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心肺复苏和小儿脑死亡

    作者:张谦慎

    目前国内儿科重症监护专业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婴儿及儿童脑死亡指南进展了解不够,现对规范性复苏无反应时继续复苏时间、2011年美国小儿尤其是新生儿脑死亡指南中的定义、诊断标准以及相关检查评估细节等问题进行阐述.

  • 亚低温治疗与脑保护

    作者:杨传忠;朱小瑜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仍然威胁新生儿的健康质量,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已证明对神经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效果在出生18个月甚至到儿童期仍然明显.现就亚低温的脑保护机制、亚低温过程中如何发挥其脑保护的佳效果以及亚低温治疗新的策略进行阐述.

  • 危重新生儿脑损伤的无创脑功能监护

    作者:王来栓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和呼吸循环支持技术的进步,脑损伤高危新生儿成活率显著提高,但存活者当中神经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也在增高.发育期大脑同时具有易损性和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已经存在的脑损伤和减轻或避免继发性(医源性)的脑损伤,并为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和对患儿的远期预后做出预测判断提供帮助.脑损伤的无创监护是全方位的综合利用现有的脑功能学和脑影像学技术对发育中的脑损伤进行实时动态和无创监测(神经监护单元),包括振幅整合脑电图、常规视频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和近红外波谱等,现就这些技术在新生儿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概述.

  • 儿童继发性高血压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刚;胡云南;范建荣

    目的 分析儿童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探讨引起本病的病因,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继发性高血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本组120例患儿中男79例(65.8%,79/120例),女41例(34.2%,41/120例);年龄0.5~16.7(9.5±4.1)岁.2.主要临床表现:水肿55例(45.8%,55/120例),惊厥52例(43.3%,52/120例),头痛49例(40.8%,49/120例),呕吐44例(36.7%,44/120例),头晕33例(27.5%,33/120例),少尿24例(20.0%,24/120例).3.肾性高血压77例(64.2%,77/120例),药物性高血压22例(18.3%,22/120例),内分泌疾病5例(4.2%,5/120例),风湿性疾病4例(3.3%,4/120例),心源性高血压3例(2.5%,3/120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1.7%,2/120例).4.高血压脑病71例(59.2%,71/120例).其中原发病为急性肾小球肾炎47例(66.2%,47/71例).5.有111例患儿随原发病的好转血压均降至正常,9例患儿家长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儿童继发性高血压多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易并发高血压脑病;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改善继发性高血压的预后.

  • 改良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鼻塞呼吸道正压通气方法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赵玉祥;武荣;韩良荣;季东林

    目的 探讨改良INSURE[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后鼻塞呼吸道正压通气]方法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INSURE方法治疗的51例RDS早产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23例(改良INSURE方法即拔管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对照组28例(传统INSURE方法即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pa(O2)/FiO2]、无创通气和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第2剂PS、氨茶碱应用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24h,研究组pa(O2)、Pa(CO2)、PH、pa(O2)/FiO2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t=2.196、2.702、4.255、3.706、0.000、0.000,P均<0.05).研究组无创通气、氧疗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2.638、2.254、2.620,P均<0.05).研究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例、需药物关闭的动脉导管开放、第2剂PS及氨茶碱应用均低于对照组(x2=5.123、4.366、5.123、4.791,P均<0.05).在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颅内出血等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00、0.032、0.000、0.000,P均>0.05).结论 改良INSURE方法治疗RDS疗效优于传统INSURE方法,可减少RDS早产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第2剂PS及氨茶碱的需要,缩短无创通气、氧疗和住院时间.

