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杂志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화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79
  • 国内刊号: 51-13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70
  • 曾用名: 华西医讯;华西医学(内科部分)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应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香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凋亡及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艳;陆金根

    目的 通过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Bcl-2、Bax mRNA的变化,探讨香连丸对UC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7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UC模型)、中药组(香连丸)、抑制剂组、中药+抑制剂组.采用经典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UC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并评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Bax mRNA表达变化,原位末端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UC模型大鼠肉眼及镜下可见结肠溃疡形成,可伴有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cl-2 mRNA表达降低,Bax mRNA表达增高;香连丸干预后可改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降低BaxmRNA表达,Bcl-2 mRNA表达增加.结论 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与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的变化有关;香连丸可提高Bcl-2 mRNA、减少Bax mRNA的表达,改善结肠黏膜损伤,减少上皮细胞凋亡,改善细胞凋亡情况.

  • 关节镜辅助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

    作者:陈刚;付维力;唐新;李棋;李箭

    目的 探索陈旧性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6例陈旧性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首先行关节镜下松解,然后切开复位,韧带重建或修复以恢复其稳定性,部分膝关节僵硬患者行跨膝外支架固定,并对其进行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分.结果 16例患者胫股关节及髌股关节对合关系完全恢复,关节稳定性不同程度恢复,2例后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1例行后交叉韧带翻修术,随访末期功能状态满意.结论 采用关节镜结合切开手术的方式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疗效满意,可为此类损伤治疗开辟新途径.

  • 全自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仪检测抗核抗体与人工判读的对比研究

    作者:胡静;李立新;罗俐梅;李壹;黄卓春;彭晓东;武永康

    目的 验证全自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仪(HELIOS)的判读系统检测抗核抗体(ANA)与人工判读结果的一致性并依据其系统功能与评价结果分析其在临床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用HELIOS自动判读系统和通过荧光显微镜对2015年2月281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ANA荧光载片进行判读,HELLOS只能判定滴度,不能判定荧光核型,故仅对标本的阴阳性及阳性结果的滴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LIOS的判读系统与人工判读阴阳性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符合率为98.9%,阳性符合率为99.5%,阴性符合率为97.4%,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73.HELLOS判读与人工判读的各滴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LIOS的判读系统与人工判读结果的一致性较好,HELIOS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性好,适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 表面遮盖重建进行的头部CT血管成像去骨成像技术与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作者:汤化民;林伟;张波莉;汪俐杉;陈宝

    目的 探讨表面遮盖重建(SSD)进行的头部CT血管成像(CTA)去骨成像技术(SSD-CTA技术)与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的2013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35例利用VCTDSA技术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资料,将其原始数据导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CT工作站,进行SSD-CTA技术去骨重建,并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另收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27例同时进行了SSD-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资料,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虽然SSD-CTA的重建图像质量评分较VCTDSA稍差,但两种技术对动脉瘤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SA相比,SSD-CTA对于颅内动脉瘤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SSD-CTA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检查、诊断方法.

  •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脂质蓄积指数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万燕;王勇;陈晓平

    目的 了解脂质蓄积指数(LAP)与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6月随机抽取成都市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行血生物化学指标、血压、腰围、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反射波增强指数等检查.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探讨LAP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BaPWV、反射波增强指数的关系.线性回归法用于分析LAP与ICVD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共有780例资料齐全的调查对象纳入分析.LAP与血压、总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呈正相关(P<0.05),与BaPWV也呈正相关(P<0.05).LAP与ICVD发病风险呈正相关(r=0.253,P<0.001),但对性别、年龄、吸烟状况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这种相关关系减弱(r=0.050,P<0.001).结论 LAP升高会伴随较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和亚临床血管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中国人群ICVD的发生.但由于相关性微弱,不推荐将该指标直接用于临床.LAP与ICVD的关系尚需基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的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

