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호흡여위중감호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1.3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6205
  • 国内刊号: 51-163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2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刘春涛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205例疗效分析

    作者:王国安;吴宏成;吴仕波;何一兵;葛挺

    目的 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4月至2012年1月205例大咯血患者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病变动脉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用弹簧钢圈、聚乙烯醇微球、丝线线段、明胶海绵进行栓塞止血,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左右支气管动脉栓塞35例,左支气管动脉栓塞20例,右支气管动脉栓塞126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栓塞22例,右膈下动脉供血栓塞2例.治愈169例,显效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4.1%,治愈率为82.4%.23例患者术后出现胸痛和低热,未予特别处理,自行缓解.未出现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是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方法,可作为其首选方案.

  • 肠内营养添加二十碳五烯酸、γ-亚麻酸和抗氧化剂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吴友平;李金宝;邓小明

    目的 评价实施肠内营养时加入二十碳五烯酸( EPA)、γ-亚麻酸(GLA)和抗氧化剂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4月.收集肠内营养添加EPA、GLA和抗氧化剂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结果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纳入3项研究,共35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试验饮食组173例,对照饮食组177例.与对照饮食相比,加入EPA、GLA和抗氧化剂的试验饮食能缩短脓毒症患者的住ICU时间(MD=6.21,95% CI:4.61 ~8.19;P <0.00001)和住院时间(P <0.0001),降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的几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不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的28 d死亡率(RR =0.83,95% CI:0.60~1.16,P=0.27),对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存有争议.结论 肠内营养添加EPA、GLA和抗氧化剂安全性好,有利于脓毒症患者的转归.

  •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兰学立;李海潮;熊焰;阙呈立;聂立功;柳平;王仁贵;何冰

    目的 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病理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29例IPP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联合病理科医师对相应的TBLB标本病理进行重新判读和分析并做出病理诊断,重新阅读患者的胸部HRCT,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影响TBLB诊断价值的因素,观察TBLB病理表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29例IPP患者中,男21例,女8例;年龄43~79岁,平均(63±10)岁.获取具有诊断价值TBLB标本16例,肺组织块2~7块,平均(4.2±1.8)块;不具有诊断价值13例,肺组织块0~5块,平均(2.1±1.6)块,与有诊断价值标本的肺组织块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具有诊断价值标本中,TBLB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9例、寻常性间质性肺炎(UIP)6例、机化性肺炎(OP)1例.29例患者中,HRCT表现为UIP样改变14例,获取具有诊断价值TBLB标本5例(35.7%);HRCT表现为non-UIP样改变15例,获取具有诊断价值TBLB标本11例(73.3%).16例随访结果显示,TBLB表现为UIP 6例,死亡5例,加重1例;NSIP 9例,缓解8例,死亡1例;OP 1例,症状缓解.TBLB表现为non-UIP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UIP组(P <0.005).结论 TBLB的诊断价值与获取肺组织块数量及HRCT表现密切相关.肺组织块数量≥3块时,TBLB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HRCT表现UIP者相比,表现为non-UIP者更易获得有诊断价值的TBLB标本.TBLB表现为non-UIP改变者预后好于UIP.TBLB有助于IIP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秦茵茵;周承志;张筱娴;黎锐发;欧阳铭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特征、肺功能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两种疾病并存的诊疗效果.方法 根据影像学表现和肺功能结果将36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分为COPD组和无COPD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肺功能指标、病理分型、疾病无进展时间等.分析COPD组是否规律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结果 COPD组有227例(62.2%),平均年龄[(66.1±9.3)岁比(54.8±5.6)岁]、男性患者(77.5%比55.8%)、吸烟者(82.4%比62.3%)、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史(46.3%比30.4%)均高于无COPD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疾病分期及家族肿瘤病史均无显著差异.COPD组存在明显气道阻塞,FEV1%pred[(68.6±9.7)%比(75.3±7.5)%]和FEV1/FVC[ (65.9±8.5)%比(75.6±9.1)%]均较无COPD组明显下降(P<0.05).COPD组以鳞癌为主要病理分型(43.2%),明显高于无COPD组(31.2%);小细胞肺癌分型也高于无COPD组(20.7%比15.2%,P<0.05).COPD组PS评分[(3.3±0.5)分比(2.8±0.4)分]、疾病无进展时间[(5.9±1.6)d比(7.5±2.1)d]均比无COPD组差(P<0.05).COPD组肺癌患者中仅71例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规范按时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该部分患者的PS评分与疾病无进展时间明显优于未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结论 肺癌合并COPD临床上较为常见,应提高其诊治水平.建议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规范按时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 血压正常伴右心功能不全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彭军;董丽霞;曹洁;陈宝元

