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常见胃肠病患儿胃肠道菌群变化研究进展

    作者:黄永坤;杨美芬;李海林

    本文从人体胃肠道微生态概况、儿童胃肠道微生态特点、儿科常见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腹泻、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炎症性肠病(IBD)的微生态变化特点及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方法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深入认识和了解儿童常见胃肠病与胃肠道微生态的关系.

  •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诱发因素

    作者:徐樨巍

    本文从损害、防御、遗传及精神因素等方面阐明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诱发因素,重点介绍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酸、胃蛋白酶在溃疡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也进行了阐述.

  • 小儿肝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王琳琳

    儿童肝性脑病(HE)的病因多为各种原因所致的感染及中毒,因患儿常不能正确表述症状,诊断上应注意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的进行性黄疸加重、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精神的改变.HE的预防以消除诱因为主,如抗感染、控制消化道出血并清除积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治疗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主要采用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和吸收、降低血氨、纠正氨基酸紊乱、改变神经递质、控制并发症等针对发病机制的综合性治疗.

  • 小儿肠内营养

    作者:龚四堂

    肠内营养是指患儿经口摄取营养不能满足需求而通过导管直接到胃或小肠的营养途径.途径包括鼻胃管、胃造瘘管、鼻空肠管、空肠造瘘管.适用于营养供给不足且肠道尚存部分功能患儿,营养素的选择及营养量要根据患儿胃肠道功能及体质量进行选择,营养速度根据胃肠道功能从少逐渐增加,直到满足患儿需求.相对肠道外营养而言,肠内营养简单、方便、安全、成本低.

    关键词: 营养 胃肠道 儿童
  • 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与血脂成分的关系

    作者:汪绍凌;陈永红;杜军保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与血脂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 48例2~1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所有患儿分为脂肪肝组19例(38.78%)及无脂肪肝组29例(61.22%),对2组血脂成分进行分析.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用超声诊断仪对肝脏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脂肪肝组血脂成分TG、TC、HDL及LDL均高于肥胖无脂肪肝组.与脂肪肝关系密切者为TG(P<0.05).当各自变量不独立时,TG、TC、HDL及LDL均是脂肪肝形成影响因素(Pa<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可出现脂代谢紊乱,是儿童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预防与肥胖有关的脂肪肝、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应从儿童甚至婴幼儿做破起.

  • HCK基因在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孙凤荣;龚杰;钱玲梅;孔祥清;盛燕辉;杨荣;曹克将

    目的 检测HCK基因在大鼠胚胎心脏过程中的mRNA表达变化,分析其与心脏发育的关系.方法 取大鼠胚胎d12、d15、d19心脏,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心脏组织中HCK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并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 在胚胎d12、d15、d19心脏中,HCK基因均有表达,但主要表达于心脏间质,在心肌细胞中不表达,其表达丰度分别为(0.19±0.09),(0.38±0.07),(0.59±0.10),随胚龄的增长有上调趋势(P<0.05).结论 HCK基因表达于心脏间质,在心肌细胞中不表达,并随大鼠胚胎心脏的生长发育呈动态表达,HCK可能与心脏发育相关.

  • 高浓度氧暴露对早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光焰;常立文;汪鸿;蔡成;刘伟;李文斌;陈燕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氧(高氧)暴露对早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基4(ND4)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早产Sprague-Dawley (SD)大鼠AECⅡ,待其在含50 mL/L二氧化碳(CO2)培养箱中生长至接近融合状态时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常压高浓度氧中,氧体积分数>900 mL/L,CO2体积分数为50 mL/L;空气组仍置于含50 mL/L CO2培养箱中.二组分别于高氧或空气暴露6、12、24 h提取细胞RNA,采取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ND4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爬片ND4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气组比较,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高氧暴露6、12 h ND4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a>0.05), 高氧暴露24 h ND4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RT-PCR检测显示高氧暴露6 h ND4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氧暴露12、24 h ND4 mRNA表达显著减弱(Pa<0.05).结论 高氧暴露下调早产SD大鼠AECⅡND4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这种改变可能参与高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

  • 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研究

    作者:何群力;苗立群

    目的 对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以2004年1月~2005年12月豫北地区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和住院的年龄在5岁以下的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一般情况调查进行腹泻病原学研究.结果 1 628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RV)检出率65.6%,细菌检出率13.6%;因消化不良腹泻占12.8%,其他病因腹泻占8.0%.结论 RV感染是造成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因素.