  •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唐昂藏;罗蓉;董晓丽;刘陇黔

    目的 观察比较脑性瘫痪(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振幅与潜伏期的变化.方法 脑瘫组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及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童康复科2009年-2013年收治的脑瘫(单肢瘫痪)儿童14例(年龄4~7岁).对照组为同一时期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的正常儿童14例(年龄5~9岁).所有受试者的双眼均进行mfVEP检查,mfVEP检查结果中的振幅与潜伏期用于数据分析.首先分析14例脑瘫患儿与对照组之间的波形(潜伏期、振幅)差异;应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标准对14例脑瘫患儿进行分级:5例患儿为GMFCS Ⅰ级,9例患儿为GMFCSⅡ级;比较不同级别的脑瘫患儿之间mfvEP的差异.结果 脑瘫组的mfVEP波形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类似:其振幅从离心度第1环至第6环逐渐下降,其潜伏期则逐渐延长.与对照组相比,脑瘫组在第1环至第3环左、右眼振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组左眼潜伏期在第1环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比较脑瘫儿童GMFCSⅠ级组与GMFCSⅡ级组,发现两组间振幅在第1环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其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发现脑瘫患儿mfVEP波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提示脑瘫患儿存在视觉通路损害.mfVEP的结果为揭示脑瘫患儿视觉障碍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 选择性运动训练技术配合超声波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霖;姜俊良;张黎明;梁邱;杨浩伦;何成奇

    目的 探讨选择性运动训练技术配合超声波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8月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接受选择性运动训练和超声波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肌力训练和超声波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d后膝关节数字疼痛评分(NPRS)及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NPRS评分分别为(4.7±0.8)、(4.8±0.9)分,膝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11.2±2.2)、(12.2±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膝关节NPRS评分分别为(2.1±0.5)、(4.2±1.o)分,膝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6.4±1.9)、(11.1±2.6)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运动训练配合超声波疗法可以有效缓解髌股关节疼痛.

  • 宫颈绒毛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仕高;黄琳;杨明东;刘明岩

    目的 探讨宫颈绒毛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2010年4月6日收治1例34岁宫颈绒毛状腺癌患者,观察分析宫颈绒毛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肿物大体呈菜花状生长,肿瘤组织形态相似于结直肠的管状绒毛状腺瘤,由绒毛腺管状的分支乳头构成,乳头表面被覆细胞形态温和,呈假复层或复层柱状排列,核分裂像少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癌胚抗原、CK7和CA125阳性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16、p53和波形蛋白均阴性表达.患者随访时间4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宫颈绒毛状腺癌罕见,预后较好,其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需与伴有乳头状生长特点的其他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鉴别.

  • 腹腔镜下子宫加压缝合术在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聂小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加压缝合术在子宫切口妊娠(CS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12月纳入85例诊断为CSP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辅助下吸宫术,研究组采用常规腹腔镜辅助下吸宫术联合子宫加压缝合术,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分别(36.6±17.7)、(45.6±14.8)min,术中术后出血量(207.9±165.8)、(96.1±29.0)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临床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加压缝合术是减少CSP出血的安全可靠方法,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神经内科收治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高明跃;耿丹;苗晓慧;杨蓉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运用在神经内科收治急诊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对于2012年1月-12月由急诊收入院的1 533例患者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与实施前(2011年1月-12月)1 407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入院等待时间和入院环节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12个月后,急诊患者入院等候时间由(6.23±2.12)h缩短至(4.14±1.27)h,患者对就诊及入院环节的满意度评分由实施前的(94.45±2.98)分上升至(96.19±3.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评分由实施前(3.16±0.54)分,提高到实施后的(3.90±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入院环节满意度,缩短患者入院等待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循证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魏萍;邓静敏;胡艳华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行循证护理.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KT/V)、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水平;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平均KT/V、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GQOLI-74量表中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及总体评价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效果及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避免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诱导期破裂护理

    作者:植路君;程华;龚仁蓉

    目的 探讨避免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诱导期破裂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诱导期间护理方法.根据颅内动脉瘤破裂诱因:忧虑、紧张、激动、血压忽然升高、体力劳动,采取护理措施避免诱因导致颅内动脉瘤在麻醉诱导期破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麻醉诱导期护理.结果 42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均未出现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有2例患者麻醉诱导期间收缩压下降绝对值< 80 mm Hg(1 mm Hg=0.133 kPa),其余患者麻醉诱导后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3例.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者385例,预后差者39例,死亡4例.结论 在麻醉诱导期根据颅内动脉瘤破裂诱因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其情绪,稳定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对减少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夹闭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预后有帮助.