  • 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易招师;查剑;钟建民;虞雄鹰;吴华平;陈勇;陈辉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托吡酯(TPM)治疗婴儿痉挛(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IS的用药提供新的选择.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56例I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予泼尼松[2 mg/(kg·d),2次/d]口服2周,试验组予口服泼尼松(40 mg/d,每6h1次)2周,2组均添加TPM,初始1 mg/(kg·d),1次/d或2次/d,于2周内调至维持量3 ~5 mg/(kg·d),2次/d.2周时如果发作控制则2组激素均开始减量,在5周内逐渐减量直至停药,总疗程7周.如2周后仍有发作,2组激素均按初始剂量延长2周,再减量,总疗程达9周.所有患儿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及疗程结束(7周或9周)时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和痉挛发作控制情况评估,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Gesell发育测试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仅对发作缓解6个月以上者)进行.所有患儿接受2~18个月的随访.结果 1.治疗2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中IS患儿痉挛发作完全控制率分别为75.00%(21/28例)和28.57%(8/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87,P=0.001);同期高度失律缓解率分别为60.71%(17/28例)和21.43%(6/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8,P=0.003).疗程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中IS患儿痉挛发作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7.86%(19/28例)和35.71%(10/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3,P=0.016).同期高度失律缓解率分别为57.14%(16/28例)和14.29%(4/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00,P=0.001).2.不良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均以体质量或食欲增加为常见,2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82.14%(23/28例)和67.86%(19/28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24,P=0.217).2组中均无一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3.试验组和对照组中IS患儿复发率分别为31.82%(7/22例)和72.73%(8/1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950,P=0.026);试验组中9例痉挛发作缓解6个月以上患儿治疗前后发育商比较,均值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2.271,P=0.053).结论 大剂量泼尼松联合TPM治疗IS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剂量泼尼松联合TPM.

  •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在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新生儿颅内深静脉显示的价值

    作者:朱蓉蓉;马小芳;杨利莉;哈若水

    目的 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显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足月新生儿颅内深静脉扩张的价值.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32例和健康足月新生儿10例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 ESWAN序列扫描.分别统计健康对照组与HIE轻、中、重度组颅内深静脉的显示率;比较健康对照组与HIE轻、中、重组及HIE轻、中、重组组间颅内深静脉显示率的差异;观察HIE组颅内缺血灶与颅内深静脉的关系.评价ESWAN序列在HIE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健康对照组颅内深静脉显示率为26.2%(21/80例),HIE轻、中、重度组显示率分别为59.8%(67/112例)、92.3%(96/104例)、95.0%(38/40例);健康对照组与HIE轻度组颅内深静脉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轻度组与中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IE中度与例重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IE组扩张颅内深静脉与缺血灶分布一致.结论 ESWAN序列能清晰显示扩张深静脉与缺血灶的关系,对判断HIE部位与范围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所显示继发的颅内深静脉的扩张状况,可提示HIE的严重程度.

  • 加盖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和单因素分析

    作者:陈嘉波;杨体泉;王双全;罗意革;王红;唐咸明

    目的 通过分析加盖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Onlay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范围和并发症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2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Onlay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51例,年龄2~12岁,中位年龄4.3岁.其中首次手术43例,再次手术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阴茎下曲程度、尿道缺损长度、手术次数、阴茎头大小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全组手术成功率82.4%(42/51例),尿瘘7例,6例已经修补治愈,1例自行愈合.尿道外口裂开1例.阴茎下曲矫正不良1例.比较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各种因素,其中轻中度阴茎下曲、尿道缺损长度、手术次数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49、0.287、1.208,P均>0.05).阴茎头大小对手术成功率有显著影响(x2=3.393,P<0.05).结论 Onlay手术适用于大多数冠状沟型和阴茎体前端型病例,对于近端型明显下曲的病例需慎重考虑,因为可能导致术后阴茎下曲矫正不良.Onlay手术也适用于部分再次手术病例,但需要灵活设计岛状皮瓣.尿瘘仍然是Onlay手术多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阴茎头圆而小的病例.

  • 3个月婴儿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

    作者:钱婧;王亚军;曹玲;袁新宇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肺血管发育异常,导致支气管动脉增生、扭曲、扩张及动脉瘤形成,大多以咯血为首发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心悸及胸痛,多于成年后发病,儿童十分罕见,临床容易误诊.现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所收治的1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3个月,主因6d咯血2次于2012年11月14日入院,患儿入院前6d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2次,量5~ 10 mL,呈鲜红色,无鼻衄、黑便,无咳嗽、咳痰,未予特殊治疗,至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

    关键词:
  • 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1例

    作者:吕茜倩;胡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诸多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是该病的特征.神经精神症状是SLE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的发生率在儿童中高达22%~95%[1],在病理上经常出现脑梗死、出血及颅内感染,以NPSLE并缺血性脑血管病较为罕见.现将2012年5月天津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NPSLE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新生儿先天性肺发育不良1例

    作者:杨春佳;韩莎莎;马继伟;谌崇峰;李冰肖;柳国胜

    先天性肺发育不良(congenital pulmonary hypoplasia,CPH)是胚胎发育障碍所致的先天性肺、支气管、肺血管畸形.CPH是一种罕见的肺发育异常疾病,全球发病率1/5 000 000[1],严重CPH病死率达71% ~95%.现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CPH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胎龄37+1周,因其母疤痕子宫剖宫产娩出,无窒息复苏史,出生体质量2 300 g,胎盘320 g,脐带细(直径<1 cm),羊水清,量少(350 mL),无胎膜早破,出生12 min以足月小样儿(匀称型)收入院.

