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杂志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화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79
  • 国内刊号: 51-13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70
  • 曾用名: 华西医讯;华西医学(内科部分)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应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骨质疏松康复临床路径

    作者:王晓红;郭华;何成奇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出较为完整的康复医学专业常见骨关节疾病的康复临床路径,为适应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需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要求,结合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的疾病、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康复教育等,于2011年制定了康复医学科常见疾病的康复临床路径,希望通过临床试用,对路径的临床实用性、可行性进行探讨,并逐渐完善.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卫;刘文值;朱月皓;高伦明;李利华;程军;陶广华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4月,将6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麻醉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记录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操作,诱导入睡后观察组MAP、心率下降(P<0.05),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RR、SpO2、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适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麻醉,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游离股外侧肌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定伟;王军;唐诗添;王陶;石波;康斌

    目的 探讨游离股外侧肌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25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股外侧肌瓣联合VSD治疗对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VSD覆盖,5~9d后去除VSD负压膜.再次清创受区,切取股外侧肌瓣修复创面,处理血管危象,二期植皮.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创面无明显感染,肌腱及骨外露区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出现血管危象3例,经及时处理后3例肌瓣均恢复血液循环.感染控制良好,无窦道形成,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后的肢体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游离股外侧肌瓣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大限度恢复患肢的功能.

  •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出血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作者:肖兵;宋建琼;刘春平;刘谊;蔡洪;陈忠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中出血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2年8月358例颅内动脉瘤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7例弹簧圈栓塞过程中出血,并继续栓塞止血.2例为弹簧圈栓塞中造影仅见血流明显变慢,术后CT证实的出血.术后对症治疗6例,开颅引流减压3例.结果 9例术中破裂者中8例致密栓塞,1例部分栓塞.5例恢复好,1例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死于颅内高压 结论 术中出血与手中操作、动脉瘤形态和患者血管条件、血压变化有关,继续填塞及合理术中与后续治疗可以挽救大部分患者生命.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和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黎本丰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5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的1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常规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DWI及ASL、MRA序列检查,分析DWI、ASL、MRA多种技术显示病变的信号特征、面积大小及与血管关系.结果 DWI对急性及亚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100%,对大、小面积梗死病灶检出率无明显差异;ASL对大、小面积的急性及亚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有差异,对大面积梗死检出率为100%,对小面积梗死的检出率为70%; DWI和ASL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分别为0%、70%,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大脑皮层下斑状缺血灶检出敏感.结论 DWI和ASL均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ASL对大、小面积的急性及亚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有差异,DWI、ASL及MRA联合应用可准确评估缺血半暗区及侧支血管情况,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与血压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高林;孙志红;李欣舒;李胜华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与发病早期不同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2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120例,经头颅CT证实为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体积20~40mL,收缩压< 20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110 mm Hg.按照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 Hg或舒张压90~99mm 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 Hg或舒张压100~109mm 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 Hg或舒张压≥110mm Hg)将患者分组,各组采用降颅内压、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等常规治疗,观察2周内各组病死率.结果 1级高血压组与2级高血压组2周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5,P=0.785);1级高血压组与3级高血压组2周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98,P=0.017);2级高血压组与3级高血压组2周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8,P=0.033).结论 对于早期血压较高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2级高血压水平,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

  • 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与草酸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作者:张希;贾勋超

    目的 比较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与草酸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转移或复发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照化学疗法(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FOLFOX4组28例(男性患者占57.1%,平均年龄56.3岁),XELOX组30例(男性患者占63.3%,平均年龄57.8岁).所有患者疗程不少于2个化疗周期,评价指标为病情缓解率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FOLFOX4组完全缓解率(CR)和部分缓解率(PR)分别为10.7% (3/28)和32.1% (9/28),总有效率为42.8%(12/28); XELOX组CR和PR率分别为13.3% (4/30)和30.0% (9/30),总有效率为43.3% (13/3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1).XELOX组有10.0% (3/30)和16.7% (5/30)的患者分别出现中性粒细胞降低和神经毒性,但均显著低于FOLFOX4组[39.3%(11/28)、43.3% (13/30)] (P=0.009,0.014).XELOX组手足综合症发生率明显高于FOLFOX4组[40.0% (12/30)、14.5 (4/28),P=0.029),但程度较轻,主要为Ⅰ~Ⅱ度.结论 XELOX与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相似,但XELOX化疗方案毒副反应相对较小.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作者:谢琳丽;夏宗敬;黄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6月选择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90例,年龄39~68岁,体重48~72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于手术结束即刻行PCIA.对照组(C组)采用舒芬太尼150 μg+昂丹司琼12mg; S1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00 μg+舒芬太尼100 μg+昂丹司琼12mg; S2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00 μg+舒芬太尼150 μg+昂丹司琼12 mg.3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负荷剂量均为舒芬太尼0.1 μg/kg,静脉镇痛泵背景输注速度2 mL/h,自控给药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6、12、24和48 h Ramsay镇静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其中C组VAS评分较低,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升高;与C组相比,S1组和S2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升高.S1组患者满意度高;S2组VAS评分低.3组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增加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荣保灵芝1号中灵芝酸A的含量