  • 新生儿股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作者:曹芳芳;辛文琼;安婷;蒋欣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股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41例新生儿股骨骨折的护理体会.结果 41例患儿均予股骨垂直悬吊式牵引即Bryant牵引的治疗方式.牵引时间14~28 d,平均23.4 d.拆除牵引装置后14例患儿出现皮肤并发症.出院后门诊随访6~ 12个月,41例患儿成角畸形正位片均< 10°,侧位片均<15°,缩短均<10mm.结论 Bryant悬吊牵引是治疗新生儿股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临床效果良好.由于新生儿无表达能力,故治疗期间需保证牵引的持续有效;定时观察肢端循环及合理的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是患儿顺利康复的必要条件.

  • 脊髓损伤患者瘫痪肢体烫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蒋红英;张建梅;杨杰;李娜;蒋春燕;钟璐颖;杜春萍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瘫痪肢体发生烫伤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3年8月-2014年7月住院的269例脊髓损伤患者中发生瘫痪肢体烫伤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发生烫伤的原因,总结其护理对策,并探讨预防烫伤的措施,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结果 8例发生瘫痪肢体烫伤患者,其原因有护理管理者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及陪护防烫伤风险意识缺乏、护士健康教育不全面及责任心缺乏等主观因素,也有瘫痪肢体感觉功能减弱或者消失等客观因素.发生烫伤以后,对创面进行了及时、正确的处理,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二次烫伤及烫伤相关并发症.结论 多种主客观因素均可导致脊髓损伤患者瘫痪肢体发生烫伤,因此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应提高烫伤的防范意识,烫伤后,对创面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老年患者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吕娟;张雪梅;杨璐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预防老年患者发生此类皮肤损伤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5年6月1日-7月31日入住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的2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62~95岁,平均(82±13)岁.了解其发生MARSI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并对126名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研.结果 288例患者中有37例发生MARSI,发生率为12.85%;罹患者和未罹患者的Brade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约70%的护理人员对MARSI了解较少.结论 应关注MARSI,提高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并探索科学的预防措施.

  •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体表测量方法及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马晶晶;雷素华;赵秀芳;张静;章小燕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体表测量方法及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共2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7例(53.7%),女118例(46.3%);年龄6个月~ 16岁,平均(6.33±3.76)岁;婴幼儿48例(18.8%),学龄前患儿104例(40.8%),学龄期及青春期患儿103例(40.4%),患儿均在进行化学治疗前安置PICC导管.婴幼儿组采取方法1: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的PICC置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学龄前期组采取方法2: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再加1 cm的PICC置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学龄期及青春期组采取方法3: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再加2 cm的PICC置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比较每组预置长度与适长度(适长度=实际置入长度+PICC尖端至上腔静脉下1/3段中点的垂直距离)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影响PICC置管适长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患儿测得的预置长度与适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及青春期组测得的预置长度与适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身高、术肢臂围、穿刺侧、穿刺静脉、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至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处的垂直距离(距离1)5个因素为影响适长度的相关因素.结论 儿童PICC体表测量方法不应完全延用成人的测量方法,可运用方法1、方法2分别对婴幼儿、学龄前期患儿组进行PICC置管前体表测量.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家庭负担及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杨涛;王垭;刘娟;杨丽;黄雪花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现从3个角度对ASD儿童家庭负担及康复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点来看,ASD儿童对家庭有严重影响;以横切面看,ASD儿童各阶段的康复需要多方的参与;以时间轴纵看,ASD儿童的康复计划是随着成长动态变化的过程.期望以上内容能为相关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 经皮神经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都天慧;屈云

    经皮神经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属于低频电刺激疗法.它通过表面电极对皮肤的神经纤维产生温和的电流,刺激周围神经末梢来提供感觉输入,以产生治疗效果.它具有操作简单、使用风险低、成本较低、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而且经过指导后,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治疗.在既往的临床运用中,经皮神经电刺激常用于治疗疼痛.但是,近些年通过不断地临床探索发现经皮神经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表现了一定效果,可用于改善患者脑卒中后的运动、感觉、肩痛、偏侧忽略、吞咽障碍、尿失禁等问题.相关文献综述较少,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有利于临床实施.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现状

