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药通报杂志

中医药通报

中医药通报杂志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중의약통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749
  • 国内刊号: 35-125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4-9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药通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卢太坤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黄莺论治皮肤病学术思想浅析

    作者:陈甜甜;黄莺

    本文主要阐述导师黄莺教授临床论治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及其临证经验,总结其在辨证思路上善于从整体出发,多种辨证体系结合;在治疗思想上重视气阴,兼顾脾胃,攻补兼施。

  • 阮诗玮从阴火论治肾性血尿

    作者:许勇镇;阮诗玮

    本文主要论述导师阮诗玮教授发挥李氏阴火理论论治肾性血尿的经验,并举数例病案加以阐述。

  • 张慧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药特点

    作者:祝盼盼;郑琼;张慧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为血液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迁延,病势缠绵,张慧教授从事中医血液科疾病多年,发现其中医治疗疗效颇佳,故总结分析其临床中药治疗的用药特点。

  • 国医大师裘沛然治案(六)--裘沛然治疗血证案五则

    作者: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梁尚华;王少墨;裘世轲

    国医大师裘沛然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临床以善治疑难杂病著称,活人无数,医泽广被。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还是一位通晓文史哲的学者和诗人,人称一代鸿儒大医。为更好地传承裘老的学术精华,应本刊的盛情邀请,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教授领衔整理的“国医大师裘沛然医案”将在我刊连载发表。本期试从诸血证医案探析裘老的学术思想,以飧中医同道。

  • 郑昱运用经方治疗呃逆经验

    作者:吴军;姜莉莉;鲁峻;郑昱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难以自制为主症。吾师郑昱主任认为呃逆病位在胃,以胃气不和为关键,但与五脏相关,尤以肝之疏泻有关。主要病因为寒邪、热邪;对于呃逆的辨证治疗,遵循《伤寒杂病论》中所述,将呃逆分为寒呃、实热呃、虚热呃三种常见证型,同时有肝郁、饮食积滞、痰饮、瘀血阻滞等兼证,应用经方辨证施治。

  • 疏利气机、涤痰行瘀方(蠲哮汤)对哮喘炎症白三烯通道干预作用初探

    作者:喻强强;薛汉荣;余建玮;程光宇;曹邦卿;赵英杰

    支气管哮喘是具有慢性气道炎症特点的一种异质性疾病。半胱氨酸白三烯( CysLTs )通道是支气管哮喘炎症两个重要通道之一。我们研究认为“痰瘀伏肺”为哮喘发病的宿根,哮病痰瘀气阻的病理特征与现代医学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存在必然的相关性,蠲哮汤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方剂。本文就疏利气机、涤痰行瘀方(蠲哮汤)对哮喘炎症白三烯通道干预作用进行初探。

  • 原发性高血压从肝经血分湿热论治验案2则

    作者:姚越宁;陈宝国

    肝经血分湿热型高血压病是指现代医学定义的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夜寐欠佳、汗出不彻、身热不扬等主要症状,并伴随出现头身困重、口苦、口干不欲饮水、耳鸣、小便色黄等症状的一组症群,其既可单独出现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又可兼并出现在已有的证型中,如兼并出现在肝肾阴虚、瘀血阻滞等证型中,使单纯病因病机的高血压病复杂化,治疗上多以清热祛湿为主,致瘀者兼以活血化瘀,血虚者兼以补血养血,动血者兼以凉血安血等。

  • 《伤寒论》柴胡汤类方辨治肝癌并发症体会

    作者:阳国彬;刘玉芳

    《伤寒论》柴胡汤类方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而来,都包含柴胡、黄芩药对。柴胡、黄芩药对是柴胡汤类方的核心药物,在柴胡汤类方中起和解少阳的主导作用。柴胡汤类方具有和解少阳、宣达枢机、调畅气血等功效。应用柴胡汤类方辨治肝癌并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认为《伤寒论》柴胡汤类方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石强运用小柴胡汤验案

