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杂志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화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79
  • 国内刊号: 51-13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70
  • 曾用名: 华西医讯;华西医学(内科部分)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应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小鼠早期胚胎与肿瘤细胞共培养下的相互作用

    作者:蒋莎莎;谭春路;张浩;罗峰;李可洲

    目的 建立小鼠早期胚胎与肿瘤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以观察共同微环境中胚胎发育情况及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并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获取小鼠2-细胞胚胎,与小鼠肿瘤细胞株体外共培养,观察胚胎的体外发育状况,并观测4-细胞胚胎、桑葚胚、囊胚的形成率.采用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共培养,噻唑蓝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率;通过碘化丙啶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一步分析肿瘤细胞与早期胚胎共培养时的相互作用.结果 体外共培养下2-细胞胚胎可存活并继续发育,且4-细胞胚胎、桑葚胚、囊胚形成率较阴性及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插入式共培养24、48、72 h,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凋亡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滋养层周围可形成“无瘤圈”,其周围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的表达水平较其他区域未见差异.结论 早期胚胎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可显著提高2-细胞胚胎的体外发育效率,局部共培养并未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产生影响.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善宏;梁燕;曾维政;周晓蕾;李红永;邓旦;蒋明德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2012年6月-2015年1月9例确诊为肝前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观察受累血管内径、形态、血流性质及方向,分析瘘口及受累血管血流频谱.结果 9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3例区域性门静脉增宽,血流增多,流速增快并出现低阻状动脉频谱,脾静脉增宽,回流受阻,脾静脉管腔内出现絮状、不规则状或条索状低弱回声,其间脾静脉管腔内血流信号减少、变细或不均、血流靠边,频谱所示局部血流紊乱,流速快慢不等;2例其他影像学方法及超声确诊脾静脉内血栓形成,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另4例超声未发现门脉系明显异常,经其他方法检查后得以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的阳性诊断率为5/9,漏诊率为4/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筛查、诊断及随访肝前性门静脉高压有一定价值,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漏诊率较高.仔细观察门脉系统管腔结构和内部回声,血流变化,并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和重视临床病史,可进一步提高其发现率和准确诊断率.

  • 某新建综合医院598例医院感染分析

    作者:邓艾;徐世兰;赵娜

    目的 了解某大学教学医院新建分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探讨新建医院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2012年4月-2014年6月598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及相关因素等指标.结果 2012年4月-2014年6月共出院44 085例次,医院感染59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36%.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9.79%)、骨科(2.98%)、老年科(2.62%)和血液内科(1.6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5.32%,其次为泌尿道(13.21%)、切口(8.86%)和血液(8.86%)感染.598例感染病例中有570例送检,送检率为95.32%;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17.02%)、肺炎克雷伯菌(14.21%)、大肠埃希菌(13.68%)、铜绿假单胞菌(11.9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12%)为常见;感染病例的相关高危因素中,泌尿道插管居首位,占42.81%;其次为人住重症医学科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分别占28.60%和26.42%.结论 全面性综合监测不仅能帮助医院掌握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中的高危科室、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等,而且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了合理有效的理论依据.

  • 无锡市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沈波;喻荣彬;许琴芬;倪芳颖;郁艳华

    目的 分析无锡市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有效控制措施,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无锡市某三级医院ICU目标性监测中,随机抽取100例诊断为医院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10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EpiData 2.0软件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进行f检验和x2检验后,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低蛋白血症、长期卧床、手术、免疫抑制剂使用、激素使用、器官移植、气管插管、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导尿时间、置胃管时间共13项因素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高于对照组,是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7d[OR=1.106,95%CI(1.025,1.096),P=0.001],糖尿病[OR=2.770,95%CI(1.068,7.186),P=0.036],手术[OR=7.524,95%CI (2.352,24.063),P=0.001],机械通气时间≥7 d[OR=1.222,95%CI (1.116,1.339),P<0.001],置胃管时间≥7d [OR=1.110,95%CI (1.035,1.190),P=0.003]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时间≥7d、糖尿病、手术、机械通气时间≥7d和置胃管时间≥7d是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尽早干预,并实施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对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医疗安全有重要意义.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终板形态的MRI观察

