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中国肿瘤外科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江苏省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136
  • 国内刊号: 32-179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56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唐金海 曾庆琪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胃癌个体化免疫治疗新策略研究

    作者:张启德;葛蓉;王建宁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胃癌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中PD-L1、PD-1和hMSH2、hMLH1蛋白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癌栓相关(均P<0.05);PD-1表达与各临床病例特征均无相关(P>0.05).hMSH2、hMLH1表达与TNM分期相关(P<0.05).PD-L1与hMSH2、hMLH1蛋白表达相关(均P<0.05),PD-1与hMSH2、hMLH1蛋白表达均无相关,PD-L1表达与PD-1无相关(P>0.05).结论 依据错配修复缺陷基因及PD-L1表达水平选择性阻断PD-L1/PD-1免疫检查点有望成为胃癌个体化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区域淋巴廓清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保玉;毕小刚;董永红;董博;梁荣;黄博

    目的 探讨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淋巴清扫范围与淋巴结转移区域分布规律.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肿瘤数据库,基于Nishi分型选取其中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肿瘤,直径≤40 mm并R0切除患者相关肿瘤学数据勾勒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淋巴高频转移站别区域图.结果 纳入306例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结果显示:pT4期肿瘤占87%、pN阳性占77.8%、pTNM分期Ⅲ期占74.5%;肿瘤直径(25.44±18.03)mm;腹腔淋巴结转移高频区域依次是贲门左右侧(第1、2组)、小弯侧胃左血管周围(第3组)、胰腺上缘腹腔干(第9组)及其主干分支胃左动脉(第7组)、肝总动脉(第8a组)、脾动脉近端(第11p组)、肝动脉(第12a组)周围以及食管裂孔周围(第19、20组);胃远端区域转移较为罕见.结论 瘤体直径≤40 mm胃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淋巴清扫区域应集中在贲门左右侧、小弯侧、胰腺上缘腹腔干及其主干分支以及食管裂孔周围,胃远端及大弯侧区域淋巴清扫外科获益价值存疑.

  • 卡尼复合征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

    作者:魏柯;郭宏伟;周洲;杨航;范舒雅;孙晓刚;胡盛寿

    目的 比较卡尼复合征(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与散发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为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提供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72例接受心脏黏液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确诊为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7例中男2例,女5例;年龄7~50岁,平均(28.57±13.26)岁;均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54~94个月,平均(76.86±15.49)个月.比较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和散发心脏黏液瘤在年龄、性别、术前动脉栓塞率、心脏黏液瘤多发性和心脏黏液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结果 手术切除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在总体心脏黏液瘤中的发病率为1.88%,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左房.所有7例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术后没有早期死亡,随访期间无死亡.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与散发性心脏黏液瘤在年龄、术前动脉栓塞率、心脏黏液瘤多发率及心脏黏液瘤术后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可取得良好的外科疗效.与散发心脏黏液瘤相比,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发病年龄更早,术前动脉栓塞率更高,常见多发肿瘤,术后复发率更高.对于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外科手术应更积极,术后应更密切随访.

  • 丹参川芎制剂对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方舟;张晓;钱亦淳;赵炎斌;马大伟;侍方方;程帅;张园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制剂对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30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遵患者意愿,接受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共15例,在传统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骨化三醇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注射液;对照组予传统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骨化三醇治疗,共15例.分析丹参川芎制剂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钙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7、30天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3天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30天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制剂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 CDK8与CD133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作者:张坤;吕旭;曹苏生

    目的 探讨CDK8与CD133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临床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0例,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后予新辅助化疗至少3个周期,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化疗前后标本CDK8与CD133的变化.结果 新辅助化疗前后,TNM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个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8与CD13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CDK8与CD133表达减少;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纤维腺瘤组织CDK8和CD133表达量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均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CDK8和CD133变化一致,且与疗效变化一致.结论 CDK8与CD133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因子.

  • 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肿瘤标志物关系研究

    作者:曾涛;韩旭;杨桂学;李冉华;姜文军

    目的 探讨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血清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外科肺腺癌患者资料97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患者,非吸烟患者高于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年龄、肿瘤分期对EGFR基因突变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异常组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50μg/L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EA、CYFRA21-1水平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609.结论 肺腺癌患者女性、非吸烟患者更容易发生EGFR基因突变,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水平对预测EGFR基因突变有一定价值.

