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중화신경외과질병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897
  • 国内刊号: 61-13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Ⅴ~Ⅷ颅神经及其病变的高分辨率MR影像学研究

    作者:宁殿秀;徐斌;孙美玉;唐乐梅;苗延巍;吴春明

    目的 评价高分辨率三维MR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显示Ⅴ~Ⅷ对脑神经及其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高分辨循环绕相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c)及三维时间飞跃(3D TOF)多块成像对2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临床疑是因血管等原因压迫相应脑神经具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由2名神经放射学医师根据20名健康志愿者160支Ⅴ~Ⅷ脑神经显示的清晰程度分为清晰、较清晰、不清晰3个等级,清晰和较清晰定义为显示,不清晰定义为未显示;临床病例中,脑神经与血管关系分为无接触、接触、压迫.结果 Ⅴ~Ⅷ对脑神经显示率为100%,20例脑神经症状患者,12例确诊为脑神经与周围血管接触或压迫,且均被临床治疗证实.结论 高分辨3D-FIESTA+c及3D-TOF多块成像与图像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可以清楚显示Ⅴ~Ⅷ对脑神经及其病变,能准确定位血管走向及其与Ⅴ~Ⅷ对脑神经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全面的影像学资料.

  • 垂体腺瘤MRI Knosp分级与Ki-67、p53、MMP-9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何璐;郭亮;胡春洪;虞正权;惠国祯

    目的 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Ki-67)、抑癌基因p53(p5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及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它们与Knosp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垂体瘤179例,根据Knosp分级分为侵袭性组(n=91)和非侵袭性组(n=88),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中Ki-67、p53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Ki-67和MMP-9在Knosp分级Ⅲ级以上组中显著增高(P<0.01).结论 Ki-67、p53和MMP-9表达与Knosp分级呈正相关.

  • 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

    作者:王轶;陈宏朝;张宗杰;祁磊;王茂德

    目的 探讨临界手术出血量(25~35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穿刺组(n=52)与保守组(n=50),穿刺组给予立体定向穿刺治疗,保守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穿刺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穿刺组治疗良好率为46.15%,显著高于保守组的24%(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效果,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外伤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对比分析

    作者:路惊宇;王小健

    目的 对比分析外伤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5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和7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危险因素.结果 TSAH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和舒张压水平均高于ASAH患者(P =0.041;P=0.005;P =0.000).单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和Fisher分级对TSAH组发生CVS有显著影响(P=0.031;P=0.012);吸烟,二次出血,Fisher分级及Hunt-Hess分级对ASAH组发生CVS有显著影响(P =0.044;P=0.002;P=0.025;P=0.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对于TSAH患者,仅Fisher分级是CVS的危险因素(OR=0.237,95% CI 0.065-0.857,P=0.028);对于ASAH患者,二次出血(OR=12.035,95% CI 1.645-88.028,P=0.014),Fisher分级(OR =0.200,95% CI O.056-0.717,P=0.013)和Hunt-Hess分级(OR=0.259,95%CI 0.073-0.919,P=0.037)是发生CVS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TSAH患者,仅Fisher分级是发生CVS的危险因素;而对于ASAH患者,其发生CVS的危险因素包括二次出血,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

  • 线粒体单倍群亚型分布与特发性癫痫的关系

    作者:张颖

    目的 研究线粒体DNA(mtDNA)单倍群亚型与特发性癫痫易感的关系.方法 收集特发性癫痫患者尿液标本45例,健康对照组尿液标本31例,提取尿液脱落细胞基因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anger测序法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中正常人线粒体基因组(NC_012920.1)比对,使用MitoTool软件分析患者线粒体单倍群.结果 单倍群分析结果显示45例特发性癫痫患者中23(51.1%)例为mtDNA单倍群N型,22(48.9%)例为mtDNA单倍群M型.31例健康对照中14 (45.2%)例为mtDNA单倍群N型,17(54.8%)例为mtDNA单倍群M型.两组mtDNA单倍群M和N的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中全部个体单倍群类型符合亚洲地区线粒体单倍群分布特点,尚不能明确线粒体单倍群亚型分布与特发性癫痫易感有相关性.

    关键词: 癫痫 线粒体 单倍群
  • 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认知功能研究

    作者:朱琳琳;边锐;程超;袁浩;许友松

    目的 研究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方法 使用简易智能量表评估67例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结果 67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在入院时出现认知功能损伤为28例(41.8%),出院时42例(62.7%),出院后3个月24例(36%),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率出院时高于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时.介入栓塞组和开颅夹闭组患者入院时认知功能损害率分别是33.3%和47.5%,出院时分别为29.6%和85%,出院后3个月时分别为14.8%和50%.结论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不同治疗方式的认知功能损害率比较,在前交通动脉瘤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适时早期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减少前交通动脉瘤认知功能损害.