    关键词:
  • 儿童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

    作者:韦佳;冯杰雄;张文;翁一珍;魏明发

    胆囊结石在儿童时期的发病率为0.13%~1.90%[1],近30年我国儿童胆囊结石的病例有增加的趋势.对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多需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儿童胆囊结石的主流手术方法[2].近5年来微创手术快速发展[3],通过人体胚胎时期自然腔道——脐部为腹腔镜器械的入路,行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将手术疤痕完全隐藏在脐窝中,达到无疤痕的美容效果.有关成人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有文献报道,但目前尚未见儿童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12月进行的3例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儿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胆道闭锁形态学研究及诊治进展

    作者:庞文博;陈亚军

    胆道闭锁是以炎症、纤维化及肝外胆道闭塞为特征的一种进行性的炎性胆道疾病.作为新生儿期的特发病,胆道闭锁的诊治有其特殊性,肝脏及肝内外胆道的组织形态学研究作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突破口,一直以来都是小儿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现从形态学角度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并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同道在胆道闭锁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 晚期早产儿的神经发育

    作者:鲁利群;母得志

    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例如脑性瘫痪、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等.原因与其脑发育不完善、疾病、监护和教育的影响等有关,应通过病史、早期神经发育评估、电生理学评估和神经影像学评估等方法,综合进行神经发育障碍的早期识别,并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包括日常功能训练、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特殊学校教育等,给予长期的评估、监测和随访,以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 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对胎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周开宇;赵亮;李一飞;王川;吴刚;郭楠;段泓宇;朱琦;华益民

    目的 研究吲哚美辛对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IU BAV)胎羊血流动力学变化、胎羊生长发育及孕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40只妊娠106~124 d双胎孕羊及其胎羊为研究对象,建立IUBAV胎羊模型.根据干预措施实施情况,40只孕羊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干预对照组(淀粉安慰剂,20例)及干预组(吲哚美辛,20例).再根据IUBAV实施情况,80只胎羊分为4组.A1组:孕羊安慰剂+胎羊手术对照;A2组:孕羊安慰剂+胎羊IUBAV;B1组:孕羊吲哚美辛+胎羊手术对照;B2组:孕羊吲哚美辛+胎羊IUBAV,每组各20只.研究IUBAV术后孕羊足月产率、胎羊心率、胎龄(GD)、双顶径(BPD)、主动脉瓣环直径(AD)、脐动脉/主动脉收缩期血流峰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动脉导管直径及经动脉导管血流峰速及血流频谱、足月新生羊体质量及红细胞比容,并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变化.结果 吲哚美辛使用后,孕羊早产率由使用前的50.00%下降到8.33%.IUBAV术后脐动脉/主动脉的S/D增加,术后3d逐渐恢复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使用后,胎羊心率、S/D波动受到一定程度保护性抑制.吲哚美辛使用后,各组胎羊动脉导管直径、经动脉导管血流峰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流频谱形态正常.IUBAV术后各组胎羊双顶径及主动脉瓣环直径、足月新生羊体质量及红细胞压积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吲哚美辛可以改善IUBAV术后孕羊妊娠结局,对手术导致的胎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保护作用,且不会造成胎羊动脉导管收缩、宫内发育迟滞等,是宫内心脏介入手术有效的保护措施.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所产新生儿脐动脉血清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作者:廖志;张勇;罗红权;张安萍

    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产新生儿脐动脉血清A549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凋亡,探讨胆汁酸引起新生儿肺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 以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ICP组.正常对照组采用正常培养基进行培养,ICP组从ICP孕妇胎儿娩出后在胎盘端收集脐动脉血并分离,按体积比1∶10配成ICP血清对A549细胞进行干预.24 h后检测A549细胞乳酸脱氢酶漏出率、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光镜下观察A549细胞Caspase-3的阳性细胞呈黄褐色表达于胞质中.ICP组细胞乳酸脱氢酶漏出率[(34.68±0.77)%]、Caspase-3表达的光密度值(981.77±55.21)、细胞凋亡率[(27.86±0.53)%]较正常对照组[(17.39±0.66)%、(540.63±38.41)、(6.99±0.11)%]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70、-15.96、-134.41,P均<0.05).结论 ICP孕妇产新生儿脐动脉血清可诱导A549细胞Caspase-3表达增加,并使A549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可能导致新生儿肺损伤.