    目的 分析探讨血压正常伴右心功能不全(RVD)的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APE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130例血压正常的APE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伴RVD患者41例(RVD组),不伴RVD患者89例(非RVD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VD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晕厥(34.1%比7.8%)、心动过速(41.4%比21.3%)、P2亢进(46.3%比25.8%)、颈静脉充盈(12.1%比1.1%)、发绀(26.8%比8.9%)的发生率均高于非RVD组患者(P<0.05).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提示RVD组患者血栓栓塞累及近端肺动脉发生率(58.3%比8.3%)和肺叶肺动脉发生率(77.8%比51.2%)均高于非RVD组患者(P <0.001,P<0.05).RVD组患者中13例给予溶栓加序贯抗凝治疗,28例给予单纯抗凝治疗.溶栓或抗凝治疗后组内临床指标[心率、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肺动脉收缩压(PASP)、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均有明显改善(P <0.001).但溶栓治疗患者治疗费用、小出血发生率均大于单纯抗凝治疗患者(P<0.05),治疗后AaDO2、PASP、TRPG均小于单纯抗凝治疗患者(P<0.05).结论 对于CTPA提示中央型肺动脉栓塞和/或出现晕厥、心动过速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APE患者,需要及时明确有无RVD.对无恶化风险血压正常伴RVD的APE患者,采取抗凝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疗效费用效益比.

  • 高频振荡通气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

    作者:邓妮;王鹏;张婷夏;康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柏林定义指出:ARDS以急性起病,胸部X线片示双肺弥漫性渗出性改变,无左房高压的证据,氧合指数≤300 mm Hg(1 mm Hg =0.133 kPa)为临床特征,发病率及病死率高[1].几乎所有的ARDS患者都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但是传统的通气模式及参数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主要包括气压伤,容积伤和萎陷伤等.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生活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进展

    作者:杜娟;李敏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情绪异常、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等[1].这些异常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工作效率及认知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多项研究提示OSAHS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白天嗜睡、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OSAHS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不仅能关注多导睡眠图(PSG)无法反映的主观症状如嗜睡、困倦等,而且反映OSAHS导致的器官功能损害及其严重程度[2-3].本文主要就用于评价OSAHS患者生活质量主要的相关量表及其应用,以及目前一些治疗措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一综述.

  • 循环纤维细胞与肺部疾病

    作者:谢晖;王瑞兰

    循环纤维细胞是一类外周血中骨髓来源的间充质祖细胞,其细胞表面表达造血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系的三种细胞标记,参与组织应对损伤和破坏后的反应.根据近年来大量动物实验的研究,循环纤维细胞的分化、迁移以及功能提示其在以慢性炎症和大量胶原沉积为特征的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这些细胞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清楚,但是近年来积累的临床资料表明循环纤维细胞计数可以作为慢性肺部疾病(包括肺纤维化、哮喘)进展的生物学标志.通过免疫调节来影响循环纤维细胞的分化、迁移以及功能,进而改善慢性炎症并减少胶原沉积,可能成为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特别是肺纤维化研究的新方向.