    作者:江丽青;董了瑜;刘婧;何正有;陈强

    目的 建立荣保灵芝1号子实体及其孢子粉中灵芝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UltimateTM XB-C 18色谱柱,柱温:25℃,流速:0.80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为乙腈(B)-0.1%冰乙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结果 灵芝酸A的线性范围是0.010~1.200 mg/mL (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55%,相对标准偏差为1.70%(n=6),子实体中灵芝酸A的含量范围在2.221 7~3.531 1 mg/g,孢子粉中灵芝酸A的含量范围在0.167 2~0.742 9 mg/g.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和重复性好,对连续3年采集的荣保灵芝1号子实体和孢子粉中的灵芝酸A进行测定,其含量都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

  • 依托芬那酯凝胶结合足矫形器治疗拇外翻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治;李忠;徐杨博;陈歌;卓乃强;鲁晓波

    目的 了解依托芬那酯凝胶对有疼痛症状的轻中度拇外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7月门诊收治的轻中度拇外翻患者共65足,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取托芬那酯凝胶局部应用和佩戴夜间支具,对照组佩戴夜间支具,局部应用安慰剂,治疗周期1个月.记录症状明显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美国骨科足踝分会跖趾及趾间关节评分,并测量拇外翻角和第一跖骨间角改变.结果 全部患者完成治疗,疼痛缓解时间治疗组为(3.28±1.04)d,对照组(7.03±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足矫形器治疗1个月,拇外翻角和第一跖骨间角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局部应用依托芬那酯凝胶结合足矫形器治疗轻中度拇外翻能快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活动能力,延缓畸形加重,依托芬那酯凝胶局部给药患者能良好耐受,可避免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带来的副作用.

  • CD14对胃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及人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康;旦增;旺加;刚组;泽永革

    目的 研究CD14过表达对胃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以及人β防御素-2(hBD-2)表达的影响,探讨CD14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系及空质粒转染的对照细胞,CD14蛋白受体胞壁酰二肽刺激细胞,凝胶迁移实验检测NF-κB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同时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B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D14过表达的细胞中NF-κB的活性明显增强,蛋白表达量也大幅度增加,同时hBD-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都有所提高.结论 胃癌细胞中CD14在介导NF-κB的激活以及hBD-2的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 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大型侧向发育型肿瘤

    作者:袁珂;吴俊超

    目的 探讨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大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38例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大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病变残留、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男18例,女20例,年龄8~80岁;病变下缘距肛门齿状线1~4.0 cm24例,侵及齿状线14例.病变大小(按病变大径分类):1.5~3.0 cm 12例,3.1~4.0cm8例,4.1~5.0 cm4例,5.1~7.0 cm 10例,10 cm 4例.病变直径在5.0 cm以下的24例患者,经首次手术治疗肿瘤完整切除,术后2例灶性癌变,追加外科手术;其余22例2个月复查,病变无残留,6个月复查,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病变完整切除.随访1年,全部未见复发,治愈率为100%,无残留.病变直径5.1~7.0 cm的10例患者,经首次手术治疗肿瘤分次切除,2个月复查,6例病变完整切除无残留,6个月复查,其中2例复发,经再次内镜下手术切完病变,随访1年,无复发;另4例有残留,经再次内镜下手术切完病变,6个月复查无复发,随访1年,4例均未见复发.病变直径10 cm的4例患者,经多次手术后复查均有病变残留,无法完全切除,患者拒绝外科手术.5.1 cm以上病变治愈率71.43%,残留率高达57.14%.本组术后出血16例,感染1例,直肠狭窄1例,肛门坠胀3例,无穿孔发生.结论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大型侧向发育型肿瘤有效,对5.0 cm以下病变能一次完整切除,5.1 cm以上病变残留率高,需再次内镜下手术,10 cm以上病变切除不完全.应慎重选择病例,术后密切随访.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伽马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系统评价