    作者:周睿;王一;戴国钢

    目的 通过MRI观察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终板形态、Modic改变的分布规律,分析腰椎退行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5年4月3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MRI,根据正中矢状面MRI T1像,将终板形态分为凹面、平坦、不规则3型.根据Pfirrmann法评定椎间盘退变程度并将Ⅰ~Ⅴ级分别计为1~5分;按Modic改变分级标准判定各节段终板有、无Modic改变.分析下腰椎终板的形态特点及3种分型与椎间盘退变程度、Modic改变等的关系.结果 ①31例患者93个腰椎节段;3种形态终板中凹面型终板多(52/93);不规则型终板从腰3/4 (4/21)到腰5/骶1(10/21)逐渐增多.②凹面型终板退变程度评分为(1.19±0.11)分,平坦型为(2.25±0.43)分,不规则型为(3.33±0.51)分,不规则型、平坦型、凹面型终板对应椎间盘退变程度逐渐加重(p<0.05).③椎间盘突出节段以不规则型终板占多数,无突出节段则以凹面型占多数.93对终板中伴有27个Modic改变,伴发Modic改变节段的终板形态以不规则型为主,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凹面型与平坦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以通过终板形态变化、Modic改变以及椎间盘退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青少年腰椎的退行性改变.由于腰5/骶1节段在腰椎中受力大,腰5/骶1分布不规则型终板多,容易出现椎间盘退变.

  • 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铭;陈芳;谢艳;唐红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的转归,研究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HBV-ACLF患者321例,收集患者入院后基线及ALSS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3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1例患者在30 d观察终点时,存活233例,死亡8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合并肝硬化基础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膜炎的发生率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分值、白细胞计数、血氨、肌酐、各阶段的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基础HBV-DNA载量、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基线凝血酶原活动度及3次ALSS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2.337,P< 0.001)、3次ALSS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OR=4.935,P<0.001)是预测经ALSS治疗的HBV-ACLF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BV-DNA(OR=0.403,P<0.001)、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OR=0.447,P<0.001)及3次ALSS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OR=0.332,P<0.001)是30 d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白细胞计数、HBV-DNA载量、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是影响ALSS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5个主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将其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对临床决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扁桃体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柳;刘世喜;陈敏;任佳;要文青

    目的 总结原发于扁桃体的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4月经手术切除或活体组织检查,诊断为扁桃体肿瘤的患者923例,其中恶性肿瘤810例,良性肿瘤113例.记录其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以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扁桃体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单侧发病,且恶性肿瘤常见.扁桃体恶性肿瘤中常见为淋巴瘤(610例),其次为鳞状细胞癌(172例);良性肿瘤中以乳头状瘤(87例)为常见.咽部异物感为扁桃体肿瘤常见的首发症状.结论 扁桃体肿瘤的病理类型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做好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避免漏诊、误诊及不当的治疗对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医师尤为重要.

  • 海口老年消化道溃疡患者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秀波;杨靖

    目的 调查海口老年消化道溃疡患者健康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12月选择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消化道溃疡老年人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1:1选择在该院消化内科体检检查为健康老年人7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身体健康状况、机体结构的功能、疼痛的程度、生活状况以及心理良好状态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盐饮食、体质量指数(BMI)与消化道溃疡发病明显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高盐饮食、BMI均为导致消化道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海口老年消化道溃疡患者的健康状况比较低,年龄、吸烟、高盐饮食、BMI为主要的发病独立危险因素,要积极加强对症预防与干预.

  • 螺旋CT对隆胸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原珍团;张小鸽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隆胸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2月-2015年2月共32例隆胸术后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接受螺旋CT检查的女性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仔细分析假体的位置、形态、边缘、假体内密度及假体周围有无遗漏、破裂及硬结形成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12例患者两侧假体对称,形态及密度均未见异常;其余20例患者存在几种并发症,其中假体纤维囊挛缩11例,假体局部破裂遗漏、形成硬结5例,伴发乳腺炎4例,乳腺内发现纤维腺瘤及囊肿各1例,乳腺内点状钙化5例.结论 螺旋CT作为一种影像检查方法,对乳腺假体的形态、大小、位置及有无破裂遗漏及硬结情况显示全面、准确,对隆胸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及术前指导起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肛门内外括约肌部分联合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作者:牟奇蓉

    目的 观察和评价肛门后侧内括约肌联合部分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肛门后侧内括约肌联合部分外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观察两组的治愈情况、愈合时间、术后排便疼痛程度、术后肛门控便控气及肛裂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40例均痊愈,治愈率100%;创口愈合时间(17.0±3.5)d.对照组38例痊愈,2例未愈,治愈率95%;创口愈合时间(10.5±3.8)d.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及3、7、15d排便肛门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仅试验组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发生稀便失控,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术后肛门稀便和(或)气体失控及肛裂复发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门后侧内括约肌联合部分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术后排便疼痛,利于术后排便,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较为理想的术式.

