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중화신경외과질병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897
  • 国内刊号: 61-13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立体定向32P内放射治疗老年颅咽管瘤

    作者:孙君昭;田增民;于新;周东学;亓树彬;王亚明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32P内放射治疗对老年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例老年颅咽管瘤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性核素囊内置入内放射治疗.26例中,12例行无框架立体定向囊液抽吸+32P内放疗术,14例行有框架立体定向囊液抽吸+32P内放疗术,其中10例结合伽玛刀治疗肿瘤实体部分.结果 立体定向穿刺抽出囊液1.5~27 ml(平均11.3 ml).11例患者术后当日即出现视力及视野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共有22例获得12个月至6年(平均55个月)的随访.4例死亡.18例中,肿瘤有效控制率为83.3%.10例结合伽玛刀治疗者,9例得到随访,对实体部分的有效控制率为88.9%.结论 老年颅咽管瘤患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治疗或手术后残留、复发的,可采用立体定向囊液抽吸+32P内放疗,对有实性部分者,联合伽玛刀治疗,是治疗老年颅咽管瘤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合并颅面损伤住院患者调查

    作者:胡锦;姚海军;刘永;奚才华;谢叻;吴巧娇;付朝伟;滕良珠;汪业汉;傅先明;惠国桢;傅震;杨卫忠;石松生;吕世亭;刘伟国;徐庚生;洪涛;周良辅

    目的 掌握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合并颅面损伤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从<2004年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数据库中整群抽取合并颌面损伤患者,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 15 611例颅脑创伤患者中合并颌面损伤患者占40.37%,男女比3.591,平均年龄(38.70±16.93)岁,17~58岁患者占所有年龄组的80.04%,各年龄组上性别对于颅脑创伤合并颅面损伤的发病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受害者是农民(46.11%)、工人(28.07%)、学生及儿童(9.08%),文化程度以中学(55.16%)、小学(29.50%)和文盲(6.22%)多.公路(67.22%)、公共场所(11.35%)和矿山工地(9.46%)是主要发生地点;主要致伤原因是车祸伤(66.20%)、击打伤(12.20%)和高处坠落伤(10.71%),而且在各年龄组中车祸伤都是主要致伤原因(P<0.01).颅脑创伤合并颅面损伤较其他颅脑创伤病情重,合并伤多,预后差.结论 颅颌面损伤是颅脑创伤中常见的合并症,多为中青年男性,且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这类患者较其他损伤病情重,预后差,在检查、诊断和治疗上需要各学科通力合作.

  • 手术证实不宜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

    作者:刘峥;魏梁锋;王如密;张小军;王守森;高进喜;荆俊杰

    目的 通过直接手术探讨某些形态特殊、破裂口变异及血管分支异常的颅内动脉瘤能否栓塞治疗.方法 回顾总结直接开颅夹闭的174例颅内动脉瘤,发现其中15例(8.6%)形态特殊,术中均仔细观察动脉瘤形状是否分叶,测量破口大小、位置、瘤壁厚度、与载瘤动脉及重要分支关系等,并进行局部高倍镜下照相,然后与术前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寻找这些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破口较大或瘤壁菲薄"潜在性"破口6例,其中2例先行栓塞导致弹簧圈漏出破口,1例栓塞成功后6 d再次破裂出血,后经手术取出弹簧圈,夹闭治愈;呈分叶状6例;载瘤动脉重要分支从瘤壁附近不规则发出2例;双侧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膨大形成动脉瘤2例;1例后交通动脉瘤开颅后所见载瘤动脉及瘤壁、瘤颈菲薄无法夹闭而孤立载瘤动脉.结论 某些具有一定造影特征的动脉瘤不适宜介入栓塞治疗.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卫民;雷鹏;贺建勋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Feeney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将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颅脑创伤组及NAC干预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析假手术组、NAC干预组及颅脑创伤组IL-6和IL-10血清表达水平的变化,并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颅脑创伤组IL-6表达时相为高峰期时IL-10表达水平也较高,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而NAC干预组IL-6表达水平较颅脑创伤组自3h后相应时间点明显降低(P<0.01),IL-10在3 h后相应时间点明显升高(P<0.01);NAC干预组伤侧脑组织含水量在3 d和5 d时较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伤侧脑组织含水量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可能通过抑制颅脑损伤后促炎因子的过度表达,同时可提高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脑创伤后过度炎性反应,减轻脑水肿,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 内听道后壁磨除在前庭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陈立华;陈凌;刘丽旭;鲍遇海;吴浩

    目的 评价内听道后壁磨除对于处理前庭神经鞘瘤内听道内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内听道入路连续显微手术治疗的103例前庭神经鞘瘤.结果 术后CT显示部分内听道后壁磨除组从内听道底平均内听道后壁缩短至4.6 mm±1.0 mm (n=48);55 例内听道后壁广泛磨除组,内听道后壁平均残留1.9 mm±0.5 mm(从内听道底起).迷路的解剖位置位于S-F 线外侧者52例,位于S-F线上者 23例,位于S-F线内侧者28例.术后没有出现与手术有关的永久性并发症,死亡率为0%.结论 显微内听道(IAM)后壁磨除在前庭神经鞘瘤切除过程中可提供更好的外科手术入路.

