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中国肿瘤外科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江苏省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136
  • 国内刊号: 32-179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56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唐金海 曾庆琪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儿童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技巧

    作者:张根岭;樊长河;马建琦;徐丰;李涛

    目的 总结儿童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探讨儿童腹膜后肿瘤的手术经验,提高肿瘤切除率.方法 对2001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儿童腹膜后肿瘤59例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9例中良性肿瘤29例,完整切除25例,部分切除4例,肿瘤完整切除率86.2%;恶性肿瘤30例,完整切除19例,部分切除7例,肿瘤无法切除仅取活检4例,肿瘤完整切除率63.3%;联合脏器切除5例.结论 儿童腹膜后肿瘤的早期发现对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率、患儿的生存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术前正确评估和积极准备,术中术野清晰、层次清楚、合理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切除率.

  • 结肠癌手术对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郭世奎;王昆华;龚昆梅;肖乐;包维民;雷毅;师义

    目的 观察结肠癌手术处理对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手术前后结肠癌患者的粪便标本6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及梭菌属量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粪便中细菌数量分别为:拟杆菌属(9.64±0.58 vs.6.21±0.37),梭杆菌属(9.87±0.72 vs.6.36±0.68),梭菌属(7.01±0.37 vs.5.30±0.29);拟杆菌属中的脆弱拟杆菌为(5.92±0.24 vs.3.24±0.78),梭杆菌属中的坏死梭杆菌为(7.12±0.97 vs.3.70±1.21),梭菌属中的肉毒梭菌为(5.68±0.36 vs.1.52±1.06),艰难梭菌为(3.45±0.38 vs.1.42±0.25).术后患者粪便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粪便中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和梭菌属术后数量较术前明显降低,提示手术对肠道菌群有一定抑制.

  • 进展期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对手术范围的指导意义

    作者:邵永胜;张应天;彭开勤;余阳;冯燕;朱岭;刘文;吴文良

    目的 分析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为进展期近端胃癌的胃切除范围以及是否需要联合切脾提供临床病理学依据.方法 选择1989年1月-2010年10月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进展期近端胃癌87例,记录每例患者的淋巴结数目和大小,计算淋巴结总数和平均值,计算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以及No.1~16淋巴结转移率.结果 87例手术标本共检出淋巴结4 828枚(30~157枚),平均(55.49±20.19)枚/例.其中≤5 mm的淋巴结占80.39%(3 881/4 828).87例中71例有淋巴结转移.有癌转移的淋巴结中,≤5 mm的淋巴结占61.22%(562/918).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81.61%,No.1~4和No.7~9淋巴结转移率较高(40.22%~79.31%),而No.12~15淋巴结转移率极低(0~2.30%),No.16淋巴结转移率为14.94%;No.5和No.6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84%和14.94%,No.10和No.11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48%和19.54%.结论 了解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有助于指导淋巴结切除术,因为切除No.5~6和No.10~11淋巴结的需要,进展期近端胃癌宜行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

  • 双源CT检查对贲门癌手术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旭青;李运奇

    目的 评价术前双源CT检查对判断贲门癌手术可行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8例贲门癌患者行术前上腹部双源CT扫描,再将CT图像进行后处理,进而观察肿瘤浸润深度、外侵范围、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胃左动脉间隙(胃左动脉游离段长度),并与术中情况对照,判断手术可行性并指导手术切除.结果 38例贲门癌患者双源CT所显示的癌肿大小、外侵范围、周围肿大淋巴结以及胃左动脉间隙都与术中所见基本吻合.其中,21例双源CT显示贲门肿块≤4.0 cm,与周围器官无粘连,且未发现肿大淋巴结,全部行根治性切除术;17例双源CT显示贲门肿块>4.0 cm,依其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9例行根治性切除,7例行姑息性切除,1例探查手术.结论 术前双源CT检查有助于明确贲门癌浸润深度、外侵范围、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胃左动脉间隙大小,对判断手术可行性及指导手术切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的操作策略——附58例分析

    作者:殷骏;毛忠琦;徐露;周晓俊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 2007年10月-2010年1月腹腔镜下行结直肠手术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5例中转开腹外,余53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50 min,术中平均失血100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48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 d,无输尿管损伤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58例均获10~38个月随访,肿瘤患者未发现戳孔部位种植,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短期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异.

  • 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在7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吕庆;孙春雷;孟东;周士福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0例7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06期间2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术后予以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国产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1个治疗周期,共4个周期.观察每次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完成4个疗程后门诊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均按计划完成4个疗程.随访30个月,有1例复发,无转移病例.主要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切口疼痛,恶心,脱发,乏力,伤口开裂等.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7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若重视骨髓抑制的处理,可用于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辅助化疗.

  • 25例克罗恩病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盛烨华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临床及手术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CD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部分切除术16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回盲部切除术2例,末端回肠切除+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切除及回肠乙状结肠侧侧吻合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穿孔修补及腹腔引流术1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CD重要治疗手段,须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 扶正和胃合剂配合GEMOX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作者:尤建良;姚新新

    目的 观察中药扶正和胃合剂配合GEMOX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扶正和胃合剂配合GEMOX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52例临床资料,用药方案为:扶正和胃合剂每次30 mL口服,每日3次;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标准方案化疗,28天为1周期.观察临床主要症状、瘤体、生存质量、体重、肿瘤放免、整体疗效、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中药扶正和胃合剂配合GEMOX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8.46%),稳定肿瘤(临床获益率为86.54%),提高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为82.69%),增加体重(总有效率为86.54%),获得较高的整体疗效(总收益率为75.00%),1年生存率为55.77%,中位生存期为15.8个月.结论 中药扶正和胃合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稳定肿瘤,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 CDFI及FFDM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谭旭艳;吴丹;缪青;刘万花

    目的 探讨和比较彩色多谱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准确率.方法 依据CDFI及FFDM 的影像学特征对254例乳腺肿瘤病例的298个病灶行良恶性诊断学分组,良性病变组86例128个病灶,恶性病变组168例170个病灶,均与病理学诊断结果 相对比.结果 CDFI及FFDM将298个病灶分组为可能良性,性质待定和可能恶性;以病理学诊断为确诊依据,128个病灶的良性组CDFI及FFDM 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19%和75.00%,CDFI的误诊率(3.13%)低于FFDM(9.38%),有诊断学优势;170个病灶的恶性组CDFI及FFDM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0%和87.65%,但FFDM的误诊率(4.71%)低于CDFI(7.65%).结论 CDFI及FFDM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有互补作用.CDFI、FFDM及两者联合应用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实用的影像学技术.

