝数值(ml-1)为1.68×105,阳性率为12.44%,常规PCR阳性率为12.89%,TOX-IgG阳性29例,阳性率为12.89%,IgM阳性33例,阳性率为14.67%.179例新生儿中,FQ-PCR阳性7例,平均拷贝数值(ml-1)为2.29×105,阳性率为3.91%,常规PCR阳性率为5.03%,TOX-IgG阳性11例,阳性率为6.15%,IgM阳性3例,阳性率为1.68%.结论FQ-PCR特异性比ELISA法高,可以检测TOX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对TOX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灵芝多糖锗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作者:丘琳;牛建伟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锗对实验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溶血素形成和溶血空斑形成测定法,检验对体液免疫的影响;利用conA、LPS诱导脾细胞培养MTT比色分析法,检验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灵芝多糖锗对小鼠溶血素形成和溶血空斑形成有显著的升高作用,对ConA、LPS诱导体外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结论灵芝多糖锗有明显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作用.

  • PCR检测食蟹猴疟原虫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贤铮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简捷的PCR检测食蟹猴疟原虫(P.C)的方法.方法检测样品来自人工接种感染P.C的阳性猴血膜及滤纸血斑.根据P.C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P.C特异引物Pc1和Pc3,用PCR常规操作对P.CDNA模板扩增.同时用多对间日疟原虫(P.V)特异引物对照比较.结果从P.C血样中扩增出425bp特定扩增带,而P.V红内期和子孢子、恶性疟原虫、伯氏疟原虫、人基因组DNA和健康猴血均未见扩增带;敏感度可检测1.68×10-6的原虫感染水平.同时发现P.C对多对P.V特异引物均出现阳性扩增带,以往一直未被注意.结论该方法检测P.C特异、敏感和简捷,提供了鉴别P.V与P.C的准确诊断.建议在PCR的P.V引物设计和特异性的检测过程,把应用P.CDNA检测列为常规对照,以提高检测质量.

  • 恶性疟BCG多价疫苗及DNA疫苗的实验研制

    作者:吴少庭;郑春福;张仁利;高世同;林敏;陈雅棠;梁驹卿

    本项目在恶性疟疫苗候选分子裂殖子表面蛋白-2(MSA2)及环子孢子蛋白(CSP)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免疫原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CSP、MSA2之DNA疫苗,同时率先在国内外构建CSP、MSA2之重组BCG活疫苗,并对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免疫应答及疫苗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 体外蒿甲醚伍用血红素对血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影响

    作者:翟自立;焦佩英;梅静艳;郭惠芳;肖树华

    目的观察体外蒿甲醚与血红素伍用对日本血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和丙酮酸激酶(PK)的影响.方法以4~5周龄的血吸虫,置于含蒿甲醚和/或血红素的培素液内培养24h后,测定虫体的PGK和PK酶活力.结果体外,蒿甲醚(50μmo1/L)或血红素(50μmo1/L)对血吸虫的PGK和PK酶活力无影响,但两者伍用可引起两种酶的活力明显下降.结论蒿甲醚对血吸虫PGK和PK的影响具有血红素依赖性.

  • 猪囊尾蚴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莹;郑合明;应慧丽;赵旭东;王昊

    目的应用金标免疫反应,建立快速诊断猪囊尾蚴病诊断试剂.方法通过对金微颗粒标记猪囊尾蚴特异性蛋白分子物质,与待测样本中相对应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免疫结合,检测猪囊尾蚴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结果检测32份临床确诊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CAg和CAb的敏感性分别为93.75%和87.5%,检测8份肺吸虫病、肺吸虫病、旋毛虫病者和10份健康者血清的CAg和CAb均为阴性,特异性100%.检测低蛋白含量为0.2μg/ml.结论金标快速检测试剂对猪囊尾蚴病具有高特异、高敏感、高稳定、操作简便的诊断价值.