  • 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

    作者:陈启江;施宗驱;薛其骏;王平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 NPPV)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宁海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NPPV,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于10 min内静推毕后,采用微量泵静推,以0.1~0.6 μg· kg-1·h-1剂量维持,以镇静Ramsay评分2~4分为目标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气(pH值、PaO2、PaCO2),以及对NPPV的依从性(改有创通气率)和住ICU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对NPPV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创通气率[4%比16%]和住ICU时间[(5.47±3.19)d比(8.78 ±3.45)d]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PPV时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ICU内AECOPD患者NPPV时安全有效的镇静药物.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密度减少与护骨素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甲翠;陈素芳;马慧;刘华;蔡曦光

    目的 探讨兰州市汉族人群护骨素(OP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质疏松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COPD患者178例和老年健康组对照195例,测定肺功能( FEV1/FVC、FEV1% pred)、体重指数、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受试者股骨颈和腰椎(L1 ~L4)骨密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OPG基因启动子区G209A与T245G基因型,并分析其与股骨颈、腰椎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关系.结果 COPD组OPG基因启动子区G209A与T245G基因的AAGG、GATG、GGTT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5%、27.2%和72.3%,对照组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2%、26.9%和70.9%,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和对照组不同基因型亚组的体重指数、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不同骨量患者OPG基因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州市老年汉族COPD患者OPG基因启动子区G209A与T245G基因多态性与患者肺功能下降、骨密度降低及骨代谢水平无显著相关性,可能不是COPD患者骨质疏松的易感位点.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何杰;杨济桥;童翔;付晓巍;李小燕;范红

    目的 系统评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VIP等中英文数据库(文献更新日期截至2012年9月),查找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选择试验和评价质量后,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试验组急性加重频率低于对照组[RR =0.63,95% CI(0.50,0.79)].按照人种不同进行亚组分析,高加索人种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RR =0.79,95%CI(0.47,1.31)];亚洲人种中试验组急性加重频率低于对照组[RR=0.58,95% CI(0.44,0.75)].按照药物的种类及剂量进行亚组分析,服用罗红霉素的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率低于对照组[RR=0.54,95% CI(0.32,0.91)].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不适为主,大多可以耐受.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降低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可能成为预防COPD急性加重的有效药物.

  • 内皮祖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杨丽;刘笑然;谢灿茂

    目的 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探讨其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心血管合并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0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27例,稳定期13例;另选同期16例非吸烟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出CD34+细胞并计数,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ELISA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同时测定肺功能( FEV1% pred、FEVJFVC)及AE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心脏彩超.分析EPC数量与hsCRP、MMP-9及气流受限程度、心血管功能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及稳定期COPD组外周血EPC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5.1±2.6)×103/mL和(6.0±3.2)×103/mL比(9.0±4.3)×103/mL,P<0.05].外周血EPC数量与hsCRP水平呈弱负相关,与MMP-9无明显相关性.AECOPD患者中,EPC数量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外周血脑钠肽(NT-proB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均<0.05),与气流受限程度、血气分析、住院时间、吸烟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AECOPD患者外周血EPC数量下降,可能受系统性炎症反应调节,可能参与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死亡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漆波;张鹤;李国智;张建强;王强;彭翔飞;冯友;李莎;刘清芳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的短期预后,分析AECOPD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07年2月1日至2008年2月1日期间四川省某市3所二级综合性医院AE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入队列随访.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随访至出院,观察的结局事件是住院期间死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2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ECOPD住院患者纳入观察队列,住院病死率5.84%( 15/25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FEV1%pred、PaO2、SaO2、pH值、Charlson合并症指数是AECOPD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aO2和Charlson合并症指数是AECOPD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aO2<60 mm Hg的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增加4.775倍(OR 4.775;95% CI1.545~14.757;P =0.007),Charlson合并症指数≥3的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增加4.608倍(OR 4.608;95% CI.330~ 15.966;P=0.016).结论 AECOPD住院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为5.84%.PaO2、Charlson合并症指数是AECOPD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Th17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冯净净;胡芸文;宋志刚;揭志军;郭雪君

