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세계화인소화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4-1260/R
  • 国内刊号: 李军亮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wcjd@wjgnet.com
  • 曾用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太原消化病研治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无X线监视内镜下置入幽门支架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36例

    作者:吴齐;李士杰;曹长琦;张集昌

    目的:评价无X线监视内镜下置入幽门支架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操作技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07-01/2009-12接受无X线监视内镜下幽门支架置入治疗的36例胃出口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共置入39枚支架,其中3例患者为双支架.7例患者因病变狭窄程度高,先行内镜下球囊扩张,再行支架置入.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患者术后1 wk及4 wk的GOOSS评分高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GOOSS评分高于术前时间平均为101.3(7-380)d.患者平均生存期123.3(10-380)d.2例患者发生术后支架移位(20 d及65 d).2例患者术后因肿瘤向支架内浸润生长,致GO-OSS评分降低.1例患者术后7 d发生急性胆管炎.无出血、穿孔病例.结论:无X线监视内镜下置入幽门支架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 慢性肝病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彭虹;罗新华;刘天昭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及肝纤维化,进一步探讨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两组,利用脉冲式色素浓度图像分析仪(DDG)行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监测ICG血浆清除率(K)和15min滞留率(R15);同时利用Fibroscan进行肝硬度值(F)检测对肝纤维化情况进行定量.结果: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加,ICG血浆K值(184.786±69.34 vs 93.826±651.50,t=5.216,P<0.01),R15增加(9.536%±8.823% vs 30.304%±20.24%,t=4.576,P<0.01),提示肝脏储备功能下降,各组差异有显著性;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硬度值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K值与肝硬度值呈明显负相关(r=-0.712,F=50.367,P<0.01);而R15与肝硬度值则成明显正相关(r=0.794,F=83.393,P<0.01).结论:肝脏储备功能随着肝纤维化程度递增而降低.

  • 胃运动和感觉功能在符合罗马Ⅲ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特点

    作者:吴改玲;蓝宇;王玘;闫冰;张小晋

    目的:研究符合罗马Ⅲ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FD患者病理生理机制的差异.方法:对符合罗马Ⅲ标准的44例FD患者根据罗马Ⅲ分类标准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31例)和上腹痛综合征(EPS,13例)两个类型,10例无症状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上胃肠消化不良症状评分、5 h胃排空检查、水负荷试验.结果:FD、PDS患者胃排空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57.74%±5.56%,52.26%±8.12%vs84.00%±5.76%,P=0.015,P=0.003),PDS患者胃排空率较EPS有减低趋势(56.26%±8.12%vs 68.08%±9.86%.P<0.05).FD、PDS患者的胃感知饮水量和大饱足饮水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567.61 mL±25.22 mL,548.23 mL±29.36 mL vs 725.00 mL±54.90mL,P=0.006,P=0.01;917.16 mL±39.44mL,894.17 mL±47.65 mL vs 1 240.00 mL±75.57 mL.P=0.000,P=0.001).PDS的胃感知饮水量和大饱足饮水量较EPS有减少趋势.EPS的大饱足饮水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25).结论:FD患者存在胃排空和近端胃感觉功能的异常,PDS患者胃排空延迟和近端胃扩张功能及顺应性受损更为明显.

  •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使用内镜经皮胃造瘘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新宇;王丽平;张俊;沈扬;樊东升

    目的: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内镜经皮胃造瘘(PEG)的使用情况,对影响其接受或拒绝使用PEG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472例2005-01-01/2007-12-31被诊断为ALS的患者PEG使用情况进行现况调查,使用包括影响PEG接受的共16个问题的统一问卷,通过面访、电话、网络进行,对所有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本研究中ALS患者PEG的总使用率为4.4%(21/472).按逐年计算,每年使用PEG的ALS患者比例分别是:2005年1.85%(1/54),2006年1.66%(2/120),2007年6.04%(18/298).在所有接受PEG的患者中,大多数(16/21,76.2%)患者在首发症状出现前3年内进行了本项治疗.ALS患者接受PEG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医生的建议(19/21,90.5%)、吞咽困难(15/21,71.4%)和PEG相关宣传材料(10/21,47.6%).妨碍ALS患者进行PEG的主要因素包括缺少医生的建议(228/451,50.6%)、不了解PEG相关知识(178/451,39.5%)、害怕手术风险和疼痛(178/451,39.5%)以及担心保留造瘘管会造成生活不便(177/451,39.2%).结论:ALS患者PEG的使用率仍偏低,影响ALS患者接受该项姑息治疗的主要因素是医师的建议.