  • RAPD技术分析嗜人按蚊种型方法的建立

    作者:金玉明;王善青;王赛梅;李善干;杨霞

    目的建立用RAPD-PCR技术鉴别中国不同纬度地区嗜人按蚊,特别是海南岛嗜人按蚊与大陆嗜人按蚊间有无种型差异的新方法.方法收集海南、四川、江苏三地嗜人按蚊标本并传代培养,优化蚊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及RAPD-PCR扩增和产物检测的条件,筛选5条TAPD引物.结果筛选出1条适合三地嗜人按蚊的引物并制定出了稳定的RAPD图谱,建立了RAPD-PCR分析嗜人按蚊种型的方法.结论不同纬度三地嗜人按蚊大部分谱带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谱带数不一定相同,且少数谱带是完全不同的.初步表明我国嗜人按蚊存在一定的种型差异,从而为解释海南嗜人按蚊在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方面为何与大陆嗜人按蚊不同从分子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海南省麻疹野病毒的分离与血清学初步研究

    作者:林春燕;马焱;邓海英;孙莲英;周立文;陈海云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麻疹暴发病例中,现行麻疹野病毒流行状况,以及本土麻疹病毒的基因型.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咽试子标本,应用B95a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在5例疑似病例中分离到2株麻疹病毒,阳性率为40%.经RT-PCR和其产物的基因序列分析,属H1基因型,为中国本土麻疹野毒株.同时采用麻疹疫苗初免儿童血清中和新分离麻疹病毒,结果中和抗体滴度为1:10、1:20,说明我国生产的麻疹疫苗对我省现流行的麻疹野病毒能起到保护作用.结论这是海南省首次用B95a细胞成功分离到麻疹野病毒,并通过基因分型证实为中国本土野病毒,填补了海南省麻疹病毒分离的空白.

  • 鲁北四市绦/囊虫病流行因素调查

    作者:缪峰;张其忠;孙凤兰;赵中平

    鲁北为山东省绦/囊虫病主要流行区,近年在鲁北的聊城、德州、滨洲和东营4市设点,做了绦/囊虫病流行因素调查.1材料和方法1.1调查点的选择各市取1~2个县区,各县区根据经济状况参考地理位置和卫生条件从上、中、下3种类型的乡镇中取2~3个人口各>500人的自然村为调查点,对3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每点实查人数占应查者的90%以上.

  • 登革热26例异常心电图分析

    作者:文国华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本文收集1987年7月~1987年11月收治有异常心电图记录的登革热患者26例,对心电图异常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清钾浓度、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现报导如下.

  • 762例剖宫产术因素分析

    作者:张丽凤

    剖宫产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解除了大量危难急症对母婴健康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是控制围产儿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之一.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适时施行剖宫产术则是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现将我院2000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剖宫产有关资料进行作一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 一起急性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混合气体中毒事故分析

    作者:蔡笃和;周明岛;牛永茂;蒙绪发;周红妹;闵盛海

    2001年12月26日,本市某服装干洗店发生一起急性三氯乙烯(TrichIoroethy Iene, TCE)和四氯乙烯(PerehIoroethyIene, PCE )混合气体4人中毒事故.1中毒经过当日下午3:30许,该干洗店店主王某(男,35岁)见干洗机密封的窥视窗有液体渗出,前去观察并准备关机,突然窥视窗被高压气体冲破,里面的干洗剂喷出来将他击倒.他带着满身的泡沫液体本能的向外爬去,结果昏倒在门口.

  • 三亚市1990~2000年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分析

    作者:林竹良

    本文对三亚市1990~2000年医疗机构疫情漏报调查的有关数据与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了解三亚市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进展与现状,为提高三亚市疫情报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来源于1990~2000年三亚市各乡镇卫生院、市区医院、农场医院及私营诊所传染病漏报调查存档资料.

  • 一起二次供水污染引起霍乱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李建国;符学师;林志文

    本文对1998年某市霍乱流行期间发生的一起二次供水污染引起的霍乱暴发疫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该疫点人群罹患率为37.8%,发病户达到72.7%.发病原因初步估计与地下蓄水池的建造不符合预防性卫生要求有关以及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不善人为污染水源所造成.说明预防卫生监督工作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是城市高层建筑住户预防霍乱的重要措施之一.