    作者:温雅;蒋晓莲;白阳静;龚仁蓉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一种主要治疗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不仅能反映手术疗效,同时也可反映其康复效果.虽然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较术前得以提高,但多重威胁均可能降低其生活质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较常人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了解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针对可控性因素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减轻疾病对自身的影响,更好地回归家庭及社会,对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均有着重要作用.现从生存质量研究工具、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国内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娟;李立新;武永康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近年来发现的辅助B细胞发生体液免疫的一类新的CD4+T细胞亚群,其具有特异的细胞识别表位(CD4+ CXCR5+)和主要的信号传导分子(BCL-6、诱导性协同共刺激分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并能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IL-6、IL-27等].Tth在B细胞的发育、分化,抗体的产生和类型转换以及生发中心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Tfh细胞数量及其效应分子的异常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文主要综述了Tfh细胞的特征、功能、分化发育及其与SLE的关系,深入研究Tfh细胞可能为治疗SLE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方向.

  • 血友病B患者行肠息肉切除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一例

    作者:李小琼;李罗红;李珍艳;杨小莉

    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因“有血友病史37年,反复腹泻2+个月”,于2014年7月18日以结肠息肉收治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食用辛辣食物后出现反复腹泻,伴下腹部疼痛,肠镜结果示:距肛门40 cm处见一直径为0.8 cm的息肉.既往有血友病B病史,曾行左大腿血肿清除术和左侧扩筋膜张肌部分切除、血肿清除、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0次/min,血压142/91 mm Hg(1 mm 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合作,自主体位.入院后患者神志清楚,生活部分自理,经过充分术前评估,输入凝血酶原复合物1 600 U,1次/d,共3d;凝血功能检查示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38.1 s,凝血酶原时间(PT) 10.0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0.91.

  • 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动脉栓塞及经股动脉切开取栓的护理一例

    作者:李鑫;涂双燕;杨蓉;耿丹

    1病例介绍患者男,80岁,因“右侧肢体无力15d,伴左下肢疼痛乏力1d”于2015年2月1日入院.入院前15d坐位休息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完全不能活动,右上肢不能抬举,右下肢不能行走,同时伴头痛、呕吐、言语不清,行头颅CT诊断示左侧脑梗死,予降压降糖降脂等对症支持后有所缓解,1d前在当地医院卧床休息时自觉心慌胸闷,左下肢疼痛伴皮温降低,伴全身大汗,言语不清加重,当地医院行急诊CT示脑梗塞伴出血转化,考虑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右下肢动脉栓塞,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科.

  • 纽曼系统模式在一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淳雪丽;赵艺璞;胡秀英

    1病例介绍患者女,20岁,已婚.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痛经,能够忍受,进行性加重,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检查提示子宫腺肌症,给予对症治疗有好转.2014年6月7日行超声检查示子宫内膜回声欠均匀,考虑子宫内膜息肉,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提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轻度单纯性增生胖鳞化,合并子宫内膜息肉.2014年7月6日,复查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线局部显示欠清,宫腔局部分离.

  •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伴直肠阴道瘘保守治疗期护理一例

    作者:车睿;车璐;钟洁平;蒋燕萍;李铭;杜丹

    1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因“头晕、精神行为异常3+个月”于2014年8月5日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失语,生活不能自理.眼球活动上视、下视、外展、内收均不到位,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3级,四肢腱反射减弱,其他体格检查不能合作.带入气管导管、胃管、尿管,伴有直肠阴道瘘.诊断:①抗N-甲基-M-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②难治性癫痫状态;③肺部感染;④直肠阴道瘘.

  • 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一例

    作者:赵静;石晶

    1病例介绍患儿男,3d6h.因“少吃3d,反应差、气促1 d"于2015年6月7日收入我院新生儿科治疗.患儿系孕4产1,孕38“周于外院经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2 850 g,Apgar评分1、5、10 min均为10分.脐带绕颈2周,母孕期发现羊水过多,否认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否认宫内窘迫及生后抢救史.生后已解大小便,具体时间不详.入院前3d(即患儿生后数小时)开奶后即发现奶量少(母乳喂养,每次不足10 mL,4~5次/d).入院前1d,患儿出现反应差、气促,伴口唇发绀,无吐奶、呛奶、腹胀、发热、抽搐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四肢肌张力低下,行胸部X线片示新生儿肺炎,诊断为“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颅内出血?”.