  • 儿童肺包虫病围手术期风险预防分析

    作者:杨才郎

    目的 分析小儿肺包虫围手术期(围术期)意外风险的预防方法.方法 收集14岁以下有完整影像学数据,并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肺包虫病患儿31例,并对上述病例的手术方法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处理归纳总结.结果 31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例双侧肺包虫分次分侧手术时均发生呼吸道包虫内囊壁碎片阻塞、心跳骤停,经抢救成活.3例手术后呼吸道阻塞窒息死亡.1例术中发生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死亡.结论 儿童由于发育及解剖学特点其呼吸道狭窄,肺包虫围术期意外发生风险高.围术期及麻醉过程中应引起高度注意.

  •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意义

    作者:陈艳霞;王家勤;许建文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 窒息新生儿74例.其中轻度窒息29例,重度窒息45例,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心肌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窒息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活性增高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窒息 心肌酶 婴儿 新生
  • 热性惊厥儿童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李淑华;胡巢凤;马文成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与儿童热性惊厥(F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52例FS病例组和53例对照组外周血样本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直接检测IL-1RN基因多态性.结果 采自广东省汉族儿童的105例样本中仅发现3种IL-1RN基因型,分别是Ⅰ/Ⅰ、Ⅰ/Ⅱ、Ⅱ/Ⅳ,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Ⅰ、Ⅱ和Ⅳ在病例组分布频率分别是95.2%、3.8%、1.0%,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是84.9%、10.4%、4.7%,IL-1RN等位基因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1RN等位基因Ⅰ可能与儿童FS易感性有关.

  • 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诊断要点

    作者:吴革菲;刘智胜;王芳琳;胡家胜

    目的 探讨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PS)的临床特点与诊断要点.方法 对15例P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神经系统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及误诊原因、治疗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5例PS患儿平均起病年龄3.3岁,11例(73%)发病前1~2周或发病时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病史,均表现为肢体急性迟缓性瘫痪,单肢受累者12例(80%).血清学检查发现柯萨奇病毒IgM阳性4例,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支原体IgM阳性各1例.患儿肌电图检查均呈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4例住院期间肌力提高一个等级.结论 本征常累及5岁以下儿童,发病前1~2周或发病时多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呈急性弛缓性瘫痪,以单肢受累多见,病原多为肠道病毒,肌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 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的评价

    作者:王震;张密林;高磊;解启莲;周谨;周长浩;樊文峰;朱晓丽

    目的 评价应用新型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伴膜部瘤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总结其技术难点与治疗策略.方法 49例VSD伴膜部瘤形成患者,造影测量VSD左室面入口直径为8~22(13.8±4.9) mm,右室面均有2个或以上出口,大出口直径为2~14(5.6±3.1) mm.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黏连牢固程度,植入不同类型和型号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器直径为4~16(6.8±2.6) mm.封堵后15 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TTE),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图(ECG)监护5 d,定期行ECG、心脏超声检查(TTE).结果 49例术后15 min左心室造影、TTE显示:45例完全封堵,4例术后造影示少量分流(<3 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3例和2例,均为一过性,1周内恢复.49例室间隔膜部瘤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治疗均获成功.结论 经导管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治疗VSD膜部瘤疗效可靠.技术关键是通过对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黏连牢固程度判断确定封堵部位及合适封堵器.

  • Pierre Robin综合征1例

    作者:曹艳华

    患儿,男,3个月,因生后发现小下颌、舌后坠、吸气性呼吸困难3个月,加重伴抽搐0.5 d入院.患儿于生后发现小下颌、舌后坠、吸气性呼吸困难,阻塞性喉喘鸣时轻时重,未予特殊处理,近几日加重,半天前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癫 NFDF4 大发作形式,历时3~5 min自行缓解,发作停止后意识清醒,反复发作4次,遂来本院就诊.

