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矛盾和对策

    作者:李薇;陈自励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常遇到一些矛盾,如胆红素升高的利与弊,过度治疗与延误治疗,用药的适应证及药物的选择,光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光疗的利与弊、光疗标准的掌握,换血疗法的作用与风险.换血标准的掌握、换血方法的选择等.现结合与前国内外新生儿黄疸干预指南(方案)和有关文献对上述矛盾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指出既要遵循指南(方案),但对待少数特殊情况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处理.

  • 新生儿液体治疗中的矛盾和对策

    作者:宋燕燕;蔡岳鞠

    新生儿液体疗法在新生儿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但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液不够稳定,维持平衡功能较差,过多、过少、过快、过慢补液等均可导致不良后果.认识液体疗法中的矛盾,正确应用液体疗法,可提高高危儿生存质量.

  •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矛盾和对策

    作者:周伟

    感染性休克是新生儿危重症,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时,会遇到许多矛盾,如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的矛盾,扩容治疗与心功能不全的矛盾,纠正酸中毒与医源性碱中毒的矛盾,液体复苏使用晶体液还是胶体液,如何合理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液体复苏时是否输注葡萄糖等.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有效纠正休克,降低病死率.

  • 400mL·L-1氧气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作者:赵诗萌;程威;吴红敏

    目的 探讨400mL·L-1O2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s)增殖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生长良好的HELFs按1:3传代后,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h,分别置于空气及400mL· L-0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5d,每天收集细胞并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于培养后Id、3d及5d,作Giemsa液染色,计算细胞分裂指数;培养后5d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细胞生长曲线显示400mL·L-1O2较空气利于细胞生长;400mL·L-102干预细胞3d、5d后细胞分裂指数分别为2.47%和2.03%,均明显高于空气组(1.90%和1.65%)(P<0.01,0.05);与空气组比较,400mL·L-102干预细胞5d后,HELFs处于G0/G1期细胞的比率明显减少(P<0.01),S期细胞比率显著增加(P<0.01),G2/M期细胞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400 mL·L-1O2促进体外培养的HELFs的生长和增殖.

  • 高体积分数氧致A549细胞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表达的变化

    作者:徐洪涛;杨慧;常立文;李文斌;赵玲霞;袁文浩;刘伟;蔡保欢;王席娟

    目的 探索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致A549细胞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高氧组和常氧组.高氧组细胞置于含950mL·L-1氧气和50mL·L-1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培养,常氧组以空气替代氧气,于0h、12h、24h、48 h、72h、96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提取细胞内总蛋白,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其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其SP-A表达水平.结果 高氧48h可导致A549细胞生长明显减慢,72h后细胞生长停滞,可见较多漂浮死亡细胞,96h后漂浮死亡细胞明显增多.高氧组各时间点A549细胞SP-A表达水平均高于常氧组,高氧24h SP-A表达增多显著,此后增多的幅度逐渐减小,高氧48h后细胞内MDA水平显著高于常氧组,随时间延长,MDA水平进一步升高.结论 高氧可导致A549细胞损伤,SP-A表达在细胞高氧损伤早期代偿性增加,晚期降低,推测SP-A表达降低可能与细胞损伤加重有关,增加SP-A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减轻高氧引起的细胞损伤.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对缺氧条件下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莫镜;崔其亮;姚君;张费通;谭小华