    作者:马坤龙;王绚;栾富均;梁羽;张英杰;方跃;屠重棋;杨天府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伽马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12期),PubMed(1966年-2011年12月),EMBASE(1974年-2011年12月),web ofscience(1958年-2011年12月),万方数据库(1992年-2011年12月),维普资讯网(1989年-2011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2011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2011年12月),纳入PFNA、DHS、伽马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前瞻性研究,采取修订后的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研究(1 4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时间[MD=-32.19,95%CI(-49.69,-14.69),P=0.000 3;MD=-4.52,95%CI(-5.24,-3.80),P<0.000 01],出血量[MD=-183.06,95%CI(-277.37,-88.74),P=-0.000 1;MD=-49.49,95%CI(-84.15,-14.83),P=0.005]少于DHS组和伽马钉组,但是三者在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HS组与伽马钉组在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DHS、伽马钉相比,PFNA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但并不能提高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而DHS与伽马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 替比夫定治疗乙肝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预测因素的分析

    作者:毕红霞;赵倩;雷学忠;雷秉钧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治疗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2周的疗效及预测因素的分析.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12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CHB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治疗72周,于治疗前基线、治疗后每3个月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DNA (HBV DNA)、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观察治疗期间累计生化学应答率、完全病毒学应答率(CVR)、HBeAg血清学转换率(SR)及耐药率,分析基线ALT水平[分为<5 ULN(正常值检测下限)组及≥5 ULN组]、HBV DNA水平(分为<107 copies/mL组及≥107 copies/mL组)、24周HBV DNA水平(<3 log 10 copies/mL组及≥3 log 10 copies/mL组),预测72周CVR及SR.结果 172周累计生化学应答率、CVR、SR、耐药率分别为86.6%、81.7%、42.7%、18.2%;2基线ALT≥5 ULN对72周SR有预测价值(x2=5.651,P=0.017),HBV DNA<107 copies/mL对CVR有预测价值(x2=7.083,P=0.008);324周HBVDNA<103 copies/mL对72周CVR及SR均有预测价值(x2=27.339,5.131;P=0.000,0.023).结论 替比夫定初治HBeAg阳性CHB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好,治疗24周HBV DNA<103 copies/mL是72周疗效的佳预测指标.

  • 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其抑制因子2在肺鳞癌中的表达

    作者:田建军;徐美兰;荆换敏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其抑制因子2(TIMP-2)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分别检测96例肺鳞癌组织和20例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中MMP-3及TIMP-2的蛋白表达.结果 MMP-3及TIMP-2在96例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3%、51.0%)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分别为25.0%、15.0%);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鳞癌组织相比,伴淋巴结转移的肺鳞癌组织中MMP-3、TI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MMP-3的阳性表达随临床分期增加而有增高趋势,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TIMP-2在中晚期肺鳞癌组织(Ⅲ)的阳性表达率较早期肺鳞癌组织(Ⅰ+Ⅱ)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之间表达也无明显相关性(r=-0.095,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肺鳞癌组织比较,有淋巴结转移肺鳞癌组织中,MMP-3的表达增高,TIMP-2的表达明显下降,二者之间表达呈负相关(r=-0.294,P<0.05).结论 MMP-3与TIMP-2的过度表达与肺鳞癌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关系密切.MMP-3和TIMP-2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预测肺鳞癌的浸润、转移,判断复发危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有望成为判断肺鳞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 螺旋CT增强扫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林云;黄水和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子宫内膜癌的表现和分期价值.方法 2004年3月-2010年2月对40例子宫内膜癌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按世界妇产科联合会(FIGO)标准进行术前CT分期,且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子宫内膜癌增强CT主要表现为:子宫前后径增大,子宫内膜增厚,宫腔扩大,其内可见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壁的乳头状、息肉状或不规则状软组织影,部份可见宫腔积液、积血或积脓;或子宫肌壁变薄、厚薄不均或不规则,宫颈增大、密度变低或不均;子宫外播散等相关表现.FIGO分期:Ⅰa期6例,Ⅰb期8例,Ⅰ c期8例,Ⅱ期8例,Ⅲ期4例,Ⅳ期6例.其中2例Ⅰ a期高估为Ⅰb期,3例Ⅱa期高估为Ⅱb期,2例Ⅱ期低估为Ⅰ期.Ⅰ、Ⅱ期C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1.82%、37.5%,Ⅲ、Ⅳ期诊断均正确,总准确率为82.5%.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均有价值.