  • 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

    作者:李栋良;白华;牟晓洋

    目的 探讨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经眶上外侧小骨瓣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4例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共夹闭26个动脉瘤,出院后3月随访根据GOS评分进行预后评价,21例患者优,1例患者良,1例患者极差,1例死亡.结论 眶上外侧入路处理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具有切口短,骨瓣小,入路快,失血少,脑组织暴露少的优点.

  • 颞叶内侧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王重韧;赵明;徐欣;尤宇;韩磊;赵四军

    颞叶内侧区位置深在且局部解剖复杂,手术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院神经外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19例颞叶内侧区胶质瘤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17~66岁.平均45.5岁.病变位于优势半球11例,非优势半球8例.2.临床表现:头痛14例,呕吐9例,癫痫11例,记忆力减退5例,不全性失语2例,失算1例,视野障碍5例.

  • 丘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子德;于如同;苗发安;谢满意;纪培志;王强;王秀存

    丘脑出血位置较深,易破入脑室,重症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86例丘脑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54例,女32例;年龄4~83岁,平均56.3岁,具体分布见图1.48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7例既往有脑出血病史;4例伴烟雾病;5例伴肾功能衰竭.2.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发病,入院后意识清楚18例,嗜睡或昏睡18例,浅昏迷19例,中昏迷24例,深昏迷7例,其它以头痛、呕吐及肢体瘫痪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 颅内压监护下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

    作者:李经纶;王本瀚;姚安会;赵鸽;唐斌;曹富强;李晨

    继发性脑损伤发生于颅脑损伤及脑卒中等对脑组织的原发打击之后,其本质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血流量无法适应脑氧代谢率的需求,脑血流量难以定量测定[1];但脑血流量是由脑灌注压决定的,脑灌注压与颅内压相关,因此,进行颅内压监护是了解颅内情况变化有效的方法之一[2].作者对2013年至2015年142例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 脑肿瘤单纯放疗或术后放疗后占位形成的再手术

    作者:张龙;张功义;侯玉武;赵庆;孟庆勇;阮金成;秦东旭

    目前放射治疗是脑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外的主要辅助手段,对延缓肿瘤的复发起到重大作用;但仍有较多患者出现脑肿瘤综合治疗后的复发和/或假性进展,而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甚至意识进行性加深等颅高压症状,再次开颅手术则成为脱水、激素等治疗失败后有效而且是唯一的选择.本文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间接受放疗后再开颅手术的30例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 神经内镜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吕新文;张鹏;宋建荣;周小龙;朱峰;蔡珂;张超;何蓓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神经性疼痛中常见疾患.发病率为4.3 ~ 8/10万,70% ~ 80%的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1].其病因大多是由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入脑干段受血管压迫所致神经脱髓鞘.显微血管减压术,因其即有安全性好又能保留血管、神经功能的特点而成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 癫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龙乾发;汪平;汪凯;刘远杨;伊西才;王剑博;阳昊;樊才瑞;罗强

    癫痫是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的脑部持久或继发性改变,并可引发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认知功能等方面的严重后果,目前认为反复出现癫痫发作才可诊断为癫痫,偶尔仅有一次的发作尚不能诊断为癫痫[1].目前全世界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其中90%的患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癫痫多发于婴幼儿和老年,同时也可继发于损伤应急和外科术后,甚至术后恢复期.就欧美国家统计,癫痫的社会负担与男性肺癌和女性乳腺癌相当,每年投入控制活动性癫痫的费用超20亿美元,同时还未包括由癫痫所导致的心理刺激、抑郁及其他间接伤害的相关损失,因此癫痫治疗为医学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带来了严峻考验[2].