    目的 研究低氧条件下,重组人IL-10 (rhIL-10)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凋亡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HPMVEC细胞株,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缺氧对照组(50 mL·L-1CO2,950mL· L-1 N2);缺氧培养并加入rhIL-10,并按rhIL-10剂量(10×103ng·L-1、50x103 ng·L-1、100x 103ng·L-1)分为rhIb-10低剂量干预组、rhIL-10中剂量干预组、rhIL-10高剂量干预组.培养4h、12 h、24 h、48 h离心收集细胞,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核内Caspase3活性,24h核荧光染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h,凋亡蛋白Caspase-3相对活性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12h,缺氧对照组,rhIL-10低、中剂量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a<0.05),rhIL-10高剂量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rhIL-10各剂量干预组与缺氧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a<0.05);24 h,缺氧对照组、rhIL-10各剂量干预组与E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a<0.05),rhIL-10各剂量干预组与缺氧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a<0.05);48 h,缺氧对照组和rhIL-10低剂量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a<0.05),低、中、高剂量rhIL-10干预组与缺氧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a>0.05);缺氧凋亡峰值见于24h.24h,各组行凋亡细胞核Hoechst荧光染色,缺氧对照组和rhIL-10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灰度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a<0.05);rhIL-10低、中、高剂量rhIL-10干预组与缺氧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缺氧可促进HPMVEC凋亡,rhIL-10可一定程度地抑制HPMVEC凋亡,这些变化可能与急性缺氧性各器官疾病密切相关.

  • 单纯性肥胖儿童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杜玮;赵瑞卿;周艳艳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4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mL,分离血清,采用磁微粒分离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NS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选择同期48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同一指标样本均数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采用积矩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血清hs-CRP水平为(2.81±2.15) ng·L-1、INS水平为(33.98±13.12) mIU·L-1,体质量指数为(30.82±4.69) kg.m-2,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64±0.86) mg·L-1、(17.79±10.68) mIU·L-1、(22.03±2.61) kg.m-2](Pa <0.01);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hs-CRP水平与INS、BMI均呈正相关(r=0.512、0.675,Pa<0.01).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已存在炎性反应状态的改变及胰岛素抵抗.

  • 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登礼;庄德义;邵肖梅

    目的 探讨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出生12h内采用NicoletOne脑功能监测仪对71例早产儿进行aEEG描记.根据aEEG背景活动的方式及有无惊厥样活动,将aEEG结果判断为正常和异常aEEG(包括轻度异常及重度异常).床旁颅脑超声监测脑损伤的发生.分析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低氧血症、辅助通气及脑损伤对早产儿aEEG的影响.结果 1.早产儿71例中,正常aEEG 40例,异常aEEG 31例.2.胎龄<34周者54例,正常aEEG 25例,异常aEEG 29例(53.7%);≥34周者17例,正常aEEG 15例,异常aEEG 2例(11.8%):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4.5 2,P<0.01).3.出生体质量<1.5 kg者25例,正常aEEG 8例,异常aEEG 17例(68.0%);出生体质量≥1.5 kg者46例,正常aEEG 32例,异常aEEG 14例(30.4%);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91 9,P<0.001).4.产时有窒息者36例,正常aEEG15例,异常aEEG 21例(58.3%);无窒息者35例,正常aEEG 25例,异常aEEG 10例(28.6%);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04,P<0.05).5.低氧血症24例,正常aEEG 16例,异常aEEG 8例(33.3%);无低氧血症者47例,正常aEEG 24例,异常aEEG 23例(48 9%);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24,P>0.05).6.辅助通气者19例,正常aEEG 8例,异常aEEG 11例(57.9%);未辅助通气者52例,正常aEEG 32例,异常aEEG 20例(38.5%);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136 4,P>0.05).7.有脑损伤者51例,正常aEEG 24例,异常aEEG 27例(52.9%);无脑损伤者20例,正常aEEG 16例,异常aEEG 4例(20.0%);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7 5,P<0.05).结论 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对早产儿aEEG有显著影响.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以及出生时窒息和脑损伤的早产儿异常aEEG的发生率高.在分析早产儿aEEG时应考虑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及脑损伤等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