  • 晚期泡型肝包虫病行肝移植术后肺、脑复发一例

    作者:汪守平;张中伟

    1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在新疆地区生活10余年,因“右上腹疼痛不适伴腹胀、消瘦乏力2个月余”于2005年4月25日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入院时患者诉右上腹疼痛伴上腹胀及乏力,无畏寒、发热及皮肤巩膜黄染,入院时肝脾肋下可扪及.肝脏储备功能量化评估分级标准Child-Puge(包括肝性脑病分级、腹水、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个指标)6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评分13分.

  • 便携式超声仪探头的巧妙管理

    作者:张恬静;孙小惠

    近年来,超声设备的集成化、小型化及高频探头的应用,便携式超声将不可见组织器官及操作大程度的可视化,极大地提高了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在重症监护病房,其已成为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超声探头贵重而脆弱,是超声设备的关键部分[2],若未配备专用车架,探头易损坏.我科自制了一种超声探头固定盒,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腹泻护理一例

    作者:梁燕;杨捷;杨蓉

    1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因行走不便4年,肢体抽搐3个月,吞咽困难,咳嗽、咳痰2+个月,于2013年9月26日收以“脑梗死”收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患者消瘦,四肢肌肉萎缩、双下肢皮肤状态差,无水肿、腹泻;血清白蛋白30.6 g/L,血红蛋白95.8 g/L.诊断:脑梗死、重度认知障碍、继发癫痫、肺部感染.考虑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给予肠内营养方案:肠内营养乳剂(商品名:瑞素,华瑞制药公司生产,250mL/瓶),500 mL/d,分4次持续滴入;肠内营养粉剂(商品名:安素,美国雅培制药公司生产)6勺、蛋白粉2勺溶于300 mL温开水中,管喂1次/d;果汁200mL,管喂1次/d.9月30日复查白蛋白32.2 g/L,血红蛋白105 g/L,继续维持营养计划.

  • 儿童复发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再次内镜手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岑瑞祥;万浪;丁海峰

    目的 探讨并分析儿童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再次内镜手术的部位以及评价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9年10月住院治疗的88例儿童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于复发鼻息肉的14例患儿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年以上,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Lund-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评价客观感受,同时观察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14例患儿术前VAS评分为(7.4±1.3)分,术后1年VAS评分为(0.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2,P<0.001);术前Lund-Kennedy评分为(10.0±2.1)分,术后1年Lund-Kennedy评分为(1.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1,P<0.001).5例复发于筛窦(4例双侧,1例单侧),4例复发于上颌窦口(2例双侧,2例单侧),5例复发于上颌窦内(均为单侧).14例复发鼻息肉患儿中,治愈12例(85.7%),有效2例(14.3%),总有效率为100%.无患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儿童复发鼻息肉的好发部位为筛窦和上颌窦,再次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 皮下蒂皮瓣在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正勇;岑瑛;陈俊杰;蒲怡;伍俊良

    目的 探讨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其中脂溢性角化症12例,角化棘皮瘤6例,色素痣10例,基底细胞癌30例,鳞状细胞癌2例.切除术后创面面积小者为0.5 cm×0.5 cm,位于右鼻翼,为色素痣切除术后创面;大者为6 cm×5 cm,位于鼻背部,为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创面.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未发生感染.除l例患者术后皮瓣远端轻度缺血,形成薄痂,术后10 d痂壳脱落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的伤口均获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皮瓣形态良好,无明显瘢痕.结论 彻底切除、及时修复、获得良好外观是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关键.由于面部血循环丰富,皮下蒂皮瓣为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首选.

  • 外用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继宇;郭军;董金容;张毅;余静

    目的 研究外用噻吗洛尔用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I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90例IH患儿治疗前行相关检查排除禁忌证,通过超声检查分为浅表型(n=40)、深部型(n=20)及混合性(n=30)3组,均采用外用噻吗洛尔治疗,每月复查1次,通过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采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进行分级评定.结果 所有治疗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浅表型IH治疗后Ⅲ级以上疗效率达82.5%,深部型IH治疗后Ⅲ级以上疗效率为20%,而混合型IH治疗后Ⅲ级以上疗效率为50%,噻吗洛尔治疗浅表型IH疗效明显优于深部型IH (P<0.05).结论 外用噻吗洛尔治疗浅表型IH安全有效.