  • 妊娠期抗菌药物应用文献分析

    作者:王淑芳;石志蓉

    目的 了解国内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 通过检索1994年-2012年国内医学文献,筛选出妊娠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始病例报道,对收集的病例按照用药原因、抗菌药物品种、妊娠安全性分级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妊娠安全胜分级是根据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FDA)颁布的药物危害等级标准,分为A、B、C、D、X级.结果 妊娠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常见原因为泌尿系统感染,选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为主(B类),但仍有部分病例选用C类、D类药物及超说明书用药.结论 存在妊娠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需用抗菌药物时,医生应权衡抗菌药物对胎儿的可能危害及对母体的治疗作用,大限度地避免用药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 盐酸氨基葡萄糖辅助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蒲渝;张怡五;陈永龙;高卫民;邓天琼;王青

    目的 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对Pilon骨折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9月,将4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B组作为对照组(仅服用安慰剂).A组21例患者,平均年龄(35.7±8.0)岁,B组22例患者,平均年龄(36.7±7.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及手术时机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定期随诊(术后6、12、18个月),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分,进行前瞻、对照、双盲研究.结果 术后6、12、18个月,A组患者的AOFA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0,2.856,2.881;P=0.015,0.007,0.006);术后18个月,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5.2%,B组优良率为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5,P=0.046).A组2例患者分别发生轻度头晕及恶心,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氨基葡萄糖辅助治疗Pilon骨折可改善踝关节功能,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 颈脊髓损伤患者应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价值

    作者:龙海波;康建平;冯大雄;叶飞;张戈;雷飞;周云龙;周庆忠;杨剑

    目的 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在颈脊髓损伤术前、术中监测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0年1月-2012年4月治疗的241例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前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并分级,确定损伤平面.术前与术中SEP监测,分析不同损伤分级以及不同损伤平面术前的波幅及潜伏期的差异,术中SEP监测以波幅下降>50%和或潜伏期延长>10%为预警标准.结果 各损伤分级组术前SEP监测:A级组SEP波消失,呈一直线,而B、C、D、E级组均测出SEP波形,根据是否可测出SEP波形,可将A级与B、C、D、E及组区别.B、C、D级组之间波幅和潜伏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级组较B、C、D级组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组内不同损伤平面组之间波幅和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SEP对脊髓功能损伤监测的灵敏度83.3%、特异度98.7%.其中术中:SEP阳性8例,真阳性5例,4例术者处理后波幅及潜伏期回复至正常范围,术后无新的神经功能损伤,另1例术者采取各种处理后波幅及潜伏期无恢复,术后神经功能损伤较术前加重;假阳性3例,l例麻醉师给予升高血压后波形恢复至正常,另2例经麻醉师调整麻醉深度后波形恢复正常,此3例术后无新的神经功能损伤.SEP阴性233例,真阴性232例,术后无新的神经功能损伤;假阴性1例,患者术中、术后波形未见异常,术后运动功能损伤程度较术前加重.结论 ①SEP能准确评估完全性和不完性颈脊髓损伤,但对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的损伤程度不能作出准确评估、也不能区分颈脊髓损伤的损伤平面;②术中SEP监测能较好地反映颈脊髓功能完整性,对减少颈脊髓损伤术中发生医源性颈脊髓损伤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卵巢早衰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作者:谢江燕;何畏;赵俪梅;陈铭;梁志清

    目的 通过观察卵巢早衰POF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探讨POF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9月就诊的POF患者17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11例,以及生殖中心健康育龄女性16例,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外周血Treg数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IFN-γ、TGF-β的水平,并以FSH/LH评价卵巢储备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OF组和DOR组IFN-γ水平增高P<0.01、TGF-β水平降低P< 0.01,POF患者及DOR患者Treg比例降低P<0.01,IFN-γ的增高与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r=0.70,P<0.01.结论 Treg和IFN-γ、TGF-β水平与卵巢早衰密切相关,IFN-γ对评估卵巢储备功能、预测卵巢早衰具有参考价值.