  • 三维超声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栗河舟;王新霞;王铭;徐嵩龄;杨坡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2月本院NICU住院期间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时发现IVH的早产儿,根据Papile分级法将IVH分为I、Ⅱ、Ⅲ、Ⅳ级,检查时应用三维容积探头对出血部位进行扫描并存档,应用VOCAL软件对出血部位进行体积测量.结果 I级、Ⅱ级各2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神经精神症状轻,预后良好;Ⅲ级17例、Ⅳ级4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预后较差.Ⅰ、Ⅱ级表现为室管膜区及IVH,不引起脑室扩张;Ⅲ级表现为IVH并脑室扩张,Ⅳ级除Ⅲ级表现外,出现脑实质梗死出血.I级出血体积0.03-1.35 cm3,Ⅱ级出血体积0.05-1.86 cm3,Ⅲ级出血体积3.10~17.44em3,Ⅳ级出血体积11.21~26.40cm3.结论 应用三维超声测量IVH体积将有利于了解出血部位与周边的关系,并成为评价患儿预后的标准之一.

  • 经脐两孔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小儿斜疝并脐疝

    作者:杨俊;汤绍涛;段栩飞;卞红强;郑凯;梁翀;郭琴

    目的 探讨经脐两孔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小儿斜疝并脐疝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斜疝并脐疝患儿9例,均予经脐两孔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儿全麻后于脐轮左右侧旁开5mm各作长约3mm纵行切口,置入2个5.5mm Trocar,先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刺入带2-0线的改良克氏针,体外打结处理斜疝;后在腹腔镜指引下置入带2-0双丝线改良克氏针,由左Trocar进入右侧Trocar,带出丝线,再从左侧脐部皮下穿入改良克氏针带回丝线,提起脐部结扎丝线,切口医用胶黏合.结果 9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5)min,住院时间3-5d[(3.0±0.5)d].随访3-27个月,均无复发及肠梗阻发生.结论 经脐两孔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小儿斜疝并脐疝安全、有效、微创、保脐、美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Noonan综合征1例

    作者:徐璇;贺湘玲

    Noonan综合征于1968年由Noonan正式提出,是一种以特殊面容、身材矮小、智力发育障碍并伴先天性心脏病、骨骼发育异常、出血倾向、淋巴管发育不良为特征的多发性先天畸形,2010年5月本科收治Noonan综合征男性患儿1例,现将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经过报告如下.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作者:孔令凯;章晟;封志纯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是早产儿常见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随着产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呼吸支持的改善、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经典型BPD发病率有所降低,新型BPD发生率有所增多,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基因易感性的基础上,宫内和出生后的多重打击引起促炎、抗炎因子的级联反应,对发育不成熟的肺引起损伤,以及损伤后血管化失调和肺组织异常修复.在治疗上无满意的治疗策略,目前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保持适当的血氧含量,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支持,使用气管内插管-1S使用-尽早拔管改用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常用药物为咖啡因、类固醇、外源性PS等,但具体效果仍存在争议.

  • 新生儿危重症评分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欢;韦红

    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评价新生儿的方法,对于估计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死亡风险、评价治疗效果、指导危重患儿转运等均有重要意义.现就现有的各种评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增进对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法的认识及应用.

    关键词: 危重症 评分 婴儿 新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干预治疗对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低出生体质量儿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储晓彬;晏路标;韩树萍;余章斌;郭锡熔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对伴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并评估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3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 500 9、出生4h内发生RDS的早产儿30例,将其随机分为PS+布地奈德组和Ps组.PS+布地奈德组使用PS和布地奈德混合剂(每70 mg PS中加入0.25mg布地奈德),PS剂量70mg·kg-1,布地奈德0.25 rmg·kg-1.PS组单使用PS,剂量70mg·k-1.在出生30~60 min由气管内滴入.于1、7、14 d进行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测定,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比值(MVE/A)、三尖瓣舒张与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比值(TVE/A)、左心室(LV)-Tei指数进行测定.结果 PS+布地奈德组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14d低于PS组(Pa<0.05);与PS组比较,PS+布地奈德组心脏收缩功能LVEF 14 d明显增加(P<0.05),RVEF 7、14 d均明显增加(Pa<0.05).2组MVE/A和TVE/A均逐渐增加,PS+布地奈德组增加明显,MVE/A 14 d,TVE/A 7、14d与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PS+布地奈德组LV-Tei指数14 d低于PS组(P<0.05).结论 使用PS联合布地奈德对伴RDS的VLBWI进行干预对其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 延长使用布洛芬预防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刘汉楚;邵剑波;曾凌空;何正慧;方成志;熊萍;黄砚屏;王巧玲;吴春英

