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중화신경외과질병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897
  • 国内刊号: 61-13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嗅沟脑膜瘤

    作者:朱晓锋;李绍山;付强;吴淦春;周庆九;刘波;柳琛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利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18例大型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额外侧入路.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Simpson Ⅰ、Ⅱ级)17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分块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符合微侵袭手术理念,可以作为大型嗅沟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一种选择术式.

  • 西维来司他钠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霍佳;苏斌虓;王世全;王凯;董海龙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早期使用西维来司他钠(Sivelestat sodium)抑制细胞凋亡,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Allen's脊髓损伤模型后,立即腹腔注射Sivelestat sodium 1.6 mg/kg,4.8 mg/kg,10 mg/kg,50 mg/kg,并连续7d(1次/d),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并采用脊髓运动功能评分(BBB scale)对大鼠进行双下肢神经功能评分.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炎症因子.免疫印迹法检测甘油醛-3-磷酸脱氢_E3泛素连接酶-1(GAPDH-Siah1)细胞凋亡序列.结果 以BBB标准评价大鼠的双下肢运动功能,治疗组的下肢活动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4.8 mg/kg和10 mg/kg剂量组双下肢神经功能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1);50 mg/kg剂量组未见明显保护作用,因此未加入统计结果.TUNEL染色显示,sivelestat sodium明显减少了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脊髓损伤后炎症因子表达.sivelestat sodium显著抑制GAPDH-Siah1凋亡序列的表达.结论 sivelestat sodium通过抑制GAPDH-Siah1凋亡序列,减少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神经功能.

  • MGMT在TSH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齐文涛;王友伟;马驰原;王鸿生;曹德茂;武永康

    目的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TSH腺瘤)约占垂体腺瘤总数的2%,一线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面临许多困难并且效果一般.有研究表明:TMZ的疗效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检测TSH腺瘤标本中MGMT的表达来评估TMZ对TSH腺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所用15例TSH腺瘤标本均来自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病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例TSH腺瘤中MGMT表达;在光镜下用半定量方法分析标本中阳性细胞核的表达情况来评分.结果 本研究15例TSH腺瘤中女性8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53.2±15.9)岁.超过一半(53.3%) TSH腺瘤的MGMT表达<25%,绝大多数(93.3%)TSH腺瘤的MGMT低表达(≤50%).结论 大部分TSH腺瘤低表达MGMT,可能适合TMZ治疗.

  • 侧脑室容积变化线性测量法灵敏性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翟国德;齐山美;庞琦;翟慎晔

    目的 寻求一种灵敏的观测侧脑室容积变化的线性测量方法,用以指导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正常成人颅脑CT轴位图像资料建立侧脑室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脑积水发生时侧脑室的扩张过程,观察分析侧脑室各部的扩张特点,提出一种灵敏的观测侧脑室容积变化的线性测量方法.结果 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脑积水发生时侧脑室各部的扩张并不均衡,体部向外侧的位移显著,而侧脑室前、后角及其它部位向外侧的位移均小于体部.结论 侧脑室体部脑室-颅腔比是反映侧脑室容积变化的灵敏的线性测量方法.

  • 血栓素A2受体在正常大鼠脑内的分布定位

    作者:黄建;陈婧;王静;惠娟;史明;邹兴菊;刘之荣

    目的 探讨血栓素A2受体(TP)在正常大鼠脑内的表达分布特点.方法 正常成年SD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TP免疫荧光染色,TP/神经核蛋白(NeuN),T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TP/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TP在脑内分布表达情况.结果 TP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扣带回皮质、皮层Ⅲ~Ⅴ层、下丘和小脑的浦肯野细胞层;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TP与神经元胞核特异性标记物NeuN共存,但不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共存;同时,所有TP阳性神经元表达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标记物GAD67.结论 TP表达于大鼠扣带回皮质、皮层Ⅲ~Ⅴ层、下丘脑和小脑的浦肯野细胞层,主要分布于GABA能神经元,提示TP可能参与了大鼠大脑GABA能神经元的功能调节和病变过程.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孙宇;阚志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神经外科住院接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338例,其中男196例,女142例,年龄42 ~ 90岁,平均年龄(69.83 ±7.715)岁.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死亡14例(4.14%),9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1例患者死于脑实质出血,1例死于大面积脑栓塞,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肺栓塞.单因素分析结果:死亡患者年龄(P=0.000)、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比例(P=0.003)、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P=0.001)高于生存组;术前Glasgow评分(P =0.000)低于生存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高龄(P=0.002;比值比(OR) =1.311;95%可信区间(CI)=1.104-1.557)、Glasgow评分低(P =0.000;OR =0.172;95% CI=0.077-0.380)、既往COPD病史(P=0.020; OR=14.333;95% CI=1.529-134.325)是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Glasgow评分低、既往COPD病史是CSDH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 “催乳素与肿瘤直径比”鉴别催乳素型垂体腺瘤