  • 重症监护病房与普通病房新生儿肺炎病原菌与药敏结果比较

    作者:胡娅;李禄全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与普通病房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是否相似?NICU内曾使用或未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其病原菌及其药敏是否相似?研究不同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是否影响痰培养结果及药敏?方法 回顾性分析222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且行痰培养检查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入住NICU的152例新生儿纳入NICU组,并按照是否予呼吸机辅助治疗分为上机组90例(其中根据通气方式将仅给予CPAP通气的16例作为无创通气组,给予气管插管采用PC模式或高频通气模式的74例作为有创通气组),未上机组62例;将同期在普通病房住院未上机治疗的7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即普通组.运用x2检验,首先比较NICU组与普通组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然后比较NICU组内上机组与未上机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后进一步上机组内比较无创通气组与有创通气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1.痰培养病原菌比较:(1) NICU组及普通组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NICU组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组[NICU组92.6%(150/162例);普通组68.7%(44/64例)x2=28.846,P=0.000];30株多重耐药菌均来源于NICU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组[NICU组18.5%(30/162例);普通组0,x2=13.666,P=0.000].(2)NICU组内是否上机革兰阴性杆菌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机组91.6%(108/118例);未上机组95.5%(42/44例),x2=6.805,P=0.224].上机组及未上机组均有多重耐药菌,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机组20.4% (24/118例):未上机组19.0%(8/44例)x2=0.095,P=0.826].(3) NICU内上机组不同通气方式革兰阴性杆菌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创通气组90.2%(92/102例);无创通气组100.0%(16/16例),x2=3.552,P=0.169].2.痰培养药敏结果:(1) NICU组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绝大多数为多重耐药菌(耐药率66.0%~100.0%),NICU组内有创通气组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环素敏感(敏感率100.0%).肺炎克雷伯菌亚种、阴沟肠杆菌对亚安培南西斯他丁、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有一定敏感性(敏感率60.0% ~ 100.0%).(2)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由于来源不同,同一细菌对同一抗生素的敏感率存在如下特点:来源于NICU组的较普通组敏感率普遍降低;NICU组内来源于上机组的较未上机组敏感率普遍降低;上机组内来源于有创通气组的较无创通气组敏感率普遍降低.(3)普通组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有一定敏感率(敏感率均介于50.0% ~ 70.0%);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亚安培南西斯他丁、环丙沙星均较敏感(敏感率均>70.0%).结论 NICU住院新生儿肺炎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前5位是肺炎克雷伯菌亚种、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NICU上呼吸机治疗、有创通气的患儿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用常规头孢、青霉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能疗效不佳,而碳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作为主要考虑使用的药物;若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首选多黏环素治疗.普通组新生儿肺炎治疗时优先选择含有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如果疗效不佳,则可考虑选择碳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

  • 母亲妊娠期患病对其早产儿的影响

    作者:丁晶;刘捷;曾超美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期患病对其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早产儿187例,根据其母亲妊娠期情况分为母亲妊娠期患病组(观察组)及母亲妊娠期未患病组(对照组).分析2组早产儿一般情况、早产原因、早产并发症等方面有无差异,并统计早产儿母亲妊娠期患病的主要类型.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剖宫产分娩率[71.8%(84/117例)]及宫内窘迫发生率[9.4%(11/117例)]较对照组[52.9%(37/70例)、1.4%(1/70例)]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878,P<0.01;x2=5.246,P<0.05);观察组适于胎龄儿比例[76.0%(89/117例)]较对照组[88.6%(62/70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04,P<0.05).观察组母亲患病以慢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为主要类型,分别占49.6%(58/117例)、23.0%(27/117例)、38.5%(45/117例)、14.5%(17/117例).在早产原因方面,观察组因母亲妊娠患病引起早产的比例为51.3%(60/117例),显著高于其他原因.观察组早产儿因胎膜早破发生早产比例较对照组低[18.80%(22/117例)比47.10%(33/70例),x2=16.94,P<0.01].观察组早产儿窒息[13.70%(16/117例)]、低血糖[17.10%(20/117例)]发生率较对照组早产儿[2.90%(2/70例)、4.30%(3/70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892、6.661,P均<0.05).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6.80%(8/117例)比17.10%(12/70例),x2 =4.87,P<0.05].结论 高血压及糖尿病为早产儿母亲妊娠期患病的主要类型.母亲妊娠期患病可影响胎儿的宫内生长,增加围生期缺氧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并使剖宫产分娩率增加.