  • 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人不良反应的观察

    作者:陈红旗;高凤林;高歌;尹立新

    目前主要的抗囊药物有阿苯达唑、吡喹酮,但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将31例脑囊虫病人服用阿苯达唑、吡喹酮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1996~2000年贵州省疟疾监测及防治结果

    作者:刘涛;王小力;徐建军;周光荣;王秀珍;黄天宜

    目的分析全省近5年疟疾流行态势,准确掌握防治、监测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下一个五年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汇总"九五"期间各年全省疟疾防治、监测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媒介地区、不同监测对象发病率变化及防治效果.结果"九五"期间疟疾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0.064/10万降到2000年的0.011410万,未出现乡以上地方性的疟疾暴发流行.嗜人按蚊区发病率(0.276/10万),高于中华按蚊(0.016/10万)和微小按蚊区(0.148/10万),部分疟区疫情不稳定,波动幅度大.结论"九五"疟防规划得到较好执行,措施得当,成效显著.但仍需加强对疫情不稳定,波动幅度大的疟区、嗜人按蚊疟区的防治监测工作,加强对疟疾疫情的管理,从而巩固灭疟成果.

    关键词: 疟疾 监测 防治
  • 台湾省的疟疾根除

    作者:周钦贤

    台弯于1946在南部设立疟疾研究所,负责疟疾与蚊虫调查、媒介测定、防治研究与培训.在1952-1956年攻击防治期,每年对疟区全部住房和牲畜棚实施DDT滞留喷洒.喷酒前每年发生的疟疾病例超过100万,1953年降至40万例,到1956年仅报道676例.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价结果显示,连续三年来未发现当地原发病例.疟区喷洒3-5年后除在少数边远地区存在媒介幼虫外,住房和牲畜棚内未再发现媒介蚊虫.所以,WHO于1965年颁发了(台湾)根除疟疾证书.此后,进入对输入病例严格监测阶段.

  • 温州市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的监测

    作者:周祖木;谢淑云;章显权;山若青;薛兵;陈岚;余向华

    目的为了解温州市流动人口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加强这些人群的传染病防制和监测工作.方法我们对温州市1997~2000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结果(1)流动人口传染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4.75/10万;(2)省外流动人口传染病报告发病率(55 55/10万)高于省内(12.03/10万);(3)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以呼吸道、肠道、血源和性传播疾病为高,而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和新生儿破伤风相对较低;(4)流动人口中肺结核、乙肝、甲肝和痢疾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数均占总病例数的10%以上;(5)流动人口疟疾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当地人群,而其它传染病发病率则低于当地人群.结论目前,流动人口传染病问题已日益突出,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采取合适的防制措施对控制流动人口传染病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 海南省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作者:符彩云;符永健

    目的分析海南省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七年进展及成效.探讨项目结束后结核病控制工作实施策略.方法根据各年度项目季报表统计数据,分析项目实施成效.结果项目市县与人口覆盖率100%,发现涂阳病例17 196例,新发涂阳12 893例,分别完成评估指标70.1%和68.8%,初、复治涂阳2、3个月末痰阴转率分别为92.4%、96.4%和83.5%、90.8%,治愈率分别为94.7%和87.5%.各项指标均达到项目要求的指标.2年细菌复发率1.7%.结论WHO推荐的以DOTS为核心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是成功的.今后应继续以项目的方法为基准,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

    关键词: 结核 预防与控制
  • 海南省全年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时间以及气候变暖对其流行潜势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文江;李才旭;林明和;吴开琛;吴开录;赵志国