  • 心理咨询患者爽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伏瑕;杨晓蓉;王艳;李婷媛;杨薛玉

    目的 调查分析心理咨询患者爽约的原因,提出减少爽约的对策并实施,以大限度地利用医院目前有限的心理咨询医疗资源.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咨询爽约患者就诊服务调查问卷》,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1 434例爽约的心理咨询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其中500例患者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和电话询问,分析其爽约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共收回480份有效问卷.因为时间问题而爽约的患者占绝大多数,是心理咨询患者爽约的主要原因,其中由于具体就诊时间不明而爽约的患者占41.9%,取号时间错过达到22.5%,遗忘就诊时间占18.5%.结论 实施预约平台完善短信提示内容、挂号取号处发放就诊时间表、电话提醒次日就诊患者、规范专家出诊等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心理咨询患者爽约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 四川某综合型医院2010年-2014年医学进修教育基本情况的调查与探讨

    作者:周晓敏;常华远;胡晓华;刘凯;张卫东;曾利江;李大江

    目的 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5年进修学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该院进修现况,对其未来进修教育及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方法 利用电子档案信息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所有进修学员的性别、民族、年龄、学历、职称以及来源地等基本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2010年-2014年进修学员人数共计7 478人.主要分布在26~ 35岁年龄段,以初级职称、本科群体为主.少数民族、县级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及省级医院以及外省的进修学员逐年增多,说明该院进修教育在不同民族、不同级别医院及不同地域上辐射引力的增加.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详细的进修简介及招收宣传,学员来源复杂、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培训计划难以统一制定.结论 需要结合当前进修管理面临的问题,正确处理学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科学制定招生规划,加强进修宣传,提高生源质量,科学制定培养计划,严格实施考核评估,不断完善信息反馈制度才能加强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水平建设,全面提高进修管理水平和进修教育质量.

  • 某院实施甲状腺癌临床路径基本情况及效果评价

    作者:黄应德;李念;陈相军;陈敏;刘芳;冯超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临床路径的实施对患者住院时间指标及在医疗费用降低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某院符合甲状腺癌治疗临床路径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5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入径组(n=123)与对照组(n=131),对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等卫生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入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02±0.5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61±0.73)d,入径组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P<0.05);入径组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时间(4.16±0.32)d,对照组术前平均住院时间为(6.67±0.46)d,入径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缩短(P<0.05).在费用方面入径组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并未因是否为医疗保险患者而有较大改变,同时患者医疗费用的个人和医疗保险支付比例也未因是否纳入路径产生较大影响(P>0.05).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病床周转率、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医疗质量方面有较大促进作用.

  • “一带一”管理模式在风湿免疫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梁燕;陈妍伶;谭小波

    目的 探索提高风湿免疫科护士专业能力的新模式.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5月风湿免疫科36名将护理人员按学历、风湿免疫科工作年限、职称、个人素质、工作能力等分为4个层级,由高层级的护士“一带一”管理低层级护士,每月进行1次操作考核及1年1次理论考核,护士长对新模式实施前和实施1年后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6名护士新模式实施前的操作考核成绩为(85.72±3.27)分,实施后成绩为(92.36±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模式实施前的理论考核成绩为(76.19±5.61)分,实施后成绩为(91.08±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模式实施前的患者满意度为93%,实施后的满意度为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一带一”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

  • 互联互通,共享发展——急诊医学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

    作者:张海宏;曹钰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以及医疗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进,要求医疗行业包括急诊医学的发展要紧跟时代和国家改革的步伐,探索新型的“互联互通”之路,共享发展成果.1 目前医疗模式存在的问题一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急需提高,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目前我国的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相对较低.执业(助理)医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占45%;注册护士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占10%,在基层医疗机构尤为明显[1].

  •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Yes-相关蛋白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作者:胡迎春;钟武;陈睦虎;李绍兰;李林芳

    目的 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出Yes-相关蛋白(YA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情况,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差异基因,应用KOBAS2.0以及KEGG数据库筛选出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将18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配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6)、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模型组,n=6),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筛选出的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345条,上调181条,下调164条;筛选出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Wnt、HIPPO、MAKP、Jak-STAT等信号通路;该课题组关注HIPPO信号通路,发现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其关键蛋白YAP在基因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生物信息学筛选出来的HIPPO信号通路关键蛋白YA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增加.