    作者:魏志霖;石强

    石强副教授在临床中灵活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甚佳。其认为小柴胡汤即能和解少阳、解表之风寒,又能扶正补虚,还能调理少阳气机、运转表里、斡旋升降、布达气血,使阴阳自调而病愈。

    关键词: 小柴胡汤 验案 石强
  • 论《素问》“五气为病”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朱立伟

    《素问·宣明五气》所论“五气所病”阐明了人体五脏之气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特点,历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本文针对各家看法展开讨论与总结,并结合临床经验,旨在阐明“五气为病”理论对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 浅析太阳经发热与疾病传变转归的关系

    作者:钟蕾;张光荣;邹鹏飞

    《伤寒论》是围绕着“寒邪伤阳”这个主线展开,一般情况下阴进阳退为病进、阳进阴退为病退,有一分发热,则留有一分阳气;在《伤寒论》中发热是正气与寒邪争抗所产生的症状体征。然而寒邪作用不同的病所(六经各具有其生理病理特点)、兼夹不同的病因、结合不同的体质,所产生的发热则各具其特点,从中也可提示疾病各自不同的传变规律。本文对《伤寒论》太阳经发热进行整理研究,从而展示伤寒六经发热与疾病传变转归的关系,以便于外感发热性疾病的辨证治疗。

  • 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二)--辨治儿科病验案

    作者:李今庸

    1小儿脾虚食滞案某某,女,10岁,学生,侨居国外某地,随其母亲回国探亲,2003年12月30日晚就诊。上午到大街吃“肯德基”,下午发生脐周腹痛,有胀感,时轻时重,按之痛甚,但腹部柔软,大便泻下5~6次,时为白色黏沫而泄利不爽,舌苔薄白。乃脾虚食滞,中焦升降失调,治宜温中补脾,佐以调气,方用理中汤加味。药用:炒白术8g,党参8g,干姜8g,炙甘草6g,广木香5g。上5味,加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滓,温分再服。一服病愈。

  • 经方麻黄用量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王付

    思考与探索麻黄的基本作用有发汗宣通、宣肺平喘、宣通经筋、宣利水饮、温阳宣通,学好用活经方中用麻黄组方辨治诸多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病的基本切入点是深入探索用量主导药效,只有全面地深入地研究麻黄药量与药效之间的必然内在关系,才能更好地运用而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 运用紫菀汤从运气论治临床验案两则

    作者:吴春丽;姬琳;王兴臣

    笔者从运气论治,临床辨证应用紫菀汤疗效确凿,运用范围广泛,不拘泥于岁运年份,不拘泥于肺系疾病,只要存在“肺虚火炎”的病机特点,即可灵活化裁,辨证应用。

  •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

    作者:戴家超;李富;刘英锋

    疾病随着体质走,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决定了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而且决定了疾病发生、发展、传变的一般规律,刘英锋教授将体质理论灵活应用于临床证型四要素(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的辨别之中,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关键词: 体质 辨证 临床应用
  • 连梅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腹部脂肪组织中N F-κB及IK Kβ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米佳;王秀阁;陈曦;王国强;朱浩宇;朴春丽

    目的:观察连梅颗粒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腹部脂肪组织中NF-κB及IKK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高脂饲料喂养的雄性SPF级ZDF( 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连梅颗粒组、吡格列酮组,普通饲料喂养的雄性SPF级ZL ( Zucker Lean )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连梅颗粒组按照5.1g· kg-1灌胃给药,吡格列酮组按照1.07mg· kg -1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2周。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腹部脂肪组织中NF-κB、IKK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治疗第12周末,模型组、吡格列酮组、连梅颗粒组大鼠腹腔脂肪组织中NF-κB、IKKβ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连梅颗粒组和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且连梅颗粒组优于吡格列酮组( P<0.05)。结论:连梅颗粒组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腹部脂肪组织中NF-κB及IKKβ蛋白的表达。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外治法的研究概况