    目的为探索海南省登革热流行的规律.方法以感染蚊传染性寿命Pn/-lnp≥1天所需的温度作为适于登革热传播的低温度,再根据不同温度下登革病毒在蚊体内发育所需天数和海南省1987~1996年海南省气象资料,推算全年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时间.结果在埃及伊蚊日存活率P=0.89情况下适于传播的低温度估计为21℃;海南北部地区冬季(12~2月)月均温度低于21℃,不适于登革热传播,南部地区的冬季略高于21℃,仅具备低速传播的温度条件.结论推断海南省不是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这与当地登革热传热流行的实际情况相符.但在全球变暖条件下,当冬季温度升高1~2℃,估算海南省全年均适于登革热传播,从而有可能成为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

  • 三亚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策略与效果分析

    作者:陈志勇;黄志杰;吕重庆;陈继锋;邢海林;林觉干

    目的分析三亚市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不同阶段的免疫策略与效果,为消灭及控制其它疫苗相关疾病提供经验.方法收集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免疫策略,分析实施后产生的效果.结果不同免疫阶段所产生的效果不同,消灭脊灰阶段免疫策略产生的效果显著.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持续保持在85%以上,22轮次强化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人群抗体在1:400高免疫策略阶段脊灰年发率呈连续下降趋势,监测系统监测资料证实三亚市1993年4月后已连续8年无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发生.实现全市无脊灰状态.消灭脊灰以来减少家庭经济负担1,533万~8,390万元,创造效益1,234万~6,669万元.结论三亚市通过实施消灭脊灰免疫策略,已达到阻断脊灰野病毒的循环,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免疫策略为控制其它疫苗相关疾病提供了宝贵经验.

  • 万宁市消灭丝虫病的对策及效果分析

    作者:林明和;李海平;李皋琪;林照雄;黄秀国

    目的研究和总结消灭丝虫病的策略和经验.方法1959~1984年采取以消灭丝虫病传染源为主要策略,开展试点普查、普查普治、反复查治.结果人群微丝蚴率从防治前的0.46%下降至防治后的0.10%,1984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嗣后,经多年的病原学、蚊媒及血清学横向监测,均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和幼丝虫感染蚊,2001年11月达到部颁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万宁市通过上述对策已达到完全阻断丝虫病的传播和消灭丝虫病的目标.

    关键词: 消灭 丝虫病 对策
  • 人的类鼻疽:我们必须警惕的感染性疾病

    作者:莫成锦;王旭明;符惠群;谷海瀛

    类鼻疽病(Melioidosis)是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udomallei下称类鼻疽)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1912年Whitmore在仰光发现了本病.但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因本病遭到严重损失后,才引起重视.近年来人们对类鼻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有关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 骨吸收机理与破骨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作者:云蔓;邓芳成

    口腔牙齿与牙槽骨和颌骨的吸收是口腔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骨的修复、改建和形态学发生是一个生理学控制过程,它包括由成骨细胞作用的骨基质的合成和由破骨细胞作用下的骨的协同吸收.破骨细胞(osteoclast)与成骨细胞(osteoblast)是骨组织形成和吸收的关键性生物活性细胞,在骨组织再生与修复方面,也是矛盾与对立的统一体.近十年来,在破骨细胞与骨吸收机理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方面,已有着长足的进展.在此重点讨论骨吸收机理与破骨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及小儿乙型肝炎治疗的进展

    作者:阮国涛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然是困扰我国卫生界的重大课题,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一亿三千万人,每年用于治疗乙肝的经费高达500亿人民币.据2001年5~8月份资料统计仅仅用于宣传抗肝炎药物的广告费用广州市736万元、北京82万元、海口市也有57万元,用于治疗乙肝的费用可见一斑.乙肝迁延变成慢性肝炎引发肝硬化、肝癌的治疗代价就更高,后果也极恶劣.乙型肝炎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素质的主要传染病,积极预防,合理治疗能为国为民解除沉重的经济负担.