    目的 探讨延长使用布洛芬预防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4月-2009年8月人住本院NICU且符合条件的4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5例:服用6剂安慰剂,每次间隔24h;短程组15例:服用j 3剂布洛芬和3剂安慰剂,每次间隔24h:长程组14例:服用6剂布洛芬,每次间隔24h.分别于矫正胎龄40周、出生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NBNA)或发育商(DQ)测定;出生4~7d及出生3个月检查头部MRI.结果 1.NBNA值:矫正胎龄40周时各组NBNA值有明显差异(F=5.80,P<0.01),其中长程组明显高于短程组及对照组(Pa<0.05),短程组与对照组之间J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Q值:出生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3组患儿同年龄段比较,D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其中长程组明显高于短程组及对照组(Pa<0.05),短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3.MiI值:3组新生儿期MRI 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3个月时,3组患儿M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长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长程组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4例(28.57%),短程组出现4例(26.67%),对照组出现3例(20.00%),组间J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05).结论 延长使用布洛芬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具有明显预防作用,且无特殊不良反应.

  • 血清S1OOB蛋白和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中检测的意义

    作者:李红新;徐美玉;屠文娟;吴尤佳

    目的 探讨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和脑脊液(CSF)胆红素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6例,根据有无高危因素(溶血、感染、低蛋白、小日龄)分为有高危因素组(42例)和无高危因素组(44例),并选取同期住院无黄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30例).每组患儿在入院时即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S100B蛋白水平,并检测其CSF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对每例患儿进行听力筛查和新生儿行为能力测定(NBNA),对上述结果在3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高危因素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CSF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无高危因素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CSF 胆红素水平无相关性(P>0.05).高危因素组CSF胆红素水平和血清S100B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Pa<0.05);无高危因素组CSF胆红素水平和血清S100B水平与NBNA评分均无相关性(Pa>0.05).3组NBNA评分、血清胆红素水平、CSF胆红素水平及血清S100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3组患儿听力筛查异常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Scheffé可信区间法提示无高危因素组患儿听力筛查异常率显著低于高危因素组(0.133-0.249).结论 高危因素组血清Si00B蛋白和CSF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新生儿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对有高危因素患儿的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

  • 缺氧缺血对3日龄大鼠脑发育的影响

    作者:孟淑英;张玉;孟伟玲;唐成和;常晓;石计朋

    目的 通过对3日龄大鼠缺氧缺血(HI)处理制备脑损伤动物模型,探讨HI对大鼠脑室周围白质神经细胞凋亡及其对未成熟大鼠远期脑发育的影响.方法 完成实验的112只3日龄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只.实验组大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HI后予60mL·L-1氧气、940mL·L-1氮气处理4h.对照组仅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结扎和缺氧处理.HI后12h、24h、48h、72h、7d、14d及28d各组处死8只大鼠,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观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HI后28d对大鼠进行行为能力测定.结果 实验组大鼠在HI过程中及HI完成后均有躁动、反应差等异常表现,体质量增长明显慢于对照组.实验组HI 12h时可见细胞形态和细胞器结构变化,细胞凋亡、坏死;7d可见胼胝体变薄;14d可见少突胶质细胞减少,胞体萎缩;28d可见髓鞘萎缩,稀疏,有坏死灶.实验组凋亡细胞数HI 12h时开始增加,3d达峰值,7d开始下降,14d、28d恢复正常;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68,P<0.05);与对照组比较,HI 12h、24h、3d、7d凋亡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a<0.05),14d、28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实验组大鼠28d悬吊实验、斜坡实验均较对照组减退.结论 HI可导致大鼠脑白质神经细胞凋亡增加,并影响其远期智能发育.