    目的 观察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中的变化,探讨其在RSV感染后宿主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3~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每只小鼠鼻腔滴入0.1 mL滴度为107.5 TCID 50/mL的病毒液,对照组鼻腔滴入0.1 mL的2.5%灭活鸡血清的DMEM维持液.在处理后的第1、4、8d分别处死小鼠,并留取肺脏和肺门淋巴结.用HE染色观察RSV感染后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中RSV-F、IL-17A、IL-17F和IL-23p19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门淋巴结中Th17细胞水平.结果 在RSV感染后第4 d小鼠肺组织出现典型间质性肺炎表现,第8d炎性细胞明显减少;肺组织中RSV病毒的相对表达量在第4d为9.208±0.548,较第1d显著增多(P<0.01),到第8d则较第4d显著减少(P<0.01);肺组织中IL-23p19和IL-17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在RSV感染后也呈现增高的趋势,并在第4d达到高峰,但IL-17F mRNA表达在RSV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 >0.05);RSV感染后第4d和第8d小鼠肺门淋巴结Th17亚群比例分别为(0.370±0.043)%和(0.853±0.048)%,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而且第8d的Th17比例也显著高于第4d(P<0.01).结论 在RSV感染小鼠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过程中,出现肺组织中IL-17A的表达增加和肺门淋巴结Th17细胞水平增高,说明Th17细胞可能参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过程.

  • 骨髓结核病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作者:钟册俊;吕晓菊;叶慧

    目的 探讨骨髓结核病的病理及临床特征,阐明骨髓结核病的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的30例骨髓抗酸染色阳性患者的骨髓病理、临床特征.结果 骨髓结核病以中青年患者为主,男女比例1.5:1.发热为主要症状,累及多个系统,多伴有血细胞减少,多合并肺结核.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低.骨髓活检病理以肉芽肿性炎为主,伴或不伴干酪样坏死.及时抗结核治疗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 骨髓结核病常伴有多系统结核,骨髓结核病患者病情较重,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及时、规律的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 结核 骨髓 病理学 诊断
  • 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骏;张久之;万献尧

    目的 了解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ICU内CRB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比较排位前7位细菌的耐药特征.结果 67例CRBSI患者共检出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40株(49.4%),革兰阴性(G-)菌38株(46.9%),真菌3株(3.7%).引起CRBSI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株,33.3%)、鲍曼不动杆菌(12株,14.8%)、肺炎克雷伯菌(9株,11.1%)、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9.9%)、铜绿假单胞菌(7株,8.6%)、大肠埃希菌(6株,7.4%).G+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G+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G-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为敏感.结论 近3年来ICU内CRBSI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 哮喘患者报告临床结局量表的考评

    作者:董丽敏;张岩波;姚雅红;刘晓英

    目的 考察自行研制的用于新药临床试验或临床疗效评价的哮喘患者报告临床结局量表(哮喘PRO量表)的科学性.方法 采用哮喘PRO量表对466例样本(366例成人哮喘患者和100名健康人)进行自评量表式调查,对其信度、效度、反应度和临床可行性进行检验.结果 分半信度系数:生理领域0.913,心理领域0.950,社会领域0.846,治疗领域0.894,整个量表0.958.克朗巴赫α系数:生理领域0.902,心理领域0.913,社会领域0.702,治疗领域0.810,整个量表0.919.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的构念效度良好.哮喘患者与健康人在每个方面的测评结果比较,各方面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查表的回收率、有效率均达95%以上,患者一般在20 min内完成量表,表明该量表有较高的可行性.结论 哮喘PRO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临床可行性,可以作为哮喘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工具.

  • 1,25-二羟维生素D3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MMP-9及NF-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颖芳;洪景芳;柳德灵;林庆安;叶嘉;廖云海;赖国祥

    目的 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D组.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结构及上皮下纤维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各组气道重塑;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的核移位;蛋白免疫印记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IκBα的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及RT-PCR法检测MMP-9的活性及mRNA表达.结果 哮喘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上皮下纤维化及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气道重塑的结构改变,而1,25-(OH)2D3的干预可有效减轻上述病理改变.VD组肺组织MMP-9活性为对照组的(3.46 ±0.57)倍,而哮喘组为对照组的(7.87 ±0.89)倍(P<0.05);VD组MMP-9 mRNA相对含量为(3.16±0.09),显著低于哮喘组(5.74±0.13) (P <0.05),但仍高于对照组(0.57±O.08) (P <0.05).1,25-(OH)2D3显著抑制哮喘肺组织中NF-κB p65的核移位并上调IκBα的表达.结论 1,25-(OH)2D3能抑制哮喘肺组织中NF-κB的活化并减少MMP-9表达,进而干预慢性哮喘气道重塑过程.