  • 血吸虫疫苗研制的进展和前景

    作者:阮志燕;吴忠道

    发展血吸虫病疫苗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实际需要.本文回顾了近10多年来有关血吸虫病疫苗研究进展,并对疫苗发展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苗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流行现状、治疗及预防对策

    作者:欧阳范献;徐秀华

    肠球菌因其致病力较弱、感染率较低而作为肠道正常菌群.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特别是万古霉素的滥用,使耐药肠球菌不断增加.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菌其耐药谱广、易造成感染和流行且能将耐万古霉素基因转移给其它革兰氏阳性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受到全世界的广泛重视.目前,作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VRE感染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VRE菌株在医院扩散的对策与措施是广大临床和医院感染监控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综合概括,以供参考.

  • 灵川县200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的病原学检测结果

    作者:龚红明;唐富珍;莫燕萍

    近年来,我县发生以甲型副伤寒为主的伤寒、副伤寒流行.2001年,我们从疑似病人标本中培养出111株伤寒、副伤寒杆菌,兹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方法1.1样本采集对疫区疑似病人按实验要求采集血样736份及肛拭子样217份进行细菌分离培养.1.2试剂胆盐葡萄糖肉汤、SFM、营养肉汤、营养琼脂、SS琼脂及双糖铁琼脂等均由上海医学化验试剂厂生产;诊断血清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

  • 956例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检出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林平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的感染率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采取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对956例患者的标本经培养鉴定,共检出解脲脲原体阳性197例,总检出率为20.6%,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2.35%,女性检出率为29.73%;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解脲脲原体为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且感染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x2=44.04,P<0.01);同时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 海南省近10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1990~1999)

    作者:杜建伟

    目的分析海南省近十年来梅毒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法定报告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汇编资料及疫情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近十年来梅毒年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从1990年的0.08/10万上升到1999年的10.33/10万;以Ⅱ期梅毒多,占55.79%,Ⅰ期梅毒占43.54%,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44:1,15~35岁组为发病高峰,占59.86%,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17.94%;旅游开放地区发病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发病率分别为5.38/10万和1.14/10万.结论海南省梅毒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未来预防工作应以旅游开放地区和青壮年人群为主.

    关键词: 梅毒 流行 趋势分析
  • 海口市消灭丝虫病的对策和措施

    作者:苏爱芳;李建国;孔祥桥;符绩超;朱庆;冯福;王卫;刘锦华;符碧英

    目的探讨实现消灭丝虫病的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针对消灭传染为主的群体防治策略,通过调查摸底,普查普治,复查复治、巩固防治成果,查治补漏,加强后期纵、横向监测.结果经过多年防治全市微丝蚴感染率从防治前的3.74%(4899/131113)降至0(0/16469),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从21.6%(166/767)降至0(0/3706),人群抗体水平与非流行区相近.结论全市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实现了消灭丝虫病的目标.

  • 儿童铅中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徐燕;张萍;徐保华

    铅对儿童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近年的研究发现,由于环境污染和儿童用品含铅量过高,再加上儿童对铅的易感性强,吸收率高,接触途径广,铅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危害日益严重.下面对儿童铅中毒的危害、流行病学状况、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作一简要论述.

  • 药物控制肠道线虫的方法与效果

    作者:李玉民;盛振东;王树强

    肠道线虫寄生可对人体造成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并夺取宿主营养,应予及时驱虫治疗.药物控制寄生虫病或寄生虫感染,其效果取决于药物的剂型和剂量,药物用量和用法不同,控制肠道线虫的效果也不一样.下面将以据文献报导探讨不同药物、不同剂量、不同伍用及复方制剂对控制肠道线虫感染(病)的效果.

  • 黑龙江省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未评价涂阳病例统计情况分析

    作者:张景林

    黑龙江省于1992年第二季度开始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1995年第四季度覆盖全省.截止1999年第一季度末,我省实施结控项目八周年.我省涂阳病人登记率逐年增加,治愈率也稳步提高,但仍有一部分病例因各种原因不能落实化疗而不能对他们进行评价,本文就七年中的全省239例未评价病例分析如下,以指导全省今后的结控工作.