    作者:王婷;钟丽娟;何紫阳;晏子友

    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以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蓄积使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治疗及肾脏替代疗法,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其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得其普及受到限制。近年来,中医外治法以其便捷、价廉、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等优势脱颖而出,主要包括中药灌肠、药浴、泡脚、针灸、穴位贴敷、拔火罐等,为多途径治疗CRF提供了新的可能,并有效地延缓了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发展。本文献旨在综述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CRF的临床疗效,为指导CRF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 补肾中药有效成分防治肿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陈静;刘宣;李琦

    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根本,肾虚是正虚之本,因此补肾为扶正抗癌的重要治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补肾中药有效成分防治肿瘤的作用机理开展大量研究,发现补肾中药有效成分能够有效阻滞肿瘤细胞周期、抑制增殖、诱导凋亡、抑制侵袭转移等。本文就补肾中药有效成分防治肿瘤的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中医药治疗肛肠病验案举隅

    作者:何之光;耿学斯

    肛门湿疡、便秘、嵌顿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错综复杂,临床症候表现繁多纷杂,祖国医学文献中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症状及治疗方法多有记载,临床辨证施治疗效显著。笔者临床常见此三病疑难顽疴者,故自验例中择出二三,报道如下。

  • 巧用乌梅丸治疗不寐

    作者:梁坤;邵元欣;王兴臣

    乌梅丸被视为治疗厥阴病的经方,其清热温寒的组方特点在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诸症如胸痹、失眠、黄疸等均有良效。临床中,结合患者症、脉、舌的特点,认准厥阴病寒热错杂病机,辨证选方,可收奇效。

  • 拯救中医之魂的战略沉思

    作者:李致重

    中医学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它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一百年来中医在发展过程存在诸多失误:把中医西化置于国家宪法与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上;把中医西化等同于中医现代化;把中医教育西化作为后继人才培养的方向;把中医医院变得越来越“姓西”;把中医向世界铺轨歪曲为同国际接轨。这些失误在导致中医基础科学体系与临床技术体系严重扭曲、解体的同时,形成了医疗、教育、科研、管理上的“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的局面。拯救中医之魂,首先要从文化与思想启蒙开始;以传统文化普及与中医理论、临床为重点,抓好医疗、科研、教育的改革起步战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切切不可等闲视之。

  • 清初上海名医沈璠及其医案考略

    作者:焦振廉

    沈璠为清代早期上海名医,与叶天士、马元仪、周扬俊、何嗣宗等同时行医,精于医术,勤于临证,善治各类杂症,用药以豁痰清火为多,反对滥用温补,但当补则补,补肾纳气、滋阴降火之法应用亦多。著述多种,除医案外皆不传。

  • 漫说“千金”妇人卷

    作者: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要方》)中首列“妇人方”三卷,《千金翼方》(简称《翼方》),将“妇人”增至四卷。《翼方》与《要方》有何关系?

  • 朱丹溪巧治师妹绝症

    作者:

    元代苏州葛可久(1305~1353年),是个名医,他所撰的《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书,名声很大。而朱丹溪(1281~1358年)当时也是名医了,为了学到更多的医术,尽管年龄比葛可久还大,他依然坚持隐姓埋名投之于葛门拜师学艺。三个月过去了,葛可久发觉他切脉、处方有时还超过自己,因此很器重他。过了一段时间,葛可久变得闷闷不乐起来。一天,葛可久说自己要出远门访友去,关照女儿一切听师兄安排。

  • 论诸痛不可补气

    作者:

    《灵枢》云:病痛者,阴也。又云: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夫阳者,气也,是痛病当先治气。顾气有虚有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邪实者,以手按之而痛,痛则宜通。正虚者,以手按之则止,止则宜补。丹溪云:诸痛不宜补气。夫实者,固不宜补,岂有虚者而亦不宜补乎?故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痛而喜寒者多实热,喜热者多虚寒;饱而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壮年者多实,愈攻愈剧者多虚。痛在经者脉弦大,痛在脏者脉沉微,兼脉症以参之,而虚实自辨。是以治表虚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荣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受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脱泄亡阴也,非速救脾肾温补命门不可。凡属诸痛之虚者,不可以不补也。有曰“通则不痛”,又曰“痛随利减”。人皆以为不易之法,不知此为治实痛者言也。故王海藏解“痛利”二字,不可以“利”为“下”,宜作“通”字训。此说甚善。明哲如丹溪徒曰:“诸痛不可补气”,则失矣。