  • 肝脏镰状韧带假性病灶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宋段;薛明团

    目的 探讨镰状韧带引起假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2010年1月1-2012年1月收入的817例患者进行上腹部64排CT平扫加增强扫描,筛选出肝镰状韧带附近假病灶,详细记录其部位、大小、形状以及扫描各期图像的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有72例存在镰状韧带假病灶,绝大多数位于肝左叶内侧段(69例),并呈单发病灶(70例).假病灶大直径约5.1~22.0 mm,平均约13.1 mm,假病灶分别呈三角形43例、类圆形19例、结节状10例.CT扫描:平扫显示10例,动脉期显示63例,门脉期几乎全部显示清晰.结论 镰状韧带形成假病灶比较少见,其发生部位特殊,在门脉期易于显示,可与肝内真性病灶鉴别,以免误诊.

  •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阻断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效果观察

    作者:雷文兰;陈华英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阻断对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效果.方法 2011年6月-12月将326例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3例,观察组在送管时运用B型超声引导下阻断颈内静脉;对照组在送管时采用传统的偏头压肩法阻断颈内静脉.置管后通过胸部X线片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位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导管异位2例,对照组发生12例,两组导管异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37,P=0.006).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阻断法对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安全雾化管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伍林飞;廖燕;唐荔;蒲丹;陈瑶

    目的 探讨实施ICU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安全雾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入选的1243例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2011年7月-12月收治的63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雾化治疗;2012年1月-6月收治的613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安全雾化管理,强调明确雾化指征,规范雾化操作、加强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VAP患者中大部分为雾化治疗者;两组雾化超过6次者的VAP发生率均高于雾化6次以下者.结论 明确雾化指征、规范雾化操作、加强质量控制是实施机械通气患者安全雾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实施安全雾化管理能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肾移植患者痛风相关知识了解及依从性调查分析

    作者:程蓉;谭其玲;施小英

    目的 分析肾移植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了解的情况,找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肾移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降低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11年6月-12月肾移植术后因并发症再次入院的128例患者进行痛风知识及相关依从性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125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肾移植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高,有54例(43.2%)的患者仅了解部分知识,有43例(34.4%)的患者根本不了解痛风.就痛风知识评分而言,能坚持不饮酒条日得分较高,表明绝大多数患者对该问题认知清楚,但有51例(40.8%)患者仍经常吃海鱼、动物内脏.在依从性调查中,肾移植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其他依从性,表明患者对治疗问题较为重视且能遵从医护要求,而自我监测方面则相对薄弱.结论 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痛风相关知识的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

  •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作者:蒋婷;刘诗燕;苏鸣岗;杨晓川;范成中;汪君如

    目的 探讨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对2012年1月-6月905例行PET/CT检查者的护理流程及操作规范进行分析总结,并就检查中的护理要点及配合方法予以逐一阐述.结果 903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2例肿瘤骨转移患者因严重疼痛,肌肉注射杜冷丁后仍不能继续配合检查而中途放弃.结论 患者、护士、医生的通力协作配合,是完成PET/CT检查并获得高质量影像资料的重要保证.

  • 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曾玲;蒲护琼;刘璐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2011年7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例二尖瓣病变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并就术后加强呼吸、循环、引流、疼痛、肢体运动等方面的护理问题进行详细阐述.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7~13h拔出气管插管,术后21~68h由重症医学科(ICU)转回病房.11例术后48 h内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1例82 h拔出引流管.患者均于术后7~12d痊愈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密的术后观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康复有积极推动作用.

  • 外伤性肛门失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赖洲惠;黄艳;王睿;陈咏梅

    目的 讨论臀大肌代肛门括约肌治疗患儿外伤性肛门失禁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与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例外伤性肛门失禁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例患儿经直肠肛门测压检查及自述每日排便次数,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仅1例术后排便功能评估为差.结论 术前给予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注重伤口的护理,出院后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是护理的重要措施,能改善患儿的控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外科监护室退药现象分析及对策

    作者:唐志红;陈弟洪;田永明

    目的 通过对外科监护室退药现象的分析,从而寻求控制退药的途径与方法.方法 收集外科监护室2011年1月-6月发生的退药信息,并对各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退药的原因依次是患者转出占49.4%、医生调整医嘱25.9%、出院死亡8.6%、医生错开5.1%、医院信息系统不完善3.6%、操作电脑失误2.5%、其他占4.9%.结论 降低外科监护室退药比例应从控制转出患者退药、医生更改医嘱等方面入手,同时尽量降低因医生错开、电脑系统操作失误和信息系统不完善导致的退药.