  • 药物基因调控治疗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作者:张翠梅;封志纯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单基因缺陷所致的遗传性慢性溶血性贫血.人们一直期望其能成为第1个通过基因矫正而治愈疾病.但种种原因导致该疗法离临床应用尚远.目前药物基因调控治疗此病经过20多年研究,在重新激活已近乎关闭的γ珠蛋白基因高表达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中药的发具有良好前景,本文从药物基因调控治疗的理论基础、激活γ珠蛋白基因的国内外进展及目前存在问题和展望作一综述.

  • 预防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的营养策略

    作者:常素芳;徐崇民

    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宫内营养储备存在不同程度缺陷,加之生后要完成追赶生长,营养需求更高,保证充足营养支持不仅关系到早产儿近期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到远期预后,充足均衡营养是保证早产儿健康生长物质基础.近年来人们就早产儿的营养支持手段获得越来越多的新认识,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营养支持
  • 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徐彰;陈其;黄爱芬

    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腹泻重要的致病原,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A组RV血清型以G1P8、G2P4、G3P8和G4P8多见,非结构蛋白4(NSP4)在腹泻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发展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RV腹泻的佳措施.对RV致病机制作深入了解及对流行病学作广泛调查是疫苗发展的基础.

  • 微阵列及基因表达谱在儿童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姜黄;周韧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分类迄今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技术的应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分类得到进一步改进,但仍不能为临床应用提供足够诊断及治疗证据.作为一种新的高通量微阵列技术及由此获得的疾病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分析,能很好地对疾病分类、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 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作者:项立;卓卫华;唐沂

    目的 研究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13C-尿素呼吸试验(13C-UBT)证实为Hp感染反复腹痛儿童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予埃索美拉唑0.8 mg/(kg·d),1次/d,克拉霉素15 mg/(kg·d),2次/d,甲硝唑30 mg/(kg·d),3次/d,三联治疗;对照组32例,予除奥美拉唑(0.8 mg/kg,1次/d)外抗生素与治疗组相同,疗程1周.停药后4周门诊复诊并复查13C-UBT.结果 二组儿童腹痛均有缓解,缓解率100%;Hp转阴60例,根除率90.9%.对照组转阴28例,根除率87.5%,二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治疗儿童Hp感染临床疗效好,Hp根除率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 参附注射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循环的影响

    作者:李大珍;叶茂;徐颖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6例患儿.随机分为参附组(n=18)和对照组(n=18),参附组麻醉诱导后静脉输入参附注射液1 mL/kg,对照组输入等量9 g/L盐水.观察二组术中血流动力学、主动脉开放到心电图(ECG)出现窦性心律的时间(转窦时间)、术中及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术后康复时间.结果 参附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HR、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Pa<0.05);参附组术中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剂量低于对照组(Pa<0.05);参附组主动脉开放到ECG出现窦性心律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Pa<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循环有一定保护作用.

  • 幼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肠道微生态的对照研究

    作者:朱雪萍;陈卫昌;朱晓黎;武庆斌

    目的 探讨幼鼠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肠道微生态变化情况.方法 建立幼鼠IBS模型,共20只,随机选10只用培菲康治疗为治疗组A,另10只为阳性对照组B,取同期正常生长幼鼠10只为阴性对照组C.分别对3组幼鼠行粪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及菌群检测,同时对鼠粪便干湿重及粪便含水量进行比较.结果 幼鼠IBS模型组(A+B)肠道菌群失常率达70%;C组为30%.模型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3组鼠粪便干湿重及粪便含水量比较,B组与A、C组间有显著差异(Pa<0.05).结论 IBS与肠道菌群改变有一定相关性,药物治疗IBS幼鼠对其粪便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有一定作用,临床上加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 川芎嗪注射液对生理状态下大鼠心室组织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

    作者:张前进;王燕飞;杜军保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生理状态下大鼠心室组织一氧化氮(NO)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川芎嗪15 mg/L组、川芎嗪150 mg/L组,每组8例.分别将其左心室和右心室的组织剪碎,用Krebs液作为孵育液,放入37 ℃恒温水浴箱中振荡孵育4 h,孵育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孵育液中NO2-/NO3-.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川芎嗪150 mg/L组可NO释放减少(P<0.01),而川芎嗪15 mg/L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右心室川芎嗪150 mg/L组可促进NO释放(P<0.01),而川芎嗪15 mg/L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在生理状态下,川芎嗪可抑制大鼠左心室组织NO释放,促进大鼠右心室组织中NO的释放.