  • 糖尿病酮症和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异质性和自身免疫状况分析

    作者:谭惠文;周运霞;余叶蓉;王椿;张祥迅

    目的 评估分析糖尿病酮症(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临床异质性和自身免疫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DK/DK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分型、临床生物化学和自身免疫特点.结果 共筛出1 710例DK/DKA住院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883例,占51.6%(T2DM组),高于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构成比(257例,15.0%)(T1DM组),另有515例(30.1%)未分型或归属“不典型糖尿病”(ADM组).T2DM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1±13.2)岁,T1DM组平均年龄为(31.1±13.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是DK/DKA常见的诱因,其次是患者依从性差.ADM组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率为4.37%,与T2DM组接近(2.69%,P=0.79),低于T1DM组(13.79%,P< 0.001).结论 DK或DKA不仅在T1DM患者发生,而且T2DM患者也可能发生.DK/DKA患者存在较大的临床异质性,自身免疫状态和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有助于临床分型.

  • 情绪管理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作用

    作者:姜静媛;胡海;陈晓莉;叶磊

    目的 探讨情绪管理能否缓解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方法 2015年5月1日-2016年2月29日采用随机采样法,对某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工作者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情绪管理,对比干预前后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评分的差异.结果 调查的100名医护人员中,男27人,女73人;年龄(34.5±5.6)岁;医生11人,护士89人.根据MBI-GS评分,医护人员有职业倦怠者69人.在情绪管理干预前后情感衰竭、工作状态、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通过自我情绪管理或在指导下进行情绪管理,可缓解职业倦怠.

  •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机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效率影响的探讨

    作者:张伟;张芹;陈瑶;万智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成立后,建立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机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比较胸痛中心工作人员系统培训前1个月和培训后1个月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的差异.并将胸痛中心成立后流程改进前(2015年5月-8月)收治的STEMI患者设为A组(n=70),流程改进后(2015年9月-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作为B组(n=55),比较两组患者进急诊科大门到挂号时间、首次医嘱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患者到达急诊科大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胸痛中心工作人员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分别为(69.89±6.34)、(87.09±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的时间指标均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其中两组患者进急诊科大门到挂号的时间分别为6.0(0.0,11.0)、1.0(0.0,3.0) min,首次医嘱时间分别为12.8(9.0,18.0)、5.0(3.0,9.0) min,急诊停留时间分别为54.0(44.0,77.0)、33.0 (20.0,61.0)min,D2B时间分别为107.5 (89.0,130.0)、79.0 (63.0、108.0)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痛中心成立后在运行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根据医院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并优化救治流程,使急性STEMI患者在急诊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为STEMI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 地塞米松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斌;李雅斐;苏云洁;李熙鸿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30日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80只).CLP组采用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CLP后12 h时如大鼠出现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则诊断为SAE.再将SAE大鼠随机分为脑病未治疗组和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行尾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隔天1次,共3次;脑病未治疗组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大鼠40日龄时再次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电图和SEP检查,然后统一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区神经细胞mTOR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mTOR的表达,图像分析系统软件统计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结果 80只CLP大鼠在术后12h内死亡6只,CLP后12 h时检查发现存活74只大鼠中有28只出现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电图和SEP异常,诊断为SAE,其发病率为37.84% (28/74).大鼠40日龄时,与脑病未治疗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电图的α波明显减少、δ波增加,SEP的P1振幅下降、P1和N1潜伏期延长(P<0.05).GFAP免疫荧光染色提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小,突起细;而脑病未治疗组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和突起肥大,与假手术组比较,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与脑病未治疗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小,突起细,细胞数量也明显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病未治疗组表达mTOR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与脑病未治疗组比较,地塞米松组表达mTOR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SAE时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存在反应性增生,mTOR表达上调,而地塞米松对其具有抑制作用.