  • 早期补充矿物质对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碧茵;苏浩彬;刘郴州;郭青云;林丽丹;关浩锋

    目的 观察早期补充钙、磷后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VLBWI)、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的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8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共173例,分成对照组、肠外营养单纯补钙组、肠外营养联合补钙+磷组.分别于出生1h、7d、14 d检测血清钙、磷、AIP、甲状旁腺素(yTH)水平,7d、14d检测尿钙、尿磷水平.结果 1.早产VLBW1 补钙组和补钙+磷组出生7d、14d血钙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a<0.01).补钙+磷组出生7d血磷水平均较对照组、补钙组显著增高(Pa<0.01);出生14d各组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补钙+磷组出生7d、14 d血ALP水平均较对照组、补钙组显著降低(.pa<0.01).补钙组和补钙+磷组出生7d血PTH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a<0.05),补钙+磷组出生14 d PTH水平较对照组、补钙组显著降低(Pa<0.01).出生7d、14 d各组尿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而补钙+磷组出生7d、14 d尿磷水平较对照组、补钙组显著增高(pa<0.01).2.早产LBWI补钙+磷组出生7 d血钙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出生14d血钙水平补钙组和补钙+磷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a<0.01).出生7d、14 d各组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补钙+磷组出生14 d血ALP水平均较对照组、补钙组显著降低(Pa<0.01).补钙+磷组出生7d、14d尿磷水平较对照组、补钙组显著降低(Pa<0.01).补钙组和补钙+磷组出生7d、14 d尿钙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a<0.01).而补钙+磷组出生7d、14 d尿磷水平均较对照组、补钙组显著增高(Pa<0.01).结论 联合补钙、磷使早产儿血磷水平更高,血ALP水平更低,血PTH升高趋势减缓.联合补钙、磷使早产儿尿钙水平较单纯补钙降低;尿磷水平更高,在早产VLBWI中更明显.联合补钙、磷可能对早产儿骨代谢生化水平有更好影响,在VLBWI中效果更佳.

  • 早产儿血糖异常与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

    作者:高瑛;王遂军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糖异常与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138例早产儿分别于出生0h、2h、4h、8h、12h、24h进行血糖检测,血糖正常者入血糖正常组,血糖异常者分别人高、低血糖组,并于48 h、72h继续监测血糖变化,血糖正常组若发生血糖波动及时调整组别.观测血糖异常持续时间,依据血糖异常时间分为0~6h组,>6-<24 h组,≥24h组.采用足跟血,应用ACCU-CHEK罗氏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出生7d行颅脑CT或MR1检查.比较血糖正常组及高、低血糖组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血糖正常组脑损伤发生率为5.66%(3/53例),低血糖组脑损伤发生率为20.29%(14/69例),高血糖组脑损伤发生率为37.50%(6/16例).血糖异常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发生率越高,而持续高血糖引起早产儿脑损伤的比率大于低血糖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早产儿血糖异常波动是导致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糖异常持续时间越长,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越高.