  •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改良电抽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李水英;鲜玉霞;周茜

    目的 探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改良电抽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2年3月接受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的意外脱管和药物渗出、重新穿刺发生率和一个疗程平均穿刺次数、局部淤青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血液污染和针刺伤发生率以及药物使用总量.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和针刺伤发生率及每次药物使用量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意外脱管、药物渗漏和重新穿刺发生率、局部淤青和一个疗程平均穿刺次数、血液污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意外脱管、药物渗漏和重新穿刺发生率、局部淤青和一个疗程平均穿刺次数、血液污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电抽搐治疗过程中应用静脉安全留置针,有利于保持治疗的连续性、安全性和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了穿刺次数,减少护士的职业暴露和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

  • 肺癌早期诊断相关新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麦琳;孙蓉菲;李为民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用于肺癌早期筛查主要包括X线、胸部CT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神经元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等),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尽人意.目前新发现的肿瘤相关自身抗体/抗原中,大部分并没有较好的敏感性.相比早期诊断,循环中肿瘤细胞在测预后中更有意义.有文献系统评价总结了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循环中肿瘤细胞对预后的HR值分别为2.61(1.82、3.74)或4.19(2.92、6.00).大量的研究提示血液、呼出气体及痰中蛋白组学、小核苷酸分子及DNA片段检测有较大潜力,尤其是检测血液不同组合的小核苷酸分子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现参考近年文献就新型肺癌早期检测的方式作一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四种抗病毒药物新进展

    作者:唐光敏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论肝功能代偿或失代偿,只要证实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均应给予抗病毒治疗.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通过积极抗病毒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挽救患者生命,而且可明显减少因肝功能衰竭进行肝移植的数量.目前,关于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疗效尚存在争议,本文就目前我国上市的4种抗HBV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 影像学手段在结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谭一非;张捷;汪晓东;李立

    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病情评估对于进一步的治疗和预后等具有重要作用,而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影像学手段对于病灶的检测有较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制定佳的治疗方案,其中使用较普遍的有CT、MRI等.现就近年来影像学在结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 食管引流型喉罩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罗贞;魏新川

    食管引流型喉罩又称为双管喉罩,为第三代喉罩.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食管引流型喉罩包括3种:Proseal喉罩,在Proseal喉罩基础上加以改进的Supreme喉罩以及无套囊的I-gel喉罩.食管引流型喉罩的主要特点为增加了一根对胃肠道起到密封和引流作用的引流管,并对通气罩进行了改进.因此食管引流型喉罩具备防止返流误吸的作用,并改善了通气功能.目前,食管引流型喉罩除了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下成人、儿童的短小体表和四肢手术,还进一步应用到腹腔镜手术、腹部外科开放性手术、肥胖患者的手术、困难气管等领域.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将逐渐取代普通喉罩.本文就食管引流型喉罩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便于临床医生更方便、更快捷的掌握食管引流型喉罩使用技术,并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成人膀胱多发憩室并憩室内结石一例

    作者:李亭;陶晓风;何平;郭春梅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37岁,因腹痛、排尿困难1个月,于2012年3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呈绞痛样,伴排尿等待、淋漓不尽,不伴畏寒、发热、腰痛、血尿等,曾在当地医院诊治(具体不详),给予留置导尿管等治疗,症状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患者轻度智障,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门诊B型超声发现膀胱周边多发囊性包块、占位,双肾积水,拟诊泌尿系肿瘤.身体检查:右侧肾区扣痛、压痛;右侧输尿管移行区无压痛.膀胱区膨隆,轻压痛.外生殖器、前列腺、尿道未发现明确异常.留置导尿管引流通畅,尿液较混浊.

    关键词: 膀胱 憩室 结石 尿潴留
  • 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康复治疗一例

    作者:张少军;赵正恩;刘杨;周皓;黄明会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62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半年复发4d,于2011年12月18日收住我院肾脏内科.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对症处理后,治疗效果差病情进一步恶化,于2012年1月13日转入成都陆军总院进一步治疗,诊断:肾病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于2012年2月2日转回我院肾脏内科继续内科治疗.在内科治疗1个月后患者病情稳定,患者感四肢无力明显,于2012年3月1日转入康复科治疗.入科康复评估:①心肺功能:心功能Ⅲ级[1],肺功能4级[2];②肌力[3](徒手肌力评定):肩(屈、伸、内收、外展)肌力3级;肘(屈、伸)肌力3级;手握力3级;躯干(前屈、后伸、旋转)肌力2级;髋(屈、伸、内收、外展)肌力2级;膝(屈、伸)肌力2级;踝(屈、伸)肌力2级.③平衡功能评定[4]:0分(Berg平衡量表).④ADL[5](日常生活能力):30分(改良Bathel指数).⑤压疮[7]:骶尾部3 cm×4 cm的皮肤破溃,Ⅱ级.患者存在的康复问题:①心肺功能受限;②运动功能受限(肌力下降);③转移能力下降;④ADL能力受限;⑤压疮.