  • 非远处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31 I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丹凤;云鹏;姚晓波;张丽萍;刘学公

    目的 探讨非远处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首次131 I治疗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已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的非远处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17例,根据患者行131 I治疗前TSH水平,将患者分为TSH<30 mIU/L、30 mIU/L≤TSH<60 mIU/L、60 mIU/L≤TSH<90 mIU/L、TSH≥90 mIU/L 4组,随访131 I治疗半年后刺激状态下血清Tg、TgAb、影像学检查及全身碘扫结果.依据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将疗效分为满意(ER)、不确切(IDR)、血清学反应欠佳(BIR)和影像学反应欠佳(SIR).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疗效有无差异.用Spearman相关分析TSH、Tg与预后有无相关性;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SH、Tg、年龄及性别能否作为预测预后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TSH≥90 mIU/L组,疗效满意患者百分率高(40%).TSH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Tg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TSH与Tg水平是预测预后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非远处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血清TSH≥90 mIU/L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眶上锁孔入路及超声吸引器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的应用

    作者:蓝天才;陈春美;石松生

    目的 探讨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器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器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GCS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96.67%)高于对照组(78.13%)(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5.98±1.23比12.59±1.2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1.88%)(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联合超声吸引器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疗效较佳,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少,神经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PSA、fPSA、ALP及BAP在评价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波;钟建;晏文强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碱性磷酸酶(ALP)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在评价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随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内分泌疗法治疗的64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内分泌治疗后1年,进行PSA、fPSA、ALP、BAP水平检测以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疗法治疗效果中的应用.结果 内分泌治疗后的64例患者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结果显示共发生51例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转移灶数目>2个骨转移灶的患者的血清PSA、fPSA水平高于骨转移灶≤2个患者的的血清PSA、fPSA水平(均P<0.05);随着骨显像分型的增高,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PSA、ALP与BAP水平均增高,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PSA、fPSA、ALP、BAP能够实现内分泌疗效的准确评价与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

  • 甲状腺良性肿瘤经胸乳入路腔镜切除术与开放性手术Meta分析

    作者:张豪;王亚兵;沈伟健;陈斌

    目的 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国内期刊发表的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方面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3篇文献,累计腔镜组702例,开放组854例.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MD=4.48,95%CI:3.00~5.97,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MD=-22.70,95%CI:-23.40~-22.01,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MD=-2.38,95%CI:-2.49~-2.28,P<0.05),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组(MD=-5.32,95%CI:-6.01~-4.6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开放组(OR=0.31,95%CI:0.21~0.48,P<0.05),住院费用多于开放组(MD=1497.65,95%CI:1403.86~1591.44,P<0.05).结论 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且美容效果好,是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的理想入路选择.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班炜军;田丽会;程宇宏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回输对脑膜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择期脑膜瘤手术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全麻诱导后30 min内输入琥珀酰明胶15 ml/kg.手术开始时用乌拉地尔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65±5)mmHg,并用自体血液回收仪回收并回输术野出血.对照组除未行控制性降压外,其余操作均同观察组.两组术中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记录出血量、异体血输入量及手术时间,并分别于AHH前后、术毕测定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pH值、碱剩余值.结果 观察组失血量[(837±245)ml]和自体血回输量[(405±123)ml]均低于对照组[(1197±295)ml]和[(593±247)ml](P<0.01).两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降低(P<0.01),两组各时点pH值、碱剩余值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未输入异体血,对照组5例输入去白悬浮红细胞2 U,5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00 ml.两组均未发生创面异常出血、肺水肿及心衰等并发症.结论 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可安全用于脑膜瘤手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配合自体血回输技术可减少输血反应.