  • 创伤后肝损害的法医病理学分析及对临床肝移植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雪梅;张旭东;刘敏;云利兵;易旭夫

    目的 探讨创伤后肝脏的病理改变及肝损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移植医师应用创伤后死亡的供肝提供指导作用,也为日后建立尸肝病理选择标准积累资料.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142例创伤后死亡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42例创伤后死亡者伤后实验室检查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均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对照组均未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结合案情、临床资料、尸体解剖资料,对创伤后肝脏的病理改变及急性肝损害可能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损伤方式、损伤部位、受伤到入院间隔时间、损伤程度、低血压(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持续时间、使用2种以上升压药物、大量输血(≥2 000 mL/24 h)、合并休克、合并感染、合并脏器疾病等]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其影响的风险因素.其中,损伤程度按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轻度损伤(ISS< 16分)、重度损伤(ISS≥16分且<25分)和严重损伤(ISS≥25分).结果 142例创伤后死亡者中,45例为观察组,显微镜下肝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其中轻度肝细胞坏死8例,中度肝细胞坏死14例,重度肝细胞坏死23例.97例未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为对照组,显微镜下肝组织形态基本正常.创伤后肝损害与死者的年龄、性别、损伤方式、损伤部位及受伤到入院间隔时间等因素无关,与损伤程度、低血压持续时间≥0.5h、使用2种以上升压药物、大量输血(≥2 000 mL/24 h)、合并休克、合并严重感染、合并心肺以外脏器疾病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结论 若临床移植医师要运用创伤后心脏死亡或脑死亡者供肝,应当警惕上述加重肝细胞变性坏死的风险因素.若合并上述一个或多个风险因素时,建议临床医师在肝脏移植术前进行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供肝,保障移植效果.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58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并一期缝合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45~125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0 ~ 50mL,平均20mL;术后住院时间5~14d,平均7d.术后出现胆漏4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具备熟练的手术技巧,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是安全、可靠的,疗效令人满意.

  • 根面覆盖的不同术式效果比较

    作者:朱琼;于春梅;郑喜璇

    目的 对比侧向转位瓣术(LSF)、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CTG)和无细胞真皮基质(ADM)移植术这3种不同的根面覆盖手术方法半年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7月于门诊就诊的18例牙龈退缩患者,共24颗患牙,按一定顺序分为3组,每组8颗患牙,分别采用LSF、CTG和ADM移植术进行治疗.分别记录基线时和术后6个月时的牙龈退缩量、探诊深度和角化龈宽度,组内和组间均进行比较.结果 3种术式治疗前后龈退缩和角化龈宽度都有明显的变化,龈退缩减少幅度均值为2.8~4.0 mm (P<0.01).其中CTG和ADM移植术移植对探诊深度改变较大,都明显减少(P<0.01);而LSF对探诊深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3种术式之间的比较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LSF、CTG和ADM移植术都是根面覆盖的有效术式.在6个月内,CTG优于ADM,ADM优于LSF,差异明显.

  • D二聚体在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郑照炼;郭强;胡伟明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4月-6月入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且年龄> 18岁、14 d内未再次复发的患者资料,终纳入3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4例患者总病死率为3%,平均住院时间(1 1±3)d,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1±1)d.器官衰竭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无器官衰竭组(p<0.05);感染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5);死亡组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且随着急性胰腺炎分级的升高,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明显升高(P<0.05);但C反应蛋白水平在轻型和中型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而在中型和重型、轻型和重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预测器官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D二聚体预测感染的AUC高于C反应蛋白但低于降钙素原;D二聚体预测死亡的AUC高于C反应蛋白但低于降钙素原.结论 D二聚体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能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的检测手段,且D二聚体相较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其预测准确性更高.

  • 腹腔热灌注化学疗法和静脉化学疗法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比较

    作者:高慧军;甘建辉

    目的 比较腹腔热灌注化学疗法(化疗)(CHPPC)和静脉化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适宜的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并需要进行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按照化疗方式将其分为CHPPC组和静脉化疗组,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出院前1d记录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度,评价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复查并随访患者治疗1年后的腹腔转移率和生存率.结果 静脉化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CHPPC组(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腹腔转移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行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虽然CHPPC操作较为复杂,价格较高,但可在不降低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血糖监测记录断线管理对策探讨

    作者:叶子溦;袁丽;肖洁

    目的 分析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血糖监测记录断线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分别于2013年1月-6月(管理对策实施前)与2013年9月-2014年2月(管理对策实施后)各抽取34例安置了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的患者,比较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监测管理对策实施前后血糖记录断线情况.结果 管理对策实施前后,探头脱落、未按时输入血糖值、信息提取器未能采集到信号的比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熟练掌握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安装程序,及时发现和处理报警是保证动态血糖监测过程顺利完成及监测数据完整准确的关键.