    作者:丁陈禹;肖德勇;李军;王守森;赵琳;黄银兴

    目的 提出“催乳素与腺瘤直径比”的概念,探讨其在催乳素型与非功能型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所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催乳素型与非功能型垂体腺瘤,收集术前垂体激素水平及MRI资料,对比催乳素值与“催乳素与肿瘤直径比”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 共有21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非功能型腺瘤160例,催乳素为0.65 (0.04~6.06) nmol/L,催乳素与肿瘤直径比(催乳素/肿瘤大直径)为0.03 (0.00~0.23) nmol/(Lomm);催乳素型腺瘤53例,催乳素为18.56 (0.99 ~ 439.73) nmol/L,催乳素与肿瘤直径比为1.35 (0.11~10.60) nmol/(Lomm).以催乳素水平鉴别时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88.1%;以“催乳素与肿瘤直径比”鉴别时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98.1%.两者鉴别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01).结论“催乳素与肿瘤直径比”可用于催乳素型与非功能型垂体大腺瘤的鉴别诊断,比单纯的催乳素值更准确.

  • 大鼠次声脑损伤后EAAT2的改变及意义

    作者:胡炜;费舟;黄卫东

    目的 探讨8 Hz 130 dB次声作用后谷氨酸转运蛋白2(EAAT2)在脑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1,7和14次共4组,次声作用组用8 Hz130 dB的次声接规定次数作用,每次2h.采用Western blot法进行蛋白测定.用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mRNA测定.结果 次声作用后EAAT2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呈下调趋势.结论 在次声脑损伤后,谷氨酸在细胞外堆积,可能与EAAT2下调导致谷氨酸重吸收障碍有关.上调EAAT2可能对次声脑损伤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小脑幕褶皱脑膜瘤的分型与手术治疗

    作者:苏日青;麦麦提力·米吉提;杜郭佳;范雁东;王昀;朱国华

    目的 探讨小脑幕褶皱脑膜瘤的分型,并对预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1年间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起源于天幕褶皱的连续21例脑膜瘤.肿瘤大直径1~6 cm,平均值为2.76 cm.症状包括瞳孔大小不等、复视、上睑下垂、偏盲和共济失调等.随访周期1~36个月不等.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分为三种不同亚型.结果 肿瘤切除程度达到SimpsonⅡ级19例,Ⅲ级1例,Ⅳ级1例.术后出现新的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7例.2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复查时得到恢复.结论 小脑幕褶皱脑膜瘤术后永久性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术前应予以充分考虑.并且寻找相对的平衡点,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亚甲蓝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作者:王淑为;张剑宁;刘爽

    目的 研究亚甲蓝(MB)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从新鲜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标本中分离脑肿瘤细胞,接种于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改良Eagle培养基/F-12(DMEM/ F-12)培养基中培养至细胞形成干细胞球,用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检测和鉴定.随机将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生长曲线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检测亚甲蓝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亚甲蓝作用后的胶质瘤干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生长曲线、集落形成能力结果和凋亡检测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相比,亚甲蓝中、高剂量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且亚甲蓝的低有效浓度为1μM,佳有效浓度为10 μM.结论 亚甲蓝可以降低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能力.

  • 钻孔冲洗引流治疗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报告

    作者:类家豪;林琳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占颅内血肿的10%[1],好发于老年人,钻孔冲洗引流术是首选治疗方法[2].我科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超高龄(年龄≥80岁)患者16例,现总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3例,女3例,年龄80~92岁,平均年龄87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者7例,其中摔伤6例,器物打击伤1例.2.临床表现:头痛头晕14例,轻瘫6例,进行性智能障碍3例,昏迷2例,语言障碍4例.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47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邬东晓;张俊义;王建军;张广生;李玉峰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Vale等[1]将此类脑积水分为急性(SAH后0~3 d)、亚急性(SAH后4~13 d)、慢性(SAH后≥14 d)3种类型.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提高该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我们对自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对47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其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椎管硬脊膜外占位并急性截瘫的诊治:14例报告

    作者:程立冬;舒凯;陈旭;蒋伟;李然;万学焱;雷霆

    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并急性截瘫在整个椎管占位病变的比例并不高,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共有526例椎管病变患者开展外科治疗,其中14例为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并急性截瘫,约占2.66%.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出现急性截瘫后大多进展快,临床症状突出,对患者危害极大,若延误治疗,神经功能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根据我们对14例硬脊膜外占位并急性截瘫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来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手术时间选择与预后的关系.