  • 胶质瘤干细胞辐射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瓅瑾;樊嵘

    肿瘤是包含不同表型和功能的肿瘤细胞的混合物.在已发现的诸多类型肿瘤中,脑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大疾病,通常可以造成患者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目前,针对脑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结合化疗和放疗的方法.由于脑肿瘤侵袭性生长的特点,手术不能达到完全切除的效果;化疗效果由于血脑屏障影响了抗癌药物的充分转运及肿瘤的耐药性而不明显;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但是由于某些肿瘤细胞对射线具有抵抗性,而加大剂量又会造成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因此增加肿瘤组织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对于提高放疗效果和治愈率尤为重要.而胶质瘤干细胞的存在,导致了肿瘤的复发和预后不良,本文针对近年来胶质瘤干细胞的辐射抗性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 脚桥核—改善帕金森病轴性症状的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文朋;张旺明

    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人出现步态失调和姿势不稳(postural instability and gait difficulty,PIGD)等轴性症状,并常因此摔倒致残,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目前左旋多巴类药物等内科治疗不能有效改善PIGD,而外科治疗中能够很好改善PD常见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僵直)的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和苍白球内侧部(globus pallidus pars interna,GPi)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PIGD治疗效果不显著,能显著改善PD患者静止性震颤的丘脑内侧部(nucleus ventralis intermedius thalami,Vim)DBS也不能改善PIGD.

  • 微透析技术在脑胶质瘤研究方面的应用

    作者:李彦腾;程岗;张雷鸣;张剑宁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呈浸润性生长和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等生物学特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患者预后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微透析技术,自1972年Delgado[1]发明第一根微透析探针以来,被用于多种研究领域,它是一种新型的在体连续动态采样技术,为脑胶质瘤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可以提供多项局部微环境中物质浓度的数据,对胶质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 脑肿瘤干细胞及其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清志;李坤正;肖宗宇

    近年来研究发现,原发恶性脑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通过目前治疗来看,其预后很差.因此,研究脑肿瘤发生复发机制、改善患者的预后及延长其生存时间,是目前新的研究方向,也是国内外专家面临的重大难题:由于对脑肿瘤细胞来源及其发生机制的认识模糊,尽管在恶性脑肿瘤的发病机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相关试验研究,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

  • microRNA-132调控突触可塑性的作用研究

    作者:叶玉勤;苏鑫洪;贺晓生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和传递信息的部位,是产生神经功能和维持神经活动的基础.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多种机制介导的突触结构或功能适应性变化.突触可塑性作为神经可塑性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包括突触发育的可塑性、突触形态的可塑性和突触传递的可塑性.其表现形式主要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1,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突触可塑性不仅与意识、行为和认知功能等关系密切,还广泛参与癫痫、阿尔茨海默症和颅脑外伤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反应[1].神经系统对突触可塑性的调控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到多种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

  • 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两例报道

    作者:冯嵩;韩光魁;张浩;马辉福;李根华;靳峰

    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烟雾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文献报道较少且病因不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了两例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现报道如下.烟雾病的诊断标准符合日本厚生省烟雾病诊断标准(1996),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标准符合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中Graves病的诊断标准.

  • 小儿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先天性颅骨缺损1例

    作者:袁强;步星耀;孙彦熙;马春晓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dsis,NF)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神经、肌肉、骨骼、内脏、皮肤等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疾病.NF伴颅骨缺损非常罕见,其发病率不足1%.本文作者报告1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颅骨缺损患者,行钛网成形颅骨修补术,详情如下:

  • 颅骨多发骨瘤1例报道

    作者:李敬文;黄程;郑洪波;谷树清;胡永珍;徐寒冰

    患者,男性,31岁.因头部多发肿物于于2014年6月11入院.入院查体:头颅大小及形态正常,颅顶部及颅枕部可触及多个肿物,质地坚硬,不能活动,大者约3.2 cm ×2.2 cm大小.头颅三维CT片示:脑颅骨表面凹凸不整,颅骨外板、板障密度不均,部分骨质局限性增厚并见多发结节状,部分病灶向颅骨表面突出(图1,2),于2014年6月13日在局麻下行颅骨肿瘤切除术,手术取俯卧位,左侧枕部纵行直切口,切开皮肤,冒状腱膜与肌肉,充分暴露骨瘤,术中可见骨瘤为白色,质地较硬,血运不丰富,用骨凿岩颅骨外板的切线方向凿出骨瘤,保留内板,骨瘤完整切除,骨蜡止血,反复冲洗,常规缝合.病理诊断为颅盖骨多发骨瘤(图3).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缺失,头部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无肿瘤复发.