  • 基本生命支持强化培训的效果评价

    作者:韩英;赵蓉;蒲丹

    目的 评价对1年内接受过基本生命支持(BLS)培训的医学生进行再次强化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间接受过BLS培训的865名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学生专业及学历,将学生分为本科医师组(A组,n=436)、研究生医师组(B组,n=197)及本科医技组(C组,n=232).以现场培训方式进行BLS强化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BLS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并采用培训量表对急救意识、心理素质、处置能力、配合能力与操作手法正确率等5个维度进行综合运用能力评估.结果 A、B、C组培训前后的基础理论成绩分别为(58.9±9.5)、(93.5±7.6)分,(52.5±4.5)、(90.3±3.5)分,(54.8±5.3)、(88.5±4.5)分;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58.8±3.2)、(95.3±1.7)分,(57.6±4.2)、(90.5±2.3)分,(50.9±3.8)、(93.5±1.8)分,3组培训后成绩均优于培训前(P<0.05);各组培训后综合运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建立BLS强化培训方案,对更新和巩固急救相关知识、提高急诊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急诊科护士不良事件上报态度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作者:高永莉;周越;叶磊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对不良事件上报的态度,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2014年11月-12月,选择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4个区域随机抽取130名护士,采用中文版临床不良事件报告研究量表对急诊科护士对不良事件上报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对不良事件上报的意愿总体不高,预检分诊区、抢救区、监护区、观察区护士上报态度得分分别为(65.62±1.16)、(65.49±0.58)、(65.06±0.80)、(63.20±0.86)分,急诊各区域护士上报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在1~2、3~5、6~9、≥10年的护士上报态度得分分别为(67.37±3.27)、(64.49±3.98)、(63.77±4.82)、(64.30±4.52)分,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护师、护士的护士上报态度得分分别为(61.25±4.02)、(63.97±4.52)、(65.92±4.02)分,不同年资护士及不同职称护士不良事件上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对不良事件上报意愿不强,有必要加强急诊科护士对不良事件认知的培训,鼓励上报,营造非惩罚性的医院安全文化.

  • 血小板激活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全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何谦;古君;秦超毅;曹钰;张洪伟;肖正华;许飞;张尔永;胡佳

    目的 探讨在主动脉夹层(AD)并发全身炎症反应时,血小板是否激活以及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15年1月1日-6月30日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并诊断为AD的34例患者入AD组.再根据年龄、性别,采用1∶1∶1匹配的方法,抽取源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分别入高血压组和正常组,每组各34例.检测3组患者血小板激活指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比较各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D组、高血压组和正常组TNF-α分别为(20.9±4.5)、(4.3±1.9)、(5.4± 1.6) pg/mL,IL-6分别为(168.8±75.1)、(8.4±2.9)、(8.7±3.8)pg/mL,AD组TNF-α、IL-6均高于高血压组和正常组(P<0.05);AD组、高血压组和正常组血清MPV/PLT分别为0.106±0.035、0.049±0.010和0.054±0.019,AD组高于高血压组和正常组(P<0.05);AD组的MPV/PLT分别与TNF-α(r=0.516,P=0.002)和IL-6 (r=0.633,P<0.001)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AD患者的血小板可被激活,其激活程度和炎症反应之间存在相关性.

  • 采用超声引导下导丝位移法对胃排空障碍危重患者置入三腔喂养管的经验分享

    作者:陈培服;唐时元;曹钰

    目的 评估使用超声引导下导丝位移法置入三腔喂养管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8日-5月18日期间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22例存在胃排空障碍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采用超声引导下导丝位移法对胃排空障碍危重患者置入三腔喂养管时的评估指标,包括是否采用胃内注射温开水、导管通过幽门前手法推进次数、引导置管是否成功、引导置管时间、置管深度等.分析该方法在临床使用的优劣以及是否空腹对置管时间的影响.结果 在22例患者中,置管成功20例,成功率91%.三腔喂养管推进时,分别以1次、2次及≥3次通过幽门的例数为4例(20%)、5例(25%)、11例(55%).其中超声下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导管影9例(45%).置管成功患者的引导置管时间为(20.35±12.93) min.其中空腹患者11例,引导置管时间(15.00±9.87) min;非空腹患者9例,引导置管时间(26.89±14.45) min,两组置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导丝位移法在胃排空障碍的重症患者中置入三腔喂养管的成功率高.而患者空腹状态下置管,可能有助于减少操作时间.

  •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雍;刘纪宁;刘丹;吕汝琦

    目的 探讨急诊中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为无创正压通气用于SAP合并肺损伤的急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症监护室治疗的SAP合并ALI/ARDS患者56例,将进行NPPV的2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进行NPPV的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d后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治疗组、对照组pH值分别为7.41±0.07、7.34±0.04,PaO2分别为(60.60±5.11)、(48.40±3.57) mm Hg(1 mm Hg=0.133 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8.22±3.07)、(23.47±3.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6个月病死率分别为1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中NPPV可以通过改善SAP合并ALI/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减轻低氧损害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华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7 01 02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