  • 头部不同受力部位引起颅底积气的预后分析

    作者:刘连松

    颅底积气为颅内积气的一部分,是指颅内积气见于环池及鞍上池部位.目前颅内积气的文献多是报道关于颅内积气产生的机制及治疗,尚少有关于颅内积气与预后的报道.为探讨头部不同受力部位引起颅底积气患者的伤情及预后差异,回顾了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7例颅底积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 颅颈连接处畸形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振东;王振宇;刘斌;孙建军;于涛;张嘉;林国中

    颅颈连接处的畸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因也比较复杂[1].近年来,对此病分析和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对我院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 颅颈 畸形 手术治疗
  • 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入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作者:彭逸龙;伍益;李智斌;董家军;陈少霭;古机泳;冯正健;黄戈;李小辉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CSD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占颅内血肿10%[1].临床上经确诊后大多数医生均选用钻孔引流术,效果显著,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复发.我科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入路治疗CSDH,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微波对脑肿瘤的治疗作用

    作者:吕建南;章薇;章翔

    一、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1.微波的基本概念与效应:微波是一种非电离辐射,其生物学效应及防护措施已成为医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热点.微波是指波长在0.1mm~1m(相应频率为3 000 GHz ~300MHz)之间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它位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频率之间.为了防止民用微波功率对无线电通讯、广播或雷达等造成干扰,国际上规定:应用于工业、科研、医疗及家用等民用微波的频率为(2 450±50)MHz.

    关键词: 脑肿瘤 微波 热疗 治疗
  • 生酮饮食疗法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冀晨辰;程光;张赟

    脑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脑组织神经胶质细胞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5%.其大多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尤以胶质母细胞瘤(GBM)恶性程度高.由于胶质瘤的无肿瘤边界、高异质性以及遗传不稳定性等特征,即使患者接受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其复发率依然很高,平均生存率约为1.5年[1].

  • 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概述

    作者:赵云龙;李京臣;李志清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动脉瘤按形态可以分为囊状、梭形及夹层动脉瘤.动脉瘤的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及高血压脑出血.

    关键词: 颅内 多发动脉瘤
  • Neuropilin-1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脑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范学政;刘艳辉

    Neuropilin-1(Nrp-1)是轴突诱向因子Semaphorins重要的特异性受体之一,国内又称其为神经纤维蛋白、神经纤维网蛋白、神经纤毛蛋白等.在1995年Fujisawa等[1]首次发现Nrp-1位于形成中的神经纤维轴突上.早关于Nrp-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在神经发育、轴突诱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许多人类肿瘤,包括胶质瘤中Nrp-1存在过表达.但Nrp-1在神经胶质瘤发生的作用机制尚未充分阐明.本文作者就近年来Nrp-1在胶质瘤发生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椎管内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急性卒中致截瘫1例

    作者:韩洋;张恒柱;王晓东;佘磊;严正村

    患者,女,48岁,2012年11月17日下午17点20分因“腰部及双下肢疼痛3个月,急性加重至截瘫2h”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腰痛伴双下肢麻木乏力,右下肢酸胀疼痛,症状呈缓慢加重,未行特殊治疗,入院前2h患者突发下肢剧烈疼痛,并很快出现运动障碍,不能行走,伴大小便难解,家属急送其来我院治疗,入院时查体神志清,双下肢肌力0级,耻骨联合平面以下至双下肢深浅感觉明显减退,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 中枢神经系统含铁血黄素沉积症1例报告

    作者:刘曌;侯雪湄;汪星;张志强;石向群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8岁,因“头、颈、腰痛5个月,进行性行走不稳3月”于2014年1月3日入院.否认既往外伤、手术史等.入院后查体:认知障碍(轻度)、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咽反射减弱,共济失调.行头颅及全脊髓MRI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及小脑脑沟明显增宽,脑干体积变小,颈、胸、腰段脊髓略变细;双侧大脑及小脑半球脑回表面、脑干及颈、胸、腰段脊髓表面均可见广泛线样及脑回样长T1短T2信号影(图1).

  •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李君;王文浩;郁毅刚;林洪;林俊明;罗飞;黄巍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CA)是脑血管畸形的一种,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检出率越来越高,所发现的病灶也越来越小,这对病灶的手术切除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手术切除病灶是CA治疗的根本方法,病灶反复出血或位于重要功能区以及反复癫痫发作是主要的手术指征[1].如果CA病灶体积较小,位置深入,术前病灶准确定位困难,手术时容易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引起术后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2].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我科应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神经导航系统对15例CA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这组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 不同类型脑肿瘤患者血清IGF-Ⅰ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薛胜祥

    脑肿瘤是常见高发性肿瘤,病变类型多样复杂,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是稳定病情的关键[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可促进组织或细胞生长发育,刺激有丝分裂的过程,以上作用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相似.临床研究显示,IGF-Ⅰ作为一种生长调控因子,不仅与多种肿瘤发病有关,与脑肿瘤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已经有学者研究[3]证实,胶质瘤患者体内IGF-Ⅰ的表达异常升高,并且与病变恶性程度有关.