    关键词: 颅骨骨瘤 多发性
  • 单纯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作者:李玉呈;王友伟;齐文涛;武永康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是血管畸形发育错构瘤,也称为海绵状瘤或海绵状畸形或静脉,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8%~15%,而发生于椎管内硬脊膜外的海绵状血管瘤较罕见,但其影像学表现却具有其特征性.2015年6月16日我科诊治T1~T2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一例.现报告如下:

  • 载瘤动脉闭塞治疗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1例

    作者:王铭义;刘永晟;李克;刘勇建;王峰

    患者,女,16岁,因间断头痛伴恶心呕吐2周,于2014年11月27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患者入院2w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痛,为全颅胀痛,伴恶心、呕吐多次,至外院行头颅MRI提示颅内动脉瘤,进一步行CTA检查确诊为基底动脉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查体:无阳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辅助检查:头颅MRI示桥前池占位,脑桥及第四脑室受压;头颈部CTA示基底动脉近段囊状突起,累及双侧椎动脉末端,考虑动脉瘤.患者病灶为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瘤体巨大,为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及瘤体增大导致脑干压迫症状加重,具备介入治疗指征;患者颅内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近段,考虑夹层动脉瘤可能,病变累及双侧椎动脉V4段远端,病情复杂,为明确患者颅内侧支代偿及缺血耐受情况,于2014年12月4日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术及球囊闭塞试验,术中造影示:基底动脉近段梭形动脉瘤,径约25mm,累及双侧椎动脉V4段远端,右侧小脑后下动脉显影良好,左侧小脑后下动脉及脊髓前动脉未见显影(图1,2);以两枚HyperForm4~7 mm球囊(美国Ev3)同时闭塞双侧椎动脉远端(小脑后下动脉以远)30 min,分别于双侧颈动脉造影提示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代偿双侧大脑后动脉及部分基底动脉供血,右侧为主(图3),患者耐受良好,闭塞试验及加强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因患者年龄较小,动脉瘤巨大且紧邻脑干,造影显示后循环代偿良好,可耐受闭塞试验,故决定行介入治疗,栓塞动脉瘤并同时闭塞载瘤动脉.

  • 胶质瘤分子病理学进展及其在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于士柱;孙翠云

    精准医学根据患者基因组或其他分子水平的改变,准确靶向疾病的分子病因进行治疗,具有更强的个性化特点.这一新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药物,在准确的时间应用准确的剂量[1].目前医学界公认可信赖、重复性强、准确性高的诊断手段,就是病理诊断.作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不仅能判定肿瘤的良恶性质、分类和分级,提供疾病终诊断,还能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预后评估和药物选择,为患者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精准的病理诊断加上精准的治疗构成了精准医疗的核心.

  • 浅谈我国创新型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培养

    作者:马骏

    目的 探讨如何培养我国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创新能力.方法 结合我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养现状及我国国情、文化,以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养体系为例,对比我国发达国家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养差异.结果 我国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创新能力的欠缺与医疗发达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国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有待完善,并结合我国国情探索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结论 我国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完善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文素养,以及发展综合国力.

  • 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初浅思考

    作者:王彦刚;刘卫平;韩福新;贺晓生

    目的 结合我国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时期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办法.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特点,借鉴国外著名医科大学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要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建立新的医学教育体系.结论 改革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强化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提升呵护生命健康的职责;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开放式教学;构建横向课程体系,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又有强大的思考力、创新力的医学人才.

  •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孙红军;林瑜亮;党莹;马占峰;铁兴华;屈晓东;荔志云

    目的 探讨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含无血清达尔伯克氏改良伊格尔氏培养基(DMEM/F12)(含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B27)的悬浮细胞培养板培养、纯化胶质瘤干细胞,并通过CD133联合Nestin标记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实验分为对照组[含二甲基亚砜(DMSO)]、异甘草素(5~160 μmol/L)组、替莫唑胺(12.5~200 μmol/L)组、异甘草素+替莫唑胺组(160 μmol/L+ 12.5~200 μmol/L),通过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抑制率、细胞周期及干细胞表面相关分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异甘草素随着浓度增加细胞抑制作用越强,且160 μmol/L时抑制率达32%,替莫唑胺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越强,且200μmol/L时抑制率达40%;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组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越强,且160 μmol/L +200 μmol/L时抑制率达72%;随着异甘草素浓度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随着异甘草素浓度增加干细胞分化越多,且分化细胞的死亡越多.结论 异甘草素能诱导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分化,且能抑制增殖,同时增强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

  • RNA干扰AKT2的表达对胶质瘤裸鼠移植瘤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崔勇;张风林;鲍晶;应奇;胡国汉;骆纯;卢亦成