  • 新生儿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改良固定装置的临床应用

    作者:祝华平;夏世文;胡永群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改良固定装置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将370例使用NCPAP治疗的新生儿分为试验组184例与对照组186例.对照组使用原有NCPAP机配套的固定装置,试验组使用改良的固定装置.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使用后鼻部、皮肤的损伤情况,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转换成呼吸机的发生率,通气时间,住院费用j情况.结果 试验组NCPAP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28%)(P<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71.51%).试验组鼻中隔损伤发生率为5.44%,头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为0.54%,气胸发生率为0,转换成呼吸机的比率为10.87%,机械通气时间为(120±43)h,住院费用为(13 370±4 346)元;对照组鼻中隔损伤发生率达26.34%,头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为5.38%,气胸发生率达15.10%,转换成呼吸机的比率为30.12%,机械通气时间为(166±39)h,住院费用为(17 408±3 376)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新生儿NCPAP改良固定装置能显著减少NCPAP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费用,方法简便且经济.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氧利用率变化的意义

    作者:鲁玉霞;豆筱敏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脑氧利用率(02UC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HIE患儿75例.男51例,女24例;胎龄(39.4±1.6)周;出生体质量(3 136±78)g.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23例、39例和13例.健康对照组为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40例.健康对照组在出生24h内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各2mL.HIE组分别于人院时,出生24 h、48 h、72 h、7d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各2 mL.采血后立即送检验科行血气分析,测定血氧饱和度.HIE患儿经常规治疗后分为痊愈组67例,后遗症组8例.第28天复查血气.根据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静脉血氧饱和度差计算02UCc.结果 HIE组患儿入院时O2UCc为(42.86±2.31)%,健康对照组O2UCc为(32.67±4.4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P<0.05).不同程度HIE组入院时及出生24h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中重度HIE组明显高于轻度组.各组HIE患儿02UCc在入院后逐渐降低,至出生72 h达低,以后逐渐升高至正常.轻度组02UCc在出生48 h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中度组在出生72h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重度组出生7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1.14、1.23,Pa>0.05).痊愈组O2UC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P>0.05);后遗症组02UCc低于痊愈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5、7.87,Pa<0.05).结论 O2UCc可作为判断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 脉搏氧饱和度检测在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意义

    作者:边巴卓嘎;卓嘎;扇敏娜;张婉

    目的 探讨脉搏氧饱和度(SPO2)检测在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CHD)新生儿早期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在本院妇产科因高危妊娠、窒息、黄疸、早产等原因会诊的新生儿386例,通过临床查体和SPO2测定,将SPO2≤90%的新生儿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胸片检查,做出补充诊断和治疗.将SPO2≤90%的171例患儿分为轻度缺氧组(SPO2≥86%-90%)和重度缺氧组(SPO2≤85%),比较分析2组CHD患儿的检出率.结果 386例中SPO2≤90%者171例.其中胸片、超声心动图正常者35例,占20%(其SPO2均>86%);诊断肺炎77例,占45%;诊断CHD 59例,占34%,其中PDA 28例,ASD 16例,VSD 5例,法洛四联症、ASD并PDA 各3例,肺动脉狭窄2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主动脉弓断离各1例.轻度缺氧组48例中诊断CHD8例,其检出率为16.6%;重度缺氧组123例中诊断CHD 51例,其检出率41.4%,重度缺氧组CHD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缺氧组(P=0.001).结论 SPO2检测在高原地区新生儿CHD筛查中可作为除体格检查以外的一项重要简便筛查项目,可提高高原地区新生儿CHD的早期诊断率.

  • 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胡素君;李智瑞;苏元元;徐发林;程秀永;王玲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出生12个月时体质量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本院出生后转入NICU的41例LBWI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NBWI)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于12个月时进行体质量发育评估,比较体质量发育情况;分析影响体质量发育的相关因素,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质量、娩出方式、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喂养方式、早期大小便训练等项目.结果 LBWI组在12个月时体质量显著低于NB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8,P<0.01).回归分析显示,与体质量发育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孕周、出生体质量、娩出方式、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早期大小便训练(Pa<0.05),其中孕周影响大(OR=0.465).结论 LBWI 12个月时体质量发育仍落后于NBWI,体质量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孕周影响大.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