  • 颅底手术——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微创

    作者:王运杰;吴安华

    颅底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穿行其中,因此涉及到颅底部位的手术往往伴随各种风险,无论医生多么有经验,多么知名,如操作不慎就会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的症状,严重的可以导致患者死亡.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手术与风险,并尽可能平衡手术获益与手术所带来的创伤.

    关键词: 颅底 微创
  •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储备的实验研究

    作者:郝璞珩;李娜;金林;张冬子;贾卓鹏;陈斌;行治国

    目的 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不同时期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12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盐水+乙酰唑胺(ACZ)组、SAH模型组和SAH+ ACZ组,其中盐水对照组、盐水+ ACZ组、SAH模型组和SAH+ ACZ组又分为1d、3d、5d、7d4个亚组,对各亚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测定不同时间大鼠皮层脑血流.结果 SAH模型组脑血流较空白对照组及盐水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对照组与盐水+ ACZ组之间的脑血流变化及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SAH+ ACZ组与SAH模型组比较脑血流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均下降,以5d组为著.结论 SAH后不同时期脑血管储备功能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降低,且二者具有相关性.

  • 大鼠枕大池注入高迁移率族蛋白B1后基底动脉形态学变化

    作者:罗伟;韩德清;胡国瑜;尚爱加;黄军;郑维

    目的 探讨大鼠枕大池直接注入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后,基底动脉是否出现痉挛,建立HMGB1动物模型.方法 应用3种剂量的HMGB1(10 ng/只、100 ng/只、1 000 ng/只)枕大池给药,应用组织H.E染色方法,观察给药后基底动脉管腔面积以及管壁厚度的变化.结果 枕大池内注入HMGB1(三种剂量10 ng/只、100 ng/只、1 000 ng/只)大鼠基底动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以术后第1d开始出现痉挛,5d为明显,之后逐渐减轻,14 d时恢复正常.10 ng/只的HMGB1诱导大鼠基底动脉痉挛均明显较100 ng/只组、1 000 ng/只组轻;而100 ng/只组、1 000 ng/只组基底动脉痉挛差别不明显.结论 枕大池注入HMGB1后导致基底动脉痉挛,100 ng/只HMGB1是合适剂量.

  •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脑代谢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尚寒冰;杨德华;张卫峰;卫永旭;王明;赵卫国

    目的 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率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血肿周围脑含水量及细胞凋亡水平变化,探索依达拉奉改善脑出血后脑代谢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体血立体定向注射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治疗组于建模后皮下注射依达拉奉10 mg/(kg·3 d),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d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含水量测定,并采用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血肿周围葡萄糖代谢率变化,脑组织切片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判定血肿周围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 依达拉奉干预脑出血大鼠后3d,前肢抬起及转角实验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脑含水量亦明显降低.依达拉奉组血肿周围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脑代谢降低区域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肿周围脑组织TUNEL染色显示,依达拉奉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可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脑代谢水平及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血肿周围脑水肿、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氢气盐水治疗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实验研究

    作者:吴一娜;方亦斌;韩昭龙;刘柯;程冰封;郑娟;孙学军;刘建民

    目的 研究饱和氢气盐水对脑血管痉挛其及缺血性脑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7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n=10)、生理盐水组(n=30)和氢水治疗组(n=30).于建模后第3d、第5d和第7d处死动物,脑组织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基底动脉直径及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氢水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仅在第5d氢气治疗可明显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凋亡(P =0.039),其他各组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饱和氢气盐水注射不能显著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但能减轻痉挛高峰期的缺血性脑损害.

  • Onyx栓塞结合手术治疗脑AVM患者的VEGF、sFIt-1α和TGF-β差异表达及预后分析

    作者:赵晓勇;张晓丽;吴展飞

    目的 探讨Onyx栓塞结合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畸形血管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FIt-1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mRNA及蛋白的差异表达,并对患者预后做出分析.方法 分组后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表达差异.对A、B组以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价预后.结果 A、B组VEGF、sFIt-1 α及TGF-β均高于对照组,P<0.01.A、B组比较VEGF、sFIt-1α,表达逐渐上调,P<0.05,TGF-β表达逐渐下调,P<0.01.随访结果显示:A组总的预后优良率(mRS≤3分)为91.5%,B组为80%.结论 Onyx栓塞结合手术预后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患者,故本研究对于开拓新的治疗思路和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