    目的 研究RNA干扰丝/苏氨酸蛋白激酶2(AKT2)对脑胶质瘤移植瘤的替莫唑胺疗效的改变.方法 构建胶质瘤裸鼠成瘤模型,瘤内注射和腹腔内给替莫唑胺(TMZ)药物,以替莫唑胺化疗药物和AKT2短发夹结构RNA (AKT2-shRNA)表达载体对成瘤后的裸鼠瘤体进行联合干预治疗,进而观察并测量各组裸鼠肿瘤体积大小.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并计算分析各组裸鼠成瘤后肿瘤组织细胞的凋亡的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替莫唑胺化疗组、TMZ+阴性对照组、TMZ+AKT2干扰组裸鼠瘤体体积分别为:(669.34±98.73) mm3、(399.86±55.26) mm3、(383.81±34.01) mm3、(297.72±41.49) mm3;瘤体质量分别为:(1.25±0.26)g、(0.72±0.11)g、(0.69±0.07)g、(0.52±0.07)g.TMZ+ AKT2干扰组其肿瘤体积及瘤体质量都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替莫唑胺组和TMZ+阴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UNEL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替莫唑胺化疗组、TMZ+阴性对照组、TMZ+AKT2干扰组裸鼠瘤体凋亡指数分别为:7.15%±1.04%、25.26%±2.71%、26.63%±3.46%、42.81%±5.97%.TMZ+AKT2干扰组其肿瘤凋亡情况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替莫唑胺组和TMZ+阴性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NA干扰AKT2能够显著提高裸鼠胶质母细胞瘤对TMZ化疗的敏感性.

  • ClC-3与BK离子通道在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曹敬正;卢培刚;董元;李博;梁媛;郝振强;李育鑫

    目的 观察3型氯离子通道(ClC-3通道)与大电导钙激活K+通道(BK通道)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研究ClC-3离子通道与BK离子通道在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lC-3与BK通道分别在C6及U251胶质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种通道蛋白在胶质瘤细胞中的形态学分布情况;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应用ClC-3通道特异性阻滞剂氯代毒素(ClTX)以及BK通道特异性阻滞剂伊比蝎毒素(IBTX)后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U251及C6胶质瘤细胞系均高度表达ClC-3离子通道,而BK离子通道在两种胶质瘤系中的表达相对较低;应用ClTX后U251细胞的侵袭性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应用IBTX后U251细胞的侵袭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ClC-3离子通道在胶质瘤侵袭性生长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未来治疗胶质瘤的新靶标.

  • 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外周血中miRNA特异性表达研究

    作者:董伦;宿建辉;王晓东;张恒柱;韩崇旭;魏民

    目的 检测GBM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miRNA的异常表达.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分析GBM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miRNA的表达量,然后进一步进行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miRNA芯片表明在血清中15例GBM组和15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miRNA表达有明显差异.752种miRNA中,GBM组有95种miRNA表达上调,22种表达下调.(倍数≥2.0,P<0.01).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GBM患者miR-576-5p、miR-340和miR-626过表达,但miR-320、let-7g-5p、miR-7-5p低表达.进一步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在脑胶质瘤信号通路的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以上6种miRNA在GBM患者外周血中有显著差异.外周血中的miRNA表达谱中一些特异性表达的miRNA可能作为高特异性和灵敏度诊断胶质瘤的新靶向标志物.

  • 鸦胆子油乳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研究

    作者:杨利辉;闫建敏;王双豹;汪丽针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04例胶质瘤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对照组单纯应用替莫唑胺.两组均以28 d为1个化疗周期,均完成6个化疗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未进展存活率评定、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进展存活率评定发现试验组第3、6个化疗周期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5%,对照组为34.6%,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为26.9%,对照组为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胶质瘤能提高疗效及改善胶质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小骨窗微创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苟志勇;谭华;袁淼;翟安林;王帆

    目的 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重症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对照组33例均采用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脑积水等情况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GOS评分4或5分)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能有效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死亡率、脑积水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神经导航在颅内功能区微小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叶新运;杨瑞金;张震宇;冯开明;蒋秋华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颅内功能区微小病变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自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应用复旦数字医学Excelim-04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切除脑功能区微小病变45例,对神经导航系统术中应用的优越性、精确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平均注册误差为2.1 mm,病变与重要的解剖功能结构定位准确,病变全切除率91.1%.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经康复后已基本恢复,余病例神经功能障碍未受明显影响,手术并发症较以往有明显的减少.结论 神经导航对于切除邻近脑功能区微小病变具有定位准确、动态示踪和实时导航、侵袭性小、安全、可靠等特点,能明显提高病变全切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