  • 严重脓毒症早期应用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吴先龙

    目的 观察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6h内)应用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3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分别予以早期集束化治疗及传统经验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实施的依从性、患者入院时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和住院28 d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6%比47.1%,P<0.05),治疗依从性显著低于对照组(52.9%比100%,P<0.05).结论 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6h内)应用集束化治疗可降低28 d病死率,但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尚低于传统经验治疗.

  •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坏死性肺炎伴血流感染一例

    作者:包婺平;郭海英;陈宇清;周新

    目的 通过对1例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坏死性肺炎伴血流感染、双侧脓气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病例的分析,增强对CA-MRSA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CA-MRSA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 患者出现了反复发作性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坏死性肺炎、血流感染等典型的CA-MRSA感染的临床表现,致双侧脓气胸和支气管胸膜瘘,接受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药物治疗,联合胸腔穿刺引流及负压吸引,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临床医生应当提高对CA-MRSA的警惕,对于CA-MRSA感染患者,早期、正确的药物应用及对症支持治疗能提高患者治愈率.

  • 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一例

    作者:程玉生;陈亮;涂雄文;陆志伟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大约有50%的RA患者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呼吸系统异常,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多见.在RA-ILD的患者中,20%会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AE-RA-ILD),其死亡率高,病情进展较快,现报告1例.

  •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新标准(柏林定义)的解读和探讨

    作者:俞森洋

    过去10多年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也暴露了目前临床上正在应用的ARDS诊断标准的重要缺陷.近年来已经有多组学者提出了重新制订ARDS诊断标准的建议1-4.为今后更好开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CT),也迫切需要一个诊断新标准来统一和规范病例的选择.

  • 对于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作为COPD诊断标准的一点意见

    作者:于立萍;何权瀛

    多年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 GOLD)和国内COPD的诊断标准中,均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 70%作为诊断COPD的重要指标,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项金标准[1-2],这一标准大优点是简便易行,应用方便.但是,近年来也有学者指出以FEV1/FVC<70%的固定值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在低年龄段的人群中可造成大量漏诊,而在高年龄段的人群中则可出现过度诊断(误诊)[3-6].但是这种漏/误诊的比率有多大,对COPD整体诊断的影响有多大,至今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的信号传导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研究

    作者:虞竹溪;顾勤;刘宁

    目的 通过特异性激活或阻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观察其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LI组、单抗组和LP17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复制小鼠ALI模型.ALI造模2h后,单抗组小鼠腹腔注射抗TREM-1mAb(250μg/kg),LP17组尾静脉注射LP17人工合成肽(3.5 mg/kg).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6、12、24、48 h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时点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O)、可溶性TREM-1(sTREM-1)和TREM-1的含量;观察各组各时点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比较肺组织病理Smith评分.结果 在造模后予以抗TREM-1 mAb特异性激活TREM-1,可显著提高48 h时间点NF-κ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导致肺组织及血清中促炎因子大量生成,肺组织病理Smith评分上升.在造模后予以LP17人工合成肽特异性阻断TREM-1则可导致肺组织NF-κB活性程度下调,下调促炎因子,同时小幅度上调抗炎因子,使肺组织病理Smith评分下降.结论 TREM-1表达可通过NF-κB激活途径促进炎症因子的生成,启动炎症反应,导致ALI的肺部病理改变.

  • 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及N-myc下游调节基因2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波;张志培;姜鹏;尚荣鑫;韩国梁;葛鹏;姜涛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myc下游调节基因2( NDRG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褪黑素高剂量组(10 mg/kg)、褪黑素低剂量组(1 mg/kg)、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褪黑素高、低剂量组造模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褪黑素,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与褪黑素治疗量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褪黑素高、低剂量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经夹闭肠系膜上动脉,缺血 60 min后松开动脉夹造成再灌注,建立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于再灌注45 min后取右肺组织.假手术组全身麻醉后只切除右肺,缝合切口.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湿/干重比值(W/D),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NDRG2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可见出血等炎症表现,W/D显著升高,肺组织NDRG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褪黑素高、低剂量组肺泡腔内出血等炎症表现减轻,W/D显著降低,肺组织NDRG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褪黑素高、低剂量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褪黑素可能通过上调NDRG2的表达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肺损伤.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4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