  • 含有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2395对鼠巨细胞病毒肝炎新生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潘兆军;周利;王军;韩良荣;曹杨;万雪媛;孟令建

    目的 研究含有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2395(CpG ODN2395)对鼠巨细胞病毒(MCMV)肝炎新生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SPF级BALB/c新生小鼠,按窝随机分为对照组、病毒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腹腔注射9 g/L盐水20×10-6L隔日1次;病毒组:腹腔注射MCMV(病毒致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108.31/L)20×10-6L1次,从接种MCMV当日起隔日腹腔注射9 g/L盐水20×10-6L;CpG治疗组:腹腔注射MCMV(TCID50=108.31/L) 20×10-6L1次,从接种MCMV当日起隔日腹腔注射CpG ODN2395 20 mg/kg.观测小鼠的生长发育情况.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ALT、IFN-α,PCR法检测肝脏MCMV DNA,反转录(RT)-PCR法检测肝脏IFN-α mRNA,Wester blot法检测肝脏的Toll样受体9(TLR9)和衔接蛋白-髓样分化标志物88 (MyD88)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病毒组小鼠生长发育落后,体质量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7d、14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19、25.543,P均<0.05);治疗组发育介于对照组和病毒组之间,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在7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7,P <0.05).2.病毒组小鼠血清ALT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血清AL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407、11.791、154.565,P均<0.05).3.肝组织病理改变:病毒组肝组织病变活动性积分(HAI)值在第3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治疗组肝组织HAI均值也在第3天达高峰,但肝损害明显轻于病毒组,以后肝病变逐渐减轻,在第7天和第14天时HAI均值都显著低于病毒组.4.病毒组和治疗组小鼠3d、7d和14 d时肝脏MCMV DNAPCR检测阳性,3个时间点治疗组MCMV DNA负荷量均低于病毒组.5.病毒组和治疗组的3d时血清IFN-α达高峰,7d、14 d时渐下降;治疗组的血清IFN-α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6.病毒组和治疗组肝脏IFN-α mRNA表达水平在3d时增加,7d时达高峰,14 d时下降,3个时间点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IFN-αmRNA表达水平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病毒组高于对照组.7.治疗组肝脏TLR9表达水平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病毒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脏MyD88表达水平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病毒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CpGODN2395可能提高TLR9的表达水平,通过MyD88依赖途径激活IFN-α的分泌,抑制MCMV的复制,减轻新生小鼠MCMV肝炎肝功能损害,改善肝脏病变和降低肝脏病毒负荷量具有抗MCMV的活性作用.

  • 硫柳汞对早产大鼠行为学及免疫球蛋白变化的影响

    作者:尤嘉;陈艳妮;吴俊亚;贺莉

    目的 探讨硫柳汞对早产大鼠行为学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根据表面积转换法,以人用疫苗中常用的硫柳汞水平为参照,分别选取1、2、3、4倍剂量并转换成大鼠适合剂量(32.8、65.6、98.4和131.2μg/kg),按体质量分别一次性注射给孕20 d剖腹出生第1天的大鼠(早产),同时选注射9g/L盐水组作为对照.并于注射后第44-48天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且测量注射后第49天大鼠血和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水迷宫实验:131.2 μg/kg组的学习功能比9g/L盐水组明显减低(P<0.001);65.6μg/kg、98.4μg/kg和131.2 μg/kg组记忆功能明显较9 g/L盐水组减低(P均<0.001).脑脊液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不同暴露剂量硫柳汞引起的脑脊液与血液免疫球蛋的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98.4 μg/kg、131.2 μg/kg组各免疫球蛋白与9 g/L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免疫球蛋白与学习功能变化的直线相关关系:血液中IgG、IgA、IgE与学习功能变化具有相关关系(r=0.36、0.47、0.50,P均< 0.05),IgG、IgA、IgE、IgM与记忆功能变化呈相关性(r=-0.39、-0.43、-0.49、-0.38,P均<0.05).脑脊液中IgG、IgA、IgE、IgM与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变化具有相关关系(r=0.48、0.59、0.54、0.41,P均<0.05;r=-0.39、-0.61、-0.57、-0.44,P均<0.05).结论 随暴露硫柳汞浓度增加,早产大鼠体液免疫和行为学产生持续变化.