  • 结节性硬化症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处理

    作者:刘仕勇;安宁;杨辉;杨梅华;廖伟;张琴;蔡方成;杨汶华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结节性硬化症所致难治性癫痫的适应证、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间,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0例结节性硬化症伴难治性癫痫的经验.术前评估和术中脑电检查显示为局灶性改变者行致痫灶切除、脑叶切除或多软膜下横纤维切断(MST).检查提示一侧半球为主多灶性或弥漫性改变者,术中行多脑叶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方式. 结果 本组随访1~4年,平均2.5年.10例患者中有6例获得I级(Engel分级),3例获得Ⅱ级,1例为III级.平均智商(IQ)从术前的59.6分提高到74.2分.本组3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的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节性硬化症所致难治性癫痫的良好手段.表现为单致痫灶的患者预后较佳,虽有多结节,但临床资料、脑电图、影像学资料吻合的多致痫灶亦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 不同类型脑动脉瘤内流体力学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黄清海;张星;施洋;余钊胜;邵雪明;刘建民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动脉瘤内流体力学的特征,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宽颈与窄颈两种弯曲管侧壁型动脉瘤血液动力学三维数值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宽颈动脉瘤内流速在任一时间点内均高于窄颈动脉瘤.瘤颈部的壁面切应力高于其他部位.瘤内压力场与瘤颈处载瘤动脉内压力值一致.结论 宽颈动脉瘤较窄颈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更加复杂,数值模拟研究有助于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 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致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作者:赵明;梁树立;李安民;姚世斌

    目的 总结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致顽固性癫痫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取28例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致顽固性癫痫患者,MRI、脑电图(EEG)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提示癫痫病灶位于发育不良区域,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切除病灶并进行病理学检查,患者继续服药并随访1年以上.结果 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区存在不同程度神经细胞缺失和胶质细胞增生.患者1年预后按Engel标准分级:Ⅰ级12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3例.结论 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区的神经细胞减少和少枝/小胶质细胞增生可能是引起癫痫发作的病理学基础.建议在术中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癫痫灶切除术和软膜下横切术,术后1年内75%患者控制良好.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朱晋;仲骏;李心远;李世亭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日渐增加.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此引起难以忍受的背痛病例也呈上升趋势.服用药物、佩戴支具等姑息治疗效果不确切,且长期卧床会导致骨质进一步丢失,形成恶性循环;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老年患者往往难以接受.

  • 保存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分析

    作者:韦祖斌;陆田;梁喜安

    为了探索颅骨缺损修复理想材料,我们从1996年4月起对颅脑手术摘除的颅骨采用无菌技术保存,即无菌状态下置入75%医用酒精,密封后于家用电冰箱中冷冻保存,作为日后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现分析报道如下.

  • 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作者:魏宏学;李忠

    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是目前为广泛应用的手术方法[1].作者于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采用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50例,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 丙戊酸抑制脑胶质瘤生长研究进展

    作者:张龙;宋莲淑;阮金成;罗正国

    丙戊酸(valproic acid, VPA)制剂是经典的临床抗癫痫药物,近年来由于该药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渐被揭示而备受关注,使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抗肿瘤治疗新途径.此就VPA对脑胶质瘤的生长抑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磁共振波谱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李雪元;冯东福;马延斌;朱志安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技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在活体上无创伤测量特定区域代谢变化.

  •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作者:秦晓琴;邓艳春

    脑胶质瘤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神经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虽然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其发生和发展是多个癌基因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失活的结果.近年来,脑胶质瘤发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核基因突变.作为高等动物细胞内唯一的核外DNA,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突变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对线粒体及其DNA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mtDNA突变不仅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也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 Von Hippel-Lindau病1例报告

    作者:乔秀媛;徐军;陈建勇;卜博

    女性,21岁,怀孕9个月后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左侧严重,当时考虑与妊娠有关未在意,顺产一男婴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逐渐出现二便费力.MRI提示T7,8脊髓占位,颈髓空洞,左侧桥小脑角占位.遂于2007年6月23日在当地医院行胸髓占位性病变切除、脊髓减压术,术中切除大部分脊髓肿瘤,肿瘤表面多支增粗引流静脉未行进一步处理.术后右下肢肌力曾有所好转,不久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并伴有左耳听力减退,即于2007年11月3日转入我院.患者自述以往体健,但因患者系抱养,故家族史不详.

  • 44例颅内转移瘤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李建峰;张学新;邢鹏辉

    本文对经手术治疗并辅以放疗的44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转移瘤手术治疗价值及手术适应证选择,观察手术结合放疗对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

  •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神经细胞内Ca2+变化实验研究

    作者:许建新;周跃飞;赵洪洋

    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创伤,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也较复杂.本研究通过建立Wistar大鼠TBI动物模型,采用荧光离子成像法,测定TBI后脑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研究钙离子在TBI后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探讨钙离子与TBI程度之间的关系.