  • 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作者:牛国景;刘军校;刘世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邢台市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实施肠内营养和临床护理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60例.比较两组第1次肠内营养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经口进食前静脉补液量、入院和出院体质量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第1次肠内营养时间分别为(0.8±0.5)、(6.5±1.2)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8±0.8)、(5.1±1.2)d,经口进食前静脉补液量分别为(1.5±0.2)、(3.2±0.3)L,入院和出院体质量变化分别为(2.5±1.5)、(5.4±2.3) kg,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6)、(13.5±1.8)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食管癌术中放置营养管,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同时给予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流程的干预较常规护理具有优越性,在对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和术后恢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 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Orem自理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学军;李聪玲;孟亚熙

    目的 探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Orem自理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6月就诊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研究组采用Orem自理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各组患儿于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肺功能、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高峰流量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并且研究组治疗1年后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在实施Orem自理护理模式干预1年后的完全依从率提高(P<0.05).儿童哮喘生命质量问卷量表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年后情感维度、症状维度和活动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并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理护理模式应用于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应用医护一体化提高眼科手术部位标识率

    作者:曾继红;林红;李智;杨涛

    目的 了解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提高眼科手术部位标识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9月共调查了2 176例眼科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标识情况,其中2013年6月-7月为实施医护一体化前,共1 012例;2013年8月-9月为实施医护一体化后,共1 164例.对实施医护一体化前后眼科手术部位标识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施医护一体化后,眼科手术部位的标识率、规范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标识率由改进前的52.86%提高到94.97%,标识的颜色、位置、形态有了明显的规范.结论 手术部位标识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医生和护士对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的关注,实施医护一体化后眼科手术部位的标识率、规范性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病毒感染与天疱疮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莲;卿勇;李薇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病.遗传易感个体在外界因素如药物、感染、肿瘤、情绪等作用下发病.其中,感染作为天疱疮的诱发因素一直受到热议.已有文献报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天疱疮的发展.现就病毒感染与天疱疮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病毒 感染 天疱疮
  •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的应用

    作者:申芹;陈念永;李光俊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放射治疗(放疗)技术,通过照射过程中机架连续旋转,连续改变剂量率、机架位置和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等,实现不同射野方向上的射束强度调整.其大优势在于能达到与传统调强放疗技术相似或更好剂量分布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但作为新兴技术,完整的VMAT执行方案还有待开发,现有的临床数据相当有限.头颈部肿瘤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对放疗计划质量要求甚高,该文旨在对VMAT在头颈部肿瘤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VMAT在头颈部肿瘤的临床实施提供循证依据.

  • 表观遗传学调控分子突变在髓系肿瘤中的作用

    作者:张丹凤;潘崚

    基因组研究已经确定在髓系肿瘤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存在多种基因突变,包括DNA甲基转移酶3A、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异柠檬酸脱氢酶1/2、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和additional sex combs-like 1等,这些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突变的发现为髓系肿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标志和潜在的治疗靶点.该文就AML、MPN和MDS中常见的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突变进行综述.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谢晓川;饶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具有极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其治疗目标在于迅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以防止脑组织坏死和功能丧失,药物溶栓是其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药物溶栓治疗发展迅速,新型溶栓药物及相关研究不断涌现.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t-PA)相比,新型溶栓药物如替奈普酶、去氨普酶和安克洛酶与纤维蛋白亲和力更强且半衰期更长,能提供更为稳定有效的溶栓效果且安全性更佳.该文重点综述评估使用t-PA及新型溶栓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结果,讨论溶栓药物的选择、影响溶栓药物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及超声辅助溶栓等药物溶栓治疗的辅助手段.