  • P-gp和ABC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龚晓瑾;古力巴哈尔·阿不力米提;蒲红伟;陈晓

    目的:研究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gp和ABC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6例及正常食管黏膜30例,观察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gp和ABCG2的表达,同时回顾性研究了这些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和ABCG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6%和80.26%.30例食管正常黏膜中两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0%和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35);(3)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BCG2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34);(4)P-gp与ABCG2的表达呈正相关(r=0.228,P<0.05);(5)本组病例的5年总生存率为34.21%,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gp阳性表达组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两组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p和ABCG2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P-gp与食管鳞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 Akt的活化对胃癌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晓东;陈红霞;关润年;吕农华

    目的:研究Akt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活化状况及其与胃癌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48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0例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kt蛋白在48例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48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D34抗原为血管内皮标记检测其在胃癌组织的免疫染色状况以确定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Western blot显示20例胃癌组织(20/20)和19例癌旁正常组织(19/20)中存在Akt蛋白的表达,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正常组织的2.7倍(0.186±0.013 vs 0.069±0.009,P<0.001);在20例胃癌配对组织中皆可检测到pAkt蛋白的表达,但癌组织的水平为癌旁正常组织4.1倍(0.164±0.025 vs 0.040±0.006,P<0.01).pAkt蛋白在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7%(32/48)和58.3%(28/48),pAkt较高表达于组织分化较差(x2=8.280,P<0.05)和TNM分期较晚(x2=8.526,P<0.05)的胃癌组织中.48例胃癌组织的平均MVD为40.6±15.1,在32例pAkt表达阳性胃癌组织中,MVD均值为45.5±20.3,而16例pAkt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中,MVD均值为30.6±12.1,统计分析表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在48例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1%(25/48),x2检验分析表明pAkt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x2=12.89,P=0.012).结论:Akt及pAkt蛋白特异性过表达于胃癌组织.pAkt蛋白可能促进胃癌的血管新生,上调表达VEGF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介导作用.

  • 胰岛素对结肠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表达干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余盈娟;袁玉丰;林琳

    目的:探讨胰岛素(Ins)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SMCs)增殖及其表达干细胞因子(SCF)的影响.方法:酶解法结合机械刮除法分离培养SD大鼠结肠SMCs,α-actin免疫荧光鉴定.将SMC随机分为Ins剂量组(0、2.5、5、20、40、80mg/L)与时间组(0、8、16、24 h),观察Ins作用下SMCs的增殖及其合成SCF的情况.MTT法检测SMCs的增殖,Westem blot及RT-PCR法检测SCF的表达.结果:(1)5 mg/L时Ins即有显著的促SMCs增殖效应(0.052±0.006 vs 0.018±0.006,P<0.05);(2)低、中剂量Ins(2.5、5、20 mg/L)能促进结肠SMCs表达SCF(蛋白:0.735±0.035,0.754±0.057.0.741±0.051 vs 0.658±0.024;mRNA:0.688±0.077,0.690±0.080,0.698±0.074 vs0.528±0.053,均P<0.05);高剂量Ins(40 mg/L)使SCF的表达达到高峰(蛋白:0.899±0.048vs 0.658±0.024;mRNA:0.938±0.117vs0.528±0.053;均P<0.05);(3)SMC表达SCF在Ins作用16 h后达到峰值(蛋白:0.899±0.011vs0.628±0.015:mRNA:1.038±0.053 vs 0.709±0.042;均P<0.05).结论:Ins能促进结肠SMCs增殖,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促进结肠SMCs表达SCF.