  • 维生素B6注射液对小鼠小肠蠕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梁志锋;陈剑锋;林军;梁桂宁;黄志明;王小玲

    目的 研究维生素(Vit)B6注射液对小鼠小肠蠕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小 鼠随机分9 g/L盐水(0.1mL/10g 腹腔注射)对照组、高剂量VitB6组(5mg/10g腹腔注射)、低剂量VitB6组(0.5mg/10g腹腔注射)及氯化钙(1mg/10g腹腔注射)、新斯的明(0.001 5mg/10g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0.005 mg/10g腹腔注射)为模型的对照组,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合用高和低剂量VitB6注射液为实验组进行小肠墨汁推进实验.各组给药30 min后予墨汁(0.1 mL/20 g)灌胃,20 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剖腹测量墨汁推进和小肠总长度,计算墨汁推进率.结果 高剂量VitB6能明显抑制正常肠蠕动(P<0.01),高、低剂量VitB6均能明显拮抗氯化钙作用下肠蠕动增强(P<0.01),高剂量VitB6能协同加强硫酸阿托品肠蠕动抑制作用(P<0.01),高、低剂量VitB6对甲硫新斯的明致肠蠕动增强有一定拮抗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VitB6注射液对小鼠小肠亢进有拮抗作用,以高剂量作用明显,为治疗肠痉挛提供理论根据.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及心电图判断指标

    作者:刘艳伟;刘水平;成建定;陈玉川

    目的 改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研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心电图特点和损伤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确定判断模型成功的心电图标准.方法 制备幼年雄性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气管切开,开胸,结扎时将一硅胶管与冠状动脉一起结扎,结扎30 min后再灌注;观测记录心电图改变,制作常规电镜切片,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造模成功率90%;心电图:QRS波群增高是判断结扎完全的标准;心肌酶水平升高显著;超微结构破坏明显.结论 该方法有效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提出心电图判断标准;心肌超微结构损害明显.

  • 定量超声技术在评价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中的价值

    作者:张亚钦;李辉;WU Xiu-juan;吴秀娟

    目的 探讨定量超声(QUS)技术在评价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中的价值.方法 以0~1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用QUS测量其胫、桡骨骨强度,其中2岁以下只测量胫骨,2岁以上胫桡骨同时测量,并用原子吸收法测量部分儿童末梢血钙.结果 1.QUS测量结果反映健康儿童胫、桡骨骨强度非线性增长趋势;2.不同部位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胫、桡骨骨强度评价不一致率为30.1%;3.骨代谢异常高危儿骨强度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高危儿骨强度下降人数占71.1%;疑似缺钙儿童47.9%骨强度下降;4.末梢血钙正常组44.2%骨强度下降,而血钙下降组59.7%骨强度正常,2种检测方法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QUS适用于监测不同年龄儿童骨强度情况,特别是青少年;对骨代谢异常高危儿童具有较高检出率;同时测量儿童胫、桡骨,可准确、全面地反映儿童骨营养状况;结合末梢血钙可更好评价体内钙水平.

  •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儿科标准及其与罗马Ⅱ标准的比较

    作者:黄志华;丁艳

    功能性胃肠病(FGIDs)包括一系列慢性或再发性的不能用器质性疾病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胃肠道症状.FGIDS 专家委员会于1994年制订罗马Ⅰ标准,1999年发表罗马Ⅱ标准,近来又制订罗马Ⅲ标准,其主要改变是:将儿科标准分为2个年龄组分别进行分类,定义4~18岁年龄组的反刍和功能性便秘,对症状持续时间的要求从3个月降为2个月及对功能性腹痛标准的修改.