  • 近视角膜屈光手术后睑板腺功能障碍一例

    作者:孙成淑;覃玲;王琳

    1 病例介绍患者男,18岁.因“双眼近视激光矫正术后1个月,双眼发红、刺痛、畏光2周”就诊.1个月前患者于当地医院行近视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规格:5mL,0.1%,参天制药株式会社)、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规格:5g,20%,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

  • 大田原综合征患儿护理一例

    作者:郭兰;杨光

    1 病例介绍患儿女,年龄1个月5d.于出生第3天晚上连续喷嚏后出现抽搐,快速眨眼、嘴角抽动、口吐白沫、四肢痉挛、屈曲上抬、身体蜷缩,抽搐后嗜睡,醒后一般情况好.外院诊断为“新生儿惊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度)、心肌损害”,经“甘露醇降颅压、苯巴比妥镇静止惊、神经节苷酯营养神经”等治疗后好转出院.患儿1个月5d时再次发生抽搐于2014年4月8日入我院神经消化科.

  • 犬巴斯德菌致颅内感染一例

    作者:姜雯雯;杨若澜;杨蕊;曾玉萍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因“突发头痛伴发热2d"于2014年6月22日入院.2d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双侧颞部持续性胀痛,伴发热,高体温39.5℃,伴畏寒、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无咽痛、咳嗽、咯痰,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感觉异常,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异常.至当地医院治疗,行头颅CT未见异常,行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后体温下降至37.5℃,但仍诉头痛,且出现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2014年6月22日急诊转至我院,行头颅CT提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无养狗史及狗咬伤史.

  • 别嘌醇与多种非甾体抗炎药联用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一例

    作者:邹丹;徐珽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因“发热8d,腹痛、腹胀4d'"于2015年1月5日转入我院消化科.自述有“痛风”病史20余年,2个月前患者出现左腿疼痛,患者考虑“痛风复发”,自行口服别嘌醇0.2 g,2次/d,服用后左腿疼痛缓解;半个月前出现皮疹,以双侧脚踝为先,继而蔓延至四肢、胸背部,高于皮肤表面,伴痒感,患者未处理也未停药(累积服用别嘌醇约2个月);入院8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39.5℃,伴纳差、四肢乏力、头痛、全身酸痛,伴鼻塞、流清水鼻涕,偶有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痰,小便黄,呈浓茶色,量少,自觉为感冒,口服感冒药(先后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布洛芬、炎热清片、感冒清片共计约3d),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仍反复发热;5d前患者至当地私人诊所就诊,予输“消炎药”,上述症状无好转,4d前患者出现腹痛,伴腹胀,患者至当地区脑外伤医院就诊,检查提示肝肾功能损害(未见报告),考虑患者病情重,患者于3d前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查胸部及全腹CT平扫:提示胆囊炎,肺部感染,肝脏淋巴瘀滞.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27.87×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N%)18%,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O%)10%.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至锁骨下静脉成“8”字形复位一例

    作者:蔡雪彬;汪秀云

    1 病例介绍患者女,70岁.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因“阴道不明原因出血3+个月”,于2014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双卵巢移位术+肠粘连松解术,病理检查诊断为宫颈腺鳞癌.于2014年11月5日入住我院,化学疗法(化疗)方案:紫杉醇210 mg(第1天)+顺铂40 mg(第1 ~3天).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深静脉置管同意书后,于2014年11月8日,由具有PICC穿刺资质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在无菌技术操作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为该患者置入美国巴德公司4Fr耐高压PICC管道.

  • 保护性头颈约束带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作者:叶丽娟;陈桂枝;赖军;徐丹;鄢秀英

    原发性气道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占原发性呼吸道肿瘤的1% ~ 2%[1],外科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手术难度非常大,术后并发症多,其中吻合口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吻合口瘘的护理是该类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为了降低吻合口张力,患者术后需长时间保持头低颈前屈30.[2].为避免患者变化头部位置而牵拉吻合口,造成吻合口漏,我们设计出保护性头颈约束带,在临床上试用后经过讨论和研究,又加以改进,起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并肾功能不全一例

    作者:李宏发;卢武胜;李军;肖瑾;赵利荣;杨建君;王东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7岁.因“左肾经皮肾镜取石术后8d,肾脏出血9h"于2014年8月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8d在外院行左肾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留置左肾造瘘管.术后患者左肾造瘘管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2、3天引流出少量血性液体,第4天开始未引流出液体.入院前9h患者下床活动后出现持续血尿,经止血、输血等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急转入我院治疗.患者6年前行双肾切开取石术.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16次/min,呼吸22次/main,血压130/78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情况差,精神差,贫血貌,面色苍白,双侧睑结膜苍白,腹软,左侧腰背部肾造瘘管存留,未引流出液体,双侧肾区叩痛.尿管留置,引流出红色液体.CT检查示:双侧肾盂肾盏多发结石,右肾皮质明显变薄,左肾皮质变薄,左肾造瘘管存留(图1).血常规:红细胞计数1.62×1012/L,血红蛋白49 g/L,红细胞比容0.15;肾功能:血尿素氮10.3 mmol/L,肌酐429 μmol/L.