  • 自凝窝沟封闭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黄胜起;蔡萍金;张晶;程道胜

    目的观察自制的自凝窝沟封闭剂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在同一口腔内,一侧的牙齿作为试验组,对侧的同名牙齿作为对照组,对1 089名儿童无龋窝沟的第一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每隔三个月观察涂膜保留率和封闭剂的保护率.结果24个月的涂膜完全保留率为82.27%、封闭剂保护率为82.86%.结论该窝沟封闭剂具有明显的龋齿预防效果.

  • 海南省农垦甲、乙类传染病防制10年回顾调查分析

    作者:谭敦辉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垦甲乙类传染病防制工作情况,为垦区卫生改革和制订传染病防制规划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历年报表和资料,用年递降率和平均数等统计方法进行评价,开展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目前垦区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的有四种:疟疾、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91~2000年10年间下降80.8%,平均每年递降16.7%.结论海南农垦10年来传染病防制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由于卫生资源有保障,改水工作有进展,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力度大,计划免疫工作达标率高,疫情处理工作抓落实.今后应继续发挥优势,制订出更有针对性措施,切实把垦区的传染病控制好.

    关键词: 农垦 传染病 防制
  • 海口市消除碘缺乏病评估结果分析

    作者:林志文;陈垂华;陈桂香;许超凡;聂传光;黄侦南

    目的为掌握海口市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情况.方法2000年5月底,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随机抽查五所学校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尿碘,五个居委会居民使用的碘盐,以及加工厂、批发点、零售点的碘盐.结果8~10岁儿童甲肿率为9.78%,尿碘中位数为195μg/L,碘盐合格率92%.结论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 三种粪检方法对钩虫感染的检出效果比较

    作者:曾文;陈绩彰;黄定良

    蠕虫卵的粪检方法较多,各学者为选择检出率高、操作简便和经济实用的粪检方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在探讨评价时,往往忽略标本的定量检查比较[1-4].为此,作者从<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措施研究>试点初查出的钩虫感染者中,抽出阳性虫卵密度(EPG,即每克粪便虫卵数)属于中、低度的钩虫感染127例,采用改良加藤氏法、试管滤纸培养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三种定量粪检方法,进行检出结果比较和分析.

  • 数字钡餐造影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何晓明;袁晔

    数字钡餐造影以其高清晰、高分辨率的图像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在消化道疾病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评价疗效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食管钡餐造影,数字化钡餐造影在评价疗效中又有其独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海南省一起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的调查分析

    作者:符艳;黎正伦;王春雪;朱坚;潘文利;陈玉本;马焱

    目的为了寻找导致本次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的因素,以防止类似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疫情暴发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疫区处理,并采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血清学方法检测所采集的患者、疫区生猪静脉血以及对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呈高度散发,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共有19例病例,2例死亡,病死率为10.53%.临床以轻型与普通型为主,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测9份病例血清标本,间接免疫荧光法乙脑IgG抗体均阴性,IgM8例阳性,其中有6例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M抗体阳性,双阳性符合率达到75%.2例生猪血标本未检出乙脑抗体,粪便培养不出肠道病毒.结论儿童乙脑疫苗基础免疫空白是导致本次乙脑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乙型脑炎 暴发 IFAT ELISA
  • 海南省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分析

    作者:符永健;符彩云

    目的评价世行贷款结核病项目实施效果,掌握疫情现状,为制订2001~2010年防治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工作手册>对2个随机抽样点人群进行流调.结果活动性肺结核13例,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434.8/10万、33.4/10万,较1990年流调疫情分别下降了43.4%和27.3%;BCG接种率34.9%,较1996年流调提高了一倍.结论以控制传染源为目的,以DOTS为核心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是成功的、可行的.政府的行政干预及保持必要的经费投入,对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儿童及新生儿BCG接种工作亟待改善.