  • 粪便涂片检查在诊断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明;赵瑞芹;辛素霞;宋红娥;郭映晖;白革兰

    目的 研究婴幼儿腹泻粪便涂片检查在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无菌器皿留取患儿新鲜粪便适量,取无菌棉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厚薄适宜,待自然干燥后固定,行革兰染色;用100(物镜)×10(目镜)倍显微镜观察记录.结果 急性腹泻病组40例粪便涂片:革兰阴性杆菌≥50% 6例(占15%);革兰阳性球菌≥50% 30例(占75%);革兰阳性杆菌≥68% 4例 (占10%);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组62例:革兰阴性杆菌≥50% 7例(占11.29%);革兰阳性球菌≥50% 44例 (占70.97%);革兰阳性杆菌≥68% 6例 (占9.68%);健康对照组32例:革兰阴性杆菌≥50%1例(占3.13%);革兰阳性球菌≥50%1例(占3.13%);革兰阳性杆菌≥68%17例(占53.13%).3组粪便革兰阳性球菌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7.76 P<0.05); 革兰阳性杆菌分布有显著性差异(χ2=29.21 P<0.01);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68 P>0.05).结论 小儿急性、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滥用抗生素,粪便涂片检查对快速诊断菌群失调、正确治疗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 血胱抑素C在腹泻病患儿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

    作者:杨晓红;李彩霞;方静;施旭红

    目的 探讨血胱抑素C(Cys C)水平对小儿腹泻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 根据诊断标准将入选的>1岁的腹泻病患儿并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腹泻3组,检测血清Cys C、尿素(Urea)、血清肌酐(Scr)水平及尿常规相关项目,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重型与中型腹泻组血清Cys C高于轻型腹泻组及健康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a<0.01);其阳性检出率Cys C>Urea>尿常规> Scr, Cys C明显优于其他项目.结论 Cys C为小儿腹泻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优于Urea、Scr,且与腹泻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微量喂养及机械通气对早产儿血促胃液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雷晋莉;李胜利;王列;薛阿利;李智颖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和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血促胃液素(MTL)的影响和提高早产儿特别是危重儿胃肠动力途径,促进早产儿营养发育.方法 将2004年11月~2006年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NICU收治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微量喂养和常规喂养组,所有早产儿根据病情进行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分别测定生后1 d后(开奶前)、3、7d空腹血浆MTL水平,喂养和通气对激素水平影响,采用析因分析,同时比较2种喂养方法胃肠动力的差异;激素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 机械通气对MTL水平无影响,而微量喂养能显著增加MTL的分泌(P<0.05);2种干预因素之间互相无交互作用;微量喂养组过渡正常便时间、恢复到出生体质量时间及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7.66±2.33)、(6.03±1.18)、(13.11±4.05) d],较常规喂养组[(9.96±2.48)、(8.08±1.18)、(19.21±5.58) d],均明显缩短(Pa<0.05);喂养不耐受率分别为13.9%和12.89%,无显著差异(χ2=0.47 P>0.05);患儿无1例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 微量喂养能显著提高早产儿胃肠动力,即使对机械通气早产儿施行也是安全有利的.

  •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172例

    作者:汪志凌;毛萌;王增贵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其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CBM、CNKI及VIP数据库检索1995~2004年国内发表的儿童UC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者及同期本院确诊UC患儿172例的临床特征、X线和内镜表现、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72例中男女之比是1.07:1.0;就诊年龄2个月~15岁,≤3岁36.7%;病程3 d~4年;阳性家族史1例.儿童UC以慢性腹泻、黏液血便或脓血便、腹痛为主要表现,发热、体质量减低或营养不良、贫血等全身表现常见,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少见,病变范围以全结肠为主,病情以中重型居多.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或5-乙酰水杨酸(5-ASA)为基础,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在短期内可获得临床缓解,但长时程随访完全缓解者不足1/3.结论 婴幼儿UC患者并不少见,儿童UC临床特征有异于成人,3岁前后亦不尽相同.儿童UC误诊率高,治疗困难.制定一套适合中国儿童UC的诊疗规范十分必要.