  • 钆贝葡胺致严重过敏性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一例

    作者:张正义;赵俐红;敬茜;黎英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门诊患者.因胸背部不明原因疼痛数月于2014年2月13日来我院门诊部疼痛科就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全身骨显像提示:胸腰椎及肋骨骨代谢增高病灶,骨质疏松致多发骨折.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壁固醇沉积.既往病史有肺心病.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患者在家属陪同下于2014年2月17日由轮椅送至我科行MRI胸椎增强扫描.患者来时,神志淡漠,不能对答、言语,张口呼吸,消瘦.护士向其反复交代检查风险,患者家属坚持行该项检查.

  •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65例临床分析

    作者:蔡彦力;姚元波;黄进启;郑勇;向水;李林浩

    目的 探讨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必要性及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0月65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5例患者均获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1例,喉返神经麻痹25例,肺部感染12例,心律失常5例,颈部乳糜瘘1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44.8±5.4)枚,淋巴结转移率为61.5% (40/65),淋巴结转移度为11.37% (331/2 912).各胸段食管癌均可发生下颈部、全纵隔及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术后远期疗效,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术式.

  • 康复新对痔病继发贫血患者术后促愈作用及血红蛋白的影响

    作者:井晓峰;秦焕

    目的 分析评价康复新对痔病继发贫血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14年10月60例痔病继发贫血患者及30例普通痔病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为贫血患者,术后加用康复新口服及创面坐浴;对照1组(贫血患者)及对照2组(非贫血患者)术后采取普通换药.比较3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第10天和第20天贫血改善率.结果 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4.5±0.8)d,对照1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1.0±1.4)d,对照2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8.0±0.6)d,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0天血红蛋白(Hb)平均改善率为(44.82±19.45)%,第20天Hb平均改善率为(69.32±23.28)%,对照1组第10天Hb平均改善率为(16.27±13.31)%,第20天Hb平均改善率为(31.90±14.69)%,治疗组与同时期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口服及创面坐浴对痔病继发贫血患者术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痔病 贫血 康复新
  • 孕产妇第一产程状态焦虑与常模的对比性研究

    作者:姚建蓉;姚强;荆文娟;任芮;张金玲

    目的 调查孕产妇第一产程状态焦虑得分情况,并与常模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状态焦虑问卷》对2015年3月20日-5月20日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妇产儿童医院准备自然分娩的113例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孕产妇第一产程的状态焦虑总体得分为(41.97±6.25)分,高于常模[(38.97±8.45)分],差异有统计字意义(P< 0.001),且第一产程孕产妇“我感到安逸”“我是轻松的”“我感到愉快”“我感到心满意足”“我感到舒适”等正性情绪得分偏高,而“我感到紧张束缚”“我极度紧张不安”“我优柔寡断”“我觉得神经过敏”“我现在正烦恼,感到这种烦恼超过了可能的不幸”等负性情绪得分偏低.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第一产程,助产人员应对孕产妇的状态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及干预,以促进愉快分娩的进行.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植入患者术前评估和手术时机选择

    作者:赵晓燕;王健;王廷华;罗朝志

    目的 通过分析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的术前麻醉评估及手术时机选择等问题,总结该类患者的特点及相关文献的指导性意见,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医疗决策.方法 1例老年男性患者,2012年3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2015年5月患者因结肠肿瘤需行限期结肠肿瘤根治术,术前发现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发生再狭窄.针对此患者的麻醉前评估及手术时机的选择等问题,检索相关文献,为该患者是否需要术前血管重建术以及如何进行手术时机的选择等问题寻找答案.结果 结合相关文献及指南,对于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应该积极处理,改善围手术期的心功能;但是,对于可疑恶性肿瘤的限期手术应适当放宽条件,不应一味按照指南延迟手术.结论 正确的麻醉前评估和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是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对于有可能变为急诊手术的限期手术,应考虑多种因素权衡利弊,尽可能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尽早完成.

  • 尿酸干预治疗对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肾脏损害的影响

    作者:王立英;马玉霞;董立新;郭义娟

    目的 探讨尿酸干预治疗对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8月在院诊治的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50例,给予低嘌呤饮食联合降尿酸药物干预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尿微尿白蛋白(MAU)、血清胱抑素C(CysC)、尿酸和空腹血糖(FPG).结果 治疗前后尿酸分别为(509.40±36.00)、(340.00±39.00)t-tmol/L,FPG分别为(6.78±0.21)、(5.75±0.65) mmol/L,MAU分别为(45.60±18.30)、(26.30±10.50)mg/L,CysC分别为(1.36±0.15)、(0.89±0.33)mg/L,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干预治疗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肾脏损害,并可降低其FPG水平.