  • 溶癌水泡性口炎病毒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机制

    作者:连海;汤晶;孙玉成;张爽

    目的:研究一株实验室减毒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水泡性口炎病毒以1.0感染复数(MOI)的接种密度感染HepG2细胞,同时设接种相同体积培养液的Mock感染组,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O/EB结合Hoechst/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早期凋亡细胞数目;PI染色结合细胞周期分析sub-G1凋亡峰值:JC-1染色测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Ψ)水平;比色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的活性变化.结果:减毒VSV感染HepG2细胞后,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HepG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VSV感染HepG2细胞24h后,早期凋亡细胞数高于Mock感染组(26.46%±6.01%vs4.86%±2.28%,t=-5.817,P<0.01);sub-G1峰细胞数高于Mock感染组(14.07%±3.83%vs 3.99%±1.36%,t=-4.293,P<0.05);HepG2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Ψm)明显降低(t=-4.586,P<0.05);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人肝癌细胞HepG2是VSV敏感细胞株,VSV感染HepG2导致细胞线粒体△Ψm下降,激活caspase-9进而活化下游caspase-3,终通过内源性线粒体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 姜黄素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作者:陈欧;李昌平;罗彬;冯琦;马春华;冯凯祥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DSS结肠炎组,小鼠每日自由摄取5%DSS溶液:C组:姜黄素治疗组,小鼠自由摄取5%DSS溶液,每日腹腔注射姜黄素悬液30 mg/kg;D组:地塞米松治疗组,饮用5%DSS溶液,每日腹腔注射一次地塞米松针剂0.4 mg/kg.各组小鼠每日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学改变.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核因子-κB(NF-κB)在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内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胞质NF-κB抑制蛋白IκB的表达情况.结果:DAI与组织学损伤评分显示C、D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AI:1.64±0.92,2.80±0.92vs 7.67±1.56;组织学损伤评分:1.36±0.50,2.00±0.67 vs 2.83±0.83.均P<0.01),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ng/L)、IL-6(ng/L)的浓度在B组明显升高,且高于C、D组(TNF-α:102.75±3.52 vs 75.91±1.59,78.25±2.15:IL-6:80.94±3.26vs 59.65±1.39,65.57±4.04,均P<0.01);NF-κB在C、D组中的表达较B组显著下降(2.73±0.79,4.22±1.09 vs 7.92±1.24,均P<0.01),C、D组之间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IκBα在C、D、B组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C、D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有效治疗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其疗效优于地塞米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调节细胞因子TNF-α、IL-6等的释放而发挥作用.

  • 低聚木糖与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作者:王俊丽;聂国兴

    人类胃肠微生物区系是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他影响肠道的多种生理功能,并对机体的营养调控、肠道上皮屏障完整性的维持和肠黏膜免疫的发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宿主间互惠共生,形成一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共同维护微生物群落的相对稳定和抵御致病菌在肠道的定植和入侵.当肠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时,就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种食物成分被摄入后,通过调节结肠微生物区系而发挥益生元作用.XOS通过选择性增殖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而调节人和动物胃肠功能,纠正和治疗微生态失调相关性疾病.

  • 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艳;刘诗

    电针人体穴位对胃肠动力产生重要影响,足三里是常用穴位之一,其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特定频率下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如能改善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尽管临床研究中未有定论,但更多证据支持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近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的调节机制及应用进行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血浆蛋白质组学

    作者:刘友平;王磊琼;郭芳宏;王小栋;魏嵋

    目的:初步探讨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及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全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获得组间标准化总灰度值(%Vol)都相差2倍及以上的蛋白斑点共6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出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血浆蛋白中有明显规律性变化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有4个:载脂蛋白A Ⅰ(Apo AⅠ)、载脂蛋白AⅡ(Apo AⅡ)、结合珠蛋白(HPT)、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相对于正常健康对照组,这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都表现为明显下调趋势.结论:以上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组合性变化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诊断、预后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的意义.

  • 牛蒡子苷元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作者:王兵;郑国灿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RG)对肿瘤黏附、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分别采用MTT法、Transwell 法检测ARG对SMMC-7721细胞黏附、侵袭和转移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裸鼠肺转移瘤模型,检测ARG对SMMC-7721细胞肺转移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RG作用后SMMC-7721细胞黏附率、侵袭率和转移率显著下降,其平均黏附抑制率、转移抑制率和侵袭抑制率分别为43.08%、55.19%和58.21%.随着ARG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ARG对SMMC-7721细胞及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72 h:0.260±0.014 vs 0.999±0.066,P<0.05;4 h:0.558±0.026vs.24l±0.102.P<0.05).裸鼠SMMC-7721细胞肺转移灶数目显著减少(62.5%vs 100%,P<0.05).结论:ARG在体外可以抑制SMMC-7721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转移,在体内可以抑制肿瘤的转移.