  • 99Tcm-二乙基乙酰替苯胺亚氨二醋酸显像在婴儿持续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陈维安;李春亿;梁宏;胡平;张祥松

    目的 探讨99Tcm-二乙基乙酰替苯胺亚氨二醋酸(99Tcm-EHIDA)肝胆显像对婴儿期持续性黄疸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369例持续性黄疸患儿进行99Tcm-EHIDA肝胆显像,动态观察肝胆系及肠道放射性核素排泄情况,分别获取5、30min,1h或延迟的影像,其中348例参照临床终诊断进行评价.结果 348例患儿中肠道显影90例,其中证实为婴儿肝炎综合征(HIS)70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13例,胆汁黏稠综合征5例,先天性胆管狭窄2例.肠道未显影258例,其中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转归确诊胆道闭锁(EHBA)208例,HIS 17例,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11例,胆总管囊肿6例,胆汁黏稠综合征8例,.99Tcm-EHIDA 显像诊断EHBA灵敏度为100 %,特异度为64.3 %,准确度为85.6 %;对HIS诊断的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92.3%,准确度为89.4%.结论 99Tcm-EHIDA肝胆显像能无创、安全、较准确地鉴别EHBA与HIS,对于婴儿持续性黄疸治疗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 婴儿肝炎综合征血清和胆汁成分变化的意义

    作者:丁艳;熊昊;黄志华;李瑞珍

    目的 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血清及胆汁成分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2例IHS患儿及对照组16例婴儿的血清及胆汁中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及胆汁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分为淤胆型组(18例)和肝炎型组(24例).结果1.IHS组血清TB、DB、ALT、γ-GT、TBA、IL-6、TNF-α均明显升高(Pa<0.05).2.淤胆型血清TB、DB、γ-GT、TBA、IL-6、TNF-α均高于肝炎型(Pa<0.05);淤胆型胆汁中IL-6、TNF-α高于肝炎型(Pa<0.05),γ-GT、TBA则低于肝炎型(Pa<0.05).3.IHS患儿胆汁IL-6、TNF-α分别与血清DB、TBA、γ-GT呈正相关(Pa<0.05).结论 IHS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胆汁淤积,淤胆型IHS胆汁淤积程度更严重,胆汁IL-6、TNF-α可能参与IHS胆汁淤积的发生过程,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胆汁中TB、DB、γ-GT、TBA、IL-6、TNF-α水平可为判断IHS患儿病情程度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结节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流行病学

    作者:肖咏梅;沈鸣;苗芸;胡志红

    目的 了解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前后结节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DU)胃镜检出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本院1996~2005年1 275例胃镜受检病例(男671例,女60例;年龄1~16岁),以开展抗Hp治疗为界,分析胃镜检出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抗Hp治疗后DU的检出率(11.89%)较抗Hp治疗前(17%)明显下降(P<0.05),但1~5岁组DU的检出率却显著升高.抗Hp治疗后结节性胃炎的检出率(8.08%)却较抗Hp治疗前(2.17%)显著升高(P<0.05).结节性胃炎的发病平均年龄[(9.54±3.0)岁]小于DU的发病平均年龄[(10.49±2.61)岁](P<0.05).抗Hp治疗前后DU和结节性胃炎的检出率也随年龄增加而递增,但在年龄分布、性别比例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Hp感染与DU和结节性胃炎密切相关,抗Hp治疗改变DU的自然病程,可使炎性反应改变、消退,加速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结节性胃炎的检出率却较抗Hp治疗前升高,可能与目前抗Hp治疗指征、依从性及再感染有关.

  • 二异丙酚注射液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

    作者:耿岚岚;龚四堂;区文玑;张国强;倪锦;邝小华;陈宝心

    目的 研究适合儿童胃镜检查的镇静方法.方法 15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二异丙酚组)和B组(盐酸瑞芬太尼+二异丙酚组).观察患儿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对患者反应,并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 二组均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及满意度,使用二异丙酚前先用盐酸瑞芬太尼可减轻推注二异丙酚引起的疼痛感,减少二异丙酚用量,从而缩短术后苏醒时间.结论 儿童胃镜检查中应用二异丙酚可起到安全、有效镇静的效果,复合盐酸瑞芬太尼效果更佳.

  • 联合免疫措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疗效比较

    作者:顾洁;王亦露;赵琳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与时间注射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乙肝孕妇抽血查HBV DNA,按其载量分为A、B、C 3组,每组随机分为4小组,应用不同的联合免疫阻断方法,对比其疗效.结果 A、B 2组在不同组间发生乙肝的阳性率与HBsAb的阳转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组发生乙肝的阳性率与HBsAb的阳转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孕母HBV DNA程度不同宜采取不同方法联合免疫阻断HBV的垂直传播.