  • 东垣丹溪治病方论

    作者:

    东垣、丹溪治病,多自制方,盖二公深明本草药性,洞究《内经》处方要法,故能自制。自宋以来,《局方》盛行,人皆遵用,不敢轻率自为。《局方》论症治病,虽多差谬,丹溪曾辨论之,然方皆名医所制,其君臣佐使、轻重缓急、大小多寡之法则不瘥也。近见东垣、丹溪之书大行,世医见其不用古方,也率皆效颦,治病辄自制方,然药性不明,处方之法莫究,卤莽乱杂,反致生无甚有变症多端,遂难识治耳!且夫药之气味不同,如五味子之味浓,故东垣方少者五、六粒,多者十数粒,今世医或用二、三钱;石膏味淡薄,故白虎汤用半两,今世医不敢多用;补上治上剂宜轻小,今不论上下,率用大剂;丸散汤液各有攸宜,今不论缓急,率用汤煎。如此类者多矣。今之医者,若不熟读《本草》,深究《内经》,而轻自制方,鲜不误人也!

  • 五脏之气交变论

    作者:

    《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难经》云:肺主鼻,鼻和则知香臭。洁古云: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于九窍也。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于鼻。鼻乃肺之窍,此体也;其闻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盖九窍之用,皆禀长生为近。心,长生于酉,酉者肺,故知臭为心之所用,而闻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气,肾之窍也,乃肾之体,而为肺之用,盖肺长生于子,子乃肾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听音声也。一说,声者天之阳,音者天之阴。在地为五律,在人为喉之窍,在口乃三焦之用。肺与心合而为言出于口也,此口心之窍开于舌为体,三焦于肺为用,又不可不知也。肝之窍通于目,离为火,能耀光而见物,故分别五色也,肝为之舍。肾主五精,鼻藏气于心肺,故曰主百脉而行阳道。经云:脱气者目盲,脱精者耳聋,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此明耳、目、口、鼻为清气所奉于天,而心劳胃损则受邪也。

  • 梁章钜论保扶阳气为本

    作者:

    清代梁章钜(1775年-1849年),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纵览群书,熟于掌故。在《退庵随笔》中强调“保扶阳气为本”,“今人气体远不及古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亦消长之运然也。故养生家必以补阳为先务,即使阴阳俱亏,亦必以补阳为急。盖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其理亦复如是??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今人动云我有火病,难服热药。所延之医半皆趋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云中下积热,有略启扶阳之论者,不觉彼此摇头,左右顾盼,不待书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夫四百八病,大约热者居多,人身之火多亦是自然之理。天之六气,火居其二,今之庸医执壮火食气之说,溺于滋阴苦寒之剂。不知邪之中人,元气盛则能当之,乃以凉药冰脱,反泄元气,是助贼害主也。凡人饮热汤及炙煿之物,从龆至耄,断无损人之理,故燧人立法,食必用火。热之养人,时刻不可缺。俗医多用凉剂,譬之饮人冷水,阴害黎民,良可慨矣!”。

  • 地黄的传说

    作者:

    在唐朝时,有一年黄河中下游瘟疫流行,无数百姓失去生命,县太爷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送药人将此药称为地皇,意思是皇天赐药,并告诉他神农山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县太爷就命人上山采挖,解救了百姓。瘟疫过后,百姓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因为它的颜色发黄,百姓便把地皇叫成地黄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否和传说有关,此后一说到地黄,人们都会认为怀庆府所产的为地道。明朝名医刘文泰在《本草品汇精要》中说生地黄今怀庆者为胜,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

  • 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医养结合”成新焦点

    作者:

    6月11日,作为第八届海峡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在厦门市顺利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可清,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李京文,中华两岸医疗健康发展协会理事长廖国栋,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朱淑芳,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文辉等出席研讨会。

中医药通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4 05 06
2003 01 0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