    关键词: 结核 流行病学
  • 3939例暗娼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钟娜;陆玉珠;王芳乾

    目的了解海南省妇女收容教育所1992~2000年收容的3939例暗娼的梅毒感染情况.方法①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②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③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结果3939例暗娼中梅毒检出率为10.81%(426/3939),其中一期梅毒占3.52%(15/426),二期梅毒占18.54%(79/426),早期潜伏梅毒占77.93%(33/426).结论暗娼中梅毒检出率高,加强对该人群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梅毒控制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暗娼 梅毒 监测
  • 三亚市1~5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丁进顺;吕重庆;邢海林;林觉干;林竹良;潘孝珊

    目的为了解三亚市1~5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指导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 012名儿童调查并采末梢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sAg,SPSS8.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三亚市1~5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为9.2%,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51.4%;沿海、半山区、山区儿童HBsAg携带率分别为6.4%、15.1%和15.8%;汉族儿童HBsAg携带率为3.6%、回族和黎族分别为8.8%和16.5%,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HBsAg携带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三亚市1~5岁儿童HBsAg携带率处于全国同龄儿童(7.84%~10.49%)的中等水平;少数民族、半山区、山区HBsAg携带率较高,主要原因为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

  • 海口市二次供水微生物污染调查与控制研究

    作者:周登仁;林志文;陈丽娟;王艳燕;黄桂花;刘成;王洪霞;陈金燕

    目的为了保障二次供水卫生安全.方法采集水样进行七项微生物指标检测,参与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法规的制订,并设立专门的饮水卫生监督机构,实行定点定时检测,成立专业清理消毒公司,推行放水→清除污泥→高压冲洗→抽干→高压冲洗→抽干→二氧化氯消毒30分钟→进水→检测合格→供水的水池清洗消毒操作程序.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前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78%,致病菌检出率为7%,实施干预措施后,二次供水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定点监测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达100%.结论通过对海口市二次供水微生物污染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保障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

  • 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疟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李崇珍;张再兴;杨亚明;孙晓东;黄国珍;杨士;张池;顾自平;误显鸿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一线县、二线县、及一线三个县的一线自然村、二线自然村的疟疾流行情况,为制定边境地区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FAT对中缅边境沧源、耿马及孟连一线县与双江县、永德县二线县,边境线3县一线自然村和二线自然村进行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电脑软件EPI6X2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一线县抗体阳性率23.88%(568/2379),二线县抗体阳性率1.40%(10/712),一线县显著高于二线县(x2=180.54;P<0.01).一线县的一线自然村抗体阳性率33.05%(467/1413),二线自然村抗体阳性率10.46%(101/966),一线自然村显著高于二线自然村(x2=159.92;P<0.01).结论IFAT 抗体阳性率和阳性GMRT说明靠近边境地带比远离边境的地带疟疾流行更为严重.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防治工作,才能控制边境疟病流行.

  • 蚊帐防疟作用的Logistic分析

    作者:许建卫;汪丽波;刘行和;龙思伟;杨国灿;杨学文

    目的评价元江流域地区蚊帐的防疟作用.方法对1 756名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无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所得资料.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在所调查的15个变量中,7个与间接荧光抗体实验(IFAT)阳性明显或极可能有统计学联系;逐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为,使用蚊帐和年龄小于15岁的调整后比值比(OR)分别是0.578(95%CI:0.467~0.716)和0.418(95%CI:0.33~0.525),这显示与预防疟疾感染有显著联系,但此二因素不存在统计学上的相互作用.结论在这一地区,使用蚊帐对于防止疟疾感染有意义深远的作用;山区半山区下坝生产在田棚过夜人群的调整后0R值为0.328(95%CI:0.199~0.540),这说明作用更明显;但这一保护作用受蚊帐覆盖率,媒介生物学特性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 湖南省50 年来人间狂犬病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郭绶衡;李俊华