  • 精细化管理在重症医学科外科重症监护室抢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唐志红;徐禹;李霞;田永明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重症医学科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抢救设备管理中的效果,推进抢救设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方法 2014年3月引进精细管理法,将制度管理精细化、人员培训精细化、流程管理精细化等贯彻到SICU抢救设备管理过程中.结果 推行精细化管理后,护士对我科仪器知识掌握率由精细化管理前(2014年5月)的90.2%提高到98.5%.管理前(2014年3月-5月)与管理后(2014年6月-8月)科室维修仪器数量分别为65、47台,护士对仪器设备使用后不规范处理的次数分别为98、10次,管理后均明显下降.结论 SICU抢救设备的精细化管理能大幅度地提高管理效能,提高抢救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临床护士对抢救设备的熟悉程度和使用技能明显提高;更能确保急救工作的快速和顺利进行,在保障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全面托管模式下某新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探索

    作者:蒋璐;刘凯;刘敏;黄应德;钟彦

    医院托管,是指通过契约形式,医院的产权所有者将经营管理权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法人或自然人有偿经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模式逐渐被广泛运用.在该背景下,全国一知名公立医院全面托管某新建综合性民营医院,其利用态势分析(SWOT)方法制定高效决策机制、加强流程优化改造、完善信息化建设等创新性手段发挥托管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优势,应对不足,初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 “互联网+”下中国伤口专科护理的发展

    作者:陈佳丽;张月儿;宁宁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网络在驱动当今社会变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应运而生.“互联网+”是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由于它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六大特征[1],一经形成,便广泛应用于工业、金融、商贸、通信、交通、医疗、政务、农业等领域.

  •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在伤口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邓悟;刘欢;陈佳丽;邓欣;张月儿;宁宁

    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领域能够在远程进行数据交互,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运作的协同性,对医疗卫生行业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帮助和推进.该文首先就移动护理的发展过程进行论述,总结了移动护理发展的多种方向.其次探讨了基于不同构架和技术的移动护理系统,在现有医疗环境的应用情况和业务模式.后,提出了基于集成平台的移动护理技术在伤口护理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实现方法.

  • 两种自溶性清创法在伤及皮下组织伤口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代永静;冯崴;李红菊;李苗苗;张明学

    目的 评价两种自溶性清创方法在伤及皮下组织清创期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12月接诊的38例表面黄期伤及皮下组织的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无定形水凝胶进行自溶性清创,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藻酸盐进行处理.比较两组创面清创时间、换药次数、肉芽生长情况、清创结束时伤口面积缩小率、渗液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清创时间分别为(21.11±5.86)、(26.69±9.68)d,换药次数分别为(7.21±2.12)、(9.37±3.32)次,肉芽生长评分分别为(2.58±0.61)、(1.95±0.71)分,清创结束时伤口面积缩小率分别为(47.00±26.24)%、(29.03±22.62)%,渗液渗漏发生率分别为0.0%、3.3%,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溶性清创时,无定形水凝胶配合藻酸盐类敷料比单纯使用清创效果更佳,渗漏发生更少.

  • 医用吸水垫应用于临床伤口治疗的效果研究

    作者:戴燕;赵延慧;李晓玲

    目的 评价医用吸水垫用于伤口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4年11月-2015年8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伤口治疗中心就诊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使用嘉鱼稳健生产的医用吸水垫,对照组使用德国保赫曼集团生产的曼多夫吸水敷垫,使用自行设计的观察记录表进行敷料吸水性、顺应性、二次创伤评分、伤口周围皮肤评分等资料的收集.结果 两组吸水性和顺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比较,第1、2、3次换药时观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次创伤评分比较,第3次和第4次换药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2、3、4次换药时伤口周围皮肤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试验组患者对医用吸水垫有较好的舒适性体验,其对伤口的二次创伤小,伤口周围皮肤受损较轻,锁水性较曼多夫好,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患者康复.