  • 慢性胃炎患儿胃窦组织促胃液素和生长抑素及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凋亡基因配体水平表达

    作者:谢小志;张忠德;奚政君;虞文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患儿胃窦黏膜组织促胃液素(GAS)、生长抑素(S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基因配体(Fas-L)的表达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50例胃窦黏膜标本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Giemsa染色法诊断,其中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阳性20例(A组),慢性胃炎Hp阴性19例(B组);胃窦黏膜未见明显病变11例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对每例组织分别进行GAS、SS、PCNA、Fas-L染色.结果 GAS、SS的表达A组和B组均高于C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CNA表达A组显著高于B组(P=0.019);Fas-L表达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胃炎患儿GAS、SS表达均有增高,GAS和SS升高可能在小儿慢性胃炎发病因素、防御机制中起一定作用;Hp感染促进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增殖.

  • 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变化

    作者:刘志峰;郝理华;何祖惠;李玫;林谦

    目的 研究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在患儿治疗前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与探讨血清GGT和黄疸程度相关性及治疗后反应.方法 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62例根据初的黄疸直接胆红素(DB)高低分组:≤136.8μmol/L(组Ⅰ)30 例,>136.8μmol/L(组Ⅱ)32 例.予常规保肝退黄治疗,治疗前后常规进行血生化检测.结果 组Ⅱ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指标略高于组Ⅰ,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二组GGT差异有显著性,在组ⅡGGT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总胆红素(TB)及DB明显下降,ALT及ALP指标也表现为下降,组Ⅱ和组ⅠGGT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显著,GGT水平与TB及DB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GGT可作为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胆汁淤积的敏感指标之一;动态观察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GGT变化是婴儿肝炎综合征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判断病情和预后敏感的指标.

  • 畏食症患儿血Ghrelin水平变化及与其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陈志凤;丘小汕;赖峰;肖满田

    目的 研究畏食症患儿血Ghrelin的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探讨Ghrelin在畏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测量40例畏食(畏食组)及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测定血Ghrelin、胰岛素、血糖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标(ISI),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畏食组身高、体质量、BMI明显低于对照组;畏食组Ghrelin及IS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二组Ghrelin水平均与ISI呈正相关,与血糖、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畏食症患儿食欲降低并非由Ghrelin分泌不足所致,畏食儿胰岛素敏感性增高可能是机体对高Ghrelin分泌水平反应.

    关键词: 畏食症 Ghrelin 儿童
  • 哪些论文能在我刊优先发表

    作者:

    关键词:
  • 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临床评介

    作者:王茂贵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在国内儿科界已受到普遍关注.2006年5月20~25日洛杉矶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美国消化疾病周(DDW-2006),会议上专家小组发布了新修订的FGIDs罗马Ⅲ诊断标准,其中建立2个儿科分类.

    关键词: 便秘 功能性 诊断 儿童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各期编排计划

    作者: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 关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继续刊登英文论著的通知

    作者: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第5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

    作者:

  • 黄芪皂甙Ⅳ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影响

    作者:陈羽;宁险峰;曹建华;李自普

    目的 探讨黄芪皂甙Ⅳ(XGA)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影响及其量效和时效关系.方法 采用胶原酶(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FBC),建立FBC培养系统.在FBC培养系统内加入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XGA,提取RNA后用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Ⅰ、Ⅲ、Ⅳ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9)及其抑制剂(TIMP-1、-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予不同水平和不同作用时间XGA后, FBC培养系统RT-PCR产物凝胶电泳显示有Ⅰ、Ⅲ、Ⅳ型胶原,MMP-1、-2、-9、TIMP-1和-2 mRNA表达;与予XGA前比较,Ⅰ、Ⅲ、Ⅳ型胶原,TIMP-1、-2 mRNA表达水平有所下降,而MMP-1、-2、-9 mRNA表达水平有所上升,且随着XGA剂量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而渐下降或上升.Ⅰ、Ⅲ、Ⅳ型胶原,TIMP-1、-2 mRNA表达水平与XGA的剂量和作用时间呈负相关(r=-0.927~-0.637 P=0~0.024); MMP-1、-2、-9 mRNA表达水平与XGA剂量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0.672~0.962 P=0~0.034).结论 XGA可减少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形成,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胶原的合成、增加胶原降解.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