  • HPV L1壳蛋白在HPV单型感染和多重感染中的表达意义

    作者:钱金林;李青;刘华;金雷;曹磊;苏红丹;卢根福;王登山

    目的 检测人乳头瘤病毒L1(HPV L1)壳蛋白在各级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同时探讨其在HPV单型感染和多重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宫颈活检且高危HPV阳性的250例患者,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联合非同位素标记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行HPV L1壳蛋白检测.HPV DNA分型检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结果 HPV L1壳蛋白在正常或宫颈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SCC)4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1.6%、52.8%、22.2%、0,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L1壳蛋白在单型与多重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9.7%和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L1壳蛋白在≤35岁、36~49岁及≥50岁3个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25.5%、27.3%、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阳性率在HPV感染中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加重而下降,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病变进展的1种预测标志物.HPV L1壳蛋白与HPV感染亚型以及单型或多重感染无明确相关性.

  •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诊治(附2例报道)

    作者:刘喻;刘建夏

    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乳科2016年及2017年收治的2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2例患者术前胸部CT均提示有明显肺转移,行姑息性手术及颈部放化疗后,病情仍进展迅速,再次出现肿瘤,均于4个月内死亡.提示甲状腺未分化癌高度恶性,易侵犯气管、食管以及喉返神经等相邻组织,预后差.应手术、放化疗治疗,同时结合患者全身状况及患者意愿综合考虑.阿帕替尼作为一种靶向药物可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

  • 胃肠肿瘤术后的7W口渴管理

    作者:邓建玉;詹莉;杨小云;黄正接

    目的 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其口腔舒适度.方法 便利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胃肠肿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7W(What,Who,Whom,When,Where,Why,How)"口渴管理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h、术后6 h的口渴程度及口腔舒适度.结果 以数字评分表(NRS)及口腔舒适度评分调查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 h口渴(NRS)评分均显示为中度口渴(P>0.05),口腔舒适度均处于中等水平(P>0.05).对照组术后6 h的NRS评分高于术后2 h的NRS评分(P<0.05),术后6 h口腔舒适度评分低于术后2 h口腔舒适度评分(P<0.05).经过口渴管理后,观察组术后6 h的NRS评分低于术后2 h的NRS评分,且观察组术后6 h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6 h的NRS评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6 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术后2 h口腔舒适度评分(P<0.05),且观察组术后6 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均P<0.05).结论 实施口渴管理策略能有效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口腔舒适度.

  • 改良简易负压吸引装置在食管癌术后难愈性切口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左靖芳;孟爱凤;智晓旭;董高悦;茅昌敏;浦亚楼;李呈

    目的 探讨改良创面负压吸引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胸部难愈性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食管癌手术后发生切口全层感染患者.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高渗盐水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采用改良负压吸引装置治疗的30例为试验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可行Ⅱ期缝合的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切口可行Ⅱ期缝合的时间为(8.1±2.5)d,换药次数为(7.4±2.2)次,换药费用为(1500.5±205.8)元;对照组分别为(14.4±4.6)d、(15.8±5.1)次及(3800.4±480.7)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使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治疗胸部难愈性切口临床效果满意且更为经济实用,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费用.

  •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江雨波;刘铁成;王梦慧;张强;陈亚

    射频消融术(RFA)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一种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研究已证实RFA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价值,常用于伴有症状或影响颈部美观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复发性甲状腺癌、原发性甲状腺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等,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指南共识.文章介绍了RFA的原理、基本技术,临床应用现况及手术适应证等进行了综述.

  •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炜骞;柯珍勇;汪洋;程思;敖剑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原发恶性骨肿瘤35%~40%.脊柱转移瘤发生率可高达30%~50%.肿瘤细胞在椎体内生长,侵蚀、压迫周围组织,导致患者疼痛、病理性骨折、神经损伤,甚至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科手术一直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微创技术发展降低了脊柱转移瘤的并发症.同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脊髓激光间质热疗同步发展也为脊柱转移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现状与思考

    作者:毕铁强

    在全球范围内,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增加的病例临床有很多争议.通过对涉及发病率上升原因的相关性文献的综述性整合,探讨导致发病率上升的因素,包括环境、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影响.认为环境、医疗和社会压力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人们对甲状腺疾病关注度的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筛查增加,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增加.其大部分的增加与低危病变的早期诊断有关,这导致了明显的过度诊断现象.更好地了解这些因素,将使专科医生能够更好的制定诊疗策略.

中国肿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