    作者:张红爱;张惠芳;于淑群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本院新生儿科疑似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00例,均于本院应用抗生素前行腰椎穿刺术,留取脑脊液(CsF)标本行常规、生化检测及培养,同时留取CSF1 mL行PCR检测16 S rRNA.结果 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者40例,其中发热36例(90%),惊厥29例(72.5%),呼吸暂停5例(12.5%),前囟饱满23例(57.5%).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40例患儿,其CSF PCR检测均为阳性.CSF培养阳性5例,该5例CSF参数异常,PCR检测均呈阳性.PCR检测16 S rRNA阳性58例,PCR阳性率明显高于CSF培养、CSF参数(x2=65.09,P=0.00;x2 =6.48,P=0.01).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不典型,CSF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CSF培养阳性率低,结合PCR检测能提高阳性率.

  • 窒息新生儿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变化及禁食时间对其影响

    作者:张月娥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Scr和BUN水平变化及禁食时间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将100例新生儿分为窒息组和对照组.检测窒息组和对照组人院6h内Ser和血BUN水平,并记录每例患儿24h尿量.同时检测窒息组患儿禁食4h、24h、48 h和开奶前1h及开奶后48h Scr和BUN水平.窒息组禁食期间和开奶后48 h内基础治疗及给氧时间、给氧体积分数均相同,均未用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结果 窒息组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禁食4 h与禁食24h和48h、开奶前1h与开奶后48 h 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窒息可引起Scr水平增高,窒息程度越重,Scr水平增高越明显.窒息组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且24 h尿量均>1 mL·kg-1·h-1.结论 窒息禁食时可引起Scr水平增高,如病情许可,禁食时间不宜过长,并适当静脉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

  • 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病新生儿脐血食欲素与生长激素、瘦素的关系

    作者:刘桂玲;额尔顿高娃;刘亚平;李志芳;王春妃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HDP)对其新生儿脐血食欲素水平的影响及食欲素与生长激素(GH)、瘦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HDP母亲所生新生儿65例,依HD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3组:HDP组(HDP1组)24例、子癎前期轻度组(HDP2组)23例、子癎前期重度组(HDP3组)18例.另选41例孕母体健的新生儿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脐血食欲素、GH、瘦素水平,并分析食欲素与GH、瘦素的相关性.结果 1.HDP各组新生儿脐血食欲素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母亲HDP程度加重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2,P<0.05).2.HDP各组新生儿脐血GH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母亲HDP程度加重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839,P<0.05).3.HDP各组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随母亲HDP程度加重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8,P<0.05).4.HDP各组新生儿脐血食欲素水平与GH水平呈正相关,而与瘦素水平呈负相关(r=0.323、-0.297,pa<0.05).结论 HDP影响了胎儿内分泌代谢的调节,且影响程度与HDP的临床进程有一定关系;食欲素可能参与创伤应激后内环境紊乱的调控.