  • 电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探讨(附1例报告)

    作者:周学鲁;张剑锋;张继峰;周上军;袁小强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提供手术成功的案例.方法 1例60岁阴茎癌(pT2N1M0)患者经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证实为左侧转移癌后,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步骤:首先在双侧大腿标明股三角区,在相应的部位置入穿刺套管,充气创建操作平面.随后用超声刀清扫腹股沟区浅深淋巴结,同时切除大隐静脉.后取出标本,负压引流,缝合切口.结果 右、左侧手术时间分别为120、90 min,术中出血约30 mL.右、左侧淋巴结数目各为6个和7个,均为阴性.术后约4周左侧有50 mL积液,穿刺吸液后愈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作者结合文献复习与实际操作成功案例分析认为,电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但仍须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进一步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并证实其疗效.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劲;张敬杰;王本忠;徐晓军;颜蕴文;裴静;俞士炳;徐军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再造乳房的可行性、适应证与方法.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1月,对59例乳腺癌患者行皮下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应用下腹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背阔肌肌皮瓣(latissimus dorsi myocutaneousflap,LDM)、单纯乳房假体植入3种方式一期再造乳房.结果 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DIEP再造20例,LDM再造3例,单纯乳房假体植入36例.4例(6.8%,4/59)出现轻微术后并发症.经过3~ 52个月随访,局部复发率3.4%(2/59),复发转移率5.1%(3/59).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效果满意,术后外观评价优50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96.6%.结论 从严选择适宜于保留乳房皮肤或乳头乳晕复合体及乳房下皱襞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加一期乳房再造安全可行,合理选择一期乳房再造手术的适应证,有利于再造乳房达到佳效果,值得应用.

  • Caveolin-1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在泌尿系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任选义;魏金星

    小窝蛋白-1(Caveolin-1)调节多种癌症相关过程,包括细胞转化、肿瘤生长、细胞生存和死亡,以及多药耐药性和血管生成.Caveolin-1有时被描述为肿瘤抑制因子,有时也被认定为肿瘤的预后不良因子.文章重点综述了Caveolin-1的新研究进展及其在泌尿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陈怡然;吴小华

    全外显子组测序作为新兴技术,相比于全基因组测序,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使得其在疾病机制的研究中有相当的应用前景.肿瘤作为多基因复杂疾病,其致病机制,分型、治疗、预后、干细胞特性等均可能与外显子组的变异存在一定关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可为肿瘤相关性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对全外显子组测序的技术路线及其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外显子 测序 肿瘤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张明府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对2004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均成功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发生皮瓣坏死6例,发生率为12.0%.因皮下积液致皮瓣坏死5例,切口张力过大导致1例,经换药或植皮后痊愈.结论 合理设计切口、保护皮瓣血运、减轻皮瓣张力、预防皮下积液等可有效预防术后皮瓣坏死.若出现皮瓣坏死,需及时换药多可愈合,对于面积超过5 cm2者应积极行植皮处理,以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26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卫民;李婧婧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26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和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随访6~60个月,有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在患者的整体评价中,均对保留乳房的外观表示基本满意,保留乳房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2.31%.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手术操作符合规范,能够取得与根治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且能保持患者乳房良好的外形.

  • 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根国

    目的 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大肠癌患者770例,将≤40岁的青年大肠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随机选择同期>40岁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病程、发病部位、病理类型、转移情况、治疗方法 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女性比例高,有肿瘤家族史比例高,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以黏液脓血便及大便习惯改变多见,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为主,已转移病例多,多能获手术治疗(P均<0.05);两组发病部位、生存期无差异(P>0.05).结论 青年大肠癌具有自身临床及病理特点,应提高警惕,对可疑病例及时行大便潜血及肛门指诊检查,必要时行钡灌肠或肠镜检查,以提高早诊率.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

  • 中国肿瘤外科70年

    作者:师英强

    无论国内国外,肿瘤外科均是由外科学发展而来.随着麻醉、输血、抗生素的进展,外科学从西方引入我国后,取得飞速发展.自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以沈克非、黄家驷、吴阶平、方先之、裘法祖等著名的外科专家为首的外科学领域已开始进行肿瘤的治疗.

  •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毒性反应的护理

    作者:朱凤英

    目的 为预防和减少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反应,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的3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骨髓抑制26例,恶心呕吐25例,肝功能异常10例,脱发32例,腹泻1例,皮肤毒性1例,体液潴留3例.无过敏反应及心脏毒性.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反应,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 胆囊巨大黏液囊肿并胆囊结石1例

    作者:仇晓杰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右上腹渐增性包块6年,上腹胀痛4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上腹膨隆,可触及包块,大小约13 cm×13 cm×10 cm,表面光滑,质韧,可活动,轻触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彩超提示:右上腹不规则囊性回声包块,胆囊大小5.3 cm×3.2 cm,壁厚毛糙,充满结石,胆总管内径0.6 cm,未探及异常.

中国肿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