  • 股骨颈骨折合并Ⅲ期以上压疮患者的整体治疗

    作者:杨少敏;王维平;王淮玲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合并严重压疮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对2011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未能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又合并Ⅲ期以上压疮患者的整体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整体治疗的方法是根据股骨颈骨折不同阶段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固定骨折部位,结合波浪床、骑跨椅进行康复锻炼,创面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结果 37例患者中,34例患者压疮完全愈合且能坐骑跨椅离床外出活动,其中9例康复后行髋关节置换术,终能站立并能扶拐杖行走;2例因家庭支持力度不够仍然卧床,压疮行负压引流治疗;1例因心肺功能衰竭骨折后2年死亡.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联合波浪床、骑跨椅以及封闭式负压引流对股骨颈骨折合并Ⅲ期以上压疮患者进行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可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 压疮伤口感染及其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郭春兰;刘旭;席祖洋;邓红艳

    目的 了解压疮伤口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析长期使用纳米银敷料处理压疮的有效性,为临床压疮伤口的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5年8月在门诊和全院各科就诊处理的Ⅲ~Ⅳ期压疮患者55例,共60处压疮伤口,在全程整体干预的情况下,伤口按照统一方法评估、清洗和清创后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干预至伤口愈合或8周结束,伤口未愈者按湿性疗法继续换药至伤口愈合.观察干预前和干预后2、4、8周伤口病原菌检出率、压疮愈合计分的变化及干预期内伤口愈合率.结果 干预前检出病原菌12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病原菌检出率为92.73% (51/55),使用纳米银敷料干预后不同时间段,伤口病原菌检出率和压疮愈合计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干预4、8周后,伤口床改善显著,病原菌检出率和愈合计分下降更快;干预期内伤口愈合率为23.64% (13/55).结论 压疮伤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使用纳米银敷料能有效清除伤口病原菌,促进伤口愈合.

  • 新型湿性敷料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吉辉;项红梅;林志秋

    目的 探讨应用湿性敷料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20例确诊为坏疽性脓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湿性敷料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1:9聚维酮碘溶液换药,治疗1个疗程(7~14d)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10例均有效,对照组7例有效,3例无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试验组和对照组换药前疼痛评分分别为(2.50±1.08)、(6.60±1.07)分,糜烂面停止渗液时间分别为(3.10±0.99)、(6.70±1.06)d,上皮生长时间分别为(3.20±1.75)、(7.00±1.89)d,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6.50±2.99)、(10.20±2.97)d,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创面所处的愈合阶段,采用适合的新型湿性敷料换药,能加速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水凝胶冰敷贴辅助治疗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

    作者:文倩

    目的 探讨水凝胶冰敷贴辅助治疗缓解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肢体肿胀及疼痛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0月将54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180例.3组患者术后均使用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对照组:单纯压迫止血;试验1组:除单纯压迫止血外,立即使用水凝胶冰敷贴外敷穿刺侧腕部;试验2组:压迫止血后穿刺侧腕部及手掌发生肿胀时,再使用水凝胶冰敷贴.观察止血过程中,3组患者肢体疼痛、肿胀程度及消退情况.结果 3组术前和术后6h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患者末梢循环良好.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术前与术后穿刺侧掌围差值分别为(3.50±0.12)、(1.80±0.23)、(1.60±0.40) cm,试验1组与试验2组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术后1h穿刺疼痛评分分别为(3.22±0.52)、(2.13±0.35)、(2.62±0.56)分,术后6h穿刺疼痛评分分别为(4.51±0.38)、(2.31±0.41)、(2.45±0.26)分,试验1组与试验2组术后1h和6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比较,术后1h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凝胶冰敷贴能减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因压迫止血导致的肢体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 2016年新压疮指南解读

    作者:邓欣;吕娟;陈佳丽;宁宁

    该文对2016年新压疮指南进行解读,重点介绍在此指南中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宣布将术语“压疮”改为“压力性损伤”并对其分期进行更新的原因和意义,以及临床上对压疮新的干预和措施.整篇文章旨在帮助广大医护工作者理解新压疮指南,纠正将压疮的每个阶段损伤定为“压疮”所导致的观念混乱.

    关键词: 压疮 指南 解读
  • 远程会诊模式应用于养老院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欣;李飞;刘冰

    目的 探讨远程会诊模式应用于养老院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6月社区养老院内的40例已确诊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由养老院的医生给予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研究组由三级医院伤口治疗中心的医务人员通过远程会诊模式,指导养老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对照组无效12例,有效7例,显效1例,无治愈患者,总有效率为40%;研究组无效1例,有效12例,显效7例,治愈2例,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89,P<0.001).结论 远程会诊模式应用于养老院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疗效显著.

华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7 01 02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