  • 恶性胶质瘤靶向治疗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范例: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

    作者:杨学军

    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是神经外科领域毋庸置疑的挑战.尽管临床医生不断探索和革新手术切除以及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方案,但传统的综合治疗措施在延长恶性胶质瘤患者生存期方面似乎已达"极限".新的治疗思路必须向基础研究寻求答案.恶性胶质瘤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历经十余年的积累,现有结论已经告诉我们,恶性胶质瘤发生和发展涉及多基因异常,这些基因多属于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成分,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克隆性存活、增殖、凋亡、侵袭和血管形成等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的过程.

  • 脑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毛星刚;章翔

    脑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率高的肿瘤之一.致死率高的原发性脑肿瘤是胶质母细胞瘤,其中位生存期不到12个月.目前研究认为,脑肿瘤中存在一小部分肿瘤干细胞 (tumor stem cells, TSCs),它们对治疗有抵抗性,且具有再次形成肿瘤的能力,因而其可能是复发的根源,为此研究者提出了TSCs的概念.

  • 海参皂苷抑制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生长实验研究

    作者:尹一恒;章翔;程光;汤海峰;林洪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海参皂苷fuscocineroside A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U251细胞凋亡;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Fuscocineroside A 能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下调survivin的表达,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而对正常胶质细胞并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Fuscocineroside A能诱导U251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可能与survivin的表达下调有关.

  • 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郭世文;李涛;车红民;韩玉良;廉民学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分别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不同时间段,采用甲基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并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经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后,C6胶质瘤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实验组各亚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周期检测发现实验组S期细胞减少,G2期细胞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塞来昔布还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凋亡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

  • 星形细胞肿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张清平;魏大年;陈建良;牟永告;张湘衡;陈忠平

    目的 探讨影响星形细胞肿瘤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复习167例星形细胞肿瘤患者的资料,使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法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术前癫痫、组织学分级、术前高级神经功能状态、术后患者机能状况评分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1);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高级神经功能状态、综合治疗情况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病例COX多因素分析则显示性别、术后KPS评分、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情况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1).结论 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分级、术前癫痫、高级神经功能状态对预后影响较大,多因素分析显示综合治疗与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 13N-NH3PET在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与放疗损伤鉴别中的意义

    作者:陈维安;张祥松;金华伟;余振华;梁宏;胡平

    目的 初步探讨13氮-氨(13N-NH3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27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全部做了13N-NH3PET,所有患者均有MRI检查结果,并且通过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获得了临床终诊断.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至少在三个断面同一位置连续两帧以上出现高度或中度摄取为阳性,无摄取或相对低的摄取为阴性;同时测定病灶/脑白质(L/WM)比值.结果 14例肿瘤复发患者13N-NH3PET显像阳性,13例脑组织放疗损伤或坏死的患者 13N-NH3PET显像阴性.复发瘤灶组织L/WM值为1.77~1.96(1.87±0.10);放疗损伤或坏死灶L/WM值为0.67~0.91 (0.80±0.13);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同期MRI诊断复发阳性率为85.7%,放疗损伤或坏死的阳性率为76.9%.结论 13N-NH3 PET显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与放疗损伤或坏死的鉴别中有优势.

  • IFN-γ增强细胞毒类药物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马瑀;王秀丽;佟海侠;陆春伟;张继红;张锦华

    目的 探讨细胞毒类药物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SY5Y)细胞的作用及γ-干扰素(IFN-γ)对其抗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IFN-γ作用前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 8) mR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毒类药物[阿霉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IFN-γ联合细胞毒类药物对SY5Y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应用比色法测定Caspase 8相对活性.结果 SY5Y细胞不表达Caspase 8,经IFN-γ作用后 Caspase 8 mRNA表达明显增加.SY5Y细胞对阿霉素相对敏感,对TNF-α和TRAIL不敏感;经IFN-γ预处理后,表达Caspase 8的SY5Y细胞对三种细胞毒类药物的诱导凋亡作用敏感并伴随Caspase 8活性增高,此作用可被Caspase 8抑制剂所阻断.结论 IFN-γ通过上调Caspase 8表达而增强细胞毒类药物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 MSP58基因小干扰RNA对胶质瘤细胞系U251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江;林伟;章翔;张璟;张健;吴琳;刘新平;药立波

    目的 观察核微球蛋白58(MSP58)基因特异性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化学合成针对MSP58基因的siRNA,脂质体法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SP58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MSP58基因的特异性siRNA转染U251细胞后,MSP5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后的U251细胞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S期细胞略有减少,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1),G1期发生明显阻滞.结论 MSP58基因的特异性siRNA可明显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并引起G1期细胞阻滞.

    关键词: MSP58 siRNA 神经胶质瘤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