    目的分析湖南省近50年来人间狂犬病流行趋势、发病特征,做好狂犬病预防工作,降低发病率.方法收集法定疫情报告数据和对相关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流行趋势:1951~1965年发病率较低,1966~1980年呈波浪上升趋势,1981~1996年间呈持续下降势头;1993年后发病率降至0.10/10万以下较低水平.②流行地区:50年中全省各个县(市)区都曾报告过狂犬病病例,少年份有2个,多年份有101个县(市)区.③流行季节:以7~10月为多,1~2月较少.④流行人群:5~10岁组男性和农民为多.⑤发病因素:重度受伤(Ⅲ类伤)者发病危险性大;未接种与已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病例分别占82.34%和4.84%.结论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人间狂犬病发病率逐步下降到较低水平,近几年又有回升势头.各级政府要继续做好组织工作,卫生、畜牧等部门进一步密切合作,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人间狂犬病发病率进一步下降.

  • 海南省贫困地区婴幼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及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调查

    作者:符振旺;孙莲英;马焱;林春燕;朱坚;邓海英;周立文;王春雷;史金端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乙肝疫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儿童用标准组群抽样(PPS)方法,检测HBsAg用ELISA方法.结果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39.9%,HBsAg携带率为9.4%.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sAg携带率,接种疫苗较未接种儿童的HBsAg携带率低72.5%;不同接种率地区的HBsAg携带率不同,两个市县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接种率及HBsAg携带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收费过高和不知道要接种.结论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HBsAg携带率,降低乙肝疫苗接种费用,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必要措施.

  • 三亚市1996~200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作者:林宏发;李丽霞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市从1996年开始进行孕产妇死亡监测,5年间共死亡25人,平均死亡率为101.1/10万,与<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的40/10万以下的指标相差很远.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根据我市的情况,制定有力的对策,对我市1996~200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 市场不合格化妆品存在问题及监管措施的探讨

    作者:曹艳红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化妆品经营市场经济秩序和打击假冒伪劣化妆品,今年5~6月,在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下,我站与工商、技监、新闻部门统一行动,对海府地区规模较大的5家商场开展了全面卫生监督与依法行政相结合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化妆品的活动.

  •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秦道新

    现有的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体系巳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过程中,结核病防治机构必将受到影响和冲击,本文从襄樊市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分析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与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关系.

  • 自身冷凝集素影响血型定型1例

    作者:李尊严;刘秀梅;李宗民;李亚冬;王振玲

    1.临床资料患者甘×,男,53岁,汉族,无输血史.于2001年3月1日因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化验检查:Hb 650g/L,RBC 2.40×1012/L.临床准备输血治疗,医院血库在给患者做ABO血型时,发现正反定血型均出现凝集,无法判定血型,送血站进一步定血型.经试验证实患者血型为AB型,是自身冷凝集素影响定血型,现报告如下.

  • 岳阳市首次AIDS病例死亡报告

    作者:何华先;张大迁;李水雄

    2001年8月21日,10月12日岳阳市一、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AIDS病例先后死亡,这是该市有史以来首次报告的AIDS死亡病例.病例一:谢××,男47例,岳阳市人,已婚,汉族.市内某工厂职工.近年曾在柬埔寨工作三年.2001年5月31日因心慌、胸闷、进行性消瘦(一年内体重下降30Kg),第一次到市人民医院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肺部感染"、"慢性乙肝"、"慢性胃炎"收治住院,症状稍好转于6月22日出院.

  • 抗-E、抗-c引起配血不合1例

    作者:刘秀梅;李尊严;李宗民;王振玲;李亚冬

    本市遇到1例由于多次输血而产生IgM抗-E、IgG抗-E和IgG抗-c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因少见,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赵某,男,36岁,汉族,曾有多次输血史,因右胸部摔伤住院.Hb 70g/L,RBC 2.65×10 12/L,因需输血,医院血库配血主交叉出现凝集,送血站查明原因.

  • 胃管置入改良法

    作者:林玉瑰;黄美莲

    给昏迷病人或体弱病人留置胃管时,受多种因素影响使胃管插入不易一次成功,除给病人带来痛苦外也增加了粘膜损伤感染的机会.为提高置管成功率,我科自1996年6月始,对胃管置入法改良,现报告如下.

中国热带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