  • 早产儿采用不同方式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

    作者:卢伟能;周伟;荣箫;张喆;王萍

    目的 通过对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前后脑电活动的监测,从脑电背景活动变化方面探讨PS气管内滴入的适宜方式.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给予PS治疗的35例早产儿,根据PS应用时采用的通气压力,分为常压组和加压组.利用脑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并分析应用PS前以及应用PS后15、30、60、120 min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并比较2组脑电活动的变化;同时记录其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结果 1.与应用PS前比较,常压组在应用PS后15 min低电压下降及爆发间期(IBI)延长均明显(t=-6.012、5.202,P均<0.05),而加压组的变化不显著(t=-0.025、0.936,P均>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2、4.029,P均<0.05);应用PS后30 min,常压组的低电压及IBI未恢复(t=-3.473、2.474,P均<0.05),加压组的变化仍不显著(t=-0.019、0.063,P均>0.05),两组比较,低电压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t=-2.828,P <0.05),而IBI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t=1.715,P>0.05).常压组在60、120 min时的低电压及IBI已恢复至PS使用前(t=0.557、1.849、0.836.0.121,P均>0.05),而加压组的低电压甚至出现增高(t=2.153、3.112,P均<0.05).2.在应用PS后,常压组有8例次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加压组有2例次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3.常压组有2例患儿在应用PS后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并心率减慢,加压组无一例出现心率减慢.结论 PS的应用过程会形成栓子,阻塞呼吸道,造成缺氧,继而引起脑电背景活动抑制.加压可以缩短或避免这一缺氧过程,使PS尽快到达肺泡,发挥作用.

  •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张新利;刘海燕;孙轶;郭芳;谭慧琳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调节(PSV)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3例NRDS患儿分为2组:SIMV+ PSV +TTV组(27例)、辅助/控制通气组(A/C组)(26例).观察各组患儿氧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IMV+ PSV+TTV组在机械通气6h时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P/F)(t=9.393,P<0.05)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比(a/APO2)(t =4.856,P<0.05)即明显优于0h,显示氧合改善较A/C组迅速;且SIMV+ PSV+ TTV组P/F和a/APO2在6h(t =6.132、2.805,P均<0.05)、24 h(t=2.890、2.682,P均<0.05)、72 h(t=3.804、4.053,P均<0.05)时均优于A/C组;SIMV+ PSV+ TTV组患儿气漏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A/C组(t=3.908、4.178,P均<0.05);SIMV+ PSV+ TTV组和A/C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P>0.05).结论 SIMV+ PSV+ TTV组比A/C组能更迅速地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情况,缩短氧暴露,减少高容量通气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脑室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陈思;林素;吴百威;尚鲲;董亚;林振浪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低质量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I)脑室内出血(IVH)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199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VLBWI和ELBWI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病分为IVH组和非IVH组,前者包括轻度IVH和重度IVH,进而分析围生期各种因素在不同组内的差异.IVH的严重性采用Papile分度法,并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例925例,IVH发病率12.6%(117/925例),重度IVH占58.4%(66/113例).母亲妊娠高血压病、产龄≥30岁、胎龄、出生体质量、男性、小于胎龄早产儿、重度窒息、胎盘异常、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有创机械通气、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慢性肺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在IVH组和非IVH组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IVH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胎龄<28周[校正后优势比(AOR)2.583;95% CI:1.357 ~4.916,P=0.004]、产龄≥30岁(AOR1.638;95% CI:1.061 ~2.530,P=0.026)、有创机械通气(AOR2.098;95% CI:1.262 ~3.488,P=0.004)、NEC(AOR3.064;95%CI:1.391~ 6.750,P=0.005)、应用PS(AOR1.794;95% CI:1.057 ~3.045,P=0.030)、肺出血(AOR3.372;95%CI:1.138 ~9.989,P=0.028)、蛛网膜下腔出血(SAH)(AOR4.936;95% CI:1.717~14.184,P=0.003)、脑白质软化(PVL)(AOR3.157;95% CI:1.294 ~7.701,P=0.01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AOR3.777;95%CI:1.637 ~8.716,P=0.002).有创机械通气是重度IVH的独立危险因素(AOR 4.333;95% CI:1.861 ~10.088,P=0.001).结论 各种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及产后因素均能影响IVH的发生.IVH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胎龄<28周、产龄≥30岁、有创机械通气、NEC、应用PS、肺出血、SAH、PVL和HIBD.重度IVH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有创机械通气.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