  • 矫形鞋垫对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近期疗效

    作者:刘巍;吴强;何成奇

    目的 研究矫形鞋垫对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并与常规的矫形器干预治疗(夜间背屈固定治疗)和运动疗法(跟腱和足底筋膜牵拉治疗)进行比较探讨其疗效.方法 将2011年2月-11月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矫形鞋垫治疗组(42例)和夜间踝背屈固定治疗组(37例)以及跟腱、足底筋膜牵拉治疗组(41例).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8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以及功能评价评定双足负重时疼痛的强度、患者l周内长可持续行走时间.结果 患者治疗2周后及治疗后8周随访发现,3个治疗组的视觉模拟评分和患者长可持续行走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发现,穿戴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优于夜间背屈固定治疗组和跟腱、足底筋膜牵拉治疗组.结论 穿戴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的近期效果明显,比夜间背屈固定和牵拉跟腱及足底筋膜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更优.

  • 糖类抗原125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右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熊信林;蔡琳;罗俊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 (CA125)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右心功能临床状态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2年2月住院AECOPD患者54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脏超声结果将其分为3组,每组各18例.A组为单纯AECOPD,B组为AECOPD伴右心功能代偿期,C组为AECOPD伴右心功能失代偿期;另有年龄匹配的同期入院的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D组).入院后搜集各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测量CA125值.结果A、B、C、D组CA125水平分别为(25.40±12.48)、(10.22±3.42)、(39.82±25.70)、(91.91±39.98)U/mL.与D组比较,A、B、C组的CA125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C组与其他组比较,CA125水平升高(P=0.000);A、B组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结论 升高的CA125与AECOPD临床状态及其恶化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是监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的有用指标.

  • 钛合金线缆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王彦川;谢志进;余强;孙伟

    目的 探讨应用钛合金线缆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钛合金线缆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6例;其中左膝16例,右膝10例;髌骨中份横行骨折11例,下极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运动伤10例,摔伤12例.结果 26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周,有17例在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术后1年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7.4±4.2)分.结论 线缆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有效、可靠、方便的方法.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与常规切开筋膜治疗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茜;刘冰莹

    目的 总结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外伤后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05年2月-2008年11月40例采用常规筋膜切开减压术,2009年5月-2012年4月48例采用VSD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结果 VSD组创面愈合率(95.8%)高于常规手术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87,P=0.000);VSD组、常规手术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6±5)、(2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8,P=0.000);VSD组、常规手术组患者平均花费的医疗费用分别为(5 100±1 200)、(2 100±1 0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0,P=0.000);VSD组患者满意率(97.9%)高于常规手术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76,P=0.000).结论 VSD术的应用令创面愈合时间进一步缩短,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异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小冬

    目的 观察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异常(IGT)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1年9月IGT合并MS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饮酒及心理指导等,治疗组联用阿卡波糖50 mg,3次/d,对照组加用维生素C 100 mg,3次/d.观察12周后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BMI、TG、FPG、2 hPG均明显下降(对照组t=7.118,2.708,10.012,8.797;治疗组t=8.948,4.053,10.662,9.852;P均<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BMI、TG、FPG、2 hPG等指标明显降低(t=2.894,2.209,9.675,3.624; P<0.05).结论 对IGT合并MS患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更能有效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发生.