  • 武汉汉族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

    作者:潘睿;常立文;李文斌;陈燕;容志惠

    目的 了解武汉汉族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武汉汉族新生儿286例(男205例,女81例)进行SP-B 1580C/T位点基因型频率检测,并将武汉汉族新生儿SP-B 1580C/T等位基因频率与德国高加索人、美国白种人及日本人比较.结果 武汉汉族新生儿SP-B 1580位点基因型CC、CT、TT频率分别为44.8%、47.6%和7.6%,等位基因C和T频率分别为68.5%和31.5%:不同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新生儿SP-B 1580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武汉汉族新生儿SP-B 1580等位基因频率与德国高加索人和美国白种人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1),但与日本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武汉汉族新生儿SP-B1580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中无明显关联.不同种族人群SP-B 1580C/T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张慧;崔其亮;吴繁;谭小华;高平明;黄润忠;杨基龙;阮婉芬;黄志坚;瞿柳红;丘小汕;湛洁谊;高树辉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与母乳(BM)、足月儿配方奶(TF)、混合喂养等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出院至出生满3个月)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10家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489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PDF喂养组(PDF组,n=323)、BM喂养组(BM组,n=38)、TF喂养组(TF组,n=76)、PDF联合BM组(PDF/BM组,n=28)、TF联合BM组(TF/BM组,n=24).观察并比较各组出院至出生满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日均体质量、周均身长、周均头围增长速率.结果 出生满1个月时,日均体质量和周均身长增长速率组间,PDF组[(26.4±16.8)g·kg-1·d-1、(1.52±1.20) cm·周-1]优于BM组[(19.5±12.3) g· kg-1·d-1、(1.08±0.59) cm·周-1]、TF组[(18.2±12.3)g·kg·d-1、(1.08±0.71) cm·周-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但周均头围增长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满2个月时,日均体质 量和周均身长增长速率组间比较,PDF组[(20.7±8.8) g·kg-1·d-1、(1.12±0.44) cm·周-1]优于BM组[(17.2±7.o)g·kg-1·d-1、(0.93±0.37) cm·周-1]、TF组[(16.3±6.6)g·kg-1·d-1、(0.89±0.39) cm·周-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但周均头围增长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满3个月时,日均体质量、周均身长和周均头围增长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PDF组日均体质量和周均身长增长速率[(19.0±6.3)g·kg-1·d-1、(1.04±0.30) cm.周-1]优于BM组[(15.4±5.3) g·kg-1·d-1、(0.80±0.22)cm·周-1]、TF组[(15.6±4.8)g·kg·d-1、(0.85:0.26) cm·周-1]、TF/BM组[(15.4±5.4)g·kg-1·d-1、(0.93±0.37) cm.周-1],周均头围增长速率[(0.57±0.21) cm·周-1]优于BM组[(0.46±0.14) ca·周-1]、TF组[(0.50±0.16) cm·周-1].结论 与BM和TF相比,出院后应用PDF喂养能促进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体质量、身长、头围增长,使其生长速率更接近目标生长参数,从而帮助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实现追赶性生长,避免或减少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作者:邵长荣;姜红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7日龄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EPO低剂量组、EPO中剂量组、EPO高剂量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右颈总动脉,不作缺氧缺血(HI)处理,也不给予药物.EPO低剂量组、EPO中剂量组、EPO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分离右颈总动脉并结扎,后置于80 mL· L-1氧气和920 mL·L-1氮气2h制备新生大鼠H1BD模型.EPO低剂量组、EPO中剂量组、EPO 高剂量组在HI后Oh、1d、3d、5d分别腹腔注射EP0 1 000 IU·kg-1、2 500 IU·kg-1、5000IU·kg-1,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9g·L-1盐水.每组随机取10只于HI后3d、7d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其脑组织AQP-4表达的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3d时[(42.60±4.82)个]比较,假手术组、EPO低剂量组、EPO中剂量组、EPO高剂量组AQP-4阳性细胞数明显少[(26,60:±4.67)个,(36.60±3.97)个、(20.80±7.90)个、(23.00±9.60)个],EPO中剂量和EPO高剂量组较EPO低剂量组明显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假手术组、EPO中剂量组、EPO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与对照组7d时[(46.20±5.07)个]比较,假手术组、EPO中剂量组、EPO高剂量组AQP-4阳性细胞数仍明显减少[(16.80±4.65)个,(33.20±4.38)个、(25.60±7.63)个],EPO高剂量组较EPO中剂量组、EPO中剂量组较EPO低剂量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EPO低剂量组、EPO中剂量组、EPO高剂量组HE染色显示脑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 EPO可下调HIBD新生大鼠AQP4表达,从而有效减轻脑水肿,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效应,中剂量、高剂量作用强于低剂量.

  • 美国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管理指南

    作者:陈小慧;余章斌;李亚琴;韩树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引起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管理指南》由美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工作小组于2005年7月制定,2010年10月重新修订完成.该指南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定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规范,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该指南对我国今后制定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治常规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