  •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肝穿刺活检标本中鉴别诊断的意义

    作者:王涛;王凤梅;高英堂;朱争艳;郭洪生;杨斌;张传山;张勤;杜智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肝细胞癌(HCC)等不同肝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6例肝穿刺活检标本(包括13例极早期HCC、44例早期HCC、16例不典型增生、29例肝硬化和24例肝炎)及57例中晚期HCC手术标本中GPC3和甲胎蛋白(AFP)的表达,28例正常肝组织作对照.结果:GPC3在HCC与其他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PC3和AFP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0.7%和37.7%,特异性分别为99.4%和93.6%.在极早期和早期肝癌中,GPC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FP(92.3%vs38.5%:72.7%vs34.1%,均P<0.05).GPC3在极早期和早期肝癌中的表达均高于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P<0.01).在肝硬化、肝炎、正常肝组织中均未见GPC3和AFP蛋白表达.GPC3在小肝癌中的阳性率为78.6%,联合AFP可将诊断敏感性提高为85.7%.在血清AFP阴性的小肝癌中GPC3的阳性率高达70%.GPC3阳性表达患者肝癌根治术后1年、2年、3年的复发率明显高于GPC3阴性患者(P<0.05).结论:GPC3在极早期和早期HCC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新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肝穿刺活检行GPC3染色是一个有效的肝癌早期鉴别诊断的辅助工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HCC患者的预后.

  • 降气和胃通腑法对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杜业勤;张双燕

    目的:观察针灸和中药恢复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肠癌根治性手术后的105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和针灸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中药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和术后第1天营养管推入四磨汤口服液20mL,每日3次,治疗10 d;针灸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和术后第1天针灸治疗,每日1次,治疗10d.结果:3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8,P<0.05),针灸组与中药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9,P>0.05).针灸组在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方面优于中药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针灸组在改善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方面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69.44%±6-37%vs57.62%±8.08%.56.57%±8.90%,F=31.25:CD4:35.63%±6.26%vs30.28%±6.66%,30.89%±6.25%,F=7.42;CD4/CD8:1.27%±0.44%vs 1.01%±0.45%.1.03%±0.64%,F=5.64;NK:13.29%±3.45%vs11.88%±3.89%,10.64%±2.64%,x2=10.39,均P<0.05).临床症状改善方面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5,P=0.004),针灸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均P<0.05).Z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5,P=0.00),针灸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降气和胃通腑法对恢复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可以调节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值,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针灸组效果好.

  • IL-28B基因多态性在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许刚;任浩

    Interleukin(IL)-28B(interferon lambda 3,IFN-λ3)是一类属于IFN-λ家族的新型白介素,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近期的多项研究阐述了IL-28B的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治疗上的重要性,并成功的定位了两个关联性强的SNPs:rs 12979860-IL-28B上游3 kb处,rs8099917-IL-28B上游8 kb处.IL-28B的基因多态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根据其基因型可以预测患者的自愈率,以及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和利巴韦林(ribavirin,RBV)联合治疗的持续应答率,从而有助于确定HCV感染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肝移植术后腹腔高压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2例

    作者:张建平;倪家连;刘晓明

    腹腔高压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演进成致死性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肝移植存在导致腹腔高压的多种病理因素,一旦形成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预后极差.本文报道肝移植术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2例,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病症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症的认识,改善预后.

  • 胆囊原发性典型类癌1例

    作者:梁玉梅

    胆囊类癌是极罕见的病例,在所有类癌中,原发于胆囊的不到O.5%.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发生于胆囊颈部,病变呈息肉样.患者具有胆囊息肉病史10余年,逐渐增大3 mo,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理示肿瘤细胞大小致,可见菊形团样排列;细胞核圆形,核染质细颗粒状.无核仁;免疫组织化学示嗜铬素及突触素阳性;病理诊断为胆囊典型类癌.本例为第1例在10余年胆囊息肉病史中发现的胆囊类癌.

    关键词: 胆囊 类癌 息肉
世界华人消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