  • 肺癌患者血清中脂质运载蛋白-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宇;陈伟;曾婷婷

    目的 检测脂质运载蛋白-2 (Lipocalin-2)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5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42例肺癌患者和27例正常人血清中Lipocalin-2 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Lipocalin-2蛋白含量分别为(89.63±21.32)、(62.44±18.2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pocalin-2在小细胞癌组表达水平高[(117.73±8.76)ng/mL],显著高于腺癌组[(80.33±16.6)ng/mL]和鳞癌组[(89.22±18.5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肺癌组的Lipocalin-2水平[(95.72±15.33)ng/mL],显著高于Ⅰ期[(65.7±8.77)ng/mL]和Ⅱ期[(72.75±10.7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节转移组的Lipocalin-2水平[(94.28±20.92)ng/mL],显著高于未转移组[(72.55±12.6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pocalin-2蛋白在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该蛋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脊柱术后急性深部组织感染的治疗策略

    作者:张戈;冯大雄;邹榆平;孙建中;龙海波;周庆忠

    目的 总结脊柱术后急性深部组织感染的临床表现、易感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7例脊柱术后急性深部组织感染患者,及时采用清创、持续冲洗引流及抗生素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经过11~29d治疗后获得临床治愈,出院后随访4周原有症状均未再次出现.结论 脊柱术后急性深部组织感染是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老年科642例危急值报告分析

    作者:刘敏;周小燕

    目的 分析老年科常见危急值,讨论危急值报告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642例危急值报告结果,分析危急值发生的时间、种类及原因.结果 老年科危急值多发生在8:00~18:00时段,共484例(75.39%),其血钾异常282例(43.93%)、肌钙蛋白增高261例(40.65%)为危急值主要表现.结论 根据老年科危急值分布的时间特点和种类,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针对性地强化药品配置与管理,全面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是确保老年患者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危急值 老年 护理
  • 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

    作者:王洪涛;米琨;刘武;俸志斌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1年8月,对12例距下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其中男9例,女3例.术后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获12~42个月随访,平均22.8个月.12例X线检查均提示骨性融合,平均愈合时间11.2周(8~15周).术前总评分(32.15±11.24)分;术后总评分(81.40±9.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10例,良2例.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恢复快,可适当早期活动及负重,骨性融合率满意,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诊断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作者:黄仕琼;罗吉平;李禄全;余加林;谭俊杰

    目的 探讨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法诊断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经济学成本.方法 对2010年3月-2010年7月间202例日龄在28 d以内的新生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对于HBV血清学标志物中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外其余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的新生儿采用FQPCR检测其血清HBV-DNA的含量,并分析确诊1例HBV感染病例的费用.结果 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标志物表现模式有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新生儿,FQ-PCR阳性率为3/16 (18.8%).HBeAg阴性之新生儿,FQ-PCR阳性率为1/186 (5.4‰).HBeAg阳性病例为进一步明确乙型肝炎病毒含量而进行FQ-PCR检测所产生的费用为587元/例,HBeAg阴性者为20 460元/例.结论 FQ-PCR确诊HBeAg阳性的新生儿为HBV感染的费用-效益比远高于HBeAg阴性的新生儿,对于HBeAg阴性的新生儿该法不适合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诊断性研究.

  • 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大学生面试成绩比较分析

    作者:周影;宋磊;肇丽群

    目的 比较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大学毕业生面试成绩的差异,为临床教学和学生就业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4月对43名参加面试的护理专业毕业大学生进行笔试与操作考试,采用SPSS 16.0软件比较大专生及本科生面试成绩的差异,并分析学历与面试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本科生笔试成绩在71~100分数段的比例高于大专生(x2=5.324,P=0.031).本科生笔试成绩高于大专生(t=3.097,P=0.004),且在专业实践题型上的失分低于大专毕业生(t=-2.471,P=0.018).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中,笔试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学历(β=-8.990,P=0.005)、是否获得奖学金(β=9.990,P=-0.002);面试成绩总分的影响因素为学历(β=-12.676,P=-0.015).结论 应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就业.

  • 医学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培养问题及对策

    作者:廖钦;王星月

    通过阐述剖析医学院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的措施及途径,以期通过多种教育培养形式,造就更多德才兼备、且能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于一身的医学人才,以满足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结合病例教学在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董青生;冯驰;杨溢;陈晓嘉;弋伟;苗维纳

    目的 促进医学生化检验课程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实验兴趣,增强学生临床对话的能力.方法 通过创建问题情景和病例,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班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结合病例教学方法进行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教学内容掌握、学习的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92.6%的学生认为PBL结合病例教学法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法.结论 PBL结合病例教学法值得在生化检验实验教学中加以推广.

  • 体检纠纷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黄燕;冯超;秦恳;周婷;曾丽;王佑娟

    通过收集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体检中心发生的217例投诉纠纷事件资料,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护理质量、体检者因素等多方面详细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旨在提高健康检查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防范和杜绝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促进健康体检业务的不断发展.

华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7 01 02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